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试题】刑法总论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刑法总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刑法是指明犯罪的标准和设定刑罚的法律规定的学科B.刑法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C.刑法只涉及到刑事责任的问题,与民事法无关D.刑法只针对个人行为,与组织无关答案:A2.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A.罪刑法定、犯罪法定、罪刑相适应B.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罚当其罪、责任适用原则D.法无授权不可为罪、罪刑法定原则答案:D3. 下列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刑法解释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规定,具有约束力B.刑法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对司法活动具有指导作用C.刑法解释是由国家法律官方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行政法律效力D.刑法解释是由公安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侦查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答案:B4. 刑法中的“罪”是指:A.犯罪行为B.犯罪人的心理状态C.违背社会道德引起的法律后果D.社会危害性行为答案:C5.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A.预防犯罪B.惩罚犯罪C.保护人权D.维护社会秩序答案:B二、判断题1. 刑法学的任务是研究刑事责任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理论,不涉及社会学因素。

答案:错误2. 犯罪的构成要件有两个,即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答案:正确3. 刑法是法律规范犯罪行为的一种社会控制手段,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

答案:正确4. 刑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论犯罪人的身份地位和作为,都适用刑法的规范。

答案:正确5. 中国刑法的特点之一是以情节适用原则为核心,根据犯罪主体的恶性程度对刑罚进行调整。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刑法的基本功能。

刑法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刑法具有预防犯罪的功能。

刑法通过规定法律的刑事责任和刑罚,对潜在犯罪人起到威慑作用,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其次,刑法具有惩罚犯罪的功能。

刑法规定了不同犯罪行为应受到的刑罚,对犯罪人进行惩处,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

最后,刑法有保护人权的功能。

成人教育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总论复习题A一、名词解释1.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2.犯罪的直接客体3.犯罪过失4.紧急避险5.立功6. 刑法基本原则7. 犯罪客体8. 直接故意二、简答题1.不作为犯罪中的作为义务根据是什么2.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3.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4.简述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5.简述教唆犯的特征6. 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1.论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2.试论自首的成立条件3. 试论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特征四、案例分析1.1996年7月3日,被告人陈先贵(男,1944年7月1日出生,四川省金堂县人,农民)与成都金阳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成为该公司承建的科威特228项目工地员工。

同年12月,陈先贵到达科威特工地,先期任工段负责人,后从事一般管理工作。

因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问题,陈先贵对金阳建筑公司科威特228项目工段经理部不满,遂于1997年10月17日下午在外出乘车时,与吕治兵(另案处理)等工地员工商量欲采取行动,讨个说法。

当晚,吕治兵因与工人打架到项目经理部要该部经理王衍清交出凶手,引起上百人围观、起哄,陈先贵乘机煽动工人闹事。

后吕治兵持砖刀殴打王衍清,并率众将王强行带往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途中先后引来300余人围观,被当地警察阻止。

次日,228项目工地工人不上工,并成立“工会”。

陈先贵借工人对工资、生活待遇等方面有意见,煽动工人不满情绪,激化工人与项目经理部的矛盾,导致工人砸坏工地小食堂的财物。

陈先贵还与吕治兵等人起草了“申诉书”,编造虚假事实欺骗群众,策划、组织工人签名。

当公司总部为平息事件将《告228项目工地全体员工公开信》张贴出来时,陈先贵向围观群众散布谎言,歪曲事实,阻止工人上工。

此次事件给成都金阳建筑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陈先贵回国后,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检察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对其提起公诉,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

被告人陈先贵不服上诉,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刑法总论期末试题

刑法总论期末试题

刑法总论测试题试题1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对前段的例外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A、1997年3月14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10月1日D、1998年1月1日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

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过于自信的过失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劳改机关D、公安机关10、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

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犯罪客体2、犯罪中止3、剥夺政治权利4、数罪并罚5、刑罚执行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题

