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新青年》的相遇:从文学翻译到文学革命
语文教学:“新”诗如巷遇——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另类记忆
语文教学:新诗如巷遇——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另类记忆新诗如巷遇——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另类记忆冯雷张桃洲【导读: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的2卷5号、6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通常,人们把这一年作为新文学和新诗的起点,由此算来,新诗迄今已经百年了。
毋庸置疑,一百年前人们对于未来诗歌的想象各不相同。
当时在北京,除了胡适和陈独秀之外,五四时代的文人几乎都曾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过诗歌的革新运动。
或许不经意间,他们还曾在北京的某条胡同、某个路口擦肩而过。
而今天汉语诗歌的局面正是由许多不同思路的探索和努力共同铸就的。
在那些历史人物住过的院子、走过的胡同里看一看、走一走,这种新诗如巷遇的感受也许会更加真实、鲜明。
】北京是诗歌变革的第一现场简单地以新、旧这样的时间标准来判定和命名一种文类恐怕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无形中把传统诗词推到了对立面,遮蔽了对于现代汉语自身特点的考察,忽视了诗歌变革过程的复杂性和开放性。
所以,更合理的或许应是把新诗当成一个动宾短语,而非是一个自足的名词概念。
民国初年的诗歌革新是晚清以来思想变革的一部分,这绝非一人一日之功。
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周氏兄弟等虽然主要不以诗人的身份行世,但没有他们的介入,恐怕也就不会有诗歌革新的思想基础和舆论基础,也就不会有白话文运动和白话诗的试验。
东单附近的东堂子胡同75号是一个不大起眼的四合院,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这座小院险些被夷为平地,幸有各方努力,这个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才得以保存。
1917年至1923年,蔡元培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其时他身为北大校长。
执掌北大之后,蔡元培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
关于文科学长的人选,医专校长汤尔和举荐陈独秀,而此时恰好陈独秀人在北京,住在前门外西河沿的中西旅馆里。
蔡元培接受任命的当天就前往拜会陈独秀,如是几日。
陈独秀本来要回上海办《新青年》,无意受聘,蔡元培的反复劝说,特别是建议把《新青年》搬到北京来办。
胡适与白话文
胡适与白话文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胡适这个名字是和白话文联系在一起的。
是他发起的白话文运动使我们摆脱了文言文的束缚,走进了“我手写我口”的现代社会。
至今,人们一提起五四运动,就会联想到文学革命;一提起文学革命,就会联想到白话文运动;一提起白话文运动,就会联想到胡适和他的那篇《文学改良刍议》。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胡适本人也是这么联想的。
在后来回顾白话文运动的文章中,胡适一再说“胡适一班人”如何如何,好象这白话文运动真的就是这“一班人”搞起来的似的。
在《白话文学史》的引子中,胡适第一句话就是这么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讲白话文学史呢?”然后,他自问自答道:“第一,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不是这三四年来几个人凭空捏造出来的。
”这“三四年来”是指自1917年以来,因为胡适的这个引子写于1921年;而这“几个人”就是“胡适一班人”。
所以,这句话看上去好象是胡适觉得被人诬陷“凭空捏造”而感到冤屈,他要为自己辩诬,但实际上,他是在得意地告诉读者:“白话文学是这三四年来这几个人造出来的。
”按照传统的说法,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起源于胡适那篇发表于1917年元旦的《文学改良刍议》,而其胜利的标志是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陆续采用白话(“国语”) 课本。
这就是胡适所说的“三四年来”的意思。
但是,胡适后来也曾承认,他以为“文学革命至少还须经过十年的讨论与尝试。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在1923年3月12日给韦莲司的信中,胡适说,他曾预计文学革命“需要十年的讨论,到达成功则需要二十年。
”(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60页)。
而陈独秀则更悲观,他在《文学改良刍议》的末尾附了一个“识”:“白话文学,将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余亦笃信而渴望之。
吾生倘亲见其成,则大幸也。
”也就是说,陈独秀以为在他的有生之年都不太可能看到白话文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这是怎么回事呢?就算胡适去国多年,不了解国情,判断失误,那么陈独秀这个老革命党怎么也会对形势看走了眼呢?那么,文学革命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介绍胡适的文学革命之前,有必要区分“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这两个概念。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
1917 年 1 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篇论文提出了胡适对中国文学的改革思想,并对当时中国的文学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胡适在文中认为,中国文学需要进行改良,才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他提出了“文学要有生命力”、“文学要有时代性”、“文学要反映社会现实”等一系列观点,并强调文学应该从古典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现代化。
胡适的这篇论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在此之后,中国的文学创作开始逐渐脱离古典主义的束缚,走向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道路。
同时,胡适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化。
