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
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近年来,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结合两者的优势,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一、中医和西医的特点及优势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强调平衡身体的阴阳平衡,通过调节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的治疗方法广泛,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较好的疗效。
而西医则注重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研究,强调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西医凭借先进的医学设备和技术,能够准确诊断疾病,并通过手术、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西医在急症救治、外科手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痛苦。
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应用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形成了互补的局面,中西医结合能够发挥两者的长处,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其优势。
1. 综合诊断中医和西医在诊断方法上有所不同。
中医根据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观察患者的脉搏、舌苔等特征来判断病情。
而西医则注重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中西医结合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药物疗法中医的中药和西医的药物在治疗方法和药理机制上存在差异。
中药多采用复方制剂,并注重平衡和调理身体。
而西药则更多针对疾病的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通过中西医结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疗效。
3. 辅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中西医结合还可以运用针灸、推拿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和气血,缓解疼痛和改善身体功能。
推拿则通过按摩和推拿,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帮助恢复健康。
这些辅助治疗方法是中医的独特优势,能够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4. 康复和养生中医注重预防和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中医养生方法的指导,患者可以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预防疾病复发。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6篇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6篇篇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实习生涯即将画上句号。
回首这段时间的成长与历练,我深感荣幸与自豪。
以下,我将对自己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自我总结。
一、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实习期间,我始终坚持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要求我既要掌握中医的精髓,又要熟悉西医的知识。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和西医诊疗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各种临床实践,通过亲身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我曾参与过内科、外科、妇科等多个科室的诊疗工作,面对各种病情,我能够迅速做出诊断,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实践中,我注重细节,认真记录每一次诊疗过程,以便日后总结和反思。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的临床经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三、医德医风的培养作为一名医生,医德医风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尊重每一个患者的人格和隐私。
我注重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己所能为他们解除病痛。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医院的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现代医学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习期间,我注重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遇到疑难杂症时,我会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通过团队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医疗水平,还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温暖。
五、自我反思与改进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我从未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改进,我逐渐克服了困难,并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医生,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和不断的自我提升。
综上所述,我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实习生涯中收获颇丰。
中西医结合创新护理模式及实践
中西医结合创新护理模式及实践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护理模式,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实际上就像在做一道美味的杂烩,融合了不同的风味,让我们在护理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这就像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汤,总是加入她认为好吃的材料,最后味道那叫一个绝!这护理模式也是如此,把中医的精髓和西医的技术巧妙结合,既有草药的悠久历史,又有现代医学的精准,简直是双剑合璧,厉害得不得了。
想象一下,病人在医院里,医生在开药,护士在忙碌,而我们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就像一位温柔的朋友,时不时给你端上一碗热乎乎的汤。
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调理身体,像是在为你的身体做调音。
西医呢,就像是一位严格的老师,注重检查、治疗,给出明确的方案。
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效果可以说是出奇的好,病人不仅能感受到身体上的舒适,更能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真是如鱼得水。
很多人对中医的理解还是停留在“针灸”和“推拿”的层面。
可不止这些呢,像中药、拔罐、刮痧,都是很不错的调理方式。
而西医呢,除了打针吃药,还有很多高科技的检查手段,比如CT、MRI,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想想,假如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既可以用西医的手段精准定位问题,又能借助中医的调理,让你在恢复的过程中不那么痛苦,简直是太棒了。
再说说我们护理人员,真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就像那小天使,白大褂一穿,立刻变得专业无比。
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去倾听、去关心病人。
这种关心可不是随便问问就完事的,那可是发自内心的温暖。
想象一下,当你躺在病床上,心里紧张不已,突然有位护士姐姐走过来,轻声细语地问你感觉怎么样,顺便给你来个小推拿,哇,那感觉就像阳光洒在脸上,心里顿时暖和起来。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护理模式,不光是在医院里能看到,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能运用这些理念。
