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降解菌的研究进展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第 2 卷 第 4期 5 20 0 7年 8月
石河子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u a o S i z U i r t( aua S i c ) or l t h ei nv sy N t l c ne n ‘ h ei r e
新疆 石 油 污染 严 重 , 油污 染 土壤 生 物 处 理技 石
12. N . 2 A培 养基
牛肉膏 50/ , 白胨 1. / ,a 1 .gL 琼月 . L蛋 g 0O LN C 0/ , 旨 g 5
1 0 / ̄p 7. 7. 8. a I, H 2~ 4。
12 3 降解 液体 培 养基[ .. 0 ]
3石河子大学牛命科学学 院 , 新疆石河子 820 ; 303 4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 与技术学 院 , 北京 1 0 1 0 8) 0 摘要 :为了获得 高效石 油降解 菌株 , 以原油为唯一碳源 , 从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 中分离筛选得到 l 4株细菌 , 利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 、 三苯基四氮唑法和吐温 8 氯化 0法对其仃油 降解能力进 行了研 究。结 果表 明 : 菌株 中 M3 M 、 9 、 7M 和 M1 的石油降解能 力较高 , I 降解 牢分别达到 7 . %、6 2 8 .%和 6 .% , 16 5 . %、8 2 0 3 且这 些菌株 均有较 高的 T ℃脱 氢 T一
术发 展较 晚 , 本研 究从 新船 克拉 玛依 油 田取样 , 污 对
过程 中 由于 泄漏 和 溢 出 对周 围土 壤 、 态 环 境 和 人 生 类 健康 造成 了极 大 的危害 , 日益 受 到人们 的关 注 _ 。 l
染 土样 的主要性 质 和残 油 量 进行 分 析 测 定 , 选 降 筛 解 石油 的菌 株 , 行石 油降解 效 果实验 , 优势 菌株 进 对
两株石油降解菌的降解性能研究
c n ef ci ey d g a s o o e t ft r d i.The d g a to bi t fsr i L21 s a fe tv l e rde mo tc mp n n s o he c e ol u e dain a l y o ta n Z r i i
Z1 L 3和产碱 茵 Acl ee s.Z 2 l i ns p L 1两株 原 油 生物 降解 菌株 的 降 油影响 因素和 最优 降 解条件 进 ag
行 了研 究 。通过 气质联 用方 法分析 两株 茵对 原 油不 同组 分 的 降解 能 力 , 果表 明 : 响 两株 茵 结 影 降解 的重要 因素 是原 油浓 度和 温度 ; 最优 降解条 件 下 , 在 菌株 Z 1 L 3和 Z 2 L 1的 7 d原 油降解 率分 别 为 7 .8 和 7 .0 ; 26 % 3 1 % 菌株 Z 1 L 3和 Z 2 L 1对 原 油 大 多数 组 分都 有较 高 的 降解 能力 , L 1的 Z2
T e rd ga a in a lt o i e e tc m p n n s o hec ud i i t d e y t e tc n lg fg s h i e r d t bi y f rdf r n o o e t ft r e o I s su id b h e h o o y o a o i f
g a n tan f e d mo a p.ZL1 n c l e e p. L21 a er s a c e y o o o a e t r dig sr i so u o n ss Ps a d Ala i n ss Z r e e r h d b  ̄h g n lts. 3 g
ae olma sc n e tai n a d tmpe au e. Un r t e o tmum o di o , t e c d i d g a a r i s o c nr to n e rtr de h p i c n t ns h r e ol e r d — i u to ae y ZL1 n 21 at rs v n d y in r ts b 3 a d ZL fe e e a s’ ic b t n i 2. 8% a d 7 1 n u a i s7 6 o n 3. 0% . Th wo sr is e t tan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2008年 10月
污
染
防
治
技
术
Vo . I21. . No 5
0c .20 0 8 t.
POLL UT1 0N CONTR0L TECH NOLOGY
石 油 降 解 茵 的 筛 选 及 降解 性 能 研 究
李 海花 , 单爱 琴 , 周海 霞
old g a ain r t. Twi8 a nhbi r fe t n old g a ain. i e r d to ae n 0 h d i i t y ef cso i e r d t o o Ke y wor ds: toe m ; i d g a t n;d g a i g b c ei perl u b o e rdai o e r d n a tra;d g a ai n r t e r d to ae
处理 石油污 染作 了初探 。
5g 琼脂 2 , , 0 g 蒸馏 水 1 0 L,H为绘 学院 ,江 苏 徐 州 2 10 ) 2 0 8
摘 要 : 石 油 污 染 的 土壤 中分 离驯 化 , 到 特 征 明显 的石 油 降 解 菌 , 究 了 不 同 时 间 、 油 浓 度 、 种 量 、H值 、 质 从 得 研 石 接 p 基
及添加物等条件对 降解菌 降解石油 的影响。结果 表明 : 在实验条件下 , 降解菌接种量越 多 , 降解 效果越好 ; 石油降解效率随
p H v l e,g r iu e a d S n. The r s ls s o d ha d r te e tc n to s,t e au a nt r n O o e u t h we t tun e h ts o diin h moe d s s wee d e r o e r a d d,t e h moe efce t r fiin
石油降解菌株的筛选 鉴定及其石油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2)pH值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在pH值为7.0时,菌株X的降解效率最高, 达到60%以上。当pH值偏离7.0时,其降解效率明显下降。
(3)盐度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在低盐度条件下,菌株X的降解效率较高。 随着盐度的增加,其降解效率逐渐降低。当盐度超过5%时,其降解效率显著下降。
(4)产物分析:利用GC-MS等技术,我们对菌株X降解石油烃的产物进行了 分析。结果显示,菌株X能够将石油烃主要降解为脂肪酸、酚类化合物等中间产 物。这些中间产物在进一步降解过程中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石油烃的 生物修复。
2、筛选流程:首先,采集油污土壤和石油废水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其次, 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具有较强石油降解能力的菌株;最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 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种类。
3、鉴定步骤:将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鉴定,利用细菌分类学 软件进行比对分析,最终确定菌株的种属。
4、石油降解特性分析: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通过测 定不同时间点石油烃类物质的含量,计算菌株的降解速率和降解效率。
1、菌株筛选
