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编者按:年关将至,在外漂泊、打拼的朋友们又纷纷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当代文化研究网今天推送的文章,便是黄灯老师在这几年返乡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这篇文章从湖北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内部深挖开去,有如纪录片一般,将家中三代人近十年来的命运变迁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作者的叙述中,农村的养老和医疗、留守儿童、城乡二元结构等等,并不全然是学界平日里辩论的大词,也不是新闻记者笔下夺人眼球的故事。
以农民儿媳的视角,观察一个普通家庭如何与残酷现实短兵相接,思索其家族命运变迁背后的偶然因素与深层原因,在困境之下继续追问“回馈乡村何以可能”……这种种努力,是黄灯老师这篇文章弥足珍贵之处。
面对愈发严峻的社会现实,当“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几乎成为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深的无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唤起我们更深的思考。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
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
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是对其生存的冒犯。
但正因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介入者,并已内化为家庭中的一员,我再怎么冷静,也无法还原到一种完全旁观的心态。
多年来,我们共同面对、处理、甚至正遭遇很多家庭琐事,这些真实的处境,和知识界、学术界谈论的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医疗、农民的前景有密切关联。
本文中,我愿意以一个亲历者的角色,尽量回复到对事件的描述,以梳理内心的困惑,提供个案的呈现,并探讨回馈乡村的可能。
我丈夫家在湖北孝感孝昌县的一个村子。
2005年第一次过年回到他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嫂子。
嫂子个子矮小,皮肤黝黑,长相粗陋。
我暗自问当时的男友,“哥哥尽管算不上特别帅气,但为何找了这么难看的嫂子?”后来才发现,这种问题多么粗鲁无礼,对一个农村的贫苦家庭而言(更何况哥哥还有家族遗传病,后来才得知,父亲、二姐都因此早逝),能够找到一个适龄的女子组建家庭,已是万幸。
乡土文学培养班心得体会
乡土文学培养班心得体会三秦乡土文学培养计划班第三期工作坊10月26—28日,在陕西省洛南县开班。
紧张而有秩序的三天学习,虽然累了点,但收获很多。
收获了文学理论知识,收获了文学创作体会,收获了文学创作经验,收获了专业人物的文人风采。
大家聚集一堂,分享了一场土味十足、丰富多彩的文学大餐。
(一)收获了文学创作理论知识。
27日下午,听取了文学博士、陕西爱故乡公益活动推选人、西北大学文学院讲师、汉水流韵小组指导老师高翔做的《大众文学漫谈》的报告,他从文学创作的专业理论角度,完整的、系统的,讲述了文学创作的理论知识,收获很大。
高翔老师用两章十几个小节,七十余幅插图,近百个小点,漫谈了文学创作论。
高翔老师说:文学包罗万象,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
艺术生产的目的不像单纯的物质生产那样满足人们物质和胜利的需要,而是创造依附物质载体的精神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为了阐明这一观点,他从文学的辩证法,谈到文学创作的过程;又从文学形式表达基本原理和技巧,谈到文学的价值论;不仅谈了西方文学的教育思想,而且谈了文学教育的效果和特点。
内容详实,言简意赅。
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正儿八经的学习文学创作理论知识。
这次听后一目了然,心里豁然开朗。
印证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哲理。
没有接触过文学创作的人,听后也会明白许多。
起兴阶段,说了比兴。
比兴(联想、想象)—情感—智慧(道、理);还有“癫狂”“灵感”。
再有缪斯.狄俄尼索斯—神灵—心理学(无意识)。
这种能力(即幻想和以文学创作表达幻想的能力)是艺术家所特有的,将直觉和概念糅合为一的特征。
艺术家保持和发展了民族的古老的特点,他们能够感觉甚至看到自己的思想。
构思阶段,主要讲了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想之致乎!固思理为妙,神与物流。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
物沿耳目,而辞会管其枢纽。
这些文字,读起来难懂,学起来难啃,悟起来别有一番韵味,道出了文学创作构思阶段的真谛。
《乡土中国》的读书心得个人范文3篇
《乡土中国》的读书心得个人范文3篇《乡土中国》的读书心得个人范文1一、底色的“土”,本色的“乡”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根源在于土地,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老死在这块土地。
在《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开篇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这里的“乡土性”,是针对中国传统社会而言的,不单指乡村社会,还应包括传统的城镇。
费孝通先生首先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把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括为“乡土性”。
何为乡土性?乡土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土的本意是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长期以往,增大了人对土地的粘附性。
由于受到土地的束缚,人们安土重迁,过着生于斯,长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活。
紧接着,费孝通先生分析指出,人地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序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在时间上的“熟悉”,而人与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又直接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费孝通先生进一步分析道:“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清每个人的生活。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变。
但是乡土社会的特征没有完全褪去,而是将“乡土性”的特点适应性的保留了下来。
这种适应性,不但对于人,对于物,也是具有熟悉性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免产生熟悉之感。
所以,从感情上说,这一“适应性”容易培养人们之间熟悉的感觉,“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但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间,乡下人所认识到的个别原,则不能适用于在陌生人面前。
因生活方式的不兼容,社会问题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结局,如此,“土”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再也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二、回得去的“故土”,回不去的“故乡”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命题。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
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
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是对其生存的冒犯。
但正因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介入者,并已内化为家庭中的一员,我再怎么冷静,也无法还原到一种完全旁观的心态。
多年来,我们共同面对、处理、甚至正遭遇很多家庭琐事,这些真实的处境,和知识界、学术界谈论的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医疗、农民的前景有密切关联。
本文中,我愿意以一个亲历者的角色,尽量回复到对事件的描述,以梳理内心的困惑,提供个案的呈现,并探讨回馈乡村的可能。
我丈夫家在湖北孝感孝昌县的一个村子。
2005年第一次过年回到他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嫂子。
嫂子个子矮小,皮肤黝黑,长相粗陋。
我暗自问当时的男友,“哥哥尽管算不上特别帅气,但为何找了这么难看的嫂子?”后来才发现,这种问题多么粗鲁无礼,对一个农村的贫苦家庭而言(更何况哥哥还有家族遗传病,后来才得知,父亲、二姐都因此早逝),能够找到一个适龄的女子组建家庭,已是万幸。
事实上,美貌和帅气在农村的婚配关系中,其权重远远不能和经济条件、家庭地位相比。
嫂子的家境也不好,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我认识她十年来,发现她几乎很少回娘家,也很少谈起家里的事。
嫂子性格开朗,简单没有心机,和我一见如故,她也只比我大几岁,因此,第一次去给村里老人拜年时,很自然,我们竟然手拉着手。
当时,婆婆身体还不错,大约75岁,小侄子14岁,小侄女12岁。
那几年,哥哥嫂子一直跟着四姐、四姐夫在北京工地打工,四姐夫是一个包工头,从老家找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乡里乡亲,干活让人放心,自然,乡里乡亲也能通过姐夫顺利拿到工钱,互相之间都很信任。