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文学开始走向现代化,同时也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现代文学1
(六)不用典 分广义之典与狭义之典,反对乱用典,尤 其反对用僻典。 (夫文学所以达意抒情也,若必求人人能 读五车之书,然后能通其文,则此种文 可不作矣。)
(七)不讲对仗 骈律乃文学之末技,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 白话小说如施耐庵曹雪芹等的作品乃文学正 宗。
(八)不避俗字俗语 盖吾国言文之背驰久矣。…… 然以今世历时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 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必用 之利器,可断言也。以此之故,吾主张 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 参见胡适:《白话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周佩瑤
kashandelas@
L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一、胡适与《新青年》
1、胡适其人(1891-1962)
生于安徽绩溪,1910年通过庚款留美考试, 8月赴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农科。 1915年9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实验 主义哲学大师杜威,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1917年1月,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杂志第2卷第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同年6月,胡适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 文科教授,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发动文学 革命。
白话文学的范围: 包括旧文学中那些明白清楚近于说话的作 品。 白话文学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
“白话”有三个意思: 一是戏台上说白的“白”,就是说得出, 听得懂的话; 二是清白的“白”,就是不加粉饰的话; 三是明白的“白”,就是明白晓畅的话。
二、历史的机遇与个人的努力
胡适:白话文学是历史进化的趋势。 历史进化有两种: 一种是完全自然的演化;一种是顺着自然 的趋势,加上人力的督促。前者可叫做 演进,后者可叫做革命。演进是无意识 的,很迟缓的。很不经济的,难保不退 化的。……
④外国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为中国文学改 革提供了范例和榜样。 现代作家多有留学背景,同时几乎都是 翻译家。 文化的变革和突破性发展,多半是因为有 外来文化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库·名词解释(共计93题)1.《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于1917年2月《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中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不仅反对封建主义的腐朽形式,也反对封建主义的“代圣贤立言”的内容,触及了文学革命的根本问题。
2.“八事”: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认为改革文学必须从首先从八件事入手,从总体上强调了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指出了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具体办法。
3.“三大主义”: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
他认为进行文学革命必须高举三面旗帜: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了新文学对旧文学的斗争方向,突出了文学革命的本质特征。
4.“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5.双簧信:1918年3月,《新青年》上发表了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新青年》的一封公开信,信中汇集了守旧派、复古派攻击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又发表了由刘半农写的长篇回信《复王敬轩书》,对复古派的言论逐一驳斥。
此又称“王敬轩”的双簧戏。
6.鸳鸯蝴蝶派:滋生于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风行于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间。
作品多发表在《礼拜六》等期刊上,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除少数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家庭专制和军阀横暴外,大部分作品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将文学看成是游戏,用来消遣,受到了新文学社团的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及答案
名词解释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于1917年开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首先发难,继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
响应和参加的主要有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李大钊、鲁迅等等。
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倾向,以“人的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为中国文学发展之借鉴。
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适应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的要求,并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发生的。
鲁迅的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初期的创作实绩。
