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年,大起大落,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并存
停滞阶段:1966-1978年,城市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发展缓慢
加速发展阶段:1979-2000年,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和城市人 口迅速增加
稳定发展阶段:2001-至今,城市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劳动力转移: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 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创新:工业化与城市化促进技 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经济效益:工业化与城市化提高经 济效益和产业附加值
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变革
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 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 丰富劳动力。
技能需求提升:工业化对技能人才 的需求增加,促使劳动者提升自身 技能水平。
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机遇:绿色发展成为未来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政策支持: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应对气候变化 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强 调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
保护
智慧城市:利 用信息技术提 升城市管理效 率和服务水平
城乡融合:促 进城乡一体化 发展,缩小城
乡差距
创新驱动:鼓 励科技创新, 提升城市核心
竞争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产业升级与转型 城市规划与建设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件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件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典例剖析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 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 断加快。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 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区位优势:临海 (地处沿海);邻近港澳 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 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城市作用: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 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01:夯实两大基础点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征 2、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珠江三角洲 两广 B___丘陵 A_____平原 北 东 C___江 D___江 西 E_____江 珠海 G_____城市 深圳 I_____城市 广州 F_____城市 澳门 H_____城市 香港 J_____城市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 2、珠三角工业化问题 ①大量占用耕地; ②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3、珠三角城市化问题 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公 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路延伸方向排开 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②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耕地资源日趋紧张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 ③珠江水质恶化 珠江 ④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⑤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火电厂排放烟尘、二氧化硫 不少城市面临“垃圾围城” 问题
02: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3、20世纪90年以后珠三角工业化第二阶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①工业实力大大增强,②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不利:①政策优势已不明显,②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 丧失③地价也上涨④市场规模较小 4、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的推动作用 (1)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2)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 (3)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第35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最新考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________下游。

(2)范围:包括A________、B 深圳、C________、佛山、江门、D 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E________和F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________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混杂的________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________体系。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4.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活学巧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工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出以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GDP迅速增长,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1.[全国卷Ⅲ,3~5]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劣势:位置位于祖国大陆部分最南方,离中心腹地远,另有 南岭阻挡,经济腹地小。-----
珠三角工业掠影
厚街镇:鞋业
石湾镇:陶瓷
肇庆
广州 佛山 东莞 江门 中山 惠州 深圳 香港 广州
珠海
澳门


小榄镇:五金
“东莞模式”
• 所谓“东莞模式”,由东莞提供土地,可能是已建成的标准厂

房,中国内地四川、湖南等省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 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 “东莞模式”由于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不高,可以迅速复制和 膨胀到几何级数,东莞以“制造业名城” “世界工厂”的面目
0.62
1980 年 1980
1993 年 1993
1980年
1993年
耕地面积变化
城镇平均建成区 面积变化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广东五十年》、历年《广东统计年鉴》
城市数量增多 规模扩大
1985年——2002年新增加城市
1985年珠三角城市分布
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化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侨乡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
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方向
中国有约500万海外华人, 大约拥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 其中45%以上华人的祖籍为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珠三角工业化
2、发展条件
国内 环境 改革开放
技术 资金 设备 资源
自身 劣势
三来一补 珠三角 三资企业 工业发展 一镇一品
产业转移
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亿元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90 1998 200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系列丛书
【例2】
(2011· 江苏卷)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
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 图。读图回答问题。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 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珠三角由原来的产业转入地成为转出地 D.环境污染严重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自 主 课 堂
第一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全面排查 ····· ····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 为例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 推动。 (2)二者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城市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8
系列丛书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生活链接]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为珠江三角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广东省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了解:世界工业化进程和世界城市化水平差异,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知道: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产生的问题。

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应用: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特点,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人地协调观:理解国际国内背景和区域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树立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念。

综合思维:归纳区域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其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区域认知:认识区域工业化的利弊因素;评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地理实践力:考察某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现其问题,提出调整措施,指明发展方向。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概况(1)01珠江下游。

