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西太后
《西太后演义
无冕女皇——铁腕慈禧——读《西太后演义》有感杨乾楠2012116442 12级社保摘要:本书作者揭露了慈禧作为封建王朝没落阶段最高统治者的腐朽丑恶的本质,通过平实易懂的语言表现出了这个铁腕女人的多面人生,并以慈禧的一生为主线将晚清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示给读者,《西太后演义》是一部可读性极强并有一定史学参考价值的人物演义。
关键词:嗜权如命、善用心计、用人得当、荒淫无度、内心阴暗一、出身平凡到权倾天下提到慈禧,多数人想到的是都是晚清第一罪人,是慈禧将中国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长期以来,有关慈禧的史学论著和文艺作品,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的一面。
在人们的心目中,慈禧已成为一个昏庸、腐朽、专横、残暴的妖后。
但你是否想到,能够从一个普通的秀女,到在佳丽如云的后宫中一枝独秀,慈禧必有他的过人之处。
慈禧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员家庭,但从小喜好读书写字,不似一般女子呆在闺中整日做些女红,能够读写汉文是慈禧在后宫佳丽中独有的一项技能,这在清朝的嫔妃中是极为罕见的。
古人说:“字如其人”,慈禧的字更是别具一格,她不爱写后宫嫔妃爱写的蝇头小楷,而喜好写和人一般大的书法,这也昭示了慈禧的“胸有丘壑”。
当时,咸丰帝逃避现实,寄情声色,对国事穷于应付。
由于慈禧能读写汉文,有些奏章他就让慈禧代阅。
“时时批览各省章奏,通晓大事”,慈禧以其罕有的机敏与聪慧,很快就对朝政运作了然于胸,这为她以后的执政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慈禧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女人,她善于揣摩皇上的心理,加上慈禧也算是当时凤毛麟角的美人,所以当初皇上在众多秀女当中一眼就看中了她,之后慈禧连轰带炸将皇上的心牢牢地攥在了手里,一路从兰贵人到懿嫔又到懿妃,再到懿贵妃,而在同治帝死后,她又与皇后钮钴禄氏为皇太后,从一个普通的秀女一路向上,最终坐上了权倾天下的宝座。
而在同治帝死后,慈禧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发动了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从载垣、端华、肃顺等8位赞襄政务王大臣手中夺取政权,以垂帘听政的名义登上了统治者的宝座,抱着同治帝开始了数十年对中国的统治,而这一切都在作者平淡朴实的笔下娓娓道来。
慈禧太后为何被称为西太后?慈禧太后:谁叫我西太后?杀无赦
慈禧太后为何被称为西太后?慈禧太后:谁叫我西太后?杀⽆赦1852年,清廷皇帝咸丰⼴告天下选秀,⼀名出⾝于叶赫那拉⽒的⼥孩在此时告别⾃⼰的恋⼈,怀着忐忑不安的⼼被选⼊了清宫之中。
⼀同被选⼊宫内的美⼥数⽬众多,在这些莺莺燕燕之中,想要脱颖⽽出何其难也。
虽然叶赫那拉⽒出⾝并不如何尊贵,甚⾄家道⼀度中落。
⽽正是这种经历使得她较之其他养尊处优的秀⼥们更加渴望得到皇帝的垂青,以改变⾃⼰出⾝贫寒的命运。
原本这个愿望是寄托在⾃⼰的恋⼈荣禄⾝上的,然⽽,此⼀时彼⼀时,⾃古有情⼈难成眷属。
如今的她唯有尽快令年轻的咸丰帝拜倒在⾃⼰的⽯榴裙下,才能成功上位。
和⼤多数秀⼥不识⽂字的情况不同,叶赫那拉⽒虽然家境⼀般,但是其⽗母属于相对⽐较开明的那种,对其姐妹的教育并没有落下。
⽽且,天⽣聪慧的叶赫那拉⽒⾃⼩便喜欢听戏⽂,从中也学到了好多东西。
再加上天⽣⼀副好嗓⼦,很快悠扬的歌声就吸引了咸丰的注意。
在深宫⼤院中禁锢太久的皇帝遇到已经历经⼈事的叶赫那拉⽒,很快就为之如痴如醉,夜夜笙歌之下,她为咸丰产下了唯⼀的⼉⼦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
母凭⼦贵,叶赫那拉⽒因此成功获得了贵妃的称号,仅仅次于皇后之下。
⽽后,咸丰皇帝在热河避暑⼭庄⼀命呜呼,时年仅仅31.在咸丰弥留之际,制定载淳为皇太⼦。
太⼦年幼便着令⼋位内阁⼤⾂辅佐⼩皇帝。
此时,原本的皇后成为慈安太后,⽽同治帝的⽣母叶赫那拉⽒也被尊为慈禧太后。
只是,因为皇后乃是原配正妻,所以慈安在前,慈禧就只能屈居之后。
古时以东为先,西为后,所以慈安太后就栖⾝于东宫,叶赫那拉⽒则⽆奈⾝居西宫。
所以,慈禧太后⼜被⼈们称之为西宫太后,或者西太后。
她⼀⽣对此从未曾释怀,⽽正是因为在位置上的怀恨,令其最终鸩杀了慈安。
⽽后坚决禁⽌任何⼈在其⾯前提西太后的名字。
凡犯了忌讳者⽆不斩⽴决。
但是,西太后已经坐实。
以⾄于后来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就称呼她为咸丰的⼩妾,只能呆在西宫。
这也是为何慈禧始终不愿意谅解康党的原因所在。
慈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
慈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女人掌权的典型代表,那么慈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慈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慈禧太后为人慈禧太后一生掌华夏大权近50年,经历风风雨雨而不倒,可谓是传奇的一生。
慈禧太后一生功过难以评说,虽然现在普遍认为慈禧太后是一个阻碍中国发展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罪人,但对于历史人物往往难以简单的评定,应该更加全面的去看待,毕竟没有绝对的坏人。
无论怎么样,都必须承认慈禧太后是一个有能力的女人,如果没有能力怎么掌握朝政这么多年,而且慈禧太后也曾做出过不少的功绩,比如在同治中兴的时候,慈禧太后就作为决策者,为清王朝的安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更是力排众议,为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虽然慈禧太后也有着不少的功绩,但是她的缺陷也是明显的,贪图享乐、目光短浅、迷恋权势是她最大的错误,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不顾前线的战事,在紫禁城过她的60大寿,普天同庆,后来更是一力主降导致中国战败,签下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后来又破坏戊戌变法,犯下了不小的过错。
慈禧太后是中国晚清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她的人生是不可复制的传奇故事,她一生垂帘听政近半个世纪,成为中国实质上的掌控者,在历史的推动下,清王朝在她手中逐渐走向衰亡,是她将大清一步步带向末日。
慈禧太后是一个能力出色但是眼光不行或者说是相对于国家更注重自己的享乐的太后。
慈禧太后简介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的真正统治者,她是咸丰的妻子,同治的母亲,再同治上位后被封为圣母皇太后,她一生经历了长达48年的垂帘听政,一手主导了清王朝的衰败与灭亡。
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又在1852年的时候进了宫中,成为了咸丰皇帝的妃子,没几年,慈禧就生下了后来的同治皇帝,后来咸丰去世,作为咸丰唯一的儿子,同治登基为帝,慈禧太后也就母凭子贵,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圣母皇太后。
同治初年,内忧外患,内有咸丰留下的八位大臣把持朝政,外有列强入侵。
历史趣谈西太后慈禧出生地不得不说的谜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西太后慈禧出生地不得不说的谜团导语:说到慈禧可能是自7世纪女皇武则天的周朝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事实上,慈禧可能比武则天更具权势,她是一个有野心的保守的领导者说到慈禧可能是自7世纪女皇武则天的周朝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事实上,慈禧可能比武则天更具权势,她是一个有野心的保守的领导者。
