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十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教案十五篇
《孙权劝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健全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健全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型:自读课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武夫,读书何用。
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读注释1),勾划重点。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即为统治
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qīng)孰(shú)涉猎(shè)为博士(wéi)遂(suì)更(gēng)邪(yé)
4.指名学生读
5.学生齐读
(四)二读,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2)学生推举代表翻译课文,师纠正学生翻译的不准确的地方。
3)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但当涉猎:只,只是。
孰若孤:谁,哪个。
乃始就学: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4)请学生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
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三读,读出语气。
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学生齐读孙权的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孙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用反问句式,可见孙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学生表情朗读孙权的话并试背。
C、引导学生从对孙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生答:通过吕蒙于鲁肃的论议。
学生齐读二人的对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鲁肃说话时的神态语气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简直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同学们要知道,鲁肃不但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学生表情朗读鲁肃的话并试背)
B、引导学生体会吕蒙应答时的神态语气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见吕蒙颇为自豪自得的神态。
(学生表情朗读吕蒙的话并试背)
C、联系“结友”一句,概括鲁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
鲁肃:敬才爱才吕蒙:听劝好学
(六)总结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背诵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先写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 ———赞学,“结友而别”。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通过学习由一介武夫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并且赢得了鲁肃的夸赞,他的转变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答)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关读书的名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希望同学们要多读书,读好书,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几年之后,当我们再见面时,同学们都不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你们的进步一定会让老师刮目相待。
作业:写一篇小短文,谈谈吕蒙的转变给你的启示。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利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利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健全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利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
命有限,学海无涯。
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不错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
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
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
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
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
(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板书)孙权劝学
吕蒙辞学——就学
鲁肃大惊——结友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
(课前已做好准备)
三.课文研析
※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侧面描写)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
四.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总结
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很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谈得非常好。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孙权劝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教学重点
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
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健全的道理。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
现在,我们学习《孙权劝学》(板书《孙权劝学》)。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涞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著有《司马文正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2.范读课文,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3.我们大声自由朗读;
4.提示字音,卿(qing)涉(she)孰(shu)遂(sui)(为wei 更geng)多音字;
5.找出通假字途、涂,邪-耶,表反问语气,语末助词,译成吗;
6.下面我们齐读;
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我们了解一下,看注解①。
再找人读。
7.请同学们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8.四人一组,找出小组问题,自己的问题在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明确提出,一组一个代表,说不全的可以补充。
9.重点句子,找出,画出,对不懂的字句或字义,找开课件,用黑色加粗的条纹加重;
10.在译句子时重点词不能漏译;
咱们对号入座,调整顺序的有,蒙辞以军中多务,博士一词是官名,可以留用(国号、年号、官名、人名、书名等可以照录不译);
11.文言中古今异译,但:只,只是,今是转折性连词;
12.找一找古今异译的词;
13.文言文译文五字法,展示课件,并找人读取;
14.一起朗读课文,出示课件中的四幅图,(一.孙权劝吕蒙学习图,二.孙权现身说法图,三.鲁肃与吕蒙论议图,四.吕蒙与鲁肃结友图)。
研讨:怎样读出语气?
因为这篇文章是写人叙事的文章,要读出语气,就要从读言上下功夫,我们看看孙权的语言,我们结合孙权的身份。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郎,孤学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第一句,严励、关心的语气;
第二句,怒气;
第三句,语重心长,现身说法。
这一段,孙权饱含关怀、苦口婆心的劝告吕蒙,我们认为孙权是一个什么性格特点的人?
