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东周楚式平底束腰鼎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春秋·楚《王子午鼎》青铜器及铭文欣赏

春秋·楚《王子午鼎》青铜器及铭文欣赏

春秋·楚《王子午鼎》青铜器及铭文欣赏《王子午鼎》春秋·楚(公元前770--476年)通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腹径68厘米1979年河南浙川下寺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王子午鼎》铭文《王子午鼎》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器,墓中出土了一组共七件铜鼎,鼎上铭刻有“王子午”字样,七鼎由大到小排列,称为列鼎,此器是其中最大的一件。

通高62厘米,匕长63厘米。

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此鼎平底束腰,两耳外撇,三足粗壮稳固。

鼎口上扣平盖,盖顶有桥形把手。

鼎盖作平顶微弧,有圜形钮。

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腹铭84字,记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歌颂自己的功德。

与敦厚的造型大异其趣的是,鼎的外部装饰繁缛细致,纤巧奇诡。

因此,这件曾是楚国贵族传家之宝的重器,实系商周以来中原青铜文化与楚人诡丽巧思的完美结合体。

同样是装饰青铜器的饕餮纹、夔龙纹、蟠螭纹和窃曲纹,在这件鼎上既有中原地区常见的范铸阳线,更有荆楚独特的浮雕与圆雕,并且使用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

环绕鼎腹的六条立体怪兽,各由两条夔龙蜷曲盘绕而成,就是采用失蜡法分别铸出,然后焊接于鼎身的。

六条兽头伸出鼎口,恰与鼎盖边缘的六个卡口相合,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构思,技艺之高超,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是第一流的水平。

整个鼎装饰性与实用性有机统一,结合完美。

南国楚地的先民们是中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们神游九天的情思、与神灵共舞的情怀,造就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离骚》这样不朽的华章。

而铸造于青铜器上曲尽巧思的神兽奇鸟,无疑是这些华章的注解。

从春秋楚国青铜器到汉代马王堆汉墓帛画和漆器,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感悟到屈大夫那颗浩渺狂放而又骚动不安的心。

这件王子午鼎属于楚庄王的儿子,楚康王时的大臣子庚所有。

他所任官职是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故此鼎又称令尹子庚鼎。

同样形状而大小相次的鼎,在王子午的墓葬中共出土了七件,而且每件鼎内都放置有牛的肢骨,七件鼎所盛牛骨可能是属于同一头牛。

鼎的发展历程

鼎的发展历程

鼎的发展历程鼎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烹饪器具,它不仅承载着美食的传统文化,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

鼎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中国上古时代,它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演变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文物。

鼎最早出现在中国商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鼎大多为铜质,采用铸造工艺制作而成。

商朝时期的鼎一般采用三足设计,扁平底部,上方有两个短提手。

其中耳部的纹饰较为精美,常见的有神兽纹、云纹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神秘与美丽。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朝时期的鼎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样式。

周鼎的形制较为庞大,一般为四足设计,鼎的腹部比较高,底部略呈喇叭状。

周鼎常用于宴会或举行重要典礼,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周鼎的造型更加庄重肃穆,纹饰也更加丰富,有虎纹、龙纹等。

周鼎的出现,标志着鼎这一器具已不仅仅是烹饪工具,更是权威和礼仪的象征。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鼎的形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鼎多采用四足设计,器身更加普遍低矮精致,纹饰轻盈流畅,更加注重装饰效果。

这一时期的鼎具有一种高贵而又典雅的气质,常用于贵族的宴会和庄园的装饰。

鼎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中,不仅仅是器物形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的文化意义的传承。

鼎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着权力和尊贵。

无论在商朝、周朝还是春秋战国时期,鼎都被视为国家权威的象征,宴会上的主角。

它既是美食的容器,也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道具。

如今,虽然鼎已经不再作为烹饪工具使用,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依然不减。

鼎的形象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国家形象、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特别是在各种场合的礼仪活动中,鼎的形象经常出现,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总之,鼎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器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是烹饪工具,更是权威和尊贵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通过研究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过程,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

鼎的发展过程

鼎的发展过程

鼎的发展过程鼎作为一种烹饪用具,在中国的传统厨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用于煮炖食物的三脚大锅,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本文将介绍鼎的发展过程,展示了它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和创新。

鼎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商朝时期,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

