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地质应用技术7-横向预测

合集下载

地震资料横向预测煤层

地震资料横向预测煤层
蒜霸
应 用 方 法论
1 2 3
地震 资料横 向预测煤层
师 红权 ,李保祥
( 同煤 矿集团临汾宏大豁 口煤业公 司 ,山西 临汾 0 10 ) 大 400
摘 要 煤 层 波 的发 现是 利 用 煤层 波研 究 煤层 的 关键 ,理 论 和 实践 均证 明 了煤 层 厚 度 大 于 1 m时就 可 以产 生被 识 别 的煤 层 波 ,
1地震横 向预测煤层的理论基础
根 据 地 震波 传播 理论 发 现 了煤 层 可 以形 成 被识 别 的煤 层 波 ,
合 成 记 录和 数 学物 理模 型 试 验证 明了煤 层 波与 煤 层 的关 系 ,在 现 有 地 震 勘 探 系统 技 术 参数 条 件 下 ,对 于煤 层 厚 度 大 于 11的情 况 1 1 下 就 可 以 产 生被 识 别 的煤 层 波 。当煤 层 厚 度 大 于 1i时 ,随 着煤 n 层 的厚 度 增 加煤 层 波 的能 量亦 增 加 ,实 际地 震 勘 探 中 ,煤 层 反射 波 往 往 表 现 为 同 相性 好 、连 续 性 强 、波形 能 量 突 出 和 稳定 的特 点 ,煤层 波 的这些 特征 是识 别 煤 层 、研 究结 构 变 化 的基础 。1 8 97 年 N ie 提 出 了采 用对 比地震 叠 加速 度 的方 法 来 预测 地 下 岩性 地 e l dl 层 的变化 ,主要 用 来识 别 储集 砂 体 和碳 酸盐 裂 缝 发育 带 。 如果 对 N ie 提 出的方 法 进行 适 当修 改 ,就 可 以用 于 识 别煤 层 的发 育 情 e l dl 况 。程 增 庆 ( 9 1 19 )提 出 了利用 地震 波 的 振 幅预 测煤 层 厚度 的 方 法 ,同时 指 出了煤层 波 的振幅 与煤层 厚度 的关 系 。 2 煤层横 向预测的地震技术 地 震 勘 探技 术 在煤 炭勘 查 中得 到广 泛应 用 ,资 源勘 探 和采 区 勘 探 中 用 地 震 勘 探 探 测煤 层 赋 存 状 态 、构 造 形 态 、断 层 发 育 特 征 ,解 释煤 层 厚度等 。预 测煤 层 的主要技 术手 段为 : 提取 地 震 属性 ,分 析 预 测煤 层 :用 于 地震 属 性 分析 的 属性 有 振幅类属性 、频率域属性 、速度类属性等多达几十种。地震将诶 是 系统 中的地 震 属性 分析 软 件 可 以提取 3 余 种地 震 属性 ,包括 最 0 大振 幅 、最 小 振 幅 、瞬 时振 幅 、平 均 振幅 、半 幅点 振 幅 、均方 根 振 幅 、优 势频 率 振幅 、带 限 振 幅 、总振 幅 和 能量 、总能 量 以及 瞬 时 频 率 、主 频 、频 带 宽 度 、瞬 时 相 位 等 。利 用 这 些 属 性 结 合 测 井 、钻 井 资 料 可 以分 析 研 究 属 性 与 煤 层 参 数 的 关 系 ,选 取 对 煤 层 响 应 关 联 度 高 的 属 性 参 数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实 现 对 煤 层 的横 向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水层:低阻,高侵剖面
深感
2.与孔隙度测井组合,计算地层

水电阻率
3.确定地层真电阻率,计算含
水饱和度
中感
4.油田地质应用

油层对比和油层非均质性研究
D、声波测井
资料应用
1.确定地层岩性和计算孔隙度 2.识别气层和裂缝
声波时差:△t水<△t油<△t气 气层特点:① 周波跳跃
② 声波时差增大 3.合成地震记录 4.检测压力异常和断层
(U/K:估计泥岩生油能力,愈高愈好); 6、地层对比; 7、划分水淹层; 8、判断地层界面。
H、井径测井
资料应用: 1、计算固井水泥量; 2、测井解释环境影 响校正:
井径
3、提供钻井工程所 需数据;
4、辅助判断储集层。
I、其它测井技术
地层倾角
地层压力测试 FMT SFT RFT MDT
井温+泥浆电阻率(TEMP+RM) 井斜+方位(DAZ、DEV) 井径(CAL)
❖ 5、烃源岩评价
❖ 传统的烃源岩评价采用钻井岩心、井壁取心、录 井岩屑在实验室进行测量获得有机碳的含量。这种方 法受岩样数量的限制,给出的结果在纵向上往往是不 连续的,不能反映生油岩层的全貌,同时存在着实验 分析周期长、价格昂贵以及在一盆地内只能对少数井 的岩样进行分析。利用连续的密度、声波、电阻率、 自然伽马能谱等测井数据评价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 对盆地资源的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6、产能预测
❖ 综合利用测井资料,特别是地层压力测试、核磁 共振测井资料,建立束缚水、相对渗透率、可动水等 参数模型,可进行储层产能预测。
❖ 7、地震资料层速度标定
❖ 利用声波测井纵、横波速度测量结果,对地震资 料进行约束处理,更准确确定地震层速度,制作合成 地震记录,标定地层,追踪储层。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一.国产测井系列1、标准测井曲线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