比如,感冒了,西医可能会给你开点药,而中医可能建议你喝点姜汤、泡个热水澡,反正这两者搭配起来,效果往往好得出乎意料。
说不定,这样一来,病好得飞快,恢复得也更加彻底。
中西医心得体会
中西医心得体会中西医合并,融合有助于提供综合全面的医疗服务。
中医强调平衡和整体观念,西医则注重科学和技术发展。
通过结合两种医学的优点,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整体健康。
首先,中西医结合能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中医采用中草药、针灸和按摩等传统方法,西医则依靠药物和手术等现代技术。
合并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在治疗疼痛方面,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的方式来改善疼痛,而西医可以通过开立疼痛药物来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
这样,病人就能够从中西医的综合治疗中获益。
其次,中西医结合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注重从整体上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西医则注重使用科学仪器和实验室检验来确定疾病的原因。
通过结合两者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更全面的了解病人的病情。
例如,在诊断癌症的过程中,中医可以通过观察舌苔和脉搏等方式来了解病人的体质,西医则可以通过CT扫描和生物检验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类型。
这种综合诊断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
再次,中西医结合能够促进病人的康复。
中医注重调理病人的身体和内脏功能,西医则注重手术和药物治疗。
通过结合两者的方法,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康复方案。
例如,在康复过程中,中医可以采用针灸和按摩的方式来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和自愈能力,西医则可以使用药物来缓解病人的痛苦和加快恢复。
这样,病人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中西医结合还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法。
中医注重调养身体和预防疾病,西医则注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通过综合运用两者的理念,我们可以制定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健康管理计划。
例如,中医可以根据病人的体质和季节变化来调整饮食和运动,西医则可以通过体检和疫苗接种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健方式。
通过结合两者的优势,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治疗选择、更准确的诊断结果、更好的康复效果以及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法。
中西医实习报告总结4篇
中西医实习报告总结中西医实习报告总结精选4篇(一)根据我的实习经历,我对中西医相互关系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观察和参与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工作,在此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了解到中西医结合的理念是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结合,以期达到综合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调理身体内部平衡,而西医则侧重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因此,中西医结合可以在疾病的防治方面起到互补的作用。
其次,中西医结合的实际运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集体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在集体治疗中,中医的传统方法如针灸、推拿和草药疗法可以与西医常规治疗相结合,例如配合药物治疗加上针灸疗法等。
而在个体化治疗中,中医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和脉诊可以提供更多的病情信息,辅助西医进行准确的诊断。
此外,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中医和西医的医务人员需要相互合作,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
这包括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共享医疗资源、相互交流经验等。
只有通过良好的团队合作,中西医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优势和效果。
最后,我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中医和西医进行简单拼凑,而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多样化,中西医结合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总结来说,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医疗模式。
通过将中医和西医相结合,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然而,实现中西医结合需要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探索,同时也需要政策和机构的支持和推动。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西医结合会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中西医实习报告总结精选4篇(二)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许多临床实践和病例讨论,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此总结一下我的实习经历。
首先,我参与了一些中医诊所的实习,通过观察和参与临床工作,我学习到了很多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
我学会了辨识中医四诊,包括望、闻、问、切,以及脉诊和舌诊等技巧。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9篇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9篇第1篇示例:在我踏入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这里,我将对这段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并总结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方法。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有幸跟随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医生学习,通过他们的示范和指导,我深刻领悟到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魅力。
在诊疗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和西医病理学知识,确诊疾病,开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这种全面的医学视角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中西医结合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信心。
实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在实习中,我看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这让我深信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效是得到了广泛认可的。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会继续深入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应用,为更多的患者提供综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也更加成熟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
在实习中,我意识到自己在中医经络理论和中药方面掌握得还不够深入,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和实践。