慈禧太后,这位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的女人。
她的生活经历应该是巨细都有记载,按理说不会引起什么疑案。
但事实上并不时如此,由于清宫档案、国朝正史等资料对于慈禧的童年生活都少有记载,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慈禧出身和出生地的一番争论。
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
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
咸丰元年大选秀女的时候,被选入后宫,封为兰贵人。
因得宠于咸丰帝,四年后又被封为懿嫔。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了同治帝载淳。
母因子贵,那拉氏也因此被晋封为懿妃。
咸丰七年正月又被加封为懿贵妃。
1861年,咸丰帝驾崩承德行宫,同治帝继位,尊封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1908年10月22日,慈禧因疾病去世,卒年74岁。
《清史稿·后妃传》上的记载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咸丰元年,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
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尚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
”从文中的记载我们仅可以看出,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镶黄旗人,父亲为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
除此之外,对于慈禧的童年和出生地等等都少有记载。
但这已经是档案中关于慈禧早年的最详细的记载。
由于没有详细的记录,后世的史家便通过自己。
慈禧太后性秘密 (3)
慈禧太后性秘密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 - 1908年11月15日),又称西太后,是清朝末代皇帝光绪帝的母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
慈禧太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争议,她的性秘密也是人们一直以来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传闻与揣测关于慈禧太后的性秘密,有很多传闻和揣测。
一些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认为,慈禧太后在她的权力巅峰时期,曾经拥有过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性爱关系。
这些传闻包括她与宫廷中的一些宦官和高级官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一些禁忌的性行为。
然而,这些传闻绝大部分都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支持,只是后人的猜测和臆想。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对于慈禧太后这样高位的女性,存在很多的封建礼教和约束,她的所有行动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因此,要从历史文献中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慈禧太后的性秘密是非常困难的。
清宫秘闻的解密尽管关于慈禧太后性秘密的传闻缺乏证据支持,但清宫秘闻的解密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宫廷生活和皇族的性观念仍然非常重要。
在清宫中,存在着一套严格的性规范和礼仪。
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且被视为维护宫廷秩序和皇权的手段之一。
据历史记载,慈禧太后在年轻时受到了皇室的传统教育,学习了许多古代经典和宫廷礼仪。
她被教导要保持清修的品行,追求精神上的平静和纯洁。
因此,她的个人生活与这种传统教化相一致,没有出现过与宫廷规定相悖的性行为。
文化观念对性秘密的影响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被看作是一个极为私密和禁忌的话题。
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对性有着严格的限制。
更何况,慈禧太后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女性,更要被约束在严格的道德准则之下。
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对于慈禧太后性秘密的揣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社会观念的影响。
一些揣测可能是出于对封建社会严格道德观念的反思和质疑,试图打破历史片面的塑造和氛围。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揣测和传闻并不能作为事实的依据。
对于慈禧太后来说,她当年的文化观念和社会地位要求她保持端庄和高洁的形象,而非违背礼教和封建社会道德准则。
浅谈西太后慈禧的睿智一生
浅谈传奇女人——慈禧太后的睿智一生权令伟 5140219125 班号:12内容摘要:说起来,我与西太后慈禧结缘于百家讲坛。
从小就对清朝历史感兴趣的我,每日都会准时收看阎崇年老先生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和隋丽娟教授的《说慈禧》。
慈禧多元、复杂的人物形象和其传奇的一生就这样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历史书上的慈禧太后因为身处晚清昏暗社会环境之中,再加上多番战争失败、频频赔款割地,饱受后人的诟病与谩骂。
慈禧此人,毋庸置疑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人物,但我眼中的慈禧,刨除掉这些功过,其实也是一名睿智的传奇女人。
关键词:工于心计,垂帘听政,嗜权如命一、入宫受宠,连连晋升入宫为嫔妾,众所周知,仅凭一张脸即可。
而稳保地位、还能节节晋升,我觉得不单单是从颜值就可妄下判断的,还需要投皇上之所好,需要高情商高智商。
抛开古今审美观的巨大差异,单从众人留下的传记、实录、画像和影像资料等来看,慈禧必然是当时后宫中的出类拔萃的颜值担当。
著名的德龄郡主曾这样描述:“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份动人的姿色”1。
美国画家卡尔也曾为人到中年的西太后画西洋画像,中年时仍可见其外貌之出众,处于芳龄之际的颜值之高亦可推断。
慈禧曾对身边人言:“入宫后,宫人以我为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
”2可见,慈禧是用一步步的心计制服他人,宠冠后宫。
首先,她懂得投皇帝之所好,留住了咸丰帝的心。
宫中从来不缺美人,缺的是聪明的美人。
想必,当年的慈禧是机敏开朗、善解人意,善于察言观色、洞悉人性的,从她后来连连晋升至懿贵妃可见她成功获得皇帝的宠爱。
其次,她深知只有诞下皇子才能永保地位与恩宠。
“母以子为贵”,在太医的帮助下,慈禧精心调理身体,终为咸丰帝诞下长子也是后来的唯一一子。
最后,她深谙驾驭皇帝之道。
生下皇子载淳后,慈禧一跃成为宫中仅次于皇后的所在。
她并不安于现状,深知皇帝的恩宠与抛弃只在旦夕之间,要稳固地位,应永保恩宠。
