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班级安全工作
![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班级安全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741c0c767fd5360cba1adbc0.png)
如何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小天罡小学蔡兰凤学生在校的安全问题是班级管理的重大问题。
学校、班集体一方面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
安全工作做到常讲常抓,每一次班会必定讲到,平时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班内学习上的安全,课余生活上的安全,上、放学途中的安全,在家的安全等等。
下面是我对班级安全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我们班主任要首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用性强的安全教育,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
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利用班会、板报、壁报、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等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保证小学生充足的安全教育课时,并用实例加以说明,比如,上段时间,幼儿班一名六岁的儿童在我村看似没有任何危险的水沟里溺水而死,因此,为学生敲醒了警钟,使学生自己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危险对我们来说并不遥远。
这样也就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在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不受到伤害。
二、班主任要做到四勤1、勤问。
对于班级的工作,特别是安全问题,班主任应该勤问,勤调查,如在家自己怎样处理漏水漏电的问题;课间学生做了哪些危险的游戏,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安全的苗头,以确保把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状态中扼杀。
2、勤看。
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要仔细观察,勤观察,如下雨房子是否漏雨,悬挂物品有没有危险,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3、勤走。
班主任千万懒不得,应该做个勤班主任,对于班级工作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勤到班级走走,多去关心班级工作,这样即使有什么安全问题也会因大化小,小而无的。
4、勤思。
对于班级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应及时进行思考,想出对策解决问题。
在开展工作时勤思考,这有助于班主任在今后开展工作时遇到相同问题时就能熟练解决,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三、班主任要做到四多1、多讲班主任要制订安全制度,经常宣传,具体落实。
班级安全管理措施(3篇)
![班级安全管理措施(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fbf3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6.png)
班级安全管理措施(3篇)班级安全管理措施(精选3篇)班级安全管理措施篇1作为班主任,并结合本班实际以及最近发生的一些情况,我深受启发特制定本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1、班主任要分析班级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2、针对当前甲型h1n1现状,积极在班级宣传防控措施,张贴相关知识明白纸,出防控黑板报,监督好值日人员的开窗通风及消毒工作。
重视安全教育,要经常在班内回顾总结安全上存在的隐患,提出引起注意和需改正的要求。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课间意外的教育,在学校时,玩耍、做游戏应到操场上,教室里追跑、疯打。
不做有害身体健康的游戏。
做广播操,学生排队时,不要拥挤,要有序进场、进班。
(3)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4)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5)防食物中毒的教育,多宣传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6)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7)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3、要经常利用晨间活动和班队课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卫生、消防安全、危险物品安全、财产安全、安全预警、预防和应急自救等教育,做到有计划、有内容、针对性强。
4、严格执行学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准确。
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5、放学后,检查班级电器是否关闭、有无滞留学生、关好门窗方可离校。
安全卫生工作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的安全教育
![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的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a48af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9.png)
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的安全教育班主任是学校中负责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重要角色,安全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各种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班主任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的安全教育。
一、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在开展班级的安全教育之前,班主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安全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具体的时间安排。
通过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班主任可以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展开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们能够全面接受安全知识的传递。
二、建立安全教育课程班主任可以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开设独立的安全教育课程。
这个课程可以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际情况,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除了课堂教学,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例如,组织校园安全巡逻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组织实地参观警察局、消防队等单位,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并了解安全工作;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安全知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与家长合作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应注重与家长的合作。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班级的安全教育计划和活动安排,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向家长传递一些家庭安全教育的知识,引导家长在家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共同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五、持续跟踪和评估开展班级的安全教育不是一次性的工作,班主任需要持续跟踪和评估安全教育的效果。
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知识测试、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结合学校和家长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班主任的安全管理
![班主任的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e117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2.png)
班主任的安全管理作为学校的班主任,安全管理是我们职责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我们需要做好各类安全事宜的预防与处理,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班主任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守护学生的校园安全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对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教导他们如何避免校园欺凌行为、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定期检查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情况,如教室、实验室、操场等场所的安全隐患。
