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8年高考模拟测试题(四)地理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高三 地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张家界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为核心、以岩溶地貌景观为衬托,兼有成型地质剖面、特殊化石产地等大量地质遗迹,构成独具特色的砂岩峰林地貌组合景观。
下图为张家界武陵源天子山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岳立的石柱柱面平直,如刀削切的成因是( )A .地壳上升运动B .侵蚀作用明显C .地壳陷落作用D .岩浆活动频繁2.该地区出产一种龟纹石(浸在水里就会显示出乌龟壳一样的纹路,为多壁珊瑚的化石),说明该地区( )A .原来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B .原来属于河流沉积的地貌C .地壳经历了水平运动过程D .地壳经历了不断抬升过程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甲地进行天文观测。
如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11时20分,用量角器测得甲地的某时刻太阳高度和夜晚测得的北极星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太阳高度出现在图示位置时,则该日( )A .为春分日B .当地日落西北方C .当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D .晨昏线为南北向 4.当太阳高度出现在图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正午有可能在该地的北方B.此时河流水位有可能出现峰值 C .此时旧的一天范围更大D .此时该地有可能昼长夜短下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图中霜冻线为天气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
广东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广东省2008届高三级第二次模拟测试题生物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广东省中山市质监局查获中山市东升镇某豆腐加工店使用非食用原料碱性橙Ⅱ,浸染豆腐皮,碱性橙Ⅱ是一种偶氮类碱性染料,俗名“王金黄”,为致癌物,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均会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伤害。
若用药物抑制癌细胞,关键是抑制()的形成A 染色体 B.四分体C.运载体D.溶酶体2.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甲基绿使DNA变红,吡罗红是RNA变绿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3.高等植物的两种重要生理过程I和II通过a、b、c、d四种物质紧密联系在一起(见右图),其中a和d最可能是①CO2②O2③葡萄糖④ATP⑤H2OA.①④B.①⑤C.②③D.③⑤4.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肯定错误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5.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在AB段,DNA进行复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②该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和中心体等构成其生物膜系统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 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赤道板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活动A、②③B、①③C、②④ D。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
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
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答案】1.D 2.A【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2000-2008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都约为2小时,属于大幅减少,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均不足0.5小时,因此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缩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读图可知,长江下游南岸2000年、2008年及2016年距江岸相同距离的平均跨江时间均比北岸略短。
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原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
由材料可知,南北岸跨江直线距离相同,南岸跨江耗时比北岸耗时短,可推知跨江耗时的影响因素为通行速度,公路网的完善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从而缩短跨江通行时间,A正确;车道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车流量越大,通行速度越慢,B错误;人口分布越稠密,通行需求越大,车流量越大,跨江通行时间应较慢,C错误;河网密集状况主要影响水路运输,不影响陆路交通,D错误。
故选A。
【点睛】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原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路程越长、通行速度越慢,车辆跨江耗时越长。
2008年南方雪灾地理试题
2008年南方雪灾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冰冻雨雪灾害。
这场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一个地理区域?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甲。
2. 该场雪灾形成的天气系统是冷空气大量南下造成的,具体是指哪种天气系统?
