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物流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并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 实物配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3. 流通:指的是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包括商品买卖行为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商品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的总体。
4. 商流:是指商品通过交换而实现价值形态的变换和所有权转移的经济运动过程,它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一种运动形式,反映了商品价值运动的本质要求。
5. 时间效用:“物品”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段的时间差,由于改变时间差而创造的价值。
6. 空间效用:“物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段的空间差,它们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场所差别而创造的效用
二、单选题
1. A.商业流
2. C. 生产过程
3. B. 空间位移
4. D. 集成商
5. D. 管道运输
6. B. 销售物流
7. C. 供应物流
8. A.经济活动
9. C. 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10. D. 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三、多选题
1. A.管理派 B. 工程派 C. 军事派 D. 企业派
2. A.商业流 C. 实物流
3. A.运输 B. 储存 C. 流通加工 D. 信息处理
4. A.商流、物流 C.信息流、资金流
5. A.国内物流 B. 国际物流 D. 地区物流
6. B. 装卸搬运、包装 D. 运输、储存 E. 流通加工、信息处理
四、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
物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转移,而商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3.(错误)。
现代流通领域已包含有四大支柱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4.(错误)。
一项增值性物流服务一旦成为物流产业普遍实施的、标准性的服务时,它就失去了增值性服务的功用,而成为了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
5.(错误)。
按照物流的作用可将物流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五类。
6.(错误)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可将物流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四种类型。
五、简答题
1.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
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分离。
它们之间的联系体现在:(1)它们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
通常是先发生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2)它们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1)流动的实体不同。
物流是商品的物质实体的流动,商流是商品的社会实体的流动。
(2)功能不同。
物流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商品的所有权效用。
(3)发生的先后和路径互不相同。
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
2. “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合体。
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终结和归缩,“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有时是互为因果关系。
总之,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方面统一于商品流通过程之中,“四流”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商品流通过程的不断发展。
3.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可从以下四个方向拓展:一是增加便利性的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功能;三是降低成本的服务功能;四是延伸性服务功能。
4. 物流创造的时间效用有:缩短时间、弥补时间差、延长时间差
5.按照物流的作用可将物流分为:军事物流、生产物流、流通物流和生活物流等四类。
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物流一般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四种类型。
6. 物流创造的空间效用有: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效用、从分散生产场所
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效用、从当地生产流入外地需求创造效用。
第三章物流学的学科体系
一、名词解释
1. 物流学:是研究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的物流活动规律,寻求创造最大时间和空间效益的科学,是研以物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究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重要通道。
2. 物流经济:主要围绕着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而展开的研究。
3. 物流管理:主要是围绕着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运动所构成的物流系统展开研究,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这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等。
它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等,从而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4. 物流工程:是从技术和技术应用的角度去研究物流问题,科学地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实现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和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5. 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6. 效益背反(Trade off):是指对同一资源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中,要想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须使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二、单选题
1. A.商业流
2. C.生产过程
3. B.空间位移
4. A.流体
5. D. 彼得·德鲁克
6. B.效益背反学说
7. C.效益背反学说
8. B. 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
三、多选题
1. A.商业流 C.实物流
2. A.运动 D. 静止
3. A.载体 B. 流向 E. 流量
4.A.物流的基础理论 B. 物流经济C. 物流管理D. 物流工程
5.A.物流产业理论 B. 区域物流 C. 物流金融
6. A.计划流向 B. 自然流向 D. 市场流向 E. 实际流向
7. B. 冰山的水下部分 D. 黑暗大陆
8. B. 理论学科 C. 应用科学
四、判断题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更多地考核物流的“自然属性”。
4.(错误)。
流效则更多地考核物流的“社会属性”。
5.(正确)
6.(错误)。
物流的“冰山”说表明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财务报表只是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而这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一部分犹如冰山的一角。
7.(错误)。
“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它说明物流是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
五、简答题
1.简述物流管理的研究内容一般包括哪些方面。
