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注释商榷两则
人教版中学古文注释商榷(六则)
人教版中学古文注释商榷(六则)作者:李露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3年第11期中学语文课本的古文注释对于中学生学习古文、提高语文素养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古文注释总体来说是很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将其梳理成条,以供参考。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原注:“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按:“素”当是“白色”的意思,所以“素帐”应是“白色的帐子”。
理由如下:(1)古文中“素”表示“白色”的意思有很多用例,根据《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可知“素骥”是指白马,“素鱮”是指白鲢,“素鬓”是指白发,“素骖”是指驾车的白马,“素帘”是指白色的帘子,“素罗”是指白色的沙罗,“素规”是指白色的圆圈,“素雪”是指白雪。
由这些用例可知“素”在表示颜色时,基本上都是“白色”的意思,所以在文章中的注释直接解释为“白色的帐子”更准确。
(2)“素帐”,《汉语大字典》里解释为“白色的帐子”。
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原注:“唳:鸟鸣。
”按:“唳”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故训汇纂》等书里都有这样两个义项,一是指鹤鸣,二是泛指鸟鸣。
笔者认为这里的注释应为“唳:鹤鸣,这里指鹤高亢地鸣叫。
”理由如下:(1)古书中“唳”指“鹤鸣”的用例很多:①唳清响於丹墀,舞容飞於金閣。
(宋朝鲍照的《舞鹤赋》)②松寒迷唳鹤,草暖集眠牛。
(明朝何祖明的《上祖茔》)③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卢叶起西风。
(唐朝陈羽的《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以上的例子均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里作为“鹤鸣”这个义项下面的用例,可见只要有“鹤唳”这个因素出现,“唳”的解释都是“鹤鸣”;另外,动物的叫声大部分都有特定的动词,比如龙吟、虎啸、猿啼,所以《童趣》这篇课文里“唳”的解释为“鹤鸣”可能更好,也便于学生更准确理解“唳”的含义并使用这一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
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与商榷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中的注释内容历来都有值得指瑕与商榷之处,有的是通过新编教材对旧教材的改正,有的是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错误与不妥之处,还有的是文言文研究人员所提出的值得商榷修改之处。
教材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字词的注解与文章选段的出处,这些错误与不妥之处需要及时加以纠正修改,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与正确性,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
本文通过阐述教材注释中失误之处与值得商榷之处,希望对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标签: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指瑕商榷初中语文通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2016版教材,总共编有124篇文言文,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较,文言文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也是为了实现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
文言文的注释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文言文的辅助方法,因此要确保注释内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避免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因为注释的问题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存才问题和疑虑的地方,在下文中一一指出,以供大家参考讨论。
1、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失误之处1.1字词注解失误之处。
在语文文言文课文的注释中,有些字词的注解存在明显的失误之处。
《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一句,对于“傍地走”的注解为并排跑,而依据《新华字典》中对于“傍”字的解释,为靠近、临近、接近之意,并没有并排的含义,因此对于“傍地走”的正确注解应该为贴着地跑,再结合原句上下文的含义,这样的注解也十分通顺、合理。
《醉翁亭记》中“佳木秀而繁阴”一句,对于“秀”字的注解为开花,指滋长之意。
但是依据《新华字典》中对于“秀”字的解释,为美好、秀丽之意,并且此句中的秀字与后句中的“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秀字意思相同,所以原句翻译为“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更为妥当。
还有《愚公移山》中提到的“河阳”,注解为黄河北岸,源于江南作阴,江北作阳之故。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