A. 暖锋
B. 热带气旋
C. 反气旋
D. 冷锋
答案:D. 冷锋。
二、简答题
1. 简述南方地区在这次雪灾中的受灾情况。
答案:2008年初,南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冰冻雨雪灾害,导致了大面积的电力中断、交通受阻、农作物受损以及大量人员伤亡。
特别是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受灾尤为严重。
2. 分析这次雪灾对南方地区的影响。
答案:这次雪灾对南方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中断,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物资运输。
其次,大雪压垮了许多输电线路,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此外,持续低温还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较大损失。
最后,雪灾还导致了一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压力。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安全易错突破(4大易错)-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原卷版)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专题1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安全提分突破生态环境问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需要考生明确生态环境问题包含的内容,例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全球气候变化等。
能够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理解生态环境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掌握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易错点01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易错点02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易错点0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易错点0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易错点01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2023·浙江·高考)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
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A.土壤碳含量降低B.根系吸碳量减少C.碳净排放量降低D.微生物活性减弱2.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第1小问湿地的固碳作用,通过读图,考生易错选A选项的土壤碳含量降低,主要是因为植物以根系吸收养分,考生错误的以为植物的多样性会吸收土壤中的碳,但实际上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进行固碳作用。
第2小问考查湿地的治理,比较复杂,各选项看起来都对,考生容易出错,但实际上真正符合题意的只有D 选项。
A选项和C选项本身的表述就不正确,尤其是A选项前后矛盾,B选项一般不易出错,外来物种的入侵通常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迷惑性比较大的是C选项,降低湖面水位本身就不利于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
1.湿地的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的类型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广东卷)含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更新改造后,泰晤士河该片区是文化场馆,是人们休闲游憩的场所,虽能起到生态保护作用,但不是最明显的,A正确,D错误;文化场馆对水源供给和物流运输的影响较小,B、C错误。故选A。
【点睛】老工业区改造的主要措施: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进行工业厂房改造工程造价管理;制定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行动方案;鼓励旧厂房进行工改工、工改商或工改混项目;完善规划,突出连片改造。
A.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B.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
C.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D.合肥都市圈 城市数量增多
【答案】7. C 8. C
【解析】
【7题详解】
读表可知,从数据看,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不断增大,说明分工程度提高,城市间功能互补性应是增强而不是减弱,且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发展,各城市间的信息流通常是增加而不是大幅降低,AB错误;指数值增大,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更明显,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C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功能分工情况,不能直接得出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D错误。故选C。
2.36
2.78
合肥都市圈
2.16
0.81
0.97
7.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8.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
【4题详解】
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影响,当地热带季雨林林冠层表面温度也会出现季节变化,夏季高于冬季,A错误;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总是高于大气逆辐射,因此林冠层有效辐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是正值,这表明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始终是大气的一个热源,是林冠层向大气提供热源,BC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林冠层的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差值在夏季较冬季小,说明林冠层有效辐射夏季小于冬季,林冠层对大气的加热效果夏季小于冬季,D正确。故选D。
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附带答案)
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附带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2022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有多场主题鲜明的活动,包括11月4日在金华举行的浙江—坦桑尼亚贸易投资发展交流会和11月16日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的云上展览。
(a)(b)分别为浙江省和坦桑尼亚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A.图(a)比例尺大于图(b)B.两区域全部位于低纬度沿海地区C.两区域地势起伏均较小D.金华位于达累斯萨拉姆西北方向2.两次活动期间()A.金华路灯关闭的时间逐日提前B.达累斯萨拉姆的正午日影逐渐变长C.浙江省正值梅雨季节,降水多D.坦桑尼亚的野生动物自南向北迁徙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地貌为()A.向斜谷B.向斜山C.背斜谷D.背斜山4.图中()A.岩层①比③沉积的更早B.②④岩层由外力作用形成C.甲处岩脉形成早于断层D.甲类岩石中容易发现化石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B.减少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山东胶东地区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反光地膜,可有效提高苹果的品质,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保持水分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