从石油烃污染地区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富集培养法,经过多步筛选,获得具 同温度、pH值、盐度等条件下,对菌株降解石油烃的能力进行测定。通 过改变环境因素,观察其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 用(GC-MS)等技术,对菌株降解的产物进行分析。
参考内容
一、引言
石油烃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和降解对全球 碳循环和环境生态有着重要影响。厌氧降解菌在石油烃的降解过程中扮演着关键 角色。本次演示旨在筛选出具有高效石油烃厌氧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 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石油烃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海洋石油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海洋石油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一、内容概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多。
然而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近年来在微生物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概述海洋石油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的研究现状,重点关注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本文将介绍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类型和危害。
石油污染主要包括直接排放、泄漏事故和海上溢油等途径,其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力降低和食物链受损等。
其次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原理,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方法,主要包括好氧菌修复、厌氧菌修复和微生物吸附等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模拟自然界的生物降解过程,有效地去除石油污染物,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接下来本文将分析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蓝色地球”项目、中国的渤海湾污染治理工程等。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微生物修复技术在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修复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微生物修复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修复效率低、成本高、环境适应性差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科学家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微生物修复机制,优化修复工艺,提高修复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强与其他污染治理技术的结合,以实现更高效的石油污染治理。
A. 海洋石油污染的背景和危害海洋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导致的石油泄漏到海洋中,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随着全球石油消费的不断增加,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不断增加,石油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泄漏事件时有发生。
石油降解固态菌剂的研制
料 吸 附 固定 化 两 种 工 艺 技 术 , 使 液体转 变为 固体 ,
从 而 达 到 保 存 的 目的 。
分 别取 菌粉 1 g , 于 9 mL无 菌水 中混匀 , 吸取 该 悬浮 液加 到一盛 有 9 mL无菌水 试管 中 , 混匀, 再从 此 混匀 液 中取 l mI , 加 到另一 盛有 9 mI 的无菌 水 的试 管中, 重复 同样 操 作 , 对 菌 液 进行 梯 度 稀 释 。最 后 选 取三 个梯度 , 分别 取 0 . 1 mL , 加 入到 事 先准 备 好 的凉 冷 的琼脂平 板上 , 把菌 液涂 匀 , 静置 3 O mi n后 。将 平 皿倒 置 , 放 于培养 箱 中培养 2 4 -3 6 h 。菌落计 数选 取 菌落 在 3 0 -3 0 0个 之 问 的平 皿 进行 计 数 。计 数 公 式
2 5目。沸 石 粉水 分 1 0 , 颗粒细度 8 O目; 石 油 降解
菌 发酵 液按照 菌群构 建 的 比例 配 比发酵 液 , 经 检测 发
酵 液菌 浓度 为 9 . 7 ×1 0 。 c { u / mL。
摘 要 用喷 雾干燥 和表 面吸 附 固定化 两种 工 艺对 石油 降解 菌剂进行 固 态茵研 制 。结果 表 明 : 在 对 菌 浓 度为 9 . 7 ×1 0 。 c f u / mL的 5 0 0 mL发 酵液添 加 4 O g轻质碳 酸钠 后进 行 喷 雾干 燥 , 在进 风 温 度 为 1 2 0 C, 进 样 量 为1 2 mL / mi n的条 件 下 , 得 到粉 剂产 品 5 6 g , 含 水量 为 4 . 6 , 菌密度 为 1 0 . 0 5 ×1 0 。 c f u / g , 产 品得 率为 1 1 . 6 ; 在 对 菌浓度 为 9 . 7×1 0 c f u / mL的 5 0 0 mL发 酵 液 添加 1 5 0 0 g麸 皮 进 行 吸 附 固定 化 处理 , 得到粉剂 产品 1 4 3 8 . 6 g , 水分含 量为 7 . 9 , 菌密度 为 5 . 7 ×1 0 c f u / g , 产 品得 率为 1 6 . 9 。考 虑到 喷 雾 工 艺设备 投 资 大 , 能 耗 多等不利 因素 , 因此 建议使 用吸 附 固定 化技 术作 为石油 降解 固态 茵剂的 下游处理技 术。 关 键词 石 油 降解 茵; 喷 雾干燥 ; 表 面吸 附 固定化
石油降解细菌降解条件优化研究
K2 HPO4 2. 5 0 g, M g O4 S 0. 5 0 g, KC1 0. 5 0 g,
法 、 学 法和 生 物 治理 技 术 … 。 由于 生 物 修 复 法 化
具 有 不造 成二 次 污染 的特 点 , 广 泛 采 用 。影 响 被
夏 梦 ,孙 军 德
10 6 ) 1 1 1
( 阳 农 业 大 学 土 地 与 环 境学 院 , 宁 沈 阳 沈 辽
摘
要
采 用 富 集培 养 法从 工 业 油 污 土壤 中分 离到 1 能 以石 油 为 惟一 碳 源 而 生 长 的 细 茵 茵株 , 用 正 交设 株 采
计 实验 对 谈 茵株 的 降解 条 件 进 行 了初 步研 究 。 结 果 表 明 , 最佳 降 解 条 件 为 N . 14 0g L K H O 15g L H C . / , : P . . / , p . , a 11. / 。在 最佳 条 件 下 , H 8 0 N C 5 0g L 浓度 为 1mL L的 原 油 可 在 4d 内降 解 5 % 以上 。 / 0 关键词 石 油 污 染 ;石 油 降 解 细 茵 ;降 解 条 件 T 9 13 E 9 .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 10 0 5—72 ( 0 8 0 0 1 20 )2—07 0 0 4— 3 中圈分类号
7. ~7. 0 5。
微 生 物对 石油 降解 的 因素 很 多 , 氮 源 、 源 、 如 磷 酸 碱度 和无 机 盐 等 。此前 从 石 油 污 染 的 深 层 土 中分 离到 1株 能 以石 油 为惟 一 碳 源 和 能 源 的 菌
1 2 方 法 .