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

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

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

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

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

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

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

测时是声波时差曲线(AC)自然电位(SP)曲线。

井径曲线(CALP)。

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

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

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

[L/RD]*1000=COND。

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

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

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

套管节箍曲线。

确定射孔的深度。

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二、3700测井系列1、组合测井双侧向测井曲线。

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

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

微侧向测井曲线。

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

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

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自然电位曲线(SP)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

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5700测井技术介绍—阵列声波测井原理及地质应用

5700测井技术介绍—阵列声波测井原理及地质应用

5700测井技术介绍——阵列声波测井原理及地质应用目录一、前言 (2)二、阵列声波测井原理 (2)1、多极子阵列声波仪器的测量原理 (2)2、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仪器的测量原理 (3)3、阵列声波的测量方式 (4)4、阵列声波测井波形分析 (4)三、阵列声波的处理 (6)1、提取纵波、横波及斯通利波 (6)2、数据处理STC算法 (6)3、全波列分析处理程序 (7)四、阵列声波的基本地质应用 (8)1、利用纵波、横波及斯通利波识别裂缝 (8)2、鉴别岩性和识别气层 (9)3、在计算岩石机械特性中的应用 (10)4、压裂施工分析 (11)5、利用时滞频移识别裂缝带 (13)6、判断地层各向异性 (14)7、计算地层应力和确定应力方位 (16)五、总结及建议 (17)一、前言阵列声波仪器能够测量地层的纵波、横波、斯通利波,通过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便能提取这些波的首波传播时间,计算频散特性,从而分析出岩石的声学特性,再结合密度、泥质含量、孔隙度等曲线能够计算地层弹性力学参数、机械特性参数、泥浆参数、地层渗透率等参数,并且能够计算各向异性地层的各向异性大小和方位。

利用这些参数能够评价井眼的稳定性,评价裂缝的发育带,确定应力大小及方位,为压裂施工提供压力参数,为钻井泥浆的配制提供泥浆参数,并能判断岩石裂缝的有效性。

由于这些特点,目前阵列声波测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解决复杂的地质问题,为油田增产、增效服务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阵列声波测井原理1、多极子阵列声波仪器的测量原理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器(MAC)将单极子阵列和偶极子阵列进行有效地组合,两个阵列的配置是完全独立的(如图2-1)。

该仪器的声系包括1个单极子声系和1个偶极子声系。

单极子声系包括2个单极子发射换能器T1、T2和8个接收换能器,发射换能器带宽为2KHz-15KHz,中心频率为8KHz,可以激发地层纵波、斯通利波,在地层中激发转换横波。

测井资料与应用

测井资料与应用

研究方法:利用 测井资料进行地 下水模拟、预测、 评价等
测井资料应用前景展望
第六章
石油勘探领域应用前景
提高勘探效率:通过测井资料分析提高勘探成功率和效率 降低勘探成本:通过测井资料分析降低勘探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储量预测精度:通过测井资料分析提高储量预测精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环保意识:通过测井资料分析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测井资料应用实例
第五章
石油勘探实例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划分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油藏预测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井位优化
煤田勘探实例
测井资料:包括地层、岩性、构造、流体等 应用实例:通过测井资料分析确定煤田储量、分布、品质等 勘探方法:采用钻井、测井、地球物理等方法进行勘探 勘探结果:为煤炭开采提供依据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地层划分:根据测井资料划分地层 确定地层年代和岩性
油藏描述:根据测井资料描述油藏 的形状、规模和分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储层评价: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储层 的性质、厚度和分布
开发方案:根据测井资料制定油气 田的开发方案和措施
地下水研究
测井资料:提供 地下水层的位置、 厚度、水质等信 息
应用:地下水监 测、水资源管理、 地下水污染防治 等
测井资料与应用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测井资料概述 03 测井资料的应用 04 测井资料解析方法 05 测井资料应用实例
06 测井资料应用前景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测井资料概述
第二章
测井定义
测井是一种通过测量井下地层物理、化学性质来获取地下信息的技术。 测井资料包括岩性、地层压力、温度、流体性质等。 测井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热、地下水等领域。 测井资料是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岩浆岩变质岩泥岩储层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岩浆岩变质岩泥岩储层
(3)次火山岩储集岩有:粗玄岩、辉绿岩、橄榄钛辉石辉绿 岩、钛辉石辉绿岩、橄榄玄武岩、黑云母安山岩、黑云母英安 岩等,最常见的为后两种。
(4)我国有关的含油气盆地中火山岩、侵入岩储集岩的岩石 类型及分布时代。
(三)火山岩相 是火山活动方式和火山活动环境以及在这种方式和环境下
形成的火山岩岩石类型的总和。 1、火山岩相的平面分布
(二)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1、国外常见的主要火山岩储集岩石类型
(1)主要熔岩类储集岩有:玄武岩、橄榄玄武岩、钛辉玄武 岩、安山质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斜长流纹岩和 粗面岩等。
(2)主要火山碎屑岩储层有:火山集块岩、安山集块岩、火 山角砾岩、安山玄武质火山角砾岩、斜长流纹角砾岩、安山角 砾岩、凝灰岩、流纹—英安凝灰岩、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 等。
形成各种具有不同成分、结构和构造的熔岩。 (5)隐爆角砾岩相
常发育角砾间孔隙、气泡型晶间、微晶间孔隙,以及裂 隙。 (6)喷发—沉积相
由火山碎屑与正常沉积物质混积组成。 实例:二连盆地阿北构造:
2、熔岩相的垂向分带性 例如:董冬1987年建立的潍北凹陷“五相单元序列”模式:
(四)火山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孔隙组合类型 孔隙类型复杂。按形态及成因可为为孔隙和裂隙两大类。
五 泥岩储层 (一)概述 1、尚不多见,如松辽、玉 门、青海等油田 2、泥岩的孔隙类型主要是 粘土矿物间的微孔隙。 3、油气必须通过泥岩裂缝 渗流才能成为产层。 (二)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泥 岩裂缝性储层 1、储层的基本特征 以泥岩为主,低孔低渗特征。
2、泥岩裂缝的产状及成因 (1)泥岩裂缝的产状
纵向裂缝、层间裂缝、鸡笼状裂缝、剪切缝、微裂缝。 (2)泥岩裂缝的成因
矿物晶体间的孔隙。 (2)矿物解理缝