人物评价---慈禧
人物评价——慈禧10园林2班仇威 32对于慈禧,人们对她的印象大部分都是不好的。
独裁统治了清王朝47年,当然最让人们愤恨的是她对列强的懦弱与无能,致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中国人屈辱了几十年。
老师在上课时放的视频也大都描述了慈禧面对列强强权的无奈与面对国人反抗的狠辣,难道这就是慈禧么?慈禧太后,清咸丰帝奕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
那拉氏,祖居叶赫,故称叶赫那拉。
满洲镶蓝旗人。
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
咸丰十二年,被选入宫,封兰贵人。
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
次年,封懿贵妃。
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
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
她随咸丰帝逃往避暑山庄。
次年8月,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
由于对权力的渴望及维护,在她发动政变成功后,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病死,无子。
她立其四岁侄载为帝,年号光绪,继续与东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东太后突然死去。
中法战争期间,她免去奕一切职务,从而独揽朝政。
1886年,慈禧太后以办海军为名修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
次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
毕竟是个女人,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此外慈禧个人于早年当政之初尚知节俭与励精图治,但后来即日渐奢靡。
举凡重修圆明园、清漪园与筹办万徇寿诞等均耗费大量银两。
上述之事虽非均由慈禧之意而兴,但对于皇帝及臣工等对其进行讨好之作为,慈禧并不加以劝止却反而多有纵容。
甚至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
无形中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敝。
“西太后”慈禧的少女时代是美女? 曝慈禧长相
[键入文字]“西太后”慈禧的少女时代是美女?曝慈禧长相少女时代在绥远城居住的慈禧对文学、书画和历史非常有兴趣,她在此读书、学画、下棋、弹琴,且经常骑马射箭。
对于少女慈禧的长相史书中并无记载,野史中描绘她:“每一出游,旁观者皆喃喃做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过是也。
”慈禧书画及代笔人慈禧(1835——1908),民间百姓俗称西太后,是位妇孺皆知的人物。
慈禧除善弄权术、热衷政治外,生活中喜爱书画,尤其爱以自己所作的书画赏赐群臣,以示恩宠,笼络人心。
实际上慈禧本无艺术才华,其书画多由人代笔,钤上慈禧专用的印章即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所以,严格地说,将慈禧的书画称为慈禧款的书画更准确一些。
那么,慈禧亲手所作的书法与绘画是什么样子呢?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慈禧于光绪30 年(1904 年)7 月2 日用朱砂墨书写的《磐若波罗蜜多心经》,由此可窥慈禧亲书的真实面目。
此经文其字结构呆滞松散,笔力孱弱稚嫩,毫无生气,属于初学墨书的水平。
至于慈禧亲笔绘画,可见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慈禧蓼花螳螂画稿,画上有老师所作的批语,其中不乏板墨甚有佳处、好、有笔意等阿谀之词。
然而细审其画,同样属于初学者的水平;蓼花几如断枝枯叶,枝与枝之间杂陈不接,叶与花零乱,其用笔畏缩迟疑,全无功力;一只螳螂也画得离骨岔气不合章法。
由此可见,慈禧的绘画能力还远没有达到独立成画的水平。
为慈禧代笔的画家叫缪素筠(1841 年——1918)名嘉蕙,云南昆明人,是慈禧绘画的最重要代笔者。
缪素筠入宫后,因惯于官场世故,又加之她唯喏承上、和气对下,故博得上至后妃、下至宫监的一致赞赏,尊称她为女画师、缪先生。
慈禧对她优礼有加,赏三品服色,月俸二百金,免其跪礼,常令缪素筠位居其左右,随时教她画画,或为她代笔作画。
而清末宫廷画家屈兆麟则为慈禧代笔画松、鹤、灵芝等。
慈禧本人艺术鉴赏力、表现力的低劣,导致了她执政期间宫廷绘画以平庸著称。
这期1。
历史趣谈:为什么西太后慈禧的寝陵反而在东的位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什么西太后慈禧的寝陵反而在东的位置?导语: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十分讲究排列次序,谁在前谁在后,谁在左谁在右,都是大有学问的。
慈禧生前称西太后,慈安称东太后。
东太后的陵寝却在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十分讲究排列次序,谁在前谁在后,谁在左谁在右,都是大有学问的。
慈禧生前称西太后,慈安称东太后。
东太后的陵寝却在西面,西太后的陵却在东面,这究竟是为什么?慈禧、慈安虽然都是皇太后,死后葬在一样规制的陵寝里。
但在普遍认为“左为贵”、“东为大”的那个时代,两位皇太后的陵寝如何安排,确实大有文章。
因此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传说故事。
将东太后慈安葬在西边,西太后葬在东边,是有其道理的。
其理由有五个。
其一:咸丰帝的定陵是主位,皇后陵定东陵则是附属陵寝,属于从属地位,那么作为定东陵墓主人的慈禧、慈安来说,她们谁离得定陵地理位置近,谁就是身份更尊贵,这是宗法制度所决定的。
慈安葬于西边的陵,从地理位置上就更靠近咸丰的定陵,而慈禧葬入东边的陵,就其地理位置来说,离定陵的距离自然相对远些,这表明西边的慈安陵比东边的慈禧陵位置尊贵。
其二:清代皇陵中的神路,均按照“以次接主”的规制而成。
咸丰皇帝的定陵神路接在顺治帝的孝陵神路上,慈安陵的神路又接在咸丰帝的定陵神路上,慈禧陵的神路则是接在慈安陵的神路上。
这表明慈安陵的地位高于慈禧陵。
其三:从称呼上也可以看出谁更尊贵。
慈禧被称为圣母皇太后,慈安则被称为母后皇太后,从岁数上,尽管慈禧在年龄上大慈安两岁,但慈禧要管慈安叫姐姐,这是因为身份地位高低所决定的。
其四:慈安是咸丰的第二位皇后,是正牌的皇后,在咸丰死后顺理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清朝西太后慈禧想要的“借口”和不想要的“扎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西太后慈禧想要的“借口”和不想要的“扎花”
导语:戊戌变法已过了一百多年。
一件事情过了百年,无论如何都值得拿出来抖抖灰,何况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大事,一场让人至今耿耿于怀的流产变法
戊戌变法已过了一百多年。
一件事情过了百年,无论如何都值得拿出来抖抖灰,何况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大事,一场让人至今耿耿于怀的流产变法。
戊戌对于我们的意义,首要的其实并不是当年的志士如何壮烈,而是它为什么那么快就失败了。
西太后是戊戌变法中的白脸,可也是个唱大戏的主角,虽然有些善良的人们宁愿历史上没有过这个老太婆。
过去,我们顺着康梁的笔调,把西太后骂得体无完肤,近来情况好像有些转机,不少影视剧里,老太婆的脸已经有了些许红色,开始由我们的“正旦”出面出演了。
当然,无论怎么变,颠覆变法的罪魁这顶高帽子她是无论如何也脱不掉的。
不过,事情已经过了一百多年,演戏演电视是一回事,而学术研究又是一回事;对于后者,我们似乎应该换一个思路想一想,同样是奉旨变法,假如当年维新不是捧光绪,而是捧西太后,情况将会怎样呢?