对于有隐患的地方,我们应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或者维修人员进行汇报和处理。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校园内外的安全防范措施。
例如,检查校园周边的照明是否充足,是否有可疑人员闲逛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安保人员或者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二、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确保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的食物安全。
首先,我们要定期检查食堂的卫生状况,确保食堂设施设备的清洁和安全。
另外,我们要关注食材的来源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或来源不明的食材。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在校外就餐的管理。
鼓励学生选择正规的餐饮场所,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避免食物中毒等意外发生。
三、应对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是我们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并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疏散演练。
这将帮助学生养成保持冷静、从容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要迅速与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传达信息并进行适当的安抚工作。
同时,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班主任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我们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我们还要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渠道,及时与他们沟通学生的安全状况,共同维护学生的安全。
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d6a78294daef5ef7ba0d3c5e.png)
班主任如何做安全工作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党和国家三令五申、重点抓的问题,在全社会已形成共识。
同样,安全也是教育工作前提和重点,“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说得就是安全的问题。
那么,作为教育的主力军——班主任如何去做呢?下面我对此谈一下认识:首先要明确班主任的安全职责,主要有:1.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学生安全、班级教育教学等设施设备负责。
2. 及时传达有关安全文件精神,提出班级安全管理工作要求。
3. 经常督促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及时了解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 应对本班学生进行校园公共安全教育,做到经常、及时、有针对性。
5. 应对学生进行校外各类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在校外各种场合下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6. 应对本班教室内各类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定期进行检查,如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或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并提醒学生注意。
7. 应每日按时做好学生点名工作,了解学生出席情况。
发现学生未按时到校,在第一时间通知其监护人。
8. 对班级学生在校内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必须及时送到卫生室或附近医院就诊,并上报学校。
9. 如遇学生缺席或发生校内安全事故,必须及时与家长联系,必要时应进行家访,了解或说明情况。
其次要对班级活动事故因素有清楚地认识,主要有:教室活动事故因素: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窗台坠落、楼道踩踏、;宿舍活动事故因素:火灾、坠落、触电、中毒、吸烟、酗酒;学校周边活动事故因素:交通、食物中毒、暴力事件、性侵犯、工地坍塌;集体活动事故预防措施:挤压、踩踏、器械伤害、运动伤害、娱乐设施伤害;校外活动事故因素:淹溺、毒物、冻伤等;最后要做好班级活动安全管理,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日常活动安全管理,集体活动安全管理校外活动安全管理体育活动安全管理教室宿舍安全管理总之,我们要多动脑,多动嘴,多动腿,防患于未然;勤观察,善了解,见微知著,未雨绸缪。
只有我们提高安全意识,落实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3aa2f4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8.png)
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精选9篇)班主任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篇1一、班主任要重视和增强安全意识班级的安全工作管理程度如何关键在班主任,班主任起着主要的作用。
所以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特别是班主任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意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作为班主任重要的工作来抓。
班主任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
意识加强要通过法律法规和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管理安全工作的水平;二是认真传达有关学校的安全事故及其责任事故处理方法,增强班主任、学科教师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班主任带头学习领会学校有关安全部门的文件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学校有关部门的安全精神要求,提高班主任安全管理意识。
二、班主任要思路清晰,责任明确班主任要抓好安全工作,光有班主任高度重视和学科教师提高认识还不够,还要动员全体班级学生的力量来共同抓好安全工作,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
首先要确定好每年度的班级安全管理任务目标,这个任务目标应该在每年度的“班主任安全工作计划”中具体体现,任务目标的制定是根据学校有关部门精神要求并结合本班级实际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讨论制定。
然后,班级的一切安全工作都要围绕实现这个任务目标开展工作,它是班级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班级安全管理要思路清晰,明确班级安全工作的责任人,避免工作推诿的现象。
班主任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责:对本班学生的安全负有教育与监督责任,并及时与家长联系的义务;对教室的设备经常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组织学生外出要报告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人;当学生因意外造成伤害时,班主任应尽快赶到现场,积极参与有关工作。
三、健全班级安全制度,管理到位,齐抓共管1.不断完善班级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建立班级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
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班级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课及活动前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
如何做好班级的安全管理
![如何做好班级的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f8824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3.png)
如何做好班级的安全管理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做好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班级的安全管理呢?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班级安全管理的基础。
首先,要制定班级安全公约,明确学生在班级内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如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不携带危险物品等。
其次,要建立班级安全值日制度,安排学生轮流负责班级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此外,还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如火灾、地震、意外伤害等,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二、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消防队员等专业人员来校为学生讲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方法。