它最初是用来供奉祭祀的器皿,用于烹煮祭品和祭祀仪式中的食物。

由于其庞大的体积和有趣的形状,鼎逐渐成为权势和地位的象征。

在商代末期和西周时期,鼎开始逐渐普及并作为居民家庭中的常见烹饪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鼎的形状和材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早的鼎是用青铜制成的,具有典型的三脚支撑和大口径的圆形底部。

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改进,鼎的造型变得更加精致,表面装饰更丰富。

它们常常刻有图案和文字,以展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家族的历史。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鼎的使用逐渐减少,逐渐被其他烹饪工具所取代。

然而,在明清时期,鼎再次兴起,成为贵族和富裕家庭中的烹饪工具。

这些鼎通常由精美的青铜制成,融合了艺术与实用的功能。

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烹饪,还可以用作展示和装饰,在宴会和重要场合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鼎的使用逐渐减少。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方便、快捷的烹饪工具。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鼎仍然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中国烹饪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因此,一些文化和历史爱好者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鼎的文化遗产,并在当代生活中创造新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宗教仪式用具到贵族和富裕家庭的烹饪工具,再到如今的文化象征。

它代表着中国烹饪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是值得珍视和传承的传统。

无论鼎的形态如何改变,它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食和文化的热爱,并延续着中国烹饪的传统和精髓。

鼎的发展历史

鼎的发展历史

鼎的发展历史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

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

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

鼎口处有两耳。

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

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

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

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

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

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中国从夏代开始进入阶级社会,而象征国家政治权势和军权、神权的青铜制造业,完全为贵族所垄断,这些青铜器的制造均是以贵族的意志、需要和审美意愿为依归。

中国青铜器历经20多个世纪的发展衍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初期:夏代——由于铜的冶炼工艺尚不成熟,且材料难得造成现今所出土的夏代青铜器种类稀疏,至今为止出土的夏代青铜器是“乳钉纹爵”。

盛行期:商代(商代迁都殷(今河南安阳)以后至西周前期,约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时期)——此时的青铜器体形厚重,造型规整,纹饰华丽,体现出一种狞厉之美。

例如:司母戊方鼎、兽面纹方鼎、乳钉纹方鼎、克鼎、子龙鼎等。

成熟期:西周(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春秋时期古人发明了“失蜡法”“分铸法”“错金银”技术,使得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更加别致、繁复。

代表作有;莲鹤方壶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时候极为普遍的烹饪器,其后实用意义逐渐减弱,成为权势的象征物。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

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鼎的鉴赏与保护课件

鼎的鉴赏与保护课件

细节处理
真鼎在纹饰细节处理上精 细入微,而伪鼎则可能细 节模糊或失真。
布局规律
真鼎的纹饰布局规律严谨 ,而伪鼎则可能布局随意 或缺乏规律。
铭文鉴别
字体风格
真鼎的铭文字体古朴、典雅,而 伪鼎则可能字体生硬、缺乏美感

内容含义
真鼎的铭文内容含义深刻,而伪 鼎则可能内容空洞或缺乏逻辑。
刻写工艺
真鼎的铭文刻写工艺精细,而伪 鼎则可能刻写粗糙或失真。
湿度调节
适宜的湿度对于鼎的保存至关 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
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以防紫外线对鼎的表面造成
损害。
防尘与防虫
保持鼎的清洁,定期除尘,并 采取措施防止虫害和鼠害。
鼎的保养与修复
清洁与除锈
定期对鼎进行清洁,清除表面 的污垢和锈迹,保持鼎的外观
纹饰
鼎的纹饰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需观察其构图是否精美,线条是否流畅, 色彩搭配是否和谐。
材质与工艺
材质
鼎的材质多为铜、铁、金、银等金属,也有用玉、石等非金属制作的,需了解其 材质的优缺点及价值。
工艺
鼎的铸造工艺、雕刻工艺等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需关注其工艺水平的高低及对 整体美感的影响。
铭文与历史价值
通过鼎的鉴赏与保护,可以引导人们 关注和重视传统艺术,促进传统艺术 的传承和发展,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 更多灵感和借鉴。
THANKS
感谢观看
弘扬民族精神
鼎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创造力和精神风貌。通过对鼎的鉴赏与保护,可以激发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鼎的鉴赏过程中,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 观,如尊崇礼仪、注重诚信等,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具有 积极意义。

