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11月)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
1.“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B. 分封制下按照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
D. 分封制下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称雄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商朝)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这一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B.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嫡长子继承权
B. 严格的等级制度
C.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 王位世袭制
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 财产继承的原则
B. 任人唯才的要求
C. 宗法的原则
D. 兄终弟及的传统
5.如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B. 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C. 以礼乐形式规X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D. 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6.“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A. 实行郡国制
B. 实行三公九卿制
C. 推行郡县制
D. 制定《秦律》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统一全国文字
C. 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9.从从唐朝到清朝中央机构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A. 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皇权进一步强化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C. 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 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10.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
C.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D.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12.政论家认为,秦汉之后宰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朝。
这主要是因为
A. 任命一人为相避免纷争
B. 三省分权互相牵制
C. 丞相和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 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
1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
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 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 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 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14.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 减少决策失误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5.汉朝初期,“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 郡县制
B. 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C. 行省制度
D. 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16.清朝军机处设置之初“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这说明其职能是
A. 辅佐皇帝,主导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训练将士,率兵征战
D. 监督官员,整顿吏治
17.某皇帝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
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某某寺等衙门……”下列措施属于该皇帝采取的是A. 废丞相,权分六部B.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C. 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
D. 设内阁作为侍从顾问机构
18.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建立“中朝”
B. 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D. 元代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掌管一切政务19.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 县作为基层行政机构而存在
B. 州的地位呈现上升态势
C. 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比较臃肿
D. 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权
20.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 派文臣做州郡长官
B. 设“三衙”,收精兵
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表明
A. 传统政治出现某某化的演变趋势
B. 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C. 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
D. 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
22.“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里主要强调
A.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
C.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X围
D. 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2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B.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24.罗马法随着社会形式的而变化不断发展,其中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
A. 《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 万民法的颁布
C. 公民法与万民法在欧洲的消失
D. 《民法大全》的编纂
25.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这体现了
A. 限制贵族权力
B. 保护财产私有
C. 维护平民利益
D. 扩大统治基础
26.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某某,第三次则是以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下列说法全面体现了以上观点的是
A. 在罗马帝国征服扩X过程中罗马法律所起的作用最大
B. 《民法大全》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 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D.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2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汊交错,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某某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某某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地理环境决定
28.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山区的人多主X采行极端某某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X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X“中间性的混合制”。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 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 地理环境决定城邦政治诉求
29.汉高祖X邦灭异姓王后,大封X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X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23个儿子和1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
血缘分封的长期存在说明
A. 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
B.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C. 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推崇
D. 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
30.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
该观点的主要理由是
A.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 法典规定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D. 与习惯法相比,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二.材料解析题(2小题,共40分)
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材料二(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材料三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评价中国: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时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请回答:
(1)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一、二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8分)
(2)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说明理由。
(8分)
32.(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
……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
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
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
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某某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
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某某、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某某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某某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某某政治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8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评分细则
1-5 BABCC 6-10 ACDAD 11-15 CBCBB
16-20 BACAA 21-25 CABDB 26-30 DACBA
31.【答案】
(1)明废丞相设内阁,从而使得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雍正的措施是设军机处,使得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的这些措施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发展到顶峰。
(8分)
(2)孟德斯鸠观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明封建制度衰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使中国的某某制度久久不能形成,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也是近代中国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
(8分)
32.【答案】
(1)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某某色彩,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
(8分)
(2)优越性: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局限性:原始的直接某某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8分)
(3)认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多元化;某某和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政治体制建设需要结合国情。
(任意两点即可)(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