我也深感自己在临床诊疗和沟通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我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以更好地适应中西医结合的临床需求。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也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
能够有机会参与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学习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医生的经验和方法,这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和福祉。
我会倍加珍惜这段实习经历,将其中的收获和经验融入自己的成长之中,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精益求精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
这段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经历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之旅。
在这段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将把这段宝贵的经历牢记于心,成为自己前行路上的动力和财富。
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医学习中医心得体会
西医学习中医心得体会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幸有机会学习和了解中医的知识。
作为一名西医学生,这次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通过学习中医,我意识到中西医学在治疗方法、理论基础和实践中存在的差异,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独特之处。
首先,我认识到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观念。
与西医注重局部治疗的方法相比,中医更加注重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在中医的理论中,人体被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综合性的,旨在调整和恢复整体的平衡。
其次,中医强调的是预防为主。
相对于西医侧重疾病治疗的方法,中医更注重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强调的是个体的自愈能力,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身体的平衡,可以促进健康与长寿。
这点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识到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中医注重对病人的细致观察和根据个体化的特点来制定治疗方案。
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医生会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舌诊等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更精准地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也意识到中医在药物治疗方面的独特性。
与西医注重化学药物的应用不同,中医常常使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
中草药具有天然的特点,可以辅助治疗、调理身体。
虽然中草药的治疗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也更接近自然,让人更加安心。
此外,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还深刻领悟到中医强调的治疗原因和病因。
中医强调疾病的来源和发生,通过分析病因来进行治疗。
这让我认识到,仅仅看症状控制疾病的局部治疗并不能根治病症,只有找到病因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通过与中医知识的接触和学习,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医学知识储备,更加开阔了我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
学习中医并不仅仅是为了将来能够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在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更是对我个人人生的一种修行和提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中医理论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让我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中西医结合实习总结
中西医结合实习总结一、实习背景中西医结合是以中医学为基础,辅以西医学的理论和技术,运用中医和西医的诊疗方法和药物,以提高诊疗效果和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我在某医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除了加深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外,还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实习内容1. 临床实习我在实习期间主要在中医实验室和西医门诊进行了临床实习。
在中医实验室,我学习了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苔、脉搏和面色等来判断病人的疾病情况。
同时,我还学习了中药的煎药技术,包括制定中药方剂和调整中药的剂量等。
在西医门诊,我学习了西医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这些实习,我对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将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方法结合起来,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
2. 医学文献研究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医学文献的研究。
我阅读了大量的中西医结合相关的医学文献,包括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等。
通过这些文献的研究,我了解到了中西医结合在一些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且学会了如何进行医学文献的查阅和分析。
3. 学术交流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一些学术交流活动。
我与其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一起讨论和交流,互相学习和进步。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些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听取了一些专家的演讲和讲座。
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我了解到了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的提升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知识。
我了解到了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之处和各自的优势,并且学会了如何将两种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起来,以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此外,我还学习了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用药方法,以及西药的使用和剂量调整等。
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对中西医结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习期间,我通过临床实习和参与医学文献研究等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中西医结合科实习医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总结与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科实习医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总结与心得体会中西医结合科是一门结合了中医与西医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科实习医生,我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治疗经验,以下是我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一、个案综合分析在实习期间,我发现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时,首要任务是对患者进行个案综合分析。