株 , 文探 索 了摇瓶 条件下 的 降解 条 件 , 本 以期 为 石
4株石油降解真菌的生长及降解特性分析
Ab s t r a c t :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f o u r o i l — d e g r a d a t i o n f u n g i ,t h e my c e l i l a g r o w t h r a t e s o n t h e s o l i d me d i u m,t h e d r y
石油烃 的降解特性 。结果表 明, J 1 2 ( F u s a r i u m s p . ) 菌株在液体和 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最大 。在原油液体 培养基培养 3 0 d后 , 色 谱一 质谱检测表明 : J 1 2菌株对 C c , 的直链烃具 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 J 3 ( B i o n e c t r i a s p . ) 和J 4 ( S t a c h y b o t r y s s p . ) 菌株 能够完全 降解 原 油 中的芳香烃 和支链 烃 , 并且J 4菌株还可 以完全降解 C 的直链烃 , 但 是新增 了 C 的直链烃和一种 c 6 H 0 ; J 1 1 ( F u s a r i u m s p 。 ) 菌 株可 以完全降解 C 。 的芳香烃 , 但是产生 了两种 C 。 6 H O 。 从原油 降解后 的组分及土壤 中污油的组分检测结果推断 , C 和C 。 芳香 烃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能力初步研究
有两株 , 定 名为 Y J 0 0 3和 Y J 0 0 4 ; 对Y J 0 0 3和 Y J 0 0 4进行 降解条件优 化 , 其 适宜生长条 件为 : 温度 3 3 o C, p H 7 . 2 , 原油投 加量为 9 o L 。根据形态学观察、 生理 生化指标测定 , Y J 0 0 3为假单胞菌 属, Y J 0 0 4为邻单胞菌属。
研究生 , 常州 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 院副教授 , 研究 方 向: 工业废 水 的处理与回用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菌种 富 集分离 结果
’ 通信作者简介 : 刘杨丹( 1 9 8 5 一) , 女, 江苏连云港人 , 常州大学环境
与安全工程学 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工业废 水的处理与 回用 。
g 、Mg SO4 .H2 0 1 g、Ca C1 2 0. 2 g、NH4 C1 2 g、Mn—
三角瓶 中加入 1 0 0 m L降解培养液 、 0 . 2 m L灭
菌 原油 及 3 m L新 鲜菌 悬液 ( 菌数约为 1 0 9 c e l l / L ) ,
2 0 1 2年 1 1月 1 2日收到
将菌株接种到 L B平板上 , 3 2℃培养 , 观察菌落
硅藻土/活性炭对石油降解菌群的固定化研究
物, 因含有 石油 烃 类 等 污 染 物 , 已被 列 入 国家 危 险废 物名录, 若 不经 处 理 就 直 接 排 放 , 将 会 对 生 态 环 境 造 成 严重 危 害口 ] 。在 含 油 固废 物 处 理 技 术 中 , 微 生 物
油 气 田 环 境 保 护
2 0 1 3年 8月 ENVI R0NM ENTAL P ROTECTI ON OF OI L & GAS FI EL DS
硅 藻 土/ 活性 炭 对 石 油 降解 菌 群 的 固定 化 研 究 六
单 海 霞 刘 晓宇。 张 颖。 王 中华 何 焕 杰 马 金 郭 民乐
1 . 1试 剂 与材 料
实 验所 用假单 胞 菌 、 芽 孢杆 菌 和微 球菌 均筛 选 自
某 油 田油基 钻屑 污染 土壤 。
分 利用各 降解 菌之 间共 生 、 协 同等作用 , 实现 石油 组分
的同步 降解 , 大大提高石 油污 染物 的降解速 率 和程度 , 有效 缩短石 油 污 染物 的降解 周 期 。然 而 , 游 离 态 的微 生 物用于含 油 固废 物 处理 尚存在 一 定 缺 陷 , 如单 位 体
油 气 资源勘 探 、 开发过 程 中产 生 的 大量 含油 固废
艺 。关 于石 油 降解 单 菌 的 固定 化 技 术 已有 报 道 , 如: 中 国专 利 ( 2 0 0 9 1 0 2 5 5 8 3 0 . 8 ) 公 开 了一 种 以 芦 苇 地 表 根须 为 载 体 的 石 油 降 解 菌 固 定 化 方 法 ; 中 国 专 利 ( 2 0 1 2 1 0 0 0 6 0 5 9 . 2 ) 公 开 了石 油 降 解 菌 固定 化 法 及 其 应用 ; 刘虹_ 6 等报 道 了泥炭 对石 油 降解 菌最 佳 固定 化
石油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I 2 3柴油 降解 菌的 性 能 实验 ..