后来才得知,四姐夫当时赚了不少钱,他甚至在九十年代末期,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在孝感市内买了土地,盖起了四层高的楼房。
现在回忆起来,这几年竟然是全家最为安静、平和的日子,丈夫当时还在念书,无法像以前那样给与家里更多经济支持,婆婆因为身体尚可,主动承担了照顾侄子、侄女的重担,快八十高龄,依然喂鸡做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黄灯坚定而犹疑的知识分子[权威资料]
黄灯坚定而犹疑的知识分子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
黄灯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持续有作品发表,早在2006年就在《天涯》杂志上发表过返乡笔记《故乡: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命运》,但这些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直到2016年春节期间,她写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以下简称《图景》)夹杂在一系列真真假假的“返乡报告”中走红了。
在其他一些虚构的故事被揭穿后,她的这篇文章得到持续的关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邀请他们夫妇一道探访了她的婆家,做了一期节目。
黄灯目前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我问她,你现在成名人了,走在学校里有没有被人认出来要签名啊?她说,没有没有,被人认出来多没意思。
触碰到时代的伤痕黄灯这个名字我早有印象,若干年前我曾是《天涯》杂志的读者,她的文章大多发表在那本杂志。
最初读到黄灯的文章时,文末注明的身份还是博士生,如今她的身份已经变成学者、教授。
对这个名字印象深,一方面是因为文章写得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名字本身有点酷――“灯”字较少用于人名,容易让人联想到“海灯法师”那样的高人,我一直以为这是个笔名。
真实的情况是,她生于正月十五,灯节,所以父母给她取名黄灯。
不过从网上找她的文章有点不容易,她自己也抱怨说,搜索“黄灯”,出来的大都是跟交通事故和交通法规有关的网页。
黄灯喜欢写,从2003年开始,她写了大量的思想随笔,加上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写作,总共超过百万字,但她的文字大部分静静地存在电脑硬盘里,拿出来发表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她对出版一直非常谨慎。
“我对出版心存敬畏,第一次出书相当于身份亮相,我的专业是文学批评、研究,但引起关注的是一些表现社会问题的随笔,身份杂糅,一直拿不准以什么姿态亮相。
”作为学者,黄灯迄今还没有出过书,她由此对广东高校职称考核机制心怀感激,因为职称评定时,论文跟专著的权重一样,现实中,发表论文的难度大于出版,这给了她继续审视、完善自己文字的空间。
《图景》火了之后,有出版社找到她约稿,目前出版合同已签,她正在赶稿,不久的将来,黄灯的第一本书就会同读者见面。
女博士嫁到农村当儿媳讲述十年经历 网友惊呼太真实
女博士嫁到农村当儿媳讲述十年经历网友惊呼太真实
《新闻调查》视频:家在丰三村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刷屏,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以及所在农村的状况,文章首发的阅读量超过了最高统计10万,之后被大量转发,迅速成为春节期间的一个热议话题。
黄灯,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她是广东一家高校的传媒专业教师。
这篇在她自己看来既不是最出色,也不是最尖锐的文章,为何会引起了最火爆的舆论关注?文章记述的是个怎样的家庭?这个家庭又嵌在怎样的一个农村中?3月初,央视《新闻调查》的记者和黄灯夫妇一同回到了位于湖北孝感的老家丰山镇丰三村,通过和这个家庭中的不同人物的接触,来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
《大地上的亲人》
《大地上的亲人》
黄灯
【期刊名称】《时代风采》
【年(卷),期】2017(000)007
【摘要】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生活在湖北农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引发了全国乡村问题大讨论。
借此契机,作者黄灯将十三年来未中断的乡村书写重新结构、写成此书,详细记录了婆家、自己家、外婆家所在的三个村庄家族的人世浮沉。
【总页数】1页(P32-32)
【作者】黄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4.721
【相关文献】
1.黄灯:我怎样写作《大地上的亲人》 [J], 沈闪; 黄灯
2.何处是归途——读黄灯《大地上的亲人》 [J], 郑来
3.从个体到世界:情感地理流动中的非虚构“透视”——读《大地上的亲人--一个
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J], 樊星
4.黄灯:我怎样写作《大地上的亲人》 [J], 沈闪; 黄灯
5.大地上的书写,或非虚构——黄灯《大地上的亲人》阅读札记 [J], 谢尚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象中的农村景色和和谐的画面作文
印象中的农村景色和和谐的画面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美丽的乡村风光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乡村的美好印象。
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农村老家住了一个星期。
农村的景色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里到处是葱郁的绿色,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一走出家门,就能看到田野上金黄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跟我打招呼。
田间小路两旁,长满了鲜花、野草和树木,五颜六色的真是好看极了。
蜜蜂在花丛中辛勤地采蜜,忙碌的身影让人看了也觉得高兴。
农村的空气非常非常新鲜干净,深吸一口气,能闻到泥土的芳香。
阳光撒在身上,暖洋洋的好舒服。
村子里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偶尔还能看到几尾小鱼在游来游去。
河边长满了垂柳,影影绰绰的树枝在水面上印下绿荫,好像一幅水彩画。
傍晚时分,天边会出现绚丽的晚霞,火红的云彩就像是被扯花的棉花糖,漂亮极了。
暮色渐浓,星星开始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地眨眼睛,我喜欢躺在青草地上,仰望繁星点点。
夜晚的乡村十分安静,只能听到偶尔的虫鸣声和狗叫声,祥和而宁静。
白天,我常常跟着爷爷去地里劳作。
劳动之后,爷爷总会摘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给我吃,那滋味可真是棒极了。
中午的时候,奶奶会用自家院子里种的食材,做一桌子可口的农家菜。
吃完午饭后,我就在树荫下乘凉,看着奶奶在院子里忙前忙后,阿姨在一旁剥豆子,弟弟在草地上追逐蝴蝶。
好不惬意啊!农村的人们也都很热情好客,虽然生活很简单,但是相处起来特别融洽。
大家都很珍惜美好的乡土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每当晚上,村民们就会三五成群地坐在树下乘凉聊天,氛围特别友善。
小朋友们在村头的操场上嬉戏打闹,尽情释放天性中纯真无邪的一面。
我最喜欢农村宁静祥和的生活了,没有都市里醉人的灯红酒绿,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和淳朴善良的乡亲们。
乡村就像一幅活生生的画卷,处处洋溢着和谐、宁静的生活气息。
我期待能再次回到这个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家园。
作文范文之崔万志作文
崔万志作文【篇一:崔万志观后感三】上天给我一对翅膀,我就要快乐的飞翔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扬的表演,甚至吐字都不清晰,但是他的演讲却感动了上亿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折翼的天使在高空美丽的敖翔。
从来没有以为自己是幸福的,可是今天我却为这个想法感觉惭愧至极。
我有健康的双腿,不用趴过水沟;我有灵活的身躯,不用努力对别人说我能工作;我能流利的说话,不用怕世界的提问````是的,世界给了我一对有力的翅膀,使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去抱怨。
风不会总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吹,雨不会总是按照人们的需要去撒,生活总是风雨交加,生命的小舟也总是伴随风雨艰难前行。
有些人选择了坐着哭泣,有些人选择了笑着前行,就像催万志一样被上帝咬了一口,却微笑着说那是因为“上帝太爱我”。
我从小就是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上大学,找工作。
结婚,生子,好像一切都是顺理成章。
都说人生百态,让我真正感受到生活不容易还是婚后的这几年。
我的婚姻拥有着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老形式。
婚后,我和老公一直分居,他在青岛工作,我在老家县城上班。
被称为牛郎织女的我们,聚少离多,不说自己到底有多孤独,单是时光流逝,感情渐淡,就让已婚女人痛苦无助。
孩子出生后一直在老家跟婆婆生活在一起,我们一家三口分居三处,我的牵挂就更多了。
我曾夜夜流泪,痛哭世界对我的不公平,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有一个温暖的家,而我却没有。
可是却没有人能回答我,无数次我哭者睡去,流着泪醒来。
就这样我在无助中渐渐懂得,抱怨真的没有用。
总以为自己是最痛苦的,可是渐渐的我才发现,我所有的痛苦其实都是自己心理的残疾,心里有云难晴天。
从此,我不再去想这些没用的东西,而是利用这些时间去看书学习提高自己,奇怪的是,从此我不再感觉痛苦,而是感谢上天给了我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像给了我一对翅膀,让我去努力飞翔。
是的,上天给我一对翅膀,我就要快乐的飞翔。
