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职业中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职业中专
作者:李士伟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0年第05期
近年来,温州市职业中专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尊重学生个性和特长为出发点,准确定位学校品牌优势,不断超越自我,努力使学校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目前,学校拥有数控、模具、汽修、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机电一体化、戏曲等7大类20多个方向的专业,5000余名学生,招生就业进出两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对口就业率达到85%以上,为繁荣当地经济建设贡献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项行动培植学校特色优势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确立了“立足温州、服务经济、依托行业、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经、艺类并重发展”的专业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人才。

围绕以上办学定位,学校扎扎实实地推进“六项行动”计划,使职专的教育理念植根于教育的沃土,培植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校园文化培植职业环境优势学校本着育人的目标,对接企业文化,营造行业文化:一是建设“职”字文化,以“准职业人”为科学定位、突出内涵;二是建设价值文化,培育教师人生观、职业观、教育价值观;三是建设精神文化,形成师生共同追求质量创品牌的意识;四是建设物质文化,以“生态、人文、网络”格局构筑校园环境等,通过强化、固化、融化,最终形成学校文化力。

德修校园培植做人品格优势本着做事先做人的原则,围绕“打造职业人”的目标,学校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把德育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及从事的职业相结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人做事一起抓,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加快学生职业化和社会化的进程。

专业建设培植骨干引领优势学校以专业建设为主题,打造学校特色和品牌,形成“以工科专业为主体,经、艺类专业并重”的专业体系,本着“突出重点、带动一般、锐意创新、整体提高”原则,以重点专业引领其他专业发展。

教学模式培育做事能力优势学校教学以“实用、会做、够用”为原则,重点构建了产学结合的“三模式”:“与行业全方位结合”模式,如学校数控专业与东海模具协会合作,引“华中科技大学模具研发中心”落户学校,突出实践教学和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前方教室后方车间
紧密型产学结合”模式,引企业到校将教学环境融合于企业环境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订单培养”模式,每个专业都有相当数量“订单”。

合作发展培植规模办学优势中职学校做大做强是实现中等职教“又好又快”的方式之一,也是学校立足优势、树立品牌、实现规模与效益同步的职能之一。

为此,学校通过大力开展成人教育、整合高校及企业优势资源、开展“城乡合作”“东西合作”办学模式以及走出国门办教育等模式,全方位扩大办学规模,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拓展了办学空间。

拓展培训培植服务品质优势中职教育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

学校高扬教育服务大旗,努力贯彻服务服从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原则,以“让开主道、拓展两翼、占领主道”的培训策略,积极拓展服务,做大“培训”蛋糕。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先后为温州市下岗工人、渔民转岗、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举办了各类培训,年培训达2000人,年创收近百万,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赢得了社会效益。

与时俱进三大举措打造核心竞争力
发展中,学校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中职学校是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一个学校短期竞争力是学生的质量,而长期生存发展靠的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蕴涵于学校内质中支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独特竞争优势,以及使学校长期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

为此,学校与时俱进,采取三大举措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保证中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品牌的关键环节。

因此,学校积极实施“专业化发展工程”“青蓝工程”“双师型工程”“名师工程”来打造精英教师团队,以教师和班主任专业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对每个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建立了一整套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以“三年达标、五年成熟、九年成名”的培养目标,强化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实现自我发展。

其中,学校从三个层面打造“名师工程”:一是构建学习型团队,用品牌的意识激励教师,用育人的机制培养教师;二是以教科研为支持系统推进教师专业化,以教学科研、课题化推进科研,以科研意识提炼特色、形成风格、成就名师;三是引进名师构筑优秀团队,通过从全国部分院校和企业引进名师、“能工巧匠”,打造专业骨干品牌。

近三年来,共引进10余名教师,包括1名特级教师,12名工程师,建立了兼职教师人才库,形成了“一个好教师、一个好专业”的教育结构。

构建“三化”管理模式为使办学目标转化成可操作的规范,变成干部的行政意识、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实施了“学校管理规范化、德育管理实效化、教学管理精细化”的构建。

一是学校管理规范化。

“细”字上做文章,“实”字上下工夫,建立起包括执行校长制、目标定位管理、问责制、活动流程策划等20项行政管理制度,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达到每项管理行为科学高效。

二是德育管理实效化,建立了包括班级文化建设、一日行为规范建设、德育导师制、全员矫正、学生激励评价、安全管理等20项管理制度,体现了处处皆教育、事事皆教育、时时皆教育,力求使德育工作规范化、实效化。

三是教学管理精细化。

建立了包括教学常规、课程建设、合适课堂构建、以赛代考、工学结合、综合学分、教师质量考核捆绑制等30项考评项目,从改造流程着手实践质量会诊制,落实导师制,建立责任制,强化教学控制,力求教学过程精细化。

优化执行力运行环境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创设让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运行机制,靠的是学校常抓不懈的执行力,而执行力集中体现在学校管理上。

为此,学校一方面通过建立动力驱动机制、团队凝聚、快速反应三大机制,打造高效管理团队,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扁平化”管理、“目标定位控制”管理、“督导评价”管理等管理模式,努力追求管理效益最大化,以抓教学质量为核心,将督导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保证管理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人做,事事按规范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肩负“创全国一流中职教育名校”的发展目标,学校一路走来,连创辉煌。

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育人先进单位、全国百所最具成长力学校、全国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同时,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也频频获奖,近三年在国家、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奖达300多人次,其中机电一体化学生竞赛队曾三度代表浙江省队参加全国比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戏曲专业学生周莉同学获第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