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醉翁亭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
28.醉翁亭记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情感与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学法指导:回顾小结,归纳学习。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
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
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
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洌( ) 朝( )而往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
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
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
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齐读第1自然段。
3.结合注释翻译第一自然段。
蔚然 。
深秀, 。
山行 。
峰回路转:回, 。
转,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指亭四角飞檐翘起。
临,靠近。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醉翁亭记学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8 醉翁亭记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音、形。
林壑(hè) 蔚(wèi)然琅琊(láng yá) 潺(chán) 辄(zhé) 暝(míng)晦(huì)明伛偻(yǔlǘ) 提携洌(liè) 山肴(yáo) 酣(hàp)弈(yì) 阴翳(yì) 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交错颓(tuí)(二)了解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某某永丰(今属某某)人,汉族人,自称庐陵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课堂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又号,北宋著名家、家,被列为“”之一。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二)研习课文1.朗读训练(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X读。
注意字音、节奏、语调和感情。
(2)请你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尽量使朗读抑扬顿挫。
提示: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
“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如:环滁皆山也。
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如:山之僧智仙也。
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
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
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2.字词句过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环.滁皆山也( )②蔚然..而深秀者( )③临.于泉上者( )④饮少辄.醉( )⑤云归而岩穴暝.( )⑥至于负.者歌于途( )⑦伛偻..提携( )⑧临溪而渔.( )⑨树林阴翳.( )⑩太守谓.谁( )(2)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8《醉翁亭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8 醉翁亭记“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这副对联,据说是清代人所题,当时欧阳修已去世八百多年,“醉乡犹在”“亭影不孤”是后人对欧阳修的深深感念。
醉翁亭就是以欧阳修写的一篇文章——《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美文,来感受它的魅力!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4.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
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环滁.(chú) 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饮少辄.(zhé)醉岩穴瞑.(míng) 伛偻..(yǔ lǚ)酒洌.(liè) 山肴.(yáo)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yì)者胜颓.然(tuí)阴翳.(yì) 潺.(chán)2.积累文言词汇(1)重点实词林霏开:霏,雾气;开,消散,散开。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洌:清。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交错:交互错杂。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
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放。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暝,昏暗。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文中指醉醺醺的样子。
(2)一词多义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归集)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乐:山水之乐(乐趣,名词)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为“以……为乐”;后为“快乐”)秀: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佳木秀而繁阴(动词,茂盛,繁茂)谓:太守自谓(称谓)太守谓谁(是,为)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且)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溪深而鱼肥(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3)词类活用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8《醉翁亭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
28 《醉翁亭记》1、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感情。
2、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感情。
(二)难点1、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出标、板题【投】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研读第一二段,初步体会作者“为景而醉”的情感。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投】作者简介欧阳修,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X革新,既是X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在某某时,自号醉翁。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X,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
欧公一带儒宗,风流自命。
词章窈眇,世所矜式。
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
2、【投】写作背景《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某某太守。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某某来的。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X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
韩X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某某。
欧阳修在某某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推荐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8、醉翁亭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掌握作家作品。
2、积累文言词汇,理清全文。
【自主预习】写作背景《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
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庐陵(今属江西省永丰县)人,汉族江右民系。
北宋法家人物,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参知政事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作品《醉翁亭记》字词积累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环滁()琅玡()林壑()酒冽()辄()醉伛偻()山肴()野蔌()觥()筹阴翳()2、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名之者谁()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⑤林壑尤美()⑥临溪而渔()⑦泉香而酒冽()⑧树林阴翳()⑨觥筹交错()⑩已而夕阳在山()3、翻译下面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合作探究】1、《醉翁亭记》一文每一部分的段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2、本文寄托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联系全文,说说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解难答疑】1、①文中描写醉翁亭的词句是:②文中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③文中点明“醉翁之意”的句子是:学法指导:可根据下面线索来快速背诵本文①山—水—亭─名─太守;②朝─暮─春─夏─秋─冬;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④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从人乐、太守乐。
