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项练习
诗词鉴赏专题—人物形象10题(教师版)
诗词鉴赏专题——形象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
包括诗词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意象,意境,画面。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
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第一部分“人”象:诗词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一、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1.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一二两句写的是隐者所处环境,远离世俗,清静幽远。
三四两句写隐者的生活状态,足不出户,避世脱俗,随性自然。
)3.请分析下面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点绛唇(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àn)金钗溜。
高中语文 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提升练
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提升练一、【2020·辽宁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
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英武潇洒的形象。
B.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C.尾联使用问句,表达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故友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2.这首诗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1.B2.①壮志难酬。
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
②迟暮悲伤。
“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
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项,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错误,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这里只是突出了一种对自己戎马生涯的怀念。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要素,结合重要诗句进行具体的分析。
高考古诗词形象鉴赏专题训练与答案
高考古诗词形象鉴赏专题训练与答案1、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2、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
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
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3、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
[注] 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②招魂,《楚辞》的名篇。
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5分)(2)下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
(1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5、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寻陆鸿渐①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②,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
②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意象专题练习二含答案
满江红次汤碧山①清溪
(元)许有壬
木落霜清,水底见、金陵城郭。
都莫问、南朝兴废,人生哀乐。
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
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
沙洲外,轻鸥落。
风帘下,扁舟泊。
更寒波摇漾,绿蓑青箬。
为向九原江总②道,繁华何似今凉薄。
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
【注】①汤碧山,作者的友人,做了一首写清溪的词,作者这首词是和作。
②九原江总:九原,春秋时晋卿大夫的墓地,后泛称墓地。
江总,南朝人,陈时任尚书令,受到陈后主宠幸,不持政务。
1.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上下阕诗人情感的变化。
(5分)
答案:上阙用“都莫问”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朝代更迭、人生哀乐的感慨,想放下却又无法释怀的无奈(1分),然后用“时时寻伴侣”表达知音难觅、无人倾诉的痛苦(1分),只得“对溪云”,希望借酒消愁,但心情依旧如故(1分)。
下阕转而用意象“轻鸥”“扁舟”“绿蓑青箬”寓归隐之意(1分),再用典故表达繁华不能长久(1分),最后用“怕素衣”“染缁尘”寄托自己要坚守节操,不被世俗所染,表达自己归隐之志(1分)。
(6点答对其中5点得5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答案:(1)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
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
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题(形象意象类)(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题(形象意象类)(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薄命妾辞元好问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
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
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首先用“如花”写女性的貌美,并以“画不成”强调其“美”的程度。
B.“自合”、“谁教”语似平常,实则包含对不平命运的愤感和对自我的指责C.女子虽遭命运播弄,却对爱人一往情深,聚散的命运与不变的感情恰成对照。
D.“江南岸”并非实写环境,而是以江南的广阔来反衬女子的形单影只的孤苦。
【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辦析。
题中ABC 三个选项考核诗歌的内容,D 项考核诗歌的手法,其中 B 项,没有“自我的指责”之意。
所以本题选 B 项。
(2)这首词通过具体的形象把“薄命”写得十分可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案】这首词以“叶”、“浮萍”、“杨柳”、“云”、“月”、“鸳鸯只影”等具体形象把“薄命”写得有形有色,十分感人。
①用薄“叶”形容命薄,具体可感。
②以“浮萍”作比,写其身如飘萍无根蒂,生活无定。
③以“杨柳”作比,写其迎来送往,暗示其卑微的身世。
④以“云”聚散无定、“月”盈亏变化,喻指生活的变化不定。
⑤以“鸳鸯只影”写其不能与情侣欢聚,形单影只,孤独伶傳。
这些形象从不同角度展现红颜女子的悲惨命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能力,要求分析如何把薄命写得十分可感;通过诗歌中的内容“颜色如花”“命如叶薄”“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云聚散,月亏盈”“鸳盎只影”枯荷等形景的写出红频女子命薄”生活无定“卑徴”形单影只”孤独伶们的思修命运。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形象(附答案)
诗歌鉴赏—形象分析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1.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2.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3.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4.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5.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5.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形象(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诗歌鉴赏—形象分析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ftft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2.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3.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4.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5.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ft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这里指ft坞。
5.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小孤ft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ft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题练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 形象专题一、什么是诗歌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
①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②塑造的人物形象 。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
二、做题方法指导(一)、人物形象(1)、命题方式1.此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3.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4.请简要分析某形象。
(2)、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步骤:(3)、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及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方法三: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方法四: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4) 、小试牛刀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形象 人景物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5)、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形象题赏析专练
2020 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形象题赏析专练知识回顾:(说明:在诗歌中,形象与意象是能够合二为一的,但从理论上看,二者还是有区其余。
意象是隶属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详尽的,也可是抽象的感情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详尽的。