【篇二:崔万志演讲的】崔万志演讲的《不抱怨,靠自己》我出生在肥东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出生的时候脚先落地,头被卡在里面,一连几个小时都下不来,我出生的时候没有呼吸,然后赤脚医生就逮着我的腿,头朝下使劲的抖抖抖抖,一直抖了十个小时,我才有了第一声哭声,就这样我活了下来。
大学教师黄灯与她的农村亲人
大学教师黄灯与她的农村亲人黄灯以揭示农村困境而成名。
2018年春节期间,她所写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引爆舆论。
那篇文章以农村儿媳的视角,近乎惨烈地呈现了一个农村家庭严酷的生存境况。
农村出身的知识分子常感到为难,乡村虽负载着旧日的美好回忆,现实的重重困境却令人生畏。
黄灯也常觉无能为力。
在新书《大地上的亲人》里,黄灯写了三个村庄里的亲人的经历,大抵是他们如何远离传统的乡村生活、如何在城市中谋求生存的故事。
写书有明确的诉求,黄灯说:“我要以亲人的个案告诉大家真相,那些在城里面的农村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情理困境——但知识界也让她失望。
她期待中的知识分子应是关切社会、有所担当的群体,但她发觉自己身处一个封闭的圈子,“大部分人为了个人的一些东西奋斗。
”去年春节,黄灯回农村老家时,三个堂弟凑过来,说:“灯哥,你把姐夫家的事写出来了,那我们的事你也可以写写。
”当地方言中没有“姐姐”的称谓,“灯哥”即是灯姐。
堂弟们乐意提供自己在广州打工的经历,因为文字在亲人眼里很神圣。
另一位表弟的状况则让黄灯有些拿不准。
他吸过毒,坐过几次牢,好不容易跟家里人修复好关系。
她试探地问:“把你吸毒的经历写进去,没关系吗?”“写也没关系。
”表弟信任她,坦然讲出当年为赚取毒资而抢包的种种细节,甚至拿出好些从狱中写给妻子的信件。
在新书《大地上的亲人》里,黄灯写了三个村庄里的亲人的经历:她作为外省女子嫁入的湖北村庄丰三村、她出生的湖南村庄凤形村,以及外公外婆生活的隘口村。
他们共同的身份是农民。
农村留不住人,这些亲人的经历,大抵是他们如何远离传统的乡村生活、如何在城市中谋求生存的故事。
写书有明确的诉求,黄灯说:“我要以亲人的个案告诉大家真相,那些在城里面的农村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她正是以揭示农村困境而成名。
2018年春节期间,黄灯所写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引爆舆论。
那篇文章以农村儿媳的视角,近乎惨烈地呈现了一个农村家庭严酷的生存境况:姐夫因工程欠款而破产,哥嫂打工十多年的报酬也因此无法收回,婆婆去世,妹妹出家,丈夫虽然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作为大学教师的他却无力解决亲人的苦难。
何处是归途——读黄灯《大地上的亲人》
何处是归途读黄灯‘大地上的亲人“郑 来[摘 要]‘大地上的亲人“中,黄灯一方面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了乡村的复杂现状和亲人们苍凉的生存际遇,另一方面又尝试通过自己的写作,来追问中国村庄的来路与去向㊂这里,我们从悲凉的言说与隐匿的道路㊁直面问题与寻找路径㊁多视角的非虚构文学写作这三个方面对文本展开解读,探寻一个 70后”女作家不一样的观察视角与文学风格㊂[关键词]‘大地上的亲人“;非虚构;乡村图景;侵入式;多视角[作者简介]郑来(1979-),女,文学博士,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平顶山467000)㊂一直以来,大家在谈及 70后”女作家创作的时候,总会想到她们的女性视角㊁身体叙事以及个性化写作等,但实际上, 70后”女作家的创作也存在着多样性和多元化㊂ 70后”女作家中,还有一批作家是关心社会㊁心怀天下的,只是人们把更多关注的视野聚焦在 70后”的 活在当下”与 压力山大”,而忽略了 70后”女作家对社会的关注,对底层的描写㊂而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一书就可以说是 70后”作家底层关怀的代表,黄灯不仅以真实的风格向我们展现了乡村底层老百姓在时代浪潮下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与危机,而且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 70后”女作家的观察视角与文学写作㊂非虚构文学写作将事件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交织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别样的真实㊂这种非虚构书写的来源一般来说存在两种情况: 其一,以亲身经历摹写社会现象,让亲历性证明真实性,获得 非虚构’写作的合法意义;其二,虽非亲身经历,但深入现场,作为见证者和观察者提供来自现场中心的报告,同样使 非虚构’有着确凿无疑的存在依据㊂”①在‘大地上的亲人“中,黄灯既是亲历者又是见证者和观察者㊂作者在非虚构文学写作中如何处理个体的主观介入,如何处理多元的情感交织,如何在时代背景下呈现出别样的真实,都值得探究㊂一㊁悲凉的言说与隐匿的道路黄灯生于乡村,后来通过求学,离开了乡村,却一直保持了对乡村命运的关注㊂这样的经历使得作者得以通过非虚构的文学书写,用文字与 同呼吸㊁共命运的亲人建构一种文化上的关系”,因不忍亲人们 天聋地哑的悲剧”被 生活的泡沫冲刷得无声无息”,写出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㊂同时,黄灯并未将乡村 视为寄寓离愁的载体”,而是将其作为 问题的场域”,通过拷问作者自己,也拷问着世人:乡村向何处去?乡村青年在上升通道被堵塞后,怎么办?乡村衰败后,城市和社会又应该怎么办?浓重的悲凉和感伤的焦虑因此跃然纸上㊂‘大地上的亲人“全书分为三个章节,以知识分子返乡的视角,书写了三个村庄的存在状态㊂城乡二元化和乡村的破败,黄灯并非是第一个书写者,无论是在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还是在乔叶的‘拆楼记“‘盖楼记“中,都不乏这样的书写㊂但黄灯显然以一名亲历者的书写视角,对于乡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㊁乡村教育资源的日渐贫瘠㊁ 惯性中滑行”的乡村生活现状给予了更完整的关注,将现代化转型中的乡村现实境遇,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㊂我们注意到文中对乡村留守儿童生存困境的关注㊂在黄灯的叙述中,亲人中的第一代,婆婆㊁继父㊁爷爷㊁奶奶㊁外婆都和那一时期的同龄人一样,经历着物质的贫乏㊁精神的煎熬㊁身体的饥饿,这在许多 50后”的作家笔下已经有令人震惊的描写㊂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城镇的一体化,乡村饥饿的记忆逐渐减少,可乡村的困境却有了新的表症㊂亲人中第二代,不管是大哥大嫂,还是河水叔㊁瑛国叔,都成为了乡村较早的进城务工人员,随着他们的进城务工,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亲人中的第三代成为了留守儿童㊂哥哥嫂嫂因为生存的压力,外出务工,一去就是十八年,待到年老归乡时,儿女都已长大,在孩子最需要照顾㊁教育和亲情陪伴的岁月,留守的孩子难以得到良好的照顾,嫂子那句 钱没赚到,伢又丢了”令人欲哭无泪㊂ 侄子㊁侄女作为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长大”,学业无成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继续外出务工,于是他们的子女,又一次成了留守儿童,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乡村青年的命运出现了可怕的轮回㊂只不过,父辈是为了生计所迫,不得已让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而亲人中的第三代, 侄子㊁侄女”无爱的童年经历,使她们只想尽快进城务工,逃离养育孩子的责任,于是,爱再次缺失㊂乡村教育资源的日渐贫瘠也成为阻挡在乡村青年上升通道前的一个问题㊂留守儿童的 先天缺失”㊁父母素质的差异和家庭教育的荒芜本已让乡村青年的成长颇为艰难,而乡村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的匮乏则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得乡村青年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更加渺茫㊂而那些有幸考上大学的乡村孩子,毕业后,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㊁高房价和原生家庭的艰难生存状况,也只能望洋兴叹㊂亲人中的 第三代”基本都处在打工的范畴中,在现代化的都市中艰辛地摸爬滚打,在触目惊心的残酷现实中坚忍地生存㊂在现代化的今天,乡村青年用着和城里人一样的 智能手机”,感知着外界的一切新鲜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时代变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改变了,可实际上 父辈沿袭下来的农民身份”从未不从根本上促进一种更为持续的发展 亲人们,必将在撕裂的社会较量中,被彻底抛入尘埃中生存,无从反抗,也无声无息”㊂乡村中的 熟人社会”与公共事务之间的混乱无序,也出现在黄灯的笔下㊂乡村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倾销地,无论是孩子的奶粉㊁日常饮食还是节庆的鞭炮,这些假货的倾销,严重危及村民性命,可却疏于监管㊂ 农村给城市输送了最优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而城市回馈农村的,却往往是最劣等的产品”㊂在黄灯的笔下,亲人们付出了相同的金钱,因为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和经验, 除了承受了假货的后果,而别无他法”㊂可事实上,没有能力去辨别的又何止看得见的假货,还有被华丽外衣所掩盖的谎话 土地的丧失㊂各种度假村的修建㊁被改道的河流㊁无法灌溉的农田㊁还有被高污染企业 脏了的河水㊁秃了的青山”,黄灯以一个亲历者的见闻记录下这渐行渐远的 原本美丽的乡村”,尽管作者在文中一直强调 我意识到,在进入他们的生存肌理㊁深入其内心世界时,要尽量采用浸入式的交流,避免介入式的冒犯”,必须注意到 他们讲述背后的情绪过滤与我文字背后膨胀之间的客观差异”,但看到 农田被装扮成度假村的模样,反而能给他们一种心理幻觉”时, 我”依然感到种种痛楚;在看到村民对 失去土地”的漠不关心,而且至今仍然没有相关政策来解决难题时,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焦灼和对失去土地后农村的担忧㊂书中,作者还对乡村乡风民俗的凋零进行了书写,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被痛苦撕裂的乡村图景㊂乡村传统朴实的农耕文化和淳朴的乡风民俗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早已支离破碎,被 