将菌 悬液 按 2 %的接 种 量放入 两种 不 同无机 培养
本研 究 以柴 油 为 目标 污 染物 ,从油污 土 壤 中筛 选
出石 油烃 降解 菌 ,考 察菌 株 生长 、疏 水性 、产 表面 活
性剂 、脱氢 酶 活性 等 自身 降解 特 性 ,为该 菌株 在生 物 修复 的实 际应 用 中提供 依据 。
维普资讯
・
8 27 月 ・ 0 年6 0
油 气 田 环 境 保 护
治理技术与研究
石油 降解菌 的降解特 性研究
赵 敏 马宏 瑞
(. 1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 与环境学 院;2 南京大 学地球科 学系 ) .
摘 要 以O ’ 柴油为唯一碳 源,对石油降解 菌D P S 菌的生长、疏水性、产表 面活性剂、脱氢酶活性及降解 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 P S 菌在生长过程 中可产生糖脂类生物表 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降解有很好的促进 作用, 其脱氢酶活性与降解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当土壤 中柴油含量为I %时, O 利用DP S 菌经过4 d 0 的处理( 0℃, 3 p值为6 ,油含量下降到I 8 %,降解率最高可达6. %。 H ) .2 54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 疏水性 生物表面活性剂
广 泛进 展 ,但 很 多是对 外 界影 响因素 的研 究 。
12 2 菌悬液 的制备 .. 将 活 化 后 的 菌 液 在 40 / i 条件 下 离心 1 00r m n 0 m n 去除 上 清 液 并用 N zP a 20 缓 冲 液 (. i, a O—NHP H 02 m lL H值为 70 洗 涤 2次 ,使 细胞 浓度 达 到 l。 o / ,p .) 0
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石油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来源,然而,石油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石油污染物的种类及影响石油污染物主要包括原油、石油产品和石油废弃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产生严重的污染影响,导致环境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目前,人们主要关注的石油污染物有石脑油、苯、甲苯、二甲苯和苯并芘等。
二、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是指利用生物体、微生物和酶等生物组分将石油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生物降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环节:1. 吸附和降解基因的表达生物体吸附石油污染物后,通过基因的表达来降解有机物。
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如脱脂酶、醌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等。
这些酶可以将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等有机物降解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
2. 微生物共代谢通过微生物共代谢作用,多种微生物合作降解石油污染物。
微生物共代谢作用是指除了产生生物降解产物外,还产生了其他代谢物的过程。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降解效率,并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微生物协同降解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降解在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微生物在降解石油污染物时,通过分泌物和细胞间通信物质来促进菌群的协同作用,提高降解效率。
4. 生物修复除了微生物降解外,植物也可以通过吸附和转运等方式去除环境中的石油污染物。
植物的根系和叶片表面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重金属和有机物的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对石油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学家们对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
他们通过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探索了石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和机制。
1. 微生物种类和功能的研究科学家们通过分离和鉴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研究它们的降解能力和代谢途径。
耐热石油降解混合菌群的降解性能研究
耐 热石 油 降解 混 合 菌 群 的 降解 性 能研 究
李 政 , 朝成 , 云波 , 赵 张 刘春 爽 , 东风 赵 ( 国石 油 大学 ( 东) 学化 工学 院 , 东 青 岛 2 6 5 ) 中 华 化 山 6 5 5
摘 要 : 对 极 端 环境 下 石 油 污 染 土 壤 的 生物 修 复 , 克 拉 玛 依 油 田石 油 污 染土 壤 中 筛选 获得 一 组 最适 生 长 温 度 为 针 从
要。
从新 疆克 拉玛 依油 田红 山嘴 油 田区 、 车排 子油 区 、 风城 油 区及百 口泉油 区原油 处理 污泥池 、 故池 、 井 事 钻 泥浆 池及 泄油 池 附近采集 石 油污染 土壤 。采用 棋盘 式
五点 采样 法 , 浅层 (  ̄2 m) 壤 , 点取样 量基 本 取 0 0c 土 每
于 1 L 1 降 解 效 果较 好 ; 加 表 面 活性 剂 ( 二 烷 基 苯 磺 酸 钠 ) 够 提 高混 合 茵 群 的 降油 效 果 , 佳 添 加 浓度 为 5 Og・ 矗 时 添 十 能 最 O
mg・ ~ 。 气相 色谱 一模 拟 蒸馏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0 8对 C L KL - ~c 正 构 烷 烃 降 解 效 果 显 著 , 着碳 原 子 数 的 增 加 , 3的 随 混
K H PO4 2 0. 2,Na NO3 4. 0,M gS 0. Ca 2 .0 O4 3, C1 0 1,
2 结 果 与 讨 论
2 1 耐热石 油降解 混合 菌群 的筛选 及其 组成 . 从 6 4个 土样 中筛 选 获得 6组 以原油 为 唯 一 碳源
