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地球演化-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_3.doc
地球历史150 亿年前宇宙的诞生奠定了地球产生的物质基础。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 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此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各个组成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地球系统的运动及运动带来的形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历史。
地球起源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所解释的太阳系的形成关于太阳系的形成,一类认为太阳系是一次激烈的偶然突变而产生的,即灾变说观点;另一类则认为太阳系是有条不紊地逐渐演变成的,即演化说观点。
1755 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原理,提出一个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和卫星等是由星云——一种稀薄的云雾状微粒物质逐渐演化形成的。
1796 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也提出了与康德类似的星云说,后人常把两者合起来,统称“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说”。
这个假说在 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占统治地位。
星云说认为:恒星的形成是银河弥漫的原始星云的某一个球状碎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不断收缩,产生旋涡,旋涡使星云碎裂成大量碎片,每个碎片又逐渐转化为恒星。
太阳就是其中之一,它也不断收缩、旋转,在长期的运动中形成原始太阳。
周围的物体不断聚合、碰撞,越转越大,就形成了今天的八大行星。
行星周围的物质,也是这样渐渐形成了卫星。
这就是太阳系形成的一个主要假说。
]唯心主义认为,地球和整个宇宙都是依神或上帝的意思创造出来的。
18 世纪爱尔兰一个大主教公开宣称:“地球是纪元前4004 年 10 月 23 日一个星期天的上午9 时整被上帝创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远古的时候还没有天地,宇宙间只有一团气,在一万八千年前,有位盘古氏开天辟地,才有了日月星辰和大地。
[康德和拉普拉斯他们认为太阳系是由一个庞大的旋转着的原始星云形成的。
原始星云是由气体和固体微粒组成,它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
星云体中的大部分物质聚集成质量很大的原始太阳。
与此同时,环绕在原始太阳周围的稀疏物质微粒旋转的加快,便向原始太阳的赤道面集中,密度逐渐增大,在物质微粒间相互碰撞和吸引的作用下渐渐形成团快,大团快再吸引小团快就形成了行星。
高中地理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1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相关素材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四。
在英语里,地球是惟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 aia,大地母亲)。
地球目前是人类所知道的惟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地球数据年龄:44~46 亿年。
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回归年长度: 366.2422 天。
公转轨道:呈梨形。
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
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天然)——1颗(月球)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 0.037%)水蒸气(0.03%)稀有气体(0.933%)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赤道半径 = 6378.140 公里极半径 = 6356.755 公里平均半径 = 6371.004 公里赤道周长 = 40075.13 公里体积=10832亿立方公里。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8 g/cm^3地球表面积=5.11亿平方公里。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公里。
(占总表面积的70.8%)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29.2%)纬度1°长度 = 111.133-0.559cos2φ 公里 (纬度φ处) 经度1°长度=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里大气中的声速(0度) V = 331.36 米/秒大气中的声速(常温) V = 340米/秒地球表面磁场强度~5×10-5 特斯拉北磁极:76°N, 101°W;南磁极:66°S, 140°E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8061 米/秒2 地球表面脱离速度= 11.2 公里/秒光行差常数(J2000) k = 20.49552"黄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黄径总岁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纪)岁差周期= 25800 年平均轨道速度= 29.79 公里/秒。
第三节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中图必修第一册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二)元古代 1.时间:距今25亿~5.41亿年。 2.海陆演变: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陆地进一步扩大;元古代末期 已经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 3.矿产:元古代的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元古代 中期,地层中开始出现紫红色石英砂岩和赤铁矿层。 4.生物进化:藻类繁盛,大气和水体中已存在相当多的游离氧。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三、地球的演化史 (一)太古代 1.时间:距今25亿年以前。 2.海陆演变:岩浆喷溢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剧烈,火山活动强烈;地表 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太古代晚期形成小规模陆地。 3.矿产:太古代水体中普遍沉积了铁矿。太古代是地质历史上形成 铁矿的重要时期。 4.生物进化:早期没有生命现象;大约经过十几亿年出现了原始的生 命,主要是原始细菌;大约31亿年前蓝绿藻类已开始繁殖。太古代 地层中化石极为贫乏。
4.掌握地球的演化史,了解
并识记不同地质年代的地
壳运动、生物进化特点。
(综合思维)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1.陆地的形成:地球诞生之初不断受到陨石撞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 不断增加,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随着陨石撞击的不 断减少,地球表层冷却形成原始的地壳。 2.原始大气圈的形成: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圈;火 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云层。 3.海洋的形成:云层凝结致雨,降落到地表的雨水汇聚到低洼地带, 形成原始海洋。
《地球的演化过程》宇宙中的地球PPT【完美版课件】
[系统认知] 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的方法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 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 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在一定的环 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自然的烙印。 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 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 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 的含煤地层等。
北半球出现_大__冰__期___,气温普遍下降,气候寒冷 变化
[知识勾连·成体系]
问题探究一 如何识别地层和化石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
