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通用6篇)
课题结题报告(通用6篇)课题结题报告(通用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课题结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课题结题报告篇1一、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个性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潜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
”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潜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潜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潜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
耗费了超多心血,收效却不大。
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
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转成了被动理解的容器。
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潜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概念界定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1.透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用心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潜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潜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潜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资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潜力本课题系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课题编号1009059,组长:朱建荣。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总结燕洞小学:黄燕宁内容提要:执教语文新教材已将近十二年了。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量的字词积累并没有难倒学生,长篇的课文领悟学生们也易于接受。
唯有写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成长的烦恼”。
要帮助学生消除烦恼,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创设情景是关键。
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了切实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丰富写作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动机;创设情景,开拓写作思路等,力求使每位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问题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而眼下一部分学生作文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在语文教育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
心理学研究指出,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态表现出来。
涉及到作文心理发展问题上,起动力作用的需要形态主要是动机。
可以说,实际上作文动机是儿童作文活动的直接推动者,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儿童作文的成败。
因此,本教研组提出: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和随感。
为了提高小学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这就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心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想写,有内容写,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写得生动、具体、感人。
而现实中,小学生的感情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感情。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精心选择或创设能突出作文主题的情景,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有裨益。
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龙河中心学校杨春娱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掷于脑后,不愿修改,即使部分学生愿意改,也缺乏一•定的方法,这样哪怕写完-一篇又-一篇,也难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时存在大量问题,具体表现在:1、老师重视作前指导,忽视了作后指导。
2、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
对习作兴趣不浓。
3、缺乏修改习作的方法。
4、老师无法从“精批细改”作文的传统做法中走出来。
5、学生平时的阅读少,积累少,学生的作文写作思维不够开阔,语言不够精彩等。
鉴于以上原因,我计划以此课题为突破口,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的深刻、系列的研究,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课题核心概念。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自己修改作文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惯。
在作文批改中,加大学生全体参与力度,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三、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当前小学生写作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2、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的研究。
3、总结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意思是,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
3、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标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要求”中年级“能修改有吗,明显错误的句子。
"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可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五(4)班学生。
结题报告-提升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策略
“提升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策略”结题报告(十二五教育科研市级一般课题)执笔:天津市蓟县第四中学王艳丽(本课题负责人)关键词: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策略研究显、新、整、精、亮方法成果学案与设计报告摘要:“提升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策略”结题报告侧重从课题研究的计划与过程,课题研究的成果、效果及课题研究有待申花的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讨论后达成从“显、新、整、精、亮”五个方面强化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共识。
与此同时我们针对实际情况经过反复实践、不断论证、认真总结了一些具体方法,以学案、录像课和教学设计的形式成为我们蓟县四中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正文一、课题名称:提升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策略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新课标关于高中生的写作要求高中生作文写作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头戏。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同时要求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新课标还特别提出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2、本课题目前研究的趋势与成果提升高中学生作文能力方面的研究伴随着高中作文教学的进行始终都在进行着,全国各地都有研究。
尤其是提升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策略成为是高中特别是高中语文老师研究的重点,为了探究一些操作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措施方法大家都在研究着,有探究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现状探究解决方法的;有的是探究农村高中作文教学的策略的;有的探究高中生作文理性思维能力的;还有的探究高中生活化作文的,总之关于此方面的探究林林总总,纷繁复杂。
“培养小学语文中段学生习作能力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语文中段学生习作能力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内容提要:我们的“培养小学语文中段学生习作能力实践研究”是一项在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探索培养小学中段学生作文能力的实验研究,是一项探索性实验。
通过探索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方法及评价标准,提高学生作文整体水平,进而探索作文教学一般规律,丰富作文教学理论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倡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应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在习作练习的过程中,拓展学生习作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开放的作文过程,全身心地投入体验。