“五四”文学革命开拓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新时期。
2、《新青年》《新青年》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刊物。
1915年创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918年,《新青年》编辑部扩大,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等先后参加编辑工作。
《新青年》同仁提倡科学和民主,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新青年》对我国现代思想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鲁迅的《狂人日记》等小说,胡适的新诗,多发表于《新青年》。
3.革命文学论争革命文学论争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等和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
鲁迅、茅盾等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
这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
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停止。
论争提高了双方的思想,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规范
2019年7月外国语July 2019第 42 卷第 4 期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42 No.4文章编号:1004-5139(2019)04-0007 -03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D《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规范賡七一(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〇〇〇31)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 响。
1936年在重印《新青年》的题词中,胡适高度肯定其历史意义:“《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 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
最近20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 的。
”(胡适2003:513)《新青年》也因此被称为“一种精神现象,一种思想中介,一种思维方式”和 “新文化元典”。
(董秋英、郭汉民2001:239 -240)《新青年》对翻译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翻译规范的贡献,绝不亚于翻译期刊或以翻译为主的 刊物。
据作者统计,从一到九卷共刊登翻译作品234篇/首,占总篇幅的30%,如果将介绍西方的 文章统计在内,比例会大大超过30%。
《新青年》同人对晚清翻译传统的批判、有关翻译本质、功 能、策略和语言形式的思考与论争,以及他们自己卓有成效的翻译实践,不仅展示了晚清翻译向现 代翻译规范流变的轨迹,同时也营造和构建起现代翻译叙述空间。
―、新青年与晚清翻译时尚100年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被誉为翻译圭臬。
耐人寻味的是,晚清翻译时尚最明显 的特征是:1)间接翻译;2)创译不分;3)译评合一;4)翻译形态的高度中国化。
“信”在译家的实践 中是悬空的;即便是严复自己也常常采取“达旨”和“取便发挥”。
翻译家和评论家并不注重翻译的 本体特征,而是以社会批评、道德评判和艺术审美代替翻译批评。
到了五四时期,受惠于晚清翻译的《新青年》同人开始质疑传统的翻译风尚。
1914年,在参考 借鉴了马君武和苏曼殊翻译的基础上,胡适重译《哀希腊》。
我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笔记)
第一讲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与内容: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鸣为《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在《新青年》阵地上集结的激进的知识分子主要从良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有实绩的一部分。
(四)、文学革命的标志和主要内容●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这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内容:1、胡适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2、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3、1918年4曰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4、同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5、1918年冬天,陈独秀、李大钊又创办了《每周评论》,北京大学的傅斯年、罗家仑等创办了《新潮》月刊。
6、批判“黑幕派”和“鸳鸯蝴蝶派”以及旧戏曲。
7、与旧文学势力的较量:①批判林纾致蔡元培的公开信。
②1922年与“学衡派”论争。
③1925年与“甲寅派”论争。
(五)、文学革命的重大实效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3。
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六)、总结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家的共同倾向。
从文学革命到政治革命──《新青年》翻译的价值趋向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1999年12月號 總第五十六期八十年前的新文化運動,具有多面而複雜的形象。
有的研究者強調這是一場文學革命,而另一些學者則注意其反傳統和政治思想革命的性質。
文學革命和政治思想革命的關係,也受到相當關注。
由於陳獨秀說過:「欲革新政治,勢不得不革新我國據於運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學。
」1所以,學術界一般都把文學革命歸為知識份子力圖用文學來改造社會的結果,並認為文學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導,即先進行文學革命以改造人心,政治改革則水到渠成。
