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信息。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 B.汞 C.氢气 D.硫酸镁
(C )
2.篮球气垫鞋内的气垫在跳起着地时,气垫内的空气能够被压缩从而发
挥其缓震性。气垫内的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
( C)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1)A、B、C、E 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NNaa++ (填离子符号),粒子 A 的名称是 氢氢原原子子。
(2)若 D 表示某原子,则 m=77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得到到 (选填“得
到”或“失去”)电子。 (3)若 D 为离子,则 D 的离子符号为 CCll-- ,由 B 和 D 相互作用形成的物 质名称为氯氯化化钠钠 ,该物质由离离子子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 成。
层层电电子子数数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 数依次递递增增。
小专题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数据分析方法 第 1 步:计算出未知质量的值。 根据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 2 步: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的判断。 ①质量减少——反应物;
(D)
考向 2:柱状图类 12.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1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是 14∶85
(D )
考向 3:饼状图类 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并充分反应,测得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碳和 5.4 g 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类型 4:化学反应微观模型示意图 9.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如图 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 微观示意图。
4.现将 20 g 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16 g C 和 11 g D,
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B )
A.20∶11 B.20∶7 C.5∶4 D.16∶11
5.在化学反应 A+2B===C+2D 中,已知 16 g A 与 64 g B 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11∶9,又知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 D 的相
15.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1)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122 。 (2)镁原子核外有 33 个电子层。 (3)镁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失去去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符号为 MMgg22++ 。
16.原子序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认真分 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氧元素:OO;②钠离子:Na++ ;③氢氧根离子:OOHH-- ;④二氧化氮:NNOO22。
(2)用“ ”表示一个氢原子,则“ ”表示 C(填标号),“ ”表示 BB(填
7.对下面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C )
8.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
氧原子,据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所有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④表示 H2O2 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2.图甲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
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镁原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 Mg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4
(D )
考向 5:其他类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 a、b、c、d 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 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 的质量为 29 g)。
( D)
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100 L 氧气压缩为 10 L 是因为压缩过程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凡带电的粒子都属于离子
D.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Hale Waihona Puke 6.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正确的说法是 ( B)
A.实验 1 只说明分子有质量 B.三个实验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实验 2 只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实验 3 只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变红
1.MnO2 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4
(C)
2.有符号:①2Mg;②O2;③2SO3;④C+a2O; ⑤3CO23-;⑥2Fe3+。其中数字 “2”表示的含义不同,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1)“2”用来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①②。 (2)“2”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3)“2”用来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④。 (4)“2”用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 (5)“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小专题一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1.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 微观: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金刚石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
2.微粒结构示意图。
3.杜甫在《沙暖睡鸳鸯》中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
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C )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缘故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三 周期,它属于金属属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 16 的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得到到(选填“得到” 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SS22-- 。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最最外外
类型 1:化学式与化学计量数的推断
1.已知 Cu+2H2SO4(浓)==△=== CuSO4+2H2O+X↑,X 的化学式是( A )
A.SO2
B.H2S
C.SO3
D.O2
2.煤油中含有噻吩(用 X 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X+6O2=点==燃==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
D.a、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9∶8
小专题三 化学用语
类型 1:化学符号 1.元素符号及其前面数的意义
注意:某些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Cu” 不仅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金属铜。
2.离子符号及其周围数的意义
3.化学式及其周围数的意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
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 9
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 8 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 8 格。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反应结束后 c 的质量为 14 g
B.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
C.a、b 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 9∶17
学式为
( B)
A.CH4
B.C4H4S C.C4H6S
D.C4H8S
3.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mSO2+O2===mCaSO4,则 m 的
值是
(B )
A.1 B.2 C.3 D.4
类型 2:确定物质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
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C)
A.粒子甲不显电性,粒子乙带正电荷
B.甲、乙两种微观粒子是同一种原子形成的
C.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化学性质均比较稳定
D.粒子甲是阴离子,粒子乙是原子
11.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
义叙述正确的是
( B)
①Ne
②Mg
③Mg2+
④H2O2
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
C.镁原子的质量为 24.31 g
D.镁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13.根据对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分析,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C )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三种原子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②表示的是金属原子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 据如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B )
10.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B )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4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6∶1
对分子质量为
(C )
A.9
B.12
C.18
D.36
类型 3: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6. “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
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一定条件下,CO 和 H2 可以按照不同 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C )
A.甲醛(CH2O) C.乙醇(C2H6O)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氧化汞受热时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9.以下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原子―构―成→物质―构―成→分子 B.分子―构―成→原子―构―成→物质
C.
D.
( D)
10.如图为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的
B.甲醇(CH4O) D.乙酸(C2H4O2)
7.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
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A )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
B.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
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硫元素
8.已知某纯净物 4.6 g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8.8 g 二氧化
类型 5: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考向 1:表格类
11.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可能是催化剂
B.x 的值等于 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15∶13
②质量增加——生成物; ③质量不变——该反应的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④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⑤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比=生成物的质量比。 第 3 步: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下方标出各物质参加 反应的质量,即各物质反应前后的差值。 第 4 步:根据反应的表达式判断反应类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等。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单质 B.反应中的丁、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8∶9 C.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B )
考向 4:坐标曲线类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t1、t2 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