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电子教材-数据入库
空间数据库
2019/5/29
7
网络数据库模型
网络模型用连接指令或指针来确定数据间的显式连 接关系,是具有多对多类型的数据组织方式 。
学校名称 西北大学
系名 教师数 学生数 研究生
城资系系系名名
教师数 学生数 研究生 52教师数 300学生数 70研究生
地质系 化学系
49
257
71
学号 姓名 年级 籍贯
系名 00231系2 名
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对象作为最基本的元素,尽可 能按照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 和解决问题。
2019/5/29
19
基本概念
对象:是对客观世界实体的抽象描述,由信息(数据)和对 数据的操作组合而成。
类:是对多个相似对象共同特性的描述。
消息:是对象之间通信的手段,用来指示对象的操作。分公 有消息和私有消息。
2、记录:由若干相关联的数据项组成。
文件:文件是一给定类型的(逻辑)记录的全部具体 值的集合。
4、数据库:是比文件更大的数据组织。数据库是 具有特定联系的数据的集合,也可以看成是具有 特定联系的多种类型的记录的集合。数据库的内 部构造是文件的集合,这些文件之间存在某种联 系,不能孤立存在。
2019/5/29
3
数据间的逻辑联系
数据间的逻辑联系主要是 指记录与记录之间的联 系。
1、一对一的联系(1:1)
2、一对多的联系(1:N) 3、多对多的联系(M:N)
A
B
A
B
A
B
A
B
2019/5/29
A
B
A
B
4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关于数据和联 系的逻辑组织的形式表示。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电子教材-空间数据库维护
空间数据库维护数据库试运行合格后,数据库开发建设工作就已基本完成,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但由于数据库应用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对空间数据库进行维护。
空间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主要由 DBA 完成,主要包括:1.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转储备份和恢复是系统正式运行后最重要的维护工作之一。
DBA 要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制定不同的备份计划,以保证一旦发生故障能尽快将数据库恢复到正常状态,并尽可能减少数据库的破坏。
数据库备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 种:(1)逻辑备份逻辑备份是使用软件技术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将结果写入一个输出文件,逻辑备份因其灵活性而受到开发人员的青睐。
但是,对一个数据库管理员来说,逻辑备份只是点的逻辑,它只能描述数据库在一点上的逻辑结构;然后抽取这些逻辑对象写入到一个或者多个输出文件中,不能记录事情发生的连续过程。
(2)冷备份冷备份,又叫脱机备份,就是停掉数据库服务,拷贝数据库数据目录,一般是data 目录。
(3)热备份热备份也叫在线备份,即在数据库运行时进行的一种物理备份。
对数据库进行热备份,必须开启数据库归档模式,并设置归档路径。
如果说逻辑备份是一张照片或者素描,记录的是点的真实反映或者逻辑印象,那么归档就是录像带,记录的是事情发生的连续过程。
一个开始点的全备份加这个点后的归档以及完好的在线记录,则这个全备份均可以回放。
2.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由于应用环境的变换,对安全性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有的数据原来是机密的,现在可以公开查询;或者原来是公开的,现在变成了机密文件;再或者是数据库中的密级发生了变化,这些都需要DBA 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原有的安全性控制。
同样,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也会变化,也需要DBA 不断修正,以满足用户要求。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由DBMS 统一管理与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完整和正确有效,要求对数据库实施保护,使其免受某些因素对数据造成的破坏。
空间数据库数据入库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
建立定期备份机制,对数据进行完整备份,确保数据 安全。
增量备份
实施增量备份策略,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 的的数据,提高备份效率。
恢复计划
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明确数据恢复流程和责任人, 确保在数据发生故障或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分类
根据数据的性质、用途和价值进 行分类,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制定 不同的管理策略。
1.谢谢聆 听
资源管理涉及土地、森林、水域等自然资 源的调查、监测和管理,空间数据库能够 提供有效的数据管理手段。
环境保护
交通物流
环境保护需要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等进行 监测和评估,空间数据库能够提供丰富的 地理信息数据支持。
交通物流需要管理大量的交通路网、车辆 位置等信息,空间数据库能够提供高效的 数据管理功能。
解决方案
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如 Hadoop、Spark等,将大数据量分散 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处理和存储,提高 数据入库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实时数据入库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实时数据入库要求数据能够实时地被捕获、处理和存储,对数据处理的时效性 要求较高。
解决方案
采用流处理技术,如Kafka、Storm等,对实时数据进行流式处理和存储,确保 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数据入库案例
总结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数据入库案例主要涉 及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入库等过程,以提 高地理信息的管理效率和利用价值。
详细描述
在GIS空间数据库数据入库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地理信 息数据进行采集,包括地图数据、遥感数据、实地调查 数据等。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地图数字化、 遥感解译、属性数据整理等操作。接着,利用GIS软件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揭示地 理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最后,将分析结果 和可视化产品进行入库管理,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分 析和利用。
