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制创新中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社区人员工作总结: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社区人员工作总结: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紧密地围绕在城市里。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居民,承担着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职责。
因此,社区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我市各社区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使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方面,其独特性要求社区人员在服务模式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
目前,我市各社区已经探索出了多项创新服务模式,如“社区健康体检站”、“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推广卫生服务站”等,这些创新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渠道,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社区人员还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在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积极解决一些社会难题,如近年来增加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社区人员通过各种渠道与资源,开展相关工作,尽可能地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提升管理水平,盘活社区资源社区管理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管理水平对于提升社区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当前,我市各社区采取了多种措施,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社区人员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和任务等方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社区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和人才,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另外,社区人员还充分利用社区的传统文化与特色资源开展活动,激发居民爱国爱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助推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
三、拓宽宣传渠道,增强社区的文化魅力宣传工作是社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建设的发展和影响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市各社区采取了多种措施,拓宽了宣传渠道,充分发挥了多种传媒的作用,如社区网站、宣传栏、微信推送、app软件等等,宣传社区动态、文化活动等信息。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程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旨在为社区建设和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强化居民自治意识居民自治是社区治理的基石,也是社区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
因此,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就需要加强居民自治意识的培养。
社区管理者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机会,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同时,建立居民自治组织,让居民能够自主管理和参与社区事务,提供居民自治的平台和机制。
二、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优化社区治理体系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措施之一。
社区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和权力。
同时,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意识。
此外,建立社区信访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和困难,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三、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社区管理者应当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协调,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同时,提供便利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文化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此外,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扶持社区经济发展等措施也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归属感。
四、创新社区治理方式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创新社区治理方式。
社区管理者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同时,积极推动社区居民参与议事决策,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力度,让更多居民能够参与并关注社区治理。
五、加强社区安全管理社区安全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
社区管理者应加强对社区治安的监控和管理,完善社区防范措施,加强巡逻和安全宣传工作。
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建立紧密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社区安全稳定。
六、构建和谐社区文化和谐社区是社区治理的目标和方向。
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
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社会治理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们需要一种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几种可以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
一、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政府部门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收集和分析社会治理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加精确地把握社会问题的脉搏。
同时,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实时了解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形成共同治理的合力。
二、建设社区共治机制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社区治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要加强社区治理的创新举措,可以建设社区共治机制。
通过设立社区议事会或居民委员会,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积极性。
同时,鼓励社区组织、志愿者和业主委员会等社区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治理格局。
三、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区服务起着积极的作用。
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创新举措,可以推进其发展。
鼓励社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为社会组织提供便利的登记、筹款和自律机制,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合作与沟通,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机制。
四、强化公众参与公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受益者,加强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取创新的方式来促进公众参与,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征求公众意见和举办公众听证会等。
同时,公众参与还可以通过社会媒体等渠道,增加公众对社会治理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
五、加强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石,要加强法治建设的创新举措,可以推进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改革。
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加大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执法的公正和规范。
同时,推进司法改革,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是指政府与社会组织、居民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通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与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
一、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多元主体的参与。
传统上,基层社会治理主要由政府负责,导致信息闭塞、决策单一、问题难以解决。
如今,创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应推动多元主体的参与,包括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
政府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引导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充分协商和建立共识。
二、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信息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
传统上,信息闭塞导致政府无法及时了解基层问题,也使得居民意见无法得到及时反馈。
因此,创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应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座谈会、征求意见等途径,与居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建立在线平台,方便居民随时反馈问题。
三、提高社区自治能力的机制创新社区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创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应注重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政府应加强对社区的培训和指导,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社区组织的支持和引导,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四、强化法治保障的机制创新法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