事實上,無論是文學革命,還是政治、倫理革命,都離不開翻譯外國的著作,而外國翻譯著作的種類性質和所佔的比例是可以計量的。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新文化運動中翻譯外國著作的計量研究,來把握文學革命和政治革命的關係。
如果我們對《新青年》雜誌中的翻譯作計量研究,首先看到的正是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的性質。
在《新青年》發表的文章中,翻譯佔總字數的24%;而在翻譯作品中,文學作品的份量又佔了一半以上。
進一步統計翻譯作品在各卷中的比例,文學革命和政治革命的關係便一目了然。
圖1表明,《新青年》翻譯外國著作有兩個高峰。
第一個高峰是第四卷(1918年1月至6月),翻譯作品中文學類達89%左右。
這無疑呈現出當時文化運動的文學革命性質。
第二個高峰在第八卷(1920年9月至1921年4月),翻譯量超過全部文章字數的一半,其中文學類只有23%,而政治類和社會類則佔了73%左右。
顯然這兩個高峰的存在表示文學革命在前,政治思想革命在後。
它似乎證實了文學革命是政治革命先導的論點。
但是,深入考察文學革命和政治思想革命的關係,則可以發現情況並不是如人們普遍想像得那麼簡單。
中國歷史上雖有文以載道的傳統,但今天我們稱之為文學的小說和戲劇之類,在中國向來地位低微,是「君子弗為」的小道2。
直到晚清,小說的地位才得以提高。
知識份子重視小說的原因正是看到文學可以改變人的精神,以推動政治變革。
1872年問世的《昕夕閒談》,是晚清最早的翻譯小說之一,譯者在1904年改定版中稱他的目的在灌輸民主思想3。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文学革命”第一声呐喊为什么是胡适
这个时段更是胡适学术著作、文学创作和翻译等全面丰收的阶段。1919年,《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随后发表《实验主义》;1920年3月,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第一册新诗集《尝试集》出版;1921年写成《红楼梦考证》。另外,他还著有一篇小说和独幕剧《终身大事》等,在“整理国故”等方面也有所成绩。
在一位叔父的家中,胡适偶然发现了不太全的《水浒全传》,并对这本有故事有情节的白话小说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他开始在本村及邻村大肆搜罗此类书籍,在他十多岁离开故乡时,已经阅读了30多本白话小说。
贰
少年求学改变了他的思想观
1904年,12岁的胡适来到上海求学6年,这是胡适的中学时代。
拿到文学学士学位后,胡适又于1915年9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名师杜威攻读博士学位。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胡适是在毕业10年后才拿到博士学位的。1917年,胡适博士毕业,他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方法演进的博士论文却“命运坎坷”——因几位主考官不懂中文,仅获得“大修通过”的评语,也就是还需要大面积修改,而当年9月,胡适已应聘到北大当教授,未来得及修改,直到1927年才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
“文学革命”第一声呐喊为什么是胡适?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这一年,有一个安徽人的名字不时被人提出,那就是胡适。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被看作为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胡适由此成为“五四”文学革命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之一。
壹
在上海求学期间,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中国公学的经历。中国公学这个新学堂本身就极有特色:它是由一群因抗议日本、愤而回国的爱国留学生创办;反清革命思想浓重,其中不少师生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学堂用普通话教学。
在中国公学的3年里,胡适如鱼得水。他起先是学堂会刊《竞业旬报》热情的投稿人,他的第一篇白话文章《地理学》就发表在《竞业旬报》上。自此,他和《竞业旬报》结下不解之缘——1908年7月,不到17岁的胡适变成了刊物的主编。《竞业旬报》从第24期开始由胡适主编,“有15期是他主笔完成的,甚至有好几期是胡适一人包圆编写的。在这期间,他不仅思想上有所长进,而且写了一百多篇白话文”,徐教授回顾说,胡适文章涉猎范围很广,从对梁启超思想的宣传,到反对妇女裹脚,到抨击国人的自私心理,再到强调个人的责任等等不一而足,“锻炼文笔的同时也整理了他的思想”。
关于白话文运动与《新青年》成名关系的对话
关于白话文运动与《新青年》成名关系的对话作者:杨宏雨熊丰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年第01期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发表后,文中倡导的白话文运动,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让《新青年》有了全国性影响。
熊丰(以下简称“熊”):1917年1月1日,《新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五号发表了胡适那篇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
但是,当时的胡适远在美国,《新青年》杂志销量也不过一千余册,与后来搬到北大以后的《新青年》的影响无法相提并论。
在通信如此发达的今天,有时候想给一个杂志投稿还可能会不知门路。
那么,一百年前,胡适是如何结识陈独秀并给他投稿的呢?杨宏雨(以下简称“杨”):在民国初年,有一个组织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同乡会,以及遍布各地的同乡会馆。
胡适和陈独秀都是安徽人,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今天的安庆)人,胡适是安徽绩溪人。
陈独秀在上海办《青年杂志》,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名气,也没有稿源,基本都是陈独秀一个人在写,还有就是一些安徽同乡的读书人帮着一起写。
可以说,《新青年》在创办初期是皖籍知识分子为主的同仁刊物。
胡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当时亚东图书馆经理、同为安徽人的汪孟邹介绍给陈独秀的。
胡适1917年才回国,所以胡、陈二人在1917年前是没有见过面的。
但是,陈独秀的《青年杂志》第一期出版后,汪孟邹就把它寄给了远在美国的胡适,并写信给胡适转达了陈独秀的约稿之意。
1916年2月,胡适写信给陈独秀,提出“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西欧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了这封信。
这也是两人通信的开始。
