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写作手法 主旨情感

合集下载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掌握情感主旨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掌握情感主旨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掌握情感主旨记叙文阅读--掌控情感主旨【考点解读】记叙文是主要运用叙述、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记叙文的内容,是作者在文中通过各种描写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记叙文的主题,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反映的中心思想。

这两个方面一直是中考语文对记叙文阅读考查的重要考点。

●考点1:通过词语考察情感常见题型1、探究文章中“ⅹⅹ”词的丰富意蕴。

2、“ⅹⅹ”词在文中多次出现,说说其作用。

3、“ⅹⅹ”词反复出现,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1、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要求和考查意图。

词语角度把握主题,往往有“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为什么会xx”等标志性词语。

(说明:词语角度把握主题与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有区别,注意辨别。

词语含义及表达效果往往是“从词语角度鉴赏xx”'说说词语的表达效果”“从修辞角度鉴赏”“加点词语运用好在哪里”)2、从词语本义入手,结合句段、全文内容等探究词语的具体指向。

词语本义是什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从不同角度探究主旨知识卡片1抒情散文:作者情感态度(由景及人,由景及理)叙事散文:人物精神品质(由外及里,由个别到一般)哲理散文:人文精神感悟(由事及理,由物及理)归纳方法归纳法内容关键信息归纳法如抒情语句、议论语句层次顺序分析法要弄清文章叙述了什么事,理清文章层次关系段意串联法汇总中心句,概括文章主旨重复中心法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中发现文章主旨首尾归纳法从首尾段落归纳文章的中心主旨文章标题法从文章标题探究文章的中心主旨3、条理清楚,精准表达。

“XX'一词的意思是……,文中指的是……,抒发了作者……感情/表现了XX(人物/某类人)……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的感悟。

例题示范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的感人之处在哪里?(《老王》“积累拓展”)【分析】明确本题要求答出作者“愧怍”的原因,以及对“老王”心存“愧怍”情感的内在夷现,即文章主题。

中考记叙文专项训练 精析标题,体会主旨(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记叙文专项训练 精析标题,体会主旨(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精析标题,体会主旨(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1.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一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种。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去世。

2.标题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比喻义或象征义);(3)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二、考查方向:1.为什么以此为题。

2.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4.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5.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能力提升:1.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答题技法技法一: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技法二: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技法三:析内容主旨。

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意思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技法四:析背景、线索。

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2.品味标题精妙之处的解题思路(1)揣摩标题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2)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提示情感主旨等。

(3)最后分析其效果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等。

专题03记叙文阅读五大考点(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3记叙文阅读五大考点(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专题03:记叙文阅读(三)(五大考点:文章思路记叙人称主旨情感表达方式写作特色)考点11:文学作品阅读之梳理文章思路【考点分析】梳理文章的思路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梳理文章思路,要善于分辨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理清文章思路及整体结构。

阅读赏析时,首先要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其次,要弄清情节内在逻辑联系,理解作者情节设计的用心。

好的结构往往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错综复杂而又连贯统一。

梳理文章思路类题目考查的设问方式通常有:1、请根据故事情节,补全相关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在方框内将情节补充完整。

3、纵观全文,“我”的情感(心理)发生了3次变化,请按顺序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4、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填空。

【技巧点拨】阅读文章首先要理清文思、分清结构,这样文章的内容和思路也就清晰起来,为接下来更加深入地阅读品析奠定了基础。

答题时,要学会通过对文章语意层次的理解,抓“神”找“线”理清文脉;要关注文中起承转合处的描写,画线切割,还要养成着眼全篇的习惯,前后关联。

一、答题三部曲1.寻找线索、明确线索。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就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找线索的方法:(1)抓标志。

抓住时间标志的词语或地点方位标志的词语,文章线索常常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或以地点(行踪)为线索。

