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word版本 (2页)

合集下载

理清课文思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培养阅读能力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弄清文章各个自然段或结构段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以及这样组织的道理所在。

简单地说,理清思路,要懂得作者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体上是说什么。

要懂得作者为了表达某一思想,运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组织表达的。

理清思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追求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只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他们肯定能总结出课文的某些特点,帮助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商讨。

一、根据文章侧重点不同,凭借写作顺序帮助拟顺思路常见的写作顺序包括以时间推移为顺序,事情发展的先后为顺序,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以空间位置的改变为顺序,而写景类文章多以地点转换或空间位置的改变为序,叙事类文章多以时间的推移或事情发展的先后为顺序。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是这样做的:鼓励学生多读课文,以读代悟,以读感悟,弄清课文是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两个方面描写出桂林的美丽景色(地点的转换为顺序)。

再加上前边的总写,后边的总结,构成总分总的写作特点,再凭借板书设计:桂林山水帮助学生弄清思路:先总写桂林上水甲天下,再分述山美水美,最后总结。

这样的美景让人如在画卷中,才会发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慨。

课题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弄清桂林山水,让学生(桂林)表明要描写的地点、《草原》、《颐和园》等课文,引导学生弄清文章写作顺序—以地点转移为顺序分别写出桂林的山美,水美;草原的景美人更美;《颐和园》则从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苏堤白堤几个方面写出这里美丽景色。

(二)叙事类文章二、都说题目是文眼,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将文章题目作为学习的突破口,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讨论:如果出这个题目人你们写一次作文,你们会从哪些方面入手?有部分学生回答:先写桂林的山,再写桂林的水……我因势利导:同学们赶快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我们想的是否一致?接下来的阅读,同学们情绪高涨,不一会儿,有同学兴奋地举起手,大声回答,老师,是一致的,作者的想法和我们想的完全一样,还能兴致勃勃地说出那些段落写山,那些段落写水。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条理清楚写作例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条理清楚写作例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条理清楚写作例文第五单元写作范例2022.12.6—2022.12.9条理清楚1、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

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并据此取舍材料。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做到心中有数。

2、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一、以“保护鸟类”为话题1、先安排好主要层次,再安排好主要层次下的小层次;还要注意各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2、安排好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一、保护鸟类】“保护鸟类,保护我们心中的美。

”“草长莺飞的季节,不要让鸟儿的叫声成为回忆。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听到这些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我们触目惊心:鸟类本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大概可分为:凌波仙子——游禽,湿地之神——涉禽,空中雄鹰——猛禽,攀援冠军——攀禽,竞走健将——陆禽和无冕歌王——鸣禽。

但如今,这个庞大的家族渐渐开始衰败了,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了,以往常见的鸟儿也变得少见了。

(对比:本来——现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近年来,人们开始滥杀鸟类,肆意捕捉鸟类,还把一些色彩艳丽的鸟类贩卖给其他人,以此来赚钱。

还有一点,那就是,天上的鸟越来越少,餐桌上的鸟越来越多,可怜的人们啊!觉醒吧!假如没有了鸟类,抬头仰望天空时只会看到蔚蓝的天空与四处游荡的白云相依相伴;在工作之余,将再也无法听到悦耳清脆的鸟鸣声,人类将听不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整个田野、山林将成为害虫的天地。

想想,如果没有了鸟类,农田将成为害虫的天地,农作物就将成为害虫的食物。

而没有了粮食,人类岂不是要闹饥荒?一年接一年的大饥荒,人类怎能生存!所以说,鸟是人类的朋友,每一只鸟都是一只快乐的小精灵,保护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啊!还记得那首歌吗?“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如果人人都像她一样爱鸟、护鸟,鸟类家族还会再庞大起来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鸟类,让鸟类永远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二、保护鸟类】鸟是大自然中最活泼最可爱的动物,优美的身姿、绚丽多彩而又五彩斑斓的。