1916年夏,胡适把自己翻译的俄国作家泰来夏甫的短篇小说《决斗》寄给陈独秀,刊登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这是胡适给《新青年》撰稿的开端。
熊:当时的胡适还在哥大读哲学博士,他为什么会关心起白话文并号召“文学革命”呢?杨:这要从胡适的留学经历说起。
胡适去美国读书,是以庚子赔款官费生的名义去的,就是公费留学。
探讨从《文学改良刍议》看胡适的文学思想史观
探讨从《文学改良刍议》看胡适的文学思想史观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随后,陈独秀在《新青年》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
次年鲁迅又发表了《狂人日记》,自此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
1917年1月1日在《新青年》第二卷上,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引发了关于白话文、文学革命及其本质的讨论。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将,师从美国学者杜威先生,将实用主义引入中国学界,在哲学、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胡适拥有哲学、历史研究的根基,20世纪前期,在学术领域中,他凭借着革故鼎新、孜孜不倦的积极态度推动中国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在文学领域中,其在理性、反思、逻辑观念的构建中具有很大建树。
之后他继续致力于文学理论、文学思想史观的建设,先后发表了《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另外,他提倡新文学,相继创作了多部文学作品,如诗集《尝试集》和《真如岛》《我的车和我的车夫》等白话短篇小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学迈向近代文学的步伐,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一、提倡“八事”规范,自由创作陈独秀和胡适同为安徽人,虽然胡适于辛亥革命的前一年便离开了中国,但是陈独秀可能早就对其有所注意。
1916年,胡适给陈独秀写过一封关于翻译的信,信中指出,“西方名著是新闻学创造中不可缺少的,因此,要选择一些与中国人心理相近的好作品”,并把自己翻译的俄国小说《决斗》寄给了陈独秀。
同年,胡适就“八事”理论在《寄陈独秀》一信中做了简单阐述,并发表于《新青年》第二卷中。
《文学改良刍议》是一篇古文,旨在文学改良,文中胡适提倡文学界突破规范、自由创作,并经过认真研思,与友朋辩论之后,提出了八条操作性极强的文学规范,即“须言之有物”“须讲求文法”“不用典”“不摹仿古人”“不讲对仗”等。
在他看来,这八条都是“文学上的根本问题”,每一条都清晰明了,并且能在诗论、史论中找到影子,直指文学的最根本。
《文学改良刍议》笔记
《文学改良刍议》笔记《文学改良刍议》是一篇重要的文学批评文章,作者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
这篇文章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笔记将介绍《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观点、理论和实践,以及其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他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就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实行言文合一。
他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此“八事”从不同角度针砭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
胡适认为八股式的文风长期以来污染并束缚了文人,希望能从革除酸腐的古文入手,拯救汉语写作,更畅达地表现思想感情。
他粗浅地触及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重要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与推行白话语体文的立场。
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替文言文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学变革进化常常都是以形式语言的变革为突破口的,事实上,文白之争在当时已经成为新旧文学之争的焦点之一。
胡适此文的发表适逢其时,虽然写得比较温和持重,但毫无疑问是文学革命发难之作,有突出的贡献。
胡适以为文学改良应该从八件事情上入手。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日,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第一,言之有物。
胡适说我们中国当时文学的大病在于言之无物。
俗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胡适认为其实言之无物,做文章又有什么用呢?他所说的“物”不是古人常讲的,写文章要遵循“文以载道”的方法,而是另一种新的东西。
他认为写文章应该有两方面的东西,即情感和思想。
(3)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3)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三讲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五四文学革命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它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是1917年2月。
(一)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和第一篇宣言。
提出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1910年留学美国,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参加编辑《新青年》,出版《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
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
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诸方面都有成就。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白话文学史》等。
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二)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三)刘半农与钱玄同的“双簧信”,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五四文学革命之初反响不大。