楚国的文化

楚国的文化

荆楚长歌——九连墩楚墓出土文物展在祖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楚”既是民族概念,又是国家概念,也是地域概念,加上一个“荆”字,时间就延长了。

楚文化是在荆楚大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吸取了周边文化之长,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来,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发掘了大量的楚人文化遗存,目前科学发掘楚墓的总数已超过10000座,占到东周时期墓葬的70%,楚城址也发掘十几座,为研究楚国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

其中墓葬规模宏大,出土文物最多的是2002年发掘的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两座墓葬级别为大夫墓,墓主人身份为夫妇,一共出土文物5333件套。

此次展览,由九连墩1、2号楚墓出土文物中的精华部分构成,分别通过青铜器、玉器、漆木器和车马器四个部分,体现战国中后期楚国的文化风貌。

第一单元铸鼎象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周人对沟通人神、祈福家国的青铜礼器极为重视。

楚国亦尊周礼,但迥异于中原青铜器的凝重威严,楚式青铜器给人以生动灵巧的视觉效果。

典型如升鼎,束腰平底,正是“楚王好细腰”这种楚地特有的审美心理在铜器造型上的反映。

优美柔和的弧线与方硬有力的横线搭配,刚柔相济,富于节奏和韵律。

这件铜镬鼎是在该鼎九连墩1号墓出土的,出土时鼎内残有牛骨,应该是一件牛镬。

直口、附耳、平底、蹄足。

腹部有两个对称的小环钮;颈腹间各有一周凸弦纹带;颈部和腹上部及耳部饰蟠螭纹,足根部为浮雕兽面纹,是迄今科学发掘楚国贵族墓中最大的一件镬鼎。

鼎为青铜礼器中十分重要的一种。

楚国的鼎与同时期各个诸侯国所用的鼎相比,有富于个性的形态特征,称之为“楚式鼎”。

楚式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升鼎”。

这类鼎最明显的特征为束腰平底,因其器物自铭“升鼎”得名。

升鼎为楚国所独有,一般在高级贵族墓葬中发现,其大小、轻重和数量,标志着权势的大小、地位的高低,有的甚至还代表着王权,为楚国贵族身份的标志。

下面我们看到的就是1号墓出土的一组代表性的升鼎。

鼎的发展史

鼎的发展史

鼎的发展史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本文将从鼎的起源、演变、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鼎的起源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石锤和石斧等工具,开始进行打猎和捕鱼,同时也开始了烹饪和食用。

为了更好地进行烹饪,人们开始使用石头和黏土等材料制作烹饪器具,这就是最早的鼎的雏形。

在商代时期,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烹饪器具。

商代鼎的形状呈三足式,外形庄重大气,通常用于烹煮大型食材,如牛、羊等。

鼎的底部常常镌刻有祭祀图案和文字,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同时,鼎还被广泛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礼器。

二、鼎的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鼎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鼎的形状逐渐变得更加精美,同时也开始出现了铜质鼎。

铜质鼎不仅外形华丽,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齐国曾制作了一只名为“大方之鼎”的铜鼎,高达2.5米,— 1 —重达875公斤,成为了中国古代铜鼎制作的巅峰之作。

到了战国时期,鼎的形状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三足鼎外,还出现了四足、五足等不同形式的鼎。

同时,鼎的用途也逐渐扩展到了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

例如,秦始皇曾命令制作了一只名为“五羊尊”的铜鼎,用于表示对百姓的爱护和关怀。

而汉武帝则下令制作了一只名为“昭陵六鼎”的铜鼎,用于表彰功勋将领和官员。

三、鼎的发展到了唐代,鼎的形状和用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唐代的鼎通常采用青铜材料制作,形状更加简洁明快,外形也更加精致,成为了一种艺术品。

同时,唐代的鼎也开始用于宴会和婚礼等场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工具。

到了宋代,鼎的形状和用途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宋代的鼎逐渐变成了一种烧水器具,被广泛应用于茶艺和烹饪等领域。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物,它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原始青铜器、商代青铜器、西周青铜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下面将对这四个时期的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原始青铜器时期(公元前约2000年-约公元前1600年)原始青铜器时期是青铜器的起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质地较为粗糙。

原始青铜器多是以铜和锡的合金制成,所以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器具,如鼎、爵、簋等。

这些器具通常有雕刻的纹饰,主题多是神话故事或祭祀活动。

2.商代青铜器时期(公元前约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代青铜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青铜器制造工艺的蓬勃发展阶段。

