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规划——以泰山公园为例
公园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方案

公园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方案一、简介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高城市公园的环境品质,我们提出了改造工程方案,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提升公园环境的整体品质,创造更加宜人的休闲场所。
二、改造目标1. 提升绿化2. 完善配套设施3. 增加娱乐项目4. 加强环境保护5. 提高管理水平三、改造方案1. 提升绿化在公园中增加更多的树木和草坪,增强绿化覆盖率。
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打造不同的景观区域,以达到多样化的美化效果。
同时,加强对植物的护理和养护工作,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2. 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公园道路、休息亭、座椅、厕所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增加垃圾桶和宣传牌,方便游客使用和了解公园信息。
提高公园的卫生和安全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休闲环境。
3. 增加娱乐项目在公园中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需求。
同时,加强公园文化活动的举办,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活力。
4. 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对公园内的湖泊、溪流、草坪等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和修缮。
加强湖泊和溪流的水质管控,保持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
5.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公园的巡逻和管理工作,维护公园的秩序和安全。
建立公园管理制度,增加公园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公园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2. 设计规划3. 施工实施4. 现场监理5. 完工验收6. 运营管理五、投资估算1. 绿化提升:100万元2. 配套设施:50万元3. 娱乐项目:80万元4. 环境保护:60万元5. 管理提升:40万元6. 其他费用:30万元总投资:360万元六、效益分析1. 提升公园环境品质,增强市民休闲体验2. 带动周边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繁荣3. 增加公共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 加强公园管理,提升公共场所管理水平七、风险预警1. 资金短缺2. 施工进度延误3. 环境管理不善4. 公园管理人员短缺八、总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提高公园环境的整体品质,创造更加宜人的休闲场所。
泰安黄金山公园规划方案

泰安黄金山公园规划方案一、前言泰安黄金山公园是泰安市的一个重要公园,位于泰山南麓,是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化环境的重视和城市景观的提升,黄金山公园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泰安黄金山公园的规划方案,旨在提高公园建设的效益和品质。
二、公园概况泰安黄金山公园位于泰山南麓,总面积约为1000亩。
公园拥有多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黄金山、涌泉,云海观、滴翠谷、福山寺和千佛岭等著名景点。
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游客前来游玩较为方便。
三、规划设计1. 空间布局公园规划面积约为1000亩,主要包含五个功能区:•入口区:包括接待服务中心、游览路线指引、休闲广场等。
•翠湖区:以翠湖为主体,打造一条水绿相间的湿地生态景观。
•涌泉区:以涌泉为主体,打造一条川流不息的流水景观。
•禅寺区:以福山寺为主体,建造一座古朴典雅的寺庙,配以周边步道和建筑景观。
•黄金山区:打造一条贯穿公园全局的群山环绕之路,巧妙地融合了黄金山的地理特色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公园整体布局以自然生态为主,以山水之间的景观相互串联,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的相互协调,使整个公园富有层次感和渐进式的游览体验。
2. 设施配套公园规划设计中强调了配套设施的建设,力求为游客提供完美的休闲体验。
公园配有交通道路、公共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区、儿童乐园、自行车租赁、休闲座椅等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游客停车、休息、游玩和了解公园的历史文化。
其中,交通道路设置考虑游客流量的大量和集散的合理性,为了方便游客的进出公园,规划中设置了较多的交通道路和车位。
3. 安全保障公园规划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游客的安全保障问题,设置了多个安全设施和紧急出入口,并配备专业的安全巡逻队巡视公园安全。
同时,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也会注意环保问题,规划设计中尽量减少采用地下车库以及其他对土地和生态造成破坏的设施。
四、总结泰安黄金山公园规划方案是公园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公园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泰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案例

泰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案例泰山既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又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风景审美价值、典型的地学研究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一、规划基本任务和指导思想
二、发展定位
1、总体定位
争取到2020年,把泰山建设成为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产业扩张为增长极,以观光、体验、科普、休闲、度假等多元产品于一体,形成山城相依、城城一体、区域联动的,顺应世界休闲潮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大泰山(竞合)旅游目的地。
2、目标定位
三、发展战略
1、实施大文化战略
3、实施大格局战略
四、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
“大鹏展翅”的空间格局——“一轴两翼”
2、第二阶段(2011——2015)
3、第三阶段(2016——2025)。
公园景观改造规划方案