诗歌形象能够是人,也能够是物、情、理等,而意象平时只是自然情形、物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1—2 题。
(9 分)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岑参东郊未救围,忠义似君稀。
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 注] 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在洛阳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
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想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
B.“胡尘”借指叛军攻势残忍,此处突出了裴判官落入敌军时的紧迫局势。
C.尾联描述传神,意在表达裴判官重获自由后与诗人宴饮时的欢喜之情。
D.全诗洋溢着守节不移、忠义报国的沸腾热血,读来大方豪壮,感奋人心。
2.本诗颈联描述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企图?请结合全诗作答。
(6 分)【答案】1、C C项,“与诗人宴饮时的欢喜之情”招惹是非,尾联写“去河阳幕府”的状况。
故本题选C项。
2.(1) 颈联描述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论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
(2) 这样写表现了天气的寒冷,烘托了裴判官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心情。
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英雄胆气与一腔激情。
【详解】试题解析这是一道概括诗句内容并解析作用的题目 , 要求概括颈联描述了的画面内容及其企图,答题时第一翻译诗句,再解析作用,诗句描述了裴判言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论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雪沾衣”“山对酒”衬着了装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 ; 结合下文“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可解析出烘托了装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练习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专题练习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另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卫风氓》塑造了勤劳能干、清醒决绝的女子形象。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四角度”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3.抓描写,把握形象4.析典故,理解形象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三步骤”1.“性格+身份”格式,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是什么);2.结合诗句和手法,具体分析形象(为什么);3.概括形象意义,即作者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怎么样)。
一、单独人物形象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黄庭坚节去蜂愁蝶不知。
晓庭环绕折残枝。
自然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无闲事,即芳期。
菊花须插满头归。
宜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阳节后蝴蝶浑然不知,依旧环绕着折剩下的菊花飞舞,词人笑其可悲。
B.时过境迁,虽然秋菊未必是一夜香减,但聚后的分离却让人们习以为常。
C.这首词措辞典雅,触景生情,拾取寻常风俗入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本词以议论收束,既表达了自己心志,又提振了词风,使全词为之一振。
16.词人在下阕指出“无闲事,即芳期”。
这一心态使词人在文本中呈现为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问菊①潇湘妃子(林黛玉)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②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③何妨片语时。
注:①《问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②蛩病:蟋蟀将要死去。
③解语:能说话。
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
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高考 鉴赏诗歌的形象以及典型例题 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鉴赏诗歌的形象【考点打破】形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
要理解诗歌的情和意,首先要从形象入手。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类别,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所吟咏的形象。
景物形象那么是指各种诗歌中描绘的生动、形象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象,如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廓等等。
诗歌里,形象和情意结合被称作意象,意象是古典诗歌鉴赏题考察的一个重点。
〔考察意象的题目,主要有把握意象的特点、分析形象与内容情感的关系、理解形象的寓意、表现形象的技巧、通过形象理解意境、通过形象理解哲理等。
〕鉴赏诗歌形象,首先是识别,也叫感知。
要理解诗中写了哪些详细形象(具象),有些形象还呈迭加形,这些具象合起来是要表现一个什么形象,弄清它们的字面意义。
其次是分析特点。
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特点,物象和景象的突出特征等,要在感知的根底上,进展分析概括,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再次是体会形象中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的形象使用,往往是有规律的,他们的联想思路与当时的文化意识有关,诗歌中很多形象往往被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这种形象就成为了诗歌意象。
这一系列意象都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和感情的门径。
我们可以积累一些古典诗词意象方面的材料,作一些鉴赏练习,以进步鉴赏才能。
【典例调研】【典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答复以下问题。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这两首诗中的意象各自有何特点它们各自实际的寓意是什么2.这两首诗同是以柳为吟咏对象,从形象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分析〗这两道题考察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并由此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才能。
解答此两题,要从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入手,分析其各自特点,并由此探究诗人表达的感情。
高考诗歌鉴赏题分类专练:人物形象类题型(附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题分类专练:人物形象类题型(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洪适子月①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②从它归丙穴③,谋自拙④,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
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
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
④谋自拙:自认晦气、谋拙。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子月”一句为自然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特征,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本。
B.“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
C.下片“昨夜”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
D.“不知”一句,由对渔人一家生活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
2.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
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案】1.B2.《江雪》中展现的是一个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隐士形象。
他超然物外、洁身自好、不向世俗妥协,四周一片死寂、苦寒,他虽然处境孤独,但傲岸不屈,清高自守。
而本词中的渔夫却是一个真渔人形象,他生活贫困艰辛,但又乐观旷达,只要没有“人世多离别”,一家人能聚首在一起,纵使“衣百结”,也是快乐与满足的。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 项,“不以为意”“志不在鱼”“壮志难酬”错误,从词中来看,尽管水寒风烈,渔人仍须下水捕鱼,可叹的是“巨鱼漏网”,圉圉而去,渔家生活,便无着落,连暂时缓解窘迫生活的希望也成为“虚设”了,所以对巨鱼漏网,渔人并非不以为意,而是无可奈何;“从”,“任从”的意思,任凭那巨鱼摇头摆尾地回到深渊,结合渔人的心理活动“谋自拙”来看,这是对“巨鱼漏网”的反省,自认谋拙、晦气,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渔人毕竟是旷达的,对于巨鱼漏网,渔人委心任运,超然物外,并没有壮志难酬的无奈。
鉴赏诗歌形象与专题训练 (1)
鉴赏诗歌形象与专题训练考点分析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
它常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隐者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陆游的《咏梅》中梅的形象。
有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
而这些形象往往是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们往往被叫做“意象”。
有的诗歌有一种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渔翁,有的诗歌有多种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为了渲染一种离别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凄清的意境,分别用了“夜”“秋”“枫叶荻花”等意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是诗人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产生思绪,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
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
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一体的效果。