另一方面,要利用主题班会、手抄报、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从而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三、注重日常安全管理日常安全管理是班级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做好班级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检查教室的门窗、桌椅、电器等设施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不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要加强课堂安全管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如在课堂上嬉戏打闹、使用危险文具等。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四、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做好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一方面,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教育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工作情况,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安全教育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586d4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5.png)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安全教育班主任是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桥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引导。
其中,班级的安全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安全教育,包括创建安全教育氛围、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实施安全管理和与家长的密切合作。
一、创建安全教育氛围班主任应该注重创建一个积极的、关注安全的班级氛围,使学生们有意识地关注安全问题。
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会议、班会等渠道,向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并与他们讨论在学校和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
其次,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的墙报、黑板报上,定期发布一些与安全相关的知识和警示,引起学生的警觉。
最后,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提醒,形成班级共同关注安全的氛围。
二、组织安全教育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比如,可以邀请校外的安全专家进行讲座,向学生们传授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与安全相关的教育影片,引起他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还可以开展一些模拟演练或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三、实施安全管理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安全管理。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等信息,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联系家长。
其次,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巡查和监管,确保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符合安全规范。
此外,班主任还要定期组织安全演练,让学生们掌握逃生和自救的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与家长的密切合作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安全教育时,还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合作。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们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与他们交流学生在家中的安全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安全状况和表现,增加家长对班级安全工作的认知和参与度。
总之,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的安全教育时,应该从创建安全教育氛围、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实施安全管理和与家长的密切合作等方面入手。
班主任安全工作措施
![班主任安全工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2c30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0.png)
班主任安全工作措施班主任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学生的安全管理和保障。
以下是班主任可采取的一些安全工作措施:一、学生守则1. 制定学生守则,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安全要求,如不带危险物品进校园、不乱丢垃圾等。
2. 定期进行学生守则的教育培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
二、安全教育1.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举行安全演练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包括学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和专题教育,如防止火灾、交通安全等。
三、班级管理1. 定期组织班级会议,对学生的安全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2. 设立班级安全组织,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救援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3. 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如登记学生请假、迟到早退情况,确保学生的安全离校和到校。
四、责任制落实1. 班主任要牢记安全责任,在学生离校、到校、课间活动等关键时刻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2. 班主任应与学校其他相关岗位人员紧密配合,共同落实学校的安全工作,并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总结和评估。
五、家校合作1. 加强家校联系,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安全要求,鼓励家长对学生安全的参与和关注。
2. 建立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共同研究和制定解决方案。
六、安全设施配备1.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监控设备、防护设施等,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2. 班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向学校提出需要修缮或更换的要求。
七、应急处理1.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及时应对学生发生的突发事件或事故,确保学生的安全。
2. 组织学生参与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紧急情况应对能力,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自救自护方法。
以上是班主任可能采取的一些安全工作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安全预防,确保学生的安全。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adbb5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6.png)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教育: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
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
安全演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应对能力。
2.安全检查:班主任要定期检查班级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隐患,及时消
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可以从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消防设
施的完好性、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并与学校保卫处或安
全员进行配合,做好记录和整改工作。
3.安全管理规范:班主任要制定班级的安全管理规范,明确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行为准则和安全责任。
可以通过班级安全责任书、安全管理手