在商代,青铜器的制造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铸造技术更加精湛。

同时,青铜器的纹饰也更加丰富多样,多以神话、动物、人物等图案为主题。

器形也逐渐丰富,不仅有鼎、爵、簋等传统器物,还有一些新的器物出现,如觚、觯、壶等。

商代青铜器多用于祭祀、神祀或朝贡等活动,被视为权贵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3.西周青铜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在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制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制作工艺。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质地精良,表面光洁,纹饰更加细致精美。

大量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形制多样,如鼎、爵、觯、簋等,而且设计更加复杂,造型更加精湛。

纹饰上除了神话、动物、人物等图案外,还出现了一些抽象的几何纹样,如波纹、蝶纹等。

西周青铜器在礼仪用具、祭祀以及其他仪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西周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青铜器艺术最后的辉煌时期。

在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形制也更加复杂。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常见的有钟、磬、矛、戈、短剑等。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更加精湛,如神话故事、龙纹、鸟纹、云纹、雷纹等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问鼎,楚式青铜的非凡与奢华

问鼎,楚式青铜的非凡与奢华

身、尾部均攀附数条小龙,龙身上嵌着绿松石。八对 冷兵器时代的战略物资,更是残酷战争的无声见证。
大龙相互缠绕、龙上有龙,盘在一起,向上攀爬,给
人既纷繁变幻又舒展开朗、生动有序的奇特感受。
浪漫飘逸,楚风远扬的辉煌
精美繁复的龙纹在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中十分
普遍,而这件建鼓座则将龙的形态发挥到极致。从铸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华美纹饰”,则对楚式青铜
造工艺上来说,器物并非一次性铸成,而是分段铸造 器的艺术风格、纹样装饰进行了总结。春秋战国时期,
再焊接起来,而如此多的大龙和小龙互相盘绕的造型 楚式青铜器的纹饰既保持了传统的风格,又有自身特
也使得其焊接和成形的难度非常大。由于工艺复杂, 点。第一,素面器增多,很多鼎、盉、壶等器物均以
至今仍无法将其复原。据研究,曾侯乙墓的青铜器风 素面呈现;第二,以失蜡法铸造的青铜装饰繁复精美,
战国青铜镬鼎,2002 年枣阳九连墩 1 号墓出土
2002 年枣阳九连墩 1 号墓出土的 战国青铜剑。春秋战国时期,越 国制作的青铜剑名满天下,但从 楚墓出土的楚剑来看,其制剑水 平也十分高超。从剑形来说,随 着春秋以后步战增多,剑也由短 变长
附件。圆形底座由空心圆柱和相互缠绕的圆雕群龙构 一。通过多年的征伐兼并,到战国时期,楚国已成为“地
从今年 6 月 17 日至 9 月 16 日,《问鼎——楚式 青铜器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本次展由广东省 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通过“采矿铸铜”“钟 鸣鼎食”“祀前净手”“犀甲金戈”“生活杂器”“华美 纹饰”六大板块,以湖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为主,融 合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共 86 件(套)文物,再现楚 国贵族生活的奢华与国力的强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 更体现了楚国高超的铸造水平。从而揭示出楚王问鼎 的背后,不仅是战略上的野心,其文治武功更不逊于 中原。

楚大鼎(1)

楚大鼎(1)

楚大鼎
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大家伙,就是我院的八件镇院之宝之一—楚大鼎。

楚大鼎,又名铸客大鼎,于1933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的楚王墓,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

它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800多斤。

它也是我国东周时期的第一大圆鼎。

说了这么多,这个大家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鼎是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青铜礼器。

早期的作用是一种炊器,用来煮肉或盛放肉食,但随着礼乐制度的发展,鼎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改变,成了礼乐制度中最重要的象征物,用来祭祀。

在楚大鼎的鼎口平沿处及前足、腹下还刻有“铸客”、“安邦”等12字的铭文。

在古代,“安”就是安定,“邦”就是国家,“安邦”就是安定国家的意思。

这也体现了楚王盼望国家安定的美好愿望。

1958年9月17日,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看到这口鼎是就不禁赞叹道:“好大一口鼎啊,可以煮下一头牛呢。

”。

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

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

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作者:
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初中》2016年第09期
时间:2016年6月9月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层展厅二(珠江新城珠江东路2号)
周代礼乐制度,用以祭祀天神与祖先,区分贵贱等级,贵族各阶层都要严格遵守。