测井系列选择

测井系列选择

测井系列的选择第一部分测井系列是根据井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及测井设备情况,结合对测井资料定性定量解释需要,为完成预定的地质任务而选择的一套适用的综合测井方法。

一个地区所使用的测井系列,主要是根据地质任务,从井剖面的地质一地球物理特点的实际出发进行实验而确定下来的。

1.标准测井系列选择根据本地区的地质一地球物理特点,选择一种或两种电极系,作为标准电极系,与自然电位、井径等测井方法配合,在本地区所有的井中进行全井段(从井底至表层套管鞋)测量,这就是所谓的标准测井或称为对比电测。

为了应用方便,规定一个地区用统一的深度比例1: 500,统一的横向比例:一般视电阻率为2Q・m/cm(10Q 力/加);自然电位为12.5mV / cm;井径为5cm/cm。

由于不同类型和不同电极距的电极系在同一剖面中所测得曲线幅度和形状都不相同,所以在解决地质问题上具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选用的标准电极系要符合以下两个基本原则:①在标准电极系的视电阻率曲线上,能将井剖面上电阻率和厚度不同的地层区分开来,并能准确地确定其界面:②视电阻率的数值能尽量反映各岩层的真电阻率,以便根据标准测井曲线初步判断井剖面的油(气)、水层。

在砂泥岩剖面中,多采用底部梯度电极系,以利于根据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极小值划分岩层界面。

例如,华北、胜利等油田,地质条件相似,选用A2.25M0.5N作为标准电极系,与自然电位组成标准测井系列。

2.综合测井系列选择砂泥岩剖面测井解释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地质任务主要是:①详细划分岩层剖面,准确确定岩层深度、厚度及油气层的有效厚度;②划分渗透性地层(储集层);③判断油、气、水层;④计算储集层的含油饱和度、孔隙度等参数。

3.选择测井系列的主要原则(1)能有效地鉴别油井剖面地层的岩性,估算地层的主要矿物成分、含量与泥质含量,清楚地划分出渗透性储集层。

(2)能较为精确地计算储集层的主要地质参数,如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等。

测井地质解释

测井地质解释
自然伽马总量 U、Th、K含量 体积密度 电子密度 光电吸收截面指数 含氢指数 宏观散射截面 宏观俘获截面 扩散时间、扩散长度 减速时间、减速长度 中子寿命
核磁共振实验室
核磁共振测井
横向弛豫时间T2 纵向弛豫时间T1 扩散系数D
核磁共振实验室
1、倾角矢量的模式
红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随深 度的增加而逐渐增 大的一组矢量;
通常指示断层、沙 坝、河道、不整合 等。
核磁共振实验室
绿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不随 深度变化的一组矢 量。
一般反应构造倾斜。
蓝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随深 度增加逐渐减小的 一组矢量。
核磁共振实验室
极板与井壁之间的间隙 该间隙越大,仪器的垂向分辨率越小,对地层的
灵敏度越小。
侵入的影响 侵入的影响类似于对浅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影响。
核磁共振实验室
3、电成像测井数据的处理与成像
1)数据处理
自动增益和电流校正; 失效电极的检测和补偿; 速度校正和电极方位定位
量(电阻率、声阻抗等)在柱状坐标系(r,θ,z)中的
分布,输出的是该物理量的沿井壁或井周的分布 图。 由于岩石的物理量与储层的物性密切相关,所以 这种数字图像可以间接反映岩层在井壁或井周分 布的非均匀性。
核磁共振实验室
现有的投入商业运行的成像系统:
Schlumberger公司MAXIS-500; Atlas公司的ECLIPS-5700; Halliburton公司的EXCELL-2000;
核磁共振实验室
2)旋转断层
旋转断层上下盘的倾角 是不同的,倾斜方位角 也是不同的,矢量图上 显示为绿—绿模式。

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

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

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测井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测井技术主要是指用各种电子仪器对地下井孔内岩石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如孔隙度、渗透率、密度等等,从而对地下地质构造、储层结构、岩石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

沉积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岩石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从而推断其在地球历史上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岩石类型的识别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密度、电导率、自然伽马辐射等物理属性,可以判断岩石的类型。

例如,沉积岩经历了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后,其密度和电导率会发生变化,测井数据可以帮助鉴别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类型,为储层评价提供参考。

