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27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排的,是在五年级上册“我爱读书”、下册“中国古典名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提升。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读书的视野,从中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单元选编的3篇文章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节选的片段的编排方式。

《骑鹅旅行记(节选)》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课文主要记叙了小男孩尼尔斯变成拇指般大小后,遭到了院子里昔日被他欺负的禽畜们的嘲笑和起哄等情节,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以强欺弱的道理。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主要写了汤姆·索亚和贝琪从山洞中脱险回家后的故事,表现了汤姆·索亚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引人关注。

“口语交际”是让学生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

“习作”部分要求学生选择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板块。

其中“交流平台”讨论的是在阅读名著时怎样评价人物;“词句段运用”则列举文中一些运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列举了不同译者对同一句子的不同翻译,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魅力;“日积月累”部分则要求我们积累一些关于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

“快乐读书吧”一方面意在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们认识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提供阅读名著的方法,引导我们阅读更多的名著。

1.能够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各国多样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片段欣赏)、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4.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外国名篇名著。

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外国名篇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2课时
《骑鹅旅行记(节选)》1课时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由该书的梗概和节选的片段组成。

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20多年。

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故事情节。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鲁滨逊。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外面世界十分向往的时期,充满求知、探险精神。

因此,学生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文中鲁滨逊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点。

所以,在反复朗读课文后,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本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先让学生阅读梗概,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简单讲述梗概中鲁滨逊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浏览节选的片段,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谈谈自己对鲁滨逊的评价或读后的感受。

2.教授本课,要使学生感悟到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他在荒岛上独立生存、战胜困难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3.鼓励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原著,还可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等,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节选的片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知足安命、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点
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

难点
抓住节选的片段,自读自悟,体会人物内心斗争所传递出来的知足安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整体把握梗概内容。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

)他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 2.介绍《鲁滨逊漂流记》和作者笛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生字的书写。

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组成特点,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小说讲了一位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风,船严重受损,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他战胜了种种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了英国。

)
4. 我们能快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看的是哪一部分?(梗概。

)那我们先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三、学习“梗概”
1.请学生默读梗概部分,并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这部分主要讲了哪些故事情节。

(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 2.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从“梗概”中,我们能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写什么?(写鲁滨逊漂流到岛上遇到的重重困难及他想方设法克服了那些困难。

)
3.具体地说,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大家再次默读“梗概”,并把他所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办法做上记号。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4.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
四、总结、拓展
1.鲁滨逊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联系实际谈启发)
2.你想更加详细地了解鲁滨逊吗?可读一读原著。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梗概⎩⎪⎨⎪⎧遇险上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第二课时
1.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知足安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重点
抓住节选的片段,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难点
体会鲁滨逊知足安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的梗概。

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写得引人入胜。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节选的一个片段。

先请大家浏览节选的片段,想想这个片段大致出现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呢?(生浏览节选的片段)
二、学习精彩片段
1.谁来说说你认为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的哪个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小说的开始部分。

因为片段的第2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从这儿可以知道这个片段的大概位置是在“梗概”的第6自然段。

)
2.浏览节选的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节选的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

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逊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
3.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鲁滨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

)
4.感悟精神光辉。

(1)请学生小声朗读节选的片段部分,并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2)引导学生找到能充分表现鲁滨逊在困难面前积极乐观,战胜自己的“好处与坏处”对照表部分。

(3)自己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表格,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给鲁滨逊带来了勇气和活下去的理由,使鲁滨逊能够知足安命,冷静理智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接受现实,一心往前走。

)
(4)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鲁滨逊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

出示“我”的幸与不幸。

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

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或者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

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5)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6)出示并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不利环境的时候,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语言很精彩,如“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
2.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往往是其中一些语言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原著,欣赏更多的警句。

3.再读一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4.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四、巩固拓展,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根据梗概猜测具体的故事情节。

2.阅读原著,摘录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悟。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节选片段⎩
⎪⎨⎪⎧⎭⎪⎬⎪⎫好处坏处 知足安命、冷静理智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动口、动脑、动手,找出有关的语句,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注。

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体会,并在相应的句子下方做上批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接着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品词品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体会到鲁滨逊是个机智勇放、不畏艰险、聪明能干、善于思考、积极面对生活的人。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小男孩尼尔斯顽皮透顶,特别喜欢欺负小动物,结果被小狐仙变成像大拇指般大小。

由于小男孩以前太调皮,他变成小人后,遭到了麻雀、鹅、鸡的嘲笑,被猫教训了一顿,还遭到了三头牛的控诉、排斥。

最后为了追上家鹅,尼尔斯爬到了家鹅的身上,远离了家园。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整体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语言浅显易懂、情节曲折有趣,学生对此会有很大的兴趣。

基于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从情节着手,激发学生去阅读原著的愿望,以及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情感。