以鼎为代表的青铜礼器是周代礼乐制度的载体,代表了天子之尊,体现了高低贵贱。

任何诸侯都不能僭越礼制,也不能问鼎的大小。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落,礼崩乐坏,诸侯并起。

地处南方的楚国,国力日益强盛,势力不断扩大,虎视眈眈问鼎中原,意图替代周王室,称霸天下。

楚国青铜铸造业发达,文化上兼容
并包,善于吸收各国的优秀技术和文化特质,铸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青铜礼器,其楚文化又深深影响了它广袤的势力范围。

《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通过采矿铸铜、钟鸣鼎食、祀前净手、犀甲金戈、生活杂器、华美纹饰等六个板块,以湖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为主,融合广东省博物馆藏文物共83件(套),展示了精美的楚式青铜器,解读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变迁,凸显了楚国对中华青铜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

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一)

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一)

解析春秋楚地青铜鼎与吴越青铜鼎(一)春秋中期以后,江淮以南地区,逐步形成两个文化圈,一个是以楚国、曾国为中心的楚地文化圈;一个是以吴国、越国为中心的吴越文化圈。

两个文化圈内主要国家,各自为敌;两个文化圈之间同样争斗不止;楚国、吴国、越国更是先后称霸中原,与周王室及中原各主要诸侯国交往频繁,霸主楚庄王问鼎中原的传说,更是生动体现了春秋晚期各地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趋向性和当地文化融合形成的个性。

战国早中期,楚国灭曾,又击败了吴越争霸的胜者越国,一统江淮以南地区,继而通过文化的大融合,完善了极富特色的楚文化,并影响后期汉代300年,而楚文化的融合形成,更多体现的是艺术风格的创新,文化内涵,无论是楚地的传统文化,吴越系文化,以及中原文化,包括江淮之间的群舒文化,东夷文化等,基本一致,都是属于典型的祭祀文化,基础是对生与死的相同认知,是共同世界观的体现。

祭祀文化最丰富的艺术体现仍然是青铜祭祀礼器。

最早的楚地青铜礼器被发现记载于《史记》中,铭文为“楚武王”的鼎,出于武王墓中,此器后已遗失。

宋代吕大临《考古图》中也记载多件铭文含“楚公”或“楚王”的钟、镈等,清晚民国时期著作中也有二十多件各式楚国青铜器,不见于记载的,应该更众,由此也可见春秋楚国青铜器之丰富。

同地区曾国器物,在北宋时期就有“曾侯”铭文的钟被发现,1933年,在安徽寿县楚幽王墓中,还发现铭文含”曾姬“的壶等。

春秋楚地文化,青铜鼎仍然是青铜器中的最重要者,且同中原文化,鼎种类较多,实用性明显,而表现艺术风格丰富。

---克黄鼎,春秋中期,河南淅川和尚岭一号墓出土,高46,口径26公分。

此器器型有两大非常明显的特点1)长方形立耳外撇,似飞翔的翅膀。

这类设计不是实用性的体现,而表现的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情趣,这种设计在后期,包括战国楚器中常见。

另一种异曲同工的设计是三足变细,大角度外撇,但仅多见于春秋晚期,再后期很少有那么大角度的足外撇形态。

2)腹微鼓下垂,平底。

从夏商周三代历史变化,看青铜鼎的发展历程,都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从夏商周三代历史变化,看青铜鼎的发展历程,都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从夏商周三代历史变化,看青铜鼎的发展历程,都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器时代,其中夏朝青铜器数量少且粗糙,而商周青铜器数量丰富,制作精良,纹饰精美。

青铜鼎按腹形不同可分为圆鼎、叉鼎、方鼎,按足形不同可分为锥鼎、柱鼎、蹄鼎、平鼎。

在中国发现的大量青铜器中,青铜鼎是重要的一类,在礼制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并逐渐完成了从实用到祭祀再到国之重器的转变。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属于二里头时期,贯穿商周,一直延续到汉代。

一、西周青铜扁足鼎形制特点根据各期扁足鼎的数量与特征来看,扁足鼎的萌芽期,扁足鼎形态较为原始。

目前最早的扁足鼎发现于湖北盘龙城的二里岗偏晚阶段,但扁足鼎的发源地应在郑州商城,同时在二里头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与之形态类似的陶质扁足鼎,因此不排除二里头时期就已出现扁足鼎的可能。