创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应强化法治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释,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援助体系,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监督机制的机制创新监督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
创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应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
政府应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机制,包括居民监督、社会组织监督、媒体监督等。
创新党建引领新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大连干部学刊2021年第6期创新党建引领新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陆海霞(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基础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13)摘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确保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的必然选择,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独特优势的必然要求。
我市沙河口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构建四级联动基层党建新格局;建立“网络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创新基层治理服务新机制;加强科技支撑、推进资源下沉,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为推动我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83(2021)06-0060-0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党领导的各项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一、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性(一)坚持党建引领是确保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离不开党的领导[1]o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收稿日期:2021-05-31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院2020年度重大调研课题“重大疫情视域下大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dlsky174)、2020年度校级课题“强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20ky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治理问题也日益突显。
农村社区治理涉及到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农村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农村社区组织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社区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鼓励农村社区开展各类组织活动,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为农村社区治理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机制农村社区自治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良好的自治机制,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明确各项自治权限和责任。
鼓励农村社区制定自身的自治章程,注重社区居民参与自治决策,增强自治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议事程序,鼓励居民通过协商、民意调查等形式参与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的公众性和参与性。
三、加强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队伍建设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是农村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社区自治的质量和效果。
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鼓励社区干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引导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社区治理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创新农村社区服务方式当前,农村社区服务的滞后成为阻碍农村社区治理提高的重要问题。
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村社区服务方式,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比如建立统一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多方位服务。
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发展服务业,培育和壮大农村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
五、推动农村社区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农村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的根本保障。
五个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秘诀
五个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秘诀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个良好的社区治理体系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建,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
下面将介绍五个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秘诀。
一、倡导居民参与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和投入是促进社区发展的关键。
社区管理者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
可以通过成立社区委员会、开展居民议事会、设立投诉建议箱等方式,让居民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参与决策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同时,社区管理者应该及时回应居民的诉求,解决问题,增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信任。
二、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基础。
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社区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制定公平公正的管理程序和评估标准。
同时,加强对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素质和能力,确保社区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此外,社区管理机制还应该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汇总,提供决策的依据和参考,实现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
三、改善社区环境良好的社区治理离不开良好的社区环境。
社区管理者应该注重提升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加强对社区公共设施、绿化、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
可以通过改善道路、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增加公共绿地和休闲场所,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同时,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和治理,减少噪音、污染等不良因素,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四、加强社区安全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社区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社区治安的监控和预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社区巡逻和防范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的安全问题。
此外,可以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社区共同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社区管理者应该鼓励和支持居民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经验做法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经验做法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社区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以下是一些经验做法。
首先,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机制。
要通过选举产生居民代表,形成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自治组织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能够为社区提供各类服务和支持。
第三,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
通过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或社区服务站点,提供各类政府和社会服务,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可以整合社区资源,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减少居民办事的时间和成本。
第四,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提供各类服务。
政府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引导社会组织与政府共同参与社区服务。
第五,借助信息技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
可以建立社区服务平台,通过网络提供各类服务和信息,方便居民办事和获取信息。
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护居民的个人信息和数据。
最后,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社区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可以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社区服务质量评估等方式,对社区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加强社区服务能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和加强监督评估机制,可以有效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动社区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街道办事处在社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创新街道办事处的社会管理工作,提高街道社会治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创新社区管理模式一些先进的街道办事处已经开始尝试将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转向以住户为中心的居民自治模式。