掏空灵魂的村庄”,已经没有了可以负载的精神支撑和价值体系,只剩下满目疮痍㊂ 年轻人城里买房,买车,十万块的彩礼”的最低结婚标准㊁家乡令人触目惊心的疯狂买码㊁男女老少沉迷之中的巨额赌博㊁潜滋暗长的吸毒之风,都使得故乡这块土地变得更加贫瘠和荒凉㊂黄灯以一个亲历者, 在现代化无往不至的社会进程中”,不忍家乡的 乡风乡俗”就这样在急功近利的现代化进程中轰然倒塌,要 对故乡鲜活的生存情状做一简单的勾勒”,用写作记录下亲人们的遭遇和乡村命运抗争的复杂背景㊂正如书中所言, 在亲人天聋地哑无法表达的境况中,(通过)我的写作 追问中国村庄的来路与去向”㊂二㊁直面问题㊁寻找路径与‘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拆楼记“等同时期反映乡村问题的非虚构文学写作一样,‘大地上的亲人“直面了乡村的破败现状,悲悯着亲人们残酷的生存际遇㊁感受着他们被排除在现代文明之外的无奈㊁痛心着他们代际轮回的命运和希望渺茫的未来㊂另一方面,‘大地上的亲人“的不同之处又在于,黄灯并未只局限于书写乡村的种种无奈与苍凉,而是在直面问题的同时,努力地在苍凉之中寻找光明㊂她尝试着从乡村教育㊁文化重建㊁乡贤力量㊁民俗文化认同等方面去探寻路径㊂黄灯在直面问题之后,尝试书写乡村教育对于乡村的影响㊂亲人们的 第三代”,基本都属于打工一族,可是通过分析发现,按照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两类㊂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们,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㊂虽然乡村的教育资源贫乏,但是依然有坚守乡村教育四十余年的 父亲”, 尽着一个乡村文化人的本分,甚至为了给学生争取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不惜和上级争执,成为了上级眼中最难缠的刺儿头”㊂无论时代如何裂变,无论社会如何功利化,只要乡村还有父亲这样的群体坚守,乡村就有希望㊂但遗憾的是,如 父亲”般坚守乡村教育的人越来越少, 而现在,买码㊁赌博㊁吸毒㊁传销的登陆,不能不说与乡村教育的衰亡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㊂此外,乡村教育的振兴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二舅”十分重视女儿鸿霞的教育问题,而后鸿霞顺利成长并接受了高等教育,即便中间也曾深陷买码之风,但是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使她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成就自己的事业,还有余力帮助亲人㊂此外,书中还通过对比满舅和二舅的经历,进一步指出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年轻人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还是 一个家庭长久兴旺”的重要支撑㊂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㊂黄灯也关注到了乡村买码㊁赌博㊁吸毒等现象㊂她发现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乡村教育的缺失㊁乡村组织的失察㊂那么有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对乡村有所帮助呢?其中 乡贤”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㊂ 父亲”和 二舅”便是典型代表㊂父亲”和 二舅”,不仅受过较好的传统教育,而且自身又有着时代和家族赋予的使命感,他们负责调停整个家族乃至乡村的内部事务,动员全体成员共同面对生活困境,这对于传统的家庭结构乃至乡村结构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㊂在某种意义上讲, 父亲”和 二舅”就是名副其实的乡贤,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组织中,乡贤的力量十分重要,是乡村社会稳定的关键力量㊂无论是婶婶病故后无人照顾的河水一家人,还是造纸厂工作中高位截瘫的三哥,亲人们在遭受家庭的巨大变故时,父亲都是他们的 定心丸”㊂对农村的大家庭来说,当他们面临困境时,如果缺少家庭成员或者乡贤的担当和付出㊁调解与妥协㊁让步与劝说,很多矛盾就会累积和爆发,使本来脆弱的家庭不堪一击,进而影响整个乡村的基本和谐㊂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农村基层组织削弱,而公共事务还需要加强的情况下,乡贤角色的存在,就显得举足轻重㊂黄灯通过书写曾经深陷赌博㊁吸毒㊁买码㊁ 提包”的表弟鲁智,最终在家族的关爱㊁亲情的召唤下迷途知返的经历,发现 当村庄陷入实际的困境时,蕴含其中的文化传统,一旦能够受到外在环境的激发,就能从内心深处唤醒村人的记忆,变成活水清泉,荡涤脏污的文化入侵㊂至少,从隘口村近几年来的文化实践看,尊重民风民俗,尽力回归传统,将乡村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举措结合起来,寻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不失为重建村庄的可行路径”㊂如果说‘大地上的亲人“是一段悲怆凄凉的乐章的话,那么文中关于民风民俗的书写,则更像是跳动其中的咏叹调,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乡村曾经的色彩和美好的记忆,激发我们对于民俗回归的渴望㊂在当代文学中,湖南作家对于湖湘民俗的书写,曾有着显赫的成绩, 曾经一度以古华㊁叶蔚林㊁莫应丰㊁韩少功㊁孙健忠等人为骨干的湖南作家群,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地域空间意识和历史文化意识强烈的作家群体㊂他们手中既握有一支得心应手的风景画笔,竞相比试描绘绚丽灿烂的湖南山川景物,写得有色彩,有情调;又有一双从古朴的风俗民情中观察人生,也观察历史进程的眼睛,将楚水湘云之间充满神奇传说的古老习俗尽收眼底㊂”①在当下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曾经的乡村民俗记忆在人们的生活中慢慢隐退,在岁月的流逝中,这一类的书写也渐渐稀少㊂作为一位 70后”湖南作家,黄灯把目光投注到乡村,关注乡村的民风民俗,通过再现家乡特有的湖湘民俗,来探究乡村内在的生命律动㊂作者选取了她自幼生活的外婆家 隘口村”为讲述对象,通过打讲㊁做冷事㊁吵茶㊁看戏等日常生活图景的讲述,再现了湖南汨罗乡村的传统民风民俗㊂从民俗看,流传至今的 故事会”(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闻名中外,被视为古镇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因为出故事的过程,调动了普通民众的热情,包含了上市街和下市街的竞争和对垒 每逢过年,尤其是到元宵节,长乐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㊂看故事,不但成为全镇人民的共同节日,也成为周边乡镇民众的节日㊂黄灯笔下的汨罗风俗,具有强烈的现实感㊂在这民俗的背后,涵盖了乡村特有的氛围和场景, 民俗是生活文化的基本构成,民俗生活是生活文化的基本表现,包括着人生的基本内容㊂”①民俗对于重拾乡村美好记忆,倡导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乡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传承保护民俗民风,现在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㊂黄灯还写到了家乡 做冷事(丧礼)”的民俗,当一个人死了,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他是怎样死的,在隘口人的理念里,都应该给予关怀和起码的敬重㊂那种汨罗特有的古怪音乐㊁身着鲜艳衣服的大和尚㊁色彩鲜艳的描绘阴间图景的图片㊁做法事时敲打的木鱼声㊁看客的嘈杂声㊁女人们的哭丧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道场”记忆, 像历经一次完美㊁立体的视觉㊁听觉㊁嗅觉盛宴,总是难以忘怀其中的兴奋与趣味”㊂在黄灯的笔下, 做冷事”已经不仅仅是对于亲人离世的一种仪式,而更像是一个民俗的登场㊂在道场中,它不仅显示了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并且会在随后的短暂日子里,对村民的生活产生细微的变化,人们开始变得兴奋, 女人不再唠叨”㊁ 男人变得温存”㊁ 孩子变得更懂事”,虽然这种变化不会持续太久,却能让隘口村处于一种短暂的神秘气氛之中㊂做道场,在隘口村人的眼中,像是一个游戏,像是一个不定期的节日,像是一个展示的舞台,更像是一次人生的预演㊂ 在隘口人的死亡观中,始终浸润了通透和彻底㊂在他们看来,人来到世上,捡到这块人皮,本就由轻如灰烬的神秘东西结合而成,人离开阳间后,当然应该以一种飘渺的方式远离尘世㊂”除了介绍了 做冷事”,黄灯在文中还专门介绍了当地 吵茶(闹洞房)”等习俗,不仅有叫花子的莲花落㊁年轻人的各种恶作剧,还有融入其中的各种生命的放肆与人性的挥洒㊂作品中对乡村民风民俗的再现,体现了作者的思考:那些传统文化可以唤醒村民的传统记忆,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大有益处,使这些质朴的乡风民俗既能够保存原始的活力,又可以融入时代的长河,从而为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一份力量㊂在注重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的同时,村里还兴建了公共娱乐场所,大家开始组建腰鼓队,玩狮子㊁玩龙㊁跳广场舞㊂ 吸毒的少了,打牌的也少了,跳舞的多了,散步的多了,村民有一种被重新组织起来的归宿感,古老的村庄逐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㊂由此,我们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新生活的活力,还有新的希望㊂尽快恢复乡村的秩序,重现乡村的活力,使亲人们获得一种精神的归宿, 