--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题

--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题20XX---20XX第二学期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GJ工作人员,是指GJ 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属于(B )。

. 司法解释B. 立法解释C. 论理解释D. 学理解释2. 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D ).应认为是犯罪未遂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 )。

.有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 )处罚。

.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5.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B )的犯罪。

.直接有意B.间接有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6.犯罪既遂是指( C )。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D.犯罪人的目的已经实现7.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

.没有有意犯罪B.确有悔改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8.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C )。

.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9.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实际执行(B )以后,可以假释。

.五年B.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10. 在追诉期间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C ).时效继续B.时效中止C.时效中断D.时效延长11. 行为人在实施背叛GJ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GJ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C ). 想象竞合犯B. 结合犯C. 牵连犯D. 汲取犯12.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 C ).只能附加适用B.只能独立适用C.可以独立适用D.不能独立适用13. 我国刑法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采取和数罪并罚原则是( ).汲取原则B.并科原则C.估堆原则D.限制加重原则14.我国通常采纳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B ).犯罪行为的次数B.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的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15、林某因犯强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1989年7月1日起执行,对甲实际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为()、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B、1999年7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C、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D、1989年7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通过对犯罪行为采取刑罚手段进行施加的一门法律学科。

以下关于刑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刑法是一门实体法B. 刑法是一门公法C. 刑法是指导刑事司法活动的法律规范D. 刑法只涉及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规范答案:D. 刑法只涉及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规范2. 下列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 法无禁止即许可B. 自由原则C. 法无前后不一D. 罪刑法定原则答案:C. 法无前后不一3. 刑法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客体要件和犯罪的主体要件。

下列关于犯罪的客体要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 犯罪的客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具有一定社会实在性的主体B. 犯罪的客体可以是具体的个人或者群体C. 被侵害的客体可能是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等D. 法定的客体与实定的客体是同义词答案:D. 法定的客体与实定的客体是同义词4. 关于犯罪的主体要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犯罪主体仅限于自然人B. 刑法规定了犯罪主体的心理要件C.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成为犯罪主体的前提条件D. 非刑事责任能力人不具备犯罪主体的资格答案:C.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成为犯罪主体的前提条件5. 刑法规定了多种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情形。

以下关于刑罚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主刑和副刑是刑罚的两种形式B. 科刑和比刑是刑罚的两种形式C. 刑法规定了社会危险性大的犯罪行为应当实施的主刑和副刑D. 刑法规定了轻刑和重刑的适用情形答案:D. 刑法规定了轻刑和重刑的适用情形二、问答题1. 刑法总论研究的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构成要件和刑罚的适用等内容,请简要介绍刑法总论的作用及意义。

答:刑法总论是刑法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刑法总论规定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犯罪的客体和主体要件、刑罚的适用等,为刑法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刑法总论对刑法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明确了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为刑罚的适用提供了依据。

北京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试卷

北京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试卷

课程考试考核办法刑法学课程学习的考试办法采用笔试与抽题面试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笔试为闭卷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抽题面试由应试学生从面试老师处抽题,题目多为思考性或案例分析,准备1分钟后作答3分钟,由老师根据面试表现打分。

其中笔试成绩占90%,面试成绩占10%。

阶段性测试根据教学课程的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机动安排,一般可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一、期末考试试题刑法总论考试试题说明:考生阅读试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选择题及试题所给的选项后,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入每题下的答题表中。

案例分析题及论述题答案请直接写入题下所给的作答部分。

本试卷共28题。

一、单项选择题试题1-20为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表中,不答或答错均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题1.5分)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2、韩国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韩国通缉。

某日,金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金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

我国依法可以对李某采取下列措施:()。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交国际法院制裁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韩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的共同参与3、王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1]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1]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

以下不就是我国刑法典规定得基本原则得就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

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我国刑法溯及力得原则采用得就是( )A。

从新原则 B。

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

从旧兼从轻原则3某甲实施得故意杀人罪得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就是( )A.发生在荒野B.用枪将被害人打死C.发生在“严打”期间 D。