F S 0 0 , e O . 1 酵母 膏 0 5 p 值 7 2 . 。 . ,H . ~7 4 L B培 养基 ( g・L ) 蛋 白胨 1 . , 母 浸 出 汁 : 00酵 5 0 Na 1 . , 脂 2 . ( . , C 0 琼 5 0 0 固体 培 养基 用 ) p 值 7 2 ,H .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配比优化的研究
42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第39卷第2期I ndust r i al Saf et y a nd Envi r onm e nt alPr o t ect i onFebr uary 2013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配比优化的研究*王旭辉晁群芳徐鑫李磊(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摘要从克拉玛依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4株高效石油降解菌S 1、S 2、S5和s 8,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鉴定,确定4株菌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 l l us cel ℃us )、恶臭假单胞菌(Ps eudom onaspLni .da)、枯草芽孢杆菌(B aci ll us s ubf i l is )和地衣芽孢杆菌(B aci l lus l i eheni f oi m i s)。
为了提高对石油的降解效率,对4株菌的添加比例进行了响应面的优化。
结果表明,当石油含量为1.5g 时,菌种s1、S2、s5和s8接种量分别为0.21g,O .22g .0.41g 和0.22g 时的石油降解率达到最大值。
在该条件下石油降解率预测值为60.17%,验证值为60.10%。
关键词降解率筛选菌种鉴定响应面法石油污染St udyont he I s ol at i on and I den t i f i cat i on of Pet rol eum —-D egradi ngSt r ai nsandIt s R at i o O pt i m i za t i onW A N G Xuh ui C H A O Q anf 锄培X U X i nLIL e i(Col l egeof 啦Sci enceandTechnology ,Xinjio 曙Unim=豇y 蛳830046)A bs W actFou rst r ai ns (S1,S2,S5,S8),w i t hgood abi li t y ofde g 丑di ng oil ,aIe i sol at ed f rom oi l —c ont ami nat i on s oil ofK ar a-m a yar eas .Base do nm or phol ogi c obs er vat i on ,physi o l ogi c al a nd bi oc he mi ca l cha r act e r i st i cs ,m o l ecul ar i dent i f i cat i on ,t hey a_r ei dent i f i edasB aci l l us ce r eus ,B a ci l l u s l i ch eni f onni s ,B aci l l us s ub t i li s a ndPs eudom onas 叫dar espe ct i vel y .I n or de r t o i m -pr ovet he ef l %i ency of t he de gr ada t i o n .t h e r ati o of f our s t l ai as i s opt i m i ze d by us i ng r e s pons e suI f i c e m et hodol ogy .T he r esul ts how s t hat t he opt i m um con di t i o ns al easfol l ow s :w hen t he oi lco nt enti s 1.5g a nd t he i nocul a t i on quant i t y of t he f o ur st r ai m(S1,眈,s5,S8)i s0.21g ,0.22g ,0.41g ,0.22g ,r espect i vel y ,t he r at e of oi l de gr a da t i onPA t hr e ac h t hem s .x 抽um .U ndert he se cond i t i ons ,t he pr e di ct i ve va l ue of oil de gr ada t i on i s 60.17%,m e a nw hi l e t he ver i f i cat i on va l ue is 60.10%.K eyW or dsde ge ner at i on r at ei sol at i onst rai m i dent i fi cat i onre s pons e sur f ac e met hod ol og y oi l —c ont am i nat i on0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及其制品通过开采与运输过程的泄漏、污染水灌溉及大气飘尘的沉降等途径进入了环境,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0 前 言
支链烷 烃被微生物降解是比较 困难 的. 支链烷烃 中支链 的存在就 增加 了烷烃 的对抗侵蚀 的能力 ,而且支链 的个数越 多这种 能力就越 石油有“ 黑色金子 ” 和“ 工业血液” 的美誉 . 是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 大, 就增大了微生物降解的难度。 强劲动力能源之一。 随着石油 的运输 、 油 田的开发和炼油业的发展 . 石 1 . 3 - 3 环烷 烃 油污染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 严重的影响了环境 。 根据调查和统计 . 每年 微生物降解环烷烃是需要 2 种氧化酶 的协调作用的 . 其 中一种氧 全世界有 2 0 0 ~ 1 0 0 0万 t 的石油进入 到海洋里Ⅲ 化酶先把环烷烃氧化成醇 , 再 进行脱氢成为酮 . 第二种 氧化 酶进而氧 人们对石油烃类物质 引起 的环境问题越来越 重视 了 治理石油烃 化环酮 . 将其环断开然后再更深层 的降解 类污染物效果较好的是化学和物理方法 . 但是它们 的弊端有很多口 . 所 细菌降解石油烃类化合物使其成顺式二醇 . 真菌降解石油烃类化 以生物修复的方法就慢慢 的成为 了热点 . 利用微生物治理污染具有成 合物使其成反式二醇{ 本低 ,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 很有发展的潜力 , 很有未来 。
2 0 1 3年
Hale Waihona Puke 第 7期 S C I E N C E&T E C H NO L O G Y I N F O R MAT I O N