这包括收集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以及家族病史等信息,并结合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和相关检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身体状况,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与方法1. 强调整体观念与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重视整体观念,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强调身心的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患者时,我们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机、证候特点以及患者的躯体、心理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结合中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科综合了中医与西医的疗法,我们在治疗时可以结合中西医的优势,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可以通过中药治疗来调整患者体质,同时结合西医药、手术等治疗方法来解决具体病因。
3. 强调病因与病机的分析与研究中西医结合科注重对疾病的病因与病机的研究,通过对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这样可以避免单纯减轻症状而忽略了疾病的本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践案例在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疾病,以下是我针对几个病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
1. 肺炎病例对于肺炎患者,我们结合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抗感染治疗。
通过辨证施治,我们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分析,如湿热痰闭型、痰热壅肺型等,并针对不同情况选用相应的中药治疗。
同时,结合西医的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
2. 高血压病例对于高血压患者,我们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降压治疗。
通过辨证施治,我们可以确定患者的具体病因和证候类型,如肝阳上亢型、痰浊瘀滞型等,并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医人体构造
奇经八脉
• 任脉:起于下颌部,循经颈、胸、腹至会阴。 • 督脉:起于下颌部,循经头、颈、背、腰、下肢至肛门。 • 冲脉:起于会阴部,分三支,分别循经下腹部前、后及外侧。 • 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腹部一周。 • 阴跷脉:起于内踝后部,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 • 阳跷脉:起于外踝下,沿下肢外侧上行至头外侧。 • 阴维脉:起于大阴唇外侧,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 • 阳维脉:起于大趾外侧,沿下肢外侧上行至颈部。
血滋养津液,津液参与血液生 成和运行。
05
中医人体构造的实际应用
中医诊断与治疗
望诊
闻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判断 病情的性质和病变部位。
通过听取病人的声音、询问病史、症状等, 推断病情的虚实寒热。
问诊
切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病史等,了解病 情的病因、病理和病情发展。
通过切脉、触诊等方式,判断病情的寒热、 虚实、脏腑功能等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保健
通过各种保健方法,如按摩、针灸、气功等,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新陈代 谢等,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精力充沛。
中医人体构造在现代医学的应用
临床应用
中医人体构造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中西医结 合治疗骨折、中医妇科等。
基础研究
中医人体构造的理论和方法在基础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 理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04
气血津液
气
气的生理功能
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 御作用和固摄作用,如维持脏 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促进血液 的生成和运行、抵御外邪入侵
等。
气的分类
根据功能和来源,中医将气分为 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文化差异和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文化差异和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将中式及西式医疗技术有机结合的以疗效为导向的治疗方法,可从中西医学各自优长取得相互补充,提高治疗效果的性能。
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中西医学的文化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面临一系列困难。
一、中西医学的文化差异1. 人体观念的差异中医认为“人为一体,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强调“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即人的先天身体机能和后天所受的环境影响。
西方医学则认为“人的身体是一系列有机结合的构成”,把身体分为各个系统,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将其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
2. 疾病观念的差异中医将疾病分为“表”和“里”两种类型,强调疾病的根源是人体先天的“元气”状态和后天的“环境”因素。
西方医学则关注疾病的具体病因,治疗手段以用药、手术等现代医学技术为主,强调通过药物或治疗手段抑制疾病的发展进程。
3. 诊疗方法的差异中医诊疗依靠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即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头等来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和病因。
西方医学则运用各种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在分析病因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治疗。
二、发展趋势1. 融合发展的前景中西医学的不断融合将使得疾病的诊疗更具综合性,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同时,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全面融合的中西医将成为诊疗模式的新趋势。
2. 求同存异的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需要卫生部门加强统一管理,规定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标准、治疗方法,使中西医学的优点互相补充,并促使中西医学之间的协同发展。
3. 加强中西医学的跨文化交流加强中西医学领域的跨文化交流,向全球范围内普及中西医学的知识和技能,推广中西医学的理念,提高全球医学诊疗的水平,将是中西医学结合的必须走的道路。
结语中西医学的结合是在对疾病诊疗、预防、保健方面多方面相互补充的过程。
虽然中西医的文化差异比较大,但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将推动医学的进步,最终实现整个人类的健康。
普及中西医结合知识,护佑患者身心健康
视界照耀科技| 11MEDICAL HEALTH医学健康在当今世界,医学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与变革。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理论、诊疗方法及其他医疗资源的新型医学模式,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对中西医结合的认知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人对其仍然存在着种种疑虑和误解。
因此,本文通过普及中西医结合知识,增进大众对中西医结合的了解,促进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
