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初探

合集下载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探索——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为例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探索——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为例

职三 年后 的青 年教 师 , 进 一 步加 强 指导 和 管理 , 指
导新教师参加教研 、 课改 、 课 题 申报 、 论 文 撰 写等

“ 双 师 型” 教 师 专业化 素 质 的提升 实践
工作 , 使新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班
“ 双师 型” 教师 队伍 的培育 , 关键是提高教师 级 管 理方 面 ,从 师 表形 象 、班 主任 工作 过 程 和规 素质和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制度和措施上催 范 、 学生思想工作 、 谈话艺术 、 家访 、 班级工作计划

步 加强 学 校青 年 教 师 队伍 建 设 ,形 成学 校 教 师 动 主题 征 文活 动 , 其 中, 要求 见 习期教 师及 初 级 职
学术 梯 队 , 根据 《 教 育 教学 优 秀青 年教 师 培养 工 作 称 的 青年 教师 人 人学 习 , 人人 撰 写征 文 , 学校 用 完 让青 年 教师 通过 读 、 写、 思、 研 实施 办 法》 ,选 拔一 批 在教 师 岗位 工 作满 三 年 , 3 5 成 科 研积 分 的手 段 , 周 岁 以下 的在 本 校从 事 教 育 、 教学 、 科研 、 管 理 等 逐 步树 立科 学 的教 育理 念 。 工作 的优 秀青 年教 师 ,为 他们 确 立 目标 ,指 定 导 ( 二) 青 年教 师教 学 实践课 题化 获 中级职 称 的青 年 教师 ,着 重组 织 其学 习教
职教师资 , 尤其是“ 双师型” 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
职 业 资格 证 书 的 职业 院校 教 师 ,他 们 既 有 专业 理 论 知 识 又有 实 际操 作 技 能 ,能 够 同时 进 行理 论 教
项工作 ,让每一个新教师在上岗三年 内做到教学

初探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初探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初 探 高职 “ 师 型 ’ 师 队伍 的建 设 双 ’ 教
文 / 允 平 黄 文峰 苏
辽 宁职 业 学 院 铁 岭 1 2 01 10
摘 要 :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目的是 要 培 养 既 有 理 论 基 础 又 有 实践 动 手 能 力 的技 能型 、 用 型人 才 。这 就 需要 建 设 一 批 “ 师 型” 高 应 双 的
化 、 度 化 。 六 是 要 提 供 有 利 于 年 轻 教 师 课 题 的研 究 , 利 于 大 学 生 创 业 实践 动 手 制 有
和 学生发展个人兴趣 、 特长 和脱颖 而出的 能 力 的 提 高 。
[] 教 育 与职 业 ,0 4 ( 7 J. 2 0 ,2 )
E ] 邓小妮等, 4 对高等职业教 育‘ 职业属 性, 认
S a c e he q lt “he d ub et a h r t e tac rt o p t on tuc e r h st uaiy t o l e c e ” h e he r o o c sr t
S u pn uY n i g
Hu n n e g a g We f n
中 国 教 育 与 社 会 科 学 … … … …
好 , 正 提 高 大 学 生 的 创 业 素 质 和 创 业 技 真
2救育 1论 0 年1月 坛期 0 热 第1 8 点
充 分 利 用 校 内 资 源 建 设 创 业 实 践 基 生 创 业 能 力 的 有效Leabharlann 办 法 , 多 学 校 作 了积 许
师 资 队伍 。本 文从 “ 师 型 ” 师 的 特 点 着 手 分 析 了“ 师 型 ” 师应 具备 的 条 件 。 并将 我 院近 几 年 来 “ 师 型 ” 师 建 设 的 方 法 途 双 教 双 教 双 教 径以及取得的成就作 以简单介绍。 关 键 词 : 等 职 业教 育 高 “ 师型” 师 双 教 具备条件 建设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以及应采取的激励措施。

标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国家振兴靠教育,教育振兴靠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就是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科学理论知识,专业应用能力。

1.1 面对新知识、新理论、新学科、新课题的不断涌现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不仅需从事工程规划设计、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大批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制造、维修、管理、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教师责无旁贷地挑起培养这一层次人才的艰巨任务。

他们只有在结合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传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智力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才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要求。

1.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一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育以能力为中心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技能训练,实训教学环节在一般的课程教学中,比重要达到40%以上,要求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经过一定的适应期(很短)或不需要适应期便能顶岗工作。

