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下数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统计与概率部分
本册教材在一年级上册教学了简单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使学生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和描述数量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感受分类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培养初步的随机意识,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4.实践与综合部分
教材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结合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之后,安排《测定方向》,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场景中,应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到由于测定方向的地点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尽相同,从而体会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发展空间观念。结合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之后,安排《了解你的好朋友》,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自己的好朋友的兴趣、爱好方面的信息,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材的难点:时、分、秒。本册教材既注意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更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努力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把便教利学落到实处。另外,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掌握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图形与几何部分
本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比较丰富,一共安排了三个单元。其中,第三单元主要是认识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平面图,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通过教学,可以使和简单的行走路线。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图形与几何部分知识的兴趣。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认识米和厘米,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帮助学生探索并掌握分米、毫米与米和厘米的关系,并学会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常见长度单位的认识,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第七单元《认识角》,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直观地辨别直角、锐角、钝角。其目的是为学生在三年级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准备,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努力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把便教利学落到实处。
1.根据学生的认数经验,合理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认识千以内的数,而且有助于学生把认数、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和数的大小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感。
本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这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包括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加、减法的验算。首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虽然是百以内的加、减法,但由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思考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在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笔算加、减法经验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其次,两、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学习方法上也有许多相通和相似之处。再次,结合两、三位数加、减法的教学,本册还安排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相关运算意义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组合和处理相关信息,逐步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辨析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4.万以内数的顺序和组成,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5.正确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或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隔位退位减),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3.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了解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能结合统计数据回答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4.依托基础知识的教学,相机安排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考虑学生已经大体完成基本数量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能否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不仅影响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而且也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7.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8.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或简单规律,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
的问题。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感)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联系对数的已有的认识,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联系已有的对四则运算的认识和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的加、减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笔算;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加、减估算;联系对乘、除法的认识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经验,探索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能认识钟表,认识时、分、秒,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科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数学
班级二年级
教师施永健
学校海门市六匡小学
海 门 市 教 育 局 教 研 室 编 制
原有情况分析(四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二年级共有学生41名,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班级大部分孩子对于乘法口诀的背诵很好,20以内的计算有个别孩子计算不足。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葛元豪、顾涓露、丁思艺、季桓羽等;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另外,有些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当薄弱。如周天宇、黄艳清、黄家莹、汤天娇等。因此要时刻关注这些孩子,做好一对一辅导工作,同时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紧跟学习的步伐,同时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科学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结合笔算,灵活安排相应的估算。这里的估算可以与笔算互相支撑、互相验证,而且估算本身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客观需要,具有独立的数学价值。
3.围绕重点内容,务实的安排练习和复习。把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整理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填空、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反思学习有关内容时的收获与困惑,明晰相关知识和方法发生、发展和延伸的线索,从而足部完善认知结构,丰富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时间单位以及相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3.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认识简单的平面图。
4.万以内数的顺序和组成,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
5.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7.初步认识角和直角,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8.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按不同标准对简单数据进行分类,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1.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钟面上接近整shift3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按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1.数与代数部分
本册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对简单的乘、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首先安排了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平均分”的操作,引出余数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能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除法含义的认识,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整数除法的笔算作准备,还有利于学生拓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进一步感受除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由于在表内除法阶段没有安排除法竖式的教学,而除法竖式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计算的基础。因此,教材在有余数除法计算之前,安排除法竖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除法竖式的结构,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知道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加强万以内数的教学,教科书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适当的整合,把千以内和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中安排在一个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等活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其中个级的“一”“十”“百”“千”是最基本的计数单位。教材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认数的范围直接扩展到万以内数,突出个级上四个基本计数单位这一整体,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计数规律,形成明确、清晰的数的概念,获得丰富的认数经验,形成良好的数感。第二,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了,对较大数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得到了增强,这就为学生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计算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探索两、三位数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积)大于1000的加法(乘法)运算,以拓展计算教学内容的范围,促进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同时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安排了用算盘表示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了解算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会用算盘表示万以内的数,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建立抽象的数概念。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时、分、秒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时、1分和1秒的时间概念,初步认识1时=60分、1分=60秒,学会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这部分内容既是常见的量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其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拓展解决问题的范围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本册教材在一年级上册教学了简单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使学生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和描述数量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感受分类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培养初步的随机意识,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4.实践与综合部分