最后还是离不开生长在他们骨子里边儿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重建”㊂乡土社会的民俗力量,是维持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㊂黄灯的书写,让我们看到了乡村走出困境的一条路径,即通过乡贤乡绅将民俗认同观念与村落社会凝聚一体㊂黄灯既敢于直面家乡的苍凉与疮痍,又积极地探寻路径,寻找光明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地上的亲人“是一部有温度的书㊂三㊁多视角的非虚构文学写作如果说‘中国在梁庄“中的梁鸿是一个乡村的 他者”,一个对故乡的 痛”的 旁观者”,那么‘大地上的亲人“中的黄灯则更像一个 参与者”㊂如果说‘中国在梁庄“的写作是以一种深度剖析的视角,用 介入式”写出了乡村的不堪与惨败,给读者留下一抹乡村的血色残阳,那么‘大地上的亲人“,如作者自己所言,则是 侵入式”,是一个 乡村逃出来的家庭成员” 眼中的乡村图景”㊂书中,黄灯从身边亲人的经历和遭遇展开书写,通过大量的人物口述实录,力图还原社会巨变中 亲人们”的生存面貌㊂黄灯在文中一直强调, 这种知根知底的讲述,因为姿态的平等和耐心的陪伴,更能将谈话的对象还原到各自的语境,从而更好地凸显其生存肌理和内心隐私”㊂作者对于乡村的讲述,不是旁观者的叙述,而是一个亲历者的感受与表达,她的叙述 完全是积极主动的,不是消极被动的;是微观化的,不是宏观性的;是现场直击式的,不是经验转述式的㊂它不像一般的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为了保持事件的客观性和完整性,作家常以局外人的身份扮演着事件的记录者,而是以非常鲜明的主观意愿,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㊁分析和思考㊂”①与文字较量的意愿,就在此刻在我心头升起,对一个普通生命的叙述,让我感受到神圣的意义和庄重的担当㊂ 现在想来,写作‘乡村图景“最原始的冲动,正缘于婆婆生命最后的时光对我的情感洗礼㊂我不认为婆婆一生所遭受的厄运和痛苦,只是一种命定的安排㊂她以一个女性的存在,凸显了个体和时代对抗过程中的妥协和无奈㊂ 我以一个女性的直觉,在还原人生遭遇时,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这一切在婆婆一生中所施加的心灵伤害到底达到了怎样深重的程度㊂ 我从婆婆昏迷时的妄语中感知到她对子女的不舍与牵挂㊂终其一生,这个普通的老人从未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㊂ 生活给予她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对贫穷的恐惧,她的不安全感和对生活的期待,终究还是在临终的潜意识中,以一种荒诞㊁真实的形式呈现出来黄灯在书写的同时,还力争做到理性的克制,既感同身受又有所节制,而这也是黄灯这部作品有着更坚实表现力的特色所在㊂在作品中, 我”既是写作者,又是被言说的对象㊂ 我”在分析别人的时候,也在分析着自己,在黄灯的笔下, 我”作为一个从乡村逃离出来的知识分子,用自己的书写为亲人们发出声音,去言说乡村的苦难㊂可仅仅是言说家乡的苦难,这让 我”常常感到一种悲怆的无力,于是,黄灯在书写中不自觉地加入了反思意识, 我”常常对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现实面前的无力展开反思,反思自己能对家族,对乡村的命运做些什么㊂ 我”曾提出 学术如何介入现实,学术如何在当下语境中找到它最有生命力的形式”的问题,尝试 让家庭的叙述进入公共视野,不让他们卑微的悲伤,既失去在场者经验的见证性,又丧失了历史化的可能”,表达了作家在写作的同时,想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资源的强烈渴求㊂非虚构文学写作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它可以充分发挥生活真实的优势,个体的 我”在生活的真实中自由穿梭,通过见证亲人们的生活,也见证了 我”的成长与时代的变迁,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尝试去参与和把握社会公共领域的改变,把知识的力量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让人感受到知识照亮生活的温暖和希望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渗透,传统乡村的熟人社会和乡贤影响模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㊂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㊁及时行乐的生活观念,都对村民们的生活观念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㊂在‘大地上的亲人“中,黄灯并没有局限于文学层面的书写,而是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转型期的乡村何去何从㊂书中,作者不仅书写了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组织中乡贤的重要作用,还书写了现代化进程中的 熟人社会的家庭结构与溃败的农村结构”,并从中梳理出熟人社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现状,将熟人社会与法理社会交织后的矛盾清晰地剖析出来㊂对今天的乡村而言,乡邻之间的信任确实留存,很多信守老传统的人,依然会坚守信用的价值㊂只不过,当个体行为和越来越多的现代生活产生关联时,古老信条和残酷现实之间,往往会产生激烈的对抗,熟人社会和法理社会之间的冲突,比之以前更加频繁地发生㊂ 农村人口结构已彻底改变了当下的家庭结构,在维持农村家庭抗风险层面上,现有结构能否还能保持相应的活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㊂黄灯从一个亲历者的书写视角出发,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乡村现状的担忧与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考㊂ 这种带着明确主观意图的叙事,使得创作主体的介入性呈现出强烈的目的性,也让 非虚构写作’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 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作家在选择叙事目标时,都有着某种 跨界’探索的冲动,即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证性叙述,传达文学在审美之外的某些社会学或历史学价值 ”①‘大地上的亲人“为我们展示了非虚构写作的多样姿态㊂作为一名 70后”非虚构文学写作的新生力量,黄灯在前面非虚构文学写作的基础上,对非虚构文学写作视角的把握更为多维,话语空间更为多元,书写视角更为多样,更大限度地拓展了非虚构文学写作再现的空间,为我们展示了非虚构文学写作更多的可能性,使之更具有文献价值和文化意义㊂期待着黄灯的书写取得更大的成绩㊂。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读后感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读后感英文版Reflections on "A Country Daughter-in-Law's Vision of the Rural Landscape"In the heartfelt and poignant essay, "A Country Daughter-in-Law's Vision of the Rural Landscape," the author shares her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beauty and challenges of rural life. As a rural daughter-in-law, she offers a fresh and honest narrative that challenges preconceptions and offer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ural experience.The author's description of the rural landscape is vivid and engaging, painting a picture that is both familiar and foreign to many. She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rural life, from the bustling markets to the serene paddy fields, 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 She writes with a profound appreciation for the 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rural life, while also acknowledging its hardships and challenges.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aspects of the essay is the author's acknowledgment of the role of women in rural communities. Sh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women play in maintaining the social fabric of these communities, often taking on multiple responsibilities and roles. She writes with respect and admiration for the resilience and strength of rural women, who despite their challenges,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their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The essay also explores the author's own journey of adjustment and acceptance as a rural daughter-in-law. She shares her initial hesitations and fears, as well as her eventual embrace of the rural way of life. Her journey is both inspiring and relatable, offering readers a glimpse into the complexities and nuances of rural life.In conclusion, "A Country Daughter-in-Law's Vision of the Rural Landscape" is a beautiful and thought-provoking essay that offers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rural life. The author's honest and heartfelt writing style allows readers to connect withher experiences and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ural world. This essay is a must-read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ies and beauty of rural life.中文版《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读后感在感人至深的散文《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中,作者分享了她对乡村生活美丽与挑战的独特视角。