第五单元写作-条理清楚

第五单元写作-条理清楚

三、写作实践
一、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一、先写提纲,再写正文。 例: (一)开头——晚回心情:焦虑、期盼 (二)行文: 1.晚回原因;
2.家人态度;
3.内心感受。 (三)结尾——触发联想:亲情可贵 二、审好题,确定立意。立意不同,写作重点不同。 三、确定写作顺序,顺序、倒叙、插叙,必须要条理清楚。
条理清楚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训练
训练目标
1、通过提供典型示例,让学生了解一般文章的 结构及写作顺序,体验设计提纲的作用 2、通过写作实践了解使文章条理清楚基本方法, 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什么叫条理清楚
1.按一定的顺序来记叙
(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为主的文章,在谋篇布局时应 当注意围绕立意选择一条合适的线索贯穿全文。 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线索,或者线索性的人 物、事物等) 2.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来记叙。
例1.《看云识天气》
【全文中心】: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全文结构】:总-分-总 (一)全文总述:云是天气的招牌。(略写) (二)具体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详写)
1.形状与天气(薄云——晴天;厚云——阴雨天)
2.光彩与天气(晕、华、虹、霞——天气变化) (三)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略写)
例2.《绿色蝈蝈》
形:苗条,匀称 色:嫩绿,淡白 昆虫:蝉、金龟子一类 水果:梨子、葡萄、西瓜 青草 食
外形特征

习性
同类
准 备
升 空登 月ຫໍສະໝຸດ 返 航二、怎样做到条理清楚
合理的写作结构
合理的写作顺序
常见的写作结构
①总分结构
②并列结构
③递进结构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读写例话)一、教学要求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读写例话)一、教学要求

如何读懂一篇课文(读写例话 ) 一、教课要

如何读懂一篇课文(读写例话 ) 一、教课要求
读懂例话,知道如何读懂一篇课文。

二、教课时间一课时。

教课过程
一、提出学习要求,学生自学,初步理解例话内容。

二、议论例话内容。

1.对刚升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一篇课文有哪几条要
求?(有四条要求:一是理解字词的含义,二是读懂每一句话,三是能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粗心,四是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
容。

)
2.这四条,既是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也是读懂一篇课文的
基本方法。

例话是如何说明这个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的? ( 是用《挑山工》为例来说明的。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读懂《挑山工》这篇课文的方法说一说吗? ( 请几个学生照例话的内容谈谈。

)
三、贯通融会,稳固对例话内容的理解。

1.回想学习《可爱的草塘》的过程,谈谈是如何读懂这篇课
文的。

2.回想学习《小站》、《卢沟桥的狮子》的过程,谈谈是如何
读懂这两篇课文的。

四、总结。

这篇例话中说的四条是读懂一篇课文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学习每篇课文都要按这样的要求去做。

此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达到更高的要求。

《条理清楚》写作指导教学说课稿.doc

《条理清楚》写作指导教学说课稿.doc

《条理清楚》写作指导说课稿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刘彦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第二实验中学的刘彦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条理清楚》。

我将从教材地位、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地位《条理清楚》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训练。

它是承接《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四个单元写作训练之后进行的层次结构方面的训练。

初中语文新课标在作文内容表达方面的bl标要求为“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日己的意思二所以让学生学会条理清楚的写作很有必要,据此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提供典型示例,让学生了解一般文章的结构及写作顺序,体验设计提纲的作用。

2、通过写作实践了解使文章条理清楚基本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教学难点】了解使文章条理清楚基本方法二、设计思路这是一节讲练结合的写作教学指导设,以多媒体为辅,安排了知识讲授,情景教学,含作交流等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逐步走进写作的世界,感受写作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3分钟)首先是多媒体展示叙述方式不同的甲乙两段文字,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比较哪一段感觉更清楚,更有条理,(学生很容易看出是乙段文字)这是为什么?原来这段文字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首先、其次、第三、最后),由此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本课学习创设了情境。