O本刊重稿。
科技信 息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李洪敏 王 萍 姚 辉 高 月 ( 吉林农 业大 学 资源 与环境 学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1 1 8 )
1 常 见 种 类 及 降解 机 理
1 . 1 降解石油烃的微 生物种类 2 0世纪 4 0年代 国外研究 了细菌对石油烃 的降解 . 而在 2 0世纪 7 O 年代末期我国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H 自然界中有 1 0 0 余属 、 2 0 0 多 种 的微生物能够降解石油 , 隶属于细菌、 放线菌 、 霉 菌、 酵母菌等目 。实 验证 明. 细菌降解原 油的能力要强于放线菌和真菌的 降解石油的细 菌菌属包括 : 产碱杆菌属 ( A l c a l i g e n e s ) 、 微 杆菌属 ( Mi c r o b a c t e r i U m ) 、 黄 杆菌属 ( F l a v o b a c t e r i M m) 、不动杆菌属 ( Ac i n e t o b a c t e r ) 、分枝杆菌属 ( My c o b a c t e r i Ⅱ m) 、 微球菌属 ( Mi c 1 " 0 c D c c M ) 、 芽孢杆菌属 r c h r o b o c t e r ) 、 棒 杆 菌属 ( C o r y n e f o r m s ) 、假 单 胞 菌 属 ( P s e u d o m o n ∞) 、节 杆 菌 属 ( A r c h r o b a c t e r ) 、 无色杆菌属 ( A c h r a m o b a c t e r ) 等等。降解石油的放 线菌 菌属包括 : 诺卡氏菌属 ( N o c a r d i Ⅱ ) 和放线菌属( Ac t i n o m y c e t e ) 降解石 油 的霉菌菌属 包括 : 曲霉 属 ( A p e l l u s ) 、 镰 孢霉 属( F u s a r i “ m) 和青 霉 属( P e n i c i l l i u m) 等等 大量 的实验说 明 . 在被石油烃 污染 的环境里 . 可 以利用 石油烃类 化合物 的微 生物特别是细胞 内含有 降解质粒的微生物数量是 急剧增 长的 A t l a s 报道 降解菌在正常 的环境里通常 只占微生物群落 的 1 %. 旦环境受到石油污染 . 其 比例可 以提高到 1 0 % 1 - 2 微生物对烃的传输 和摄取 微生物摄取底物的关键是微生物细胞 能够与底物相接触 生物修 复被石油污染的水体时 . 有少量 的可溶性烃能够直接和微生物的细胞 接触 : 但是对 于大部分不溶性 的石油烃来说 . 若想 与微生物细胞接触就 必须在水体 中以某种方式运输来达到 目的 通常说来 . 微生物对烃 的摄 取可分为两个过程 : 一是 , 不溶于水的石油烃可以转变成被微生物利用 的情况 ; 二是 . 石油烃通过微生物的细胞膜进到微生物细胞体内 微生 物摄取烃的速率取决 于传 质而并非是细胞 的活性 转移烷 烃 的过程 中. 鉴于石油烃是不溶 于水 的 . 当微生物对烷烃进 行降解时 就有水相 一 烃相一 空气相及微生 物. 是一个 相当复杂的体 系 国内和国 外对这种体 系提 出了三种模式 : ( 1 ) 微生物对溶解在水相 里的烃进行 直接 吸收 : ( 2 ) 微生物的细胞粘 附在 比微生物细胞大 出很 多倍 的油的 表 面上 . 即界 面接触模 式 : ( 3 ) 微生 物细胞与 比小得多 的被溶 解、 似溶 解或 调节的烷烃颗粒作 用 . 而进行摄取 1 - 3 石油烃类的微生物代谢途径
微生物在石油类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当今世界 , 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 油和汽 油 , 油是世界 上 石 石 最 重 要 的一 次 能 源 之 一 。石 油 又 称 原 油 , 从 地 下 深 处 开 采 的 是 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 主要是 由一类碳 氢化 合物 和有机 化合 物 组成 的复杂混合物 , 中一些含 有钒 、 等重金属 离子 。随着 现 其 镍 代 工 业 对 石 油 需 求 量 的 不 断 加 大 , 石 油 泄 露 造 成 的污 染 也 呈 由 现 越 来 越 严 重 的 态 势 , 如 油 船 泄 露 、 舶 排 水 、 业 废 水 排 放 比 船 工 等都使得周 围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和破 坏… 。由于石油成分 复 杂, 自然降解 的速度非 常缓慢且难 于进行 , 因此人为 促进修 复成 为石油污染治理 的重要 方法 。 目前 治理 的方法 主要 为化 学法 、 物理法及生物修 复的方法 , 物修 复法 因其 作用 明显 、 本低 、 生 成 操作简便 、 二次 污染 、 无 不需 大型设 备 、 场地适 应性 强等 优点 而 倍受关注 。生物修 复是 指生 物( 特别是微生物 ) 催化降解环境 中的污染物 , 减少或最终消除环境 污染的受控 或 自发 的过程 J 。
o t o e m nt m i n s fPe r l u Co a na t L e—e , U F i fi Sa h n—sa , A G H n zi, h n T N og— h XUP
( c ol f i c n e n i eh ooy Sa e a oa r o irba Me b l m, hn h i 1S ho o Lf S i csad Bo c n l , tt K yL brt y f co i t oi e e t g e o M l a s S a ga
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
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石油生产相关的油污问题也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油污土壤中的石油降解菌是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油田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大庆油污土壤中的石油降解菌进行筛选和鉴定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的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大庆油田自1959年投入生产以来,已经产出了数十亿吨的原油,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油污土壤。
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通常是采用化学物质进行处理,但这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性较大。
相比之下,生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生物修复技术中,石油降解菌是至关重要的。