“ 介词, 替, 给” 。后 省 略 宾 语 “ 我 ”( 项羽 自 称) 。笔 者认 为此 句 把 “ 为” 看 成 介 词是 不 正 确
( 《 后汉书 ・ 仲 长 统传 》 ) 2 .昔饮 于海 , 夏 溷 冬枯 , 自公 感 通 , 瘠沸 生
的。虽然在古 代汉 语 中, “ 为” 字 做介 词意 为 “ 替, 给” 的情况 极为常见 , 如《 论语 ・ 学而》 : “ 吾 日三省吾身 : 为人谋 而不 忠乎?与朋友 交
近的字连用在一起 , 它们表达 的是一个复合的
整体 的意义 , 不能 分别 解释 为两 种不 同 的含 义 , 在这 里湾 和 池 就 属 于 同义 词 连 用 , 应 当解 释 为
池塘 , 而 不能 把 “ 湾” 解 释 为深 , 修饰“ 池” 。
“ 为” 作为动词 , 在古代 , 含义是非常广泛
中心论点 , 然 后 紧 紧 围绕 此 中心 论 点层 层 深 入 的, 随上 下文 的不 同而 附有 临时 的意义 。如 : 同掌 六律 六 同之和 , 以辨天 地 四方 阴阳之 声 , 以
者 商榷 。
一
二、 王好 战 , 请 以战喻 。
“ 王好战, 请 以战喻。 ” ( 《 寡人之 于国也》 )
“ 请 以战 喻 ” 在高 中语 文教 材 中解 释 为 “ 让 我用
打 仗来做 比喻 ” 。这 里将 “ 喻” 解释为 “ 比喻 ” ,
是犯 了以今 律古 的错 误 。先秦 时代 , “ 喻” 表示
音 为 们 。这 个解 释 是错 误 的 。
从词义上看 , 《 说文解字 》 : “ 湾, 浊水 不流 也。 ” 《 广雅 ・ 释诂三》 : “ 湾, 聚也 。 ” 王念孙 疏 证: “ 湾者 , 水所 聚也。 ” 清代王筠 《 说文句读》 :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若干注释商榷
教学参考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是一套好教材,但其中有关古代诗文的个别注释,其准确性似有可商榷之处,兹就七—九年级课本的几处注释提出一己之见,以就正于专家学者及诸位同仁。
《〈论语〉十则》注③:“[时习]时常地复习。
”(七上44)(“七上”,指七年级上册。
44即第44页。
后仿此。
)按:“时”释为“时常”,可能是袭用朱熹《四书集注》的解释,这是后起的词义。
“时”在先秦是“按时”的意思。
例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孟子梁惠王》:“斧斤以时入山林。
”《〈论语〉十则》注⑤:“[殆]有害。
”(七上45)按:殆,危险。
《说文》:“殆,危也。
”例如:《论语卫灵公》:“郑声淫,佞人殆。
”《左传昭公四年》:“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山市》注!"#:“[乌有]没有。
乌,同‘无’。
”(七上101)按:依训诂惯例:“甲,同乙。
”则甲是乙的异体字。
“甲,通乙。
”则甲是乙的通假字。
“乌”既不是“无”的异体字,也不是“无”的通假字。
只是“乌有”的词义相当于“无”。
“乌有”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是虚拟的人名。
后称“无”为“乌有”。
“乌有”即“何有”,如同说“哪里有”“怎么有”。
例如:《聊斋志异画皮》:“在亡之人,乌有定所?”《山市》注②:“[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七上102)按:屑屑,不安的样子。
《广雅释训》:“屑屑,不安也。
”《方言十》:“屑屑,不安也。
秦晋谓之屑屑。
”例如:《汉书王莽传》“晨夜屑屑,寒暑勤勤。
”《伤仲永》注$%&:“[泯(mǐn)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
泯然,完全。
”(七下38)按:泯然。
消失、灭绝的意思。
《说文》:“泯,灭也。
”《广雅释诂》:“泯,灭也。
”例如:《诗大雅桑柔》:“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左传成公十七年》:“以亡曹国社稷之镇公子,是大泯曹也。
”“泯然众人矣”,意思是仲永原有的特长消失了,如同平常人一样。
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
例之一: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其中“志”字,古文注译本都解释为“作标志”之类的意思。
如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注:“志:作标记。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注:“志:记,这里指作标志”。
如果渔人是在道路上行走,处处作标志是容易做到的,合情合理。
可是,文中已写明“得其船”,也就是说不是在道路上行走,而是划船走水路。
这样,处处作标志恐怕就不是容易做到的了。
他每作一次标记,不可能在水中做标记,必须得把船靠岸,停下,再下去作记号。
大家试想如果是你在行船你会这么做吗?还不如直接在心里默默记住。
作为经常从事捕鱼的人,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习惯性动作,不会愚蠢地不断停船下去做记号。
所以,将“志”解为“作标志”之类是不合情理的。
“志”在古代汉语中除去“作标记”之类的意思以外,还可作“记”解,如《辞源》修订本“志”的第三义项是:“记识事物。
通‘识’、‘誌’。
……”《辞海•语词分册》释“志”说:“记,记在心里……”根据“志”的词义和《桃花源记》所写的内容,“处处志之”的“志”应是“记识事物”、“记在心里”的意思。
原文那几句是说:渔人从桃花源里出来,找到自己的船,划船而归,他在归途中心里记下河边可作标志的景物。
例之三: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周大璞等《古文观止注译》译为:“寄托蜉蝣一般的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说:“这是说人在宇宙中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小米粒”。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将“粟”译为“谷粒”。
苏轼的话后来演变出成语“沧海一粟”。
“粟,嘉谷实也。
”——《说文》本义:粟子,谷子“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唐·韩愈《杂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