殷墟过渡时期的平足鼎足形虽仍与前期相似,但腹部较浅。

在平足鼎发展的孕育期,平足鼎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是趾点,没有新的造型,数量也没有比前期有明显的增加。

扁足鼎的快速发展期,量增长较大,器形方面也出现了耳上立鸟、方鼎、鸟形足和虎形足等。

扁足形态以夔形足为主,虎形足数量也较多,有少量的鸟形足和鱼形足,就扁足形态来讲,此期已涵盖五种扁足形态中的四种。

扁足鼎发展的沉寂期数量没有增加,形态以夔形足为主,有少量的鸟形足,扁足鼎没有较大发展。

平足鼎发展的两个高峰期,特点是数量大幅增加,造型更加丰富。

奎形脚仍占主流,鸟形脚仍是少数;后期鸟形足可以和真足平分秋色,E形三脚架平足的新造型和以前有很大不同。

西周中期,扁足鼎不仅数量急剧减少,器形也极为单一,均为具盘形鼎,仅存的一件鸟形方鼎,造型也极为呆板,扁足鼎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二、西周青铜扁足鼎纹饰特点青铜器的纹饰最早是在陶器纹饰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最早的青铜容器纹饰见于二里头时期,此时的青铜器上出现简单的变形动物纹。

到了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代一一商周时期,各种类型的青铜器纹饰更是层出不穷,包含各种题材。

青铜鼎的发展历程

青铜鼎的发展历程

青铜鼎的发展历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摆一摆青铜鼎的发展历程,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说起青铜鼎,那真的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里头的故事多得很,听我一一道来。

早在夏朝的时候,鼎这玩意儿就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的鼎还比较简单,主要是用来烹煮食物的。

想象一下,在那个年代,人们围着火堆,用鼎煮着热腾腾的肉,那场面肯定很温馨。

到了商朝,鼎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不仅数量多了,制作也更精良了。

那时候的鼎,不仅实用,还成了祭祀和权力的象征。

你看那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那可是个大块头,不仅体型庞大,上面的纹饰也精美得很,让人一看就心生敬畏。

转眼到了西周,鼎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

这时候的鼎,不仅制作工艺更精湛,还成了礼制用器,什么列鼎制度啊,长篇铭文啊,都是那时候的事儿。

鼎的纹饰也从繁缛变得简约,但那股子庄重和威严却一点没少。

那时候的贵族们,家里要没个鼎,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到了东周,虽然周王室衰微了,但诸侯们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和等级,纷纷造鼎,于是各地都发展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铜鼎,比如楚式铜鼎和秦式铜鼎,那风格,真是一个比一个独特。

再到后来,到了汉代,鼎就慢慢走向衰落了。

这时候的鼎,体型小多了,也主要以实用为主,纹饰也简单得很。

不过,即便如此,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没得说。

毕竟,那可是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啊。

现在,咱们去博物馆看那些青铜鼎,还能感受到那股子庄重和威严,仿佛回到了那个青铜时代,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呐!好了,今天就跟大家摆到这里,关于青铜鼎的发展历程,你们还有啥想聊的,随时告诉我哦!。

国家博物馆古代展厅所讲述的中国历史——春秋战国部分

国家博物馆古代展厅所讲述的中国历史——春秋战国部分

国家博物馆古代展厅所讲述的中国历史——春秋战国部分第一单元大国争霸和七雄并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活跃、民族融合、政治大变革的阶段。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给西周以来的政治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战国七雄的兼并征战,促使地区间政治经济趋于平衡,统一的趋势日渐显现,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

洹子孟姜壶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春秋盛酒或盛水器高22.1厘米、口径13.4厘米这件青铜壶长颈鼓腹,腹部最大径偏下,双兽耳衔环,圈足。

双耳上饰扁角龙首,垂环饰重环纹;颈部有波带纹和穷曲纹,腹饰两重波带纹,足饰夔纹。

颈部内壁有铭文19行共142字,记叙了齐侯的女儿洹子孟姜家里有丧事,齐侯自愿服丧,但是有些不合当时的礼制,所以他派人到王都,通过管理礼制的大宗伯向周天子请示,得到许可。