图为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水循环环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是()A.a不变B.b增强C.c增强D.d减弱8.城市大量设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是()A.增加绿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9.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A.流量下降B.流量更加稳定C.丰水期水位上升D.水质变差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 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本类试题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要素或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从而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考查内容:从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特征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对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等的描述。
(一)地理位置特征【考例导悟】例1 下图为阿根廷地理简图。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答题技巧】地理位置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1.读下图,简述乍得湖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地形特征【考例导悟】例2 右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
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答题技巧】地形特征主要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剖面或河流的流向来描述。
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2.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三)气候特征【考例导悟】例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答题技巧】某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或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比较,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3.下图为我国福建泉州与台湾基隆两地气候资料图。
填写下表,对比两地气候特征。
(四)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考例导悟】例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答题技巧】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4.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
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图及P地气候资料图。
描述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五)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考例导悟】例5 据下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题技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描述角度包含内容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状况(植被类型)、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强化训练】5.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高考地理冲刺模拟试卷四(解析版)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高考地理冲刺模拟试卷四(解析版)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被誉为“菌中之王”、“林下的珍馐”的松茸,只生长在海拔2900-3800米无污染和人为干预的原始山林间,经历5-6年时间,从孢子形成菌丝,菌丝形成菌根,菌根孕育出子实体(即松茸)。
孢子必须和松树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同时依赖柏树、栎树等阔叶林提供营养支持,才能孕育健康的子实体,每年雨季,子实体便从黝黑的泥土中破土而出(如图1)。
出土一周成熟,成熟48小时后,松茸会迅速衰老,并把体内的营养反哺给松树的根系和土壤,自身营养十不存一。
采挖松茸成为山民对生活的希望。
据此完成1-3题。
1.松茸生长环境的植被类型为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2.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林芝地区(30°N,94°E)盛产松茸,当地山民采挖松茸最佳时期是A.1-3月B.4-5月C.6-9月D.10-12月3.下列因素对松茸“林下的珍馐”的“珍”影响最小的是A.生长环境B.生长时间C. 采挖窗口D.采挖技术读“我国西部地区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2)”,据此完成4-5题。
4.形成图示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政策 C.婚姻 D.经济5.该村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不可能反应的社会现象是A.留守儿童、老人 B.人口迁移 C.男性婚配 D.农业老龄化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读图.完成1~2题.1.(4分)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2.(4分)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5km2B.0.5km2C.5kim2D.50km2如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3~5题.3.(4分)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4.(4分)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5.(4分)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A.晋南B.粤北C.冀东D.闽西图中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6~8题.6.(4分)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7.(4分)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8.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 a与P b的关系应符合()A.O<<1B.=0C.=1D.>l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9~ll题.9.(4分)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10.(4分)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11.(4分)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56分)12.(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13.(2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备题.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特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十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1)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2)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阐难有哪些?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读图.完成1~2题.1.(4分)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专题】12H:等高线地形图;36:图文结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解答】解:据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段水平距离相同,而④地段等高线最密集,因此平均坡度最大。
高考地理专题导练:林线及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导练:林线及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附答案解析)一般来说,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即高山林线。