(2)抓物品。

以物写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线索常常就是这个“物”,就是以“某某物”为线索。

(3)抓事情。

文章中写一件核心的事件,事件的发展过程就是文章的线索。

(4)抓细节。

反复出现的同一个细节(同一句话、同一个动作、同一种表情等)这些反复出现的常常是文章的线索。

(5)抓情感。

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语句及表达感情词句常常是文章的线索。

2.划出能表示线索的标志性语句。

(1)划出与线索中的人、物、事情发展的时间等有关系的语句;(2)划出能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或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看法变化的语句;(3)如果是线索表达不够直白的文章,一时找不出头绪来,可从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得到启示,然后再去寻找。

中考语文专题1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1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解析版)

专题10: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考点10: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考情梳理】分析文章主旨抓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

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首段文章常开篇点明主旨,分析开篇的语句,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抓尾段有的记叙文会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分析结尾段常常可以把握中心。

抓议论、抒请句记叙文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来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抓段意或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抓时代背景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活动的。

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分析文章使用的写作手法。

比如文章使用象征、欲扬先抑等手法就是为了揭示、突出中心。

题型一:概括主题思想【设问形式】①本文的主题是什么?②文章塑造某个形象有什么意义?谈谈你的理解。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考查类型解题思路答题格式①概括主题思想。

①本文记叙了……事件,表现了人物……的品质,抒发了作者……感情。

①概括事件+人物品质+思想感情。

②分析表达观点。

②通过记叙……事件,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观点、看法。

②事件+观点或感情。

题型二:多个主题探究【设问形式】①有人说小说反映了……主题,也有人说小说反映了……主题,你赞同哪种看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②本文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三)方面。

考查类型解题思路答题格式概括多个主题。

看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一般一类人物表现一个主题,有几类人物就会有几个主题,所以分析时,只要先概括主题,然后围绕相关人物概括出相关事件即可。

主题思想(一)+人物(一)+相关事件。

主题思想(二)+人物(二)+相关事件。

主题思想(三)+人物(三)+相关事件。

多个主题探究。

中考现代文记叙文考点

中考现代文记叙文考点

中考现代文记叙文考点分析一、考点解析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能按照要求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会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提炼文章重要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的层次。

4.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5.理解作品的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发挥联想、想象进行文学创意。

7.根据所提供的文章片段,补写或续写文章。

8.能写出有中心的记叙文,并具有一定感染力。

9.能进行课外文言文的阅读。

二、典型例题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

一天,我把这个想法跟爸爸商量,希望在暑假时买一辆旧自行车。

爸爸笑了起来:“你现在连手脚都管不住,还想骑车?”②我不服气,在纸上列出独立的好处:可以骑车上学,以掌握车技;可以不用爸爸妈妈接送,以证明已经长大;可以自理,以减轻妈妈的负担。

我以为列得已经很充分了,就固执地要求爸爸立即给我买。

没想到爸爸边笑边摇头:“不行,买自行车的事缓一缓再说。

”我很委屈,也很气愤:“我已经七年级了!还不让独立!别人的孩子都能骑自行车上学,为什么我不能?”③“像你这样的孩子多得很,你现在不能独立,我给你讲清道理就行了。

别的孩子能骑车,是他们已经具备了骑车的本领。

你不能仅仅看到别的孩子能做到这点,要看到他们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骑车的本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靠自己去学、去摔、去掌握。

别的孩子能独自骑车上学,是他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一技能。

尽管其中也有怕苦怕摔的苗头,但毕竟没有动摇骑车上学的信心。

”④“再看看你,你连骑车的勇气还没有下定,你下定决心了吗?你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吗?你能确认从家到学校的路没有你处理不了的情况吗?遇到困难,你能勇敢地去面对而决不退缩吗?一个人不能总靠别人来监督。

”爸爸说到这儿,停住了,“再给你举个例子,有些孩子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了跟头,疼得哇哇直哭,以后见了自行车就害怕,有的索性把车子扔到一边再也不骑了。

202X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之写作手法

202X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之写作手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之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指作者根据叙事目的和叙事对象的特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故事性。

1. 描述描写:描述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写作手法之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故事中人物、事物、环境的形象和情感。

