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
为引导组织建立安全、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生产制造现场管理系统,提高组织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本、交付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基于PDCA 循环原则和精益生产理论,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可用于生产制造型组织进行现场管理的星级评价也可用于组织的自我评价。

现场管理星级评级标准模式图
(标准模式图:上图为现场管理标准模式图。

其意义为:第一部分,现场管理推进要素是现场管理的驱动力;第二部分,现场过程管理系统构成标准的支柱,各种工具方法的系统运用构成了现场三大管理过程的基础;第三部分,为现场管理相关结果。


1推进要素(150分)
组织领导者对现场管理的重视是推进现场管理的重要因素,组织的领导应确保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导和激励员工广泛参与组织的现场管理,同时加强有关现场管理的教育培训。

1.1领导重视(75分)
说明组织领导如何发挥领导作用,提高现场的作业管理水平。

1.1.1领导作用
高层领导应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中发挥领导作用,明确现场管理要求、指标及期望,并对杜绝或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做出承诺。

1.1.2战略秉承
组织的现场管理应秉承组织文化的要求,与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展战略及战略实施计划相协调一致。

将战略和战略实施计划相关要求展开为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指标,如质量提高、交付准时、成本降低、资源节约、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等要求,同时将相关要求和指标纳入组织的绩效考核系统。

1.2人员素质(75分)
组织应对现场管理人员满足当前或未来现场管理所需的能力进行确认,说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满足现场管理要求。

1.2.1教育培训
组织应根据现场管理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建立起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协调的现场管理培训机制。

组织可采用分层、分类等培训方法,开展现场管理的理论和工具应用等系统培训。

可通过建立交叉培训、定期轮岗等多项培训制度,鼓励员工一专多能,提高员工现场管理水平。

1.2.2员工参与
组织应营造员工积极参与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氛围。

在组
织内部建立授权机制,通过对生产一线员工的充分授权,使其主动承担现场管理的责任。

组织须建立并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将员工参与改进的成果作为员工薪酬增加和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潜能。

2现场过程管理系统(600分)
组织的主要过程管理系统是现场管理的核心部分。

组织应对生产涉及到的主要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组织战略实施计划的完成。

2.1产品开发过程(100分)
说明组织如何设计、控制、改进产品开发过程。

2.1.1过程要求确定
组织应该重视市场调研和产品策划,识别对于产品开发过程的主要要求。

这些要求来自于顾客、供应商、员工、股东、社会等各利益相关方,特别是顾客对于产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和策划产品。

可以应用多种方法确定产品开发的要求,如问卷调查、Kano模型、质量功能展开(QFD)等。

2.1.2过程设计
组织应根据产品开发过程的要求,借鉴全球最佳实践过程基准和竞争对手产品的标准进行过程设计,并为生产作业现场提供最优化方案。

确保快速、准确、可靠地反应顾客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更加简便、快捷地交付高质量产品。

组织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正交试验法、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面向试验的设计、面向可维护性的设计、零件标准化和模块化等。

2.1.3过程控制和实施
组织应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的开发周期。

常用的方法有并行工程、结构化的研发等。

组织应制定具体的测量指标,对产品开发的过程进行测量,如产品开发的周期、开发
成本等。

组织应明确产品开发与生产制造现场管理过程接口的相关要求,以确保新产品、新工艺能快速、高效的转化为规模化生产。

2.1.4过程评价、分析与改进
组织应根据测量的结果,对过程有效性进行评价,制定相应改进方案和措施。

2.1.5过程保持
组织应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需要进一步修改过程管理的要素,如修改相关的设计流程、设计标准等。

2.2生产过程管理(400分)
说明组织如何设计、控制、改进生产制造过程,以实现现场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2.2.1过程要求确定
生产过程的主要要求来源于顾客和相关方,组织应将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转化为过程的要求及测量指标。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产成本、交付时间、作业效率、设备完好率、重大设备故障率、设备运行周期、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关键设备数量等。

2.2.2过程设计
为保证生产制造过程能够稳定、可靠、低成本运行,组织应开展过程策划和过程设计系列活动,实现工艺规范准备、生产流程、检验、仓储、运输、服务等过程的最优化;采用适当的新技术和方法,实现设备规范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常用的方法有价值流图、拉动生产、准时生产(JIT)方式、单元设计等,编制科学合理的计划和作业指导书。

2.2.3过程控制和实施
组织应结合自身运营的理念和特点,根据设计的过程,选择适宜的过程管理工具或方法,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组织依据精益生产思想整合生产流程,实现柔性生产,提高
作业效率;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上下工序的顾客满意、预防及应对突发事件。

确定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指标,及时、准确监控生产过程,并且能够及时调整相关指标,使指标趋于优化。

生产作业现场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全员生产维护(TPM)、快速换型或减少调整时间(SMED)、防错系统(Poke-yoke)、单元布局、统计过程控制(SPC)、均衡生产、生产准备流程(3P)、5S、看板管理等。