居民自治的基础是居民的自治意识,而街道办事处应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在住户实行自治模式中,街道办事处可以放开手脚,划定较小的社区范围,让居民自己来组织和管理社区;另一方面,在实现自治的过程中,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居民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整个社区的共同发展。
二、创新社会服务模式要提高社区的幸福感,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必须加强社会服务。
街道办事处发挥社会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创新社会服务模式,为住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在社区服务方面,街道办事处可以与社区医疗机构、垃圾处理机构、公共交通机构等当地机构合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居民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同时,街道办事处也可以利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改进社会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三、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城市社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化解各种矛盾与纠纷。
街道办事处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尽可能避免和解决社区内的矛盾纠纷。
街道办事处可以开展多种矛盾纠纷预防机制,例如开设社区矛盾咨询服务、加强居民矛盾排查调查工作等。
同时,街道办事处也应该将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矛盾化解工作,促进社会稳定。
四、创新社区治理理念街道办事处需要创新自己的社区治理理念,构建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社区服务体系。
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尊重和倾听居民意见,积极搭建与居民打交道的桥梁,推动居民提议、建议和诉求的解决。
此外,街道办事处还要积极倡导、宣传和推行绿色生态、节俭文明的社区治理理念,让更多的居民投身到社区环境的改善和社区治理工作中来。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是指社会组织和社会公共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种社会行为。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治理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一、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是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协调机制等,它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要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首先应当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社会治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
其次,要鼓励社会组织的参与,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此外,还应当建立健全多元协商机制,加强政府与市场、公众、专业机构等的沟通和协调,形成社会治理的共治格局。
二、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首先,要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政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和信息协同。
其次,要推进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更加便捷的社会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同时,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加强信息保护和风险防范,保障社会治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能力建设社会治理创新能力是指社会治理主体适应和响应社会变革所展现出的能力,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要素。
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治理创新需求的高素质干部。
其次,要注重培养社会治理研究人员和专业人才,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掌握社会治理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同时,要鼓励创新思维,激发社会治理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四、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和谐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注重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会治理的和谐发展。
首先,要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近年来,我国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
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经验。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经验进行交流。
一、推动基层自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是确保社区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实践中,一些地区积极探索社区自治的有效途径,建立了居民议事会、社区委员会等组织形式,促进了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
同时,还注重培养和选拔社区工作骨干,提高社区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确保社区事务的顺利运行。
二、加强社区服务,提升居民获得感社区服务是社区治理的核心内容,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是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
通过加大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配备,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更加便利的社区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
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三、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
一些地区结合实际,建立了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机制,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治共建的社区治理格局。
同时,还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立体化、全方位发展。
四、强化社区治理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社区治理宣传教育,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实践中,一些地区注重宣传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促进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加强监督,是确保社区治理的规范化、有序化的重要保证。
加强社区治理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加强社区治理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社区治理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加强社区治理、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更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有效的社区治理,才能推动社区的繁荣与进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加强社区治理的措施与途径。
一、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为了达到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目标,我们首先要关注社区管理体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的社区自治、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自治机制,以提升社区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居民与社区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加强社区管理者的培训和队伍建设社区管理者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社区管理水平的提升。
因此,加强社区管理者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是关键所在。
通过组织培训课程,提升社区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社区管理队伍,从而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管理团队。
三、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核心在于社区居民的参与,只有让居民参与其中,才能实现社区治理的效果最大化。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居民活动,鼓励居民自发性地参与社区事务,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同时,建立健全的居民委员会制度,让居民利用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参与社区决策,推动社区事务的公正、公开、透明。
四、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高社区的安全水平。
通过加强对社区的巡逻和监控,加强对社区暴力事件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
同时,也要注重预防工作,加强对居民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个居民都成为社区安全的守护者。
五、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社区治理除了关注经济和治安等问题,也要注重构建和谐社区文化。
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六、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良好的社区服务设施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工作总结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工作总结近年来,社区治理水平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各地政府和社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我们对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需要加强社区自治能力。
社区自治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只有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社区治理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因此,各地政府和社区组织要加强对社区自治能力的培育和支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推动社区自治的健康发展。