公园景观改造规划方案一、概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肺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丽环境的需求,对公园的景观进行改造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本方案将以城市的城市公园为例,提出详细的公园景观改造规划方案。
二、现状分析城市现有的城市公园面积较大,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安全:公园内部交通道路布局不合理,车辆和行人之间的流动不畅,存在安全隐患。
2.缺乏可持续性:目前公园内缺乏可持续性的设计和设施,例如太阳能照明,雨水回收系统等,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3.人流量过大:公园的绿地面积虽然较大,但是在公园的特定时段,人流量过大,容易造成拥堵和安全隐患。
4.设施陈旧:公园内现有的设施陈旧,需要更新换代,以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休闲娱乐设施的需求。
三、改造方案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造方案:1.道路改造:重新规划公园内部的道路系统,合理分配人车流量,提高交通流畅性。
同时,布置交通标志和警示标识,提高交通安全性。
2.环保设施建设:增设太阳能照明设施,利用太阳能为公园内的照明提供能源。
并在公园内设置雨水回收系统,用于浇灌绿化植物。
3.人流疏导:建立人流疏导系统,通过增设通道、设置导向标识等方式,引导游客分散流动,减少拥堵,提高公园的吸纳能力。
4.设施更新:根据市民的需求和公园功能,逐步更新和改善公园内的设施。
例如新建儿童游乐区,增设运动健身设施等,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
四、实施步骤基于以上改造方案,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步骤:1.编制详细的改造方案文件,包括设计图纸、材料清单、施工方案等,确保改造过程规范、高效。
2.着手进行道路改造,根据现有道路的不合理性进行拓宽和调整,确保交通流畅性和安全性。
3.同步推进环保设施建设,根据公园功能和绿化植物的需水量,合理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并安装太阳能照明设备。
4.在改造过程中,密切关注人流疏导和设施更新的进展,确保改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以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为例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以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为例摘要: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要加强对泰山、徂徕山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要重点保护好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大汶口遗址、岱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
要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加强对重要地段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保护好山水格局,突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交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风貌。
关键词:泰山;公园绿地;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旅游规划;景观营造;泰安市1综述或引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景区业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景区的管理体制不顺,又成为景区业发展的新瓶颈。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其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在我国遗产类景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旅游业的发展呈现蓬勃之势。
城市山岳型风景区因位于城区或城市边缘处,与城市相互交融,受到城市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的影响较大,能形成一定的特色风貌。
但是,人们对城市山岳型风景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缺乏,导致城市山岳型风景区的景观资源和土地均遭到不同程度侵犯和破坏,不合理的资源利用致使其资源快速退化,因此,加强城市山岳型风景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2项目概况城市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结构,也改变了社会潮流和市民的心态。
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不断发展变化,以设计师和领导者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削弱,趋向于更加注重使用者的需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有形的工艺品,而是创造一个满足人类行为的环境。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景点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景点
1.湖畔公园:位于市中心,是一个集休闲、游玩、拍照为一体的绿色公园。
公园中有大片的湖泊和树林,让人置身于自然之中,享受悠闲的时光。
2.泰山公园:是一座大型生态公园,拥有广阔的草坪和丰富多彩的花卉,四季皆有不同的景色。
此外,还有人工湖、赏花区、游乐区和健身区等多个功能区,让游客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3.万塘湖公园:大面积的绿化和湖泊是公园的主要景观,绿草如茵、河水清澈,周边的树木和花卉点缀其中,让整个公园充满生机。
4.凤凰山公园:位于城市的东南部,是一座葱郁的山岭公园。
公园中有山川湖泊、野生动物、花草树木等多种自然景观,可以进行徒步旅行和自驾游。
5.南湖公园:公园中心的南湖湖心岛称为“小长城”,是湖上的绝佳观景点,公园内湖面开阔,鸟类众多,是一处避暑、垂钓、观光的胜地。
山体公园实施方案

山体公园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绿地和公园变得愈发珍贵。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自然环境,许多城市开始着手规划和建设山体公园。
山体公园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保护山体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在实施山体公园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以确保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山体公园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山体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在选择山体公园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山体的地势、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以确保公园的建设能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还需要对山体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确定公园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次,山体公园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公园的功能和设施。