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
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
大气圈。 4.原始海洋的形成: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 水蒸气、二氧化
碳、氮、氢等气体,形成云层,云层不断凝结致雨向地表倾泻,
地表的雨水汇聚到 低地洼带,原始海洋开始形成。
二、地质年代表
地层 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_岩__石___和_堆__积__物__
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 化石
物遗__体__或_遗__迹__,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地质 按时代早晚顺序,以_代__、_纪___为单位将地质 年代表 年代进行编年
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长在
水温 22~30 ℃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
求有充分的光照。
[探究] 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 雅山山坡上找到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 地理环境。
演化演示文稿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
活动:
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圈层组成? 又由哪些要素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自 然 地 理 要 素 之 间 关 系
3\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
若图中的植被被破坏,该地以及下游地区的环境会发生 哪些变化?
(二) 气候与土壤
气 候 对 土 壤 的 间 接 影 响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太 古 代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南非斯威士兰系)
约在25亿年前,地球为广阔的海洋。几乎完全是淡水的原 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机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在太阳 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机质形成蛋白质。在随后的几 亿年中,这些蛋白质越来越复杂,终于在34亿年前生命开始出 现了。此时代,地球上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元 古 代
从距今34亿~18亿年前这漫长的16亿年中,原始无真核细 胞在不断地进化。从距今18亿年前到6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 从此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这时期的海洋生物主 要是蓝藻、红藻和绿藻,原生动物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到距今6亿年前时,已经有浮游动物、杯海绵和腔肠动物了。 元古代晚期出现了大片的陆地。
自然地理环境 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要素 的相互作用
环境的整体性与 资源综合利用
活动:
风化壳的厚度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联?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新 生 代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本时代,地球上海陆与地形与现代接近。第 四纪出现了气候寒冷的时期——第四纪冰期。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球演化》课件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 众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05
总结与思考
对地球演化的认识与启示
地球演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 程,经历了从形成初期到现今的 不同阶段,揭示了地球的多样性
和变化性。
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力量和生 物进化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地球演化史对人类认识自然、探 索宇宙和思考生命意义等方面具 有重要启示,激发了人类对未知
生物大灭绝事件
五次大灭绝
影响评估
地球历史上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生物 灭绝事件,这些事件导致了大量生物 的消失和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生物大灭绝事件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生 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改 变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并对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原因分析
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包括陨石撞击、气 候变化、海平面升降和地壳运动等自 然因素,以及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 物种入侵等人为因素。
人类的出现与演化
人类的起源
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古猿,经过数 百万年的演化,逐渐发展出了直
立行走和制造工具等能力。
文化演化
人类文化在演化过程中不断发展 ,从最早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信 息时代,人类创造了一系列伟大
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人类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 展,人类将继续演化并适应新的 环境和社会变化,未来的演化方 向将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选择和发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 式,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 同守护地球家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展。
04
地球的未来演化
地球的气候变化
01
02
03
温室气体排放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 体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 暖。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它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经历了亿万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演变,才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样子。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程,从最初的宇宙大爆炸到现代的地球生态系统,带您一览地球的全貌。
第一部分:宇宙大爆炸和星际尘埃的形成地球的形成源于宇宙的起源,即大爆炸。
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太空内充满了高温、高压的气体和尘埃。
这些气体和尘埃随着宇宙膨胀而逐渐冷却,其中的物质开始聚集形成了恒星和行星。
这些物质聚集起来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引力,吸引更多的气体和尘埃,逐渐形成更大的团块,最终形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内的行星也是在类似的过程中形成的。
最初,这些行星是由一些小型的行星体聚集而成的。
这些行星体之间发生碰撞,形成更大的行星体,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行星,其中就包括地球。
第二部分:地球的形成和分层结构地球的形成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
最初的地球只是一颗小行星,它的大小不到现在的一半。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逐渐吸引了更多的物质,增加了体积和质量。
这些物质来自陨石、彗星和行星体的撞击,以及太阳系中的气体和尘埃。