所以只有具有一支“能讲会做”的“双师型”队伍,才能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

1.3 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可以大致分为两类:①由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外聘或者由中专学校转型升格而来,他们的优点是: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技能比较熟稔。

缺点是: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了解不多。

②招聘接纳的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他们大部分是青年教师,优点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能快速掌握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职业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开题报告

职业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开题报告

职业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种教师队伍集职业能力、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于一身,既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又能在企业实践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职业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职业能力不足、师资队伍红利逐渐消失等。

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和实践职业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旨在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该研究将开展以下具体目标:1.分析当前职业教育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探索建设职业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和策略,提出具体的实现思路和方法。

3.实践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适合职业中学的具体实践方案。

4.总结和评价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效和经验,为其它职业教育学校提供参考和启示。

三、研究内容和步骤本研究的内容和步骤如下:1.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情况和现状,分析职业教育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和现实背景。

2.问卷调查,了解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的情况,分析职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3.实地调研,了解职业中学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和策略。

4.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进行培训和提高。

5.开展教育教学培训,针对职业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培训和提高。

6.总结与评价,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及成效进行总结与评价。

四、预期成果1.系统地研究职业教育中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2.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教学培训等方面的实践方案。

3.通过实践验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众所周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社会一线职业岗位的技术型、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而承担人才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教师是关键,也是核心,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一)师资来源不合理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招聘制度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主要来自于各个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

这些大学生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充满希望和干劲,可是缺乏社会工作经验、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教育基础。

此外,另一来源为其他专业转型的教师,这部分教师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但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不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评定标准不明确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仅从职业资格和教师资格的“双证书”来认定“双师型”教师,这样的“双师型”教师教学理论能力较强,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所传授的知识点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知识较难对接。

另一方而,很多职业院校引进企业技能型人才,设置了在编制控制、行政审批等方面的门槛。

同时,还要求外部技工必须和高校普通教师一样具有专业的教师素养和学历等资质才能进入校园执教,这些优秀的技能技术型人才往往因缺乏该方面的资历而无法进入高校。

(三)缺乏培养和引进机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正确引进培训机制。

目前,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主要以短期集中培训和教师赴企业实践两种形式。

这两种培训方式各有弊端。

短期集中培训是让教师在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赴企业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熟悉实践技能。

而企业实践虽然实习周期长,可是由于企业生产安全规范的要求,实习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企业专业操作,仅仅流于表面,存在“走马观花”的现象,没有扎扎实实沉浸在企业里学习企业的文化、岗位技能知识点。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引言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也越来越重,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他们既是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又是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使命。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可以为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也能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进行初探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建立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和选拔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研究目的还在于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如何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通过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关键因素,可以为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其成长和进步。

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实践应用,将有助于发挥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初探[摘要] 思想重视不够,教师来源单一,培训机制不健全是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主要问题。

制定“双师型”师资建设整体规划,实行切实可行的方法——校企合作,是解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问题对策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的关键。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需要,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国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及其前的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对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和实施方案。

但在一些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对职业教育性质、地位、作用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认识还很模糊甚至茫然,表现在行动上主要是教学工作中没有很好体现基本素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依然只注重理论讲授,追求系统性、完整性,方法上以单向灌输为主,这些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定需要。

2.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不统一各地及各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虽基本相同,但没有权威部门给予“双师型”教师明确的定义,对其任职资格缺乏具体、严密、细致的规定,没有形成可操作的、统一的评价标准。

阻滞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些地方仍停留在规划与要求上。

3.师资来源的制约我国职业院校大部分是“三改一补”转型而成。

为适应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引进了大量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从我国职业教师的来源看,无论是“三改一补”转型的职业院校,还是大学毕业生、由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实践过,有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

4.师资管理缺乏竞争机制现行职业高专院校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套用的是“本科标准”,在职教师资上岗的必备条件中,“双师”素质未被列入其中,导致专业教师缺乏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积极性,这与职业高专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相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职业技能又有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他们既能教书,又能做教,具有双重职业素养和专长。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评价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以期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

一、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能力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能力是指其在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综合素养。

具体来说,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核心能力:1.职业技能能力。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特定领域内熟练操作,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训教学。

2.教育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优秀的教育教学素养,能够熟练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3.跨学科综合能力。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能够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进行跨界合作,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评价双师型教师,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胜任力模型。

