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的发展可分为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第一,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第二,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P2】
2.研究对象: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即研究由出生到老死这一阶段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P3】
3.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宣告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P8】
4.霍尔是美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
【P10】
5. 荣格开始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前半生(向外)和后半生(向内)分期的观点。
认为到了40岁左右可能会出现“中年危机”。
8.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陈鹤琴。
【P16】
9.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1962)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P19】
第二章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1.弗洛伊德(图2-1)1896年提出了一整套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
其人格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
他主张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并强调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
【P27】
2.心理地形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他更强调意识活动。
发现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创见。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能量活动部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深层部分,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意识。
前意识可以被回忆起来,属于意识的一部分。
【P27】
3.人格结构说: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
本我是本能的心理能量储存室,它是由一种先天遗传的本能冲动或内驱力所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外界与本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超我来自自我,又超脱自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伦理原则。
【P28】
4.本能说:人有生的本能,也有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包括自爱、他爱、自我保存本能、繁衍种族的本能和生长并实现自己潜能的倾向。
【P29】
5.人格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根据力比多主要投射的部位来划分年龄阶段:①口唇期(出生到1岁半):表现最初的性欲冲动;②肛门期(1岁半到3岁),动欲区位于肛门;
③崇拜性器官期(3岁到6岁),幼儿对异性的父亲或母亲的爱: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伊赖克卓情结——恋父情结;④潜伏期(6到12岁):男孩以父亲自居,女孩以母亲自居,并依照父亲或母亲的榜样行事,此即“自居作用”;⑤生殖期(12到20岁)。
【P30】
6.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的简评【P30】
第一,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对禁欲主义、理性主义的有力反抗。
第二,弗洛伊德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有一定的意义。
第四,弗洛伊德的生物欲望说,把人的心理发展完全归之于本能、性本能,完全排除社会、文化、意识、道德对人的重大作用他的泛性论的理论是错误的。
第五,弗洛伊德把意识降低到从属地位,把潜意识放在决定一切的地位上是不准确的。
第六,弗洛伊德主张一个人孩提时期的性心理发展决定着他日后人格的发展,这种看法是偏激的。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作为一位科学家,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由于他思想方法的偏激,没有把这些问题恰当、准确的解决,相反却得出了一些不科学的结论。
【P30-31】
7.艾里克森学习了自我心理学理论,其理论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P31】
8.艾里克森的人格渐成说的主要观点:艾里克森强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艾里克森十分强调自我在个性结构中的作用;艾里克森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阶段(冲突:心理危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信任感——怀疑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约从2岁到4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自主感——羞怯、疑惑)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主动感——内疚感)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勤奋感——自卑感)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同一感——同一感混乱)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道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亲密感——孤独感)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繁
殖感——停滞感)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
慧的实现。
(完善感——失望感)【P32】
9. 华生的心理发展观:重科学、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刺激与反应;心理学研究应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条件反射法、等等。
华生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的兴趣是在情绪问题上。
他指出:初生乳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
【P37】
10. 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斯金纳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
反映在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理论,这种理论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的具体体现。
第一,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强调儿童的外部行为,他主张心理学家应该把研究的
重点放在儿童可观察和可验证的行为上,放在那些能够引起儿童行为的环境事件上,注意反
应的强化刺激。
第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强调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机制控制儿童自
身的反应。
第三,斯金纳回避有机体内部的东西,如认知、生理过程等,他把注意放在环境事件
与行为的关系上,他认为对可测量的经历和可测量的性行为做机能分析能得到全部信息。
第四,斯金纳将他的强化控制理论运用于教学,采用了机器教学或程序教学的方法。
采取强化手段,使儿童掌握知识。
斯金纳的强化手段、程序教学,在教育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把人和动物等同起
来,把人的心理、行为完全看成是受环境控制的,这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是错误
的。
【P39】
1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也称为替代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
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其特点是新行为、新人格特征的获得,可以不马上表现出来,也可以
不用强化,认知因素在其中起到制约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是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个体要注意到他人的某种行为,
而注意具有选择性,在同样的情境中,不同的人可能注意到不同的信息,从而导致不同的学
习。
它是观察学习的开始,是人们形成意象的基础。
②保持过程:获得榜样示范行为的意象后,采用符号的行式,以记忆贮存这些意象的过
程。
个体能在没有示范线索的情况下仍然在头脑中保持原先观察到的信息,视觉表象、言语
编码等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运动复现过程:在视觉表象和言语编码的作用下再现榜样示范行为的过程,即获得学
习的操作过程。
④动机过程:指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
