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3.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5.实际GDP等于()A 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6.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7.存量是()A在某个时点上测量的B在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在某个时期内测量的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国民债务D国民债务利息9.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B马歇尔C马克思D凯恩斯10.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A提高B不变C先增后降D不能确定1.C ;2.D ;3.A ;4.B ;5.B ;6.A ;7.A ;8.D ;9.D ;10.A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账()A.剔除金融转移B.计量GDP时使用价值增加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4.下列说法中,()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特征。
中级经济师全套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全套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经济学基础1.1 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学科,它探讨了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如何利用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其研究范畴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1.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市场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主要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
它分析了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以及市场运行机制等问题,并通过供给与需求分析,生产成本分析以及市场结构来揭示市场行为。
1.3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规律,主要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关系,如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货币与银行、宏观经济政策等。
1.4 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指经济总体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三种。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计划经济由政府主导,通过计划制度调整资源配置;混合经济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
第二章:产业经济学2.1 产业经济学基本概念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学科。
其中涵盖了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2.2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指整个经济体系中,各种产业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研究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竞争市场等。
产业组织的状态会对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
2.4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
政府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的良性竞争和持续发展。
第三章:国际经济合作3.1 贸易理论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国际产品生产要素配置理论。
这些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效益,对国际贸易活动和国际分工有重要指导作用。
第六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
易只发生相应的数量变化或 规模的变动,国际相对价格 不变,规模收益不变,人均 收入也不会变动;
这样,恩格尔定律将不起作用,
社会需求不会从常用品向奢侈品, 消费结构保持稳定,由于生产可 能性曲线的形式和各个国家的消 费结构不变,国际贸易的格局则 不会改变,但贸易的数量增加了。
经济增长后,该国的生产可能性
曲线外扩,变成A’B’,新的相对价 格线为M’N’,且M’N’//MN,即x,y产 品相对价格在经济增长前、后不 变; M’N’与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 与Q’( x+∆x,y+∆y )点,Q’点为 新的生产产品组合点,它随生产 可能性曲线A’B’变化而变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讨论经
横坐标轴表示一国具有出口能
力的X产品的产量,纵轴表示可 能进口产品Y的产量; 从供给方面来考虑,一国努力 生产并供给那些可能进口的产 品,就是生产进口替代品,所 以Y产品也称为进口替代品。
原来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AB,
x、y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线为 MN,它与AB线相切于Q(x,y) 点,Q点为该国生产产品的组 合点;
相反,等产量曲线Y离N点更
远,ON>MP,这表明可能进口 的商品Y的产量增加了; 因此,在劳动要素不变,单 方面增加资本要素时,资本 密集型的产业将扩大,劳动 密集型的产业将缩小;
这时,如果出口产业是劳动
密集型的,就会出现超逆贸 易型增长;反之,如果出口 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就会 出现超顺贸易型增长。
这样,在Q点,X商品的等产
量线变为X1 ,Y商品的等产量 线变Y1,这两条曲线的切线与 P点上的切线相互平行,其斜 率相同(资本增长后要素价格 比率相同)。
图6-5显示Q点是容易确定的,
第六章习题
概念题1.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2.社会总产品3.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4.竞争性行业和非竞争性行业5.幼稚性产业、传统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概念题答案1.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个别资本指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2.社会总产品:又称社会总商品资本,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3.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取得剩余价值;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社会总产品再生产运动过程中需要补偿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4.竞争性行业和非竞争性行业:竞争性行业是指供求完全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业;非竞争性行业是指包括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业和基础产业。
竞争性行业和非竞争性行业是按照市场机制作用程度的不同对全部产业的一种划分。