【语文8 下】学案:28 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8 醉翁亭记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1.理解文章以“乐”为主线的层次结构,背诵全文。
2.品味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1.理解文章以“乐”为主线的层次结构,背诵全文。
2.品味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1. 作者简介: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领袖。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2. 写作背景: 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
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熟读课文,学习第一二段。
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
滁壑琊潺酿暝蔌弈翳觥偻洌2.朗读课文。
3.解释词语。
(一二段)蔚然山.行醉翁之意.临.于泉上岩穴暝.翼然得.之心寓.之酒林霏开.野芳发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轮流口译一二段文字。
2.分别概括这两段内容。
巩固提升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2.熟读背诵。
结合写景顺序记忆。
记忆思路:第一段:环滁→琅琊→酿泉→醉翁亭→命名由来第二段:朝暮→春、夏、秋、冬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醉翁亭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河北省安平县八年级语文下册28 醉翁亭记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安平县八年级语文下册28 醉翁亭记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安平县八年级语文下册28 醉翁亭记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醉翁亭记》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警句,体会文言虚词“而”“也”的作用。
2.发挥想象,再现美文意境,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3。
抓住“文眼”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学习重点:1。
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一)基础达标1.作者作品介绍:欧阳修,字,号,晚年号居士,(朝代)文学家,史学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集》。
2。
文体、背景介绍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
这篇游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
欧阳修写本文时不过三十九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3。
字音、字形、词语(给加点字注音)环滁() 琅玡() 林壑()辄醉() 弈者胜()阴翳()酒冽( )山肴()野蔌()岩穴暝( )提携( )颓然() 伛偻()()觥筹交错( )()(二)初读感知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逐步达到以下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流畅。
八年级语文下册 6.28 醉翁亭记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
醉翁亭记科目 语文 班级:学生姓 名课题醉翁亭记课 型 新授课时 3 课时 主备教师备课组 长签字学 习目标:1、积累重点虚实词。
2、品味文美、情美,背诵课文。
3、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 学习重点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一、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唐宋八大家:(2)将本文作者的重要资料摘录在下面的横线上2、通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要查字典)。
环滁.( )琅.玡.()林壑.( )辄.醉( )酒洌.()弈.( )者胜 穴暝.() 偻.()山肴.( ) 野蔌.()阴翳.()觥.()筹交 错 颓.然( )宴酣.(. ).二、课堂学习:1、一词多义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乐:而乐亦无穷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游人 去而禽鸟乐临: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云归而岩穴暝吾谁与归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朝而往,暮而归而不知人之意而年又最高2、词类活用:(1)名之者谁(2)故自号 日醉翁也(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环滁皆山也;(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4)翼然临于泉上者(5)名之者谁(6)饮少辄醉(7)醉翁之意不在酒(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9)云归而岩穴暝(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1) 吾谁与归(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3)至于负者歌于途(14)休于树(15)山肴野蔌(16)宴酣之乐(17)非丝非竹(18)弈者胜(19)觥筹交错(20)颓然乎其间 者译 1)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句子翻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思考: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请从文中勾 画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 理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28醉翁亭记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
28《醉翁亭记》一、自主学习目标(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熟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整体把握内容,梳理结构。
(二)把握熟悉文章的要紧观点,体会其中包括的道理,明白得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三)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写景的作用;熟读背诵全文。
(四)分步阅读,探讨具体问题:第一遍阅读:一、读准写准下面的字:滁()琅()琊()潺潺()伛()偻()山肴()野蔌()弈()觥()筹()颓()然阴翳()霏()暝()晦()酒洌()二、明白得积存下面的文言词语:林壑尤.美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乐.其乐3、下面句子都属于文言判定句,请琢磨其特点,在文中再找出一些如此的句子:①环滁皆山也。
②望之蔚但是深秀者,琅琊也。
③作亭者谁?4、文中共用了25个“而”字,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有的表并列,有的表修饰,有的表结果,有的表递进。
阅读时请认真体会。
五、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作句尾,所表达的语气不同,一样来讲有:判定语气,说明语气,确信语气,感叹语气。
阅读时请认真琢磨、体会。
第二遍阅读:一、记住相关的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是代的文学家,字永叔,自号,晚年又号,谥号,是之一。
二、按要求回答:①从嗅觉、视觉、触觉三个角度描述四季景色的句子。
②既为全文写景抒情定下基调,又是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
③说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
④于静态描述中表现动态感,既丰硕了表现力,又含事理逻辑关系的句子。
⑤侧面表现社会太平祥和,太守政绩斐然的句子。
⑥文中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的哪八个字描述出醉罢晚归的情景。
3、归纳各段大意:第三遍阅读:一、能准确滴翻译全文。
(检查几个句子)①环滁皆山也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本文的线索?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你是如何看待的?3、源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一、合作探讨目标1、文章第三段由前面的写景转入写人和事,具体描述了哪四个场景?二、文章写了哪三种“乐”?哪一种“乐”是重点?它们之间是如何的关系?3、醉翁之意仅在山水之间吗?4、请探讨文中“醉”与“乐”的关系。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醉翁亭记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5、全班齐读
(二)精读全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主学习。
2、质疑解难。
3、翻译全文
二、品味赏析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①醉翁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名号为醉翁?
②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画出描绘景色的句子。思考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③朗读第三小节,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
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呢?