作者可以运用生动的比喻、强烈的形象语言、色彩、音响的描绘等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和鲜明。

2. 情感抒发:情感抒发是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者可以通过人物的感受、内心的独白或者直接的陈述来表达情感,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3. 对比与矛盾:对比与矛盾是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通过对比和矛盾的呈现,突出故事和人物的冲突和转折,增加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作者可以通过对比人物的形象、对比不同时间、空间、地点的描写,或者通过人物的内心矛盾来展现故事的复杂性。

4. 时间结构:时间结构是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和运用闪回、预示、加速等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加有条不紊地展开,使读者在时间跨度中体验到故事的起伏和转折。

5. 叙述角度: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叙述角度是指故事叙述的立场和视角,根据叙事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叙述角度。

常见的叙述角度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观察者等。

不同的叙述角度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记叙文中还可以运用其他的写作手法,如对话、对景、借景抒发心情等。

在写作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叙事目的选择合适的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丰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七明确主旨--理解情感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七明确主旨--理解情感

明确主旨理解情感【考点透析】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

理解、概括文章的主旨,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进而加以概括.在各类记叙文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就是文章的主旨.它是文章的主脑,整个文章都要围绕它选材、组材、构思、行文。

归纳文章主旨,必须要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

考试题型一般为:作者的感悟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或者作者对什么持什么观点态度,概括主要观点。

【例题1】(2011·江西省)方寸田园(原文见考点四)问题:这篇题为“方寸田园”的性灵散文写了多种田园,作者最推崇哪一种?从中可见她怎样的情感追求?【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回答这类问题时可依据题目提示,从相应语段中寻找关键语句。

文章写了多种田园:有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有大自然碧树果林的山水田园,有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的心灵田园。

这一题的难度在于,很多考生对“方寸灵台"一词的意思不明白,其实“方寸灵台”就是“心灵”“心”的意思,如果明白这一点,估计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文中最后一段中“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我,不但自己能倘佯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

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便可以知道作者最推崇的是心灵田园了。

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作答。

文章写那位友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城里,与朋友“畅叙离情”.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

作者据此指出:“我认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文章引用古人重友情的故事,说明“我们如能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约二三知友小酌,琅琅笑语,畅话平生,其乐并不亚于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
主题: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和经历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文学体裁。

记叙文旨在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具体的细节,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中的情节和情感。

例子:
题目:回忆那个夏天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大地上,煞是好看。

我清
楚地记得那天我和朋友们决定去最近的湖边游泳,准备躲避酷暑,享受清凉。

我们到达湖边,看到湖水宛如一面镜子一般,蓝得像天一样。

所有人
都赶紧脱下衣物,纷纷跳入湖中。

我朝着湖的中央游去,感受着清凉的湖
水包围着我的身体。

湖水中游泳的人们都如小鱼一般自由自在,尽情地畅泳。

我和朋友们在湖水中嬉戏玩耍,快乐洋溢。

突然,一阵强风吹过,天空转眼间阴云密布,仿佛即将下起暴雨来。

霎那间,雷声大作,电闪雷鸣。

我们顿时被吓坏了,匆忙游回岸边,躲进
一棵大树下,希望能避过这次暴风雨。

雷雨过后,我们淋着湿漉漉的衣服返回家中。

即使湖边的事故让我们
有些忧虑,但夏日的欢声笑语也让我们感到存有了美好的回忆。

夏天,不
仅有炎热,还有湖水中的凉意和友情的滋养。

总结:记叙文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通过描写事件和情感,可以引起
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记叙文可以涵盖各种情感,如喜悦、忧愁、惊喜、
失望、温馨等。

通过阅读记叙文,读者可以深入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记叙文之主旨情感(2大陷阱:概括角度单一+体会情感片面)-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记叙文之主旨情感(2大陷阱:概括角度单一+体会情感片面)-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5 记叙文之主旨情感目录01 易错陷阱(2大陷阱)02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多角度概括文章主旨【易错点提醒二】全方位体会作者感情03 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易错陷阱1:概括文章主旨,角度单一【分析】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切忌拘泥局限于某一局部,即使是某一片段,段落的分析,也要立足文章整体去思考,在抓住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准确的概括。