人们是否将学习到的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由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观察学习的榜样效应:替代反应的形成、替代消退、反应抑制、反应抑制的解除。
观察学习的示范形式:行为示范、言语示范、象征示范、抽象示范、参照示范、参与性示范、创造性示范、延迟示范。
二、相互作用理论:人的行为与人格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一个人的行为首先依赖于他对环境的观察,同时也依赖于他自身对观察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诱因。
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三因素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呈三角模式。
环境的影响只是潜在的现实,他是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人的主体条件和行为。
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相互作用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人的人格形成受这三种因素决定。
三、自我调节理论:班杜拉认为观察者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化也可以获得新的行为,但是否能将获得的新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强化作用。
强化可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指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自己本身没有收到强化,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
自我强化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
四、简评:
第一,班杜拉的人格形成理论独树一帜,他综合了行为主义观点和认知派观点,认为儿童的人格是由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的。
这为研究制约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另辟了蹊径。
第二,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和人格是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形成的,他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具有认知和自我调节功能,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大量的实验研究为依据,这为人格研究的客观性提供了具体的范例。
(贡献)
第五,班杜拉认为人的一切个性特征都是从观察学习中获得的,这是片面的。
第六,尽管他注意到了行为的认知因素,但缺乏对认知因素的充分认识,也没有对此作充分的探讨和实验研究。
(局限)【P40-44】
12.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同化:即把客体纳入主体的图式中。
(量变)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质变)【P46】
13.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1岁半时,才形成了物体永存性或客体永恒性的概念;②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出现了表象思维,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表现在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上;③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先后获得了守恒概念;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
【P47】
14.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的水平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P51】
15.蒙台梭利(提出“心理胚胎期”与“吸收性心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一、儿童人格建设阶段(0-6岁),这是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
①胚胎期(0-3岁):儿童最初借助于吸收性心智,依靠敏感性,潜意识地感受环境中的各种事物的特征,以此来获得感性印象,逐渐形成和建立不同的心理和能力。
②个性形成期(3-6岁):这个阶段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心理发展包括通过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发展意识以及充实完善已形成的能力。
在这个时期,孩子不在单靠感觉,还依靠于手,孩子的动作虽然带有模仿性,但已经开始有选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心理,直到获得记忆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二、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阶段(6-12岁):儿童有意识学习的时期,发展有很大的稳定性,并且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产生道德感和社会感。
三、青春期阶段(12-18岁):是社交关系敏感时期,有理想,荣誉感和爱国心等。
【P53-54】
16.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①提供“有准备的”环境;②自由教育;③蒙台梭利式的教师。
【P54】
第三章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手段的现代化;研究方式的跨文化与跨学科化;多元统计的大量使用;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生态化:强调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研究生态化倾向就是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
环境中研究心理发展规律,提高心理发展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P72】
2.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P75-76】
一、横向设计
定义: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①研究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研究任务,并可以同时对两个或多个以上的多个不同年龄人群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调查研究;②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资料。
③在同一时间对被试的心理进行测量和评价,可以避免研究结果受社会文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缺点:①被试之间的心理差异既包括年龄间的差异,也包括由于各年龄人群组出生和年代不同,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群体差异;②缺乏连续性。
注:横断研究的结果,一般采用方差分析来进行统计分析
二、纵向设计(是发展心理学的特色研究方法)
定义: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个体的心理发生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设计、发生设计或时间序列设计。
优点:①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人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与质变规律;②可以揭示人的人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与环境(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③对于在短期内不能得出结论的研究,可采用这种方法,经过长期研究最后得结论;④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缺点:①由于研究持续时间比较长,研究仍被试数量会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
②反复的评价和测量研究对象,可能会影响被试的发展,被试对评价测量产生熟悉效应,影响数据的准确性;③社会变迁与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对被试的心理产生影响;④外部效度低。
注:其研究结果主要采用简单回归和系统回归等统计方法。
第四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 一因素说(遗传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
一是以高尔顿、霍尔为代表的遗传决定论一派,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先天不变的遗传的结果,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人格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另一派是以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否定儿童的主动性,否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片面夸大、机械地看待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结果,是环境决定的。
【P103-104】