5.幼稚性产业、传统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幼稚性产业是指发展时间不长,还没有成熟,需要政府扶植的产业;传统性产业是指曾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将逐步弱化或需要用新技术加以改造,或被新兴产业所部分取代的产业;支柱性产业是指支撑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规模和增长的主要经济生产部门,是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向前、向后和旁侧关联效应较大的产业,其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最终需求诱发系数都比较高。
幼稚性产业、传统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是按照产业的成长阶段和竞争力对全部产业的一种划分。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的产品、产值和劳务总量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还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平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质的变化。
什么是经济增长?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等经济指标的总量增加的现象。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
经济增长通常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衡量的,通过比较不同年度的经济指标数据,可以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指标总量的增长速度。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
经济增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当这些要素的数量增加时,就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技术进步则是指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都会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其次,经济增长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经济的繁荣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平等现象,提高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最后,经济增长可以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的繁荣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增强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然而,经济增长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经济增长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随着经济的增长,对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如果不加以合理管理和保护,就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经济增长可能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最后,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
经济的繁荣往往伴随着金融市场的繁荣,但也容易出现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给经济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学(马工程)目录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衡量(6学时)1、教学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2)价格水平及其衡量;(3)失业及其衡量;(4)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5)本章评析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及相关概念;(2)难点是价格指数及失业率的计算。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2学时)1、教学内容(1)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3)两部门经济:企业部门;(4)三部门经济:政府部门;(5)四部门经济:国外部门;(6)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7)本章评析(1)重点是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以及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2)难点是资本边际效率以及乘数。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8学时)1、教学内容(1)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4)本章评析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2)难点是货币需求函数。
第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8学时)1、教学内容(1)AD曲线及其变动;(2)AS曲线及其变动;(3)AD—AS模型;(4)AD—AS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5)本章评析(1)重点是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2)难点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8学时)1、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协调;(5)供给管理政策;(6)本章评析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2)难点是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政策以及货币创造机制。
第六章经济增长(10学时)1、教学内容(1)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2)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3)新古典增长模型;(4)内生增长理论;(5)增长核算;(6)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6)本章评析。
第六章产业发展理论
l ③工业的工资水平比农业大约高30%左右。 l ④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利用利润进行投资.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
l 3、刘易斯定义的经济发展过程 l 第一阶劳动力,因此,无论劳动力的需求如何扩大, 总能在不变的 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力的供给。 l 第二阶段: 由于劳动力也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是稀缺的, 而 而不再是无限供给的, 因此工资水平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 经济发展的成果、利益开始在两个部门之间以及资本家和 工人之间分配。
l 他认为,当前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第一阶段。
l ②地域上的临近
l 地域上的临近便于实现产业转移和传递,易于实现产业结构 构之间的国际性转移和引起连锁型变化及转移。
l ③区域内各国 (地区) 实施外向的发展战略
l 开放经济体制,不仅便于地区内实现产业循环,而且使本,地 地区的产业循环机制呈开放状态。
(二)雁型模式的局限性
l 1、东亚发展中各经济体在资本、技术市场上对于日本与 美国的过度依赖。