石油降解菌能够利用石油中的碳源和能源进行代谢,分解有机化合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加速土壤中石油的降解和分解过程。
对于油污土壤中存在的石油降解菌进行筛选和鉴定,有助于选择出高效的菌株,并进一步应用于生物修复工作中。
研究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也可以为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菌株的鉴定和特性分析,可以掌握地方石油降解菌的多样性和功能特点,为该地区的生物修复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1. 样品采集本研究选取大庆油田附近的油污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样品采集和分析,确定石油降解菌的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
2. 培养和筛选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菌落计数和分离培养,筛选出优良的石油降解菌菌株。
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条件和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初步鉴定,选取具有较高石油降解活性的菌株进行后续的研究。
3. 生物学特性分析对筛选出的石油降解菌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包括对菌株的生长速率、代谢产物、抗性能力等进行测定和分析,以确定其在生物修复工作中的应用潜力。
4. 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石油降解菌菌株进行进一步的鉴定,确定其系统发育位置和亲缘关系。
石油降解菌群构建的研究
YB 3 , 萘 降解 菌有 C 3 、 YC 3 , 石蜡 降解 菌有 D4 , 表 面 活
性 剂产 生 菌 D 4 。种 子 培 养 基 : 牛 肉膏 3 g , a NO 。1
g, ( N H4 ) 2 S O4 1 g , Na 2 HP O4 1 .2 g, KH 2 PO4 1 g ,
1 . 2 组 合 方 案
前 期 实 验 所 获 得 的 优 良菌 株 中 原 油 降 解 菌 有 A5 、 A6 、 YA5 、 Y A6 , 十 六 烷 降解 菌 有 B 3 、 Y B 3 , 萘 降 解 菌有 C 3 、 YC 3 , 石蜡 降解 菌 有 D 4 , 表 面 活 性剂 产 生 菌D 4 。首 先将 不 同功 能 的菌 株 组 合 , 组 合 方 案 见 表
降解 一种 或 多 种石 油 烃 类 。而 菌 群 构 建 可 以组 合 多 个单 种微 生 物降解 能力 形成 一 个完 善 的 降解 系 统 , 集 合多 种酶 促 活性 , 扩 大底 物 范 围 , 因 此 利 用 菌 群 的 协 同作 用至 关重 要l 2 ] 。菌 群 生 物 强 化 的优 势 在 于 组 成 菌群 的优 势 菌种在 生 理功 能和 遗传 信 息 上 的互 补性 , 总体 上更 高效 , 更 稳定 、 配置 更 合理 、 功 能 更完 善 的 菌 群替代 活 性较 低 的单种 和土 著 菌群 , 从 而 提 高 降解 活 性, 促 进 生物 降解 _ 3 ] 。 目前对 菌 群 的研 究 还停 留在 初 步 阶段 , 即将几 种 优 势 菌 简 单 地 混 合 , 组 建 菌群 的 过
有 时甚 至 因 为 种 间 的 抑 制 作 用 而 产 生 负 面 效 应 ] 。
石油降解菌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石油降解菌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包括海洋油污染,这种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而石油降解菌的发现以及对其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为海洋油污染的治理带来了新的希望。
石油降解菌,是指能够利用石油为唯一碳源利用的微生物。
石油降解菌的代谢途径因种类不同而异,但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利用石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产生生长能量和维持生长维度的芳香族代谢途径;二是利用脂肪族化合物代谢获得生长能量和维持生长维度的脂肪族代谢途径。
对于芳香族化合物代谢途径,石油降解菌的分子机制已经相对明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通过间歇性氧化途径代谢芳香族化合物的Pseudomonas菌株。
Pseudomonas菌株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骨架,产生内源性的好氧代谢中间体,不断利用辅基酶A进行代谢反应,最终代谢产生了乙酰辅酶A和丙酮酸。
此外,还有一些石油降解菌是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邻核或者间核位进行代谢,代谢产物有时候会进入苯酚类或者羟基多环芳烃类。
对于脂肪族化合物代谢途径,石油降解菌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在土地上分离出的一种广泛存在的绿色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 2F2,其代谢特征为利用双酚A类化合物。
这种细菌利用许多类型的双酚A作为其唯一的碳源,利用产生的辅酶A,利用类似芳香族化合物代谢途径的间歇性氧化途径进行代谢反应,分解生物碱基和产生蒽醌和亚甲基蒽醌等中间代谢物。
这些代谢物是相当有毒的,为了保证细胞的生存而不致于受到中毒的影响,Sphingomonas sp.细胞利用一种特殊的运输蛋白,它能将有毒代谢物从膜外运输到膜内,保持代谢通畅。
总体来说,石油降解菌的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通过对石油降解菌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石油降解的机理,为海洋油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保障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石油的开采 、 运输 、 储存 、 加工 和应用 过程 中常 伴随有石油 的泄漏 而造成环境污染。泄漏 的石 油若进
入 土壤 中难 于去除 , 留时问长 … , 残 破坏 土壤结 构 , 从 而影 响土壤 的疏松 程度 和通气 状况 , 降低 了土壤 生产
葡萄球 菌属 ( t h l oc ) 微 球 菌属 ( c cc s 、 Sa y ccu 、 p o s Miooc ) r u
展。 .