为打破这种寂寞,《新青年》人为地制造了一次“文学革命的反响”:钱玄同化名旧派文人王敬轩,刘半农根据王敬轩的来信,逐一反驳。
“双簧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四)其后的一系列主张和创作实践使文学革命有了长足的进展。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五四文学革命的革命宣言
五四文学革命的革命宣言
五四文学革命的革命宣言是指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
这篇文章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开端,它提倡民主、科学和新文化,反对封建礼教和文言文,主张白话文,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胡适在1917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了文学改良八事,可以看作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种纲领性主张:
1.文学当用白话;
2.不作无病之呻吟;
3.去滥调套语;
4.不摹仿古人;
5.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6.须讲求文法;
7.不拘泥于韵脚;
8.引进西洋的新式标点符号。
此外,陈独秀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强调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的重要性,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并批判封建主义的文化束缚。
总的来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目标在于打破传统文言文的束缚,推广白话文,革新文学内容,使之更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变革的要求,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主张和行动共同构成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质内容和精神宣告。
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五四”文学革命,1917年初至1919年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
“五四”文学革命,从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
胡适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首倡白话文学,主张以现代口语为基础,“择清白极粹之语,易俗不可用者”,作为新的文学语言。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920),提出“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23)中进一步阐发“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理论,认为“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以有文法的科学”。
钱玄同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卷序言》(1935)中也强调了这一点。
他们共同开创了反传统的、纯文艺的新文学道路。
李大钊、鲁迅等也先后加入这一行列,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和成长。
胡适与《新青年》的相遇:从文学翻译到文学革命
胡适与《新青年》的相遇:从文学翻译到文学革命
季剑青
【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3
【摘要】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前,曾在《新青年》和《甲寅》上发表过短篇小说译作。
胡适早年的文学翻译活动体现了借助翻译来改进中国文学的设想。
民国初年黄远庸、陈独秀等人也有类似的思路,但文学翻译在当时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当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在《新青年》上引发了白话文学运动之后,外国文学的翻译才真正地被转化为创造新文学的资源。
【总页数】7页(P33-39)
【作者】季剑青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9
【相关文献】
1.透过《新青年》触摸五四文学革命真相
2.论《新青年》杂志促成“文学革命”之功
3.论胡适对新文学翻译种子的培植——从翻译《柏林之围》与《最后一课》看其文学翻译观
4.《新青年》的文体与文学革命的发生
5.从“教育救国”到“文学革命”——胡适“文学革命”主张的形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1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年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
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
《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8年1月号起,《新青年》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
3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发展,新文化运动借北大学术的自由空气推波助澜,导致了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文学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⑤ ⑥
《 胡适 日记全编》 ( 1 ) . 第 1 5 9页 , 安徽教 育出版社 2 0 0 1 年
版。
《 胡适 日记全编》 ( 1 ) , 第4 4 0页。 胡适 : 《 通讯 ・ 非 留学》 ( 致 甲寅杂 志记者 ) , 载《甲寅》 第1 卷第 1 O号 , l 9 l 5年 1 O月 1 0日。
【 文章编号】 1 0 0 0 — 5 4 5 5 ( 2 0 1 5 ) 0 3— 0 0 3 3— 0 7
之 精神 ” 。 ②1 9 1 2年 2月 , 胡适 转入 康 乃尔大 学 文学 院 。在农 学 院 的时 候 , 胡适 就 修 习 了大量 英 、 法、 德 等 国文学 的课 程 , 进入文学 院后, 对5年 6月
J u n 2 01 5
.