”——李斯《谏逐客令》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这样解释不妥当。
大海并不是农田,海里不生长谷子,哪里来的谷粒、米粒?成语有“九牛一毛”、“大海中的一滴水”,因为牛身上有毛,大海中有水,所以我们没觉得不妥。
人教本高中《语文》文言词语注释商榷四则
文教论坛人教本高中《语文》文言词语注释商榷四则何炅灿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摘要:人教本高中《语文》存在部分文言词语误注现象。
其中“氓之蚩蚩”之“氓”不应直接释为“民”,而应指“外来之民”;“隐隐何甸甸”之“何”非“何等”义,而应为句中助词,仅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间至赵矣”之“间”非指“从小路”,而应表“秘密地”;“遂见用于小邑”之“见”非为“被”,而应指代“我”。
希望这些新的认识能为该教材的有效利用和再版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教本高中《语文》;文言词语误注;考辨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人教本高中《语文》(下简称“《语文》”)[1]教材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5册必修课本每册均选收了一定篇目的文言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由于文言文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因此,准确理解词句含义,读懂古文内容,是深入感知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注释和工具书是中学生独立研读文言文,减少阅读障碍,提升自主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重要工具。
《语文》页下对文言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字、词、句进行了适当注释,本来是很好的。
但其训释必须做到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然而笔者在阅读、使用过程中发现,人教本高中《语文》存在部分文言词语误注现象,有违注释的初衷和根本要求,主因在于注者在语境义判断、词义引申分析、语法结构辨别等方面出现了一些疏失。
下面择取四则误注的文言词语进行具体阐释,试图得出新的、更加合理的解释,以期为该教材的有效利用和再版修订提供参考。
为便于分析,下文将先酌引课本原文及相关注释,并于其后标明具体出处,以便覆核。
初中语文课本几处值得商榷的注释
初中语文课本几处值得商榷的注释初中语文课本几处值得商榷的注释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屡屡在讲授文言文时感到很苦恼。
原因是课本上的注释令人费解,无法向学生讲明白。
现摘录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其一,第二册《桃花源记》中有一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课本把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以为欠妥。
须知后文有言: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既然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他们的衣着打扮怎么会跟外面的.世人相同呢?难道自秦以来一直到魏晋人们的衣饰都一成不变吗?如果桃花源人的打扮与外人相同,那么渔人断不会如此好奇,急着去向太守禀报,高尚士刘子骥也不会闻之便欣然规往。
唯一的解释是,这里的外人应注释为以前的人。
渔人在迷路的情况下进入桃花源,看到这么一群衣着完全像以前(古时代)的世人才会大为惊讶,其他人当然也会闻讯而来。
其二,第四册《陈涉世家》一文中对号为张楚的注释是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即复兴楚国之意。
号,宣称。
一说,定国号为张楚。
我又查了查改版以前的语文课本,其中对号为张楚的注释是定国号叫张楚(张大楚国的意思)。
原来这个注释有过改动,可能编者也发现了些问题。
不过让我纳闷的是为何前后两个注释都有定国号为张楚。
据我所知,张楚不是国号。
理由有两点:一是《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号的注释是国家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等,而陈胜吴广起义并未推翻秦的统治,建立新的国家,张楚只是政权名称,不应是国号,而且史书上也无此记载;二是初中历史教材在讲述陈胜吴广起义内容时,也只是提到建立了张楚政权,并未认为张楚是国号。
所以,我认为国号一说宜删去。
其三,第五册《孟子二章》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有人恒过,然后能改一句,课本注解恒为常,过为犯过失。
对于过的解释,我认为于情于理有些不合,因为照课本注解理解,这句话应译为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似乎有鼓励人们多犯错误之嫌。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中学语文论文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朱诵玉文言翻译讲究信、达、雅,也就是准确、通顺、优美。
其中信是前提。
而现行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文言注释,却有多处令人费解,有些则是明显的错误,剖析商榷如下。
商榷一:《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之趣舍。
人教社老教材将趣注为qū,通趋,往,取;人教版课标教材将趣注为qǔ,趋向,取向。
显然两个版本教材对该字的注音和解释是有差别的。
孰为合理?我们认为,如果将趣解释为通趋,往、取,根据通假字读音习惯,读qū是对的;新课标教材将其解释为趋向,取向,显然还是把趣作为通假字来注释的,只是没有明确训释而已,但将其注音为qǔ 则不合理了。