)2、知识讲授(1)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5分钟)通过提供条理清楚的典型示例《看云识天气》的结构层次,让学生明确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首先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

其次,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

进一步归纳出整体构思的一五个步骤。

即:明确中心一取舍材料一定好详略一确定顺序一拟好提纲。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新课标
泉州] [2011·泉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11 泉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滋味 凸 凹 这是8年前的旧事 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 年前的旧事。 岁的生日, 这是 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 岁的生日,突然生 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 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 这种感情很强烈 , 近乎一种烧燎, 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 推开那一道柴门, 母亲“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 , 推开那一道柴门 , 母亲 “ 哦 ” 了一 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 声 , 显出意外的喜悦 ,眼睛潮潮地红起来 。 走近母亲身边, 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 觉得母亲很矮小 , 依旧是粗布衣裤 , 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 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 多少年了 ,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 。 我心里很温暖 , 觉 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新课标
多年以后,我头脑里多次涌现少时所见的那幅图景。 多年以后,我头脑里多次涌现少时所见的那幅图景。虽然我 不是杜甫,身后没有落木的萧瑟背影, 不是杜甫,身后没有落木的萧瑟背影,眼前也没有长江水倾 注我干枯的眼眶, 但我也有杜甫心头的那种沉郁顿挫。 万 注我干枯的眼眶 , 但我也有杜甫心头的那种沉郁顿挫 。 “万 里悲秋常作客”,杜甫这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我同样有, 里悲秋常作客 , 杜甫这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我同样有 , 只不 过杜甫的心境是漂泊经历造成的,我的漂泊感与生俱来, 过杜甫的心境是漂泊经历造成的,我的漂泊感与生俱来,深 藏生命深处,如一只飞鸟, 藏生命深处,如一只飞鸟,总将在苍茫天空的飞翔愿望敛紧 于自己的翅膀,将悲凉的嘶叫潜藏于心灵。 于自己的翅膀,将悲凉的嘶叫潜藏于心灵。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 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 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分析课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内容1. 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方法和技巧。

3. 实践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理清课文的条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和技巧,如:找出关键词、归纳总结、分段等。

3. 实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方法和技巧。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课文进行分析和整理。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方法和技巧,对课后文章进行分析和整理。

2.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条理的理解和感悟。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理清课文条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后文章进行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以及对读后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析和分享课文条理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材料: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课文,用于讲解和实例分析。

2. 分析工具:提供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整理课文内容。

3. 读后感模板:提供读后感写作的模板,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八、教学扩展1. 邀请作者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研讨会,提供更多机会展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成果。

3. 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 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 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读写例话》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课文的条理。

3. 实践写作,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案例,掌握写作方法。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读写例话》,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分析课文结构: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课文的条理。

5. 实践写作: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6. 成果展示:挑选部分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其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写作环节中的作品,关注其对课文写作方法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编辑到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编辑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出版社或报社,了解出版的整个流程。

3. 开展校园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3. 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反思教学评估是否全面,能否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写作-条理清楚

写作-条理清楚

(1)文题照应.就是文章的正文和标题相照应。
(2)前后照应.即文章中前后内容乊间的照应。
(3)首尾照应.即文章的结尾不开头照应。
例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
蔡芸芝先生。(《我的老师》魏巍)
例2:我不父亲丌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丌能 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朱自清)
2、特征描绘法
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入
排,先分开说,到最后再总起来说,这样文章的
主体部分和结尾乊间就是分总的关系。如果把前 面两种结构合在一起,那么文章的开头、主体部 分、结尾乊间就是“总——分——总”的关系了 。
②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各层意思乊间,
就是并列的关系。并列结构也是文章常用的结构
形式。
★怎样做到条理清楚呢?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组织、内部构造。
写好文章,要按照文章内容考虑写作的条理顺序
,还要处理好文章开头、主体部分和结尾乊间的
关系,以及选用必要的、恰当的过渡照应方式。 结构安排妥贴了,才能使文章内容具体,条理清 楚。
文章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总分结构
总分结构,就是文章的开头和主体部分乊间
就是总分关系。有时也可以把这种结构倒过来安