要通过对文段中的关键词语的解读领会文章的言外之意。

必要时,还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以及联系自身生活体验等方面进行思考。

【避坑技巧】1. 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旨,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 从分析一些关键语句入手。

有的文章在开头或结尾会有一些暗示或点明文章主旨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常是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3. 从概括内容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主旨隐含在人物、事件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4. 从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入手。

有的文章在分析文章的主旨时,还需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间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这样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探究主旨。

易错陷阱2:体会作者情感,片面不全【分析】“言为心声”。

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避坑技巧】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021原创)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

(2021原创)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考点句子含意、内容概括理解.原因分析、标题作用、内容概括、词语赏析、标题赏析、句段作用、情感变化考点针对训练(2021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题训练)我所怀念的孙茂①时光踏着碎步急促走来,拂去岁月的吻痕,于时光深处漏下记忆。

记忆中最愉悦的时光,就是最怀念的时光。

②一年里,我最怀念三个时节。

一是开春,清明刚过,布谷鸟咿呀咿呀成天叫喊,嗓子像是不会干。

万物生辉的时节,清明鸟也来凑热闹,“清明,酒醉;清明,酒醉”,闹哄哄的,像是催促农人,该点种谷物了。

心里虽生躁动,可春天是一年的大好时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仿佛一夜春风,满山的草木都绿了。

草木葳蕤,山峦复活,乡间洋溢着春的气息,让人有种“久旱逢甘霖”的舒服感。

③二是盛夏,我喜欢夏天,尤其下雨的时候,心里莫名激动,因为下雨天人不用上山干活。

下雨天,雨水给那些禾苗浸润和滋养,给大地冲洗身子。

顽皮的我通常会趴在窗幔数雨滴,看瓦楞上落下多少雨花,雨花砸在地面又成了什么模样,我看到雨水开心地在地面滚来滚去。

那一刻,我的内心也无比开心。

观雨,实在是一件开心的事,两只手杵着下巴,呆呆注视,像是给雨行大礼。

有那么一瞬间,想要为雨写一首安静的诗,送给某个心动的人。

那时候,空气很好,时间很慢,雨滴刚刚好。

④三是冬天,尤其怀念冬天农人在田间焚烧地物,炊烟七扭八歪缓缓升起,被风吹散,婆娑的样子,赏心悦目。

我喜欢闻这种烟雾,很亲切。

⑤冬天最令人激动的就是下雪。

雪,是世界的精灵。

一夜寒风,大雪如约而至,白雪把整个村庄裹挟起来,即使之前多么污秽,大雪飘来,村庄瞬间净洁了,连空气都掺杂一丝丝的甜。

清早起来,村庄被弥漫的炊烟和薄雾所覆盖,窗台上漫灌着好看的窗花,凑近头对着玻璃哈一口热气,花纹晕染开来,开成一朵不知名的小花。

一声鸟啾,叫醒了世界。

木圈里的雄鸡照常哼着起床歌,歌声是村庄的定点闹钟。

下雪的天气,整个世界很静,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空灵。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6记叙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6记叙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06 记叙文阅读★学问划重点★语文记叙文的考查题型一般有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等等,下面简洁谈一下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概括文章(段落)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

如,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填空题。

常要求在表格中、横线上填写主要内容。

方法:依据题目、人物(事物)、事务,进行综合、概括。

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强调: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

答题格式:A+B+CA.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白)……的故事(事迹、经过、事务、景物)。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 C.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划分文章(或者文段)层次并归纳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

如:本文(段)可划分成几个部分(层次)?每个部分(层次)写了什么内容?(2)填空题。

常要求在表格、横线或方框中填起止段落及主要内容。

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务发展过程划分(找各个事务);(4)总分总(掐头去尾)。