山体公园可以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教育科普等多种功能,因此需要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公园所处的环境特点,确定公园的功能定位和主题。
同时,还需要规划公园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如步道、观景台、游乐设施等,以提供便利的服务和良好的体验。
最后,山体公园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公园的管理和运营。
公园的管理和运营是保证公园长期运行的关键,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
同时,还需要制定公园的运营计划,包括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安全保障等方面,以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参观和体验。
总之,山体公园实施方案是保证公园建设和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需要充分考虑山体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确定公园的功能和设施,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运营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山体公园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保护山体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园翻新提升设计方案

公园翻新提升设计方案背景该公园位于市中心,是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和设计陈旧,公园的吸引力和功能性有所下降。
为了提升公园的品质与吸引力,我们制定了以下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1. 美化景观- 修剪花草树木,确保公园内的植被整齐有序。
- 增加花坛和花境,引入更多鲜花和绿植,提升公园的观赏价值。
- 设置景观照明系统,增加夜间景观效果,延长公园的开放时间。
2. 增设休憩设施- 增加休憩座椅和遮阳设施,提供更多舒适的休憩空间。
- 建造儿童游乐区,增加儿童活动的场所,吸引家庭和孩子们的光顾。
- 设立运动健身区,提供器械和场地,供居民锻炼身体。
3. 改善交通与通行- 安装更多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出行和骑行。
- 增加停车位数量,解决停车不足的问题,方便车辆进出。
- 设立导览标识和信息牌,提供公园内部设施和景点的导引,方便游客参观。
4. 增强安全措施- 安装监控摄像头,提高公园的安全性,减少不法行为。
- 增加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 加强巡逻队伍,保障公园内的秩序和安全。
5. 增加文化活动- 组织定期的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 设立露天舞台和活动广场,提供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场地。
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提升公园的整体美观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居民和游客前来。
- 提供更多的休憩设施,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 改善交通和通行条件,提高公园的便利性。
- 加强安全措施,提升公园的安全性和秩序。
- 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增加文化活动的举办频率。
结论通过以上公园翻新提升设计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使该公园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交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规划——以泰山公园为例
发表时间:2019-12-30T14:24:14.94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范玉荣
[导读]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要求,所以每个地区的园林景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要: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要求,所以每个地区的园林景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已经涉及到了很多行业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景观规划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初步阐述景观规划的涵义以及发展前景,通过对我国江苏省泰州市泰山公园的景观规划方案研究,以实际案例具体分析绿色景观规划的现状,统计景观植物种类,发现园内现存的问题,最后进行改造规划。
【关键词】绿色景观;植物种类;改造规划;泰山公园
近几年,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优化。
于是,在城市化进程的道路上,城市公园也应时而生。
城市公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中,会产生新时代的综合性绿化城市公园,也会淘汰规划理念落后的旧时代城市公园在此时,城市公园的景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做一个适合的景观规划不仅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城市公园地块的作用,更能促进城市内部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城市公园的发展,一步步的景观规划已经慢慢融入建设中,而后期的规划改造能在细节上更加完善城市公园的功能以及规划建设。
1 植被规划
泰山公园位于泰州海陵区的中心地区,人民西路东侧,迎春西路北侧,东风南路西侧。
旁边紧靠泰州凤城河。
在其东南为省泰州中学,安定书院也与其紧靠一起;在其西南为泰州革命烈士陵园与革命烈士纪念塔;东北方向为泰州实验小学和铁塔游园;正北为溢景园和都天行宫,紧靠居住区。
1.1 物种多样性
泰山公园作为永久性保护绿地城市公园,其中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初具规模。
园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能体验园内的物种多样性的完善程度[6]。