物流管理的研究内容一般包括三方面:一是对物流活动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配送等环节的管理;二是对物流系统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三是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经济管理(物流计划管理、物流统计管理、物流费用成本管理、物流设施管理等)、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技术管理(物流硬技术及其管理、物流软技术及其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2. 简述物流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物流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系统方面和工程管理系统方面两大部分。
物流工程的技术系统方面内容主要是针对在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设备、设施,以及方法、技能和作业程序等,包括物流中心、站、场、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仓库、货架、加工、运输、装卸等物流装备;包装、维护、保养、办公等物流工具;以及信息技术及网络等的调整、运行、维护、保养、修理、改造、建设。
这涉及到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包装和集装技术、分拣和配货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管理技术等种类物流技术;
物流工程的管理系统方面内容主要包含二方面:一是按现代商业的要求,应用各种管理技术与工具,实现供应链企业运作的同步化、进行化,解决快速准时交货,低成本准时采购供应,信息的准确输送、反馈、共享,等等;保证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等;二是对技术系统的管理问题。
3.简述物流经济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物流经济的主要围绕着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而展开的研究。
在宏观层面上,
以研究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重点探讨物流产业理论、区域物流(城市物流)、物流金融等,致力于探索和建立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在微观层面上,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物流生产理论与决策、物流成本分析、物流的效益分析(时间效益分析、空间效益分析、创新效益分析等)、物流市场组织,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方法和理论的问题。
4. 简述物流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物流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物的动态流转过程”。
具体而言,应该包括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流效等七个方面。
5. 物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一:物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流的基础理论、物流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四个领域。
物流的基础理论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是物流学研究中的最根本的、共性的理论知识,是支撑物流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三个领域开展研究的基础。
答案二:由于物流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物流的七要素,所以物流学科的研究主要围绕物流七要素及其相关问题展开。
抽象地说,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物流作为新兴学科要研究一些基本问题;(2)围绕对物流的认识要研究的问题;(3)围绕物流要素或具体功能要研究的问题;(4)围绕建立物流系统要研究的问题。
第四章物流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
2.物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物流结点: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
广义的物流结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的结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
狭义的物流结点仅指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
4.物流网络:由执行物流运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物流停顿使命的结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的网络结构。
5.物流系统分析:指从对象系统整体最优出发,在优先系统目标、确定系统准则的基础上,根据物流的目标要求,分析构成系统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同环境的相互影响,寻求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途径。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A
5.D
6.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E
3.ACE
4.BC
5.ABC
6.ABCE
四、判断题
1.×物流系统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更大
2.×物流系统功能的“效益背反”,如运输等成本会增加
3.√
4.√
5.√
6.√
五、简答题
1.答:(1)物流系统的客观存在性;(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4)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5)物流系统的复杂性;(6)物流系统的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背反现象。
2.答:(l)基础设施;(2)物流装备;(3)物流工具;(4)信息技术网;(5)组织及管理。
3.答:物流结点是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具体指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园区。
功能:(1)衔接功能;(2)信息功能;(3)管理功能。
4.答: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物流园区是物流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多个物流中心的空间集聚载体。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建设和运营两方面。
从规划建设的角度来看,物流园区的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其规划和开发建设是统一进行的,物流企业可以以租赁或参股等形式与物流园区的管理者进行合作开发与经营;而物流中心的建设则是一种企业行为,由企业自行负责。
从运营的角度看,物流园区不是物流的管理和经营实体,而是多个物流管理与经营企业的集中地,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一样,是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集中连片的城市功能区域;物流中心则是物流经营和管理的实体,由企业自主经营。
5.答:(1)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计划;(2)重大物流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3)厂址选择和建厂规划;(4)新产品的开发;(5)资金成果管理;(6)组织企业的生产布局和生产线;(7)生产调度。
6.答:(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结合,(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第五章企业物流
一、名词解释
1.供应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物资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管理,也称为原材料采购物流。
2.生产物流: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人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人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在某个点内流转,又从某个点内流出,始终体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
3.物料资源计划: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它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编制所构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的采购计划、对内的生产计划。
它可以用来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降低库存量。
4.销售物流: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5.配送需求计划:是一种既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物流资源配置费用最少的计划方法,是MRP原理与方法在物品配送中的运用。
