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中考命题信息原创卷二文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河北省中考命题信息原创卷二文综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
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在今天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
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
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A.元谋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河姆渡时期
D.尧舜禹时期
2、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中转站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3、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5、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A.洋务企业的产生
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建立
6、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倡导“自主、进步务实、开放、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
这篇文章发表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五四运动期间
7、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
这表明他主张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
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
C.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
8、右图为我国某一时期规划额五年钢产量生产指标示意图。
图中计划指标剧增额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②五四运动的爆发③日军大屠杀④蒋家王朝的覆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0、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重庆谈判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1、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1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A.26届联大的召开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13、当今我国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14、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5、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
16、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17、下列对《独立宣言》解读有误的是
A.宣扬人生而平等
B.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C.美国由此确立了联邦制
D.宣言颁布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18、拿破仑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他的许多业绩却永存不朽。
他在位期间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法典》
D.组建协约国集团
19、《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在于
A.提出人文主义思想
B.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C.揭穿教会神创论
D.阐述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20、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出现
C.电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应用
21、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
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22、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B.决定成立联合国
C.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3、标志着二战以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双方之间冷战开始的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古巴导弹危机
24、毕加索曾说:“我的没衣服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品是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25、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
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B.发挥劳动力优势,依赖国际援助
C.加入“欧洲共同体”,走向联合自强道路
D.进行社会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二、主观题(共3小题,共25分)
26、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材料三:
清明上河图
材料四:(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
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地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2分)
(4)材料四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2分)
27、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位伟人。
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材料三: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
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2分)
(2)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2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船的方向”出现了什么问题?“小平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1分)28、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属。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非洲到处都是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材料四:联邦政府给每个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
——美国投资专家迈克法伯
(1)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
(1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3分)
(3)材料三揭示了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的交通发明。
(3分)(4)据材料四指出当今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3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DDAB 6——10:CBBCB 11——15:DBBDB 16——20:ACCBC 21——25:BADBD
二、主观题:
26、(1)牛耕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富庶繁荣宋词
(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27、(1)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2)新中国的成立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
(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了姓“资”姓“社”的困扰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4)①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国家发展的前提
③政策的制定、改革要遵循客观规律和本国国情,要与时俱进等。
言之有理即可。
28、(1)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2)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为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
他们回到欧洲后,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轮船(或汽船)(4)带来机遇(资金和市场)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重视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的高速的发展。
政治部分
一、单项选择(共70分,每题2分。
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
1、2011年7月16日至7月31日,第十四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举办。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广州
2、从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从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元。
A、2500
B、3000
C、3500
D、4000
3、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
它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
A、70
B、80
C、90
D、100
4、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文化
B、政治
C、经济
D、社会
5、2011年11月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A、嫦娥一号
B、嫦娥二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八号
6、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所谓世界观,是指:
A、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B、人们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问题的看法
C、人们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D、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
C、客观实在性
D、运动
8、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9、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从意识的作用角度来看,这体现了: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C、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D、要把意识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积极思考
10、上海2010年世博会场馆建设工程,设计人员设计好图纸,然后工人根据图纸进行施工。
这说明:
A、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
C、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决定
D、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11、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这种哲学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
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
A、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是有规律的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13、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最重要的特点是:
A、重复性
B、稳定性
C、客观性
D、必然性
1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善于:
A、区分整体与部分
B、区分新旧事物
C、把握事物的共性
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5、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
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
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这一事例表明:
A、任何认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B、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C、科学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
1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规律是事物内部的稳定的联系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7、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规律总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D、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18、十六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一事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9、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
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
B、抽象思维的过程
C、获得经验的过程阶段
D、寻求真知的过程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是:
A、实践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和阶级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
21、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周围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这被称为“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主要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间接性
22、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蕴含的哲理是:
A、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发展不平衡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整体离不开局部
2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和统一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D、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4、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里写道:“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这首古诗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不能抱残守缺,要有发展的观点
25、“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性的工作
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
C、鼓励人们要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要敢于改变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26、2011年10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规定在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
规定二代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体现以下哲学道理的是: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
C、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27、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28、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港、澳、台问题,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主体;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
这是因为: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是可以转化的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性质没有影响
29、下列俗语中,与“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月盈则缺,花盛而谢
C、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抓主要矛盾
B、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抓本质
D、分清主流和支流
31、人生路上不仅有成功,而且更多的是挫折,挫折既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又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这种观点:
A、说明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B、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C、是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D、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
32、牛顿在树底下不到半天,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在树底下这些年,只发现苹果。
这表明:
A、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C、人的意识只能反映事物的外表现象
D、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33、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这两种观点
分歧的实质是: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
34、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
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做事情要把握度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5、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使用的思维方法属于:
A、分析
B、综合
C、归纳
D、演绎
二、简答题(共18分。
每小题6分)
36、有气象研究机构认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从而使近100年来全球地面平均气温急剧上升。
该机构进一步预测:全球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将被淹没,并引发各种极端天气现象,使人类遭受各种灾害。
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上述一系列现象之间体现了一种什么联系?(2分)(2)请用联系的观点说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全球变暖”现象(4分)
37、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经济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哪一种形式?(2分)
(2)请用这个哲学原理简要说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3分)
(3)请举出能体现这种量变引起质变形式的生活中或成语事例(1分)
38、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也有人认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你比较认同哪个观点?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说明。
(6分)
三、分析说明题(12分)
39、材料一、2011年是我国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也是自2010年我国新修改后的选举法的第一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这次选举将按
城乡“同票同权”,即“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材料二、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选举法制定或修改年份分别是:1953(制定)、1979(修改)、1995(修改)、2010(修改)。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分别是:8:1、8:1、4:1、1:1。
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则每10万人口就要以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
其它类推。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相对应的方法论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70分,每题2分。
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1——10 BCDADACCBD
11——20 ABCDDDCCDC
21——30 BDBDCBBCBA
31——35 CBCAD
二、简答题(共18分。
每小题6分)
36、(1)因果联系(2分)
(2)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联系的客观性。
(2分)全球变暖就是人们违背联系的客观性,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自身带
来严重的危害。
所以我们应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的环境。
(2分)
37、(1)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1分)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没有增加数量,但它使我国经济建设克服粗放型的弊端,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强正向量的积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2分)
(3)略(1分)
3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是同时存在的,缺一不可的。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2分)题中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前者强调外因的作用,后者更强调内因的作用。
(2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强调有时外因对事物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强调内因决定作用,同时并未完全否定外因的作用。
(2分)
38、(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2分)选举法的多次修改,符合我国不断变化着的实际。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说明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2分)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2分)我们的主观思想和政策也应该符合变化的客观实际。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