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精读课文要点及重点句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下册赏析重点句部编六年级精读课文要点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考/高考的胜利是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拼搏出来的。而在学生们拼搏的路途中,老师是指路人、掌舵人,老师引领的方向对了,学生们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复习要点

(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

★《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4、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匆匆》

1、作者是朱自清,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3、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对时间飞逝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桃花心木》

1、作者:林清玄。文章借树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重要意义。

2、句子赏析。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坎坷、曲折、磨难。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

1、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写作方法: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3、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介绍了四天:腊八、除夕、初一、十五,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文学常识:中国传统节日时间排列顺序

①初一(也叫春节,农历1月1)②十五(农历1月15)

③端午节(农历5月5)④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农历7月7)

⑤中秋节(农历8月15)⑥重阳节(农历9月9)

⑦腊八(农历12月8)⑧除夕(农历12月30)

(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

★《十六年前的回忆》

1、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2、人物评价: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人。

3、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

被捕前,李大钊同志坚持革命工作。

被捕时,李大钊同志从容镇定。

法庭上,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

被害后,李大钊的妻儿悲伤的情形。

4、句子理解:

①……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我年龄幼小,有些事讲了我也不懂。这样写突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对待工作认真严肃。

②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③那年春天,父亲夜里回来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

体现了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④局势越来越严重……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李大钊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体现了他坚决无私和革命大无畏精神。

5、课文前后照应有多处,如: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亲的被难日……

②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作用: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这件事印象深刻,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为人民服务》

1、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人。于:比。人本来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其价值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其价值比鸿毛还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