复习任务三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复习任务三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35分钟38分)一、(2022·潍坊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分)材料一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
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
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
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
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
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
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
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
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
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
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
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
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
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么样的200字
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么样的200字
我眼中的乡村景致,是宁静而充满生机的。
清晨,薄雾轻轻环绕在田野上,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
田野里,稻谷随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的波浪。
小河旁,柳树依依,清澈的河水中,鱼儿自由游弋。
乡间小路上,偶尔传来牛羊的叫声,和着远处农家的炊烟,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到了夜晚,繁星点点,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村庄上,让人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沉醉于这份淳朴与宁静之中。
我眼中的农村小院作文四年级
我眼中的农村小院作文四年级我眼中的农家小院作文1繁华的城市,美丽的果园,幽静的山谷,辽阔的草原……这些美丽的地方就像数也数不尽的浪花。
今天,我就拾起一朵最美丽的浪花,让大家瞧瞧它的与众不同的美丽。
我的奶奶住在农村,那儿的农家小院的气派和大城市的气势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虽然不是那些高楼大厦,也不是那人嚷马喧,而是那小小楼阁,花繁叶茂。
“前门一口井,后院一枣树。
东边一亩田,北方花竹盛。
”这几句诗,就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田园风景画。
这些画,肯定令你百看不厌。
奶奶家的门前有一口老水井,井水清澈见底,里面还有我在小时候放进去的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呢!这口老水井,也正是奶奶家用水的来源。
奶奶家的房子后面有一个后院,后院是用砖砌的高高的围墙。
围墙中间有一个木门,从门进去,一棵大枣树就映入眼帘。
一到秋天,枣树上结出了青的、红的枣。
它们一个个挂在树上,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到了冬天,红红的枣,白白的雪,显得分外美丽而华丽万分。
屋子的东边,有大约一亩半的用于耕种的田地,春有翠绿的菠菜,夏有黄瓜,秋有美味的南瓜,冬有萝卜和白菜。
一年四季,田地里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屋子到大门的过道上,也有一小块田地,专种竹子和鲜花。
几场春雨过后,就有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冰来,鲜花也是应有尽有。
芍药、菊花、百合、串红、凤仙、石竹、鸡冠花等。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在夏天,奶奶常把桌椅饭菜搬到竹阴下。
我们就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菜是自己家种的,鱼是河中捞的,鸡也是自己家养的。
一切都源于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
坐在竹阴下,闻着花香味儿,喝着自家的酒,吃着自家的钣,真是一种享受。
农家小院,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都是朴素而美丽的。
美丽是怎么来的?是那些辛勤而又爱劳动的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创造出那美丽的田园风景画。
^我眼中的农家小院作文2清晨,一阵银铃般的鸟鸣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穿上衣服,来到外婆的农家小院。
我眼中的乡村宁静
我眼中的乡村宁静
“哎呀,奶奶,咱们啥时候去乡村呀?”我急切地问道。
奶奶笑着说:“就这两天啦,小馋猫,就惦记着乡村的好吃的。
”
终于,我们踏上了去乡村的路途。
一到那儿,我就被那宁静的氛围吸引住了。
哇,这里可真安静呀!没有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和喧嚣吵闹。
走进院子,爷爷正在那悠闲地晒着太阳呢,看到我们来了,开心地站起来迎接。
“乖孙女来啦!”
我蹦蹦跳跳地在院子里转着,这里瞧瞧那里看看。
院子里有一棵大枣树,我仰着头看着那满树的大枣,馋得不行。
“爷爷,我要吃枣!”爷爷哈哈笑着说:“小馋猫,等着,爷爷给你打下来。
”说着,爷爷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对着枣树轻轻敲打起来,大枣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
我和奶奶在树下捡着大枣,开心极了。
到了傍晚,乡村更加宁静了。
没有了白天的热闹,只有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狗叫。
我和爷爷奶奶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一点点暗下来,星星一颗颗地冒出来。
“奶奶,这里的星星好亮好清楚呀,比城里多多了。
”我惊叹道。
奶奶笑着说:“那当然啦,乡村的夜晚可美了。
”
夜里,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感觉心里特别宁静。
这里没有城市的灯光污染,没有嘈杂的声音,只有这份让人安心的宁静。
我不禁想到,城市里的生活虽然热闹繁华,但乡村的宁静不也是一种难得的美好吗?这里的生活简单却让人感到无比幸福,就像那宁静的夜晚一样,让人内心平静。
我眼中的乡村就是这样宁静而美好,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
孩子眼中的山村巨变
近年来,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大力帮 扶下,固始县红花村在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 帽的同时,改善了人居环境、发展了特色产 业,服务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为全面展示 党的帮扶政策给红花村带来的变化,让全村 少年更好地感念党恩、感念新时代,省自然 资源厅驻村工作队以赛为媒、以文为介,在红 花村小学组织开展了“谈变化、赞家乡、感党 恩”主题征文活动。今天,让我们跟着这些作 品,一起感受山村巨变,欣赏美丽红花。
我的家乡红花村,位于大别 山系余脉,隶属河南省固始县陈 淋子镇管辖,部分区域与安徽省 金寨县全军乡一河之隔。红花村 紧靠富金山 , 因为春季富金山上 开满映山红而得名“红花村”。
——徐子轩(四年级)
. All Rights Reserved.
红花村以前的房子都是普通的木板房,冬冷 夏热,每到下雨天,屋子里就成了水的世界,只 能用锅碗瓢盆接雨。现在的房子都变成了一座座 小洋楼,粉墙红瓦,错落有致地坐落在路两旁的 山坡上,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吴章银(五年级)
60
以前,路是土路,天干时会出现裂缝,下 雨天满是泥泞,尤其是遇到下雪时,只要一个 不小心就会与大地来个亲密接触。现在,只要 是有人住的地方,都是平整宽敞的水泥路,也 正是这些路把村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汪佳妮(六年级)
. All Rights Reserved.