其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需要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体系。
社区治理体系是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体系,才能保障社区治理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因此,各地政府和社区组织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等社区治理机构,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法规和制度,提高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再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需要加强社区服务能力。
社区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此,各地政府和社区组织要加强社区服务能力的建设,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
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居民的作用,才能推动社区治理的深入开展。
因此,各地政府和社区组织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的引导和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推动社区治理的民主化和多元化发展。
总之,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才能实现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希望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社区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建设美好社区贡献力量。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创新实践与成就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创新实践与成就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创新实践与成就2023年,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许多创新实践和引人注目的成就。
这些工作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以下是对社区综合治理的总结和回顾。
一、创新机制建设在推动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注重打造创新机制,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
我们积极探索社区居委会改革,引入专业管理人才,建立了高效、透明、公正的社区自治机制。
通过居委会选举和居民议事会制度的合理运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居民的诉求也得到及时解决。
二、优化公共服务在2023年,我们加大了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了社区医疗、教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升了社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还与教育机构合作,增加了社区义务教育资源,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多娱乐、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三、加强社区安全为了加强社区的安全管理,我们重视社区治安工作,加强了巡逻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提高了社区的犯罪防控能力,有效遏制了社区内小偷、盗窃等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同时,我们通过设置监控设备和应用新技术,加强了对社区的安全监控,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就业率和居民收入水平。
我们鼓励居民自主创业,优先支持本地企业发展。
通过引入有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促进了社区的经济发展。
我们还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了社区创新能力,为社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加强环境保护在社区综合治理中,我们注重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我们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居民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动。
同时,我们建立了社区绿化工作专项资金,加强社区绿化建设和维护管理。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打造和谐社区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打造和谐社区社区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自治能力,促进社区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安全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和谐社区。
一、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组织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居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代表,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其次,要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此外,还应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二、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是打造和谐社区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其次,要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此外,还应加强社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社区安全管理社区安全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保障,加强社区安全管理是打造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加强社区治安防控,建立健全社区巡逻、报警、视频监控等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社区的治安防范能力。
其次,要加强社区矛盾调解和纠纷解决工作,及时化解社区内部的矛盾和纠纷,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此外,还应加强社区安全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打造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礼堂等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社区治理中的创新与发展
社区治理中的创新与发展社区治理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由该区域的居民、公共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发展、提升民生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
在社区治理中,创新与发展是两个关键词,本文将就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浅谈。
一、社区治理中的创新新时代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治理也需要进行创新,寻求更加适合现代化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实现。
以下是社区治理中的几种创新方式:1.深化居民自治居民自治是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深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核心。
实现居民自治需要依靠创新机制和完善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2.多元化参与机制多元化参与机制是指在社区治理中,除了居民自治之外,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引起不同群体的广泛参与。
比如针对女性、老年人、少数民族等不同的群体开展专门的参与活动,通过讲座、会议、研讨等途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探讨社区治理的问题。
3.科技化手段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社区治理也可以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和智能化设备,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管理和服务。
比如,可以通过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模式,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民主化决策机制在社区治理中,民主化决策机制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民主化决策机制是指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和居民的民主权利,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通过公开、公正、公开的方式制定社区的发展和管理规划,提高治理的民主化程度和决策的合法性。
二、社区治理中的发展社区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单位,社区发展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是社区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社区发展需要坚持可持续性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机制。
以下是社区发展的一些重要内容:1.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社区发展需要促进经济发展。
社区可以建立一些产业园区,集聚一些小微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助推社区经济发展。
经验做法: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经验做法: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单位,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社区服务机制,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混合治理模式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基层治理的基础。
要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治理效率,首先需要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混合治理模式。
自治是指让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实现民主决策,法治是指依据法律规定,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德治是指通过教育和文化建设,建立起社区居民的良好行为规范。
这三种治理方式相辅相成,构成社区服务的基础。
二、完善社区服务机构社区服务机构是社区服务的主体,其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社区治理的质量。
要提升社区服务机构的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专业的社区服务团队;(2)完善社区服务机构的人员培训机制;(3)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的服务网络;(4)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社区服务机构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推行居民自治要让社区居民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的主体,需要推行居民自治,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