2. 沉积环境的解析沉积地质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分析沉积物的成因和形成环境。

测井技术可以测定垂向电导率的变化,从而判断沉积物的种类和厚度,并推测其分布和成因,进而了解当时的环境、水层古地理和生物群落。

3. 储层性质的研究测井技术主要应用在油田勘探和开发的储层研究中。

通过测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压力等属性参数,可以判断储层中的油气量、流动性和产出率等参数,以及储层的物性变化和分布特征。

综合各种参数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储层的性质分布图,为勘探和开发提供定量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沉积地质学在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和地下水流动的科学,也是沉积地质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测井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地下水流量、水位和含水层的物理参数,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水质等参数,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提供支撑。

总之,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日益重要,其不断发展壮大,将会对工业、农业、旅游业、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Geoframe2012宣传册

Geoframe2012宣传册
与 Petrel 共享 ZGY 地震数据
二维地震线快速批量加载器 Easy Loader 2d
GeoViz 三维可视化解释 多层位断层混合自动解释(AVI)模式 GIS 数据显示 叠前数据显示 全新 ASAP 自动追踪算法 大数据体操作( >200GB) 多数据体联合解释 特殊体 Geobody 解释及显示 可以直接从 Seis%DV 剖面上启动
GeoFrame 数据管理功能
GeoFrame 提供了安全、快捷的数据管理功能。数据的 访问权限按照系统管理员、 工区所有者、 数据所有者三级分 别进行授权。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份设置工区、 数据的安 全级别。 对同一工区, 系统允许解释用户建立多个解释模型, 不同的解释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模型, 他们之间可以共享解 释方案, 也可为自己设定多套解释方案, 尤其是对于一些地 震资料解释方案具有多解性的地区, 便于解释员使用多个方 案进行优选对比。
AVI 解释模式
叠前数据显示
Geobody 三维显示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Basemap 书签 新 Seis%DV 界面 十字光标和光标追踪范围定义 快速选到有解释数据的地震线 Geobody 及多属性体融合显示 子体及井沿井数据体交汇分析 工区底图中选择井数据、地震数据输出 InDepth 新的 Velocity set 界面
速度体与振幅体融合显示 IESX 地震综合解释平台
AVO 属性及入射角显示
叠前数据显示和交会分析
十字光标和光标追踪范围定义,方便解释方案闭合检查和对比
Basemap Plus 工区底图 底图书签 数据综合平面显示 解释数据内插 快速平面网格化作图功能 层位解释数据快速质控 底图数据快速查询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质认识的常见误差分析与对策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质认识的常见误差分析与对策

2701 沉积环境分析测井记录的是井周岩石的放射性、自然电位、应力条件、声波速度、密度、孔隙度以及电阻率等各类参数。

两种不同的岩石类型,有可能具有相似的测井响应特征,尤其是在测井资料采集不全面的情况下。

为了准确识别矿物含量与岩石类型,应采集全面的测井资料并收集全面的区域地质资料、录井岩屑资料、取芯甚至露头资料,测井认识不应脱离地质背景而存在。

不仅要用多种手段进行岩石类型识别,还应开展岩石组合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并建立标准模式库、测井粒度分析、井周微构造识别、井旁构造分析等综合研究工作。

2 矿物成分计算砂泥岩地层中常见的组分为泥质、石英、岩屑、硅质及钙质胶结物等;碳酸盐岩地层中常见的组分为泥质、方解石、白云石、硅质、石膏等。

通常泥质含量的计算采用自然伽马曲线进行计算。

但是对于高放射性储层,仅采用自然伽马计算泥质含量,容易做出错误的评价而遗漏储层。

川西浅层经常钻遇高自然伽马的砂岩储层,自然伽马增高的原因主要是储层含有高铀或者高钾的矿物。

碳酸盐岩地层主要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矿物为主,也可能含有少量石膏、硅质矿物等,其矿物含量变化将极大的影响孔隙度的计算结果。

由于硅质、石膏相比方解石、白云石骨架参数差别较大,如果仅按照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岩石组合进行矿物识别和孔隙计算,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例如,正常优质孔隙性储层三孔隙度曲线呈同向增大趋势,当储层含有硅质,声波和密度孔隙呈增大,而中子孔隙度则略微减小。