册等形式将规范明确地告知学生和家长,并进行签字确认,以约束学生的
行为。
4.事故应急预案:班主任要制定班级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在突发情
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可以通过组织应急演练、教育学生如何正确
报警、逃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意识。
6.个别学生管理:班主任要对特殊学生进行特别关注和管理,了解其
特殊需求和特点,提前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和安全保障措施。
可以与学校的
特殊教育教师或心理老师进行配合,给予特殊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总之,班主任在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与学校的配合与沟通,注重与家长的互动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班主任对班级安全管理的几点做法
![班主任对班级安全管理的几点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8cdbcb0c22590102029d90.png)
一、班主任是实现班级安全教育组织者、领导者班级安全工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劳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是组织和发挥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实现安全目标,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的核心力量。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
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我经常在安全教育课、班会课上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带领全班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安全制度和班级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把它张贴在教室的墙上,以便经常性的学习。
我还组织学生在灾难来临时如何自救进行了演练。
通过演练,不仅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更是锻炼了学生的逃生能力和技巧。
还利用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火、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进行教育学生,使学生掌握了自护、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三、学校、班级、家庭齐抓共管增强安全育人的效果我深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大力支撑和重视。
每学期开学初,我首先要学生填写详细个人信息卡,以便与家长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同时还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以便联系。
另外,我班学生参加由派出所同志来校给学生们作的安全报告会。
通过听报告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通过交通事故图片展和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更是敲响了学生们“安全第一”的警钟。
四、与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有力结合科任教师是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科任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延伸教材内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从而达到科学、稳定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更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功效。
总之,安全工作是学校、班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
班级安全教育管理措施5篇
![班级安全教育管理措施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e17be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9.png)
班级安全教育管理措施班级安全教育管理措施5篇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及时解决突发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级安全教育管理措施,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班级安全教育管理措施篇11、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火灾、交通、中毒和其它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2、班主任要经常检查教室内的电源开关、电线、门窗、照明灯具是否安全、牢固,发生问题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维修,并告之学生注意安全。
3、班主任要组织好班级各项活动,对安全隐患要有预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4、班主任要每天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与无故未到校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5、学生要做到:不打架骂人、不看色情、凶杀的书刊、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吸烟喝酒、不损害公物、不在教室内打闹。
6、严禁学生携带棍棒、利器等不安全物品进入学校。
7、学生在校期间因特殊情况离校,需联系家长到校并持班主任签发的请假条,方可出校门。
8、学生出入教室,上、下楼梯要有礼、有序,严防混乱、拥挤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不得在课室、走廊、楼梯上追逐打闹,学生严禁进入网吧、电子游戏机室。
9、教育学生不要玩火,不要乱拉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火灾和人身事故。
10、学生上学,回家时,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骑单车时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扶肩而行,严禁学生骑摩托车。
以上条例,望全体师生员工自觉遵守。
盗抢匪电话:110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班级安全教育管理措施篇21、每天晚上要认真清理教室。
每周五大扫除1次,彻底搞好班上和包干区的卫生。
每天都要对幼儿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
2、幼儿玩具每周用0.3%的消毒水泡15分钟,书籍阳光下晒1小时。
3、保持室内外清洁、空气流通,每日早晨、下午起床后开窗换气。
4、班上活动室每天擦地1-2次。
周五用消毒水拖地1次。
5、桌椅柜每天擦1-2次,电风扇每周擦1次。
6、班上睡室每天擦地1-2次,每天擦地1次。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安全教育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1c4f7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7.png)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是每位班主任肩负的重要职责之一,它旨在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安全教育时应注重全面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安全教育。
一、了解学生的安全需求作为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安全教育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安全需求,了解他们的安全意识水平、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以及学生在各个方面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安全反馈和意见,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二、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安全需求,班主任应制定一套合理、完整的安全教育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日常安全知识的普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以及学生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班主任可将安全教育分解为不同的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安全教育内容。
三、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为了提高班级安全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