《空间数据库》PPT课件
学号 课程号 系名 002312 系名 A01 教师数
课程号 课程名 周学时 学分 系名 教师数 学生数 A01系名 GIS 教师数 4 学生数 5 研究生
网络数据库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能明确而方便地表示数据间的复杂关系。 数据加了用户查询和定位的困难。 需要存储数据间联系的指针,使得数据量增大。 数据的修改不方便(指针必须修改)。
关系数据库模型
关系数据库模型是以记录组或数据表的形式组织数据,以便于利
地图
M
Ⅰ
Ⅱ
2 a 1 d
b Ⅰ c 4
3
e Ⅱ g
5 f 6
M
Ⅰ 多边形 Ⅱ a c b e c f d g
点 1 x1 x2 x3 x4 x5 x6 y1 y2 y3 y4 t5 y6
Ⅰ 线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a b c d e f g
层次数据库模型
它的特点是将数据组 织成一对多关系的结 构。 层次结构采用关键字 来访问其中每一层次 的每一部分。 层次数据库结构特别 适用于文献目录、土 壤分类、部门机构等 分级数据的组织。
2 a 1 d
b Ⅰ c 4
3
e Ⅱ g
5 f 6
M
M
Ⅰ
Ⅱ
a 1 2 2
b 3 3
c 4 4
d 1 3
非结构化特征:在当前通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记录 分类编码特征:一般而言,每一个空间对象都有一个分类编码, 海量数据特征:空间数据库的数据量比一般的通用数据库要大得 应用面广的特征:GIS数据应用于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
标准DBMS存储空间数据的局限性
空间数据库数据入库
功能特点
Windows平台;无网络数据 集、栅格数据集等新功能 跨操作平台;采用数据压缩 技术;数据访问性能高
应用范围
单用户GIS系 统 单用户GIS系 统
建立空间数据 库链接
支持多用户版本管理的建立
• 流程
建立地理数据库 建立 或导 入表 格对 象类
4.1 Geodatabase概述
地理数据库 Geodatabase
表格对象类 Table
要素类 Feature Class
关系类 Relationshap Class
栅格数据集 Raster Dataset
要素数据集 Feature Dataset
要素类 关系类 Feature Class Relationshap Class
字段类型(与目标字 段一致)
属性域名称、描述
属性域类型(Code Values、Range)
分割、合并策略(即
属性值取值策略,如 Duplicate、Default Value)
Code Values对应的 值域设置和描述
4.3 Geodatabase的属性域
• 案例1:建立Quhua的属性域并在Quhua字段使用
注:Validate Features只对选择集的要素进行有效判断
4.4 Geodatabase的子类型
• 子类型应用案例
要素类内部按一个Short或Long Integer字段划分次一级的组, 每个组为一个子类。每个子类可定制自身的规则和行为,如 小班根据区划类型分为4组,可设置禁伐林最小面积等。
可以设置字段默认 值,在新建要素时 自动默认取该值
4.3 Geodatabase的属性域
• 案例2:建立小班号的属性域并在XIAOBH字段使用 对小班号属性值进行有效判断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电子教材-空间数据质量问题来源分析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来源分析1.空间数据质量数据是GIS 建库的基础资料,是GIS 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GIS 系统的应用,从根本上影响着系统应用的质量、水平以及广度和深度。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者和用户越来越认识到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空间数据质量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位置精度:指空间数据库中的空间实体位置信息相对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空间位置的接近程度,用以描述几何数据的质量。
空间实体的位置通常以三维或二维坐标来表示,而位置精度则是表示实体的坐标数据与真实位置的接近程度,因而常以坐标数据的精度来表示。
位置精度包括数学基础精度、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像元定位精度、接边精度、形状再现精度等。
(2)属性精度:指空间数据库中的信息相对于真实空间属性的正确表达程度,用以反映属性数据的质量。
属性精度是空间实体的属性值与其现实世界真实值的相符程度。
通常取决于数据的类型,常与位置精度有关。
属性精度包括要素分类正确性、要素代码正确性、要素名称正确性及要素属性值正确性等。
(3)逻辑一致性:逻辑一致性是指数据元素之间要维护良好的逻辑关系,也指数据之间的关系可靠性。
包括拓扑、空间属性以及专题属性的一致性。
例如,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中,对于所有点、线、图斑地块,数据库必须能够完整地表达出各种必要的数据关联,包括拓扑关联与属性关联。
(4)完整性:指空间数据集是否完整表达了期望表达的实体。
例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中用编码完整地表达出每个地块以及线状地物的用地类型、行政权属、所有制形式(即集体或国有)等质量的关系,具备了准确测算其面积的全部信息数据。
完整性包括如数据分类的完整性、实体类型的完整性、属性数据的完整性、注记的完整性等。
(5)时间精度:指空间数据库中的事件时间与现实世界中真实事件时间的差异程度。
主要指的是数据的现势性,一般体现在数据的采集时间、数据的更新时间及更新频率等方面。
2.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从空间数据的形式表达到空间数据的生成,从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到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在数据生产的整个流程中都有数据质量问题的发生。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马娟题库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马娟题库摘要:1.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2.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领域3.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案例分析5.空间数据库技术对我国发展的意义正文:一、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空间数据库技术是指用于存储和处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库技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存储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空间数据,如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遥感图像数据等。
2.处理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库提供了对空间数据的支持,包括空间索引、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3.高度集成:空间数据库通常与其他空间技术(如GIS、遥感技术等)高度集成,共同构建空间信息系统。