(2)02广州、深圳、03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04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1)(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变。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主要表现(2)(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4)居全国前列。

4 [自我探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何关系?[答案]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阶段结果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以06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轻型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07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自我探究] 为什么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答案]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名师课件2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程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标准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结合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学习 目标
2.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 因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 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主题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活动与探究 材料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较为 密集,建设项目多,工业密集,城市大量占用耕地。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成为我国三大酸雨区之一。由于人口 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围绕在城市周围,成为 一道“美丽的风景”。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珠江,超 过其自净能力。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 比重。 结合材料探究:①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 些? ②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所示:
主题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其工业的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劳动力成 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有所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 业升级。为了拓展工业发展空间,近年来加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经济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过程和“泛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一轮复习课件:10.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轮复习课件:10.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 二
第十章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20-
(3)温州模式 ①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②不贪大求洋,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 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是“温州模式” 的 突出特点。


第十章


第十章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7-
解析:第 (1)题 ,由图可知 ,农村人口从 1983~2001 年基本没有变化 ,2007 年农 村人口下降 ,故 A 项错 ;2001 年前 ,农村人口相对稳定 ,说明城市人口的增加并非 主要来自农村人口的转化,故 B 项错 ;2001 年后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城市人口迅 速增加 ,说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故 C 项正确 ;2007 年广州市的城市人口 比重已达到 90%以上 ,未来城市化速度将减缓,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 D 项 错。第 (2)题 ,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实施的,并非城 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故 A 项错 ;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 的根本原因 ,故 B 项正确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是起到促进城市化的作用,故 C 项错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并非根本原因。
第十章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0-
一 二

1.点拨:核心城市为广州、深圳。 4.点拨:在稳步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 5.点拨: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6.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第十章
第6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1-

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课堂巩固 3.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 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 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4. 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产业结构 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B ) A. 信息产业 B. 轻纺工业 C. 旅游业 D. 精密仪表工业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段
特征
原因
改革开放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城乡一 初期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
体化
布具有广泛性
20世纪90 以核心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 年代中期 城市为 圳等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以后 主导的 显著增强 城市群 体系
P65
说说“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 ②有利于企业之间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增 强市场竞争力; 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珠三角工业发展第二阶段 稳步发展阶段
民工潮
阅读P69“汹涌的民工潮”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民工潮”现象?
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环境
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毗邻港澳
华侨众多 开放政策 吸引外资 外向型经济 稳步发展 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分哪两个阶段?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夯实基础阶段
稳步发展阶段
珠三角工业发展第一阶段
外商提供 资金 生产设备 技术指导 加工 组装 工厂
当地提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湘教版必修3
解析
(2)20 世纪 70~80 年代台湾企业到中国大陆主要投资的部门最可能是 ()
A.石油化工 B.信息产业 C.纺织工业 D.精密仪器
答案 C
解析 20 世纪 70~80 年代中国大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台湾企业到中 国大陆主要投资的部门最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 业。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2)海河中游地带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汽车工业 B.国际交流中心 C.石化工业 D.交通枢纽
答案 B
解析 处于双城相向拓展方向的海河中游地带通过重点开发,将成为承 接“双城”产业及功能外溢的重要载体,因此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国际交 流中心,故 B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3)低碳化双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同时建设多个中心以分散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新建中心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C.新建中心等级规模比中心城市水平低 D.新建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距离较近且交通便捷
答案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 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原因: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②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 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任答一点即可)
答案
考向 1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2018·广东茂名五校联考)二战后,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20 世纪 60~70 年代以发展劳动密 集型轻工业为主;20 世纪 70~80 年代中国台湾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转 移,大力发展制造业,与此同时向中国大陆投资并将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 近年来中国台湾经济逐渐衰落,中国台湾制造业投资在中国大陆逐渐减少, 而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投资逐渐增多,但仍有超过 50%的制造业在中国大 陆投资。据此完成(1)~(3)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四章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概述
阅读理解: 三个问题:两个关系一个推进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三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 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 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 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P72“活动”3 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 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 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 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 港澳,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 开放政策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 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 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问题与对策 讨论分析以下案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2.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 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P76“思考”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 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 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 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 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 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 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 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 划。