本文采用的是Gleason(1922)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园内现有植被种类62种,占地面积14.2万㎡,物种多样性现状值为1.525,相比于同类型的城市公园偏低。
其中灌木植物占30种,多样性指数为0.945,表明园内灌木层多样性指数较低,需要引进相对应的灌木植物以增强物种多样性;乔木植物占15种,多样性指数为0.568,相对于指数较低,需要引进乔木植物增加园内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草藤本植物种类占17种,多样性植物为0.326,多样性指数也较低,同样的也需要引进草本植物以增强物种多样性。
在进行植物引进之后,园内植物种类达到83种,其中引进的植被中乔木植物有14种,灌木植物有7种,乔木总种类达到29种,灌木总种类有37种。
其中,总体物种多样性增加1.732,灌木层指数为0.985,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增加到0.762,在各方面增加了园内的生物多样性。
园内植物62中,隶属于56科60属。
次生乔木层包括7个种,来自于7科7属,大约1200余株,灌木层为22种,来自于20科22属,是园内最大种类。
总体而言,在整个群落层面上,乔灌草本搭配比例存在一定的缺陷,种类不够完善。
为促进公园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园内大批引进外来植物,促进园内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模式。
而园内的植物配置,包括水体植物的引进栽培,更在很大程度上的满足物种多样性。
园内乔木层空间结构包括银杏、紫叶李等,而林下灌木物种包括八角金盘等,两者之间互相构成了一个物种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但是应更加注重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生态经营。
1.2 植物配置
在泰山公园植物62种(见附录)中,各植被种类仍不完善,这就代表着泰山公园以后的植被选择、养殖物种前景丰富,选择性很多,是扩大园林绿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
园内的水体植被的引进一方面能改善园内水体环境,同时也增加了园内水体环境的观赏性,更是促进了园内的物种多样性。
在引进外来生物时,应注意数量与栽种方法,避免水体灾害的发生。
本土植物的引进也能改进园内植物配置的比例,大大增加本土植物的栽种,不仅能扩大绿化面积,在另一方面也节约了绿化成本。
地被植物种类的优缺点更加明显,地被植物种类搭配比较丰富,乔灌木的搭配,草本花卉的混合栽种,使得园内的观赏植被丰富,更能吸引游客和放松心情。
但是,由于地被植物种类的丰富,园内的植物种类占总数的小部分比,所以显得地被植物种类缺少。
园内有着一定程度的植被种类片面,本土植物占总数的20%,而外来物种显得繁多,这就造成园内注重外来物种,而轻视本土植物的趋势。
所以,改变地被植物配置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2 景观规划
首先,新建之后的泰山公园,不仅是在空间尺度上还是在造园手法上都相比于以前更具有中国传统特色。
由于位处老城区,周边人口密度大,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在市民的心中认可度较高,比较容易聚集人气,园内的传统特色建筑较多,有很多明清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原规划运用了传统造园理论,非常重视意境创造,使得其传统的场所感得以延续下去[11]。
但是,园内的景观设计存在着很多不足。
首先,公园内部的水体设计不合理,未能充分的将园内水体与东西两侧城市水系相连通,造成了园内水系的不通畅,成为一潭死水,水质不佳,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12]。
其次,内部的植被分布杂乱无序,没有将植物的景观效果表现出来,只是为了绿化而布置的景观树木,没有考虑到形成的景观效果。
园内的植物种类也很少,缺乏季节性和多样性,会造成园内景观的季节性贫瘠。
泰山公园内部的景观功能区的可达性很差,很难让人有兴趣进入盆景观赏区,隔绝了内部景观区域的联动,限制了其社会功能。
园内的原本分区以人文分区为主,缺少了相应的景观分区。
各功能区的分类不是太明显,缺少明确的分类标准。
原本的道路基本符合城市公园道路标准,但是在一些微小方面仍存在着问题。
园内的节点设置的相对于较少,并且缺少标志性的特征。
2.1规划问题
新建之后的泰山公园,不仅是在空间尺度上还是在造园手法上都相比于以前更具有中国传统特色。
由于位处老城区,周边人口密度大,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在市民的心中认可度较高,比较容易聚集人气,园内的传统特色建筑较多,有很多明清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原规划运用了传统造园理论,非常重视意境创造,使得其传统的场所感得以延续下去。
园内的原本分区以人文分区为主,缺少了相应的景观分区。
各功能区的分类不是太明显,缺少明确的分类标准。
原本的道路基本符合城市公园道路标准,但是在一些微小方面仍存在着问题。
园内的节点设置的相对于较少,并且缺少标志性的特征。
2.2规划改造
总体规划:园内水体、广场、办公建筑等相互交映,设有三个广场地块,其中包括面朝园区东门的前站广场,面积为1265㎡,主要职能包括接纳游客进园游览的导示功能,便于周围居民平时娱乐的集中接纳。
在前站广场的西方园内,设置有园内休闲广场,面积为756㎡,负责游客的游览观光以及临时休憩作用,最后一块广场位于园内西南处的健身广场,其中设置便于老年人娱乐的基础设施,保障周围以及游客中老年人的娱乐锻炼需求。
在水体隔断的两岸中设置小桥亭阁相连接,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提高游客观赏价值。
分区规划:在园内原有的四大功能分区前提下,进行重新景观分区,分为生态景观区、生态湖水区、观光休闲区以及根据地形形成的坡地景观区。
其中生态景观区占地76901㎡,包括了园内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以及散播的草地面积,占了园区面积的54.1%,成为了重要组成部分。
坡地景观区主要根据坡度地形,形成小坡地垂直景观观赏区,占地14205㎡,占园林面积比重的10.2%,是园内的特色分区。
空间规划:园区内各分区特色鲜明,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产生旅游观光亮点,规划中应加入适当的景观节点。
三处广场是很好的节点,能让游客一眼看见产生注意力,在广场是很好的观光点。
公园的西门入门口的行道树以及花卉也是使游客一进园就能吸引观赏兴趣的节点。
在水体观赏区,设有水上亭阁以及具有特色的观赏桥,大幅度提升了园内景观的观赏性。
3 结语
全国各地许多的城市公园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要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的改造优化。
在改造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园内植物的种类搭配,增加物种多样性,营造更能让人贴近大自然的城市公园。
在规划改造上,我们要符合规划建筑的要求,满足绿化率、道路宽度、建筑密度等要求,这样,城市公园的职能才能越来越体现出来,为城市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1(07):104.
[2]方永杰.园林景观规划中的植物设计原则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09):44+46.
[3]袁王俊,卢训令,张维瑞,王智慧,张灵敏,丁圣彦.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5,35(14):4651-4657.
[4]周建国.泰州市园林水生植物的应用调查[J].南方农业,2017,11(3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