测井解释前,应通过多种交会图开展岩性识别与分析,对于异常的井段应当细致的分析并查明异常原因。

条件允许则应采用岩石薄片鉴定数据对岩性解释的成果进行检验。

也可以进行ECS元素测井等,进行岩性的识别与分析。

3 物性计算孔隙度计算可以采用岩心刻度发进行,也可以采用交会图方法进行,渗透率的计算则主要采用岩心孔隙度与岩心渗透率的关系进行计算。

采用岩心刻度法计算孔隙度与渗透率时,总是存在误差。

同样的样品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最终得到的数据呈现不同的结果。

井间电磁成像测井技术

井间电磁成像测井技术
• 通过现场的大量实测数据,为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的 研究、成像软件的开发,提供系统可靠的依据
2021年4月14日5
P. 14
4、井间电磁成像测井技术 前期研究工作回顾
电阻率对孔隙度、饱和度变化反映灵敏
Resistivity (ohm-m)
Velocity (m/s)
100
10 5
Resistivity (ohm-m)
上Pertama层与下Pertama层蒸汽驱波及范围视图 ,高采收
率主要取决对蒸汽驱替的垂向和区域波及范围的了解
2021年4月14日5
P. 31
2021年4月14日5 Faja油田参数井的测井资料解释图
P. 32
蒸汽辅助重油泄油概念
2021年4月14日5
P. 33
5、三次大型的井间电磁成像试验
从而大大提高油藏研究的精度和有效性 • 是提高测井横向探测能力的重大突破
把测井发现油气藏和描述油气藏特性的能力,提高到 一个新的高度
2021年4月14日5
P. 6
• 由于具有重大的技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美国能源部把井间电磁成像,特别是金 属套管井间电磁成像技术,列为“面向 21世纪的石油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的重 点技术研究项目
井间电磁成像 测井技术的应用研究
进一步 提高测井技术的 横向探测能力
2021年4月14日5
P. 2
• 精细分析“井”及其周围地层的地质特性 测井技术的固有优势
• 横向探测能力不足
测井技术的传统弱势
这两方面的特点就规定了测井技术发展的两个基
本方向
2021年4月5
P. 3
技术目标
• 井间电磁成像测井是当代地球物理应用技术发展的重 要前沿,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重大研究课题

压力预测在钻井当中的应用

压力预测在钻井当中的应用

生烃增压作用:生烃增压是指当高密度的有机质
异常高压的主因,其他作用都是次因,但是某一地区异
转化成低密度的油或者气时,促使孔隙流体膨胀,如果
常高压的形成并非是单因素导致的,通常是多种因素
生烃作用增加的流体体积大于由于渗漏等因素释放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流体体积则产生异常高压[7]。
压实作用:通过前人的研究,认为世界上年轻的沉
而是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
全钻井液密度的上限。
(下转第 49 页)
2021 年第 7 期
49
西部探矿工程
论分析同一样品还是不同样品,都提高了样品分析的
DB-Petro 色谱柱。在同一方法下,应用保留时间锁定
准确率,
也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程序,分析与实验一相同的五块样品。总共分析 360 个
2.3.2 实验二
样品名
分析峰(个数)
错误峰(个数)
分析时间(min:
s)
样品 1
72
0
1:58
样品 2
73
4
2:58
样品 3
75
2
1:
22
样品 4
68
0
1:
12
样品 5
72
0
1:03
总和
360
6
8:33
同一方法条件下,应用保留时间锁定程序依然能够提
高样品分析的准确率,大大缩短分析时间。
3 结论
应用保留时间锁定程序做轻烃定性分析时,既能
常高压的形成。
[1]
障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层孔隙压力的预
蒙脱石脱水:随着地层温度不断升高,蒙脱石会因
测在钻进过程中一直是倍受关心的问题。目前在钻井

地质找煤中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应用

地质找煤中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应用

地质找煤中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借助各种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才能顺利地进行。

其中,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应用在地质找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现象的测井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借助不同的物理参数对地下介质进行探测和分析。

包括测井、测斜、测温、测压、测密等多种测量方式,通过对不同物理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地质结构、地下水含量、矿物质成分和煤炭矿床分布等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识别,从而为煤炭资源的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地质找煤中,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首先,可以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岩层、构造、地形、地质构造等参数来确定煤层及其构造、物性等特点。

其次,综合物探测井技术可以对煤炭矿床的分布、厚度、质量等进行准确分析,建立合理的矿床模型,为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此外,综合物探测井技术还可以对地下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为煤炭资源的开采提供相关的地质灾害预测和控制方案。

然而,综合物探测井技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该技术对地下介质的测量范围和深度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通过多井联合测量等方式增加数据量和信息量。

其次,由于煤炭矿床分布较为复杂,不同地质特征也各异,因此需要对综合物探测井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其测量精度和信号处理能力。

此外,综合物探测井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如提高探测深度、提高数据质量和稳定性等。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应用在地质找煤中展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为煤炭资源的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综合物探测井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在地质勘探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7.储层综合研究方法

7.储层综合研究方法
岩性不同其波速不同。一般砂砾岩速度明显大于泥岩,因此根据砂、泥岩速度的 明显差异,便可在速度或波阻抗反演剖面上识别砂体。如在冷东—雷家地区,通 常泥岩的层速度为2400~3300m/s,而砂岩的层速度一般大于3500m/s。在深度 大体相同的情况下,速度或波阻抗剖面中的高速层多为砂岩,而低速层为泥岩。
1)差异层间速度分析( DIVA )
差异层间速度分析法(Differential Interformational Velocity Analysis)是Neidell 等1987年提出的。其原理是利用目的层顶界面叠加速度预测目的层底界面叠加速 度,用实际目的层底界叠加速度与预测的目的层底界叠加速度进行叠合对比,确 定异常低速带的存在。当底界面预测的叠加速度与实测叠加速度相同时,说明选 择的地层速度就是真实地层速度;若底界面预测叠加速度与实测叠加速度不同, 就表明实际地层速度与设定值之间有差别,且在横向上会呈现规律性变化。
(1)储层标定
即将已知井的储层标定在合成声波测井或波阻抗剖面中,方法是对测井资料进行 岩性反演,并将反演井剖面标注在合成声波测井或波阻抗剖面的相应位置,确定 不同岩性的层速度或波阻抗。
(2)储层横向追踪
(1)利用地震速度预测孔隙度
利用地震信息估算孔隙度的原理是层速度与孔隙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纵、横波
速度随孔隙度的增加明显减小。根据速度资料可用wyllie公式计算孔隙度,其公
式为:
t tma t f tma
Vsh
t sh t f
tma tma
式中△t—岩石饱和液体的传播时间; Vsh—页岩的体积百分比(或泥岩含量);
油层的流体校正系数为0.8~0.7。
(2)利用波阻抗资料预测孔隙度
孔隙度与波阻抗关系比速度更为密切。对每种类型的岩石而言,密度和速度的增 大均与孔隙度降低有关,而孔隙度的很小变化会引起岩石波阻抗发生明显变化。