人消费,又可做生产要素投入生产。②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 即劳动力与资本。③资本与产量比率固定不变。④不存在技 技术进步或只有中性技术进步。 l (3)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G=s/V l 式中: G表示收入(或产量)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即本期收 入(或产量)增量与上期收入(或产量) 之比(Δy/y);s表示 平均储蓄倾向,即总储蓄与总收入之比(s/y);V表示加速系数, 即投资与产量之比( I/Δy)。
l (5)贡献: ①为经济增长理论向动态化、长期化、定量化、 实 用化方向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②该模型因为高度抽象、 简化、便于测算, 已成为经济学家及一些国家用以研究测量 经济增长、制定经济计划的便捷手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6章)-内生增长理论
(6.2)
可以看出,该模型把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索洛模型作为 时的特例,即。如此设计的模型中,出现了两个要由经济系统本身决定其 存量变化的变量:资本和知识。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以后,经济增长分析 的复杂性增加了。因此,分析和讨论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假定产出 不受资本影响,考察知识和产出如何增长;第二步,放弃资本不影响产 出的假定,分析这种一般情况下资本、知识和产出如何增长的问题。
(t ) A (t ) (t ) (1 a L ) A y y (t ) (1 a L ) A(t ) A(t )
(6.4)
值得注意的是y(t)不再像以前那样表示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 而直接代表人均产出。g仍表示技术进步增长率,即知识增长率。 但g不再当常数看待,而是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变量:
(6.7)式的特殊含义是,当 1且 g (t )恒等于 n
(t ) 0 , g (1 ) 时,
即知识的增长率 g (t ) 恒为常数。鉴于此,把 n (1 ) 记为 g * ,即
n g* 1
(6.8)
进一步分析知识增长率(即人均产出增长率) g (t ) 的变动情
L
g (t )[ n ( 1) g (t )]
(6.6)
n (1 ) g (t ) 0
可知当 n (1 ) g (t ) 0 时, (t ) 0 , g (t ) 上升;当 g
(t ) 0 , g (t ) 不变。 g (t ) 下降;当 n (1 ) g (t ) 0 时 g 时,
Y (t ) [(1 a K ) K (t )] [(1 a L ) A(t ) L(t )]1 (t ) B [a K K (t )] [a L L(t )] [ A(t )] A
内生增长理论
ɺ K (t ) = sY (t ) ɺ L(t ) = nL(t )
(6.2)
可以看出,该模型把生产函数为柯布可以看出,该模型把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索洛模型作为 时的特例, 时的特例,即。如此设计的模型中,出现了两个要由经济系统本身决定其 如此设计的模型中, 存量变化的变量:资本和知识。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以后, 存量变化的变量:资本和知识。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以后,经济增长分析 的复杂性增加了。因此,分析和讨论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的复杂性增加了。因此,分析和讨论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假定产出 不受资本影响,考察知识和产出如何增长;第二步, 不受资本影响,考察知识和产出如何增长;第二步,放弃资本不影响产 出的假定,分析这种一般情况下资本、知识和产出如何增长的问题。 出的假定,分析这种一般情况下资本、知识和产出如何增长的问题。
Y ( t ) = F ((1 − a K ) K ( t ), (1 − a L ) A( t ) L( t )) ɺ A( t ) = G (a K ( t ), a L( t ), A( t ) )
K L
产品生产与知识生产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产品生产来说,可以 产品生产与知识生产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产品生产来说, 假定规模稿酬不变。然而对于知识生产来说, 假定规模稿酬不变。然而对于知识生产来说,把生产知识的各种要素 都增加一倍时,如果假定增加的要素也同原来的要素一样, 都增加一倍时,如果假定增加的要素也同原来的要素一样,发挥同样 的作用,就意味着没有新的发现,因此知识没有增加, 的作用,就意味着没有新的发现,因此知识没有增加,假定知识生产 的规模报酬递减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在知识的生产中, 的规模报酬递减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在知识的生产中,研究人员之 间的相互交流、实验仪器及固定设备的投资,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间的相互交流、实验仪器及固定设备的投资,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各种投入要素都增加一倍后,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各种投入要素都增加一倍后,新增的知识量就 可能高于原来规模上的知识产量, 可能高于原来规模上的知识产量,这意味着知识生产的规模报酬可能 是递增的。所以,知识生产很不同于产品生产, 是递增的。所以,知识生产很不同于产品生产,不能对知识生产作出 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或不变的假设。 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或不变的假设。
2宏观经济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它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等。
(一)选择题1. 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定义,自然增长率G N与实际增长率G之间的关系是():AG N≥G;BG N≤G; C G N>G;DG N<G。
2.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3.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自然增长率G N,经济将():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4. 要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必须使():AG=G N;BG=G W;CG=G N= G W;DG W= G N。
5.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已知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小于实际增长率G,如果合意的储蓄率等于实际储蓄率,那么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将():A小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B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C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D以下情况都有可能。
6. 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合理反应是():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不能确定。
7.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之所以是一种动态分析,是因为它():A从连续的各个时期来分析经济增长;B根据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C根据有效需求来分析经济增长;D在技术、人口和资本均可发生变化的时期内分析经济增长。
《某某年《微观经济十八讲》第六章经济增长理论》