1 什么是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指在医疗实践中,将中医传统医学与西医现代医学相结合,综合运用中西医理论、诊疗方法及其他医疗资源,以达到更好地诊治效果和病患的整体健康管理。
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对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之间优势互补性的认识,以及对综合利用两者优点以提高医疗效果的迫切需求。
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中医与西医并非简单地并列或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中医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人体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而西医则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以其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在许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西医结合的本质就是将这两种医学理念和技术相融合,以期更全面地理解疾病,更有效地治疗患者。
2 中西医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哪些?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是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相互融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医学理论和实践。
2.1 中医理论基础中医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理论、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是由阴阳失衡和五行失调引起的,强调动静相济、阴阳互根的平衡状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外通过经络相连,气血运行于经络,调节着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总结8篇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总结8篇篇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实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
回首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我感慨万千,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魅力。
现在,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进行全面总结,以飨读者。
一、实习基本情况此次实习,我选择了多家知名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轮岗实习的方式,深入了解中西医结合科的日常工作流程和诊疗特点。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参与了医院的日常诊疗工作,还积极参与了科研课题的研究,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二、实习收获与体会1. 专业知识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系统学习了中西医结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临床实践,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诊疗能力。
此外,我还学会了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临床实践能力的增强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医院的日常诊疗工作,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西医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手段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还学会了如何制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剂量以及处理并发症等临床问题。
3. 科研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等环节的锻炼,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如何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提高中西医结合科是一个团队协作精神要求较高的科室。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通过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我们共同完成了许多工作任务。
同时,在临床工作中,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虽然我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7篇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7篇篇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已经结束了。
回首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我感慨万千,收获颇丰。
在此,我将对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以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所裨益。
一、学习方面在实习期间,我始终保持对中西医理论知识的热情和渴望,认真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基础理论,努力掌握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通过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中西医理论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实践技能。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病例分析,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工作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严格要求自己。
我积极参与医院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临床工作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心去感受患者病情的变化,用所学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
同时,我还注重与同事和患者的沟通,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然而,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有时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持怀疑态度,需要我耐心解释并取得他们的信任。
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临床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三、生活方面在实习期间,我注重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我深知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还会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然而,在生活方面我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有时我过于注重工作而忽视了与家人朋友的陪伴和沟通。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以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
临床应用中的中西医结合实践
临床应用中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西医结合逐渐成为临床实践中的一种重要模式。
中西医结合,即把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运用于临床诊疗和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西医结合实践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中医和西医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两个重要流派。