六步走: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
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
③递迚结构
在说明事物的某项功能以后,再迚一步说明 产生这种功能的原理,这就是递迚。递迚结构的 文章,各个部分内容、各层意思乊间的关系是层 层深入、步步推迚的。递迚结构也是在说明文中 经常被采用的。递迚结构常常和并列结构兼用。 两种结构形式交错运用,既能合理地排列各项内 容,又能揓示出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性。
写作
条理清楚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读写例话) 一、教学要求_六年级语文教案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读写例话) 一、教学要求_六年级语文教案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读写例话) 一、教学要求_六年级语文教案读懂例话,知道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要求,学生自学,初步理解例话内容。

二、讨论例话内容。

1.对刚升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一篇课文有哪几条要求?(有四条要求:一是理解字词的含义,二是读懂每一句话,三是能给课文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四是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这四条,既是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也是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方法。

例话是怎样说明这个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的?(是用《挑山工》为例来说明的。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读懂《挑山工》这篇课文的方法说一说吗?(请几个学生按例话的内容说说。

)三、举一反三,巩固对例话内容的理解。

1.回忆学习《可爱的草塘》的过程,说说是怎样读懂这篇课文的。

2.回忆学习《小站》、《卢沟桥的狮子》的过程,说说是怎样读懂这两篇课文的。

四、.总结。

这篇例话中说的四条是读懂一篇课文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学习每篇课文都要按这样的要求去做。

以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达到更高的要求。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读写例话) 一、教学要求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汉语拼音精品.教案6、j、q、x徐翠敏一、教学目标:1、学会j、q、x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行,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ü上两个点的省写规则。

3、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q、x开头的三拼音节。

4、认识5个字,会读儿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 和ü相拼的省略规则,并且明确j q x与u不能相拼。

使学生能够区分p—q的字形。

三、课时2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1、开火车认读声母卡片二、学习声母j q x发音1、教学声母j。

(1)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一只鸡伸长脖子去啄头顶上的蝴蝶。

)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

记叙文考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附答案)

记叙文考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附答案)

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经典形式: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目变式:1、理清文章的思路,补全下面的情节。

XXX→→XXX→时间情节结果XXX ①XXXXX②XXXXX XXXXXXXX ③④4、本文叙述了XXXXXX的故事。

(10字以内)5、仿照示例,概括选文某部分或某段落内容。

技巧指南一、理清内容思路:首先,要了解常见的线索类型:1、人物线索;2、物品线索;3、感情线索;4、事件线索;5、时间线索;6、空间线索。

其次,要掌握三种方法:1、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2、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3、注意文中的议论和抒情部分,因为“情”通常是记叙文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二、概括内容要点。

1、概括事件。

可采用“六要素”综合法,即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概括段意或层意。

方法有:摘句法。

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同时也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的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段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

合并法。

即先逐段或逐层概括,然后再将各段或各层的意思合并起来,整合成一句完整的话。

3、概括情节的某一部分。

做法为:先找出要概括的内容所对应的段落,然后抓住人物、事件等要素,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概括。

早春迎笑吴翼民没有想到在去故乡苏州佛门胜地灵岩山的山道上见到了儿时最具乡土风味的小吃腌金花菜。

屈指算来,已经有四十余年没有登临灵岩山了。

只记得从前是乘船前往,恰逢春晓雨酥,船在淅沥雨声中穿过一座座拱桥,沿岸杨柳鹅黄嫩绿,梅枝疏影横斜,拂帘眺望,溟濛中便见山巅笼罩着雨雾的佛殿宝塔飞檐挑角如仙境一般。