这样,学生敢于说出真心话,说出他们个性化的语言。
关键词:兴趣观察多渠道多训练整合拓展空间体验个性化二、问题的提出1、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而作文,始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一大难点。
实话实说,“害怕、厌恶写作”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
特别是三、四年级这两个阶段,语文学习的要求提高了,作文也由原来的以“写几句话”或“片段”为主的训练要求变为以“完整地记叙一件事”等相对完整的“篇”并转向命题作文。
进入三、四年级,在被调查的某班48名学生中,很怕、有点怕者约占80%,对他们而言,作文是件苦差事,而为了应差,又不得不拼命绞脑汁,使劲凑字数,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定势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作文的恐惧心理也就越来越强烈。
以上这种现象的产生,教师有没有责任呢?静心反思,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单调、程式化,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写
作能力。
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
收集了一批小学生的写作作品作为样本,以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写作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接下来,我们在一所小学中开展了写
作教学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写作能力的前后比较。
研究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取得
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的写作作品在内容、语法和表达上都有了明显
的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学生在逻辑思维、词汇运用和段
落组织等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性的写作教学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套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个性化指导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我们建议将该写作教学方案应用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仅在一所小学进行了实验,样本量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进一步探索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1
- 参考文献2
- 参考文献3。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提高习作教学效率的需要培养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它又是令教师倍感压力和困惑的。
我们的教学往往付出多,却收效慢。
教师手中可供参考学习的作文教学资料也不多,希望自己的设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开发教材等配套资源,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2、解决教学实践中突出问题的需要虽说苏教版教材的词汇量大、美文佳句也不少,但对于海南的孩子来说,由于训练有限、生活积累有限,学到的词难以运用,导致文章不生动或用词牵强附会的现象比比皆是。
存在的突出问题有:(1)、学生习作内容空泛、缺少色彩。
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不是无话可写,无情可抒,就是缺少童真童趣、真话真情。
(2)、学生遣词造句、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
(二)理论依据和前人研究综述1、依据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的过程。
”由此看出,《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各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借鉴网络中关于习作教学的资源(1)、“习作教学课题”中主要观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材为范例的小学生习作教学研究与探索”目的是通过研究与实践,找出阅读与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阅读课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寻回习作教学的新思路,进而全面系统地探求教材例文与习作之间的关系,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2)、“小学生习作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强调: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在课程资源上有新的视野,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但重视现有课程资源的利用,而且要重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作文课题结题报告
作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作文研究结题报告评改互动,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第二实验小学李丹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我们思考,能不能把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一变,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可见”评改是“教”的重要活动,“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评改则是为达到学生将来能够独立自改,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因此,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是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能力的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的理念:“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预期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学会自己修改草稿,并能发现文章存在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步骤(一)学生当前情况调查学生当前的局面是:学生对作文总是写完了事,而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却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们精批细改,点面俱到,但大多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就丢在一边,教师的辛苦工作成了“无用功”。
作文本从上交给老师到批完发放给学生,最快也得一周时间,而此时学生写完文章时的那种企盼评价的热情早已冷却,对发放下来的作文本,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有的甚至连本子都懒得翻开!老师的辛劳,大多付之东流;二是改评内容大而空,且多有雷同。
有的老师在改评作文时,评语常常是那几个有关“主题”、“中心”、“结构”、“语言”的术语在打转,千篇一律;在讲评作文时,总是审题、立意、切题那一套,别无他事。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总结燕洞小学:黄燕宁内容提要:执教语文新教材已将近十二年了。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量的字词积累并没有难倒学生,长篇的课文领悟学生们也易于接受。
唯有写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成长的烦恼”。
要帮助学生消除烦恼,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创设情景是关键。
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了切实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丰富写作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动机;创设情景,开拓写作思路等,力求使每位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问题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而眼下一部分学生作文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在语文教育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
心理学研究指出,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态表现出来。
涉及到作文心理发展问题上,起动力作用的需要形态主要是动机。
可以说,实际上作文动机是儿童作文活动的直接推动者,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儿童作文的成败。
因此,本教研组提出: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和随感。
为了提高小学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这就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心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想写,有内容写,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写得生动、具体、感人。
而现实中,小学生的感情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感情。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精心选择或创设能突出作文主题的情景,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有裨益。