钻井过程中的超压预测与监测技术及应用

钻井过程中的超压预测与监测技术及应用

钻井过程中的超压预测与监测技术及应用对沉积盆地中异常高压的研究,世界范围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原因在于它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理论上,它完善了成油的晚期学说,正是异常高压的存在,使得原本在晚期由于压实作用而致密的储层保持了异常高的孔隙度,使油气的有效运移和聚集成为了可能;在实际勘探中,由于高效(或有效)源岩、有效储层、异常高的地层流体压力等各成藏的有利因素是相伴出现的,对异常高压的预测实际上就是对有利成藏区段的圈定。

尤其是在我国东部地区,从水力作用上讲,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及东部大部分第三系盆地都属于压实流盆地,纵向上都具有三个水力系统:既上部浅层淡水系统(2000m以内),中层含盐正常压力系统(2000~3500m)和深层(3500m 以下)超压系统。

因而对深层异常压力系统的研究又显得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深层油气储层由于受到复杂的成岩作用影响,对其有利储集空间发育规律的研究尤为重要。

国内外的研究和勘探表明,次生孔隙的发育是深层油气储集的主体,其发育区段和发育程度受控于欠压实泥岩的发育或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存在。

而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发育和演化与盆地的构造和沉积具有一定的协调性。

共同控制着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

因此,研究深层异常压力的时空演化和分布规律,指导勘探目标的确定,评价有利的储层区段分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对于异常高压的最初认识与重视的起因则是在钻井工程上。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简单和埋深浅的含油构造和地区已经越来越少,油气的勘探向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地面条件恶劣和海洋等区域深入,这就使得勘探的风险越来越大。

平衡钻井在防止工程事故和保护油层两个方面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在这些方面比较成功的应用是美国的墨西哥湾岸地区。

而在异常地层压力的理论建立与研究的开创者当数日本的真柄钦次(Margar,1968,1975,1978,1980,1993)。

地层压力由于其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很多,国内外的研究一直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对其进行预测和监测。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测井是油田勘探开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测井可以获取井筒内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信息,帮助油田工程师和地质学家做出准确的解释和预测。

本文将全面介绍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方法和技巧。

一、测井资料的分类与应用范围测井资料按测井方法可分为电测井、声测井、核子测井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测井方法能提供不同的地层信息。

电测井主要用于测量地层的电性质,如电阻率、自然电位等;声测井则用于测量地层的声学性质,如声波传播速度、衰减系数等;核子测井则用于测量地层的核辐射特性,如自然伽马辐射强度、中子散射截面等。

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勘探阶段,测井资料可以帮助确定油藏的存在与分布情况;在开发阶段,测井资料可以评价油层的产能、储量和岩石物理性质;在油井改造和采油过程中,测井资料可以指导井筒的完井和油藏的增产措施。

二、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1. 初步解释:初步解释是对测井曲线进行质量控制和基本分析的过程。

通过检查测井曲线的合理性、对比相邻测井曲线的关系,可以初步了解地层的特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初步解释的目的是将测井曲线的主要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为后续的综合解释提供基础。

2. 地层分类解释:地层分类解释是根据测井数据中的地层识别信息,将井段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元。

通过对测井曲线的综合分析,结合岩心分析结果和模拟数据,确定地层的划分标准和解释模型。

地层分类解释的目的是将复杂的测井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地层单元,为后续的油藏评价和井筒设计提供基础。

3. 物性解释:物性解释是根据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定量计算地层的物理性质。

通过建立地层物性与测井响应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推测地层的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物理性质。

物性解释的目的是为油田工程师提供关键的地层参数,为油藏开发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4. 地质解释:地质解释是将测井资料与地质模型进行对比和综合,揭示地层的地质特征和构造特征。

通过将测井曲线与地质模型进行匹配,可以推断地质界面的位置、断层的存在以及油藏分布的规律。

钻探测井仪器在地震勘探与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钻探测井仪器在地震勘探与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钻探测井仪器在地震勘探与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地震是地球活动的常见现象,其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为了提高地震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高效的钻探测井仪器。

这些仪器能够为地质工作者带来更准确、更详细的地下地质信息,并支持地震研究和预测工作。

本文将介绍钻探测井仪器在地震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这些领域中的重要性。

在地震勘探中,钻探测井仪器被广泛应用于获取地下岩石的性质和结构信息,从而实现准确的地震预测。

一种常见的仪器是电阻率仪,它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电导率来推断地下岩石的导电性质。

电阻率仪通常使用针对地质岩石的不同电导率进行校准的探针,通过在地下嵌入电极,测量电流在地下传输的速度和强度。

根据测量结果,地震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地下岩石的导电性质,进而推断出地下断层和地壳的结构。

除了电阻率仪,震源衰减剖面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震源衰减剖面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特征,来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地震波传播路径。

这种方法利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在不同地点的到达时间和振幅衰减,然后通过计算和比较数据,推断出地下地质结构和地震活动。