胡适 与 《 新 青年 》 的相遇 : 从 文 学 翻 译 到 文 学 革 命
季 剑 青
【 摘 要】 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之前 , 曾在《 新青年》 和《 甲寅》 上发表过短篇小说译作。胡
适早 年 的文 学翻译 活动体 现 了借助 翻译 来 改进 中国文 学 的设 想。 民 国初 年 黄 远庸 、 陈独 秀 等人 也
一
胡适 曾经 读过 《 甲寅 》 主编 章 士 钊在 《 民立报》 上 的文字⑥, 加 上 胡 适 的 同 乡汪 孟 邹 与 章 士 钊 关 系
创 刊 百 年 纪 念 专 题
①
历史事 件 的前 因后 果 , 将 为我 们探 讨 这 个 问题 提 个 新 的背景 和视 野 。
◎
主
到, 胡适在《 新青年》 上的初次亮相 , 是一篇翻译 的 小 说《 决 斗》, 发 表在 1 9 1 6年 9月 1 5 日出 版 的《 新 青年 》 第 2卷 第 1 号上。 ① 此前 , 在 与《 新青 年 》 渊源
颇深 的《 甲寅 》 杂志 第 1 卷 第 4号 ( 1 9 1 4年 1 1月 1 0 出版 ) 上, 胡 适 还 发 表 了他 翻译 的都 德 的短 篇 小 说
发 表在 1 1月出版 的第 1 卷 第 4号 上 。
的 言论 界 的 。为何 胡 适 的 文 学 翻 译 未 能 在 当时 产 生影 响 , 乃至 此 后 亦 被 长 期 忽 视 ; 而 他 的 文 学 革 命
观 点却产 生 了巨大 反 响 , 引发 了 一 个 声势 浩 大 影响 深远 的文学 运动 ? 追 溯胡 适 与 《 新青年》 的相 遇 这
【 基金项 目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 五 四知 识 分 子 身 份 塑 造 研 究 ”
( 1 4 Y J C Z H 0 9 0 )
学 求 颜 察
【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4— 1 5 【 中图分类号】 I 2 0 9 【 文献标识码】 A
最近有研究者注 意到这篇 小说 的意 义及 其与胡 适文学 改 良思想 的内在关 联 , 参见李 宗 刚《 胡适 早期 翻译 小说 ( 决
斗> 的文化解读》, 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 0 1 4年第 4
期。
供线 索 , 同时 也会 为我 们 思考 文 学 革命 的发 生提 供
有 类似 的思路 , 但 文学翻 译在 当时并未取 得 预想 中的效果 。 当胡适 的文学 革命 主 张在 《 新青 年》 上
引发 了 白话文 学运 动之后 , 外 国文 学 的翻译 才真 正地被 转 化为创 造新 文 学 的资 源 。
【 关 键 词】胡适 《 新青年》 文学革命 文学翻译
趣 更是 有 增 无 减 。 ⑧ 在 研 读 西 方 文 学 作 品 的 过 程 中, 胡 适 也 开始 动 手 翻 译 。1 9 1 2年 9月 , 胡 适 翻译
在 1 9 1 7年 1月 1曰出版 的《 新青 年 》 第 2卷 第 5号 上 , 刊出了胡适 的《 文 学 改 良刍 议 》, 学 界 普 遍 将 其视 为 文 学 革 命 发 生 的 标 志 ; 却 较 少 有 人 注 意
2 0 1 5年第 3 期
No . 3, 2 0 1 5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
J OU RN AL OF S OUT H CHI NA N ORMAL UN I V ER S I T Y ( S OC I AL S C I E NC E E D I T I ON)
一
② ③
参 见罗志田: 《 再造文明的尝试 : 胡适传 ( 1 8 9 I —l 9 2 9 ) 》, 第
6 8页 , 中华 书 局 2 0 0 6年 版 。
见[ 美] 江勇振: 《 舍我其谁: 胡适 ( 第 一 部: 璞玉成碧, 1 8 9 1 一l 9 1 7 ) 》 , 第 1 8 9 —1 9 0、 2 5 O — _ 2 5 2 、 5 8 2页 , 新星 出 版
社 2 0 1 1年 版 。
1 9 1 0 年胡适赴美留学 , 最初是在康乃尔大学学 习农 科 。但他 自幼 便对 文 学 有 浓厚 兴趣 , 入 学 不久
便 萌生 了转读 文学 的念 头 。在 给 二哥 胡 觉 的信 中 , 他 强调 自己的天 性 “ 于 文 学 为近 ” , 经 过 反复 考 虑 , 决 定从事 于 文 学 和 哲 学 研 究 , 欲以“ 文 学 发 挥 哲 学
《 柏 林之 围》 。可 以说 , 彼 时 尚在 美 国 留学 的胡 适 , 最初 是 以一个 文学 翻 译 者 的形 象 , 出现 在 民 国初年
新
同
年
了都 德 的 《 割地》 ( 即《 最 后 一课 》 ) , 随即 寄 给 国 内 的 友人叶 德争 , 托其刊载于《 大 共 和 日报 》 。 ④1 9 1 4 年 8月 , 胡 适 又 译 出 了都 德 的 另一 篇 小 说 《 柏 林 之 围》 , 寄给 当时 在 日本 出 刊 的 《 甲寅 》 杂志 ⑧ , 不久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