例如,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安全教育基地,通过情景剧、游戏等方式进行模拟演练。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级公告栏、微信群等途径,定期发布安全知识和警示信息,增强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班级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环境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影响,共同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并共同关注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安全问题。
此外,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应对方案,确保学生的安全。
五、持续跟进与评估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进行一次性的安全教育,更要持续跟进和评估学生的安全状况。
班主任应建立安全档案,对学生的安全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班主任还应与其他老师和学校领导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共同推动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改进。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安全管理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af4c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9.png)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关乎到每个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班主任在负责课程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习环境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介绍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安全管理,以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方法。
一、加强安全意识,制定科学安全规章制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安全时,首先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各类事故的预防知识和自救技能,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安全。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联合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和安全要求,保障每位学生的安全权益。
二、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制度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班主任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制度。
班级可以设置安全巡查制度,班主任每天定期巡视班级,检查危险物品是否摆放合理、电线是否拉直、门窗是否关闭等;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和地震避险演练,增强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此外,班主任要与学校安保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校的安全工作动态,做到有备无患。
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更好地掌握班级安全情况,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个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以包括学生个人信息、疾病史、过敏史、家庭联系方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联系学生家长;还可以记录学生在校表现、处分情况等信息,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这样的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掌握并解决各类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四、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危险知识普及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安全需求和危险知识的普及,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兴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邀请校医或者安全专家来班级讲座,向学生普及各类危险知识,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
论班主任对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
![论班主任对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f26b4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4.png)
论班主任对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安全教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课堂上、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等方面,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的安全进行全面的管理,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课堂安全1. 安排座位: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性格、身体情况以及就座所处的位置,对学生座位做出合适安排。
同时,在进入教室之前需要检查教室内的物品是否摆放整齐,以保证教室内的走动不受到任何干扰。
2. 环境卫生:要维护环境的卫生,保持教室干净整洁,检查校内消防器材是否完好、能不能得到迅速启用。
若发现问题,班主任应及时联系学校保安或管理人员,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3. 安全教育:在课堂上,班主任要让学生了解到危险源的消除和避免以及应对突然情况的方法。
例如,如何正确疏散和逃生,在突然有人闯入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应对等。
二、校园活动安全1. 活动计划:在校园活动上,班主任应制定活动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经过详细的安排和策划。
同时,需要确保活动场地和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活动中的食品卫生等问题。
2. 活动前检查:在活动前,班主任需检查活动现场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清理现场障碍物等,并在活动现场设置相关安全设施,例如安全栏杆、紧急逃生通道、急救箱等。
3. 安全预案:班主任应编制校园活动的安全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和急救(疏散)方法,学生和教师的应急联系方式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校外实践安全1. 事前准备:在校外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应详细梳理实践活动计划,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和实践规范,并且在实践前向学生讲解相关安全知识。
2. 人员管理:班主任应组织实践活动中的人员管理工作,确保学生都按规定的路线行动,时刻注意安全、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及时调整行程等。
3. 应急处理:在实践中,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好具备急救功能的急救箱,并了解相关求援电话和应急处置方法,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
综上所述,班主任对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班级安全管理班主任的职责与措施
![班级安全管理班主任的职责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47e2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b.png)
班级安全管理班主任的职责与措施班级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班级安全管理意味着班主任需要负责确保学生在学校内的安全,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就班级安全管理班主任的职责和措施进行讨论。
一、职责1. 提供安全教育:作为班主任,首要的职责是教育学生有关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班主任要组织安全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各类安全常识,警示学生避免意外事故。
例如,交通安全、火灾逃生、急救等方面的知识应成为课堂的重要内容。
2. 组织安全演练: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练等,让学生通过实践熟悉应对方式,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3. 检查班级安全隐患:班主任要经常检查课室和班级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无虞的环境中学习。
例如,电器设备的使用是否规范、教室走道是否畅通、窗户是否安全等问题都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并解决。
4. 监督离校安全:班主任应负责学生放学后的安全,特别是对远离学校的学生要加以关注。