2.2.4过程评价、分析和改进
组织应该对过程指标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价,对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定期分析,以确定过程的有效性。

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改进计划,在改进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改进的方法。

通常过程改进中会大量运用统计技术工具,如:测量系统分析(MSA)、过程失效模型及影响分析(FEMA)、防错分析、六西格玛等。

2.2.5过程保持
组织应该在生产过程改进后,对于相关的标准、流程进行修改,以巩固改进的效果。

2.3供应链管理过程(100分)
说明组织如何设计、控制、改进供应链管理过程,实现供应与生产制造的无缝连接;将供应商视为价值流的一部分,实现合作共赢。

2.3.1过程要求确定
组织应该明确对供应链管理过程的主要要求,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交付及时性、原材料及零部件质量、采购成本、库存水平、与供方共同成长等。

2.3.2过程设计
组织应该对供应链管理过程进行设计,建立完整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实现供应与生产制造的无缝连接,确保供应商在质量、
成本、交期、服务等方面满足组织的要求。

在过程设计中,应关注供应商、采购流程、库存管理流程、招投标、物流等关键要素。

2.3.3过程控制和实施
组织应该对供应链管理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调整,以确保满足过程要求。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对原材料的质量、成本、库存水平进行及时监控,并且能根据组织需要及时调整,以保持供应链管理的柔性。

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过程控制:如采用企业资源规划(ERP)、物料需求计划(MRP)等信息系统,及时对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做出调整。

另外,采取零库存、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等方法,降低采购成本。

定期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

2.3.4过程评价、分析和改进
组织应确定供应链管理过程的测量指标,该测量指标应该能够反映供应链管理过程的主要要求。

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零部件合格率、综合采购成本下降比率、供应及时率、合同履约率等。

组织应定期对供应链管理过程进行评价,根据过程测量的结果对供应链管理过程进行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实现与供应商共同成长。

2.3.5过程保持
组织应根据改进的结果对相关流程、文件、标准进行修订,以巩固供应链管理过程的改进成果。

如果需要,也可要求供方做出相关的调整和改进。

3结果(250分)
现场管理的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质量、成本、生产率和交付。

组织需要提供的结果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并在适当时提供与竞争对手或标杆的对比数据。

3.1人员素质
教育培训完成情况;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程度;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合理化建议结果、员工参与群众性质量改进活动普及率;员工上下工序满意度等。

3.2质量
产品质量指标合格率、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废品率等。

3.3过程
产品开发的周期和成本;生产计划执行(完成)率、生产周期作业效率、过程控制指标合格率、过程质量指标提高率、设备完好率、设备运行周期、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供应商零部件合格率、综合采购成本下降比率、供应及时率等。

3.4交付
准时交付率、延迟交货率、合同履约率等。

3.5成本
生产成本、总质量成本、劳动生产率、存货周转率、综合耗能指标、维修成本等。

3.6安全、环保与资源
生产现场重大事故率、千人负伤率、千人死亡率;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噪声、空气质量指标;资源和固废利用率等。

3.7竞争力
适当时,组织可提供相关的竞争力数据,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

制造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评分办法
本评分办法根据《制造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制订,可用于生产制造型组织对现场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1评分说明
根据《制造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的要求,对组织的现场管理推进要素、过程管理系统及结果进行条款评价。

a)推进要素主要评价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战略与生产作业现场管理结合的情况;
b)现场过程管理系统主要评价过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c)结果主要评价组织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达到的效果;
评价的结果采取五星、四星、三星三个等级。

三星级:600-799分。

组织设定了现场管理的目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场管理流程,能够使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持续改进;
四星级:800-899分。

组织设定了明确量化的现场管理目标,建立了完善的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流程,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五星级:900-1000分。

组织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科学、灵活地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对现场管理流程进行持续的改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作业。

评价标准各条款分值分配见表2。

2评分指南
2.1现场管理的评价项目和评价内容详见表1现场管理评价表。

通过现场观察、查证资料、人员交谈等方式,给出评价结论、分数和等级。

2.2推进要素条款的评价,采用成熟度的评价方式。

根据高层领导对现场管理的参与程度、人员素质状况,以及现场管理的持续改善效果,给予打分。

2.3过程管理条款采用符合性和成熟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对于有明确指标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条款,根据是否符合要求给予打分;对于工具、方法使用水平等管理状况评价要求,根据企业实际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效果给予打分。

2.4结果条款采用符合性评价方式。

根据过程结果满足要求的水平给予打分。

2.5在评价表中,对于注明五星涵盖四星与三星内容的条款,只有满足了三星、四星、五星中所规定的全部要求,此条款才能给予五星级的评价分数。

2.6建议打分采用先打百分比,最后与各条款分值相乘积计算总分。

2.7组织在现场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局限于表1中所提到的工具和方法。

表1 制造业现场管理评价表
表2制造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评分分值表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 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