被害人就是盲人4重法具有溯及既往得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 )。

A.罪刑相适应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得表述,下列哪一理解就是不准确得( )?A.依法治国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得核心内容,罪刑法定就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得集中体现B。

权力制约就是依法治国得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C.人民民主就是依法治国得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D.执法为民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得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得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6。

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38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得中介组织,共收取30余万美元得“中介费"、“劳务费”。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得要求( )?A.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B.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得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得统一C。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得作用D.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她直接责任人得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得统一7外国人A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在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在飞机里对我国公民B实施伤害行为,造成重伤。

对此案件,应适用( )。

A属地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 8\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得《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得决定》规定:本决定颁布后审判得案件适用本决定,其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得原则就是( )A从新原则她B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9当开往A国得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发生殴斗,甲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整理————————————————————————————————作者:————————————————————————————————日期:2一.单选1.刑法中的基本原则、各自含义•罪刑法定原则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样的犯罪,以及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并给予什么样的刑罚处罚,必须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前提,如果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即使行为危害很大,也不能认定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和给予刑罚处罚,也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平等适用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罪刑相当原则刑罚的轻重必须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不能重罪轻判,也不能轻罪重判。

2.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形态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空间效力•属地原则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或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都适用本国刑法。

•属人原则凡是本国公民,无论是在本国领域内或领域外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保护原则不论犯罪人的国籍,也不论犯罪发生在本国的领域内或者领域外,只要是侵犯了本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都使用本国刑法。

•折衷原则以属地原则为基础,有限制地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

•普遍原则不论犯罪人的国籍,不论犯罪地点发生在哪个国家的领域内,也不论犯罪行为侵害了哪一个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只要有犯罪行为发生,任何国家都有权根据刑法的共同原则加以处罚。

•永久居所或营业地原则如果犯罪人或受害人在某国有永久居所或营业处所,那么该国即可行使行使管辖权。

4.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疏忽大意,过于自信(1)犯罪故意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XXX刑法总论期末真题附答案

XXX刑法总论期末真题附答案

XXX刑法总论期末真题附答案刑法学总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A卷考试对象:法学本科及试验班一,单项选择题(20×1=20)1,我国刑法规定了【】法定原则,其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我国刑法还规定,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4个空格中,有()处填写“罪刑”,有()处填写“罪行”。

A,1,3B,2,2C,3,1D,4,02,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外国人甲在国外寄送含有毒药的营养品到中国,意图毒死中国人乙,乙一直没有饮用,一年后甲到中国旅游,中国司法机关对甲没有刑事管辖权。

B,外国人甲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法定刑最高为两年有期徒刑的,不适用中国刑法。

C,我国船舶停靠在巴西港口时,中国籍船员甲乙两人打架斗殴,甲致乙死亡,XXX判处甲故意伤害罪处4年有期徒刑,甲经假释回国后,我国法院不能再对甲进行起诉、审判。

D,外国人甲在公海上,带领乙丙等5人抢劫过往商船,但未曾劫掠中国船只。

甲的船只停靠在中国港口,我国司法机关对甲等人没有刑事管辖权。

3,以下景遇中行为人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的是A,甲男与XXX谈恋爱并商量准备结婚,乙威胁甲称:“你家不给买婚房的钱我就跳楼。