二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对物境的描写表达出来,客观的物境也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杜甫的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带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主观感受,看到“花”和“鸟”,便用它们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意境。
三是物我情融,诗人内心的某种主观感情与所看到的客观事物自身的、人们公认的情意恰相吻合,于是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达到了某种有机的整体的意境。
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物我情融”例子。
了解了以上关于意象与意境的相关知识,再看高考对诗歌形象与意境的考查,就感觉有据可依了。
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象:⑴分析诗歌中用了什么形象;⑵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⑶形象的意义。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人物形象典型题专练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文后各题。
采莲曲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①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②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③本诗作于作者漫游会稽时期。
1.诗中塑造的采莲女形象有怎样的特点?是如何塑造的?2.末尾两句是何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酒泉子·长忆观潮【宋】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3.这首词的上阙是如何表现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的呢?请简要分析。
4.词的下阙塑造了什么样的弄潮儿形象呢?“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是这首词的名句,常在作文中引用,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内涵的呢?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晚泊长台驿张咏①驿亭斜掩楚城东,满引浓醪②劝谏慵。
自恋明时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③。
【注】①张咏数次犯颜直谏太宗、真宗皇帝,由京官贬为地方官,此诗作于旅途中。
史载其“所至以政绩闻”。
②《南史·谢弘微传》记载,谢蒲每以心直口快得罪于权贵,其兄送别时指着他的嘴说:“此中唯宜饮酒。
”③《北山移文》记载南朝周颗始借归隐以沽名钓誉,终因羡慕富贵而出仕。
5.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6.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王炎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
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
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
只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王炎生于公元1138年,到癸酉年(1213年)已经七十五岁。
7.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8.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高考语文-鉴赏诗词的形象-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鉴赏诗词的形象1.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高》中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届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忆昔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①名无忌②,南国佳人号莫愁③。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①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
②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③莫愁:女子的名字。
《旧唐书音乐志》:“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
”(1)诗歌的前四句描写了昔日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2)结合全诗分析颈联(五六两句)典故在思想情感表达上的妙用。
(6分)7.【2017届福建厦门一中高三上开学分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更漏子毛文锡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千结。
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飞燕。
(1)清人陈廷焯云:“‘红纱一点灯’真妙”。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指出这一句有哪些妙处,并作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词由夜至晨,总共描绘了三处富有寓意的春景。
请指出这三幅春景图,并写出它们各自的寓意。
(6分)8.【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黄庭坚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①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之分析形象型练习
一、提问格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
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1.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2.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三、答题步骤:
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四、答题示例:
早梅
张渭一
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诗歌鉴赏形象题(普通高中适用)
专题六古诗歌鉴赏形象题(一般高中合用作业) 1.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达成(1)~ (2) 题。
(11 分 )诉衷情近柳永雨晴气爽,屹立江楼望处。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遥认断桥幽径,隐约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
脉脉朱阑静倚。
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
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
尽日空凝睇。
(1) 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对“故人”的想念是全词的中心,因此作者将“故人”写得详细形象,联系柳永其余羁旅游役之词来看,“故人”应指他在京都认识的民间歌妓们。
B.作者很注意上下片之间和意群之间的照顾和映托。
如“屹立”与“静倚”,“望处”与“凝睇”,“残阳”与“远水生光”等,它们之间都有必定的联系。
C.“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词语,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他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淆。
D.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秋光老尽”的迟暮之感和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以词人“凝睇”的动作描绘作结,感情表达委婉蕴藉。
E.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但是止,言有尽而意无量;“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心里的空落和无奈之感。
分析:选 AD A 项,本词中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详细形象,而是含糊其辞的。
D 项,“凝睇”是神情描绘。
★ (2)词的上片中描绘的光景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一样?请简要剖析。
(6 分)答:分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
如前四句中的“雨晴”“气爽”“水生光”“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爽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孤独之感。
由此剖析即可得出答案。
参照答案: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葱翠,给人以平远宽阔、清爽优美之感。
(3 分 )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画了一幅荒江日深秋景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孤独之感。
(3 分)[诗歌鉴赏 ]词的上片描绘秋景,江南水乡的秋景在词人的感觉中是平远宽阔、疏淡优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形象
一、考点解析
1、人物形象:①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②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2、事物形象:①鉴赏的依——事物形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②鉴赏的角度——联系诗人自
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景物形象:①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②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
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二.诗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
1、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常用方法】
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
分析论证。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例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2006年包头市统考题)
答案: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的渔翁(诗中形象),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
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老渔翁孤寂无援而又卓然独立的形象(形象特征),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神面貌(形象意义)
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特征)。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