现在,大概不会有太多的人坚持认为西太后是铁杆顽固派了。
早在洋务运动的时候,她就表现得相当开明,如果当时她站在倭仁一边,那么至少同文馆是开不成的,她不仅同意开同文馆,而且硬是派反对开办的倭仁去主办,结果害得老先生不得不装病。
不过人们可能不知道,戊戌变法其实也是她同意的,甚至百日维新的各项举措,也大都经过她点头,光绪要臣子们进献的“新学之书”,她是每种都要的,是不是全看了,不太清楚,但至少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她是看了的,而且还夸奖说“剀切”。
作为一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甲午的惨败对她的刺激其实并不比南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西太后慈禧 不让吃马 看牌局中的无奈人际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西太后慈禧不让吃马看牌局中的无奈人际关系导语:算起来,慈禧,这位能力非凡,恶毒心肠让中国蒙羞的女人,已经病逝107年了。
她的病逝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慈禧是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算起来,慈禧,这位能力非凡,恶毒心肠让中国蒙羞的女人,已经病逝107年了。
她的病逝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慈禧是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
咸丰二年,即公元1852年被选入宫,被册封为兰贵人。
5年后,晋封为懿贵妃。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行宫,载淳即位,时年6岁,她与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
她居丧时居住行宫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故被称为西太后。
慈禧,是这位大清王朝最有权势的女人的尊号。
她在发动北京政变诛杀肃顺等辅政八大臣之后,即以“垂帘听政”名义取得了大清王朝的最高权力。
从1861年底到1908年,慈禧以一个女人之身统治中国长达47年。
作为一个女人,慈禧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她的幸运在于她获得了那个时代女人难以得到的地位。
慈禧并非出身于世代簪缨、钟鸣鼎食的显贵之家,她不过是当时一个中级旗籍官员的女儿。
若不是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凭着选秀的偶然机遇,进入紫禁城,从而为她搭建了扭转乾坤的政治平台,她的命运与千千万万普通女孩子又能有多大差别?慈禧靠着一步步的钻营,从贵人到嫔妃,又靠着幸运地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皇子,从而“母以子贵”,被晋封为妃、贵妃,直到皇太后,从而登上她人生政治生活的峰巅。
慈禧又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作为妻子和母亲,她青年丧夫,中年丧子。
虽然她拥有至上的权力,使无数王公大臣匍匐在脚下顶礼膜拜,却无法得到一个普通女人所能得到的男欢女爱,也无法获取一个生活常识分享。
清末新政新论
“清末新政”通论戊戌政变后不到三年,承继百日维新事业并在某些方面走得更远的变革再次出现于京师,波及于全国。
史家将这次变革称为“清末新政”。
本文拟就1901~1905年的“清末新政”及相关问题,作一宽泛的讨论,并祈指教。
一、西太后的决心众所周知,西太后是一个非常精明而又善于玩弄权术的宫廷贵妇。
她之所以能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晚清宫廷斗争中获胜,主要得力于三要素。
一是心狠手辣,“只问目的,不择手段”。
任何因素构成了对她个人权势的威胁,她必不计后果痛下杀手,其黜恭王、幽光绪、毒死东太后、溺死珍妃,皆是极狠毒手段。
唯此,她才能打击政敌、排斥异己,成为独揽大权的最高统治者。
二是善于把握情势,当机立断,决不让机会错过。
咸丰死后,政权握在顾命八大臣手中。
当时的懿贵妃虽有揽权之心,却苦于肃顺等人不肯从命。
当她觉察到恭亲王亦有尽翻朝局之意时,遂果断与奕xīn@①结成同盟,发动“辛酉政变”,一举夺得垂帘听政的最高权力;光绪十年,她巧妙地利用了盛昱的劾疏,将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大臣全班撤换,开清代政治史上史无前例的变局,其权力因此日益强固。
三是善于利用各派利益集团之内的矛盾,达到居间操纵驾驭的目的。
如“辛酉政变”后,恭亲王成为宫廷高层领导中唯一能与她抗衡的人物,西太后遂利用清流党的力量牵制恭亲王。
及恭亲王被攻倒,她又打击清流,致使煊赫一时的清流党在短时间内摧折殆尽。
有了如上三因素,再加既有的皇太后身份以及晚清官僚政治的腐败,足以使西太后从容玩弄大清帝国的权柄于手掌之中。
作为一个极有心计的权术家,西太后唯一理解的东西是权力而非政治。
但作为一个相当精明的统治者,西太后对事物有较敏捷的反应能力。
靠经验、感觉而不是理论学说的支配,她能够针对不同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统治政策。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无疑得到了西太后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各项洋务事业虽遭清流派与顽固派的多方抨击与围攻而从未中断,洋务派虽声名狼藉,却始终位居要津。
西太后(慈禧)15
西太后(慈禧)慈禧太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叶赫那拉氏,名杏贞。
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正面评价:1、撑住清廷,重用汉臣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虽难以挽回清朝颓败之势,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并不比古中国众末代帝王做得差。
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应对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化工业的开始。
2、有改革的措施在庚子年一场八国联军的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
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订定各种现代法律、代科举以新式教育,甚至君主立宪准备。
有学者认为慈禧执政四十八年中,对于政务掌握相当严格,即使在病中亦然。
在她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勉力维系并且牢牢掌控着中央集权帝国的局面,但中国仍陷入各地民乱与割据乱局。
3、公私分明。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袭“承恩公”一虚爵外,并无家人能干涉朝政。
相对当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歪风,慈禧于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负面评价:1、残酷的政治斗争。