2. 二因素说:主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实际上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混合体。
二因素说是对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进步,但它没有克服机械性,没有看到个体的实践活动和个体本身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没有看到在儿童发展中各个因素的辩证关系,其实质是调和论。
【P104】
3.遗传与生理成熟动因:生理成熟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生理成熟的速率对人的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遗传与生理成熟的作用依赖于环境、教育,并影响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交互作用。
【P109-110】
4. 个体心理发展可划分为:乳儿期(出生到1岁);婴儿期(从1到3岁);幼儿期(从3岁到6、7岁);童年期(从6、7岁到11、12岁);少年期(从11、12岁到14、15岁);青年期(从14、15岁到35岁);中年期(从35到60岁);老年期(60岁以上)。
【P131】
第五章乳儿心理的发展
1. 胚胎的发育:生命在子宫内一般可分为三个发育阶段:
①胚种期(从受精到2周):细胞分化;胚种附着在子宫壁上;
②胚胎期(从2周到8周):细胞群发育迅速并分化成三层——外胚层(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中胚层(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内胚层 (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 );外层支持系统包括:羊膜、绒毛膜、胎盘;结构分化;内部器官开始发展;胎盘和脐带形成。
重要器官初具雏形,心脏开始跳动。
特点:发育非常迅速,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柱,心脏、五官、四肢初步形成,在第一个月的发育速度最快。
③胎儿期(九周到出生):胎儿身体的各个系统迅速发展,各系统功能开始起作用,动作功能日趋分化和复杂。
【P138-139】
2.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除了无条件食物反射(觅食反射)、无条件防御反射(强光刺激——闭眼)及无条件定向放射(转向声音来源)外,还存在其他反射:
①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弯曲手指抓住接触手掌的物体,这种发射均在出生后4-5个月消失;②巴宾斯基反射:足底被抚摩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满6个月消失;③惊跳反射(摩罗反射):又称搂抱反射,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巨大的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然变化导致婴儿向外甩胳膊、弓背,然后两只胳膊并拢,好象去抓什么东西。
这种现象在3-5个月时消失;④强直的颈反射:新生儿仰卧时,头常常偏向一侧,同时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状。
反射4个月以后消失;⑤行走反射。
【P148-149】
3.乳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①从整体向分化发展;②从上部到下部动作(首尾原则):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的动作;③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近远原则);④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P155】4. 深度知觉:吉卜逊的视崖实验证明乳儿大约2-3个月左右时,有了对物体远近、深浅的认
识。
【P160】
5.依恋的形成与发展——依恋在乳儿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②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③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明显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P164】
第六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1.学习(习惯化范式与操作条件反射):
习惯化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指在习惯化之后,再呈现另一个不同的刺激,婴儿的反应又会增强的现象。
操作条件反射指由于新生儿已经能将自己的行为与后果之间建立联系,所以婴儿很快就能发现自己能够引发惹人喜爱的反应。
【P179】
2. 婴儿言语的形成过程:
(一)单词句(1-1.5岁):此阶段儿童主要是理解成人的语言,同时他们开始说出一定意义的词。
其特点是:①单个字或单音重复②一词多义③以音代物④以词代句。
(二)双词句(1.5-2岁):一般将这个阶段也叫“电报句”阶段,因为此时期儿童的语言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文体,故也称为电报句。
布朗发现儿童双词句的词序和意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此阶段儿童表达意义的结构形式有11种,按语义性质可分为指称形式和关系形式两类。
(三)完整句的发展(2-3岁):儿童开始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地表达思想。
表现:①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②词汇量迅速增加
总之,婴儿期是儿童言语器官发展的关键时期。
婴儿语言中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发音不清;词的外延不准确,概括性差;语法常常发生错误。
【P180-184】
3.言语的获得理论:
(一)强调后天的学习理论
①强化论(斯金纳):认为“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刺激-反应-强化)。
应用该过程鼓励儿童言语发展的三种方式:回声反应、对婴儿的请求做出言语反应、操作性回答。
②模仿论(班杜拉、怀特赫斯特、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语言模式和模仿的作用。
怀特赫斯特改造并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他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有选择性的。
(二)强调先天因素的“内存”论
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婴儿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
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
(公式:原始语言资料——LAD——语法能力)
(三)先天和后天作用的理论
①认知相互作用(皮亚杰、斯洛宾):语言能力是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人脑中的先天机制不是语法知识的,而是一种认知潜能或一种自然倾向性。
其观点仍停留在理论假设方面,并忽略了社会交往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
②社会相互作用(贝茨,麦克温尼):将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扩展到社会环境、认知发展、语言知识和先天成熟因素。
他们认为语言结构产生于语言的社会交往功能,只有在交往中发挥实际的作用,这种结构才能被获得。
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多种因素,但过分强调语言的输入,忽视了加工语言的心理过程。
【P185-187】
4.关于三岁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哈特提出的婴儿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发展体系。
将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分为五个阶段:
主体我的发展:
第一阶段:5到8个月:还没有萌生自我意识。
第二阶段:9到12个月,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第三阶段:12到15个月,主体我得到明确的发展。
客体我的发展:
第四阶段:15到18个月,对主体某些特征有了稳定认识,在客体水平上的自我认知。
第五阶段:18到24个月,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已具有明确的客体我。
【P198】
5.儿童在2到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这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
【P199】
6. 艾斯沃斯通过使用陌生情境技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1)安全型:以母亲为安全基地;2)回避型:对母亲在场与否不关注,母亲离开时不反抗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理会;3)抗拒型:母亲离开时,警惕、极度苦恼和反抗,短暂的分离会引起极度的反抗。
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也称为矛盾型依恋;4)无组织紊乱型:最不安全的,当母亲重返时,会表现各种混乱行为。
其中,后三种类型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P203】
第七章幼儿心理的发展(上)
1.幼儿游戏的心理学理论:
一、经典理论:①天赋本能论(福禄贝尔):游戏是儿童内部本能的表现,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本能;②精力过剩论(席勒、斯宾塞):也叫剩余精力说,他们认为游戏是剩余力量的表现,是儿童机体内部过剩精力的发泄方式;③松弛说(拉扎鲁斯、帕特里克):又叫娱乐说,游戏来自放松的需要;④生活准备说(格罗斯):即练习说,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