——李思洁(三年级)
61
之前,学校没有这么好的房子,学生只 能缩在一间房子里听课,下雨时,房子漏水, 大家只能撑着大黄油布伞继续上课。
——叶馨钰(六年级)
现在的红花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 面,白天,路两旁百花吐香;夜晚,灯光闪烁,家家 住着楼房、开着小车……学校被装扮得像花园一样美 丽……红花村在变,群众的生活也在变……
你眼中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作文
你眼中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作文篇1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墙角开一小块地,种些小葱、小蒜。
它们一年四季绿油油的。
一株株,一丛丛,朴素中带着几分生机,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点缀,比那高楼前的喷泉和雕像朝气多了。
夏天的夜晚,是乡下人家最惬意的时光。
他们把竹椅、小桌搬到门前,悠闲地摇着蒲扇,聆听着蝉儿动听的歌声,品尝着自家瓜果的香甜。
眨眼的星星,轻柔的.晚风,调皮的萤火虫,都是它们的客人。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汇成了一幅温馨、祥和的田园夜景画。
你眼中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作文篇2走进乡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小路是金黄色的,和两边绿油油的小草地很配。
草地上有十几座房子,是用砖头砌成的',但是屋顶是用茅草做成的,看起来像是要散架了。
实际上它们都很坚固,能遮风挡雨,并且冬暖夏凉。
不远处是一个果园。
瞧!水果们正在开派对呢。
苹果的脸红红的,穿着一身红色的裙子,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娃娃;葡萄穿着高贵的紫色西装,像是一位位绅士;梨子穿着金黄色的大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一条小溪在果园旁缓缓流淌,小溪清澈到能看见闪闪发光的小石子和游来游去的小鲫鱼。
几位阿姨一边在小溪边洗衣服,一边嘻嘻哈哈地聊着天,看上去十分快乐。
你眼中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作文篇3我家住在白沙荆桥铺村,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在这两座如同巨人般的大山间,住着我们二队的所有成员。
这里的房屋整齐地排列在路边,每座房屋背后都有一块蔬菜、水果地。
每当秋季来临,金黄的枫叶从那高大的.树上飘飘落下来,如同仙女下凡。
如果来我们村,在我们队的进村口,就可以闻到各种果实的香味,那是苹果的味、梨的味、葡萄的味地里的菠菜呀、黄瓜呀、胡萝卜呀、青菜呀都是咱们村民亲手一点一滴培育起来的,不含任何添加剂,吃着原汁原味,非常好吃。
除了地里的瓜果蔬菜,还有门前田里的荷花。
夏日里,荷叶密集的分布在田里,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粉红的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文学书籍推荐
文学书籍推荐《毒木圣经》《毒木圣经》气象恢弘磅礴,刻画饱满细腻。
故事和主旨与中国的读者关系非常密切,可以令很多人产生共鸣。
小说由五位女性轮番作为叙事者,她们性格迥异,看待事情的视角截然不同,叙事年龄和时空也存在差异,但作者能将这些恰到好处地融合,而且使其成为整本书的一大亮点。
男主人公是一位有着坚定信仰的牧师,书中从头至尾都没有他的主观声音,关于他的事情都是别人说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每一个从农村走出的读书人,都可以从本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是一本令人心痛的书,全书描绘黄灯嫁入、成长以及出生的丰三村、凤形村和隘口村三个村庄老中青三代人在近二十年来中国城乡转型大背景之下复杂的个体命运图景。
这是作者酝酿十多年的书,全书对于中国的乡村图景给出更为全面、更为复杂的思考。
黄灯说面对这些问题,自己不是医生,充其量也只是个写病历的人。
这句话打动了我。
《小说课》毕飞宇的《小说课》是一本关于阅读的书。
书中辑录了他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
循着这些带有鲜明个人阅读体验的文字,走进大家、走进名著,有了一条亲切、带有体温的路径。
毕飞宇谈名著阅读,庞杂却条理明晰,轻巧却不失厚重。
《老家》每一个作家笔下,都有自己心中独特的故乡。
在有着同样质地的中国乡村,轶事数不胜数,故乡作为积蓄了大变迁的空间,既包含家族更迭,也承载了时代变迁。
在刘汀笔下,变迁不是用大词堆叠出来的,而是以人、以事,以自己变幻的视角不断地推进。
直到回望故乡岁月,成了生命中不可更改的底色,以柔软慈悲的眼光,分担了人到中年后,整个村庄在广袤的中国乡村中寂寞、落寞的个体。
《南瓜花:士兵的故事》“南瓜山” 地处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20世纪90年代,南瓜山被以色列军方视为军事安全区,虽然它只有篮球场那么大,却承载了一群以色列年轻士兵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件事是四姐的工地出问题。由于政府拖欠姐夫承包工程的付款,大量的工程欠款无法到位,直接摧毁了姐夫多年累积的家底,不但导致哥哥、嫂子跟随他们打工多年的工资不翼而飞(这笔钱几乎是他们整个家底,有将近十万块的劳务费,哥哥、嫂子一直指望这笔钱给儿子娶媳妇),而且因为拖欠工人工资,欠下大量无法逃避的债务,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找我们借钱。大约2009年临近春节一天,丈夫接到四姐夫的紧急电话,说有人用刀架着他的脖子,逼他必须在当天还钱,求我们帮他解燃眉之急。姐夫在我印象中,一直经济算是宽裕,穿的衣服也挺括光鲜,很有农村成功人士的派头。几年以来,这是姐夫第一次向我们开口,但当时我确实不愿借钱,一则,手头并没有多余的闲钱等着帮助他们,而买房欠下的首付还等着年底归还,当时我们的经济状态几乎处于最紧张的阶段;二则,也因为他们拖欠了哥哥、嫂子将近十万块钱的血汗钱,对他们心生嫌隙,总感觉他们没有保障亲人最基本的利益。我向丈夫讲明了我的意思,丈夫也没有吭声,四姐被逼无奈,再次向我们打电话求助,面对危急情况,她也没有任何办法,事情明摆着,我们已没有任何退路,也没有任何选择,只得厚着脸皮找一个经济条件尚可的朋友借钱。尽管四姐当时承诺几个月以后还钱,但我知道,还不还钱不是她的主观愿望说了算,从借出那笔钱开始,我们就没有期待有还钱的那天。事实也是如此,此后几年,四姐一家的经济状况没有任何好转,她甚至几年都不敢回家,害怕村里那些曾经跟随姐夫打工的乡亲讨要工钱(我后来才意识到四姐一家命运的转变,对我们此后几年经济状况的直接影响,因为他无法归还哥哥、嫂子的工钱,哥哥嫂子再也没有别的储蓄,随着儿子、女儿长大,他们结婚、成家的大事,通过婆婆的叮嘱,就责无旁贷落到我们身上)。2015年,我在北京访学,曾经和丈夫去看过四姐一家。他们居住在北京一个极其混乱的城中村里,村子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两间逼仄的平房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的尽头,为躲避别人逼债,几年来他们和外界断绝任何联系,四姐夫更是几年都不敢回家,作为独子甚至无力照看家中的老母,也不敢公开找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四姐在咖啡厅洗碗、两个女儿当导游来支付。想到九十年代,四姐一家最辉煌的时候,一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没想到现在最需要经济支撑时,却因为政府拖欠工程款,不得不躲在一个隐匿的角落生活。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
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是对其生存的冒犯。但正因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介入者,并已内化为家庭中的一员,我再怎么冷静,也无法还原到一种完全旁观的心态。多年来,我们共同面对、处理、甚至正遭遇很多家庭琐事,这些真实的处境,和知识界、学术界谈论的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医疗、农民的前景有密切关联。本文中,我愿意以一个亲历者的角色,尽量回复到对事件的描述,以梳理内心的困惑,提供个案的呈现,并探讨回馈乡村的可能。