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研究结题报告时间:2009年04月21日作者:悟者点击:133次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研究结题报告[这个贴子最后由悟者在 2006/06/10 11:48am 第 1 次编辑]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研究结题报告摘要:这是一个自选的、单一的、来源于教育实践的具有探索性、应用性的课题其研究的是通过训练学生学习评改作文,进而提高作文水平,达到优化作文教学过程的目的。
四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它使学生学会了品评修改作文,培养了作文过程中的自觉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探索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发掘了作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一.引言《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就如何树立学生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可是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呈现着这样一个格局: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阅。
在这一格局中,教师一直占有绝对统治的地位。
学生在被动写作之后,交上作文便觉得万事大吉,只等教师这唯一的读者与批家给自己作文打分了。
学生写完了事,修改的任务全由教师担负。
教师“批改作文如移山”,所以教师成了“愚公”,但又不能成为真正的“愚公”,因为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教师繁重的批改工作成了“无用功”,这中间,学生一直没有做自己的主人。
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更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人格的培养,与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是背道而驰的。
“文不厌改”,这是古今中外经典作家异口同声强调的。
周恩来同志说:“任何人的文章都要修改”,这是认识写作规律的经验之谈,学生作文更须反复修改,从修改中悟出“不应该那么写”的道理,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一、引言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次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实验,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本报告旨在对课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支持。
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理论薄弱、写作乏紧和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本次研究的目标在于通过研究和实践,寻找一种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方法。
三、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与自信心的掌握程度,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评估。
2.实地观察:我们对几位高分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了观察,并记录了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思维过程。
3.课堂实验: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堂实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比较学生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写作表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对于语文写作存在较大的兴趣,然而缺乏自信心;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多样性不足,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效果有限。
而通过实地观察和比较实验,我们发现以下几点结果:1. 提供范文示范:在实验中,教师提供范文示范,让学生有具体的写作目标和模板,明确写作目的和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系统练习与反馈:通过定期的写作练习和及时的反馈,学生能够逐渐提升写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和自信心。
3.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和特点,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难题,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全方位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支持。
范文示范、系统练习与反馈以及个性化辅导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措施。
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合水县三里店小学王丽一、课题的提出研究背景:在小学阶段,习作向来就是个难点。
究其原因,是学生习作兴趣的缺乏导致了“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这个现状。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发生兴趣。
”兴趣出勤奋,出智慧,出成绩,出人才。
兴趣带来强烈的感情倾向和个性特点,它能使学习由难变易,由苦变乐,由低效变高效。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的研究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绽放乐趣。
以生活为本源,成为与生活交流,与生命交流的平台,返朴归真,正本清源,让孩子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够感兴趣、有创意地表达,从而写出自己的个性。
理论根据: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主动地探索它.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习作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们确定了“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二、实验假设及目标1.实验假设: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发生兴趣。
”兴趣出勤奋,出智慧,出成绩,出人才。
兴趣带来强烈的感情倾向和个性特点,它能使学习由难变易,由苦变乐,由低效变高效。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的研究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绽放乐趣。
以生活为本源,成为与生活交流,与生命交流的平台,返朴归真,正本清源,让孩子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够感兴趣、有创意地表达,从而写出自己的个性。
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水平。
2.实验目的:①激发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②形成速效,高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和全面科学的作文评价体系、探索开发学生作文资源的教育途径。
③撰写有一定理论高度和思想意义的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研究体会。
《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兴宁市永和中心小学课题负责人:罗星湖课题组成员:罗辉龙、陈兴、张苑、李黎苑、杨苑媚执笔:罗辉龙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四项技能,而现今山区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普遍重视听和说的能力,在大部分的英语课上,授课老师组织了大量的听说活动,包括生动有趣的游戏及课本剧表演,而很少出现阅读和习作的活动,偶尔出现读写任务,通常也只会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即布置家庭作业中,作业也停留在读写单词和句子这一阶段。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和习作知识的策略指导;二是学生缺乏对所学句子和单词进行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学生单词和句子的积累不多。
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盲目写、不会写到不愿意读写、惧怕读写,直至最后拒绝读写的恶性循环。
也导致许多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比较薄弱。
2、课题研究的意义《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靠读获得的,而最终语言输出是靠写作实现的。
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以读促写”。
为了进一步贯彻英语新课标精神,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旨在通过对农村小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技能)、心理状态的研究、探讨,最终了解农村小学生英语读写中存在的问题,摸清学生英语读写的心理、读写的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策略,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寻求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农村小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激发小学生英语读写兴趣,形成读写策略,发展读写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结题报告 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策略研究
《搭建经典阅读平台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赣榆县实验小学王家春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整本的书。
”通过大量的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虽然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明确,方向统一。