地球的形成使得它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最后的尺寸可以与今天的地球相媲美。
地球内部的物质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分化,地球被分为内部的核心、地幔和外部的地壳。
其中,地球的核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占据了地球总体积的约15%;地幔主要由硅、氧等元素构成,占据了地球总体积的约68%;地壳则是最外层的一层,由许多不同的元素构成,占据了地球的表面面积。
第三部分:地球的演化历程地球的演化历程是一个长达亿万年的过程,它经历了地球内部化学反应的改变,以及地壳中物种的演化。
以下是地球演化的五个阶段:1. 自然选择阶段:三十亿年以前,在地球上还没有生命存在。
但正是由于地球的特殊环境,生命得以诞生。
地球的早期大气逐渐形成,原始海洋也随之形成。
2. 生命繁衍阶段:约在三十亿年前,最早的生命体开始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地理笔记】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一、地质年代表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①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星云盘内的物质经碰撞吸积,逐渐演化成原始地球。
②此后,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
密度大的物质渐渐聚集到地球的中心,形成地核;密度较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地幔和地壳。
③广泛发生的火山喷发,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圈。
④随着地表温度下降,气态水发生凝结,通过降雨落到地面,形成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组成的水圈。
⑤目前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年代大约距今38.5亿年,意味着地球上的生命大约从38.5亿年前开始。
⑥大约 5.4亿年前,地球生命在沉寂了几十亿年之后出现了一次大爆发,在相对短暂的2000多万年的时间内出现了一大批生物种类。
此后地球进入了生物繁盛以及较高生命演化的新阶段——显生宙。
⑦大约180万年前,人类诞生了,地球开始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生命大爆发地球生命在距今大约38.5亿年前出现后,经历了几十亿年缓慢演化的过程。
到大约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突然在2000多万年的时间内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生物。
它们不约而同地迅速起源,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集体亮相”,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同时共生的繁荣景象。
该现象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三、地球演化过程生物演化地球生物演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例如,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个生物是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细菌,此后才出现了多细胞生物;先出现的植物是裸子植物,然后才出现被子植物;先出现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然后才出现脊椎动物,并且在新生代最晚期出现了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一一人类。
从分布空间来看,生物演化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扩展的过程。
在几十亿年历史中,地球生物大都生活在海洋里,直到距今约4.4亿年前陆生裸蕨植物的出现,标志着生物开始向陆地扩展。
距今大约3亿多年前泥盆纪中晚期两栖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开始从海洋向陆地扩展。
《地球的演化》 讲义
《地球的演化》讲义地球,这颗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和演化。
从炽热的混沌到如今充满生机的世界,地球的演化历程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在大约 46 亿年前,地球诞生于一片混沌的星际物质之中。
当时的地球就像一个炽热的火球,表面布满了岩浆和火山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逐渐冷却,形成了固态的地壳。
早期的地球大气成分与现在截然不同。
主要是由氢、氦和一些挥发性的气体组成,如甲烷、氨等。
这些气体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大气层。
大约 38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的迹象。
最初的生命形式可能是一些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
这些早期生命的出现,对于地球的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逐渐改变了大气的成分,增加了氧气的含量。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板块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块的漂移、碰撞和分离,塑造了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分布。
比如,当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时,会形成巨大的山脉。
像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
板块运动还导致了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频繁发生,这些地质现象不仅改变了地球的地貌,也为矿物质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条件。
海洋的形成和演化也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于彗星的撞击,或者是地球内部物质的释放。
随着地球的冷却,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海洋不仅是生命的摇篮,也是调节地球气候的重要因素。
洋流的流动和温度的分布,影响着全球的气候模式。
气候的变化在地球演化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冰河时代的严寒到温暖的间冰期,气候的波动对生物的演化和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在冰河时代,许多生物被迫迁移或者适应寒冷的环境,而在温暖的时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则会增加。
在地球的演化历程中,还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
这些灭绝事件使得大量的物种消失,但同时也为新物种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PPT课件
二、生命的起源
自然发生假说
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 生的,如“腐肉生蛆”“淤 泥生鼠”“腐草为萤”。
雷迪实验
17 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出苍蝇。
巴斯德实验
1862年,巴斯德通过“曲颈瓶”实验证明“腐肉生 蛆”是错误的。
打断“鹅颈”
静置
煮沸,静置,无 微生物
瓶中密生微生物
化学进化假说
古生代
5.7亿~2.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 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 裸蕨类等生物。
中生代
2.5亿~0.65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 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繁盛。
新生代
0.65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 山运动,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 被子植物出现;人类诞生。
认为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 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逐步由简 单到复杂,经过一个极其 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而形 成的。
代表人物——米勒
米勒实验
米勒的实验装置
米勒实验装置的几个部分各模仿 了地球的哪些条件?