班主任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确保学生安全离校,协调学生的交通工具和外出活动。
5. 心理辅导: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面对一些突发事件、震动性事件或学生个人情感问题,班主任应尽职尽责地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二、措施1.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班主任应制定班级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学生遵守。
制度应包括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应急预案、班级学生的安全责任等内容。
2. 加强家校合作:班主任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告知家长关于校园安全的相关信息,并征求家长对于班级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3. 关注学生发展: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测评、情绪调节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4. 组织安全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安全主题的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故事分享等,以增强学生对安全的意识和了解。
专题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doc
![专题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doc](https://img.taocdn.com/s3/m/626e684aaeaad1f347933f64.png)
专题《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1【安全专题讲座】浅谈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学生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每一位学生家庭的幸福。
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必须全面负责所带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坚持“安全问题无大小”的原则,结合实际认真探讨新时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免伤害的能力。
一、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责:1、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安全负有教育与校内监督责任,并有及时与家长联系的义务。
2、班主任对本班教室内的设备要经常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排除或及时报告学校维修整治。
3、班主任为了教育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得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4、当学生因意外造成伤害时,班主任应尽快赶到现场,积极参与有关工作。
5、要争取学生家长做好监护工作。
二、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初探。
(一)学校安全工作的严峻现实。
1、从学生的家庭情况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脾气各有所异,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离异家庭增多,留守学生比重大幅度的增加,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2、从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看:农村是校园安全事故多发地区。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
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城市的2.9倍、3.9倍和4.2倍。
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另外,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06年,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内部,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其中校园伤害占56%,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安全事故。
3、从家长的认识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家长或学生代理监护人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一切都与家长无关了,孩子从离开家门的那一瞬间,所以的吃喝拉撒都该由学校负责、由老师负责,一旦学生出了事,不管事故的因果关系,不区分事故的责任主体,学生家长蛮缠硬逼高额索赔,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学校或者老师。
班主任安全方面工作措施
![班主任安全方面工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d7137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b.png)
班主任安全方面工作措施班主任安全方面的工作措施一、班主任在学校安全防范中的作用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
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班主任在学校安全防范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
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还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
因此,班主任在学校安全防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班级安全管理制度班主任要制定班级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班级安全责任,规范学生行为。
班级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班级安全责任的明确、班级安全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班级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等方面。
1.明确班级安全责任:班主任要明确自己在班级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并将责任传达到班级学生和家长。
班主任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积极配合解决问题。
2.建立班级安全工作制度:班主任要制定班级安全工作制度,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各种活动的安全要求,包括学生的出勤、早晚自习、操场活动、课间休息等,以及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责任和义务。
3.组织实施:班主任要安排班级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如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并制定相关方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包括日常安全教育、突发事件应急教育等。
1.日常安全教育: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日常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读书分享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突发事件应急教育: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参加突发事件应急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和应对能力。
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各种突发事件,向学生演示应急处置方法,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加强班级安全管控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安全管控,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
1.日常安全巡查:班主任要定期进行班级安全巡查,检查班级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专题《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专题《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7cf395baf1ffc4fff47ac22.png)
【安全专题讲座】浅谈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学生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每一位学生家庭的幸福。
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必须全面负责所带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坚持“安全问题无大小”的原则,结合实际认真探讨新时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免伤害的能力。