”甲对此置之不理,乙真的站在阳台护栏上,甲没有制止。

乙从5楼上跌下受重伤,对甲的不制止行为。

B,乙在甲经营的饭店里吃饭时喝多了酒,出门时殴打街上无辜的行人丙,甲在一旁围观未制止,乙将丙打成重伤,对于甲的不制止行为。

C,母亲甲不喂养自己亲生的婴儿乙,继而将其弃置家中,导致以饿死,对于甲的不喂养行为。

D,甲见邻人家8岁的小男孩乙在河里泅水而不制止,乙游进深水区后被淹死,对于甲的不制止行为。

4,关于首要份子,下列说法毛病的是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目的C. 犯罪结果D. 犯罪动机答案:D2. 刑法中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什么态度?A. 行为结果的预见性B. 行为结果的必然性C. 行为结果的偶然性D. 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为了保护本人的财产D. 为了保护他人的人身安全答案:B4. 刑法中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结果的什么态度?A. 预见性B. 必然性C. 偶然性D. 不可预见性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后积极赔偿C. 犯罪后有悔改表现D. 犯罪后再次犯罪答案:D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B. 诈骗C. 贪污D. 捡到钱包未归还答案:D7. 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什么?A.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B. 一个人同时犯下多个罪行C. 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犯下多个罪行D. 一个人在不同地点犯下多个罪行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正在进行C. 犯罪行为已经停止D.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答案:C9.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行为属于侵犯财产权的犯罪?A. 故意伤害B. 非法拘禁C. 侵占他人财物D. 诽谤他人名誉答案:C10. 刑法中的“累犯”是指什么?A. 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犯下多个罪行B. 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犯下多个罪行C. 一个人在不同地点犯下多个罪行D. 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犯下相同罪行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刑法中的“加重情节”?A. 犯罪手段残忍B. 犯罪结果严重C. 犯罪动机卑劣D. 犯罪后逃避追捕答案:ABC12. 根据我国刑法,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杀害他人B. 故意伤害他人致死C. 故意造成他人自杀D. 故意造成他人重伤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妇女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贩卖毒品答案:A14.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C15. 以下哪些属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 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C. 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D. 取得他人财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人未满14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
窗体底端
23
行为人针对任何暴力行凶进行的防卫行为都属于无过当防卫,不需负刑事责任。()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4
犯罪中止的前提是行为人认为自己客观上不能继续实施犯罪达到既遂状态。()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5
管制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五年。()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9
法律规定的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包括一人公司。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0
在共同犯罪中,只有针对主犯的反击才是正当防卫。()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1
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具有因果关系。()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2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3
我国刑法中规定,同种数罪原则上是要并罚的。()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4
犯罪动机可用于决定罪与非罪。()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5
只有主观的犯罪意图,而没有客观的危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1
犯罪的主观要件不包括()。

刑法总则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则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则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刑法总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刑法总则是对各种刑罚进行规范和限制的法律文件B. 刑法总则是对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进行概括和归纳的法律文件C. 刑法总则是对各个具体刑事犯罪行为和处罚进行规定的法律文件D. 刑法总则是对法院进行司法判决的基本依据和参考的法律文件答案:B2. 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条,除了()。

A. 罪刑法定原则B. 禁止逆权倾向原则C. 量刑与犯罪事实相适应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E.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答案:E3. 刑法总则规定了刑事责任的范围,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刑事责任范畴?A. 完全民事行为B. 过失犯罪行为C. 故意犯罪行为D. 犯罪未遂行为答案:A4. 刑法总则对刑罚的规定包括下列哪些方面?A. 量刑准则与刑罚种类B. 刑罚的执行C. 刑罚附加和变更D. 刑罚缓刑和刑罚免除答案:A、B、C、D5. 刑法总则规定了某些犯罪行为情节的从轻、减轻处罚,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被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A. 自首情节B. 主动投案情节C. 犯罪情节较轻情况D. 自首时效在规定期限内答案:D二、判断题1. 刑法总则规定了犯罪行为与刑罚的关系,以及刑事责任的承担和消失情况。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刑法总则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了未满18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刑法总则规定了法官在判决时应当严格遵循法律,禁止滥用职权和违反法定程序。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刑法总则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事犯罪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才能定罪处罚。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刑法总则规定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刑事诉讼权利和保护措施。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三、简答题1. 刑法总则对于刑罚的规定有哪些主要内容?答:刑法总则对刑罚的规定包括:量刑准则与刑罚种类、刑罚的执行、刑罚附加和变更、刑罚缓刑和刑罚免除等方面的内容。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 准备进货。