那么两者对字义的解释谁更合理呢?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有明确的解释,趣字条下有一注音为:qū(趋),趋向,奔走。
另外,在趋字条下,有专门词条趋舍,释为进取或退止,又写作趣舍。
1 / 5可见新课标教材的解释比较合理。
至此,我们认为课文的注释应改成这样:趣(qū),趋向。
趣舍,进取或退止。
而这样解释是非常符合原文意思。
商榷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人教版课标教材将北涉玄灞注释为往北走渡过灞水。
涉,渡。
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
看其来似乎没有错误,但一细究就会发现,这是有问题的。
涉显然是动词,注释中也将涉解释为渡。
既然这样,北就应当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应解释为向北,往北,而注释却是往北走,这就将北看成动词了。
故应将注释中的走字删掉。
方位名词是作状语,还是作动词,关键是看其后有无动词。
其后有动词,方位名词就作状语;其后无动词,方位名词就作动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注释商榷
新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教材值得商榷处之浅见肖家坊中学朱家财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是文化遗产中的精髓,我们学习它,既是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又能促进对现代汉语的理解。
但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各位老师在讲授文言文时常常感到苦恼。
多为课本上的注释或字词的读音,众说纷芸,确实值得商榷。
现以最新的人教版教材为例,摘录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注释值得商榷处1、七年级下册《伤仲永》中的“并自为其名”“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这两句记述了少年仲永的天生聪慧。
对于“并自为其名”,几乎所有资料都解释为“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我认为,作者在此要突出的是方仲永天资聪慧,他“未尝识书具”却能“书诗四句”,可算得上神童。
那么,仅仅是“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实在没有多少值得称奇的地方。
如果把“自为其名”翻译为“自己(为诗)拟好了(一个)名字”,岂不更能突出仲永之天资聪慧。
这一句的关键是对“其”字如何理解。
“其”作为代词,那么究竟指代什么呢?如果是指代方仲永,“其名”就是代指方仲永的名字。
如果是指代仲永所作之诗,那么“其名”就应理解成诗的名字了。
在古汉语中,代词称代内容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指代距最近的名词或事件。
“诗四句”距“其”最近,因而,“其”代指的应是“诗四句”更为合理。
因而,我认为“并自为其名”应翻译为“自己(为诗)拟好了(一个)名字”。
2、七年级下册《口技》中的“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大多数教参都将此句译为:挽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哆哆嗦嗦的,几乎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走。
可问题是宾客们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走为何还要搀起衣袖露出手臂?这岂不多此一举吗?即使古人所穿的是长衫,行动不方便,但“走”前也只需提起下襟,何需卷起袖子?我想,前文有口技人模拟了失火后“百千人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的悲壮场面,更模拟出了众人救火的声音。
这无疑深深感染、打动了在场的宾客。
中学文言文课文注释商榷
中学文言文课文注释商榷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名校长陆波人选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有注释,这些注释对于语文教师从事教学起到了很好作用,是教师备课、教学必须参考的重要材料。
应该肯定,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在文言文注释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多数注释是可靠的。
但是,毋庸讳言,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尽管不断修订,远未臻致完善的程度。
只要备课用心钻研,时时可以发现一些败笔、疏漏。
对此,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予以纠正、补充,切不可盲目依从,尽信其注,甚至奉之为金科玉律,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五种类型。
由于受篇幅限制,本文每种类型但举一例说明之。
第一,由于人选课文疏于版本的捃择、考辨而引起词语注释的失误。
如:《过秦论》:“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课文注:“叩关:攻打函谷关。
叩,击。
”①《过秦论》版本出处甚多,其中较好的有《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项籍传》和梁萧统《文选》。
而课文“选自贾谊《新书》,个别字句依《史记》和萧统《文选》改”。
贾谊《新书》早已失传,今本是后世好事者从《史记》《汉书》辑录而成,“所载之文割裂其章段,颠倒其次序,而加以标题,殊瞀乱无条理”。
⑦而今存最早者是明刻本,又经“明人追改”,已非其旧观。
③所以,《过秦论》选用《新书》版本,则是疏于捃择。
查《新书》“叩关”作“仰关”,课文编纂者盖据《史记·秦皇始本纪》、《文选》李善注本改为“叩关”的。
但是,李善注引或说:“叩,或作仰,言秦地高,故曰仰攻之。