具体做法包括:(1)建立社区民主自治组织,推行居民自治;(2)制定和完善居民自治相关条例和规章,为居民提供参与自治的多样化途径;(3)加强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四、建立信息化社区服务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社区服务平台已成为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这种平台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也可以帮助社区服务机构更好地管理和运营。
具体做法包括:(1)建立社区服务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2)推行在线政务服务,包括在线咨询、在线申办等;(3)实现社区服务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社区服务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
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混合治理模式、完善的社区服务机构、推行居民自治和建立信息化社区服务平台等,都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经验做法: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经验做法: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区成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我们采取了以下经验做法。
一、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管理领导体制,授权社区管理委员会对社区内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明确社区服务的职责分工和任务目标,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和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居民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服务。
二、推进社区领域立法推进社区领域的立法工作,针对社区管理、公共设施、社区文化、环保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完善社区治理机制。
同时加强对社区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法规的认识和遵守度。
三、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积极发动社区居民,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促进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工作。
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评价,建立志愿者信息、服务质量及时反馈机制,发挥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四、建立社区慈善基金鼓励社区企业和居民通过捐赠等形式参与社区慈善事业,建立社区慈善基金,为社区贫困居民、困难家庭等提供帮助,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共识性。
以上经验做法,通过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推进社区领域立法、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建立社区慈善基金等手段,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发展数字化社区服务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社区服务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通过建立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居民可以在线获取相关服务信息、提出各种问题,并及时获得回复,社区管理人员也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更加高效的管理服务。
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社区服务效率和质量,还能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六、优化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广本土文化,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
经验做法: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经验做法: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社区治理的品质不仅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区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相关制度对社区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职权、责任范围、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确保社区机构及其人员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规范。
对社区服务的内容进行明确划分,尤其是需要重点发展的服务项目,如生活垃圾分类等。
二、社区自身发展充分发扬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优势,建立以居民为主动参与者,形成居民自治的社区治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注重合作、沟通和协调来增强社区组织的凝聚力。
三、社区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的公共资源不断增多,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在社区内实行合理分配。
这不仅可以增强社区的社会凝聚力和价值感,还可以带动社区发展,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四、开展对居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如社区广播等宣传教育,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需求的理解,为社区开展服务提供更多参考。
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社区工作的动态公开及时发布,让居民能够及时了解社区的一切动态,切实地参与和监督社区发展。
总之,要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需要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社区自身发展、公共资源合理分配、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市民的作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更加美好的社区生活。
五、社区服务的现代化在社区发展中,服务的现代化也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区服务也应该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社区服务平台,实现居民在线获取社区服务信息和在线预约社区服务等。
在社区治理中,可将数字社区化建设应用于社区监管,以提供更加细节化的社会治理服务。
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独特方案
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独特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治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往往效率低下,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为了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独特的方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挑战。
一、建立多元参与机制社区治理的核心是居民参与。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往往由居委会或居民代表来代表居民的意愿,但这种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代表不充分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多元参与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首先,可以设立居民议事会,由居民自行选举产生。
居民议事会可以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社区事务,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这样可以确保居民的声音被充分听取,增加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可以引入社区志愿者制度。
社区志愿者可以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区内部的互助和合作。
同时,社区志愿者也可以充当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样可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推行数字化社区治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社区治理成为一种新的方向。
通过建立数字化社区平台,可以实现社区事务的便捷管理和居民参与的广泛性。
首先,可以建立社区APP。
通过社区APP,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区的最新动态和政策信息。
居民可以通过APP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参与社区事务的投票和决策。
这样可以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和治理效率。
其次,可以建立社区大数据平台。
通过社区大数据平台,可以对社区的人口结构、资源分布等进行全面分析,为社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社区大数据平台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三、加强社区教育和培训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有素质高、专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社区干部的教育和培训。
首先,可以开展社区干部培训班。
社区干部培训班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成功案例进行授课,提升社区干部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同时,培训班也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社区干部亲身参与社区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机制创新中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作者:刘兴景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2期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区日益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基于此,结合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案例的分析,试图探讨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社区治理;治理水平;机制创新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2-0094-02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区日益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