孙权,爱惜人才,好学,关爱部下,善劝
我们再看吕蒙,坦诚、豪爽、知过能改、肯于努力学习、能听取意见;
鲁肃,论职位、论才能都高于吕蒙,爱才、敬才、有礼;
吕蒙的转变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师生之间互动)
文中出现了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找同学造句子。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学识尚浅。
现在多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四.拓展升华
有关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也不少,请找出一两则,如:读书破尤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就是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结合我们所学的《孙权劝学》,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待学习。
板书: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爱才坦诚爱才
关爱部下豪爽敬才
善劝知过能改文人雅士
好学有礼
《孙权劝学》教案4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文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
3.反复朗读课文,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难点)学法指导
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
孙权:
吕蒙:
鲁肃: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一.把课文读通,读准字音。
(给下列的词语注音)
卿()涉猎()邪()孰()更()遂()
二.试画出课文的停顿。
三.解释下列词语。
卿:
当涂:辞:
博士:(今义:)
乃:涉猎:
治经:见:
往事:(今义:)
非复:更:
刮目相待:
见事:及:
遂:才略:
四.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7.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8.卿言多务,孰若孤
9.蒙辞以军中多务
10.蒙乃始就学
五.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性格。
1.学生分别找出孙权、吕蒙、鲁肃说的话,小组内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想一想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人物说话内容语气(神态性格特征
孙权
吕蒙
鲁肃
2.学习本篇文章后,文中的三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六.背诵课文,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收获、启示。
(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七.课后作业
当方仲永遇上吕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五00字
的作文。
《孙权劝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利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利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
(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
多务:事情多。
孰若:与……相例如何。
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完成目标1)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
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目标3)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
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目标3)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
要刮目相待。
第二课时
一.试背诵全文。
二.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三.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目标4)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
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二.三。
B、背诵全文。
C、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六.说课精要:解决本课重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
事多推辞。
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
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
"吕蒙从
此开始读书。
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
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
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2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3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看导语、注释1(作者、作品简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
卿邪孰遂
2.朗读课文
三.看书下注释,了解全文大意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字多义
四.阅读课文概括情节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五.课文在材料的安排、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六.分析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孙权:严格要求殷切期望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
才干谋略大有长进
七.找出文中成语并解释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教案6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
2.通过预习、解释重点词语,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3.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深入理解文意,提升学生阅读感受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利用:
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问答法;以朗读贯穿全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领会劝说的艺术。
2.认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鲁肃赞学与孙权劝学之间有何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播放《刮目相待》动画视频。
2. 出示课题。
3. 补充介绍作品、作者。
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朗读欣赏(听准字音和停顿)。
2. 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3. 预习汇报:解释部分没有注释的词语。
4. 学生自由读课文、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5. 结合图片,概括本文内容要点。
三. 研读课文,朗读加深体会。
1. 分析第一层:(1)一劝:揣摩:“不可不学! ”句式有何特点?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孙权对吕蒙怎样的心理?
(2)二劝:思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
揣摩:“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这样劝说好吗?为什么?
(3)小结第一层,探讨朗读技巧,指导朗读。
2.分析第二层:(1)揣摩:“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这与孙权劝学有什么关系?
(2)揣摩:“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思考: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总结全文对话为主的特点,回顾体会人物对话语气,分角色朗读。
4.谈谈学习本文的感悟:明白什么道理或得到什么启迪;欣赏读书的名人名言。
四.作业设计。
1.找出文中两个成语,分别解释并各造一个句子。
2.搜集三国故事中的成语、熟语、典故或名言警句共五个(条)。
成语、熟语请
查明并写出意义,典故请简要写出事情。
3.假如你的好朋友上课经常违反纪律,学习没有上进心,你打算怎么劝说他?
以上就是语文网我们分享的《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孙权劝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再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2.技能目标: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2.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文句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翻译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一.导入新课,抽层检测。
(5分钟)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8分钟)
三.共同探究,构建知识体系。
(一)复习回顾:(3分钟)(大屏幕出示重点)
根据小组课前展示情况,用3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要点。
(二)再读课文,根据下列小问题,理清文章发展脉络(5分钟)
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c. 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学法指导:再细读课文后完成。
总结:文章围绕学展开,出现的三个人物分别是:孙权学--吕蒙学—鲁肃学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0分钟)
1.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人物的表达的?
2.孙权的话表现了对吕蒙的什么态度?从文中找出,仔细分析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4.结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5.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总结一下人物形象吗?
(四)拓展延伸:(6分钟)
与方仲永的转变相比,吕蒙的转变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五)、当堂检测(5分钟)
(六)、作业设置:(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