”其两存之,采取谨慎的态度。
《文选》六臣本作“仰关”,刘良注:“言诸侯与兵于秦什倍,百万仰函谷关。
关高,故云‘仰攻’也。
”《汉书·项籍传》也作“仰关”,颜师古注:“秦之地形高,而诸侯之兵欲取关中者皆仰向,故云‘仰关’也。
今流俗书本仰字作叩,非也。
”说明“叩”是错别字。
仰的古字作“印”,讹为“叩”。
仰,是向的意思。
课文依据《史记》是误改。
两个值得商榷的注释
定 是我们想 当然的豪放 , 而确确实实是一种无奈 、 一
种惆怅 、 一种悲伤。
无论 是横槊赋 诗 的曹孟德 , 还是雄姿 英发 的周公 信有加?怀王 又没有使 上宫大夫“ 造为宪令” , 这缺 乏可 瑾, 在岁 月的长河里都 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 何况 我这 信度 ; 如果将“ 夺” 注释为“ 抢( 过去看 ) ” , 而“ 屈平 不与” , 个功未成 、 名未就的落魄书生呢? “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 那屈原的心胸未免太狭 窄, “ 抢” 又显得上官大夫的行为 海之 一粟 。哀 吾生之须 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人生短暂 , 未免太不文雅 了; 如果将“ 夺” 解释为“ 夺易” , 即“ 定其去 功 业无成 , 而江 月如 昨 , 这 种矛盾在 苏轼 的心里 , 激起 取 ” , 也就是 “ 决定其取舍 ” , “ 与” 解 释为“ 赞 同” , 似乎有
譬I I l 中 学 语 文 ・ 教 材 研 究
的教 育 , 在母亲思想 的影响下 , 苏轼从 小就 有建 功立业 释 为“ 强取 ” , “ 与” 注释为“ 给” ; 人民教 育出版社 、 延边 的伟 大抱负。苏轼在散 文《 记先夫人不残鸟雀》 中说 母 教 育 出版社 出版 的《 教案 》 中将 “ 夺” 注 释 为“ 强迫” , 亲“ 生而志 节不群 , 好读 书 , 通 古今 , 知其 治乱得 失之 “ 与” 注释为 “ 同意”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 的《 教师教学 故” 。母 亲的言传身 教 , 让 后来走上 官场 的苏轼 , 总是 用书》 中将 “ 夺” 注释为 “ 夺取 ” , “ 与” 释义为 “ 给” ; 华中 千方百计 的把老百姓 的利益放在首位 , 努力“ 为天地立 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 ( 江夏 、 心,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可是 肖毅等编著 ) 中将 “ 夺” 注释为 “ 抢( 过去看 ) ” , “ 与” 释义 “ 乌台诗案 ” 彻底 颠覆 了苏轼 的三观 。改 革或是守 旧 , 为“ 给予 ” ; 西苑出版社 出版 的《 素质教育新教 案》 中认 旦 上升到政 治的角度 , 就变成 了你死我 活的利益博 为“ 夺” 有“ 抢夺 ” “ 夺 易” ( 改动 ) 二义 , “ 与” 有“ 给予” “ 与 弈 。不可否认 , 苏轼 是中华文明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 , 同” ( 二义 ) 。根 据当时情理和人物性格 , “ 夺” 应理解 为
中学语文课本两处注释值得商榷
。
《水浒 传 》 在 描写 马
:
“
身 长 八尺 五 寸
,
有 一部 虎 须 髯
“
……人
都 称 他做 美髯
“
,
,
可见
“
,
当 时 美 男 子 的标 准 应 是
”
白面 长 髯
”
我 们 认 为 罗 敷 以夸 夫 为 手 段 来 拒
。
绝使 君
共载
,
的无 耻要 求
”
,
就 应 该 说 自 己 的丈夫 白 面 长 髯 才是
,
魏
。
崔玖 传 》
《史记
“
淡 声姿 高畅
:
眉
目 疏 朗 须 长 四 尺 甚 有威 重 为 人 隆 准 而龙 颜
,
朝士沈望
《汉 书
`
,
而 太 祖亦 敬惮 焉
“
”
高祖 本 纪 》
,
“
高祖
,
美 须髯
蜀
“
。
”
霍 光传 :} )
, ,
光 为 人 沉 静详 审 卜 白晰 零
“
疏眉目
美
,
r
须髯
“
。
”
《 三 国志
记载 关羽 传 》
,
如 解作
”
头发 疏 薄
“
长着
稀 稀拉 拉 儿 根 胡 子 其次
“
岂不 大煞 风 景
“
有悖 原 意 ?
”
。
纂鬃
”
应 解作
矛 攀掌手乒 修 的
《玉 篇 》在
“
纂
字下 注 为
发 长 貌”
115
对七年级下册教材几处注释的商榷与补充
个 地 方 ” 再 者 , 章 已经 明 确 写 出 了 “ 拉 崩 倒 之 。 文 力
声 . 爆 声 . 呼 风 声 ” 十 种 声 音 。 怎 会 “ 能 指 明 火 呼 等 又 不
其中的 ( 任何 ) 一种 ( 声音 )呢? ” 两者 岂不自相矛盾 ? 另
外 , 《 代汉 语 词 典 》 《 代 汉 语 词 典 》 “ ” 均 有 查 古 及 现 ,一 字
画 李 方模
使 一 个人 有 上百 只 手 . 只手 有上 百个 指头 . 不 能 明 一 也 确 指 出哪 一种 声 音 来 : 即使 一 个人 有 上 百 张 嘴 , 张 嘴 一 有 上 百 条 舌头 . 不 能说 出其 中 的一 个 地 方 来 。 也 ”
笔者以为. 旬中的“ 端”一处 ” 此 一 “ 分别 解 释 为 “ 每
“ ; ” 全 满 的义 项 , 处 的 “ 端 ” 一 处 ” 解 为 “ 部 的 此 一 “ 理 全 声 音 ” 所 有 的地 方 ” 比较 适 合 的 。 此 , 句 中 的 “ “ 是 据 此 一 端 ” 一 处 ” 别 解 释 为 “ 一 种 ” 每 一 处 ” 较 好 “ 分 每 “ 比 三、 《 权劝学》 “ ” 对 孙 中 更 宇注 释 的 补 充
在 教 材 的课 下 注释 中 , 此 句 相 关 的有 两 处 : [ 与 “ 受 之天 ]受 之于天 ’ 省略 , 思是 先天得 到的 。 , ‘ 的 意 受 承 受 。 “ 受 于 人 ] 后 天 所 受 的 教 育 。 、 对 举 , 指 先 ”[ 指 天 人 一 天 的 禀 赋 。 指 后 天 的 教 育 。 两 处 注 释 , 得 再 明 白不 一 ” 说 过 。 句中 “ 、 对举”既然 “ 之 天” “ 之 于天 ” 此 天 人 。 受 是 受 的省略 , 么“ 于人” 那 受 自然 也 是 “ 之 于人 ” 受 的省 略 。 只 不 过 前 者 省略 的 是 介词 “ ” 后 者 省 略 的是 宾 语 “ ” 于 . 之 。 而 “ 之 于 天 ” 是 一 个 状 语 后 置 句 . 代 汉 语 的顺 序 受 又 现 应 为 “ 天 受 之 ”意 思 是 “ 上 天  ̄ J, 受 来 的 ” 句 中 于 . 从 lI S 承 .
