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分层训练(十七) 劝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分层训练(十七) 劝学

一、语用小题夯基练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木直中绳,以为轮

B .君子生非异也

C .吾尝跂而望矣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解析:选C A 项,“”同“煣”;B 项,“生”同“性”;D 项,“有”同“又”。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曲中.

规 中:合乎 B .声非加疾.也 疾:快 C .金石可镂.

镂:雕刻 D .风雨兴.焉 兴:起 解析:选B 疾:劲疾。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苛政猛于.

虎也 B.⎩⎪⎨⎪⎧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D.⎩⎪⎨⎪⎧

吾尝终日而.思矣蟹六跪而.二螯 解析:选A A 项,均为介词,比。B 项,助词,表陈述语气/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C 项,代词,……的人/助词,表停顿。D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用心一也

D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解析:选D A 项,“日”,名词作状语。B 项,“上”“下”,名词作状语。C 项,“一”,数词用作形容词。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甚矣,汝之不惠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解析:选D D项和例句均为定语后置。A项,宾语前置句,应为“吾与谁归”。B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水寒”。C项,主谓倒装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6.名句默写(情境式默写)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在《荀子·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4)(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在《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在《荀子·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

生蛟龙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观点。

(1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12)《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文学文化常识

(1)补充填写横线处的内容。

《荀子》是战国末期(时期)思想家荀况及其门人弟子的著作。该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论说文的进一步成熟。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门人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青,取之于蓝”中的“青”为“靛青”,一种染料。“蓝”,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C.“金就砺则利”中的“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D.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两脚为“跬”。

解析:选D D项,应为: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__①__?这也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是和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而言的。__②__,因为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__③__,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答:①

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既然如此”,前文又是说的孟子的“别致”,应该填写“何

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第二空通过后文“因为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表明这之前人性本善是有依据的,可以填写“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第三空根据文末“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可以填写“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

参考答案: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或“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

9.把下面几句话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叙述角度,但不得改变原意,也不能遗漏内容要点。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是他提出的。

答:

参考答案: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该题难点和亮点在“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需要交换叙述角度。)

二、类文阅读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