当时,婆婆身体还不错,大约75岁,小侄子14岁,小侄女12岁。那几年,哥哥嫂子一直跟着四姐、四姐夫在北京工地打工,四姐夫是一个包工头,从老家找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乡里乡亲,干活让人放心,自然,乡里乡亲也能通过姐夫顺利拿到工钱,互相之间都很信任。后来才得知,四姐夫当时赚了不少钱,他甚至在九十年代末期,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在孝感市内买了土地,盖起了四层高的楼房。现在回忆起来,这几年竟然是全家最为安静、平和的日子,丈夫当时还在念书,无法像以前那样给与家里更多经济支持,婆婆因为身体尚可,主动承担了照顾侄子、侄女的重担,快八十高龄,依然喂鸡做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哥哥、嫂子为维持生计(孩子念书、村里人情往来、家人生病等必要开销),一直呆在北京工地,只有过年时才提前一月、半月回家,准备年货。这样,侄子侄女事实上就成为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只不过,相比当下很多孤苦的儿童,因为能够得到祖母的爱,孩子倒也没有留下太多心理阴影。
我丈夫家在湖北孝感孝昌县的一个村子。2005年第一次过年回到他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嫂子。嫂子个子矮小,皮肤黝黑,长相粗陋。我暗自问当时的男友,“哥哥尽管算不上特别帅气,但为何找了这么难看的嫂子?”后来才发现,这种问题多么粗鲁无礼,对一个农村的贫苦家庭而言(更何况哥哥还有家族遗传病,后来才得知,父亲、二姐都因此早逝),能够找到一个适龄的女子组建家庭,已是万幸。事实上,美貌和帅气在农村的婚配关系中,其权重远远不能和经济条件、家庭地位相比。嫂子的家境也不好,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我认识她十年来,发现她几乎很少回娘家,也很少谈起家里的事。嫂子性格开朗,简单没有心机,和我一见如故,她也只比我大几岁,因此,第一次去给村里老人拜年时,很自然,我们竟然手拉着手。
二、看不到前的家庭命运
2015年7月13日,卧床将近一年的婆婆去世,走完了她86岁的艰难人生。
在忙乱、悲伤、空落中给婆婆办好丧事,我突然感到维系整个家庭最牢固的纽带轰然断裂。尽管和婆婆在一起居住的日子并不多,但她的慈祥、宽厚还是让我感到一个老人的亲切和温暖,丝毫没有婆媳相处的尴尬和芥蒂(我对她感情认同更像自己外婆)。每次回家,她都极为开心,对于年幼的孙子尤其喜爱,孩子刚出生,她便买了很多糖果招待村里乡亲,并且总是将我们定期寄回的照片分给村里老人看。婆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当官,最好当大官。在她眼中,再也没有什么比家中拥有当官的子女,更能改变家族的命运,儿子、媳妇空戴两顶博士帽子,甚至比不上一个乡镇干部或赚钱的包工头,更能解决家庭其他成员的实际难处。老人卑微的心愿更让我感受到她一生当中所遭遇的痛苦、屈辱,还有望不到边、无穷无尽生存的折磨和厄运。我知道,像丈夫这种家庭出生,通过念书得以改变命运,最后在城里找到一个安居之所的人并不少见,他们身后因为共同的家庭负重和压力,从精神面目、阶层气质上甚至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以致在各类社交群中,被城里或者家境优于配偶的女人冠以一个“凤凰男”的群体标签,并作为轻易不能下嫁的目标进行讨伐。我丝毫不否认作为个体的选择,与这种男人的结合意味着要面对更多,但这种来自社会单一舆论的道德优势,还是使我感受到掩盖在这个标签背后所蕴含的歧视、无奈和漠然,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造成的不可逆式的生存劣势,怎样通过代际传递一直作用到婚恋层面,从而导致不可排解的天然矛盾。可以说,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得以改变身份,但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依存各种血肉关联,那份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和人格的屈辱感,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逃出泥坑的幸运者尚且如此,留在故地的坚守者又怎么可能有更好命运?
四姐夫的破产,小妹妹的出家,直接碾碎了两个家庭的希望,也波及到其他兄妹,尤其是哥哥一家,原本经济基础就相当脆弱,在五六年的劳务费泡汤后,更是毫无根基。自此以后,全家兄妹再也没有像2006年春节那样,有过真正的欢聚。以前还有妹妹帮着分担家庭的重任,妹妹一走,我们就不得不承担更多。
除此以外,隐匿于家庭暗处的悲伤随处可见,我每次回到婆婆家,在和哥哥、嫂子或者大姐的聊天中,总能听到一些让人压抑的事情。2013年年底,侄子和本县一女孩网恋闪电结婚,哥哥嫂子极为高兴。但女孩嫁过来后,总是和嫂子闹别扭,性格也极其怪癖,后来才得知,她的家境也极为不幸。听说她妈妈在生下她后,被乡政府捉去结扎,一回来,就变疯了,根本就没有任何能力照顾孩子,而且还暴力打人,总是将身穿衣服撕破,没有办法,家人只得将她关在一间房子里,谁都知道这种惨剧和结扎有关,但没有任何人有力量去申诉惨剧的真相,而是任由命运的安排以最残忍的方式作用到一个普通的农家。我曾经问过侄媳妇,“有没有到乡政府反映情况?”她一脸的茫然,并未意识到一次失责的结扎手术对她的生活到底产生了多深伤害。只说小时候从来就没有人抱,都是在房中爬大的。我一直念叨向她打听更多情况,看能否帮他们维权,没想到前一向得知,她妈妈在疯病中已经去世,年仅四十多岁。
平心而论,哥哥、嫂子一家都是最普通的农民,也是最老实、本分的农民,他们对生活没有任何奢望,也从来没有想到通过别的途径去获取额外资本。他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本本分分劳动,过一点安生日子。而在农村,像哥哥一家的情况非常普遍,守在乡村,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外出打工,有可能连工资都拿不回,但全家的基本开销,诸如孩子的念书、成家、房子的修缮和更新,老人的生病、善后,一样都不能少。尽管农村免除了农业税,近几年也推行了合作医疗,但和水涨船高的支出比较起来,实在是杯水车薪。可以说,中国无数的财富、希望没有多少途径流向他们,但社会不良的触角,诸如政府拖欠工程款、信仰危机所导致的价值观混乱、基层执行计划生育的粗暴和失责,却总是要伸向这个普通的农家,种种无声的悲剧最后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存,唯有认命,才能平复内心的波澜和伤痕。
情况到2008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哥哥、嫂子尽管在外打工多年,但年头到年尾的拮据状态让他们颇为失望,加上婆婆、公公年龄已大,已无法照顾好进入叛逆期的孙辈,这样,嫂子就决定留在家里,一方面照看老人,更重要的是管教孩子。嫂子在家种种菜,喂喂鸡,养养猪,我们按时给家人寄生活费,一家人无病无灾,日子倒也过得去。这样,哥哥、嫂子同时在外打工的局面,就变成了哥哥一人外出打工的状态。哥哥身体并不好,并不适合外出在建筑工地干很重的体力活,但待在家里,几乎没有任何额外的来源,而孩子逐渐长大,老人年事已高,子女成家,父母善终的具体压力一件件摆在眼前。房子尽管98年在丈夫的资助下已经建起,但二楼几乎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任何装修,以致过年过节回去,都没有办法安置亲人过夜。但不管怎样,毕竟一家人还能过一种平平安安的日子,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日子总是在走向好的一天。哥哥每次得知我们寒暑假要带儿子回去,总是提前从工地回来,杀鸡、宰鸭,用摩托车带儿子去镇上集市赶集,给儿子买各种夸张而廉价的玩具,公公、婆婆也极为开心,嫁出去的大姐、小妹,还有妻子早逝的二姐夫都会回来相聚,一家人倒也能感受到亲人相聚的温馨,只有四姐一家,因为姐夫常年待在北京,几乎很少回去。但这种平常、安稳的日子并未维持多久,就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家庭的走向。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编者按:年关将至,在外漂泊、打拼的朋友们又纷纷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当代文化研究网今天推送的文章,便是黄灯老师在这几年返乡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这篇文章从湖北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内部深挖开去,有如纪录片一般,将家中三代人近十年来的命运变迁展现在我们眼前。在作者的叙述中,农村的养老和医疗、留守儿童、城乡二元结构等等,并不全然是学界平日里辩论的大词,也不是新闻记者笔下夺人眼球的故事。以农民儿媳的视角,观察一个普通家庭如何与残酷现实短兵相接,思索其家族命运变迁背后的偶然因素与深层原因,在困境之下继续追问“回馈乡村何以可能”……这种种努力,是黄灯老师这篇文章弥足珍贵之处。面对愈发严峻的社会现实,当“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几乎成为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深的无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唤起我们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