二、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领域空间数据库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1.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构建空间信息系统,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2.气象部门:气象部门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存储和处理气象数据,用于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等。
3.航空航天部门:航空航天部门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存储和处理遥感图像数据,用于航空航天研究、卫星遥感等。
4.医疗健康部门:医疗健康部门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存储和处理医学图像数据,用于疾病诊断、医学研究等。
三、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技术将面临以下发展趋势和挑战:1.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空间数据库需要具备更强大的存储和处理能力。
2.互联网+:空间数据库技术需要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
3.人工智能:空间数据库技术需要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提高空间数据的智能化水平。
四、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案例分析以下是空间数据库技术的一个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某城市规划局需要构建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
2.解决方案: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城市规划空间信息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存储、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数据展示等功能。
《空间数据库》教学大纲
空间数据库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0516Z10课程名称:空间数据库/ Spatial Database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 张新长、马林兵等编著.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32. 崔铁军. 地理空间数据库原理, 科学出版社, 2007.43. 谢昆青,马修军,杨冬青等译. 空间数据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分支,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相应的方法与技术,对空间数据库的具体应用做了介绍。
主要内容包括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建模与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模型、空间查询语言SQL、空间存储与索引、空间查询与优化、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及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空间数据库设计方法与步骤等。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空间数据库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方法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等,并了解空间数据管理的相关软件的应用,为后续《GIS工程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空间数据库实习》等课程学习提供空间数据管理与组织的相关知识与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空间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及相关理论;了解常用GIS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流程、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实施流程;掌握1-2种常用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了解地理信息工程技术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力:掌握当前GIS数据采集和更新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规范,具备设计和建立空间数据库的能力;掌握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建库、分析、表示和服务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具备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软件开发、服务应用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素质:既能独立工作,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竞争学会合作;了解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规定,学会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简介.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简介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功能是 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的基本理论,能熟练操作关系数据库软件、GIS 软件,熟悉完整的空间数据库设计、实施和维护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具备地理空间数据 采集、数据处理、建库等职业能力,能胜任“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岗位。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 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共设计了关系数据库创建、空间数据库设计、空间数据库建设、空 间数据库质量分析与评价、空间数据库更新和维护、技术报告编写等 6 个教学项目,让学生 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和维护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并构建相 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 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 融合了“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பைடு நூலகம்-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电子教材-图形数据采集与编辑