必修3第2章第6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必修3第2章第6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必修3第2章第6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课标要求】以某经济发展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3.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影响。

【学习重点】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学习难点】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64—71页全部内容,自主学习并思考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2.改革开放初期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

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各阶段的特征。

5.工业化对城市化有哪些推动作用?6.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4.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

分析该区域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巩固训练】1.“有一位老人有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大致位于()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海南D、广西壮族自治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3.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明显上升5.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区之一()A、外向型B、内销型C、辅助型D、内向型6.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正在加速相互分工与合作,以构建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下列城市中不是这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是()A、深圳B、珠海C、广州D、香港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讨论: 分析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 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二阶段
全国最大的电子
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信息产业基地
珠 江 _政__策__优__势_已不明显
发展 高新 劳__动__密__集__型_产 技术产业

1角
9洲
9地
0区


抓机 住遇
经济发展 带动工资 水平_提__高_
劳__动__力__成_ 本__低_的优
•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 推动 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 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 是为大中城市的工业 配套和补缺起步, 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 升级和优化。
温州模式
• 温州模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 农 民办企业, 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 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3.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 国的酸雨中心之一;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水质性缺水:即水质受到污染,以致水 不能使用,或使水生物死亡;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地肥力下降; E、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对策3: 加强规划与管 理
珠江三角洲共有26个县市, 2200多万人口。但30多万以上的大 中城市只有6座(不包括香港在内), 也只占珠江三角洲城市 数的不到25%。与此相反, 2~10万人口却从原来的5座增加到 24座, 建制镇达到432个。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A、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珠江三角洲 地区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第二章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论文

第二章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论文

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3.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相关资料的分析、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组织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说出城市化的概念与标志、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课文引领】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原因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进程特点城乡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形成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阅读】p64~65页,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

【活动】p65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

这种经济模式虽然较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乡镇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很受消费者欢迎,使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届全国前列。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学设计(市级比赛教学设计)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学设计(市级比赛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感受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3.关注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认识到区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5.尊重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树立平等、包容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结合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观察和体验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变化。
(7)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强调知识掌握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4.教学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讨论、提问、合作学习等。
(2)实施多元化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分析能力。然而,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等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注重学习影响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因素、进程以及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重点在于对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促进条件的理解。

本节内容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通过此案例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运用图表和阅读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对活动的探究和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并通过与其他地区发展模式的对比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差异。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主要探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区位因素二、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不同阶段主导产业及工业特点探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三、问题和对策,主要探讨珠江三江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和珠江三角洲的工
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

难点是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3.比较其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重点: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主要发展特点知识要点:一、珠三角的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在内,狭义的不包括。

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珠三角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南部,下游,南临。

包括、、、、、东莞、、惠州、肇庆9个市,其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广东省的23.4%和31.2%,但国内生产总值占广东省的70%以上,出口占全国1/3。

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自身条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三、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三个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四、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相互关系:区域必须带来,反过来又会促进。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读上图分析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第一阶段(),主导产业为。

