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导入新课: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指泰山,“一水”指黄河。
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孔子)。
孔子是哪个时期的人呢?(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
那么,这一时期除孔子外,还产生了哪些著名的思想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的内容——《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来了解一下。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预习课文,找出本课主要讲了哪些思想家,他们分属于哪个学派?
讲授新课: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如果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
名丘,字仲尼。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2、(学生讨论):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和学说是什么?(“仁”)
向学生讲述“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分别体现了孔子的什么主张?
马棚失火: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
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苛政猛于虎: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
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
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
”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总结孔子的思想主张:
1)提出“仁”的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主而主人,己欲达而达人”)
2)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苛政猛于虎”)
4)鼓吹恢复西周的制度(小字总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学生讨论)孔子除了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之外,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那么,孔子在教育方面有那些主张呢?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孔子之前,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②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P47页小字故事)
③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动脑筋”:47页“文献资料栏”孔子的三段话,孔子这三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他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4、那么,孔子在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呢?
1)整理古籍:编订《春秋》《诗经》等书。
2)言论记录:《论语》(注意:《论语》不是孔子编写的,而是他的弟子根据他生前的言行整理成的。
)5、指导学生读47页“自由阅读卡”,讨论回答:“‘曲阜三孔’中,哪一项是纪念孔子用的?哪一项是孔氏家族的墓地?哪一项是专门给孔子后代居住的房屋?这说明孔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孔庙,孔林,孔府,他在我国古代备受尊崇。
)
小结: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他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在今天孔子的老家山东曲阜,能看到规模宏大的孔府,孔庙,孔林。
二、思想家老子
过渡:这一时期的思想家除了孔子之外,还有谁呢?(老子)
1、播放幻灯片,老子
(简介)老子生平: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
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道家学派创始人2、(阅读讨论)动脑筋:
1)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软的东西未必短暂,柔可以克刚。
这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是否有用?
(我认为有用。
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转化的。
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经过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
3)请你举例说明上面几种现象。
(最好能联系自身经历过的事情来说明)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归纳):老子的辨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请学生讲述):
以前在北边的边塞地方有一个善于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人,大家都叫他塞翁,有一天,塞翁的马从马厩里逃跑了,越过边境一路跑进了胡人居住的地方,邻居们知道这个消息都赶来慰问塞翁不要太难过,塞翁一点都不难过,反而笑笑说:“我的马虽然走失了,但这说不定是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这匹马自己跑回来了,而且还跟来了一匹胡地的骏马,邻居们听说这个事情之后,又纷纷跑到塞翁家来道贺,塞翁这回反而皱起眉头对大家说:“白白得来这匹骏马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喔!”
塞翁有个儿子很喜欢骑马,他有一天就骑着这匹胡地来的骏马出外游玩,结果一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跌断了腿,邻居们知道了这件意外又赶来塞翁家,慰问塞翁,劝他不要太伤心,没想到塞翁并不怎么太难过、伤心,反而淡淡的对大家说:“我的儿子虽然摔断了腿,但是说不定是件好事呢!”
邻居每个人都莫名其妙,他们认为塞翁肯定是伤心过头,脑筋都糊涂了。
过了不久,胡人大举入侵,所有的青年男子都徵调去当兵,但是胡人非常的剽悍,所以大部分的年轻男子都战死沙场,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用当兵,反而因此保全了性命,这个时候邻居们才体悟到,当初塞翁所说的那些话里头所隐含的智慧。
3、老子的著作是什么?《道德经》
三、百家争鸣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了社会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建立封建统治。
而且,这一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并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各学派纷纷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空前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百家争鸣”开始于春秋时期,鼎盛于战国时期。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学派呢?它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有哪些思想主张,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
关于战争:
墨子(墨家)——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儒家)——“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孙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关于治理国家:
庄子(道家)——倡导“无为而治”
孟子(儒家)——倡导“仁政”,轻徭薄赋
韩非(法家)——主张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关于环境保护:
孟子——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进山伐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3、各抒己见:对于乱扔垃圾、骂脏话、破坏公物等校园歪风,我们应如何采取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来遏制呢?
法家:严格处罚道家:自我觉悟儒家:教育引导我认为。
小结:
“春秋三子”:孔子、老子、孙子
“儒家三子”:孔子、孟子、荀子
“五家九人”:儒家、道家(老子、庄子)、
兵家(孙武、孙膑)、
墨家(墨子)、法家(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