联合恭亲王奕䜣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帝,以及继位者光绪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极为高压严峻,临终前甚至密令以砒霜毒死光绪皇帝,以防自己死后被新党清算。
2、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获得了胜利却仍要签订放弃越南的天津条约,以及甲午战争皇太后的执政及决策,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慈禧皇太后虽然在当时专制政治体制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本身对中国的统治。
以上列举的数次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镇南关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继续战争的结果虽然有可能会在甲午时拖垮当时国力即将穷尽的日本,从而有可能使中华民族避免二十世纪初期遭受极多苦难与大量中国人民死亡的历史,却由于当时慈禧执政中期之后内宫花费糜烂不足以同时支撑战争与慈禧生活费,同时很可能会让满族政府因为持久战乱而国力穷竭并且因此失去权威而垮台。
假戏真做的西太后
假戏真做的西太后——张鸣晚清的当家人,是个女流。
一当就当家作主了40多年。
一生不爱读书,写点大字,画个花鸟什么的,也有代笔的。
那年月,又没有什么人来打假,只要顶名是慈禧太后的字画,捧回家去,怎么的也是荣耀。
不过后来好像没什么人收藏,留下的不多。
西太后最大的爱好,是看戏。
此前的皇帝,也有爱看戏的,但看的都是宫里太监演的,轮到西太后当家,她嫌宫里的戏水平不高,招民间艺人进宫演戏,每人给个供奉的头衔,按月发银子和禄米。
而且,以前的皇帝,看的都是昆曲,太雅,西太后听不懂,她喜欢的是不雅的高腔,所以,京剧进京那么多年,到了西太后当家的时候,才算发展起来。
看戏,或者说听戏是个乐子,但也是一种教育,西方人管这叫小传统教育。
小传统固然小,但教育的功效可不小。
尽管西太后要操心国家大事,但对戏里演的,都挺当真。
把戏当真的人不少,古今都有,《东坡志林》上说,“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讨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
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现在好些大爷大妈,看电影电视,一激动就对号入座,感慨或者叫骂不已,很类似当年的薄劣小儿。
当年演革命戏的时候,《白毛女》中黄世仁的扮演者,一不留神,就会被激动的当兵的拿枪打了。
不过,别的人把戏当真,戏子是可以逃的,但太后一旦当了真,戏子可就遭殃了。
有出戏叫《下河东》,说的其实是北宋王朝征服北汉的事,但虚构了一个奸相欧阳方,(也有叫欧阳芳的),暗通北汉,杀了英勇无敌而且是忠臣的先锋官呼延寿廷(这个人物也是虚构的)。
这出戏,跟众多曹操戏一样,出彩的是奸相欧阳方。
当年,唱花脸的李逯子最拿手,进宫演戏,也露过一手给西太后看。
但是,在光绪初登基的时候,这出戏,却给李逯子带来了麻烦。
众所周知,同治死后,鉴于皇帝无子,选继承人怎么也该从同治的下一辈,即溥字辈里找一个宗室近亲,过继给同治,然后做皇帝。
但这样一来,西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想要再干预政事,就有诸多的不便。
所以,她力排众议,偏要从同治平辈里找个人来做继子,她好接茬做皇帝的娘。
历史趣谈她是顽固守旧的西太后 却唯独为教育亮红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她是顽固守旧的西太后却唯独为教育亮红灯
导语:慈禧太后(即孝钦显皇后)是对清朝统治历史影响颇深的一位女性,她是同治、光绪时期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实际掌权时间达四十七年,这个时间长度
慈禧太后(即孝钦显皇后)是对清朝统治历史影响颇深的一位女性,她是同治、光绪时期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实际掌权时间达四十七年,这个时间长度在清朝仅次于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
同时这个时间不仅超越了武则天、吕后,也超过了大多数的男性帝王。
统治期间发动政变三次,立皇储两次。
她曾垂帘听政,绞杀维新派,与其他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却大修自己的寝宫,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帝也不例外。
很多观点认为,她是中国历史进步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如果没有慈禧,中国起码能比现在进步几十年。
但实际上,慈禧太后是支持政改革新的。
在戊戌变法的103天里,维新派通过光绪皇帝颁布了很多革新政令,这其中就包括1898年戊戌变法,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1989年9月21日慈禧重新临朝,当即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同时软禁光绪帝,下令搜捕维新党人,废除期间颁布的所有整改措施。
这其中仅有一项例外,那就是保留了京师大学堂。
虽然此后京师大学堂的经历颇为坎坷,但是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开始。
生活常识分享。
慈禧——精选推荐
慈禧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
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
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善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
慈禧太后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
长期以来,有关慈禧的史学论著和文艺作品,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的一面,甚至把一些与慈禧毫不相干的恶行也加在慈禧的身上。
在人们的心目中,慈禧已成为一个昏庸、腐朽、专横、残暴的妖后。
那么,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慈禧绝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那么愚蠢,一个通过政变登上政治顶峰的女人,哪会是蠢人?很多事情并不是她愚蠢,而是作为清政府的主事人,她的立场不能和中华民族的立场完全一致。
中国在面临近代化列强的侵袭时候,慈禧稳定大清数十年,最终没有彻底地沦为殖民地,应该说是做出一定贡献的。
慈禧太后一生与“二”相伴,这些“二”带来了巨变。
正是在她的手中,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老大帝国,沦落为听命于人的悲惨命运,沦落为列强们的半殖民地。
正是在她手中,连续三任皇帝都是以孩童之身继位,都没有行使过执政之权。
在她去世后仅仅三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中华大地上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集权帝制,中国从此没有了皇帝。