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 始地球环境中的闪电; 冷凝器冷却水蒸气及反应产物, 模拟降雨; 盛水的烧瓶模拟原始海洋。
第三阶段
多分子体系
第四阶段
原始生命(能生长、繁、遗传等)
宇宙胚种假说
1959年9月,人们在落到澳大
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发现了多种
氨基酸和有机物。由此,有人
提出原始生命物质可能来自外
星球。
陨石
课堂小结
地 球
地球的
地球的形成
的 演化 演
《地球的演化》 知识清单
《地球的演化》知识清单地球,这颗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和演化。
从最初的混沌状态到如今充满生机的世界,地球的演化历程充满了神秘和奇迹。
地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大约 46 亿年前。
当时,宇宙中的尘埃和气体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聚集,形成了原始的地球。
在这个早期阶段,地球表面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到处是火山喷发和岩浆流淌。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开始逐渐冷却。
较重的物质,如铁和镍,下沉到地球的核心,形成了地核。
较轻的物质则上浮,形成了地幔和地壳。
这个过程被称为地球的分异作用。
大约 40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岩石。
这些岩石记录了地球早期的历史。
在接下来的数十亿年里,地球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地质活动。
板块运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过程。
地球的岩石圈被分成了若干个板块,它们在地球内部的对流作用下不断运动、碰撞和分离。
板块的碰撞会形成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板块的分离则会产生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地球的大气层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
最初,大气中可能主要是氢气、氦气和甲烷等气体。
随着火山活动的持续,大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被释放到大气中。
后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为生命的诞生和演化创造了条件。
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有多种假说。
一种观点认为,水是由富含水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水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就已经存在于岩石中的。
无论哪种方式,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对于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的出现是地球演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大约 38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这些生物在海洋中逐渐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大约 5 亿年前,发生了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各种生物门类迅速涌现。
此后,生物经历了多次灭绝和复苏的过程。
第三章地球演化历史PPT文档共98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பைடு நூலகம்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98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
第三章地球演化历史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地球的演化
地质年代距今时间地壳运动与海陆变迁生物演化矿产大事件动物植物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新近纪古近纪中生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古宙前寒武纪太古宙冥古宙地球诞生5.41亿年6600万至今呈现广阔海洋中后期陆地面积增大,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为陆地陆地面积空前扩大;侏罗纪开始,我国结束了南海北陆格局,形成宽广的大陆环境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出现藻类、海绵等;(大发展)从原核到真核、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①后期,两栖类(海洋—陆地)②中期,出现脊椎动物——鱼类③早期,无脊椎动物繁盛(三叶虫、珊瑚等)蕨类植物繁盛爬行动物繁盛裸子植物繁盛人类出现(重大飞跃)被子植物繁盛后期为造煤时期铁矿2.52亿年第四纪大冰期金属矿产;造煤时期哺乳动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初生地球阶段晚期出现大片陆地中期出现最原始生命(飞跃)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地壳发生剧烈变动,反复上升下沉;地壳运动剧烈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末期恐龙灭绝、50%的海洋脊椎末期,最大的灭绝事件。
地球的演化史
地球的演化史引言概述:地球作为我们所生活的星球,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演化过程。
从初始的炽热状态到现在的适宜居住的环境,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无比复杂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地球的大气层演化、地球的地壳演化、地球的生物演化以及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这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地球的演化史。