一、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责:1、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安全负有教育与校内监督责任,并有及时与家长联系的义务。
2、班主任对本班教室内的设备要经常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排除或及时报告学校维修整治。
3、班主任为了教育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得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4、当学生因意外造成伤害时,班主任应尽快赶到现场,积极参与有关工作。
5、要争取学生家长做好监护工作。
二、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初探。
(一)学校安全工作的严峻现实。
1、从学生的家庭情况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脾气各有所异,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离异家庭增多,留守学生比重大幅度的增加,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2、从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看:农村是校园安全事故多发地区。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
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城市的2.9倍、3.9倍和4.2倍。
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另外,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06年,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内部,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其中校园伤害占56%,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安全事故。
3、从家长的认识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家长或学生代理监护人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一切都与家长无关了,孩子从离开家门的那一瞬间,所以的吃喝拉撒都该由学校负责、由老师负责,一旦学生出了事,不管事故的因果关系,不区分事故的责任主体,学生家长蛮缠硬逼高额索赔,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学校或者老师。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0cabe77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c.png)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第一篇: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不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欢乐和幸福,也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
班主任,作为一名学校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园丁,安全教育,守望安全是责无旁贷的。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
抓好班级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
正像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一样,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生安全不保,谈何教育”,因此,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任务。
新形势下,我们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预防安全事故呢?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际,浅谈几点看法和做法:1、加强联系,齐抓共管。
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水、电路、室内地面,吊顶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与学校领导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2、善待学生,改善关系。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 无微不至。
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
、以法治教,规范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专题讲座】浅谈如何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学生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每一位学生家庭的幸福。
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必须全面负责所带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坚持“安全问题无大小”的原则,结合实际认真探讨新时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免伤害的能力。
一、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责:1、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安全负有教育与校内监督责任,并有及时与家长联系的义务。
2、班主任对本班教室内的设备要经常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排除或及时报告学校维修整治。
3、班主任为了教育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得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4、当学生因意外造成伤害时,班主任应尽快赶到现场,积极参与有关工作。
5、要争取学生家长做好监护工作。
二、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初探。
(一)学校安全工作的严峻现实。
1、从学生的家庭情况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脾气各有所异,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离异家庭增多,留守学生比重大幅度的增加,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2、从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看:农村是校园安全事故多发地区。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
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城市的2.9倍、3.9倍和4.2倍。
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另外,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06年,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内部,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其中校园伤害占56%,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安全事故。
3、从家长的认识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家长或学生代理监护人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一切都与家长无关了,孩子从离开家门的那一瞬间,所以的吃喝拉撒都该由学校负责、由老师负责,一旦学生出了事,不管事故的因果关系,不区分事故的责任主体,学生家长蛮缠硬逼高额索赔,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学校或者老师。
而且他们对孩子教育管理的安全意识不够强,安全常识非常缺乏。
(二)班级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1、摆正安全工作位臵。
教学质量是第一目标,学生安全是第一责任。
教学工作始终都是学校、班级工作的主体、中心任务,安全管理工作应是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所以安全管理工作更应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2、克服麻痹侥幸心理。
在安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我们的环境状况,不要忽视隐患而麻痹大意,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而跌倒在优势之中。
3、根植安全工作理念。
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差距往往在于对学生安全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每一个安全理念都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沉淀下来的。
只有不断更新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理念,根植于我们的育人理念之中,才能使我们的安全工作越抓越有劲头,越抓越有实效。
(三)、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基本做法。