初中语文八年级文言文注释问题商榷
初中语文八年级文言文注释问题商榷贵州师范大学李艳思考的重要性,利于难点的突破,有助于更新学习思维,丰富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高年级数学涉及知识点更为丰富,难度也提升了一个台阶。
部分学生面对高年级数学知识,易产生抵触情绪,无法全面参与课堂,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讲相对不利。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就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引导,丰富解决问题方式,使学生意识到一个数学问题将有多种解决方法,学生在有意识的数学训练中,将会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如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解决问题方法完成任务。
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将班级内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6人到7人的范围内,避免过多或过少,确保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
然后针对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要求小组成员提出解决问题思路,明确解决问题方向,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是次要的,在明确主次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知识构架,从而列出最终的式子。
在列完式子后组内成员需要进行二次核查,对式子结果以及整个计算过程的科学与否、正确与否做进一步校对,确认正确后提交给教师予以核对。
答题最快、列式最准、解决问题最规范的小组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教学活动将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在课堂中突出主体地位,形成自信心与自豪感,产生获得感与幸福感,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知识夯实基础。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学生会主动思考、深入探究,也会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形成清晰的脉络,使得知识结构更加立体、系统化,逐步形成数学思维,为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条件。
总之,文章主要针对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做出了相应的阐述,希望教师能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是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备的素质,也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现阶段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漏洞,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人教版高中第一册文言文注释商榷(网友来稿)
人教版高中第一册文言文注释商榷(网友来稿)人教版高中第一册文言文注释商榷(网友来稿)陈林森(1)《烛之武退秦师》:“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课本注释为:“[阙(jué)秦]使秦国土地减少。
阙,侵损、削减。
”注音有误,应为quē。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阙”条在quē的读音之下义项④释为“损害”,所举例句恰是该句。
“阙”读jué,只有挖掘义(即通“掘”)。
如《左传隐公元年》:“假设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2)《勾践灭吴》:“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课本注释为:“[国子姓]国君的同姓。
”从逻辑上说,当时勾践的处境是国灭身亡,他需要的是全国上下团结一致,而不大可能把战斗“团队”局限在“国君的同姓”;前文所说“我父兄昆弟”已经包含了国王的家族,此处再说“国君的同姓”未免重复,从语法上说也不必用“及”并列。
“国子姓”当为“国/子姓”而不为“国子/姓”,“国”即诸侯国,此指越国;“子”当为臣民。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子”第五义项即为“臣民、百姓”。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对该篇“国子姓”的解释是“犹子民,即百姓”,比课文的注释似乎更为合理。
(3)《勾践灭吴》:“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课本注释为:“将要率领你们夫妇们来繁殖生息。
帅,同‘率’。
”繁殖后代是私人行为,国君不大好“率领”他们做。
“帅”同“率”,其义还有奖励、劝勉。
按《小尔雅广诂》有“率,劝也”,即劝勉、鼓励之意。
从下文来看,勾践宣布了一系列的奖励生育的具体政策措施,可与之照应。
再看其他例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出师表》)“奖率”为同义复用,义为奖励、鼓励、劝勉。