所以,慈禧太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三个字:二、半、无,谐音“二百五”。
作为政治人物,慈禧既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
她的成功在于在男人统治的世界上,夺得了本应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并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业。
人们不禁要问:当时入宫的秀女何止千百,何以独有慈禧脱颖而出,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显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又绝不能回避慈禧所独有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这个能力和人格魅力就是洞悉人性、工于心计、个人至上、敢作敢为,而这正是专制帝王所应具备的素质。
试谈西太后
试谈西太后—慈禧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慈禧,这个统治中国达48年的女性,究竟凭什么独裁近半个世纪?她是否真的像人们所说是个卖国贼,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让我们一起剖析慈禧的内心世界,走进清朝末年宫庭生活,了解这个在历史长河中书写着自己可圈可点一页的女人。
内容摘要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
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
慈禧太后,这位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的女人。
关于她的传说很多,有学者认为慈禧根本不是满人,而是一位身世曲折离奇的汉家姑娘。
传说她脚底长着两颗痣,是做皇后的命。
传说归传说,这也许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臆想。
慈禧在十九世纪登上了法国一家著名周刊的封面,法国人按照他们的想像,画出了东方赫赫有名的“西太后“的威严之貌。
这也是我们常在历史书史料上看到的慈禧的容貌,直眉长脸,女生男相,看起来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其实那是变相的丑化了她。
她年轻时应该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人,东方女子长脸清瘦更上妆,要不然在三千粉黛的后宫里是无论如何上不了位的。
1852年,出身宦门,颇具姿色的玉兰被选秀入宫,册封为贵人。
从少女玉兰时代即有野心开始,到初入宫门不得宠幸的寂寞幽怨,再至耍媚术赢得懿贵妃名位有志干预朝政。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后,英、法联军在中国的气焰更为嚣张。
于是慈禧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个反面人物。
但这真的是真实的慈禧太后吗?慈禧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慈禧太后,一起解析这个备受争议的女人。
成果展示慈禧太后,是中国二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8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
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而我们也知道电视剧或电影都是有一定的虚构成分的,如今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非常多的组织和协会专门研究她,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都做了些什么事?她的身世甚至姓名等很多问题至今都是一个谜。
我在寒假期间查阅图书馆,查阅电脑资料,请教老师,终于了解了一些问题,竟发现慈禧太后其实很多事也是身不由己,人们往往对她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她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的人,那么就让我来试谈西太后—慈禧。
西太后与珍妃
西太后与珍妃西太后立既是侄儿又是外甥的德宗为皇帝,让他承继成丰帝为子,故称自己为皇爸爸,确立了母子关系。
德宗大婚时,西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指配给他做皇后。
在光绪朝党争中,皇后自然站在后党一边。
光绪帝对西太后硬塞给他的隆裕皇后从无好感,与宠妃珍妃却恩爱甚笃。
由于西太后专横跋扈,隆裕后徒有中宫虚名,对西太后虽心怀不满,却无能为力。
作为中宫皇后,她一方面不愿意帝党、彻底败北,内心仍有同情光绪帝的一面(尽管得不到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她在感情上不能接受德宗宠爱珍妃冷落自己的局面,这又导致她在政治上无法倾向帝党,在感情上与德宗的裂痕日益扩大。
政治因素与感情矛盾让隆裕处在无力自拔的困境中,做了近二十年的空名皇后,却没能体验到夫妇生活的甜蜜温馨,最终成为后妃制度与专制政治的牺牲品。
清德宗与珍妃倒是挚爱真诚的。
从即位到驾崩,光绪帝始终处于西太后的淫威之下,处境压抑,心情忧郁。
珍妃美丽活泼,擅书画,善弈棋,能拉会唱,在感情上给他以最大的慰藉。
她会别出心裁地女扮男装,以英俊的身姿等候光绪帝的召见,带给他出其不意的愉快。
光绪帝也经常打破一人独食的清制惯例,与她在养心殿共餐。
对德宗与珍妃的恩爱劲儿,西太后在感情上与政治上都看不入眼。
她认为,皇帝之所以与皇后不和好,根源就在珍妃。
如同对待阿鲁特氏一样,西太后对珍妃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找借口治她。
甲午战争爆发后,帝党主战,后党主和。
曾经珍妃推荐的文廷式与珍妃之兄志锐弹劾李鸿章等后党主和大臣,西太后为了打击帝党,亲自追究珍妃与文廷式是否有师生之谊,并以珍妃串通奏事房太监卖官鬻爵的罪名惩治她。
西太后命太监用竹鞭贵打珍妃,又让光绪帝当场下旨将她降黜为贵人。
在清宫中,除非做出下贱事儿,即便责罚宫女,也不能打脸,而西太后却让隆裕皇后掌珍妃的嘴巴,来侮辱打击她。
随后,她下令将珍妃羁禁别室,禁室外还挂上一块禁牌,上写: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有统辖六宫之责,俟有妃嫔等如不遵家法,在皇帝前干预国政,颠倒是非,着皇后严加访查,据实陈奏,从重惩办,决不宽贷,钦此。
进退失据的西太后
进退失据的西太后甲午惨败之后,西太后并不是不知道大清需要变法,不变法即不足以保大清。
光绪把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呈给她,她看了还说写的好,非常剀切。
但是,退居二线的太后,最担心的事儿,不是大清亡与不亡,而是她的权力会不会因变法而逐渐消亡,最后只能躲在颐和园绣花观鱼。
这对于一个自打1862年以来,就紧握权把子30多年、掌控一切的女人来说,委实是一件天大的事儿。
说也难怪,在帝王时代,掌大权的人,权力就等于一切,既是眼前身后的利益,也是人生价值之所在。