正文内容:一、地球的形成和演化1.太阳系的形成:解释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介绍原始太阳云和原行星盘的形成。
2.地球的形成:讲解原始地球的形成,包括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的结构。
3.地球的热演化:介绍地球形成后的热演化过程,包括地球的辐射、冷却、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二、地球的大气层演化1.地球的原始大气:解释地球原始大气的组成和特点,讲述地球大气的形成过程。
2.大氧化事件:介绍地球上第一次产生氧气并引起氧化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3.地球的现行大气:讲述地球现行大气的组成和特点,解释地球大气层的演化过程。
三、地球的地壳演化1.地壳的形成:介绍地壳的形成过程,包括地壳的不同类型和构成成分。
2.构造演化:解释地球的构造演化过程,包括板块运动、地壳变形和地震构造等。
3.地壳演化的效应:探讨地壳演化对地球表面地貌和地质特征的影响。
四、地球的生物演化1.生命的起源:介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描述不同学说对生命起源的解释。
2.进化论:解释进化论对生物演化的解释,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和适应性进化等。
3.生物多样性:讲述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解释物种灭绝和生物适应的原因。
五、人类对地球的影响1.环境污染:描述工业化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的污染,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2.资源开发:讲述人类对地球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包括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3.气候变化:解释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的影响。
总结:地球的演化史是一个复杂而长久的过程,涵盖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大气层演化、地壳演化、生物演化以及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的各个层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演化过程 -【完整版】
课标新内容人们利用地壳岩石中存在的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①,测定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
地壳有一部漫长的演变历史,一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历史。
地层和化石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时代的地层,在地层中还保存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研究地层的性质、厚度、相互关系以及化石,可以了解地壳的变化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呈水平状态。
但是,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自然界的地层往往错综复杂,有的地层倾斜甚至层序颠倒,有的地层缺失。
如何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呢人们对地层中所含的化石进行了研究和利用。
地层中的化石,多数是古生物的遗体,如骨骼、贝壳等,少数是古生物活动的遗迹,如足印、虫穴、粪便等。
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化的。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岩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化石,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
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等。
地层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
有砾石、砂等粗粒物质,有粉砂、粘土等较细物质,还有淤泥、化学沉积等细粒物质。
地层中包含的化石,有的是陆地或淡水生物,有的是海洋生物。
根据岩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推知岩石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等。
地壳的演化史人们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的年龄等,把地球的历史分成五个代:太古代、元古代①、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每个代又分为若干个纪。
人们把组成地壳的全部地层所代表的时代,总称为地质年代。
(一)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
海洋里分散着一些火山岛,陆地上只有些秃山,一片荒凉。
那时,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律 概念:如果一个地区沉积岩没有受到扰动,先沉积的是较老 的岩层,后沉积的是较新的岩层,这种上新下老的地层关系 称为地层层序律。
二、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2、生物地层学法 (1)地球上生物演化的规律
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不可逆性。
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化石1
三叶虫化石2
志 留 纪 的 笔 石 化 石
二叠纪早期的栌木
青岛龙
恐龙蛋
恐龙足迹
四川自贡的恐龙化石
始祖鸟化石-由于始祖鸟有着鸟类及恐龙的特征,始祖鸟一般被认为是它们之 间的连结:可能是第一种由陆地生物转变成鸟类的生物
南雄阶齿兽(第三纪)
葛氏板齿象化石(第三纪)
(3)不整合接触