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了以下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1.学科素养。

这是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对所属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和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2.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他们应能够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案,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团队合作能力。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教师和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和实践项目,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

新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顶岗实习探讨

新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顶岗实习探讨

新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顶岗实习探讨1. 引言1.1 高职院校教育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高职教育作为传统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重要桥梁,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专业实践和实习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更贴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1.2 双师型教师顶岗实习定义双师型教师顶岗实习是指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引入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将在校期间接受由行业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授课的教学,同时还将在企业或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接受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培训和实践。

双师型教师顶岗实习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行业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他们通过合作授课的方式,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进入企业或相关单位,参与实际工作,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顶岗实习是一种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知识,还能够提升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重教学资质的教师,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基础。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

他们不仅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学服务。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而“双师型”教师,即既有企业从业经验,又有教育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更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

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行业背景和技术技能,又要有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有的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时,更加偏重于行业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忽视了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方面可能会存在欠缺;而有的高职院校则更加偏向于教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却忽视了实际的行业经验和技术技能,导致这样的“双师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缺乏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指导。

如何明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吸引一定数量的企业从业人员来担任教学岗位,但是这些企业从业人员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欠缺;高职院校需要具备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能力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岗位,但是目前这类教师的数量也存在不足的问题。

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诸多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完善,比如在教师选拔、激励机制、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行业的热点话题。

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现状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

他们既能够灌输知识、传授技能,又能够以身作则、以实践为根基,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不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能够将自身的行业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一些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但在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效果有限;一些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但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成为制约他们“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瓶颈。

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

1. 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教师的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素养。

还可以加强学科交流,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做到知行合一。

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实践教学竞赛、行业培训等活动,让教师参与提高他们的行业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

3. 搭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让教师走出校园,深入一线,了解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要求,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战技能培训。

4.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教育模式和教师队伍建设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被认为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在实际培养中,“双师型”教师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和建议。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

从而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求。

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作热情也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教师培养体系不健全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师培养体系上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导致教师技能的提升和专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和规划也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在接受“双师型”教师教育时无法获得系统和全面的学习。

3.教师队伍发展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发展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弊端,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导致教师缺乏动力和发展空间。

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一些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整体培养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1.改革教师招聘制度针对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改革教师招聘制度,引进一批年轻化、技能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可以通过定期评选优秀教师并给予相应奖励来激励教师,提高其教学质量和工作热情。

为了解决教师培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引入外部专家和企业导师来指导教师的技能提升和专业发展。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和规划,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这是因为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校,面向诸多领域的企业与社会,要求学校的师资力量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正在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背景分析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其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背景下,市场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高职院校在这一领域的毕业生一直是市场需求的主要对象。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多数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不够匹配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开始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培养一支既具备技术水平又具备高水平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1. 适应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市场上真正具备良好技术水平和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并不多见,这导致了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

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培养出更多具备技术实力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2. 提高教育质量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技术人才储备和产业结构升级。

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逐渐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重大,涉及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不匹配等。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师资力量不足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首要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要求既具备实践经验,又具备教学能力,这就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现实中,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大多以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为主,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这导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困难,培养出来的教师质量不高,且教学效果较差。

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也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大问题。

教师培训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并不完善。

教师培训课程存在单一、重复、零碎的问题,培训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效果不显著。

教师培训时间较短,无法满足教师全面提升的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和活动,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不匹配也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之一。

高职院校的教师培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而目前的教学资源分配仍然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这导致教师培养中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能力,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分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教学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和教学资源不匹配。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教师的招聘和培养,提供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课程和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近年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热点话题。

所谓“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又要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这种教师队伍的建设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并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还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通过制定科学的职称晋升制度,激励教师主动学习和提升自己。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双师型”教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能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不仅仅要有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沟通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管理课程,培养教师的管理能力,使其具备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和沟通技巧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应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对“双师型”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奖惩。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及时发现教师的问题,并给予关爱和指导,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还应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提供丰厚的奖励和晋升的机会,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政府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与企业合作、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地构建起“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与传统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提出的。

然而,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解决。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解。

该模式是指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然而,目前仍有一些高职院校难以理解这种模式的内容和方法,造成了教育教学上的不能及时跟上发展步伐。