传统的行政化社区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区内各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要,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治理理论源自西方政治学,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理念已成为公共权力运行和公共事务处理的基本准则。
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该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做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国内的学者俞可平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
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体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
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作为一种政治管理方式,治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综合学界对治理的定义笔者认为,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辖区单位、社区居民合作供给社区公共产品、优化社区服务的过程。
社区治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机制创新方面下工夫。
一、创新社区治理参与机制广泛参与是社区治理运行机制的核心,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内资源,才可能提供最多的社区公共产品。
社区治理的广泛参与首先是指包括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社区治理主体不仅包括社区居民,还包括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社会中介组织。
衡量社区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就是要看各类社区治理主体是否都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来。
社区治理广泛也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广泛性。
各类社区治理主体不仅参与社区服务,而且参与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等活动。
只有建立起广泛的社区参与机制,才能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增强社区活力、培育社区归属感,使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社区和谐有序。
目前中国社区治理过程中参与不足现象比较普遍,也是制约社区治理能力提高的重要瓶颈。
造成社区治理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热情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多数社区没有建立起社区参与的平台和机制,社区内的各治理主体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使得这些治理主体利益长期无法得到实现,无形中将很多社团组织和社区居民挡在了社区治理大门之外。
社区治理变成了由少数治理主体承担的活动,使得社区治理动力不足。
肥东县店埠镇青春社区是是位于县城中心的一个社区,辖区内有多家企事业单位,过去这些单位普遍认为社区治理与自己无关,不愿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治理。
后来该社区居委会发起成立了社区事务议事会,让辖区内各单位每月轮流担当议事会主席,然后由议事会商讨决定当月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辖区内的学校轮到他们做议事会主席时,由于有了赋权他们就提出着力解决校园周边环境。
辖区内的一家星级宾馆担当议事会主席时,则提出组织居民参观宾馆,宣传塑造了自身形象。
其他辖区单位也都通过协商参与解决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这个社区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社区参与,建立了社区QQ群,邀请社区居民和驻社区的单位参加,广泛征求他们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增进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使很多难题的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可见,广泛深入的社区参与机制既是多元利益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迫切要求,也是社区治理与发展的动力。
建立社区参与机制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二、创新沟通协调机制社区治理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社区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还取决于社区所提供公共产品的质量。
社区公共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是否满足社区治理主体的需求。
社区治理应当是一个多元主体间的互动过程,它涵盖了有限政府、公民参与、民主、社会公正等理念,以共同治理为本,谋求政府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公民社会等多种治理主体间进行广泛沟通与交流,通过共同参与、协商解决社区事务,在社会公正基础上提高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社区管理中,人们习惯于采用行政控制手段来对社区事务进行管理,即由准行政组织的社区居委会向其他社区治理主体下达任务,其他主体或被动执行、或消极抵制。
这样做实际上是打破了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平等地位,使得部分利益主体的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挫伤了他们对社区事务参与的积极性。
既然社区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他们的各自利益也就不同。
单一的主体不可能完全承担社区内的所有事务,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就使得各个主体都能在社区参与中表达并实现自身的利益,这才能实现对社区的有效治理。
要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就需要建立社区事务协商机制,搭建各种社区协商载体,如社区事务联席会、社区事务协商会、社区事务听证会,并逐步使得社区事务参与制度化,从而推动各治理主体对社区事务由被动执行向积极参与转变。
肥东县经开区燎原社区就很好地利用了这种载体。
该社区内有个物业公司一直为召开业主大会而发愁,社区居委会正好在筹划“七一”期间开展庆祝活动,也在为寻找合适场地而犯难。
通过“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的多次协调,物业公司免费为社区举办庆祝晚会提供场地,社区居委会组织了包括楼盘住户在内的300多名居民参加了活动。
当晚会圆满结束时,物业公司如愿地在业主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得到了多数业主的认同;社区居委会获得了资源,办了自己想办的事。
通过协商载体和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各社区治理主体间得到充分的互动交流,广泛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多次沟通和互动中平衡各治理主体的利益。
社区治理沟通协调机制是优化社区公共产品质量的过程,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治理保障机制社区治理水平高低还与社区资源配置效率有很大关系,中国过去社区管理体制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政府一家独大,市场和社会力量极为薄弱,甚至缺席,这导致社区治理的过度行政化。
居委会与街道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关系不顺,职能错位,“角色混淆”。
一方面,居委会除了完成《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工作,还要承担区、街各部门、单位交办的任务。
另一方面,区、街政府部门“大包大揽”,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社区事务。
在社区这一空间里,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居民自治组织、企业、社团。
与主体多元化相对应,对社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线和责任的模糊性,其他主体可以承担社区内原来由国家承担的责任。
各个主体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
有效的社区治理要求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间建立起协商、合作的伙伴关系,平等地管理社区事务。
街道、社会团体、企业及党组织在社区内的合作与责任分担,最终形成一个自主自治的网络。
在中国社区现有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背景下,政府应该在社区建设上加大投入,为社区治理能力提高提供物质和组织保障。
同时,政府也应该给社区更多的赋权,让社区在处理自身事务中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国内很多城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社区治理保障机制建设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武汉市江汉区的C社区居委会原来承担自身和政府的事务40大项、147小项之多,使得居委会不堪重负,没有精力和财力去处理社区公共事务,结果居民意见很大。
针对这一情况,街道与社区对这些事务进行了一次清理,明确40大项中19项由街道各部门承担,13大项由区有关部门承担、社区居委会协助,其他8大项职能由社区居委会承担。
区、街承担的事务需要社区协助的,做到“五个到社区”: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重心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
通过治理机制的创新,该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社区是居民获得公共产品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层次上所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多少和质量优劣与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
政府应该切实转变职能,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为充分发挥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智力保障,从而促进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分化,在社会进行重组的关键时刻,发挥社会民间自治组织的作用和意义更为重大。
社会中的民间自治组织不仅能够动员和集中大量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得以发挥,也能够帮助政府解决自身无法有效解决的难题,推动社会广泛关注和帮助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
正确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是解决当前社会利益冲突增多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一方面,在中国社区现有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在社区建设上加大投入,为社区治理能力提高提供物质和组织保障;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给社区更多的赋权,让社区在处理自身事务中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只有创新社区治理机制,让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平等协商、共同参与、加强合作,才能使社区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1] 杨荣.论中国城市社区参与[J].探索,2003,(1).[2]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星期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 郑杭生,黄家亮.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2,(6).[4] 胡祥.城市社区治理内涵研究[J].理论月刊,2009,(8).[责任编辑仲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