故“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当译为“将要奖励你们这些夫妇繁殖生育”。
(4)《勾践灭吴》:“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课本注释为:“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孰是君也”译作“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很别扭。
两个值得商榷的注释
两个值得商榷的注释注释1:“他们怀着善意做了坏事”这段注释表达了一种对人性和行为的理解。
它的基本观点是,即使我们做了一些坏事,我们也可能怀着善意去做。
因此,即使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也不应该被归为坏人。
相反,我们应该将我们的行为视为错误,同时学习并改正它们。
这种理解带有宽容和容忍的意味,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观点。
然而,这种观点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个人行为的过度宽容。
如果我们总是相信人们是怀着善意去做事的,那么我们可能会对错事者的行为过度包容,忽略了他们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此外,这种观点也忽略了一些人确实是出于恶意而做事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将他们的错误行为归咎于“坏事出自善意”可能会掩盖问题的本质。
因此,虽然“他们怀着善意做了坏事”这一注释提醒我们要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看待别人的行为,但我们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警惕,深入分析每个人的行为,同时不要忽略事件本身的事实。
注释2:“翻译的艺术在于模糊其翻译的存在”这段注释强调了翻译的艺术性质。
它的主要观点是,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尽可能让自己的存在模糊化,而将原意和意图传达给读者。
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种谦虚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态度,强调了翻译者的服务性质。
然而,这种理解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将翻译者的存在模糊化可能会导致一些信息丢失或失真。
翻译是一种沟通活动,它需要翻译者将原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不同点恰当地表达出来。
如果翻译者过于注重自己的存在被掩盖,那么问题可能会被深埋在笼罩着翻译者的迷雾之中。
其次,这种理解可能会忽略“译”的本质,即译者对原文的构造和语言使用的解释和解读,而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解释和解读可能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放大其存在和角色,以确保原意得以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综上所述,虽然“翻译的艺术在于模糊其翻译的存在”这一注释提醒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以结果为导向,但我们也应该保持一定的清晰度和自我认知,以确保不丢失重要的信息,正确传递原意。
《赤壁赋》注释商榷二则:“属”“枕藉”
《赤壁赋》注释商榷二则:“属”“枕藉”2017-08-241.属《赤壁赋》中有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句,某教材对其中的属注解为:通‘嘱’,劝酒。
这里把属理解为劝酒是有道理的,但认为属通嘱却有失偏颇。
首先,我们检索历代古籍,几乎未见嘱能表示与劝酒相关的动作行为。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所收录的嘱的词义也仅托付、依托与叮嘱两项。
因此以属嘱相通而确定属表劝酒不太符合逻辑推理规律。
其次,属确实能和嘱构成通假,但也仅限于托付、依托与叮嘱二义,如:(1)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
(《左传•隐公三年》)(2)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
(曹操《与荀彧书追伤郭嘉》)(3)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楚辞•天问》)(4)属陛下聪明睿智,洞照群情,公听并观,不遗小善。
(宋•曾巩《乞登对状》)以上四例属均通嘱。
文献中属和嘱仅在托付、依托与叮嘱二义上形成通假,这刚好和嘱只能表示托付、依托与叮嘱二义形成相互印证。
王力版《古代汉语》对此属的解释为注、酌,斟酒给别人喝,笔者以为此说较为可信。
属由于音近而与注形成通假,表示注入的意思,古已有之,如:(5)弱水既西,泾属渭汭。
(《书•禹贡》)孙星衍疏引马融曰:属,入也。
(6)酌玄酒,三属于尊。
(《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属犹注也。
当属用于往酒杯里注酒的时候,便很容易沾染劝酒的含义。
因为倒酒时人们往往需要言语的配合,因此注入酒的过程也就是劝酒的过程。
当属的宾语不是酒器而是对饮者时,劝酒的意思就更为明显。
如:(7)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小颜曰:若今之舞讫相劝也。