所有的行为,说是为国为民,为祖宗社稷,实际上,无非是保权固权,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所以,无论后人怎样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经验教训,实际上,有这样一个权欲熏心的老太婆在身后,光绪皇帝和他的近臣,再加上若干瞎参谋,无论如何都没法子让变法成功。
除非,有谁想出一个办法来,可以让西太后合理合法地亲掌大权,直接操作变法事宜。
西太后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是个女人。
按王朝时代的规则,包括大清的祖制,女人干政都不合法,而且不道德,更何况亲掌大权。
此前,西太后掌权,总是会拉上一个近枝的亲王,先是恭亲王奕訢,然后是醇亲王奕譞,对外表示,她并非是单纯的太后临朝,勉强对祖制算是有所交代的。
等到废了新法,软禁了光绪,再度杀到前台之后,她发现自己光顾着揽权了,居然连一块遮羞布都忘记挂了,于是赶紧拉上说不上是近枝的庆亲王奕劻。
光绪是一个合法的皇帝,而且已经成年亲政。
尽管西太后尽废新法,赢得了顽固派,尤其是满人贵族中的多数人的支持,但这场政变,实在是太不讲究了。
漫说新派人物,就算各地的督抚,也多有非议。
只要大权在握,压住内部的非议,倒也不难。
杀几个人,也就马马马虎虎镇住了。
但是,如何应对西方的压力,倒是一个大难题。
原本,变法学习西方,就是为了应对亡国的危机的,现在变法中止了,但亡国危机还在。
更可怕的是,中止变法,进一步要废掉光绪,却是西方很不喜欢的事儿。
西方,包括日本,都喜欢中国向他们的世界走,不希望中国走回头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西太后—慈禧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慈禧,这个统治中国达48年的女性,究竟凭什么独裁近半个世纪?她是否真的像人们所说是个卖国贼,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让我们一起剖析慈禧的内心世界,走进清朝末年宫庭生活,了解这个在历史长河中书写着自己可圈可点一页的女人。
内容摘要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
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
慈禧太后,这位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的女人。
关于她的传说很多,有学者认为慈禧根本不是满人,而是一位身世曲折离奇的汉家姑娘。
传说她脚底长着两颗痣,是做皇后的命。
传说归传说,这也许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臆想。
慈禧在十九世纪登上了法国一家著名周刊的封面,法国人按照他们的想像,画出了东方赫赫有名的“西太后“的威严之貌。
这也是我们常在历史书史料上看到的慈禧的容貌,直眉长脸,女生男相,看起来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其实那是变相的丑化了她。
她年轻时应该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人,东方女子长脸清瘦更上妆,要不然在三千粉黛的后宫里是无论如何上不了位的。
1852年,出身宦门,颇具姿色的玉兰被选秀入宫,册封为贵人。
从少女玉兰时代即有野心开始,到初入宫门不得宠幸的寂寞幽怨,再至耍媚术赢得懿贵妃名位有志干预朝政。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后,英、法联军在中国的气焰更为嚣张。
于是慈禧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个反面人物。
但这真的是真实的慈禧太后吗?慈禧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慈禧太后,一起解析这个备受争议的女人。
成果展示慈禧太后,是中国二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慈禧太后曾经统治中国48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是实际上的女皇帝。
关于这个人,大家可能从电视里边见过好多次了,而我们也知道电视剧或电影都是有一定的虚构成分的,如今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非常多的组织和协会专门研究她,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都做了些什么事?她的身世甚至姓名等很多问题至今都是一个谜。
我在寒假期间查阅图书馆,查阅电脑资料,请教老师,终于了解了一些问题,竟发现慈禧太后其实很多事也是身不由己,人们往往对她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她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的人,那么就让我来试谈西太后—慈禧。
先谈第一个问题,就是慈禧太后的身世。
慈禧是怎么进的宫?又凭什么在后宫的残酷争宠中当了皇太后?慈禧出生在1835年的11月29日的北京,她的父亲叫惠征,是一个吏部的小职员,做的是起草文稿和抄抄写写的工作,地位不是很高。
但这个兰儿(慈禧乳名)呢,她在咸丰二年作为秀女被选到清宫里边,当时的身份叫兰贵人。
可能有人不知道兰贵人这个身份有多高?那么清朝的皇宫里,皇帝的后妃一共是七等:第一等是皇后,第二等叫皇贵妃,第三等是妃,第四等是嫔,第五等是贵人,第六等是常在,第七等是答应。
大家从我刚才所说的七个等级里边,你会发现这个西太后进宫的时候,她是属于第五等,也就是说,她刚进宫的时候,她仅仅是一个贵人,是第五等这样的身份。
即就是说身份并不高,但是这个兰儿她很有办法,第一,她长得很漂亮,第二,她很聪明,第三,她会写几个字,书法还可以。
而更重要一点,慈禧太后她给咸丰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惟一的一个儿子。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有一句话,叫“母以子贵”,就是说母亲的地位是根据她的孩子来决定的,那么慈禧太后既然给皇帝生了一个男孩,而且又是一个惟一的男孩,于是慈禧太后的身份就迅速上升了。
仅仅在短短的五年里边,慈禧太后从原来的第五等,升到了第二等,被封为懿贵妃。
但是尽管是第二等,由于皇后这个人比较忠厚、比较老实,不太愿意管事,因此慈禧太后就实际上成为第一等的人物。
那么在咸丰皇帝去世以后,她被尊封为慈禧皇太后,这就是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一提起当年的兰儿的时候,我们称她为慈禧太后,或者称她为西太后,就是这个原因,就是说咸丰皇帝死了以后,给了她一个尊称,称为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凭借自己的权势争夺,从一个普通的小姑娘变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太后。
这不得不证明慈禧是一个很贪慕权势,且非常有方法的人。
再来就是第二个问题,慈禧太后,这位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的女性,一个女人靠什么统治中国四十八年?先讲一个慈禧太后小时候的故事:就在道光二十七年,这一年,慈禧12周岁。
慈禧的祖父叶赫那拉·景瑞被判入狱。
家里的掌门人入狱,无疑对这个家族来说是一场灾难。
当时整个家族都慌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办,并且由于祖父入狱,家里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慈禧的父亲每天愁眉不展,想不出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聪明的慈禧觉察出家里发生了变故。