教材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结合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之后,安排《测定方向》,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场景中,应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到由于测定方向的地点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尽相同,从而体会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发展空间观念。结合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之后,安排《了解你的好朋友》,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自己的好朋友的兴趣、爱好方面的信息,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材的难点:时、分、秒。本册教材既注意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更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努力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把便教利学落到实处。另外,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掌握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图形与几何部分
本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比较丰富,一共安排了三个单元。其中,第三单元主要是认识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平面图,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通过教学,可以使和简单的行走路线。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图形与几何部分知识的兴趣。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认识米和厘米,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帮助学生探索并掌握分米、毫米与米和厘米的关系,并学会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常见长度单位的认识,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第七单元《认识角》,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直观地辨别直角、锐角、钝角。其目的是为学生在三年级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准备,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努力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把便教利学落到实处。
1.根据学生的认数经验,合理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认识千以内的数,而且有助于学生把认数、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和数的大小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感。
本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这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包括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加、减法的验算。首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虽然是百以内的加、减法,但由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思考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在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笔算加、减法经验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其次,两、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学习方法上也有许多相通和相似之处。再次,结合两、三位数加、减法的教学,本册还安排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相关运算意义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组合和处理相关信息,逐步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辨析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4.万以内数的顺序和组成,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5.正确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或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隔位退位减),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3.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了解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能结合统计数据回答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4.依托基础知识的教学,相机安排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考虑学生已经大体完成基本数量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能否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不仅影响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而且也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7.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8.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或简单规律,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
的问题。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感)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联系对数的已有的认识,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联系已有的对四则运算的认识和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的加、减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笔算;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加、减估算;联系对乘、除法的认识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经验,探索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能认识钟表,认识时、分、秒,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科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数学
班级二年级
教师施永健
学校海门市六匡小学
海 门 市 教 育 局 教 研 室 编 制
原有情况分析(四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二年级共有学生41名,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班级大部分孩子对于乘法口诀的背诵很好,20以内的计算有个别孩子计算不足。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葛元豪、顾涓露、丁思艺、季桓羽等;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另外,有些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当薄弱。如周天宇、黄艳清、黄家莹、汤天娇等。因此要时刻关注这些孩子,做好一对一辅导工作,同时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紧跟学习的步伐,同时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科学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结合笔算,灵活安排相应的估算。这里的估算可以与笔算互相支撑、互相验证,而且估算本身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客观需要,具有独立的数学价值。
3.围绕重点内容,务实的安排练习和复习。把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整理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填空、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反思学习有关内容时的收获与困惑,明晰相关知识和方法发生、发展和延伸的线索,从而足部完善认知结构,丰富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时间单位以及相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3.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认识简单的平面图。
4.万以内数的顺序和组成,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
5.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7.初步认识角和直角,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8.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按不同标准对简单数据进行分类,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1.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钟面上接近整shift3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按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1.数与代数部分
本册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对简单的乘、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首先安排了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平均分”的操作,引出余数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能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除法含义的认识,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整数除法的笔算作准备,还有利于学生拓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进一步感受除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由于在表内除法阶段没有安排除法竖式的教学,而除法竖式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计算的基础。因此,教材在有余数除法计算之前,安排除法竖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除法竖式的结构,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知道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加强万以内数的教学,教科书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适当的整合,把千以内和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中安排在一个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等活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其中个级的“一”“十”“百”“千”是最基本的计数单位。教材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认数的范围直接扩展到万以内数,突出个级上四个基本计数单位这一整体,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计数规律,形成明确、清晰的数的概念,获得丰富的认数经验,形成良好的数感。第二,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了,对较大数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得到了增强,这就为学生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计算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探索两、三位数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积)大于1000的加法(乘法)运算,以拓展计算教学内容的范围,促进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同时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安排了用算盘表示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了解算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会用算盘表示万以内的数,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建立抽象的数概念。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时、分、秒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时、1分和1秒的时间概念,初步认识1时=60分、1分=60秒,学会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这部分内容既是常见的量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其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拓展解决问题的范围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