它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物流技术,是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
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调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6.逆向物流: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C
7.D
8.C
9.C
三、多项选择题
1.BD
2.BCE
3.AD
4.AD
5.ACD
6.ABCD
四、判断题
1.× JIT是小批量采购(库存为零,缺陷为零)
2.×独立需求决定相关需求
3.√
4.×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
5.×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
6.× JIT生产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看板管理
7.×废弃物物流不产生经济价值
8.√
9.×企业的生产物流活动是指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
五、简述题
1.答:(1)大量减少库存,(2)提高采购件的质量,(3)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价格,(4)资源的节约和效益的提高,(5)保证供应链的协同运作,使企业真正实现柔性生产。
2.答:看板管理方法是在同一道工序或者前后工序之间进行物流或信息流的传递。
JIT是一种拉动式的管理方式,它需要从最后一道工序通过信息流向上一道工序传递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看板。
没有看板,JIT是无法进行的。
因此,JIT生产方式有时也被称作看板生产方式。
3.答:(1)生产物流与生产过程的伴生性
生产物流是伴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物流活动,与生产过程平行交叉。
平行是指相同的物品在不同的生产线上加工流动;交叉是指前期的在制品在前道工序未完成时,将已完成部分的在制品转到后道工序加工。
物料平行与交叉流动作业,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
(2)生产物流的连续性
企业生产是按照工艺要求,一道道工序进行的,这就要求物料能够顺畅、快速、省时地走完各个工序,直至成为成品。
整个生产过程是连续、顺延、有组织地按进度保质、保量地进行,因此物流过程也就是具有连续性。
(3)生产物流的节奏性
企业生产产品是分阶段进行的,从投料开始到产成品完工入库,生产过程是按照计划、有节奏、均衡地进行的,因此物流过程也具有节奏性。
(4)生产物流的应变性
企业生产产品的型号和种类发生变化时,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物流过程也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
(5)生产物流的时间性
企业生产要按照客户的时间要求和数量要求,生产所需要的零部件。
只有保证准时性,才有可能推动物流过程的连续性和节奏性。
4.答:“约束理论”(TOC)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从而理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实质上TOC是一套解决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约束的流程。
最优生产技术(OPT)是通过识别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真正约束,在此基础上基于约束建立产品出产计划一项组织生产方式。
其物流原则是:
(1)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产能力的平衡;
(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由其本身决定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
(3)资源的“利用”和“活力”不是同义词;“利用”注重的是有效性,而“活力”注重的则是可行性,从平衡物流的角度出发,应允许在非关键资源上安排适当的闲置时间。
(4)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5)运输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
(6)批量大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原则(6)是原则(5)的直接应用。
5.答:影响销售物流服务质量与成本的要素有四个,即时间、可靠性、通信和便利性。
6.答:(1)回收对象种类繁多。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任何生产企业、流通领域和消费过程都会产生排放物。
(2)回收数量大。
回收物流不仅回收对象的种类多,而且单一种类中也具有回收量大
的回收对象。
如废钢铁、废纸、废橡胶等。
(3)粗放性。
回收对象中只有少数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物流费用承受能力,而绝大多数是价值低、数量大且经过生产和消费后,其主要使用价值已经基本耗尽。
(4)运距短。
回收物流中除了极少数情况外,再生资源都是就近进行,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使再生产品具有竞争力。
所以,回收物流中的运距比较短。
7.答:(1)废弃物掩埋
大多数企业对企业产生的最终废弃物,是在政府规定的规划地区,利用原有的废弃坑塘或用人工挖掘出的深坑,将其运来、倒入,表面用好土掩埋。
(2)垃圾焚烧
是在一定地区用高温焚毁垃圾。
这种方式只适用于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或经过分类处理将有机物集中的垃圾。
(3)垃圾堆放
在远离城市地区的沟、坑、塘、谷中,选择合适位置直接倾倒垃圾,也是一种物流方式。
这种方式物流距离较远,但垃圾无须再处理,通过自然净化作用使垃圾逐渐沉降风化。
(4)净化处理加工
对垃圾(废水、废物)进行净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危害的物流方式。
尤其是废水的净化处理是这种物流方式有代表性的流通加工方式。
第六章物流作业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多式联运: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
2.原材料库存:指企业为了生产加工产品,通过采购和其他方式取得和持有的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
原材料库存是针对制造业来说的,在流通型企业是不存在原材料库存。
3.流通加工: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4.包装: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5.商业包装: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这种包装的特点是外形美观,有必要的装潢,包装单位适于顾客的购买量以及商店陈设的要求。
6.装卸搬运: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搬运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
7.装卸搬运活性: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8.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D
3.C
4.C
5.A
6.B
7.C
8.A
9.A 10.A 11.C 12.D
三、多项选择题
1.BC
2.ABC
3.BCD
4.ABD
5.AE
6.CE
7.ABC
四、判断题
1.×包装还要求有一定的美观度(便于营销)
2.×活性越小装卸难度越大
3.√
4.√
5.×保护商品是最主要作用
6.×属于实现流通的加工
7.√
8.√
9.×装卸活动是影响物流效率、决定物流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环节
五、简答题
1.简述运输的功能。
答:(1)产品转移。
(2)产品储存。
2.简述航空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答:航空运输是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主要适合运载两类货物,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
航空运输的特点是速度快、机动性大、舒适、安全、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等,其主要缺点是飞机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小,运载成本和性价比地面运输高。
气象条件对飞行的限制影响了飞行正常和准点性。
此外,航空运输速度快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充分发挥。
3.简述仓储及其作用。
答:我国的国家标准(GB/T4122.1-1996)对储存的定义是:“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1)储存创造时间价值,(2)储存具有“蓄水池”式的调节作用,(3)储存可以降低成本,(4)储存能够保护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4.简述仓储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1)及时、准确维护库存管理系统,确保仓库物品的帐、卡、物三者一致,仓库区域划分明确,物料标识清楚,存卡记录连续、字迹清晰;(2)做好仓库物料的收发存管理,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