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作业9ATP与细胞呼吸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餐作业(九) ATP与细胞呼吸
1.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ATP中的“A”与构成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中的“A”表示相同物质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基本组成单位及作用原理,ATP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核酸与ATP结构的比较。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形成ATP体现了光能可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在细胞呼吸中形成ATP体现了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也能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发光)和其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如ATP中的化学能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转化为糖类中的化学能),B正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因此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物供能,C错误;ATP中的“A”为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而DNA和RNA中的“A”表示腺嘌呤,D错误。
答案 B
2.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DNA、RNA相同,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C、H、O、N、P
B.ATP的结构可简写为A—P~P~P,其中A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C.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需要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解析ATP、DNA和RNA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A正确;ATP的结构可简写为A—P~P~P,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错误;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动物细胞中无叶绿体,C错误;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错误。
答案 A
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④最易断裂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④最易断裂;图中酶1为ATP水解酶,酶2为ATP合成酶,二者种类不同,但二者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细胞中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而释放能量的反应(放能反应)则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细胞内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之一,也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答案 B
4.如图所示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①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②和③表示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表示细胞呼吸中ATP的合成,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正确。
答案 B
5.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很多人开始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解析人进入高原后,由于氧气含量下降,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乳酸增加,内环境pH 略有下降,A正确;O2浓度降低,无氧呼吸增强,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B正确;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由于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因此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C正确;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氧气减少直接影响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错误。
答案 D
6.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②处发生CO2的生成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H]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
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于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线粒体中产生ATP的部位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ATP不可能在①处产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H2O反应生成CO2和[H],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中;[H]与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答案 B
7.(2018·黄冈调研)下面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图中“M”和“N”的元素与动植物体内重要储能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图中①过程消耗的能量1可来自光能,②过程释放的能量2可转化成光能
C.图中“能量2”能为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D.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含量较多,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DP含量较多
解析图中“M”指的是腺嘌呤,“N”指的是核糖,前者含有氮元素,而动植物体内的重要储能物质是脂肪,不含氮元素;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而萤火虫夜间发光消耗的能量可由ATP直接提供;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ATP在细胞内含量比较稳定,代谢旺盛和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TP“循环”的快慢有差别。
答案 B
8.(2018·许昌联考)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解析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为无氧,物质a为CO2,条件Y为有氧。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小部分储存在ATP中,一小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图中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答案 A
9.如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因变量是甲、丁两试管中通入CO2的多少
B.乙、丙两试管中的液体应先煮沸,冷却后再加入酵母菌,以便消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
C.该实验装置的设计不够严谨,通入乙试管中的空气必须除去CO2
D.甲、丁两试管中的Ca(OH)2溶液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替代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变式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A中,乙试管通入空气,丙试管未通入空气,分别提供了有氧和无氧的环境条件,可根据Ca(OH)2溶液的浑浊程度来大概判断甲、丁试管中通入CO2的多少;B中,对试管中的液体进行灭菌,能消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C中,空气中含有CO2,对实验结果有干扰;D中,Ca(OH)2溶液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替代,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以用来检测有无酒精的生成。
答案 D
10.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N点时,该器官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B.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O2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C.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L点时,该器官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解析本题考查O2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
由于有非糖物质参与氧化分解,故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等不能说明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M点细胞的总呼吸强度最低,但无氧呼吸强度并不是最低的,B错误;N 点之后,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不等,说明该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还有非糖物质的氧化分解,C正确;L点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 错误。
答案 C
11.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__,根据试管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
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解析(1)在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有氧气时可在有线粒体的试管中将丙酮酸和[H]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无氧气时可在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将葡萄糖不彻底地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故C、E试管中均可产生CO2和H2O,B、F试管中均可产生酒精。
F试管中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未分开,无法确定无氧呼吸的场所,而与B、D试管的结果进行对比,能确定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H]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关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一系列反应形成水,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影响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活性,从而使能量未用于合成ATP,都以热能形式散失;试管E中可发生有氧呼吸全过程,加入DNP后,该过程不受影响,但影响ATP 的合成。
答案(1)C、E B、F B、D、F
(2)线粒体内膜能
12.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
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植物由光下突然置于黑暗中,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__,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__,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图写出根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能量的形成过程: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量。
解析(1)将植物由光下突然置于黑暗环境中。
光反应停止,不能合成[H]和ATP,C3还原过程减慢,C3含量增多,C5含量减少。
(2)乙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马铃薯块茎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特有的阶段是第二、三阶段,即乙图中的②③过程,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和线粒体内膜上。
(3)甲图中的H182O通过光解产生18O2,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H182O。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其中Ⅰ、Ⅱ、Ⅲ、Ⅳ、Ⅴ、Ⅵ、Ⅶ分别表示NADPH、O2、CO2、(CH2O)、[H]、O2、CO2,Ⅱ、Ⅵ都表示O2,Ⅲ、Ⅶ都表示CO2。
答案(1)增多减少
(2)②③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或线粒体)
(3)水Ⅱ与Ⅵ、Ⅲ与Ⅶ
(4)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13.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解析cd段氧气的消耗速率维持较高水平,同时血液中乳酸水平较高,cd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有氧呼吸,因此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B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释放出来,大部分储存在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C错误;如果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血液中乳酸的积累量增大,内环境pH下降,会造成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
答案 D
14.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Ⅰ、图Ⅱ 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Ⅰ所示的实验可以验证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成了热能
B.图Ⅱ所示的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C.应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与Ⅱ形成对照,以排除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D.如果将Ⅱ中的NaOH溶液换成清水,则可探究酵母菌吸收O2和释放CO2的体积差
解析图Ⅰ所示的实验可以验证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有部分转化为热能,A 错误;图Ⅱ所示的实验可以根据着色液是否左移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应设置一组酵母菌死亡其他条件与Ⅱ相同的对照实验,以排除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C正确;如果将Ⅱ中的NaOH溶液换成清水,酵母菌吸收O2和释放CO2的体积差可以导致着色液移动,D正确。
答案 A
15.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
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
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图2为测定消过毒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中,物质E表示________。
(2)图2所示实验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 ℃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移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解析(1)由图1知,①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糖酵解),产物为丙酮酸(A)和还原态氢(C),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④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为CO2(B)和还原态氢(C),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还原态氢(C)与O2(D)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②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为CO2(B)和酒精(E),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因此,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物质E为酒精。
(2)图2所示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增大KOH溶液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方便吸收CO2。
(3)如果甲装置中墨滴不动,装置内没有气体的净生成与净消耗;乙装置中墨滴左移,说明此时段内小麦种子消耗了O2,所以只进行了有氧呼吸,即发生了图1中的①③④过程。
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说明装置内有气体的净生成,可能进行了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装置内没有气体的净消耗,应该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即图1中的①②
过程。
答案(1)细胞质基质酒精
(2)增大吸收CO2的面积
(3)①③④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