齐侯服丧,要求齐国民众在服丧期间不许有娱乐活动。

齐国是周初分封诸侯中地位最显要的异姓大国。

齐地原为东夷之地,姜太公封于齐以后,“因其俗,简其礼”,大大简化了周朝制定的君臣之礼,以适应东夷地区的习俗。

栾书缶战国盛酒或盛水器通高40.5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7厘米此器光素无纹,器颈至肩下有铭文5行40字,由左而右,字皆嵌金,为栾书子孙祭祀祖先而作,但多年来习称栾书缶。

器盖上亦有铭文8字。

栾书又称“栾武子”或“栾伯”,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执政14年,于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将中军,卒于公元前573年。

器上错金铭文字形规整,至今熠熠生光。

错金技法创于春秋中叶,但此缶无论从器形还是字体看,都属楚国作风,故实际是后来入于楚国的栾书子孙的遗物。

“栾书”青铜缶器形似壶,小口,短颈溜肩,圆腹,矮圈足,圈足外缘有三个等距离的小长方形片状饰向外侧伸出,底部作十字形凸起。

盖顶弧形,盖面内沿有三个等距离的小长方形微凸的卡。

盖上和腹侧各有四个对称的环形耳,耳上有阴线的云纹。

缶盖与腹表均有铭文。

春秋战国时代下,礼崩乐坏的青铜鼎

春秋战国时代下,礼崩乐坏的青铜鼎

春秋战国时代下,礼崩乐坏的青铜鼎西周著名的大鼎,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德鼎、大克鼎,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淳化大鼎等,都沿袭并发展了大盂鼎的造型样式。

到西周后期,圆腹鼎发展为半球形腹、兽蹄形足的样式,代表作品有毛公鼎、颂鼎等。

毛公鼎铸于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以499字的铭文记述了周王室对贵族毛公的册命。

鼎的各部分比例匀称,装饰趋简,仅在口沿下饰一圈重环纹,辅以一道弦纹,体现了西周青铜器典雅、和谐的审美风尚。

受礼制的约束,西周时代用鼎的数量、体量有严格规定,形成所谓“列鼎”制。

按照规定是,天子用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

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各鼎大小相次,分别盛放牛、羊、豕、鱼等祭品。

东周以后,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用鼎制度被逐步破坏。

鼎的造型开始向着实用的方向发展,样式变化很多:为了保温,加了盖子;为便于扛抬,耳部由立耳变为附耳;用于直接烹煮牲肉的镬鼎一类采取深腹圆底的造型。

春秋·王子午鼎,高69厘米,口径66厘米,重100.2公斤。

1978年河南浙川下寺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同出列鼎7件,大小相次,此为最大者。

内壁有铭文84字,记王子午于楚康王某年作器。

王子午为楚庄王之子。

东周时楚国以及受楚文化强烈影响的一些诸侯国贵族大墓出土的鼎群,最鲜明地代表了这一时期青铜鼎的新发展趋向。

如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所出的成列升鼎(正鼎),共九件。

其造型特点是敞口、厚方唇、浅腹、束腰,两耳有力地向外撇开,兽蹄形的粗壮矮足撑住平底的鼎腹,鼎身镶嵌着闪亮的绿松石,还有四条龙形附饰。

整体结构多取直线,又以变化多端的装饰和细密的纹饰丰富了外观,远看雄强有气势,近观又瑰丽多姿,令人从中感受到楚文化的浪漫气息。

河南浙川下寺出土的王子午鼎与曾侯乙升鼎同为楚升鼎的典型样式。

商·杜岭方鼎,通高100厘米。

1974年河南郑州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为商代早期的王室重器。

战国时期制造的有些小型鼎追求精工华丽的外观和舒适便利的功用。

河南博物院春秋王子午鼎

河南博物院春秋王子午鼎

河南博物院春秋王子午鼎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中出土一套7件用失蜡法铸造的列鼎,造型装饰艺术相同,大小依次排列,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

鼎通高76厘米,口径66厘米,侈口、束腰、鼓腹、平底、三蹄形足,口沿上有两外侈的长方形耳,旁边攀附6条龙形兽,腹部满浮雕的攀龙和窃曲、弦纹。

内腹及底和盖内均铸有相同的铭文。

王子午鼎是楚庄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国令伊(宰相)之职的王子午(又名子庾)的器物,中有确切的人名与地名。

王子午鼎成为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

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周厚边,器身周围有六个浮雕夔龙作攀附状,兽口咬着鼎的口沿,足抓着鼎的腰箍,使鼎在香烟缭绕中有升腾的感觉。