这种方法对于提供关于地下构造的信息和地震研究的数据非常有帮助。

在地质灾害预测中,钻探测井仪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和岩体崩塌等,给人类居住区和基础设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然而,通过钻探测井仪器,地质工作者可以深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在地质灾害预测中,地质雷达是一种常用的工具。

地质雷达通过发送电磁波,然后记录并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获得地下地质信息。

地质雷达可以探测到地下构造的差异,并确定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通过对地质雷达数据的解读,地质工作者能够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范围和潜在危险。

另一个常见的钻探测井仪器是孔洞测距仪。

孔洞测距仪通过测量地下孔洞的深度和直径来获得地下地质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地质、测井、地震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储层横向预测就是对储层微观特征的分布进行描述,主要内容包括储层的岩性预测、厚度预测、孔隙度预测以及含油气性预测。

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研究起始于70年代,当时,是用测井信息通过井间内插、小层对比来完成井间预测工作的。

80年代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了较大的进展,测井和地震分别开展了多井储层综合评价和井间储层横向预测。

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技术手段较少,预测精度和可信度相对较低。

90年代,随着测井、地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于应用,储层横向预测技术也逐步发展成为一项集地质、测井、地震、计算机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也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非常重要的前沿技术。

第一节理论基础一、用单一学科研究储层分布规律的局限性多年来,测井工作者和物探工作者分别从测井和地震的角度研究储层及其分布规律,各自形成了独立的技术和系统的学科体系。

测井发展了储层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技术、裂缝识别技术、油气水判别技术、多井评价技术等许多储层评价技术;地震发展了地震波反射特征(“亮点”、“暗点”、“平点”、“相位转换”等)分析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地震信息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等许多储层预测技术。

就学科本身来讲,无论是测井还是地震,以研究储层为目的的技术发展是迅速的,并且推动了整个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

但是,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用单一学科技术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无论是测井还是地震,在研究储层分布规律——特别是复杂地区储层分布规律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测井在研究储层分布规律时的局限性:测井资料详细地记录了地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的细微变化,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辩率,在井位置处,能准确计算储层参数、正确评价储层;但测井资料最多只能反映井筒周围1~2米范围内的地层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孔之见”。

地震在研究储层分布规律时的局限性:地震资料连续地记录了地层在横向上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层的宏观分布规律。

但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较低,最高也只能达到8~10米左右,难以反映储层内细微的地质变化规律。

另外,由于不同地区储层的复杂性和规律性不一样,地震信息的干扰影响、预测方法的不成熟与多解性等原因,使得用单一地震方法研究储层分布规律也存在许多问题。

另外,无论是测井工作者还是物探工作者在利用测井或地震研究储层时,通常都习惯采用本学科的一些新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往往是一项研究作下来,推导了大量公式、处理了大量数据、忽视了学科间技术的交叉与成果的相互约束、印证,特别是忽视了对区地质研究成果与地质规律的应用,最终得到的往往还是单一的或纯数理的结果。

二、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技术思路与流程1、技术思路显然,就研究储层的方法来讲,无论是地质方法、测井方法还是地震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能否将地质、测井、地震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起来,通过综合研究,获得既有较高纵向分辨率、又有较好横向连续性、能反映储层纵横向分布变化、又符合地质规律的的储层预测结果呢?现代测井技术、地震技术、地质分析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地质、测井、地震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储层横向预测的实质就是要建立地质参数、测井参数及地震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来预测地质分布规律。

然而,每一个地震反射都是多种地下地质信息的综合反映,每一条测井曲线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尽相同的地质信息,并且地质信息、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在纵向分辨率上、在横向连续性上的差异,使得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地质、测井、地震之间的相关关系复杂且不太明显。

但是,如果我们以钻井取心资料为基础,对测井进行标定,并通过一定的处理分析方法,使测井与地质的关系明了、简单化;通过井下地质、测井质料与地面地质资料相结合,摸索出研究区域、特别是储层的地质(沉积相)分布规律;这样,就为地震信息提供了丰富、可靠、且对应关系确定的纵向上和横向上的控制因素与边界约束条件,再用测井标定地震、并通过地震信息预测储层的分布规律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地震信息的多解性问题,也较大地提高了地震预测的纵向分辨率。

简言之,地质、测井、地震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就是以地质规律为基础、以测井为桥梁、以地质测井研究结果为约束条件、以地球物理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手段、通过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最终正确、精细描述储层特征、预测储层分布规律的一项综合技术。

2、分析处理流程⑴区域地质研究。

是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的基础。

要充分利用关键井钻井取心资料,通过对岩心的观察、描述和实验室分析,结合地面地质考察,研究储层的岩性、物性、沉积演化史及沉积环境,划分出有利沉积相带,为储层横向预测建立一个宏观的储层分布模式和边界条件(详见第六章)。

⑵测井储层评价。

从井资料出发,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及相应的测井处理、解释方法,从岩心对测井的标定入手,对储层孔隙、裂缝进行分析,分析储层的有效性,计算储层参数,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井间储层的分布模式(详见第四章)。

⑶测井、地震特殊处理分析。

在区域地质研究与测井储层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测井、地震结合储层横向预测软件,对测井、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

包括合成记录处理、二维地震资料的预处理、利用合成记录或VSP的走廊叠加资料进行层位标定、地震信息反演、地震属性提取、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有效厚度、孔隙度、饱和度等)的关系等。