(8)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饮。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9)逐客何幸得此,但举杯属影而已。
(苏轼《与张朝请书》)正因如此,《汉语大词典》把属的此义记录为注入,斟酒相劝。
《赤壁赋》下文还出现举匏樽以相属的句子,这里的属也同样表示斟酒相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 中语文苏 教版九年 级上 册 柳 宗元 《 捕 蛇 者 说》 有 一 句 : “ 向吾 不为斯 役 ,则久 已病矣 。 ” 前一 句课本译 注 为 : “ 假使我 不 当 这 个 差 。 向 ,从 前 。 ” 我 认 为 此 句 翻译 尚 可 ,注 释欠 妥 。
上 述 句 子 被 许 多语 法 书 、参 考 书 引 用 ,而 对 “ 向 ” 字 的解 释 不尽 相 同 。 一 般 有 两 种 注 释 。 第 一 种 ,把 “ 向 ” 字 解 释 为 假 设 连 词 ,作 “ 假使 ” 、 “ 如果 ”
讲 。例如 《 中学 文 言实 词手 册》 ( 上海教 育 出版社 ,第4 8 9 页) 《 古汉 语 虚词 手 册》 ( 吉 林 人 民 出 版社 ,第 4 1 8 页) 《 中学 文言 文词典》 ( 福建 人 民出版 社 ,第 3 8 5 页) 《 古 汉 语 常用 字 字 典》 ( 商务 印书馆 ,第2 6 6 页)等等 。 第 二 种 ,把 “ 向 ”字 解 释 为
中的 “ 相 ” 字 , 既 不 应 解 释 为 “ 互相” 、 “ 递相” ,也 不 能 解 释 为 指 代 性 副 词 ,指 代 某 一 人 称 。 须知 , “ 相 将 ” 本 为 一 个 词 ,犹 “ 相与 ” 、 “ 相 共 ”之 义 。孟 浩 然
选》 ( 上海古籍 出版社 ,中编第
飞・ 并 序》 有一 句 : “ 勤心 养公 姥 ,好 自相 扶将 。 ”课 本 注 释 : “ ( 好 自相 扶 将 ) 好 好 服 侍 老 人 家 。扶将 ,这 里是服侍 的意思 。 ”
由 此 注 可 知 :中 学 课 本 解 释 为 兰
集 释》 下册卷 九云 : “ 尝 ,犹若 也 ,假 设 之 词 也 。 ” 又 说 :字 或 作 “ 向” 。 … 尚 ’从 ‘ 向 ’声 , ‘ 尚 ’与 ‘ 尝 ’通 ( ‘ 尝’ ,繁 体 作 ‘ 喾 ’, 从 ’尚 ‘ 声 , 故 ’ 向 ‘ 亦 与 ’尝 ‘ 通。 ” )并引 ( ( 史记 ・ 陈 涉 世 家 赞》: “ 尝 试 使 山 东 之 国 , …… ” 而 《 贾子 ・ 过 秦 》 上 篇 ” 尝试 使 “ 作”试使 “ 来 证 明” 尝 “ 、 ”试 “ 、 ”向 “ 都训” 若 “ 。 因 此 可 以说 : 向 ,假 设 连 词 ,当做 ”假 若 “ 、 ”假 使 “ 解。 今查 泖河东集》 卷十六 ( 上海
人 民 出 版 社 ,第 2 9 5 页 ),这 个 ” 向 “ 字原 作” 锚 “ 字 ,现在 简化 为”向 “ 。 ”向 “ 或 ”衡 “ 在唐
芝 劝 小 姑 要 好 好 侍 奉 婆 婆 。 那 么, “ 好 自” “ 勤 心 ” 句 语 意 重 复吗 ?否 。 “ 勤心 ”句着 眼点在 于兰芝先拜 别婆婆 ,后 于小姑话
时 间名 词 ,作 “ 先前” 、 “ 往昔” 讲 。例 如 《 中 国历 代 文 学 作 品
代就有 了”假设 “ 的意 思 。它往 往 与”不 “ 、 ”非 “ 、 ”无 “ 等 否 定词 连用 。如 高适 ( ( 涟上题樊 氏 水 亭》 ): ” 向不 逢 此君 ,孤 舟 已
么 上 下 句 的 文 意 便 相 悖 了 。最 后 ,值得 注意 的是 , “ 好 自”句
为 假 设 连 词 。裴 学 海 《 古 书 虚 字
言旋 。 “ ,权 德舆 《 丰城剑池驿 感是 亟 》: ”龙剑 昔未发 ,泥沙隔 晦 藏 ;向非 张茂先 ,就辨 斗 牛光 。 “ 柳宗元 的 《 三戒 ・ 黔之 驴》 也用
过 这样 的” 向 “ 字: ” 向 不 出 其
《 春情》 诗 : “ 己厌 交欢怜 枕席 , 相将 游 戏 绕池 台 。 ”令 狐楚 《 春 游 曲》: “ 相 将 折 杨 柳 ,争 取 最 长条。 ” …… 是 其 例 。 ( 张 相 《 诗词 曲语辞汇 释》 上册 ,第 3 3 9 页 “ 相 将 ”条 。 ) 本 句 由 于 押 韵
一
册 ,第 3 5 0 页) 《 古文 观 止译
注》 ( 吉林人 民 出版社 ,第7 4 9 页) ( ( 辞 ( ( 辞海》等等 。 为什么会解释分歧呢 ? 其一, “ 向 ”字 多 音 多 义 字。 “向 ”、 “ 乡” ( 绑 )、 “ 襁”三字读作x i a n g ,古 音基 本 一 样 ,所 以 用 作 虚 词 基 本 一 样 。今 天 , “ 榴 ” 字 已 简 化 为 “ 向” , “ 乡 ” 字 也 不 再 读 作 第 四 声。 ”向 ”字 作名 词 ,象形 ,指 窗户 ,如 “ 塞向瑾户 ” ( ( ( 诗经 ・ 七月》 ) 。 ”向 “ 字作 时间词 ,当” 从 前 “、 ”刚 才 “ 、 ”过 去 “ 讲, 如 ” 向 也 不 怒 ,而 今 也 怒 。 “ ( 《 E E 子・ 山木》 ) ”乡也吾 见夫子 而 问知 。 ” ( 《 论语 ・ 颜 渊》 ) “ 衢 之寿 民 ,今 为殇子矣 。 ” ( 《 吕氏 春秋 ・ 察今》 ) 。 “ 向 ” 字 虚 化 作
别 ,提 出个人 希望 ,希望小 姑精 心奉养婆 婆 ; “ 好 自”句 的着 眼
点则 是强 调 说 ,过 去我 ( 兰芝) 服侍婆婆 ,如今被 休而 去 ,服侍 婆婆 只好 转 由小 姑 独 自承担 了。 因此 , “ 好 自”句与前 句侧重点
不 同 。其 次 , “ 好 自 ” 旬 中 的 “ 自” 字 ,犹 “ 独” ,副 词 。如 果 把 “自” 字 解 释 为 “ 各 自” ,那
中学 语 文 注 释 商榷 两 则
圃 石 亚 橐
内容提 要 :本 文着重探讨 L 者说》 中的 “ 向”一 字正确的注释和教学。
关 键 词 :语 文
一
注释
教 学
“ 好 自相 扶 将 ” 再 析 高 中语文必修 二 《 孑 L 雀东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