三、辨识记叙线索并分析其作用常见题型:一般为简答题。

如:本文以什么为叙事(记叙)的线索?其作用是什么?方法:(1)把握线索标记: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2)了解常见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务、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改变。

(3)驾驭线索的一般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务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温馨提示:最常见的线索:对某一人物的宠爱、怀念之情;人物的感情(相识)改变;代表作者感情的实物。

四、为文章拟标题常见题型:(1)让考生干脆在题目位置的横线上填写自己拟定的标题;(2)简答题。

如:依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拟写一个怎样的标题最合适?方法: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中考语文复习“把握主旨和思想情感”复习笔记

中考语文复习“把握主旨和思想情感”复习笔记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把握主旨和思想情感1、要求直接概括文章的观点(主旨)如“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2、考查对体现主旨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实际上是间接概括主旨。

如:“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3、通过考查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如:“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的题目?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的题。

如:×××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方法指导(重点内容)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题目形象地暗示了中心。

2、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开头、中间、结尾)。

有的文章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直击中心,读这样的开头便可把握文章主旨。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有的文章在中间加上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主旨也会体现在其中。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的说和做》。

⒊从写作背景入手。

因为写作背景往往是文章产生的大环境,它会告诉我们作品产生的根源、作者写作的意图,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

⒋从关键语句入手。

关键句是一篇文章中凝练地体现中心的语句。

学会抓关键句,是一种很稳妥的解答方法。

阅读记叙类文字都要养成一种习惯,即把文章中非记叙描写性文字圈画出来,给予特别“关照”,因为它们能有效的提示文章的主旨。

阅读时必须充分注意到这类借文中人物的口和心理活动,对文章所写人、事、物发表看法的文字,文章的主题往往蕴涵在其中。

⒌从人物形象入手。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主旨往往是通过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理应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也就是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方面分析,归纳出文章主旨。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六——理解文章主旨(练习+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六——理解文章主旨(练习+答案)

记叙文阅读考点六理解文章主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做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

▲命题形式1.请概括本文主旨。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谈一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解题思路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避开直接表述中心思想。

它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是通过相关人物的描写、相关事件的叙述来隐晦地、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因此把握文章主旨,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去思考、探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抓住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精确概括。

概括文章主旨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文章题目能概括中心,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文章标题能直接揭示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即点明或揭示中心;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

文章的有些议论、抒情句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直接揭示文章主旨。

4.从概括段意或人物事件人手。

概括出各段意后,再把意思相关的段意综合到一起,写人的记叙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质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叙事的记叙文,事件的社会意义通常就是文章的中心。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根据文中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活动的,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紧密结合事件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情况进行分析。

▲答题格式本文通过记叙/描写/刻画……的故事/景物/形象,表达/反映/揭示/赞美了……思想/精神/性格/特点/道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零点降生的女孩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在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

村子里就有一个零点降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美慕的对象。

人们一说起她,就要谈到她的零点降生之兆。

她成了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3——归纳文章主旨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3——归纳文章主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都不动摇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 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 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漂在水面。梗上 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 的,今晨都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3——归纳文章主旨
示例分析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 ,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 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3——归纳文章主旨
方法指导
归纳文章的主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1.从文章标题入手。有些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 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的标题直接揭示出文 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 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 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 析及专项训练3——归纳
文章主旨
2020/9/5
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3——归纳文章主旨
考查形式
典式: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变式: 1.找出本文的主旨句。 2.本文抒发了什么感情? 3.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在结尾的横线上写出一句 话,使之能画龙点睛。 4.概括本文的中心。 5.×××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6.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你的看法。

中考记叙文考点阅读

中考记叙文考点阅读

一、历年中考题型全解析:记叙文阅读3.概括中心思想锦囊:中心思想“高发区”1.题目2.开头3.过渡句、段4.结尾5.主人公的语言、心理描写中6.反复出现的部分找中答题公式: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主旨、作者感情二、人物题1. 梳理人物心理/情感的方法:1:在原文画出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的词;2:根据人物情感变化给文章分段;3:在没有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段落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概括人物心理或情感;4:选取恰当的词语作答。