当实际的增长率等于有保障的增长率(即GA=GW) 时,实际的资本—产出比(υ)就等于企业家合意 的资本—产出比(υr),与实际的经济增长相适应 的实际资本增量就等于企业家感到满意的资本增 量,或者说,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本投资正好等 于企业家愿意进行的资本投资。 由于在这样一种稳定的增长状态下,实际的投资 与企业家计划的投资相一致,所以这一增长率叫 做“有保证的增长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著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罗伯特·索 罗(Robert Solow)于1956年在《经济学季刊》 上发表了“对增长理论的贡献”一文。提出了一 个经济稳定增长的模型(即索罗模型,The Solow model),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二)增长过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y (n+δ) k
y=f(k) y*
sf(k) E
O
k*
k
图6-3 平衡增长的稳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四、储蓄率变化对平衡增长状态的影响
短期来看,在经济从原有平衡态(E1)向新的平 衡态(E2)过渡时期,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量、 产出量增加,总产出、人均产出、人均资本加速 增长。 从长期来看,经济最终将到达新的平衡增长点, 总产出、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增长率将逐渐回落 到平衡增长率水平。
c C Y sY Y s Y ysy f (k)sf (k) AL AL AL AL
c* f (k*)sf (k*) f (k*) (n)k*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当GA>GW,实际的资本—产出比就会小于企业家 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即υ<υr,企业的投资增加, 一方面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增加总供给,其结果将加快经济增长,使实际的 增长率GA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更大,刺 激进一步的投资。 当GA<GW,实际的资本—产出比就会大于企业家 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即υ>υr,企业将减少投资, 以消除过剩的存货或资本。投资的减少将使国民 收入和实际增长率下降,实际的增长率与有保证 的增长率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六章 增长极理论
• 一、支配作用 • 增长极理论以“不平等的动力学”或“支 配说”为基础。 • 佩鲁指出,社会是一个不同质的集合体, 由于各种因素,社会集合体内部的各种组 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相互联系。 这种联系就是“支配关系”。
• 所谓支配就是指当存在着甲、乙两个经济单位 时,若甲对乙产生一种影响,而乙对甲不能产 生相反的影响或者乙对甲无法产生同等程度的 影响时,则称甲为支配单位,乙为被支配单位。 • 支配作用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形式。 • 支配作用可能产生于偶然的原因,也可能产生 于结构性的、制度性的因素。 •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支配单位起主导作用的 不平等的动态过程。
• 从20世纪50年代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其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 域规划中均收到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 在我国,有学者指出,对欠发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 就可以采取“效益优先”原则,首先在具有增长潜 力的地点集中投资,通过极化效应使这些城镇称为 增长中心,然后再通过政府的干预强化增长中心的 扩散效应。从现实来看,这一理论的应用在我国取 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 表现在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比较突出,而传播效应却 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以“增长极”带动区 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
• • • •
四、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1、有长信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人才 2、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 3、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3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增长极理 论做了补充和发展。主要分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 • (1)佩鲁提出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极概念比较模糊,为了明确其概念,区域 经济学家拉苏恩(J. suen)进一步结束了这一理论的内容。 指出了增长极与组织空间(organization space)之间的关系。其 中心思想是: • ⅰ增长极是由一系列经济多动组成; • ⅱ这些活动通过投入、产出联系被优化地组成一个整体; • ⅲ通常它们围绕着一个先行部门或者是推进性的行业集群成块; • ⅳ在地理上它们有集群性; • ⅴ一个先行部门和一组先行部门,随后是诱导城市活动的整个 集团会成为创新的中心,它们采纳创新、扩散创新; • ⅵ这一类经济活动中心的增长速度比该区以外的经济活动的中 心增长要快。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
e. 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可以用 人均生产的函数曲线来表示(见图形);
f. 储蓄率(s)和资本折旧率(δ)均为常数, 资本存量的增量为△K = I - δ K;
g. 两部门经济中,投资 = 储蓄是经济均衡的 条件,即I = S = s · Y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y y= f(k) 0 y
由于 k = K / N,资本存量必须与劳动一样按人 口增长率n增长,经济稳态公式为: ΔY/Y=ΔN/N=ΔK/K=n 这就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基 本公式或经济平衡增长路径公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图形(新教材P138图)也可说明经济增长 的稳态:
横座标为人均资本量即k,纵座标为人均产量 即y。(n+ δ )k为持平投资或资本广化曲线,y = f (k)为人均生产函数曲线,sf(k)为人均储蓄或 人均投资曲线。
库兹涅茨下的经济增长的定义包含了三方 面含义: 一是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生产能力(即经 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上(亦指人均GDP增长率的 提高); 二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三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意识的相 应的调整上(即建立在相应的制度创新基础上)。
2. 经济增长的衡量: 经济增长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其公式为: Gt = ( Yt – Yt-1)/Yt-1 其中Gt为t期经济增长率,Yt为t期总产量, Yt-1为上一期总产量. 3. 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增长六个方面的特征: a. 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 b. 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包括劳动 生产率和其它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上,库氏还 提出了“倒U假说”。 这一假说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非 农业部门的扩大,人们的收入差距或不平等程度 不断加剧;随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由于农 业比例下降而占被支配地位时,部门之间不平等 即收入差距又逐步缩小.这种经济增长过程中出 现的情况反映在图形上(如图所示),如同倒U 形状,故被称为“倒U假说”。