地壳在由下降转为上升过程中,原先沉积的地层发生强烈 的变形,经风化剥蚀后,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这时上下两套 地层之间不但有明显的缺失,而且上覆新地层与下覆老地层之间 成一定角度相交,称为不整合接触。
5、其它
地层划分对象一般为沉积岩。对于岩浆岩的新老 顺序,一般用切割律或穿插关系来定。岩层切割律:就 侵入岩与周围岩关系来说,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 者年代老。
N
N0
( 1 )(t/T) 2
其中,N是衰败后留下的原子核数,N0指初始时刻原子核数(根据留 下的原子核与终结元素含量确定),t为衰变时间,T为半衰期。
自然界放射性同位素种类很多,能够用来测定地质年代的必须具 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那些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就蜕变殆尽的同位 素是不能使用的; ②该同位素在岩石中有足够的含量,可以分离出来并加以测定: ③其子体同位素易于富集并保存下来。
(2)标准化石
并非所有的生物化石对确定地质年代都有价值;
有的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漫长
的地质年代里没有变化,它们的化石可以在不同的
地层里出现;
三叠纪至白垩纪
化石,才有鉴定地质年代的意义,称为 标准化石。如:
震旦纪的叠层石
由藻类、细菌和碳酸钙沉积形成的集合体。
★铀系法
◆ 234U 半衰期:25 万年; 测年范围:5 万 ~ 100 万年;
◆ 210Pb 半衰期:22.3 年; 测年范围:< 150 年;
◆测年材料:沉积物、岩石。
★钾氩法
◆原理:40K 因电子俘获而放出α或 β射线、衰变为稳定的同位素 40Ar , 通过测定样品的 40K 和 40Ar 含量就可 以计算出其年代;年代越老,其 40K 就相对越少, 40Ar 就相对越多。 ◆ 40K 半衰期:1.3×109 年;
◆测年材料:有机质(如贝壳、骨头、沉 木、木屑、泥炭、碳酸盐沉积等等);
四、地质年代表
(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人们把组成地壳的全部地层从老到新排列起
来,所代表的年代称~。 年代地层单位:将全部地层分成大小不同的单位,称~。
四、地质年代表
(二)地质年代表-按年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 编年,列制成表,叫~。
第三章 地球演化 第一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一、地层与地质年代
地史:地球形成已有46亿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地球曾经 历过许多重大和复杂的变化,其历史就记载在地壳的地层、 古生物化石和各种各样的构造变动遗迹中。 地层:岩石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地质时间内形成 的层状和非层状的岩石的总称。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 变质岩。 地质年代: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 序。包括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测年范围:> 2 万 ~ > 800 万年;
◆ 测年材料:火成岩、沉积物。
★14C 法
◆ 原理: 14C 由宇宙射线中的中子轰击地 球大气中的氮核,产生核反应而生成。 在 相当长的地质时期里, 大气中的 14C 含量 基本保持稳定,即 14C 背景浓度不变;
◆ 14C 半衰期:5730 ± 40 年; 测年范围:0 ~ < 10 万年;
地质年代表2
五、地球演化
(一)太古代 Ar(Archaeozoic Era )
——地球形成(46亿年前)至 25 亿年前,这 是地史中最漫长的一个代。
◆地壳处于早期阶段,为一层脆弱的玄武岩圈, 地壳运动与火山活动极其频繁强烈;当时全球几 乎都是浅海,只有一些分散而孤立的岛屿式的小 陆块,最后成为稳定陆块的核心(称为陆核);
3、岩石地层学法
生物地层学法虽然可靠,但很多地层无化石; 岩性:岩石组成成分、颜色、结构、构造等。 岩相:岩石的面貌,是岩层的岩性特征和生 物特征的综合,也是岩层生成环境的反映。” 浅海珊瑚灰岩相”
岩石地层学以岩性界面变化为准来划分地层, 这是建立区域地层层序的主要方法。
岩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环境的变化。海侵, 其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变细或由碎屑岩变为碳酸 盐岩;海退相反。
琥 珀 中 的 第 三 纪 昆 虫
第 四 纪 的 猛 犸 象
猛犸象
高4m,长5m
第四纪的洞熊
北京周口店
第四纪的披毛犀
(3)指相化石 有些生物只能生存在一定的环境,所以,可以
根据地层中的某些化石,推测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这种化石叫指相化石。
珊瑚-指示当时是热带清澈的浅海环境; 破碎的贝壳化石-指示为滨海的环境; 苏铁化石-指示陆上气候湿润。
三、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半衰期:母体元素的原子数蜕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例如,镭的 半衰期为1622年,如果开始有10g镭,经过1622年后就只剩下5g; 再经过1622年仅只有2.5g……依此类推。因此,自然界的矿物和 岩石一经形成,其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开始以恒定的速度 蜕变,这就像天然的时钟一样,记录着它们自身形成的年龄。绝 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地质年代)通过测定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含 量,依据其蜕变规律而计算出岩石的年龄。
沉积旋回
4、构造地层学法 地层的接触关系,记录了地壳运动演化的历史,是 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 (1)整合接触
地壳长期处于下降地区,沉积物连续沉积,层 理相互平行,沉积时间无间断。
(2)假整合接触
地壳运动由下降转为上升,而在上升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 显的变形,只是沉积中断,并遭受剥蚀,而后再次下降接受新的 沉积,从而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某一时代的地层,但新老地 层仍然平行,称为假整合接触,或平行不整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