童话作为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其课外阅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时,教师可以从有趣的情节入手,鼓励学生去读原著,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总结。

【知识与技能】
1.快速默读课文,感知节选课文的大意,弄
清楚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阅读小说并关注情节的发展,据此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测、猜想、讨论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品析作品的能力,感受作品的人物魅力。

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感知节选课文的大意,弄清楚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难点
阅读小说并关注情节的发展,据此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阅读原著。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就快小学毕业了,可不可以这样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停地学习,你们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有一种能力却恰恰相反,那就是想象力,读童话故事,更需要想象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部童话作品的节选——“骑鹅旅行记”。

二、预习检查
1.带着想象再来读这个题目。

2.所有的童话都是带着魔幻色彩的。

本文主人公身上带着什么样的魔幻色彩呢?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也带着魔幻色彩呢?
三、初识人物
1.男孩被一只小狐仙变成了只有拇指大的小人,他为什么会被小狐仙变成小人儿呢?浏览课文,可以通过哪些细节来推想其中的原因?
2.出示院子里动物说的话,引导带着想象读动物说的话。

①院子里的麻雀
引导想象:麻雀此时是高兴还是难过?为什么高兴?
②院子里的鸡
引导想象:第一句话是公鸡说的,那么第二句和第三句是谁说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③院子里的猫
引导想象:读猫咪这段话的时候,是要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为什么?
④院子里的牛
引导想象:在牛角上“跳舞”怎么理解?
男孩对妈妈做的这些事,你敢吗?
3.从这些动物的言行当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板书:坏孩子)
4.大胆地推想一下小狐仙为什么要把男孩变成小人儿?
5.所以当大家看到尼尔斯变成了只有拇指大小的小人儿,他们纷纷这样说——出示对话再指名
朗读。

6.看到尼尔斯的经历后,你有什么感受?(不能捉弄小动物;不能以强欺弱等。

)
四、推想结局
1.看来院子里是呆不下去了,男孩尼尔斯在无意中骑上了鹅背,开始了八个月的旅行,回来后,他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你大胆地猜想一下,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男孩八个月的时间,骑着这只鹅去旅行,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让他有了这么巨大的改变?我们可以看看原著,了解一二。

五、再识人物
1.当初的男孩真的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坏孩子吗?(不是。

他也是个知错能改、体谅父母的孩子)再回到片段当中,默读批注。

2.指名交流。

3.你的身边有像尼尔斯这样的人吗?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应该如何去看待他们呢?
骑鹅旅行记(节选)
尼尔斯“坏孩子”知错能改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课文,可以写续集,可以做摘记,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画出来,可以讲一讲,演一演。

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本文选自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先讲述了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琪回来后小镇欢乐的夜晚。

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

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

最后讲述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在洞中。

轻松幽默而略带有讽刺夸张之感,是作者语言的特点。

浪漫有趣,惊险并举,是这部名著吸引读者的地方。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以“导”为主,扶与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有张有弛,既体现老师的引导者作用,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更重要的是由点及面,让学生由阅读精彩片段到有兴趣读整本书,再到阅读其他儿童文学类作品。

1.本文是一篇探险文章,学生对这类文章充满了兴趣,可以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猜测小说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让学生简要说说小说的内容,并围绕“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你从文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交流读书感受,体会小说的有趣之处。

3.如果有条件,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班级读书交流活动。

如交流读原著的感受、评价书中的人物、朗读有趣的片段等。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浏览作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感知人物的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重点
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

教师:搜集整理有关作者马克·吐温和本书的相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我们刚刚学完两篇节选自外国作品的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和《骑鹅旅行记(节选)》。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他惊心动魄的历险经历连大人都羡慕不已。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语言,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他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课文,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哈克、撒切尔法官、乔埃及镇上的人们。

)
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如:汤姆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在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重义气的孩子,在山洞迷路时鼓励贝琪走出山洞,等回家身体恢复后去看望朋友哈克和贝琪;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用嘲讽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他是不会在意的;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听说乔埃被封在洞里还为他担心。

)
4.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细节描写传神——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
冒险精神与勇敢机智;幽默——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

5.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三、拓展延伸
1.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

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

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

汤姆是多个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也有你的影子。

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2.要求: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阅读小说,标记你认为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四、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有趣、惊险、神奇
汤姆·索亚——淘气、勇敢、机智、正义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行为。

汤姆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于一身。

他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

汤姆·索亚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作者笔下的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书的内容,了解汤姆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对背景的介绍,体会作品的主旨,使学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深化了对主旨的理解。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同读一本书”。

让学生找出大家都在读的同一本书,从不同的角度交流读书心得,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愿望。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这次的口语交际是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有感而发。

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

带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活动,没有压力,乐于表达,乐于表演。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养成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读书习惯。

2.通过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收获,培养学生结合书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能进行口语表达与评议,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