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 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左货现金1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

甲乙的行为构成()0A.盗窃罪B.抢劫罪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D.抢夺罪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o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4.甲自己饮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疋,钱包内有现金850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抢夺罪C.盗窃罪D.抢劫罪和盗窃罪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

甲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

王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

A.盗窃罪B.票据诈骗罪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D.诈骗罪&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

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

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

乙的行为属于()。

A.盗窃罪B.盗窃共犯C.票据诈骗罪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9.甲、乙二人为了游玩,多次偷开汽车并将其遗弃,严重扰乱工作、生产秩序并造成严重损失,甲乙的行为构成()。

华农-刑法总论期末试题

华农-刑法总论期末试题

华农-刑法总论期末试题刑法总论期末试题华农大学1. 简述刑法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300字)刑法是国家法律中的一部分,主要规定了犯罪行为的性质、犯罪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以及刑罚等内容。

它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刑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刑法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规定,起到了预防犯罪的作用。

刑法对各类犯罪行为进行明确的描述,使人们清楚犯罪的性质和后果。

这样一来,人们能够更加明确地识别和避免犯罪行为,从而起到了预防犯罪的效果。

其次,刑法通过规定刑事责任,实施法律的威慑作用。

犯罪行为人一旦触犯刑法,将要面对法律的惩罚。

这种法律的威慑作用可以有效地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另外,刑法还起到了纠正犯罪行为、恢复社会正义的作用。

刑法规定了对犯罪行为的刑罚,通过对犯罪分子的处罚,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起到了对受害人的保护和救助作用。

此外,刑法还通过刑罚的执行,修复了犯罪行为对整个社会造成的伤害,恢复了社会的正义。

总之,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预防犯罪、实施法律威慑、纠正犯罪行为和恢复社会正义等手段,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 刑法的分类及其特点(500字)刑法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根据其规定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刑法分成几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刑法的几个主要分类及其特点。

1) 一般刑法:一般刑法是刑法的主体部分,主要针对普通犯罪行为进行规制。

它规定了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以及刑罚等内容。

一般刑法是刑法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高的特点。

2) 特殊刑法:特殊刑法是相对于一般刑法而言的,它根据犯罪行为的特殊性质和危害程度,对某些特定的犯罪行为进行了专门规定。

比如,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贪污犯罪等都属于特殊刑法的范畴。

特殊刑法具有明确、具体的特点,对于某一具体犯罪行为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大理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理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理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1、犯罪客体;
答: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中止;
答: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预颂圣鲛價崴龈讶骅余。

3、剥夺政治权利;
答: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4、数罪并罚;
答: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5、刑罚执行;
答: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简答题:
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

第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第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妳即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实行。

第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第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北京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试卷

北京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试卷

课程考试考核办法刑法学课程学习的考试办法采用笔试与抽题面试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笔试为闭卷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抽题面试由应试学生从面试老师处抽题,题目多为思考性或案例分析,准备1分钟后作答3分钟,由老师根据面试表现打分。

其中笔试成绩占90%,面试成绩占10%。

阶段性测试根据教学课程的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机动安排,一般可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一、期末考试试题刑法总论考试试题说明:考生阅读试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选择题及试题所给的选项后,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入每题下的答题表中。

案例分析题及论述题答案请直接写入题下所给的作答部分。

本试卷共28题。

一、单项选择题试题1-20为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表中,不答或答错均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题1.5分)1、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2、韩国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韩国通缉。

某日,金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金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

我国依法可以对李某采取下列措施:()。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交国际法院制裁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韩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的共同参与3、王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大学生刑法期末考试题库