七、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八、达标评价
总结技巧
结合背景资料,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相应的写作手法。
快速练笔
交流展示
当堂测试
小组互评
重点释疑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朗读背诵
准备上课。
交流预习成果,提出疑问。
朗读目标
交流探究
小组合作
回答问题
课文翻译
质疑释疑
小组合作
探究问题
质疑释疑
互相补充
三、拓展延伸
欧阳修和范仲淹的经历相似,你认同谁的做法?
四、当堂检测
【参考<配套练习>P133
1-5小题】
齐读第四段,找出文中议论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延伸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8 醉翁亭记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课文。
2、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与景的写法。
3、认识文中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及“与民同乐”的思想。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醉翁亭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醉翁亭记【教学目标】一、理解把握文言重点词二、把握重点句翻译,明白得文意。
3、有情感地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进程】一、预习导入:滁壑蔚琅潺酿辄暝晦伛偻携清洌凛冽山肴野蔌觥翳二、自学二、自学一、二段课下注释。
教师点拨,学生划出重点注释并明白得。
三、口头检测第一、二段重点词你把握了吗?1.环滁皆山也环:围绕。
2.望之蔚但是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飞泻。
4.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靠近。
5.名之者谁名:取名,命名。
6.饮少辄醉辄: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乐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
9.云归而岩穴暝归:聚集。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回家。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芳:香花。
秀:茂盛。
四、小组合作小组长组织结合一、二段课下注释翻译,记录不懂处。
五、重点讲解疑难句。
六、明白得、翻译基础上整理把握一、二段,能够看原文流畅地翻译。
第二课时学习三、四段,整体明白得把握全文。
一、齐读三、四段二、自学+点拨三、四段课下注释。
三、自学注释口头检测。
四、小组合作翻译三、四段五、疑难句精讲。
六、结合原文整体翻译三、四段。
七、全文整体把握与思想情感明白得。
三、四段重点词抽5、6号同窗口头检测12、伛偻提携老人弯着腰走,小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13.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山肴野蔌肴:野味。
蔌:菜蔬。
15、杂但是前陈者陈:摆开16.宴酣之乐酣:尽兴的饮酒。
17.觥筹交织觥:酒杯。
筹:酒筹。
18、苍颜:脸色苍老18.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乎:在。
19.树林阴翳翳:遮盖。
20.鸣声上下上下: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21.太守谓谁谓:是。
四、探讨1、全文共四段,你能归纳每一段大意吗?2、第三段给咱们刻画了四幅画面,第一幅”滁人游“,你能归纳其余三幅画面吗?3、文中描述了哪几个层面的乐,各有什么特点?4、贯穿全文线索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5、你能从文中找出哪些成语?五:精讲点拨。
广东省佛山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醉翁亭记》一、自学环节: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环滁.(c hú) 林壑.(hè)琅玡..(láng yá)辄.醉(z hé)穴暝.(míng)伛偻..(yǔlǚ)酒洌.(l iè)山肴.(yáo)野蔌.(sù) 弈.(yì)者觥.筹(gōng) 阴翳.(yì)第二步:合作环节2、译读课文:结合课文下方的注释,疏通文意。
环.( 围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山谷)尤美。
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幽深秀丽)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 ),有亭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 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用自己的别号命名 )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就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取别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 领会 )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消散),云归.(聚拢)而岩穴暝.( 昏暗),晦.( 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 香花 )发.(开放)而幽香,佳木秀.(茂盛)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季节)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 老人)提携....(背着东西的人)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小孩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野味野菜),杂然而前陈.(摆放)者,太守宴也。
宴酣.( 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 ),射者中,弈.(下棋)者胜,觥筹..(交互错杂),起坐而喧..(酒杯和酒筹)交错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醉醺醺的样子)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醉翁亭记》学案
教师寄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乐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4.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一、基础知识
熟练朗读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字,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琅玡()林壑()辄醉()弈()者胜穴暝()
伛偻()酒冽()山肴()野蔌()觥筹()阴翳()
2、解释加点字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
②名之者谁?(名:)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
④伛偻提携。
(伛偻:)
3、翻译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名之者谁?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④伛偻提携。
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4、阅读课下注释①并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写出你所知道的与课文及作者相关的知识。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5、理解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本文写景很有层次,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思考: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写亭的环境:从到。
(2)写山间之朝暮:从到。
(3)写山间之四时:从到。
(4)写宴饮场面:从到。
6、本文以“乐”为线索,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与民同乐”的主旨的?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7.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提示: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找出相关的句子。
(1)写亭的环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
8、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9.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四、拓展延伸。
、
10、如何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五、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六、达标测试
1、下列四句中有一句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请选出这一句()A、野芳发而幽香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溪深而鱼肥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转
折)
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禽鸟知山林之乐B.名之者谁
C.四时之景不同D.醉翁之意不在酒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边一句中“而”字哪个是轻读,哪个是重读。
(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轻读
B、重读
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3)这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答:
(4)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