班级安全工作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班级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班级安全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能在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起到应有的育人效能作用。
1、班级情况要全面准确掌握。
作为班主任,要抓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全面掌握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做到:班级整体情况清楚明白,学生个体情况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有所了解,科任教师能成为你真正的合作者。
重点要注意以下几项工作:班委干部、小组长或安全员的工作责任心及能力情况;学生的住宿情况;特殊体质(癫痫、心脏病等)的学生情况;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等。
2、教育内容要符合认知特征。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是明显不同的。
按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范围和特点的不同,今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分别设臵教学内容,确定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六个模块内容: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国家按年龄段所作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的划分,主要体现并落实到安全课堂教学中,需要设立安全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要在这方面注意预防和应对,并要让学生弄清楚怎样在这方面预防和应对。
日常安全教育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提醒学生或要求不能怎样去做,即“禁止教育”或应急教育措施。
3、日常教育要经常挂在嘴边。
中、小学生易动好奇、可塑性大、自制力差,再加上超额大班严重、社会环境复杂、家庭教育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仅凭学校、班级的安全会议要求和学期内的几节安全课堂教学是绝对不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安全风险大的课(体育课、自习课、实验操作课)要做到课前严要求、过程严管理。
(1)活动性大的课堂教学。
如上体育课、劳动课、科学课、实验课等活动性较大的课时,就要强调学生使用器械或工具时要规范,不要摔伤或烧伤自己或同伴;在楼道内不能跑,不能拿卫生工具或其他物品相互打闹,不乱动电源插孔等等。
这些事情,任课教师必须课前严格要求,在教学过程严管理,并注意了解特殊体质学生健康状况。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才能把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2)克服传统的说教方法。
日常的安全教育不仅要经常挂在嘴边多讲,更要创新日常教育方法,克服一味的大道理、一味的说教或一味的训斥的教育方式方法。
可以把学生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好懂易记的歌谣;可以采取相关案例进行帮教;可以采取“问题思考”、“问题小讨论”等进行帮教。
4、日常管理要认真落到实处。
建立并完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在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里要有管用的安全管理条文。
隐患是校园安全的最大敌人,排除隐患、躲避危险是班级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日常学生安全管理主要是落实好班级科任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的人防管理措施。
(1)建立人防管理网络模式。
班级管理工作最怕的是学生出事,班级安全工作十分的琐碎。
如果只是班主任一人去管理班级,精神上一定是“提心吊胆”,行动上一定是“焦头烂额”,结果还可能“漏洞百出”。
安全防范措施主要有“人防、物防、技防”,但班级安全管理最关键的是落实“人防”措施。
班主任要积极、主动联系科任教师,并与科任教师多多交流以了解常违规违纪学生的情况,获取其行为表现的反馈信息,并与科任教师共商教育管理办法。
配备班级或小组安全管理学生干部(班级安全管理员),负责学生课外活动(含中午休息时段、课后学生回家途中)期间的安全监督,做到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情况,加强指导、督促、管理,形成班级安全人防管理网络。
(2)引导学生参与管理。
学生是平安校园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是平安班级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在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干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教育引导全班同学具备“我是安全卫士”、“关注安全就是关爱生命”等观念,要求他们自觉规范自保行为和互保行为。
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隐患的能力,及时发现并制止或报告有危险行为的同学,加大课内、外的安全互控力度,较好地消除学生之间人为的安全事故。
(3)加强日常管理评估。
任何事物,静止就会失去活力。
为了激励学生干部及全体同学充分发挥安全自护、互控的作用,可以定期开展评选“安全卫士”、“安全星”、“安全先进小组”活动,给优秀者表彰鼓励。
只有建好班级安全“人防”管理网络,不出现空档,班主任才能及时掌握班上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才能保证班上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5、教育活动要经常扎实开展。
人与人之间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受安全教育的程度,所掌握的安全知识的多少。
无知的冒险,无常识的松懈、倦怠,都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才能使学生主动远离危险,当受到伤害时能够用适当的方法保护自己。
(1)传授安全知识、进行排查隐患训练。
班主任老师要主动给学生介绍安全知识,如在不同的情景下怎样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等,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讲有关学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学校为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以“法”保护自己;还要处处留心,有一颗“慧眼”,把在报纸、电视、广播中看到的或听到的,以及在学生、老师身边发生的事情,挖掘提炼出来讲给学生,用事例教育学生。
隐患不常查,事故迟早生。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对待,否则都有可能孕育着隐患。
班主任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带领学生到操场、宿舍、教室、餐厅,或者带学生到广场、公路、水库等场所排查安全隐患,查找不安全行为,并指出不安全公共场所下的安全规范,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才安全,怎么做不安全。
要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则应从“善小”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2)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安全活动。
班上可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行为问题或季节性强的安全管理需要,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举办安全法制手抄报展;撰写安全生活小文章;举办由学生开展的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或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开展避险逃生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诸如触电、骨折、溺水、烫伤、煤气中毒、车祸、泥石流、迷路、火灾、洪水、急病、被疯狗咬伤时的处理办法,增强同学们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3)开展禁忌教育、制止违规行为。
如:A、禁止学生进入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以及营业性网吧等不适宜中小学生活动的场所。
B、禁止学生打牌赌博、盗窃勒索或抢夺他人财物。
C、禁止学生参与或组织非法团伙,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D、禁止学生谈情说爱或充当介绍人。
E、禁止学生私自外出游泳或参与一些危及人身安全的活动。
F、禁止学生未经班主任批准私自外出或出走。
此外,对学生还要进行“四禁四不”教育,即禁止学生攀高弄险、翻越围墙;禁止学生收藏或携带管制刀、棒等器具;禁止学生在走道、楼梯追逐打闹;禁止学生在教室、寝室乱拉电线、使用电炉、“热得快”等电器。
不买“三无”食品;不闯交通要道、攀爬运行车辆;不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在非活动区域进行各种球类活动。
(4)重视住宿生管理、堵住管理漏洞。
我们不能认为住校学生午睡、晚睡时段的管理是学校的事、值周老师的事。
自控力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往往要在这个时段做出违规违纪的事,长时间将形成习惯性违规,久而久之,就会惹祸。
我认为有必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弄清走读学生住址和联系方式,收存走读生申请书、家长保证书。
二是要督促学生按时归寝,关好门、窗,不私自投宿他处,不私自留宿他人。
三是要坚持做到早晚自习到班,就寝抽查,及时了解课堂、仔细午休晚就寝缺席学生去向,及时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