目前 , 一般认 为微 生物细胞 摄 取石 油烃 存在 三种
模式 : ①微生 物细胞摄取溶 解在水相 中的烃类 ; ②微生
物 细胞与 比其大得 多 的烃 类颗 粒直接 接触摄取 ; ③微 生物 细胞 与比其小得 多 的假溶 、 拟溶 或被包 裹 的烃类 颗粒作用并将其摄取 。烃类在水 中以水包 油乳 浊液 的 形式存在 时 , 的体 积 小 且 分散 , 以增 大 了接触 面 油 所 积 , 同体积下油 的表 面积增 大 , 即相 促进生物降解 E 。 6 J 微生物可 降解 的石油组分 , 易程度 为 : 其难 短链正 构烷烃 >长链正构 烷烃 >异构 烷烃 >环状烷 烃 >低分 子量芳烃 > 高分子量芳烃 >杂环烃 。同种类 型烃类 中 分子量越大 降解越 慢 。不 同烃类 化合 物 , 生物代 谢 微 途径 和降解机理不 同。微 生物降解烷烃的关键步骤是
乳杆 菌属( atbc l ) Lc aiu 和诺 卡 氏菌 属 ( o ri) o l s N c d 等。 a a
其中, 最常见的是假单 胞菌类的细菌 , 细菌对 短链 这类 及 长链 烷 烃 、 烃 均 能 降 解 , 且 能 使 烷 烃 彻 底 降 芳 而 解 j 。能够降解 石油 烃 的酵母 菌种 类 涉及假 丝 酵母
属 ( ad a 、 C n i ) 红酵母 菌属 ( hdt u ) d R oo rl 和毕 赤氏酵母 o a 菌属 ( i i) Pc a 等。能 降 解 石 油 烃 的 真 菌 涉及 曲霉 属 h
力和农作物 产 量 ; 进 入 水 中 , 变 局部 水 体 生态 环 若 改
境, 给水资源 、 生物 资源和养殖业 带来 巨大损 失。另一
生物学 教 学 21 年( 7 第2 02 第3 卷) 期
・
3・
石 油 降解 茵 的研 究进 展
王静 丽 周 晶
摘 关键词 石油降解 菌 筛选 分离鉴定 降解性能
(东 曲 师 大 生 科 学 2 1) 山 省 阜 范 学 命 学 院 7 6 35
产表面活性剂
要 从石油 降解菌 的作用机理 、 筛选和分离鉴定 、 降解性能分析和产表 面活性剂方面 阐述了石油生物降解 的研究进展 。
无色杆菌属 ( cr oat ) 产 碱杆 菌属 ( l l ee) A ho b c r 、 m e Ac i ns 、 ag 肠杆菌科 ( ne bc r ca) 棒杆 菌属 ( o hbc r E t oat i ee 、 r ea Cr eat i y e. u 、 m) 节杆菌属 ( r r at ) 芽 孢 杆 菌属 ( aiu ) At o c r 、 hb e B cl 、 ls
青霉属 ( eil m)、 P n iu ci 木霉属 ( r hdra 和被孢霉属 Ti o e ) c m 在 土 tr 壤 和海洋中都有分布 j 。
2 微 生物降解石油的作用机理
生态分布 、 筛选 ( 括极地 环境下 ) 分离鉴 定 、 表面 包 、 产 活性剂 、 降解 性 能 分析 、 固定 化等 方 面进 行 了 大量 研 究 。本文从降解菌 的作用机理 、 筛选 和分离鉴定 、 降解 性能和产表 面 活性 剂诸 方 面 阐述 石 油 降解 的 研究 进
降解 石 油 烃 的 细 菌 种 类 涉 及 假 单 胞 菌 属 ( s d. Pe o u
, ) 弧菌 属 ( i i) 不 动 杆 菌 属 ( c e b c r 、 加, 、 Vb o 、 r A i t at ) no e 黄杆菌属 ( l oat i 、 单 胞菌 属 ( e m ns 、 Fa bc r m) 气 v eu Ar oa ) o
[] 1陈 勇, 苏永全 , 常文 , .0 8 大黄鱼 P c i l e 菌肽 吴 等 20 . i i n— i 抗 sd k
1 降解石油 的微生物种类
据报道 , 够 降解 海 洋 石 油污 染 物 的微 生 物 有 能
2 0多种 , 0 分属于 7 0个属 , 中细菌 4 其 0个属 EJ 3 。能够
方面 , 石油 的主要成 分是烷 烃 、 、 苯 甲苯 和二 甲苯 等复 杂芳香烃 l , 进 入 食 物链 会 对 动 物 和人 体 造 成 损 _ 如 2 J
伤 。治理石油污染 势在必行 。 近几十年来 , 多科研 工 作者们 在石 油 降解 菌 的 众
( se iu) 毛霉属 ( cr 、 刀 霉属 ( uai 和 Apr l 、 gl s Muo) 镰 F sr m) u
领域。国内外 已对 抗菌 肽进行 了临床 可行 性 研究 , 部 分产品即将 问世 。近年 来对 鱼类抗 菌肽 的结 构 、 能 功
和基 因工 程表达的研究取得 了很大 的进 展。 目前对 鱼 类 抗菌肽的表达 多采 用大肠 杆 菌表达 系统 , 因其 局 但
基 因部分 c N D A的克 隆 与序 列分 析. 门大学 学报 ( 厦 自然科 学
版 ) 4 ( ) 5 5~59 ,74 :7 7
[] 2 马文 山 , 富菠 , 廖 范雪 云 , 20 . 等. 08 细菌抗 菌肽 的研究进展及 其
应用 . 生物技术通报 ,4 3 : — 9 2 ( ) 3 4 9 [] 3 陈吉刚 , 杨季芳 , 任 萍, 2 1 .鲈鱼 hp i n原核 表达及 生 等.0 0 ec i d 物学活性测定 . 生生物学报 , ( ) 5 4~ 6 水 3 3 : 4 5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