可是,在小学阶段并没有看到可喜的效果,而是目前小学生习作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习作时“无话可写、无从下笔”现象。
习作题一出,有的等着抄同学习作;有的照搬作文选上的雷同作文;有的勉强写出来,内容也枯燥,特别是字数太少.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背作文,然后指导学生在考试时改头换面。
这种“习作选材单一、习作结构雷同、习作缺失个性、套作、背作泛滥”等现象,在小学阶段屡见不鲜.这种现象抑制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语文教学中应以经典阅读为突破口,努力为学生搭建经典阅读平台,切实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小学生习作难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1、概念界定“经典阅读”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丰富的、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具有普遍性修养意义的韵文、唐诗宋词、文学精彩片段等多方面的优秀作品。
“搭建经典阅读平台”就是以经典阅读为突破口,以读书活动为平台,运用多种策略和手段引导广大学生走进经典阅读中,切实提高写作水平.2、理论依据国内外都很重视经典阅读教育的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经典阅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而我国有关阅读活动也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经典阅读量、激发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很多有益的尝试。
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对小学生的课外经典阅读十分推崇,他认为童年时代的阅读为其一生的发展作铺垫。
北京市特级教师窦桂梅的《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在推荐阅读书目,拓宽阅读范围,积累语言文字,熏陶民族文化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结题报告-提升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策略
结题报告-提升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策略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本课题旨在探讨有效的提高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经过研究讨论,我们发现从“显、新、整、精、亮”五个方面强化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教学设计,以供其他高中语文教师参考和借鉴。
三、课题研究的计划与过程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新课标对高中生作文能力的要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然后,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论证,总结出了一些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方法和教学设计。
这些方法和设计以学案、录像课和教学设计的形式呈现,成为我们XXX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效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成功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
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学案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作文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表达准确、生动,具有个性和创意。
我们相信,这些成果和效果将为其他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五、课题研究的有待完善之处虽然本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效果,但我们也意识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例如,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如何更好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等。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研究高中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一直在进行中,全国各地都有相关研究。
尤其是提升高中生作文能力的研究成为了高中语文老师研究的重点。
为了探究实用性强的措施方法,有些研究探究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法;有些探究农村高中作文教学的策略;还有些探究高中生作文理性思维能力和生活化作文。
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 小课题结题报告
免费下载文档地址:/需要免费注册论坛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小课题结题报告成果摘要:总优势:本项目研究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有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开放式、个性化、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提供了条件,是教与学的大改革。
1、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创新的课堂教学。
通过开拓创新的课堂教学,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改革的观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学习的乐园。
重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写作意识的研究。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主动地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把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写下来,使作文生活化。
2、教师的教活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激发兴趣,注重教法的新颖性;创设情景,创造认识的冲突性;反馈调控,突出教与学的针对性;体验成功,强化求知的进取性;民主合作,建立师生关系的和谐性。
逐步营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3、学生的学活了。
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发表意见。
逐步形成了独立活动、集体讨论、小组活动、动手操作有机地结合。
使学生能勇于质疑、释疑,善于发现规律,大胆发表不同见解。
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延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创新的课延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能力、动手制作和创新能力。
5、学生们一方面实现了“厌倦写作”到“主动参与写作”的转变;另一方面又实现了“无话可写、无事可记”到“言之不尽、言之有物”的转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近年来,我校语文科组一直在对作文教学进行细致、深入的思考,并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既要突出主题,又要围绕中心富有教育意义”的作文教学思想指引下,我们的作文教学侧重在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思想升华的指导上,致使不少学生作文兴趣乏然,作文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作文形式满篇的照猫画虎、千篇一律。
学生写作培训工作总结报告
学生写作培训工作总结报告
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学生写作培训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现总结如下:首先,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写作培训课程,包括写作基础知识讲解、范文分析、写作技巧指导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对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些写作比赛和活动,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这些比赛和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针对学生们的写作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帮助。
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我们帮助学生们克服了一些写作障碍,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最后,我们还邀请了一些专业的写作老师和作家来学校进行写作讲座和指导,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对写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次学生写作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学生写作培训工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较差。
因此,与城市学生相比,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较差。
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现象。
在本课题提出前,本课题研究小组的教师都分别谈到小学中段作文教学难度更大。
中段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调查,发现有80﹪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单调死板,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6、没有基本的写作技巧。
7、家长不重视,不会指导,有的家长指导方式不正确。
8、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作文,并且缺乏一定的指导技巧。