由于她年龄小,又是一个女孩子,父亲并不愿意让她知道这些。
但是慈禧恰恰是一个非常明白事理的孩子,知道父亲这样发愁下去对祖父也没有什么帮助,同时整个家族也都闹得人心惶惶,于是她决定替家人分忧,通过多方面打听,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慈禧的祖父是受曾祖父吉郎阿的牵连而入狱。
吉郎阿健在之时,是嘉庆年间国家银行的负责人(司任户部银库员外郎),在嘉庆十九年的时候,吉郎阿去世。
但是在道光二十二年的五月,京城揭露了一宗户部银库大量亏空的巨案,这个案件直接牵连到了吉郎阿。
而最后终于弄明白事情是这样的:在吉郎阿去世28年后,道光二十二年的五月,万泰银号的老板张亨智为他的儿子张利鸿买了一个知州的官,已经办成了,但是钱还没有上交。
除了这些,张亨智还想为大儿子捐一个员外郎,所以想先挂个号。
正要去交钱的时候,赶上一个平时比较好的朋友周二也要代朋友去交纳款项,于是张亨智请他顺便一起交纳,并告诉了当时在银库当差的弟弟帮忙照料一下,早点入库。
当时周二带了11474两银子,总共装了11个袋子,负责送到银库。
当时恰逢张亨智的弟弟值班。
由于非常忙,所以张亨智的弟弟就错把第二秤报成了第三秤,结果管库的人也没有追究,大家也心照不宣,而张亨智的弟弟在报第七秤的时候就故意报了第十秤,这样就剩下了四袋银子。
这件事情,御史和库管都没有发现,所以这些人就准备把这些银子分了,但是由于分赃不均,事情就泄露了出去。
后来听到风声的人就来敲诈,没有成功,就向南城吏部衙门告发此事,最后闹到刑部。
刑部只好把这件事情上报道光。
道光皇帝听到这件事情非常生气,于是在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下旨,命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严刑审讯。
这件事情调查清楚后,道光还是不放心,又派一帮司员去查库,结果库银亏空竟达925.2万两,于是道光下令严查,命令自嘉庆五年以后,历任库管及相关人员都不放过,不管故去的还是活着的,一律要赔款。
按照规定,吉郎阿应该赔银43200两,因为已经故去,所以赔款减半为21600两。
而根据道光皇帝的命令,已经故去的人所赔银两,应该由其子孙代赔。
所以这笔赔款就落在了慈禧的祖父景瑞头上。
这对这个家来说真是飞来横祸,给全家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不安。
但是,更大的灾难还等在后面。
由于不能按照期限赔款,景瑞被参了一本,打入监狱。
当时,慈禧的父亲惠征非常惊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而已经探明事情原委的慈禧就给父亲出主意,尽力筹措银两,并向亲友告贷,变卖家产,想方设法要把人给赎回来。
惠征当时是个道台,有很多的朋友,而惠征的岳父惠显是个二品官员,于是慈禧就找了家里很多的亲属,上下打点,最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陆续凑集了九千多两银子,到道光二十九年,又上交了两千八百多两,这样,勉强凑到了总数的60%,剩下的40%用田产和扣发薪俸来赔。
这样,景瑞才被放了出来。
无疑,因为当年慈禧的这一举动,让家里人倍感欣慰,所以她的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经过这件事情,惠征对家人这么说到:这个女儿,可以当儿子使。
后来亲属之间就传开了:惠征的女儿非常能干。
让我们再回到原本的问题:在男权社会中,做女政治家很难;在一个男人应该负更大责任的衰落的帝国里,做女政治家则难上加难。
而自古至今的女人中,武则天也许可以称得上惟一可以与其比肩的了。
惜乎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完全是高于慈禧太后的。
毛泽东称武则天是“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宋庆龄高度评价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而慈禧,历来是被当老巫婆,奴颜婢膝的卖国贼来描述的。
的确,慈禧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搞酷吏政治,奖励告密。
如果说武则天功大于过,那么,历史上其他“女人干政”的例证,也断难以和慈禧相提并论。
汉初吕后诛杀诸旧臣;毒死又断人手足,挖眼睛,造成“人彘”。
西晋皇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淫荡成性,重用外戚宦官,杀害贤良。
北魏孝文帝的幽皇后与宦官狼狈为奸并公开淫乱,并且和她的母亲常氏一起寻求女巫,祷告孝文帝尽快病死。
北魏宣武灵皇后,毒死亲生儿子元翊,并滥杀无辜,搞垮北魏王朝。
唐中宗之韦后,用垂帘听政之法干政,并陷太子于死地;后又毒死中宗,立中宗幼子李重茂为帝,自己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以上数例,均反证出慈禧的执政能力,实可谓为天下女人翻了案,更可谓是为慈禧太后自己翻了案。
这些事实都足以证明慈禧虽在政事上犯下许多错误但并不愚昧无知,相反是非常精明能干的。
现在,也许大家已经认识到对慈禧的认识并不全面,现在我为大家提取了她身边最接近她的人,以慈禧为轴心公正的诠释出一个真正的慈禧,她从一个天真的美少女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权势显赫的独裁者。
历史也许对她并不是很公正,她是一个真正的卖国求荣的统绐者吗?这只能是仁者见仁。
当在历史的长河中,到了她那一段,世界突然变得开放起来,再也不是夜郎自大的封闭的中国,如果没有外国的入侵,她何尝不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攘外必须安内,她何尝不想安定民心呢?现在让我向大家敞开一幅奇特的画卷,让我们一步步得走进清朝末年宫庭生活,了解这个在历史长河中书写着自己可圈可点一页的女人。
精致的剖析她的内心世界,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解析这个备受争议的女人。
兰儿与咸丰咸丰是慈禧的丈夫,自古英雄爱美人,咸丰是个典型的例子,于是美丽的兰儿很快有了贵人的身份.兰儿住进了储秀宫,这里真是兰儿的福地,那么多的女人怀不上皇帝的孩子,即使有一个丽妃抢先一步生了个女儿,可是不能对她构成任何威胁.整个大清后宫,只有她------叶赫那拉,为皇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这样兰儿一跃成了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而咸丰登基十年没有一天舒心的,太平天国洪秀全夺去了整个江南,还有捻军,加上鸦片战争后洋人对中国虎视眈眈,洋人的船从广州攻到天津攻破京城,咸丰吓得落荒而逃,洋人一把火烧了圆明园,掳去了无数的珍宝. 而在咸丰要逃的时候,正是慈禧站出来,劝阻皇帝不要离开北京,说如果皇帝留在北京,这个形势就可以镇得住。
如果皇帝您跑了,那么这个形势就乱了,北京就有可能受到洋人的践踏。
但咸丰此时已不再喜欢兰儿,这个兰儿,锋芒毕露,太过于精明强干,能替她批奏折,甚至在批那些秋后待处决的犯人名单时,手都不会抖一下。
于是兰儿遇冷了,咸丰不会听她的话,可后来事实证明慈禧说的是对的。
而咸丰逃到热河后,身体病得沉重,看来是熬不了多少天了,而那些亲贵重臣,常常进来商议大事,而皇后也被召见了几次,每次都眼睛红红的出来,丽妃,玫妃都被召见过,惟独兰儿,皇帝不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