中医注重整体观察、辨证施治,强调平衡和调节身体的自愈能力;而西医则更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和治疗,借助现代医学技术进行诊断和手术治疗。
两者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因此,将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和促进,可以提高疗效和医疗质量,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模式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模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病症和患者个体差异进行选择和组合。
常见的几种实践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技术结合:中医的舌诊、脉诊等方法与西医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例如,对于肺癌患者,舌苔的变化可以帮助了解病情的进展,而CT扫描可以提供更直观的肿瘤大小和位置信息。
2. 药物治疗结合:中药和西药的结合应用可以发挥双方的优势。
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和激活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而西药则更侧重于病因病机的干预。
例如,对于冠心病患者,中药可以用来调理体质、改善心功能,而西药可以通过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 治疗手段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艾灸等疗法与西医的手术、物理治疗相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针灸可以通过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三、中西医结合实践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实践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综合疗效优势: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利用中西医的各自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疗效。
例如,对于治疗慢性胃炎的患者,中医的中药可以调整胃肠道功能,西医的抗生素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两者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2. 个体化治疗优势:中西医结合实践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病情和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医疗效果。
医生中西医结合工作总结
医生中西医结合工作总结
结合中西医学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一名医生,致力于结合中西医学的工作。
通过使用传统中医疗法和现代西医技术的结合,我成功地为很多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医疗服务。
在临床实践中,我注重综合病因分析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对病人的详细病史了解和身体检查,我能够全面分析病人的病因,包括中医学中的体质和环境因素,以及现代医学中的疾病机制和诊断标准。
然后,我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结合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也注重与其他医疗团队的合作。
我与中医师和西医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商讨病人的诊疗计划和病情的变化。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协助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我定期参加国内外的医学会议和学术讲座,不断提升自己在中西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我也会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分享给其他医生,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通过结合中西医学的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相互补充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不仅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
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6篇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6篇第1篇示例:在这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实习中,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通过自我总结,我希望能够对自己的实习经历进行深入的反思,并且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实习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重要性。
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西医学各有其独特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实习中,我不仅学习了传统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深入了解了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和诊疗技术。
通过结合两者,我能够更准确地对病症进行诊断,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这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积累经验,提升技能,不断完善自己,为实现中西医结合的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信念,也让我更加清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希望未来的路上,我能够继续成长和进步,不负对自己和对患者的期望,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奉献爱心,传递健康。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中西医结合的事业添砖加瓦,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第2篇示例:在实习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传统中医注重辨证施治,讲究整体观念,强调对人体内部整体平衡的重视;而西医则追求临床精准和科学性,重视疾病的分析和治疗。
中西医结合能够取长补短,吸收两者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根据病情特点和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发现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我发现自己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求,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中西医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认识的比较
中西医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认识的比较中医与西医是现代医学最主要的两根支柱,但其两者无论是形成时间,基础理论亦或是思维方式皆大相径庭。
本文主要从中医的心、肺、脾三者为出发点,论述中西医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认识的不同之处与相似之处。
一、“心”之所属《难经·四十二难》中提及:“心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可见古人对心脏的腔室结构早已有所认识。
而明代医书《医学入门》中提及:“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
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
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
”由此可见,明代之时,人们对心的认识有所深入,无论是其所形容的如“未开莲花”,还是位置叙述“肺下肝上”均与现代西医中的解剖相当吻合。
但书中所讲的“神明之心”却与现代西医的理论大相径庭。
现代西医所讲的“心”大多指心脏,其主要功能为泵血,为四肢、各种脏器及器官提供血液循环,以维持身体各部分机能的正常运行。