三、理解题1.理解标题的含义:1:分析题目表层含义2:联系全文内容3:结合文章主旨4:理解其比喻义、象征意义2.理解某个词的含义的方法:1.解释词的本义;2.分析这个词体现了本体的什么特点3.体现人物的什么心情。

3.理解句子的方法:1.抓住句子中含蓄的,有暗含义、引申义的词来理解,找出它们在文中指代的内容;2.给此句话“翻译”成主旨句。

四、作用题1.分析标题的作用:①.表明写作对象②.体现主要内容③.贯穿全文线索④.揭示情感主旨⑤.引起读者兴趣2.作用题的答题公式五、赏析题1.标题的赏析理解标题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

最后点明修辞手法,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2.句子的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公式=运用了()手法+写出了本体的()特点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比喻句赏析格式:本句把“______ ”(本体)比喻成“______ ”(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______的特点,富有情趣。

表现了作者______感情。

拟人句赏析格式:本句将“______ ”(本体)赋予人的情态(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______的特点,富有情趣。

表现了作者______感情。

排比句赏析格式:本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本体______的特点,增强了语言气势。

表现了作者______的感情,更加有力地抒发了感情。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考点6 文章主旨与情感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考点6  文章主旨与情感


向 1
考向2 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统编七上《散步》“积累拓展”改编)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
情基调。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解题思路】分析文章的感情基调,要在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进行,要能够

2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着重关注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抒发情感的词
句、中心句等。可从文章的表达特质来说,也可从叙述语调来说。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


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
2
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统编七下《邓稼先》“思考探究”节选)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
向 3
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方法指导

2
情感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情色彩和声音语调。我们在
阅读文章过程中:(1)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2)需要
看各个部分、层次、段落、语句的具体感情的综合表露。


注:总体感情基调并不否定不同段落有感情起伏变化。缺乏整体感的朗
3
考点6 文章主旨与情感
返回目录
考点6 文章主旨与情感
返回目录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1
考 向 1 文章主旨(10年3考)
◎海南中考设问
(2019海南16题3分)在横线上写几句话,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要呼应前

向 文,表达情感,点明主旨。
2
(2014海南16题2分)对选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9 写作手法考点10 主旨情感考点针对训练十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17分)梅之颂华静①骨里红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那些缀于枝头的半透明的花朵,“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梅花香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念花开,“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铁骨冰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凌寒独放,“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②在心底,那些梅们,光影绰约,高洁坚韧,接近我心中那种恒定的美。

③从南方到北方,梅,总是先于叶开放。

原本产于南方的梅,在三千多年的栽培史中,以她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带给人们奋发向上的励志模板。

案头,瓷瓶里放置一枝梅,代表主人的志向,观赏时领略一种精神气质。

田间,梅树成林,那梅花的花、叶、根、果都是入药的佳品。

生长在北方的梅,在严寒里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翻开《书经》,那句“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告诉我,作为调味品,梅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在百姓餐桌上了。

④可以想见,那一树树梅花,凌寒开放在古色古香的民居周围,营造出独具历史景象的文脉。

文脉绵延,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被以樱、梅,树以木兰。

”让人们了解到两千多年前的梅,早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⑤“寒林三千树,独爱梅一枝。

”梅花高坚的气节,被历代文人墨客、黎民百姓所敬仰。

有时,我也会用对梅花的解读纪念那些用心奋斗的过往,将彻骨的诗情洒满每一个花瓣。

⑥于是,在酣畅的笔墨中舒展了我对梅花的敬仰和喜爱。

写在日志里的梅,吟成诗句的梅,画在纸上的梅,收在相机里的梅,念在心里的梅,统统穿过太阳光的明媚,笑意盎然地成为我精神的一部分。

即使天色向晚,也丝毫不影响月光下的梅散发出的暗香和灼灼光华。

⑦“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这是世人送给王冕的赞誉。

元末明初,被称为“画梅高手”的王冕,洗墨梅花,卓然不群。

他画出梅花的风骨、清高,将梅花的仙姿神韵解读为一怀高尚情趣、淡泊名利的胸襟。

淡淡的墨痕,一种幽香跃然纸上,那是来自梅花的芬芳。

被人格化了的梅花,于横斜的疏影之中和嶙峋的骨节之间,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尘色之外,梅花“化为人格,就是掷地有声的气节”。