图形数据采集与编辑地理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血液,而整个GIS 工作的开展也是围绕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等进行的。
本任务主要介绍GIS 中图形数据采集和编辑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如何利用GIS 软件完成一幅地图的图形数据采集与编辑工作。
1.数据获取(1)GIS 数据源GIS 数据源是指建立地理数据库时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的来源。
主要包括地图、遥感影像数据、统计数据、实测数据、数字数据、各种文字报告和立法文件。
1)地图2)遥感影像数据3)统计数据4)实测数据5)数字数据6)各种文字报告和立法文件(2)栅格和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GIS 中常见的数据结构有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
下面以栅格和矢量数据为例介绍其数据的获取。
1)栅格数据的获取常见的栅格数据的获取主要包括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扫描地图。
其中遥感影像数据是通过直接获取而得到的栅格数据,而扫描地图是通过扫描仪等仪器间接获取到的栅格数据。
①遥感影像数据遥感是最常见的获取栅格数据的手段之一,是一种远距离的目标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从而实现对目标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常见的遥感平台主要包括无人机、飞机、卫星等。
目前,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所获得的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也越来越高,提高了后期栅格数据处理的精度。
②扫描地图扫描仪是利用光电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以扫描方式将图形或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装置。
扫描仪通常被用于计算机外部仪器设备,通过捕获图像并将之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的数字化输入设备。
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使用扫描仪等仪器间接获取栅格数据,这也是获取栅格数据常见的手段之一。
2)矢量数据的获取①直接获取矢量数据直接获取矢量数据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地面测量以及GPS。
无论是地面测量还是GPS,都是通过测得不同点的坐标位置来获取所需要的矢量数据。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电子教材-技术报告编写
技术报告编写测绘任务完成后,对测绘技术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等的执行情况,技术设计方案实施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成果(或产品)质量、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并作出客观描述和评价,称为测绘技术总结,也称为测绘技术报告。
测绘技术总结为用户(或下一工序)对成果(或产品)的合理使用提供方便,为测绘单位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测绘技术设计、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制定提供资料。
测绘技术总结是与测绘成果(或产品)有直接关系的技术性文件,是长期保存的技术档案。
空间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同样需要编写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报告,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成果、质量、应用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作出客观描述和评价,为空间数据库的合理使用提供方便及参考。
本任务主要介绍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报告编写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以达到学习者能初步完成技术报告编写工作的目的。
1.测绘技术总结基本规定《CH/T 1001-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是国家测绘局发布于2005 年12 月7 日的行业标准,2016 年1 月1 日开始实施,取代CH 1001-91 标准,规定了测绘项目总结和专业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主要用于测绘生产项目,如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地图编制、地籍测绘、工程测量、房产测绘等生产项目。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三维地图、特种地图产品等应用研制开发项目的总结也可参照本标准。
测绘技术总结分项目总结和专业技术总结。
专业技术总结是测绘项目中所包含的各测绘专业活动在其成果(或产品)检查合格后,分别总结撰写的技术总结。
项目总结是测绘项目在其最终成果(或产品)检查合格后,在各专业技术总结的基础上,对整个项目所做的技术总结。
项目总结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或组织编写;专业技术总结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具体的编写工作通常由单位的技术人员承担。
技术总结编写完成后,单位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应对技术总结编写的客观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并签字,并对技术总结编写的质量负责。
空间数据库_电子书-A
空间数据库前言空间数据库(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载体。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图为基础,供资源、环境以及区域调查、规划、管理和决策用的空间信息系统。
在数据获取过程中,空间数据库用于存贮和管理地图信息;在数据处理系统中,它既是资料的提供者,也可以是处理结果的归宿处;在检索和输出过程中,它是形成绘图文件或各类地理数据的数据源。
然而,地理与地图数据以其惊人的数据量与空间相关的复杂性,使得通用的数据库系统难以胜任。
为此,就要用当代的系统方法,在地理学、地图学原理的指导下,对地理环境进行科学的认识与抽象,将地理数据库化为计算机处理时所需的形式与结构,形成综合性的信息系统。