林线在近些年的考试中多次出现,由于其涉及的地理因素众多且复杂,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难点。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总结一下,林线及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
一、林线的概念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
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
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北半球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
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
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
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
连接于高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
狭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山地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7℃等温线相吻合。
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7℃,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森林上限是垂直地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常称为树线。
这条界线以下发育着以乔木为主的郁闭的森林带;而界线以上则是无林带,发育着灌丛或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带,在海洋性条件下有的可发育成高山苔原带。
树线对环境临界条件变化的反映十分敏锐,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强风的影响也很显著。
树线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7℃的等值线相吻合(类似于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界线)。
在干旱地区,树线受水分的影响较大,林带高度和最大降水带高度相当。
一些低纬山地的顶部,其海拔高度和水、热条件远未达到针叶林的极限,仍然出现森林上限,这是由于山顶受到强风作用的结果。
2024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四《热力环流》测试卷(含答案)
2024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四《热力环流》测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了研究山谷风环流中的湖泊效应,地理学者对我国某湖泊T时刻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并沿25.6°N绘制了湖泊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如下图,单位:℃)。
同时,该学者运用相关模型对湖泊周围的气温和气流进行了去湖(湖水干涸)模拟,结果表明去湖之后的山谷风环流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据表明,T时刻是()A.夏季的正午前后B.夏季的子夜前后C.冬季的正午前后D.冬季的子夜前后2.T时刻湖泊西岸近地面的盛行风是()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和气候的重要环流系统。
在气象预报中,副高的位置常用588线包围的区域表示,588线是指500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880米。
下图为7月20日某时刻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状况(该日郑州出现大暴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时,处于副高控制的地形区是()A.三江平原B.珠江三角洲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4.图中台风烟花()A.生成于东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未来几天将向东北方向移动D.助推了郑州暴雨的水汽输送下图为2015年11月18日12:00我国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5.甲地的气压值可能是()A.1012.5 hpa B.1015.O hpa C.1017.5 hpa D.1020.O hpa6.下面关于此时我国天气实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南全部、广东大部天气晴好B.青藏高原大部大风、低温C.东北大部地区阴、雨夹雪D.江西、湖南阳光明媚、气温高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山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
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4)大气运动(含答案)
(4)大气运动——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023年浙江卷】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
“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
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A.①B.②C.③D.④2.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层强烈对流的原因有()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年湖南卷】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
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
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
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4.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反气旋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D.暖锋、气旋5.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A.7日20:00B.8日20:00C.9日20:00D.10日20:00【2023年四川盐亭模拟】比湿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空气湿度,水库周边的比湿有着明显的周期性日变化。
如果不考虑背景风(盛行风)的影响,水库局部气流对水汽的水平输送是影响比湿的重要因素,当空气水平流动较弱时,强烈的空气对流则会导致近地面比湿降低。
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黑点为气象测站),及水库周边比湿的日变化过程。
专题08 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卷)(解析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8 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2023·全国·模拟预测)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被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多沼泽,首都斯里巴加湾系文莱最大城市。
文莱森林茂密,覆盖率72II%,沿海石油资源丰富。
全国共有四个行政区。
下图为文莱四个行政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莱人口密度最大的行政区是()A.淡布隆区B.都东区C.文莱一穆阿拉区D.马来奕区2.马来奕区人口分布受到一定限制,其因素主要是()A.丛林茂密,沼泽遍布B.远离海洋,气候干燥C.雨季过长,洪涝频发D.土壤贫瘠,难以耕种3.淡布隆区是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地区,主要是因为该行政区()A.山峦起伏,开发难度大B.位置孤立,跨区联系不便C.河流众多,航运价值低D.地壳活跃,地质灾害频发【答案】1.C 2.A 3.B【解析】1.由图可知,文莱一穆阿拉区面积最小,首都位于该区,且大多数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对外联系便利,成为人口集聚区,因此该地人口密度最大,C正确,排除ABD。
故选C。
2.根据“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多沼泽”“文莱森林茂密,覆盖率72.11%”的信息,以及文莱地理位置可知,马来奕区尤其是其南部热带丛林密布,沼泽遍布,开发难度较大,限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A正确;该地区并没有远离海洋,排除B;文莱整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高温多雨,不是本地人口分布的限制因素,排除B;该地为沼泽,土壤较为肥沃,但不适合耕作,排除D。