鼎盖作平顶微弧,有圜形钮。

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腹铭84字,记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歌颂自己的功德。

王子午鼎系分铸后焊接而成,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构思,技艺之高超,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是第一流的水平。

王子午鼎具独特的楚式风格,造型呈平底束腰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楚王好细腰”的故事。

环绕鼎腹的六条立体怪兽,各由两条夔龙蜷曲盘绕而成,是采用失蜡法分别铸出,然后焊接于鼎身的,显示了很高的铸造水准。

在细部装饰上采用浮雕、立雕、分铸、榫卯、焊接等技术。

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纹饰、浪漫奇诡的题材,正是楚国文化艺术的突出特征。

长篇铭文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叙说了王子午自己施德政于民的业绩,并教育子孙须以此为准则。

全文语词流畅押韵,是楚国青铜器上不多见的长篇美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此外,铭文用鸟篆书写,有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之誉。

王子午鼎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器,墓中出土了一组共七件铜鼎,鼎上铭刻有“王子午”字样,七鼎由大到小排列,称为列鼎,此器是其中最大的一件。

王子午鼎造型的显著特征,就是极度夸张轮廓线条,使轮廓线在不同的平面上,沿着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收缩或伸展。

各部位和部位结合之间,都拒绝了直形,而频繁地使用斜形、弧形线条的组合,以求得造型空间上的变化。

礼器“鼎”的渊源探索

礼器“鼎”的渊源探索

作者: 蒋乐平
作者机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物
页码: 102-105页
主题词: 列鼎制度 司母戊鼎 文明起源 良诸文化 饮具 文化区域 夏禹 河姆渡文化 转化过程圆涡纹
摘要: 鼎在新石器时代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饮具,但它的功能后来发生了变化。

西周的“列鼎制度”,成为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鼎作为一种礼器,开始的时间其实远早于周,殷商著名的司母戊鼎,俨然是贵族气派,而“九鼎”的说法,更来自传说中的夏禹。

在中国的奴隶制文明中,鼎被赋予特殊神秘的色彩。

笔者认为,礼器鼎的渊源,尚可在新石器时代丈化中寻找。

在文明的原初,礼器往往以祭器的形式出现,探讨这一寻常炊具功能、性质的转化过程,当有益于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解。

楚铜文化12——楚王墓精品

楚铜文化12——楚王墓精品

楚铜文化12——楚王墓精品本期主要介绍楚王墓出土的铜器精品。

上图是战国的釶yí鼎:古同“匜”,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叫做楚王熊肯釶鼎,平底、三蹄足,腹部只有一道弦纹,造型比较朴实。

口沿外壁有铭文:“楚王熊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这个楚王熊肯,就是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是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在位25年,曾经在秦国做过质子,春申君就是他的名臣。

他在位期间迁都寿春,他的太子是后来的楚幽王,据说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春申君的儿子。

考烈王自己在秦的时候有个儿子启,留在秦国做了丞相,号昌平君,后来叛秦归楚,做了末代楚王。

考烈王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做过楚王,他可以说是一个楚王孵化器。

上图是战国的升鼎,也叫做正鼎,缺盖,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

这是比较典型的楚式鼎了,和春秋的王子午鼎有一些相似,不过王子午鼎下腹部是鼓起的。

腹部有四兽,卷曲着尾巴栩栩如生,腹饰羽纹,口沿有铭文九个字“铸客为王后七府为之”。

上图是战国的铸客大鼎,这一件是名品。

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铸客为集腏zhuì、伸腏、睘huán腋yè腏为之”,前足足根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是当时的吉语。

“铸客”,是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

整个器型,不见得有多精致,但显得雍容大气。

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他仔细观察了铸客大鼎双耳上的花纹、口沿上的铭文和足部浮雕纹饰,并且询问了大鼎的来历,他还低头往鼎的内部看,诙谐地说:“里面能煮头牛”。

可见该鼎之大。

上图是战国的铜鹰,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

铜鹰展翅高飞,爪子上有蛇,可见是一只强健的雄鹰。

美中不足的是鹰的目光比较呆滞。

上图是战国的铜炉,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

腹部外壁两侧有四个辅首衔环,腹部依稀可见羽纹。

铜炉可以烧碳取暖,也可以烧烤食物。

作为八零后,依稀想起小时候家里生火炉的场景,其实几千年来人类的生活没有太多变化,只是近代开始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