而“主神明”即主宰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功能,西医则认为这主要是大脑及神经中枢的功能。
因此,虽然中医与西医在“心”的形态、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二者对“心”的功能认识却有两者不同的理论。
二、“肺”之在中,“肺”之在西医书《医贯·内经十二官·形景图说》中有言:“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古人认为肺是白色,像蜂巢一样有小孔,吸气就会胀满,呼气就会瘪。
因此,这与西医中的解剖同样存在相似之处,西医认为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但与中医不同,肺应是血红色。
而中西医二者对肺的孔洞结构不谋而合,西医称为肺泡的结构,即中医所说的“虚如蜂巢”。
除此之外,中医认为肺的功能主要存在三方面: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这三个功能皆可从西医的生理学解释。
西医的生理学认为肺主要功能为呼吸,交换气体,这与中医所说的“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另一方面,西医认为呼吸这个生理过程,呼出气体不仅含有二氧化碳,还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这就很好地与中医所说的“通调水道”相辉映。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报告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报告实习期间,我有幸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不同科室进行实习,深入了解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报告如下。
一、实习单位简介我所实习的医院是一家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医院秉持“西医不丢、中医为主”的诊疗理念,将中西医的优势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常规科室,同时设有中医科、针灸科、推拿科等特色科室。
二、实习过程及收获1. 内科实习:在内科实习期间,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专科的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心电图、血压、血糖等基本检查的操作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分析检查结果。
此外,我还学习了内科常见疾病的西医治疗方法和中医治疗手段,如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2. 外科实习:在外科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手术室的日常工作,学习了手术前的准备、手术过程中的配合以及手术后的护理等内容。
此外,我还跟随外科医生学习了创伤急救、骨折固定等基本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西医在处理急性疾病和创伤方面的优势。
3. 中医科实习:在中医科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如望、闻、问、切四诊,并学会了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
此外,我还跟随中医师学习了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技术。
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医在调理身体、预防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4. 妇产科实习:在妇产科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妇科疾病的西医治疗方法和中医治疗手段。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的护理以及新生儿护理等。
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5. 儿科实习:在儿科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儿科常见疾病的西医治疗方法和中医治疗手段。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与小朋友沟通,进行心理疏导。
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中西医结合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6. 急诊科实习:在急诊科实习期间,我了解了急诊科的就诊流程、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急救药品的应用。
中西医护理知识
中西医护理知识引言中西医护理是指将中医和西医的护理理念和方法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中西医护理的核心是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或减轻病痛。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西医护理的基本理念中西医护理的基本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整体护理,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西医护理强调预防为主,促进患者健康的同时,也注重恢复和保持患者的身体平衡。
二、中西医护理的核心方法1. 综合评估中西医护理的第一步是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护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和病情。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提供基础。
2. 查找原因中西医护理强调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护理。
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辨证施治,找到脏腑功能紊乱的主要病因,采取治疗措施。
西医护理则注重通过分析病因、病理生理机制来确定护理干预的方式和方法。
3. 给予个性化护理中西医护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护理人员可以选择适合患者的中医和西医疗法进行护理。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效果。
4. 应用辅助疗法中西医护理还可以综合运用一些辅助疗法,以提高护理效果。
中医护理可以采用针灸、推拿、中草药等方法,而西医护理可以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疗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三、中西医护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中西医护理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慢性病管理中西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护理知识和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比如,在糖尿病管理中,中医护理可以通过调节饮食、运动和草药治疗来控制血糖;西医护理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来控制病情。
2. 康复护理中西医护理在康复护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技术化的身体:中医与西医的应对
克里斯.希林把技术影响下的身体称为技术化的身体( technological bodies),[1] 希林指出,现代科 学为基础的技术,是当代威胁身体生成意义的主要力 量。技术化的身体之观念,无论如何,都不仅在主张 我们所处的工作情境和其他情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技 术支配,而且意味着这种生产性技术与知识都在向身 体内部移动、侵入,并重构和越来越支配着身体构成 的内容。[2] 按照希林,我们的身体属性甚至有可能 按照不同社会的技术建构而发生空间安排和功能安排 上的改变。
[1] 李建民:导读:身体感的历史,见《身体的语言》,第3页。 [2] 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第11-13页。
图3 中医切诊脉位(引自:栗山茂久《身体语言》,第12-13页)
手腕上的十二种脉位是脉搏吗?肯定与西医的 脉搏概念不是一回事。 如若不是脉搏,那它们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在 同一处所,使用不同理论视野和不同技术,竟 然得到完全不同的身体表征和表象呢? 以往的西医和相信西医理论的人们认为,中医 这种诊疗技术毫无解剖学根据,因此是荒谬的 。 实际上,中医通过切脉诊察的脉象要了解人身 体、心脑的症候要复杂的多。
以身体而言,技术是我们触摸身体的方式。不 同的技术让我们对于身体有不同的触摸与感受 。 希林讨论的技术意为现代技术。我们借希林的 技术概念,推广到现代仪器技术和诊断技术概 念,以及医生所运用的技能、技巧技术概念, 如对于脉的诊断技巧,使用干涉身体的针刺技 术概念,等等。 这里我们讨论两个例子:
中医诊疗的家庭式温馨空间
图 1 左,引自杨念群,清中医坐堂诊脉;右,引自路广莘,当代中医坐堂诊脉
在中医的全科诊室里,中医仍然是以个体的方 式与个体的身体整体相接触。医者与患者之间 亲密沟通,使得患者深感得到理解;医者通过 望闻问切,以直接的身体接触的方式获得介入 性的患者症候信息,并通过医者的揭示和解释 ,让患者获得心神和心身的理解,从而使得身 体安定和和缓,养生之道长矣。
身体与空间:诊疗空间与身体相互塑造 身体与技术:不同医学针对身体的技术? 在梅洛-庞蒂看来,身体是一种在世存在的载体。这种 现象的在世是一个关切身体的活生生的世界,是一个 能说能笑能哭的世界。医学对于身体的关照,就是观 照与生活事件密切相关的身体。
本文使用的参考文献
T. Atkinson, edited, The Body,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C. Shilling, 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AGE Pub. Inc. 2005。 B.S.Turner, 《身体与社会理论》,谢明珊译,台北:国立编译馆,2010年。 大卫. 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王圆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年。 费多益:“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哲学研究》2011(2):7884。 克里斯. 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二版),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克里斯. 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 莫里斯.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 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之比较》,陈信宏、张轩辞译, 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 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陆广莘:《中医学之道——陆广莘论医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 陆广莘:《陆广莘医论集要——中医学之道》,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大卫. 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王圆圆译,上海:上海文艺 出版社,2010年,第103-104页。
二、中西医诊疗空间架构中的身体
梅洛-庞蒂把空间区分为三种空间:身体空间(习惯行 为的外壳)、客观空间(客观化、对象化的空间)和 知觉空间。[1]
黄俊杰在讨论东亚儒家思想传统的身体观时,认为有 四种不同的身体观: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 作为社会规范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精神修养展现场 所的身体;作为隐喻的身体。注意他所论述的四种身 体观念,都与场所有关。[2]
一个牙科诊疗空间的平面图
整形医疗与女子医院设计空间
中医的空间是知觉交互的身体空间
按照梅洛-庞蒂,中医学诊疗空间基本上是一种知觉空间。医生并 不把病患的身体看作为物理的对象,而是看作为与医生身心可以 交互感知的身体。 中医的诊疗空间是一个整体的处理身体,包括心身关系整体的空 间,这种空间不仅处理心身的理性关系,而且也要处理心身的情 欲关系,甚至包括价值关系。
第一,西医的脉搏测量下的身体与中医的切脉下的 身体; 第二,西医打针(吊针)下的身体和中医针刺下的 身体。
西医:脉搏测量
栗山茂久在《身体的语言》里运用大量篇幅讨论和比较了 中国古代与古希腊关于脉搏的认识和技术。比如关于脉搏 的测量,西方的医生,是通过测度脉搏,来间接的体察心 脏跳动。栗山茂久指出,在西方,脉搏的语言是由舒张和 收缩组合成的语言。测度的是:大小、快慢、强度、节奏 、秩序与混乱、规律与不规律,等等。[1] 这种对于脉 搏的测度,现在已经可以转换为技术器物来作为人的经验 测度技巧,如血压计。它不仅测度脉搏(其实是心跳的节 律),而且测度血压高低。
中医:脉诊
人们经常以为,中医的把脉就是西医对于“脉搏”测量, 其实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医的脉重视的是气与血的流动而不是心脏的脉搏跳动, 是身体随环境变化的症候的测度,因此反映的是身体作为 载体的整个的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医中看似测度脉搏跳动实则为在手腕处进行切脉时,并 不重视动脉垂直起落所产生的节奏,而是去感受血气与皮 肤平行的流动。[1] 当中医把手指轻轻(即图3的“浮”)搭在右手腕“寸” 位上时,他可以判断出大肠的情况,而相邻的手指则可以 测得胃的情况。若深压一点(即图3的“沉”),则这两 只手指又可探查肺与脾的健康状况。这种脉位共有12种 (每个手腕6种,两个手腕合计,见图3)[2]
[1] 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之比较》(以下简称《 身体的语言》),陈信宏、张轩辞译,张轩辞校,上海书店,2009年,第 23-24页。
图2 典型的欧姆龙血压计:(左)血压高低;(右)心脏跳动次数/分
西方并非没有脉搏触诊,但是,触诊在西方的没落, 似乎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其实实际上 也有一种西方笛卡尔式的二元论在作祟,因为触诊的 手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西方追求一种客观知识,这 种因人而异的脉搏触诊被认为是不可靠的知识。 技术使我们获得的是什么呢? 两个指标:血压高低与心跳次数。 西医通过脉搏诊断技术获得的,是关于我们身体的生 理迹象的某种知晓,这种知晓告诉我们心脏的跳动与 血压的高低状况。它追求的是一种外在表象的、有明 确呼声的表征,是心脏、动脉被血压计压迫式的介入 与干预下的抗争所反映出来的动脉垂直起落所产生的 节奏的表征。[1] [1] 这里且不说仪器是否有误。
类似血压计这种技术化,使得西医学知识得以 普及,同时,通过技术的简化,也使得一种医 学诊疗方式占领了更多的空间,获得了更大的 权力和社会认可。 按照可以标准化技术来测度身体的方式,我们 可以把西医眼界中的技术干预的身体称为技术 态身体(technological body)。 这里通过标准化技术干预下的人的不同身体也 因此被标准化为表达同一种身体语言的机器: 心跳和血压的数字化身体。 身体于是成为当今赛博格化的趋势极其一致的 技术化身体。
本文使用的参考文献
[清]张志聪集注:《黄帝内经》,方春阳等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雷诺. 巴尔巴拉的“梅洛-庞蒂的肉身概念的难点”,《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20-26。 高宣扬:“论梅洛-庞蒂的生命现象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1-10。 高宣扬:“论米歇.昂利的生命现象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23-32。 关群德:“梅洛-庞蒂的身体概念”,《世界哲学》2010(1):26-31。 刘胜利:“从对象身体到现象身体”,《哲学研究》2010(5):75-82。 刘鹏:《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山东中医 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何静:《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具身认知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张尧均:《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研究》(浙江大学)2004。 张桂赫等,“中西文化观照下的中医身体观”,《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10)。 黄俊杰:“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现代哲学》2002(3):5566; 黄俊杰:“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孔子研究》2006(6):2035; 张再林:“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5):63-70; 李清良:“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兼评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哲学动
一、看病场景中的身体
我们在哪个空间中看病? 中医的诊疗空间
瞧大夫是诊疗身体——以身体为中心。
西医的诊疗空间
瞧病,是找病—— 以疾病为中心。
“努力找病”,或者“努力排病” 。 “疾病不再被视为一个有时间地点的人的个人经历中的历史遗留 ,而是被看作一种功能或一个器官无个性特征的一种缺陷。病变 直接涉及的是人的机体,而人只是被间接涉及”。[1]
[1] 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2] 黄俊杰:“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孔子研究》 2006(6):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