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古诗词 微课《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这节课是……大类专业……专业……课。
本堂课的主要的知识点是:
1.王维其人以及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和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本堂课的适用对象是:
职业中学职一学生,古诗文的积累不深厚、阅读欣赏能力不高。
一、教学背景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诗人们也常常在诗歌中表达爱国主义情怀。
如诗人杜甫,他用诗歌的笔触描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石壕吏》)的社会动荡、“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政治黑暗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人民疾苦,记录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忧患意识。
如果说杜甫从感时忧世的角度表达爱国之情。
那王维就是通过田园牧歌和农家山水的描绘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拳拳的爱国之情。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多咏山水田园,但他又何尝不以歌颂山水田园的方式从正面表达自己对祖国河
山的赞美。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的农家情趣,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的大好河山。
当然,他的边塞诗,如《陇头吟》、《老将行》也反映了对封建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的批判。
王维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应该说他更多的是通过对祖国河山的歌颂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此诗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是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时他在终南山下建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达对自己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其人以及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三、教学知识点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王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寄情山水的感情和人生追求。
四、教学设想
本堂课的教学时间是一课时,为确保充分达到效果,在前一堂课程结束时,要求同学们对于本堂课进行预习,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给小组布置预习任务。
一是就这首诗基本情况进行准备,查找资料,并做成课件;二是就本诗的语言成果进行探究;三是王维的诗富有诗情画意,通过给诗配画的方式,发掘本诗的特点,放大学生的兴趣;四是给诗配画,或把诗改编成对联或者
散文。
(教师在本堂课上课以前,对四组的成果进行指导,以确
保符合本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程设计主要以学生展示、探讨为主,以教师的指导为辅,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综合运用归纳、启发、练习、推导等教学方法。
配合多媒体课件、投影等教学设施。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2分钟)
“山居秋暝”,王维仅用四个字便交代了清楚了这首诗写作
时间和地点。
这是晚年的王维住在终南山下辋川时的一篇代表作,是王维山水诗的名篇。
所谓山即是终南山,秋暝即是秋天的傍晚。
这显然是一首写秋景的诗,如今既已是初秋,试问当同学们从窗外眺望小树林中的落叶时作何感想?我想大部分的同学跟
我一样,会有一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心态,何况王维望着终南山上那成片的已经泛黄的树,而同学们纵观这首诗歌却丝毫没有这种“悲寂寥”的感觉。
我想这就是我们与王维作为一名伟大的诗人的区别所在。
(设计意图:结合季节与学校环境引入该课,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进行感受,同时通过学生的自身感受思考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与它诗与众不同的特色。
)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由一小组成员展示研究课件,通读诗歌,并介绍王维及《山居秋暝》以及其山水田园诗。
教师点拨小结:解诗要充分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简要总结王维的主要生平、此诗的背景以及其山水田园诗的地位。
2.朗读课文,整体感受诗歌
(1)学生各自朗读诗歌,感悟,想象诗中描绘之景。
(2)多媒体音乐配合朗读
(3)正音释词,进行文意疏通。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展示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配乐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充分体悟本诗意境和感情,同时有助于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诵读技巧)
(三)探究学习(25分钟)
1.第二组同学展示鉴赏诗歌语言的研究成果。
2.教师根据第二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提问,全班同学回答。
(1)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从这首诗里,你能找到几幅画?
教师点拨: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既然写了渔舟和浣女,为何还说是“空山”?
教师点拨:
(3)我们看到一幅如此清新美丽的山水面,诗人是否只是为了写这一幅山水而写此诗?如果不是,那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并小结:要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注意动词、形容词及语序等问题。
3.第三组同学展示诗歌艺术手法研究成果。
学生分析文中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的手法。
教师点拨并小结:总结以动衬静、对比、借景抒情等方法。
介绍如何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探究这三个问题,可以更好地把握本课的重难点。
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法分析诗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及学做一体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把握、分析诗歌,提高对诗歌的感受力)
(四)课堂展示(8分钟)
1.播放名家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再次深入体会诗歌。
2.由第四组同学展示为诗歌配画,或改为散文、对联的成果。
教师对成果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以诗歌授课为主,通过作画、对联、散文等兼顾美育的目标,使学生多元发展)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诗
2.完成课后练习
七、教学总结
正如苏东坡所说,《山居秋暝》一诗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同时,又富有很强的音乐性。
本堂课的设计充分发挥了理性分析、感性的想象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各种可能性,同学们在理性、想象和创作的训练中突出重点,掌握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人的情怀和追求。
本课程设计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充分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及学做一体的有机结合,让全班都动起来;二是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三是需要较为充分的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