故选A。
3.淡布隆区位于文莱东部,是被马来西亚隔开的“飞地”,与本国其他地区陆路交通联系不便,人类活动的干扰少,自然环境保持了原生态,B正确;本地存在山脉但是开发难度较小,排除A;本地区河流较少,排除C;地壳活跃不是本地区生态环境良好的原因,排除D。
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以及政治、文化等。
黄金卷04-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原卷版)2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广东专用)黄金卷04(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06年江苏省成立了第一个省内南北合作共建的新型城际合作园区——锡(苏南无锡)沂(苏北新沂)高新区。
从2006年至今,该高新区经历了从“转移工业化——新城化——产业高新集群化”三次转型时期。
下图为锡沂高新区空间重构历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产:生产空间(同生产);居:居住空间(同居住);服:生活性服务空间;体:体育中心;商:商业服务设施;研:科技研发空间;圆圈大小为该型空间占地面积大小)1.城际合作园区的创设主要目的是()A.解决先发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B.解决先发城市低端产业转移问题C.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D.解决后发城市青年人就业难问题2.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迅速扩张,符合该时期的土地政策可能是()A.低价入驻与重大项目零地价政策B.建设用地配额制度与土地转让政策C.科技产业与配套商业优惠供地政策D.旧城改造与土地征收补偿服务政策3.高新区时期的空间结构特征是()A.大核心,大组团B.职住分离,大组团C.大生产,大聚居D.职住融洽,小组团某地理研学小组在新疆乌伦古湖考察期间,发现考察区松散的湖泊沉积物上有大量冰滑痕。
冰滑痕由头部沙堆、滑面和侧翼沙脊组成。
当湖泊中的湖冰开裂,冰块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向岸运动,触底登陆后在岸上滑动形成冰滑痕。
图示意冰滑痕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考察区内冰滑痕形成的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考察区内冰滑痕头部沙堆的沉积物特征是()A.砾石比重较大B.层理结构明显C.分选性比较差D.铁铝元素富集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是指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
虚拟电厂平台可直接调度分散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
地理测试题四年级地理知识测试题
地理测试题四年级地理知识测试题地理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尼罗河c) 亚马逊河d) 黄河2. 下列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面积?a) 俄罗斯b) 加拿大c) 中国d) 美国3. 下面哪个国家没有海岸线?a) 英国b) 瑞士c) 印度d) 日本4.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际板块?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 北美洲5. 赤道穿过以下哪个国家?a) 巴西b) 印尼c) 德国d) 埃及二、填空题1.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它位于()之间。
2.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沙漠。
3. 面积最小的洲是()洲。
4. 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5. 我国的最长河流是()。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列举至少三种地理现象,并简要描述它们。
3. 简述地球的四季是如何形成的?四、判断题请判断以下句子的真假,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 南极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
()3. 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际板块之一。
()4.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 广东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五、地理有趣知识请分享一条关于地理的有趣知识,并附上你的解释。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题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尼罗河2. a) 俄罗斯3. b) 瑞士4. b) 亚洲5. a) 巴西二、填空题1. 天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2. 撒哈拉3. 澳大利亚4. 俄罗斯5. 长江三、解答题1.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天24小时完成一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年365天完成一周。
2. 例子:- 火山喷发:当地壳中的岩浆爆发并喷出地表时,形成火山喷发现象。
- 山脉形成:当两个地壳板块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 雨水循环:水从地表蒸发形成云,最后以降水形式返回地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广东省2008年高考模拟测试题(四)地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读图回答1~3题。
1.此刻,北京时间为( )A .3:20B .9:20C .15:20D .21:202.该纬线可能是( )A .0°B .23°26′NC .66°34′ND .75°N3.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B .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C .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D .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读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图2),回答4~5题。
4.雨带位于A 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美国北部进入小麦收获季节B .澳大利亚进入小麦春播季节C .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D .东北地区常出现春旱5.雨带位于C 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季风B .副高位于15°N —20°NC .华北地区常出现大风沙暴天气D .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图3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6~7题。
6.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地下径流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坡度B .植被覆盖率C .降水强度D .地面反射率图 1图 2图 57.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对地表保护程度的高低排列顺序是( )A .丙>甲>乙B .乙>丙>甲C .丙>乙>甲D .甲>乙>丙读“2006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图4),回答8~9题。
8.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B .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C .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D .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员越少 9.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原因主要是( )A .地缘联系密切B .迁移距离短C .投资创业经商D .劳动力过剩读我国某农产品产量分布示意图(图5),回答10~11题。
10.该农产品最可能是( )A .冬小麦图 6B .水稻C .棉花D .橡胶11.该农作物在世界的主要产区有( ) ①埃及 ②泰国 ③澳大利亚 ④乌兹别克斯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2.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 )A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B .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C .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D .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3~15题。