目前,已形成商品的GIS系统中,多数是基于二维地图数据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随着GIS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应用功能的不断增强,系统对空间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传统GIS中空间数据库的管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当前GIS对空间数据管理的需要。
现今,GIS业内人士在空间数据库的研究上正在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以求得能满足GIS各种需要的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模型。
例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时态GIS 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关系化模型、网络GIS空间数据模型等。
本教材主要是围绕GIS系统中各种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模型予以介绍,其中包括传统GIS系统中用到的各种数据模型,例如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符号库、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等;同时也对上述的GIS专业人员正在研究的一些新的数据模型进行了叙述;教材中还融入了我院近年的部分科研成果。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既可以掌握已成熟的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模型,也可以了解当前空间数据库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教材是在2001年编写的《空间数据库》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进行第三次修编的。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始终得到吴信才教授的关心和指导,并为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内容组织提出建议;谢忠教授也为本教材提出了修改意见,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感谢。
空间数据库数据入库
Must not overlap with
Must not have dangles Must not have Pseudos
两个线要素类中的线段不能重 叠。
不允许线要素有悬结点,即每 一条线段的端点都不能孤立 不能有伪结点,就是一条线段 中间不能有断点
4.6 Geodatabase的拓扑
• 主要拓扑关系——Polygon Rules
注:Validate Features只对选择集的要素进行有效判断
4.4 Geodatabase的子类型
• 子类型应用案例
要素类内部按一个Short或Long Integer字段划分次一级的组, 每个组为一个子类。每个子类可定制自身的规则和行为,如 小班根据区划类型分为4组,可设置禁伐林最小面积等。
4.4 Geodatabase的子类型
• 子类型定制示例:按QUHUA字段设置‘Forest’子类 右键‘Forest’——Properties——Subtypes选项卡
在SubType Field下拉 框确定为QUHUA
在SubTypes输入各子 类字段值Code和描述
4.4 Geodatabase的子类型
• 关系类:要素类或表格对象类之间通过公共字段建立 起来的关系 • 简单关系类:生命周期独立,如地块与拥有者 • 复合关系类:生命周期一致,如道路与路灯
4.5 Geodatabase的关系类
• 关系类:关系类类型与消息通知方向
方向 向前 (Forward) 向后 (Backward) 双向(Both) 简单关系类 复合关系类 不影响(除非编程) 删除源要素同时删除对应目标要素 移动或旋转源要素同时移动或旋转目标要素 删除目标要素不影响源要素(除非编程) 不影响(除非编程) 删除源要素同时删除对应目标要素 移动或旋转源要素不影响目标要素 删除目标要素不影响源要素(除非编程) 不影响(除非编程) 删除源要素同时删除对应目标要素 移动或旋转源要素同时移动或旋转目标要素 删除目标要素不影响源要素(除非编程) 阻止消息通知 删除源要素同时删除对应目标要素 (提高数据库效率) 阻止其他消息(移动旋转、删除目标要素)的 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入库
1.空间数据库
(1)空间数据
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事物)的描述,其实质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
(2)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空间、时间和属性特征。
空间特征是指空间地物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时间特征是指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间段内采集得到或计算得到的。
属性特征是指除了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外的其他特征,如地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降雨量、土地酸碱度、土地覆盖类型、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程度等。
此外,空间数据还具有多维、多尺度和海量等非空间数据所不具备的特征。
(3)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是指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如国土、规划、环境、交通等)和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表达、存储和管理从地理空间中获取的某类空间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空间信息需求的数据库。
2.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它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出等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
数据完整性分为四类: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2)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的一致性通常指关联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和完整。
3.数据入库
数据入库主要是指将已经编辑和处理好的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入库。
其中属性数据入库主要是指属性表的内容是否完整等,而图形数据的入库则是指将Shapefile 文件存储到建立的GeoDatabase 中。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表格、栅格数据等存储到数据库中。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