⑷储层分布综合预测:根据所建立的地质参数、测井参数及地震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利用地震属性约束储层物性方法进行物性反演,得到储层厚度、孔隙度、饱和度、HΦ、HΦSg等参数平面分布结果,进而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和横向预测,提出勘探部署建议。

地质、测井、地震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流程图如图7-1所示。

图7-1 测井地震结合储层参数反演流程图区域地质研究和测井储层评价分别见第四章和第六章,本章重点介绍测井、地震资料特殊处理分析和储层横向分布综合预测。

第二节震资料特殊处理分析一、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信息的影响因素随着石油地震勘探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资料研究的问题,已从早期的构造形态、断裂现象等,发展到现在用它来研究岩石的沉积规律和储层的横向分布特征。

储层的厚度、岩性、物性、含流体性质等地质因素对地震信息的影响都以不同的地震波反射特征的变化反映出来,这些地震信息主要有地震反射波的速度(v)、振幅(A)、频率(f)及其它们的变化形式,如波阻抗等。

1、储层的地震反射波速度特征地震反射波的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参数,地震勘探是以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为基础的。

理论研究与实际资料都表明: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地层的岩性、密度、孔隙度、埋藏深度、压力地质年代、孔隙中流体等因素。

对于某一具体储层,其埋藏深度和地质年代一般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因此,在这里只讨论地层的岩性、密度、孔隙度及孔隙中流体对地震波速度的影响。

⑴岩性的影响岩性可能是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重要的一个因素。

实际资料表明:同类岩层地震波速度变化范围很大(表7-1)。

构相对简单、致密,速度比较大也比较稳定;变质岩成分比较复杂,除了其母岩可以是火成岩、也可以是沉积岩外,其变质类型、变质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变质岩的物性、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变质岩的速度变化范围比较大。

沉积岩的速度变化范围也很大,这是因为沉积岩除了母岩的多样性之外,成岩程度、岩石物性、结构、孔隙、孔隙中的充填物的性质、充填程度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沉积岩随其岩性、物性等因素的变化而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表8-2是部分沉积岩石的速度和波阻抗统计数据表。

由表7-2数据可知:不同类型的沉积岩,速度差异非常大,总体来讲,碳酸盐岩速度最高、砂岩速度次之、泥岩速度最低。

在碎屑岩沉积区,可以利用地震波速度变化来区分砂岩与泥岩;在碳酸盐岩沉积区,则可以利用地震波速度变化来区分碳酸盐岩与泥质类岩石。

⑵密度的影响岩石的密度是岩石各组分密度的加权平均值,权值为各组分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地震波的速度与岩石密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比例的关系(见表7-3)。

的沉积岩落在一个较窄的条带内,即速度与密度具有较好的线形关系;蒸发岩(硬石膏、石膏、岩盐)和碳质岩(煤、泥碳、褐煤)规律性要差一些。

所得的速度与密度的经验公式称为Gardner 定律,即:4/1p aV =ρ (7-1) 式中 ρ——岩石密度 (g/cm 3)V p ——岩石速度(g/cm 3.s )a ——经验系数(a=0.31)点线是(7-1)式的解,点划线是声阻抗常数(kg/s,m 2⨯106) 图7-2不同岩性纵波速度V p —ρ密度关系图⑶孔隙度及孔隙流体的影响孔隙度的变化对地层速度的影响十分明显。

孔隙度的变化导致地层岩石的结构和密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地层的速度发生变化。

首先,孔隙度的变化导致地层岩石的结构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储层大多是由颗粒状的各种矿物、岩石碎碎屑组成。

一般情况下,粗颗粒结构岩石组成的储层,孔隙度比较大,如砂岩;细颗粒结构岩石组成的储层,孔隙度比较小,如灰岩。

从结构上分析,岩石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岩石颗粒本身(或矿物),称为岩石骨架;另一部分是颗粒之间的孔隙。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相当于它在岩石骨架和孔隙两种介质中传播,而地震波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它在岩石骨架中的传播速度,因此,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与地层孔隙度的大小成反比。

Wyllie 等人(1956)提出的公式反映了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层孔隙度的反比关系,即:maf V V V )1(1Φ-+Φ= (7-2) 式中 Φ——岩石的孔隙度;V ——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V f ——地震波在地层孔隙流体中的传播速度;V ma ——地震波在地层岩石骨架中的传播速度。

实际资料表明,当地层孔隙度在0%~30%的范围内,与(7-2)式吻合程度较好,如图7-3所示。

图7-3 速度V p —孔隙度Φ关系图地层孔隙中通常都会充满流体(油、气、水),而地震波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远低于在地层岩石骨架中的传播速度。

一方面,地层所含流体的性质不同,对地震的传播速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地震波在油、气、水等流体中传播的速度有较大的差异,如密度是1 g/cm 3的淡水,地震波传播速度约在1600 m/s 左右,密度在0.88左右的石油,地震波传播速度约为1300 m/s ;天然气的密度更低,一般在0.10g/cm 3~0.25 g/cm 3,它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每秒仅数百米。

地震波在不同流体中传播的速度的差异,必然影响地震波在储层的传播速度。

例如,在川东地区沙坪场气田,通过对天东26井、天东29井、天东14井等井石炭系黄龙组储层测井资料的分析,发现储层含天然气后,声波速度一般都会下降300~4001300 m/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