优势条件:发挥优势和优势;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

不足:,吸引外资额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相对较慢。

第二阶段(),主导产业:产业。

优势条件:世界经济、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调整。

不足:优势不明显,、的优势丧失。

3.工业化加速了向城市集中,工业化加速了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的转变五、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对策【问题】1. 。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同时,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而珠江三角洲由于的阻隔,国内的范围较小,因而外企纷纷外迁到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2. 。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长,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但是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使得城市竞争力明显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的拥有量要与 城市交通容量和环境 容量相适应,否则, 要么堵死,要么毒死
材料4:珠江三角洲各城市间盲目、无序的竞争影
响了珠三角整体竞争力。 一些城镇为了提高自己 的区域地位,未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盲目扩大 规模,大建深水港和国际机场,追求基础设施和服 务设施自成体系; 除了高密度的机场、港口基础 设施建设,各地产业结构也日渐趋同,许多产业一 哄而起,造成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以及投资 的巨大浪费(例如:汽车本来是广州的优势产业, 但最近深圳放言也要搞汽车。会展业方面,广州有 广交会、深圳有高交会、东莞有电博会)。 恶 斗的结果便是整体力量的削弱,区域竞争优势大打 折扣。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
政策因素
富且廉价;
地价低廉
国际
地理位置
环境
发达国家 和地区的 产业结构 调整
人文因素
改革开放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候优越 地形平坦 农业基础好
交通便利
相对位置 著名侨乡
毗邻港澳; 与东南亚隔 海相望
海外华人、 华侨的投资
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
思考:从图中可以判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 程以1_9_9_0_年为界,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 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 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 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 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外资企业建立 个体私营企业 乡镇企业发展
乡之一,同潮汕和闽南地区并称为全国三大侨乡。 据最新的侨情调查统计,江门五邑旅居海外华侨、 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万多人,遍布全世界五大洲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4:广东省交通网络
高速公路网
铁路网
材料4: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
材料5: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及房地
产成本不断上升,这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 间会形成巨大的成本落差。为降低成本,发达国 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产业转移。具有充足且 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 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城乡一体化 城市群体系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 带动作用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 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
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 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占工业产值的比重%
35 轻纺工业
30
高新技术产业
25
20
15
10 5
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
1983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探究:
1.描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
2.与1983年相比,到2002年珠江三角洲 城市分布有何变化?东莞城市规模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珠三角地区城市 群夜间卫星照片
珠三角是我国济发展创造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总 面积4.2万km2,其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广东省的 23.4%和31.2%,GDP占广东省的70%以上。该区人口 占全国6%,而出口总量占全国1/3 。
深圳的今昔对比
深圳的今昔对比
美丽的 深圳夜景
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判断依据: 工业产值增
幅的明显差异。
思考:为什么19 90年前后珠江三角洲 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 长差异如此明显呢?
第一阶段以劳动 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1990年以前)附加值低;
第二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1990年以 后)附加值高。
第一阶段:发展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潮
第二阶段: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边贸发展
国有大中型企 业发展
三、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问

材料1:“握手楼”指的是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不
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距离太近的楼房。有人形容 :相邻两栋楼的同层住户,打开窗户便可以握手 。 握手楼存在不利于采光、绿化、消防安全等诸 多弊端。
(14年高考题)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 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材料2:珠三角地区的“城中村”现象
1.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材料6:全球产业的三轮大转移
第一轮 :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 产业向日本、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 、通讯、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轮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德国等国转向 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汽车等耗能 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亚洲“四 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等获得了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机。 第三轮 :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 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世界加工 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中心向中国转移。
同日,相邻的佛山、东莞和深圳 等珠三角城市也出现灰霾天气。
水污染
工业污水导致小河 变成暗红色,大量 鱼儿为此丧命.
广东乐昌一位村民在 水田里抓起一把黑乎 乎的粉尘溶解物,跪 在镜头前哭诉,村小组 最后一块水田即将无 法耕种,求记者帮助 挽救这块保命田。
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崖 南中等职业中学近700 名师生3年来饱受马路 对面的陶瓷厂排放的有 害气体的侵袭,学生要 戴口罩上课,老师要闭 门办公,校园里的树部 分已经枯萎。
根据下面的材料分析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优 势条件。
材料1:珠三角的位置
维多利亚港
香港
澳门
材料2: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1980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 厦门),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 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材料3:位于珠三角范围内的江门市是全国重点侨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 作、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 教育和治安等问题
材料3:近年来珠三角地区SO2等有毒气体排放量
居高不下,酸雨频率达45.4%;汽车尾气排放造成 的污染越来越突出;雾霾也开始南下侵袭珠三角。
2010年我国酸雨分布图
←2014年1月6日,广州出现雾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