现在正处于新课程
改革阶段,我们迫切的希望在作文教学能找到有效的途径来改变现今这种局面。
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降低作文难度,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乐意去动笔,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创新能力。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选定了这一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
阅读材料大量涌现,而现行语文课本课文少,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又有限。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改革阅读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内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就配合着阅读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写法相近的文章。
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
为了使学生在小学中年级段突破阅读关,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篇带多篇”的方法。
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重点,教师教学一篇课文后,带出类似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自学运用,大大地增加阅读量。
(1)基本程序:在阅读教学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根据“一篇带多篇”的特点,建立了这样的教学基本程序。
第一步示X学习一篇(段),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第二步尝试学习一篇,巩固前面所学到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第三步带动自学同类的文章一篇或几篇,运用和发展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带动课外阅读:每周开设1节课外读书课,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增强阅读能力。
(3)带动语文实践:定期开设语文实践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2、作文教学——读多篇写一篇。
从教学法的角度看,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
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之所在。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突破作文关,我们主要采取了“读多篇写一篇”的作文教学方法。
按照状物、记事、写景、写人的顺序进行分类训练。
以读带写,读多篇写一篇。
即读完在内容上或写作方法上相类似的几篇文章,指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方法写一篇。
3、把握课外阅读的时机。
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对课外阅读光有兴趣还不行。
我们还得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加强课外阅读这一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抓住以下两大时机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机会。
4、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X文中的写作因素,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构思的,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出自己的差距等等。
安排学生的习作练习要以X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
每次作文后,让学生把优秀作文誊写出来,装订成册,X贴在“学习园地”中,特别好的
学生习作向外投稿,既鼓励作者,又鞭策读者。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举办“图书展览会”。
每学期举办一两次“图书展览会”,比如展出记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振兴中华而斗争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同时受到他们为祖国的忘我精神的鼓舞;展出有关我国和外国科学家的故事,学习他们专心致志于科学事业的精神。
除了图书以外还陈列上述人物的照片、名言、警句;还有生动有趣的文艺读物,启发阅读兴趣。
(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
因为阅览室是定期开放,由专人负责。
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
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
(3)背诵优秀的诗文。
背诵优秀诗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赛诗会、故事会等,并评出每期“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
(4)写读书笔记。
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会分析和思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写读书笔记。
学生语文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
三、研究的成效
(一)以课文为载体,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愿写”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我们经常向学生推荐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学----用”、“仿----创”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习作难度。
我们还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通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做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走进学生生活,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写”
作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仿写训练也一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平时不积累一定的生活素材,作文时就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并且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我们变教师为导师,做学生作文的引导人,引发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写作情趣,激活想象,扩展他们的生活空间。
我们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学会生活,让他们在观察、分析、体悟的过程中学会用鲜嫩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学生尝到了“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
同时我们还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或互改—再写—再改。
这样最大限度地X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至于学生拟稿之后,我们就能了解到最真实的学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点评,这样“从学生中来”的具体形象的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
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习作再也不是千篇一律了,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油然而生。
(三)、尊重个体感受,增强写作信心,让学生“乐写”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1、活化生活积累,激发倾吐欲望。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必须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
兴趣来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诸如我们组织同学们做游戏、开故事会、做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在习作中讲真话、抒真情。
学生在感兴趣的方面就会有较深的情感体念,在一定情景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学生在作文中明显“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2、尊重独立感受,增强写作信心。
我们在评阅学生习作时,特别注意不以成人眼光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尽量珍视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
并且在评改时,采用的标准也是
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级的标准不同。
这样得“优”的不仅仅就是那几个学生,学生在习作时的自信心渐渐建立起来了,也同时产生了愿意写得欲望。
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逐步提高了。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发现,不仅是学生对于作文的态度有所改变,而且连老师也觉得教作文轻松了,再也不是“说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了。
四、存在的问题与结改
通过我们的实践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师生文章大胆地向外投稿方面还比较欠缺与保守,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要努力改善。
另外,要想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特色化的理论与实验方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