⑧覆雪悬冰的梅枝,蕴含着铮铮气韵。

而在孤寒中开放的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有时,人们会忽略梅盛开的花期,但却会将开在任何一处的梅花记在心里。

梅的记忆,凝固时光。

我以为,梅花代表最完整的高洁。

人们之所以对高洁有着无限敬仰,也因了梅花自身的高洁,也因了世上写梅花的诗文都如此唯美.....。

高洁之上,一首《红梅赞》征服了我。

我愿意像红梅一样的坚强。

..、浪漫和悲壮⑨让梅入画,把梅花刻在心里。

堆积一枝梅的品质,仿若见证了人格的萃取过程,有着无穷的意味。

萦绕在梅树之间的,是一枝迎霜傲雪的梅花带来的信仰,让人在探索人生时找到生命的华彩所在。

那挺立在岩石上、山地里、狂野中的气节,就是一种立场,一种不停奋斗的品质。

有韧性,在苦寒的境遇中矢志不渝,往上生长。

因为高洁,所以人们常把梅和雪放在一起以突出坚强和个性。

不经意间,就把梅花的香、梅花的美溯源到人性深处、历史深处去了。

⑩难忘儿时母亲身着棉布中式袄的神情,淡雅素净,举手投足透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含蓄美。

借梅喻人,母亲就是墨梅。

她的美在于她善良、勤劳和肯吃亏。

⑪从沂蒙山的抗日烽火中走来的祖母,挽着一个密实的发髻,眉眼间那种乐观的、无视苦难的笑意印在了我的心里,并没有一闪而逝,而是勾画成梅,至今挥之不去。

⑫那首《红梅赞》,赞的是红梅品格。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歌词、曲调,都触动了灵魂,令我动了情感,壮了信心。

或许,这正是《红梅赞》后来成为红色经典的重要原因,也是《红梅赞》的核心价值所在。

⑬二十四节气里的梅花开在冬末,开在春首。

那些傲然挺立的画面,那些盘根错节的乐观,那些苍劲古朴的厚重,浓墨淡开。

相信每一朵梅花的方向都有属于她的浓墨点,都将和着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由里而外,深入人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古代文人墨客心目中“梅”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2分)2. 第⑧段加点词语“唯美、浪漫和悲壮”包含了怎样的意味和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3. 文章主要讲述梅花的美好品格,第⑧、⑧段却插入了对母亲与祖母形象的描述,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4分)4. 文中作者反复提到并引用《红梅赞》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⑧5.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4分)【主旨情感】十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7分)春风拂煦好读书王本道①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翩然而来。

暖风袅袅娜娜,温柔款款,令人熏熏然、陶陶然之余,极想去做心仪的事情。

忝入写作者之列,最心仪的事莫过于读书。

②众多有识之士有一个共识,即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

只要翻开书本,便走近了他们的思想,触摸到他们的灵魂,感受到他们的睿智,可谓开卷有益。

当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在一个温婉柔美的春日,曾写下“今日归来深竹坞,春灯补读未完书”。

试想,在一个绵远缱绻、宁谧清寂的春夜,读一本尚未读完的书,跟随书中的描述,得以在山重水复之际再看柳暗花明,并与古人磋商、辨析、思考,是何等的赏心乐事!③在较为充裕的大块时间里,我习惯选择经典来读,尽管其中许多经典属重读,或是多次复读,但总会有较之前次不同的收获。