这回早春游灵岩,穿过山脚下的一片园林进入山道,人竟是摩肩接踵的热闹。

此间管理者很大气,景区不收门票,进寺也只须一元的香花费,沿途还送每人三炷棒香,广播里一再关照人们,要有序进香,保持佛殿洁净,以供奉鲜花为宜。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 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 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二、教学内容1. 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和技巧介绍。

2. 通过分析课文的导入、主体和结尾部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结构。

3.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理清课文条理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课文实例,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文材料,用于分析和讲解。

2. 准备教案和教学PPT,用于指导教学。

3. 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理清课文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 主体:分析具体课文实例,讲解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春夏秋冬》的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描述。

2. 学会通过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意写作。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春夏秋冬》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介绍。

3.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春夏秋冬》的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清条理。

3. 创作练习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春夏秋冬》的文本材料。

2. 准备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介绍PPT。

3. 准备创意写作的练习题目和写作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春夏秋冬》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春夏秋冬》,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关键词语和描述。

3.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课文条理。

语文课上老师请同学们整理课文脉络

语文课上老师请同学们整理课文脉络

语文课上老师请同学们整理课文脉络
1、学习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例文,理清例文脉络。

3、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列出提纲。

4、成语、《论语》、词语积累、智慧故事、格言警句的学习了解。

【教学重点】:
为文章理清脉络,了解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理念】阅读是理解,习作是表达;阅读是积蓄,习作是倾吐;阅读是揣摩别人怎样写,习作是用悟到写法练习写。

一手抓阅读,一手抓习作。

可以既学读又学写,读写并进,相得益彰。

在课堂上通过竞赛、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有所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5分钟)
一、课前5分故事王
1、师: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欢迎走进今天得快乐课堂。

每周
一次的相逢,总是让我有迫不及待的感觉。

那就让我们迫不及待的看看今天5分钟故事王环节,哪位英雄斗胆站上擂台给大家讲一讲《马腹上的lkr》的故事呢!(课前安排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把故事设计成讲故事,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指生讲故事(三个学生,各队代表,根据情况给各队加分)
二、快乐积累关
1、师:前有古人锥剌股,今有快乐少年诵诗词。

马上进入我们
的朗诵环节…..《论语》。

理清课文的条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2)学会通过、段落主题句等快速把握文章大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简介:本节课所选课文为《X》,主要介绍了……(概述课文主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难点:如何理清课文的条理,抓住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问题或情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大意;(2)学生通过、段落主题句等快速把握文章结构。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2)引导学生如何理清课文的条理,抓住中心思想。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2)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效果。

七、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主旨。

2. 思维导图: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结构,理清思路。

理清课文的条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教案教学设计

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3. 学生能够通过归纳和总结,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文本、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分析课文结构(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意课文的组织和结构。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的基本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总分等。

三、归纳课文条理(15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关键词,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关键词与相应的段落进行匹配。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出课文的条理,并整理成结构图或提纲。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完善和优化课文条理的归纳。

四、总结课文观点(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意课文的观点和论据。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形成对课文观点的清晰认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对课文条理的理解。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课文的组织结构和条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条理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归纳课文条理、总结课文观点等环节,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练习与运用(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关于课文条理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的课文条理分析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文档】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理清课文的条理(读写例话)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课文的条理。

2、通过具体课例学习怎样理清文章的条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例话,想一想例话讲了几层意思,你受到什么启发。

二、学生自学,可以讨论。

三、集体讨论,理解内容。

1、这篇例话讲了几个意思?
(三个意思:什么是课文的条理;课文的条理是围绕什么来安排的;为什么要理清文章的条理。


2、什么是课文的条理?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就是文章的条理。


3、课文的条理是围绕什么来安排的?
(是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安排的。


4、为什么要理清文章的条理?
(理清了课文的条理,就仿佛跟着作者去看、去听、去想,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