2宏观经济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它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等。
(一)选择题1. 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定义,自然增长率G N与实际增长率G之间的关系是():AG N≥G;BG N≤G; C G N>G;DG N<G。
2.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3.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大于自然增长率G N,经济将():A持续高涨;B长期萧条;C均衡增长;D不能确定。
4. 要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必须使():AG=G N;BG=G W;CG=G N= G W;DG W= G N。
5.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已知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小于实际增长率G,如果合意的储蓄率等于实际储蓄率,那么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将():A小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B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C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D以下情况都有可能。
6. 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合理反应是():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不能确定。
7.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分析之所以是一种动态分析,是因为它():A从连续的各个时期来分析经济增长;B根据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C根据有效需求来分析经济增长;D在技术、人口和资本均可发生变化的时期内分析经济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与发展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与发展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旨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修正,逐渐形成了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增长理论之一。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共同驱动的。
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的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率。
劳动力增长率可以通过人口增长率来衡量,资本增长率可以通过投资率来衡量,而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则是一个外生变量。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当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率都保持一定水平时,经济就会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
这是因为劳动力和资本的增长会带来产出的增加,而技术进步则能够提高产出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
然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它的一大局限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现实世界中,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而环境的容纳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如果经济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了包含环境因素的增长模型,例如可持续发展模型。
这
些模型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实现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它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修正与完善。
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人们对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以寻求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哈罗德-多玛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新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
1.古典经济增长思想
★代表人物:配弟、斯密、李嘉图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财富增长)的原因 ★内生变量:土地、劳动、劳动分工、分配
2.单要素的现代经济增长
★代表人物:哈罗德、多玛 ★ 研究主题:资本产出比不变条件下 的经济稳态增长路径 ★内生变量:资本 ★外生变量:人口增长率、技术
3.多要素的现代经济增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代表人物:索洛 ★研究主题:资本产出比可变条件下的 经济稳态增长路径 ★内生变量:资本、劳动 ★外生变量:人口增长率、技术
4.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代表人物:琼· 罗宾逊、卡尔多 ★研究主题:考虑工人储蓄条件下的经 济稳态增长路径 ★内生变量:资本、劳动、分配 ★外生变量:人口增长率、技术
5.新经济增长理论
★代表人物:舒尔茨、卢卡斯、巴罗、 罗默、诺思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制 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内生变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 术、制度
两个关键问题:
★为什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 一百年或两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水平? ★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
3.下列选项中,( )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 型所包含的内容 A.均衡的增长率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B.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要使 G=Gw=Gn; C.通过调整收入分配,降低储蓄率,可以实 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D.从长期看,由于市场的作用,经济总会趋 向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单项选择题:
1.经济增长的基本标志是( ) A.失业率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2.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是( ) A.使企业家满足于他们已作出的最优决策, 并在未来继续作出类似的决策; B.确保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 C.往往是经济自发经历的; D.考虑到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