如《论语》,每读一次总感觉有很多以往未能理解,或是浅尝辄止的东西得以通透。

所谓慢读,不单是速度问题,更重要的是阅读者的心态,不必过分执着于自己事先设定的目标,而是开放自己的情怀、心智,去对待、探求书中的世界。

这个春天,我照例为自己安排了阅读文化经典的计划——重读《诗经》。

虽然幼时就曾随家父的循循善诱粗浅读过,此后的几个年龄段亦多次重读,但时至今日,对这部中国文学的经典,抑或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圣经”,仍知之肤浅。

《诗经》表现的生活无限广阔,举凡祭祀、宴饮、征战、农耕、婚恋诸多方面,都有出色的篇章,但如何通过阅读文化初始阶段的诗篇,进一步了解今天的我们,其中尚有极大的空间。

④我国有些地方流传着一种说法,即一个孩子在春季的首日做什么事情,将会注定他一生所成就的事业,如果他在看书,那么他终将成为一个读书人。

其实读书的过程,亦是发现人生真谛,领略旖旎风光,发展心智的过程。

封建社会崇尚的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未免显得功利。

我想,书中既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家国情怀,又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婉情致;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又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励志箴言。

如此看来,读书的更高境界,是让人走进更宽广的所在,从中领悟时代的使命,从而拥有一个更美好的人生。

⑤春风拂煦、艳阳临窗的美好时节,手捧一本书阅读,这时的记忆往往最为深刻,领悟更为透彻,书卷中字里行间细腻绵密的描述所透出的至情至理,极易顺理成章地与个人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契合起来,更能触动心底柔软的温情,让内心有种至真至切的平静。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当今社会,国人追求着美好的生活,其内涵已不仅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世界的充实——自主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获得多方面能力,很大程度上要靠刻苦读书来实现,诚如古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⑥无论你是何种职业,什么年龄,愿每个人都能以读书开启新的一年,始终用审美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塑造自己,永远做一个追梦人。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3月22日15版) 1.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最心仪的事莫过于读书”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分)2. 如何理解第②段画线句“众多有识之士有一个共识,即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3分)⑧3. 文章开头段和结尾段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4分)【写作手法】4.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6分)【链接材料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三毛【链接材料二】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

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要专心,第二要勤笔,一定会有许多成效。

——蔡元培参考答案及解析考点9 写作手法考点10 主旨情感考点针对训练十四、(17分)1. (2分)凌寒傲雪、高洁坚韧、一身清气、淡泊名利。

2. (4分)“唯美、浪漫和悲壮”既指咏梅诗文的风格,也指梅花自身高洁的品格。

梅花在严寒中开放,即使零落成泥也不改初心。

“唯美、浪漫和悲壮”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与崇敬之情。

3. (4分)由花及人,借梅花来赞美以母亲、祖母为代表的中国妇女以及走过苦难岁月的人们,他们淡雅素净、善良、勤劳、肯吃亏、坚强乐观的精神。

文章以梅喻人,将人与梅融合起来,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梅花的美好品质,从而引发读者对梅花和像梅花一样的人的敬仰之情。

4. (3分)借《红梅赞》来进一步表现红梅的高尚品格及其对人的教育熏陶作用,体现出这首红色经典歌曲的价值,便于读者理解梅花品格的传承意义。

5. (4分)作者通过描写梅花的品格,表现其对人性格的塑造、对民族气节的影响,表达对梅花及具有像梅花一样品格的人们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十五、(17分)1. (4分)①读书能够与古今中外杰出人物进行对话交流;②反复阅读经典,能够有不同的收获;③读书能够让人走进更宽广的所在,领悟时代的使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④读书能够充实精神世界。

2. (3分)读书,能够走近杰出人物的思想,触摸杰出人物的灵魂,感受杰出人物的睿智。

3. (4分)开头段:描写、议论,描写春天“暖风袅袅娜娜”,是适合读书的美好季节,并由此指出自己心仪读书,引起下文,既照应了标题,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尾段:议论,发出号召,希望每个人都能以读书开启新的一年,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

4. (6分)示例:我们在阅读中,可以发现人生真谛,领略旖旎风光,发展心智。

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读书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即专心和勤笔,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