大学生刑法期末考试题库

大学生刑法期末考试题库大学生刑法期末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重罪重罚原则D. 人人平等原则2.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犯罪?A. 行为人因疏忽大意造成他人伤害B.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但仍然实施C. 行为人在紧急避险情况下造成他人损害D. 行为人在正当防卫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B. 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D.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4. 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犯罪预备是指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B.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D.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已经造成损害结果5. 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行为人因过失造成他人轻伤B. 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但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C. 行为人因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害D. 行为人因紧急避险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普遍的,不受地域限制。

()2.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3.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

()4. 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5. 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6. 紧急避险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8.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未造成预期的损害结果。

()9.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并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10.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并且造成了预期的损害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资料本总复习资料包括两方面内容:1、往年试题3套。

2、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综合自测题10套。

3、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中的《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的参考答案)。

,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综合自测题可以作为期末考试前数周冲刺使用。

第一部分往年试题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2005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刑法,就是规定、和的法律。

2、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和相适应。

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4、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5、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直接负责的和判处刑罚。

6、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7、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或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8、刑罚适用的主体是。

9、对犯罪的时候的人和审判的时候,不能适用死刑。

10、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的犯罪分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对前段的例外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A、1997年3月14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10月1日D、1998年1月1日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

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过于自信的过失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劳改机关D、公安机关10、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

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犯罪客体2、犯罪中止3、剥夺政治权利4、数罪并罚5、刑罚执行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五、案例分析(16分)案情:徐某某,男,198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

2000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某见儿子又想逃学,顿时怒火冲天,抬手就打了儿子两个嘴巴。

当晚,徐某某趁赵某熟睡之际,将一包鼠药(毒鼠强)放进了赵某每天必喝的中药里,并从赵某的钱包里找到160元钱后到一网吧上网玩游戏。

次日早上,赵某喝下掺有鼠药的中药后中毒死亡。

徐某某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认是自己所为,并在其父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05年7月)(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犯罪刑事责任刑罚2、所犯罪行承担的刑事责任3、从旧兼从轻原则4、社会危害性程度5、罚金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6、准备工具制造条件7、方法行为结果行为8、国家审判机关9、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10、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二、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BC2、ABD3、C4、B5、BCD6、C7、ABCD8、A9、D 10、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4.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5、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第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

(1分)第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2分)第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即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实行。

(2分)第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1分)第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分)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分)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这是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

(2分)(2)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是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

(2分)(3)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是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2分)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2分)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自动投案。

即犯罪分子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出于其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3分)(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3分)五、案例分析(16分)评分要点: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分)(判断正确者得分。

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分)3、徐某某故意以鼠药毒杀其母,致其死亡,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应当受刑罚处罚,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其故意杀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分)4、徐某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分)5、徐某某属于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分)6、徐某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3分)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2006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

2.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原则为基础,兼采原则、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处罚的行为。

4.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周岁周岁。

5.精神病人在或者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7.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和两个方面。

8.拘役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9.对于,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10.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强调C、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2.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3.在刑法理论上,以()为划分标准,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三种。

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C、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5、某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没有造成损害。

对某甲应当()。

A、免除处罚B、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免除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6、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全部罪行处罚。

A. 集团所犯的B.他组织、领导的C.他参与的D.他指挥的7、某甲为迫使某乙还债,将某乙非法拘禁了10天。

某甲的行为属于()。

A、连续犯B、牵连犯C、继续犯D、结果加重犯8、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决定罚金数额。

A. 犯罪性质B. 犯罪情节C.犯罪所得D.家庭经济状况9、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二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10.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为()。

A.十年B.十五年C.二十年D.二十五年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刑事责任年龄2、犯罪的过失3、共同犯罪4、自首5、时效中断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3、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

五、案例分析(16分)案情:王某,男,23岁,某厂工人。

王某于2004年在江某开办的厂子里找了份临时工作。

2005年4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2至4月份的工资。

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因双方各执一词不欢而散。

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双方扭打起来,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