其次,高职院校要确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和重点。

该培养模式中,两位“老师”分别指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有机结合。

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经验,以及如何使专业知识与行业技能进行结合。

只有在明确了这些目标和重点后,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

第三,高职院校要注重“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能力是其实现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其中包括:培养教师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引导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与实践基地紧密合作,建立行业界和学院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开展教研活动,促进互相学习,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第四,从学生角度出发,推行“双师型”教育应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

这是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目标的重要方法。

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而“双师型”教师模式的推行,则需要进一步落实学生实践性的教育方法。

加强行业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实践创新、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通过实践教学逐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要培养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师较少。

这主要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缺乏丰富的实践培养教师的经验所致。

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使教师能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缺乏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该引导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和资源支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也应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认可,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交流,营造积极的科研氛围。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也需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师作为职业人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高职院校也需要对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加强,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培养“双师型”教师也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应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和实际需求,增加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学能力;注重教师科研和理论基础的培养,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提升教师的素质;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探究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推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旨在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解决。

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受限于经费和资源等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招聘到的具备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教师相对较少。

对于一些专业而言,更难找到真正适合“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行业教师。

提升师资力量,尤其是行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迫在眉睫。

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行业与学校合作的力度。

行业教师具备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行业教师与学校的联系不紧密,很难有效地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与行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行业专业协会、实习基地等方式,加强行业教师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价体系的建设。

传统的教师培训体系一般注重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对于行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缺乏有效的培养和评价。

高职院校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体系,包括行业知识和技术培训、教学方法培训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

传统的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缺乏有效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变化。

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行业与学校合作不紧密、教师培训和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不充分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行业教师的招聘和培养、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和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探“双师型”教师是指在高职教育领域中,既具备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科教学能力,又具备职业教育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也能够充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培养出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人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试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在高职教育中,“双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招聘具有职业经验的人才来担任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与专业教育能力,进而将这些专业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教学传授中,培养出更具实际操作能力的职业人才。

二是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更具实践能力的职业人才。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实践教学尤其重要。

高职院校应该密切与企业合作,深化实践教学,充分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企业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快速、更深入地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教育具有民办性、职业性与应用性等特点,对教师的教育培训要求更高。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这样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并融入工业、商业等企业,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总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只有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和教师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初探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并付诸实施,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职培养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24-01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这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要求和建设。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1]。

1 “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和标准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3年2月发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规定了双师型教师的任职资格条件。

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
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

简言之即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硕果连连,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如教师数量不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双师型”教师缺口较大等,应根据这些新问题商讨具体的解决对策。

2.1 教师来源和能力单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总体说来源单一,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直接应聘到院校任教,属于典型书本知识型的“三门教师”,即“家门—校门—教门”,基本没有行(企)业实践经验。

这样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不能很好衔接,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
虽然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专任教师提出了实践能力的要求,并千方百计采取了相应措施,引进、培养双管齐下,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并没有明显提高[3]。


照理想比例,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量65%左右比较合适,但无论是高职还是高专,当前“双师型”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的比例都未达到理想水平。

此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更深层次的缺陷在于专任教师职务结构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专业带头人缺乏。

较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极其匮乏,这必然会影响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也势必影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

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
3.1 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打破现有师资来源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

高职院校可制定相应措施,鼓励并吸引优秀人才到学院任教或兼职,充实教师队伍。

在师资引进中,应突出教师的“应用技能”,严把“能力”关。

要注重从企业、施工单位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有多年在一线从事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经历,经过教师资格培训,取得任教资格。

他们既适于做专业实践课的教师,也可以任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完善培训体系
学校应采取相应对策,一方面要增加教师数量,减轻教师教课负担,有计划的轮流抽调实践经验较少的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和锻炼,以“产学研”为导向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定期派专职教师以挂职顶岗、跟班研讨等方式,到第一线
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4]。

同时与企业结合,进行“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3.3 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考核是激励机制的一种形式。

通过考核可以衡量和判定高职院校教师是否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和资格。

特别是针对那些还没有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应通过考核合理地定位其所处的位置,使其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为了让每位教师的积极投身到“双师型”素质建设中来,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奖励的政策措施要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极大的调动广大教师学习提高的积极性。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的核心要素,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培养模式的转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要通过教师来实现。

而强化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核心办学能力的首要任务。

名师出高徒,优秀的教师队伍定会为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符合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史立峰.青年教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0,117(4):44.
[2] 姚欣.浅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5):35.
[3] 杨德山.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与教育,2008,12:42.
[4] 王忠昌,王屹,方绪军,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新途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