高科技信息产业研发投入成本极高,但产品生命周期短,因此产业的空间分工以降低成本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主要方向。
在研发期后,产品之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I :研发完成进入市场时,需求量较少,价格较高。
阶段II :成为主流产品时,需求量大,价格下降。
阶段III :当产品接近生命周期尾声时,需求量小,维修为主。
甲信息工业公司的重要客户在美国,最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深圳,但甲公司在美国加州也设有一小厂与其最大客户乙公司的营运总部只有一墙之隔。
产品需修改时,则由甲公司的两厂研发人员透过图文电视接力研发。
13.甲公司与乙公司具有分工关系,就该项产品而言,乙公司的营运总部主要负责的工作处于产品的( )A .研发期B .第I 阶段C .第II 阶段D .第III 阶段14.甲公司的加州小工厂主要是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 )A .第I 阶段B .第I 和II 阶段C .第II 和III 阶段D .第I 和III 阶段 15.甲公司利用两地两厂接力研发修改,最主要节省的资源是( )A .人力B .技术C .时间D .市场 读图6,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B .临近海洋,地热资源丰富C .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富D .M 、N 海域油气资源丰富17.关于图中黄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支流众多,水系发达B.河床水深流急,呈现V字形C.河道宽阔,流域面积广D.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18题:1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
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回答19-20题。
19.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加强科学管理20.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关税的降低,一些国家纷纷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③不断降低劳动力工资,低价出口④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A. 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北河的位置和流向与图示相吻合的是()A B C D读某地剖面等面线分布图,完成22-23题。
22、对图中ABCD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A、A>DB、B>CC、A>BD、C>D23、对ABCD之间的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B温度较高,造成大气由B向A运动B、因为A地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图9C 、因为D 地气压高于C 地,大气由D 向C 运动D 、大气由D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交角 24、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极地低气压带C 、极地高气压带D 、副热带高气压带 25、以下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陆间水循环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水资源是无限的B 、参与海上内循环的水体最多C 、水循环虽然对圈层间的热量传输没有作用,但通过物质流动使得各圈层相互联系D 、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上内循环26、关于右边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海域在北半球,因为水温由南向北递增 B 、图中四点的水温排列是:C =D >A >B C 、从洋流性质上看,AC 处为暖流 D 、从洋流流向上看,海水由D 处流向B 处27.读加尔各答、纽约、伦敦、墨西哥城四个超级大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图(图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导致城市①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B .导致城市②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及贸易发展C .四城市中老龄化最严重的是城市③D .城市④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28.关于泛珠三角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 .云南适宜发展花卉生产B .贵州适宜种植蔬菜C .湖南、四川适宜发展商品粮并养殖生猪D .海南岛适宜发展商品粮生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未来十年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根据表1,判断27~28题。
表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9.下列工业类型适合在东南亚布局的是A .技术指向型工业B .市场指向型工业C .动力指向型工业D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30.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相比,最具优势的是A.劳动力丰富B.资本雄厚C.市场广阔D.能源充足二、综合题(6小题,共80分)(1)表中盐碱化土地占总灌溉面积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其灌溉水源的来源是,简要分析这两个国家土地盐碱化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3分)(2)分析表中数据,中国与美国相比灌溉总面积大的是,从气候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原因。
(3分)(3)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江淮地区则出现在月,为什么?(6分)3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试说明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的理由。
(3)图中所示水循环为水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可转化为②处的岩。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
(5)目前,我国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于 处。
(填图中字母)。
33.(12分)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图中A 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4分)(3)B 、C 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分)A .D 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B .E 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高,粮食产量低,需要从其它地区进口粮食C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E 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特点D .春旱是影响F 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34.(15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读下列材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二:E175017501500 5005002502501500单位:千克/亩ABCDFE图 14根据1985年到2003年的18年来各省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低水平波动型和较低水平下降型。
材料一:1985~2003年我国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变化图(1)图15中属于较高水平波动型的是第__________类地区,高水平稳定型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1985~2003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的地区是________,其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