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中的教师流动治理:挑战、困境与举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一流”建设中的教师流动治理:挑战、困境与举措

作者:张曦琳田贤鹏

来源:《高教探索》 2020年第3期

张曦琳田贤鹏

收稿日期:2019-09-10

作者简介:张曦琳,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博士生;田贤鹏,江南大学田

家炳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上海/200062)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博士生课题“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执行失真问

题研究”(201902015S)的成果之一。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的强力推动下,高校教师流动市场空前繁荣、学术市场活力不断

提升,各种挑战和问题也纷纷涌现。从现状看,发达与落后地区的流入和流出差距不断拉大,

非“双一流”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跨国流动的比例、层次和吸引力仍然不

高是推进高校教师流动治理面临着的迫切挑战。从过程和特征看,恶性竞争导致的相互挖人、

急功近利造成的浮躁之风、浮于身份符号的形式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流动的马太效应等

正成为高校教师流动治理亟待突破的现实困境。基于“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诉求以及教师流动

治理的迫切需要,推动教师流动市场的监测反馈机制优化、重塑高校教师流动治理的制度伦理

规范、制定基于自主培育的人才发展规划、提升教师跨国流动能力和高校国际引才能力是促进

高校教师流动治理问题解决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教师流动;治理;高校

教师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第一资源”。[1]流动,既是教师个体学术职业选择变化的

特征表现,也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变革发展中的重要社会行动。促进高校教师流动治理高度复

杂且意义深远,不仅会对流入、流出单位的人事生态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高等教育乃至社会

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突出作用。从已有研究看,学界通常认为,教师流动是教师岗位的调动和

重新选择,是教师与高校解除劳务关系重新选择职业的过程。理想状态下的高校教师流动应当

有利于教师个人专业化的发展,帮助其顺利度过由职业倦怠、学术压力造成的发展瓶颈期。从

实践变革看,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师流动活动日趋频繁,但相关问题却也纷纷涌现。在“双一流”建设的宏观政策驱动下,各

高校围绕高层次优质教师资源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功利跳槽”“互挖墙脚”“东

肥西瘦”等教师流动乱象饱受诟病,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针对流动导致的乱象丛生问

题完善高校教师流动治理机制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着的突出挑战。正如某学者所言,高校教师流

动实质上源于组织与教师之间博弈与妥协的过程[2],其治理不仅需要考虑教师微观决策机制,

而且要关照宏观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语境和背景,

围绕现实问题的解决与治理机制的优化,从挑战、困境和举措等方面对高校教师流动治理进行

了具体研究。

一、“双一流”建设中的教师流动治理挑战

与传统劳动力市场一样,学术劳动力市场也存在二元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教师处于学

术中心,工资较高、占有的学术科研资源较为充足;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教师工资较低、占有的

学术科研资源较少。研究发现,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高于次要劳动力市场。[3]实践过程中,由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造就的具有人才称号的高层次教师是学术劳动力市场流动的构成主体,

享有更高的流动自主性;次要学术劳动市场的普通教师即使对工作环境不满意而产生流动意向,却也会因制度阻隔或外在政策制约而未能有效流动。[4]在“双一流”建设的强力推动下,高校教师流动市场空前繁荣、学术市场活力不断提升,但因主要学术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学术劳动力

市场的分化割裂而带来的各种挑战也日趋严峻。

(一)区域流动失衡:发达与落后地区的流入和流出差距不断拉大

“中心—外围”理论认为学术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中心与外围,处于外围学术系统的

教师都有向中心学术系统流动的趋势。[5]这也基本符合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一般趋势。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区域差异,发达地区处于教师流动的中心,吸引着更多

的高层次人才流入,落地地区则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而且随着这种差异的不断拉大,流动的

虹吸效应也在显著提升。事实上,美国早在二战以后就出现了人才西流的问题,而我国高校教

师“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也由来已久。处于西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曾在3年间流失教师125人,新疆医科大学则在10年间流失197人。[6]此外,兰州大学、吉林大学都曾因大量的人才

流失而被媒体所广泛报道。

受经济条件、科研氛围、生活环境等诸多区域因素的虹吸效应影响,长久以来,我国高校

教师呈现出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特征,且发达与落后地区的流入和流出差距不断

拉大。研究显示,“西部和中部高校工作的教师的流动意向比在东部工作的教师高约9%”。[7]

从科研人员分布的基尼系统变化看,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人才分布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现象,且科研人才层次与两极分化的程度呈正相关。[8]高层次人才的地理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层次越高的科研人员越倾向于流向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尽管政府部门已经关注到这种流

动的不均衡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

才”[9]等治理举措,但从市场自由选择的角度看,短期内这种区域流动不平衡可能仍然无法快速逆转,且有继续拉大的危险。

(二)校际流动失衡:非“双一流”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

“双一流”建设深刻地影响着办学资源的分配,入选“双一流”建设意味着获得更多的资

源支持,会有更多的经费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使得入选高校在人才流动的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而其他的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则在人才引进和培育过程中面临着资源不足

的困境,造成教师引进困难、流失严重等问题。类似于“985”工程和“211”工程,是否入选“双一流”正在成为新的高校身份特征,教师在进行重新的职业选择过程中往往倾向选择“双

一流”建设高校,而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在人才引进方面遭遇着种种资源短缺挑战,而

且还要应对存量人才“被挖走”的危险。在高校对人才高度渴求、学术劳动力市场日益完善、

人事管理制度不断改革的状态下,未来的高校教师流动显然会更加频繁,但非“双一流”的弱

势高校在高度自由的市场化竞争中可能会越来越难引进并且留住人才。

高声望的学校一般被认为对人才有更高的吸引力,在教师流动过程中往往占据有利地位。

对于教师而言,进入高声望学校既能带来科研、教学等政策安排方面的显性资源优势,又能带

来诸如社会声誉、心理感知等隐性资源优势。而“双一流”建设高校通常就被认为是这种具有

高声望的学校。有学者曾以生态理论中的生态位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认为高生态位高校为教

师提供的各种资源总和高于低生态位高校,因而在教师流动中占据优势地位。[10]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拥有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具备完善的硬件及软件条件,是汇

集天下拔尖英才潜心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具有高吸引力的教师流动首选之地。在动态

调整的竞争机制下,已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生态位高校以及未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