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导向下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评价研究
论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必然对教 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 必须重新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 其教学方式是将知识分解, 从部分到整体, 有组织地加以呈 现, 学生通过倾听、 练习、 背诵, 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回答教 材中的问题。而在学生 自主探究式学习中, 情形就不一样 了。
及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用教材 是“
教” 而不是“ , 教教材” 。
转变教育评价观。现代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知识
和技能方而的掌握情况, 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
观、 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与人交往的合作能力等, 应充分了
解学生发展中 的需要 。 ( 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
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促使每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注 和研究学生的差异,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品质 不断完善, 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转变教师角色观。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 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
二 、 强 师 范 生 课 堂 教 学 能 力 培 养 加
新课程要求教师发挥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注重课程资 源开发, 拓宽课程领域, 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 现代社会
分发挥学生及同行的集体作用……可见, 适应基础教育新课
49
石 河 子 大 学 学 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第 2 3卷
程的实施 , 加强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重要 。
变书本知识为学生能力的转化过程, 实际上是一门高超 的塑造艺术, 对于教育教学艺术的驾驭, 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能
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探究及培训模式建构
高等教育a部龙扇救育第2卷第21期2016年11月DOI:10.16681 /ki.wcqe.201621057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探究及培训模式建构樊雅平,黄生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机电与电气工程学院,广西柳州,545004)摘要:教学技能是一项综合能力,除了要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师范生还要对教学技能进行实践探究,使之内化 为自己的教学技能。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教学技能承载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文章围绕新课改背 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探究及培训模式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技能内涵;培训模式;建构途径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21-0092-01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师范生教育 技能培养模式在新课程实施中所表露的问题日益凸显。
在教 学技能的训练上,因对教学技能的内涵理解不透,仍未跳出 “应试教育”培训模式的框架,技能培训创新不足。
据此,本文 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及培训模式的建构进行了探究。
一、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探究(一) 开发与使用课程资源的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书,但不能只是教书。
每一位合格的 教师都应当结合国家教育部门设置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将课 本内容与本地的特色教学资源、学校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结 合在一起,做到整合课程。
从实际情况出发去整理教材中的 可利用资源,从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及专业水准出发去积累教 学资源,是一名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
(二) 启发与引导学生探究的技能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有了新的教学任务——关注学生 的学习情感需求,引导学生从消极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帮助学生 在探究学习与交流中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师范生应掌握启发 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内容探究的技能,学会观察学生的行 为,猜测学生的学习想法,让学生成为教学内容的开发者。
试析在新课改下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其培养
试析在新课改下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其培养作者:胡玲玲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2期摘要:以新课标为标志的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讨论新课改下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教学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师范生;教学技能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10-01为了应对新世纪挑战,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他们的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之一,迅速掌握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仅是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技能关系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
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同样,新课程也为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转换及其培养提供了空间。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准教师在新课改下迫切需要提高其教学技能。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技能(一)教学技能的涵义与特征。
“技能”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
”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
它既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
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来掌握,在不断的训练和实践中得到巩固与发展。
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指的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教学专业上不断成长的过程。
这种发展有两个特征:一是表现为活动计划精细,活动成效稳定,保持着高水平,即确定性;二是内在的活动指令与控制系统富有弹性,能够适应新的任务和情境的变化,即变异性。
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生的调查
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生的调查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推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生为调查对象,旨在探讨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通过深入调查实习生的教学实践情况,结合相关理论和评价标准,构建出一套符合师范生特点的教学技能评价体系。
本研究还将分析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的理论体系,还可以为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教学技能评价体系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教学技能评价体系,尤其是针对高校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学技能评价体系。
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学者都对教学技能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国外,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如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这些评价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在国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不仅涉及了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还涉及了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
关于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研究,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
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一代的教学标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全面的教学技能和素质,地方高校师范生也应当在这一背景下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培养。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新课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要求新课标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在新课标下,师范生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技能:1. 教学设计能力:师范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学实施能力:师范生应当具备丰富的教学实施经验,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3. 教学评价能力:师范生应当具备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新课标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地方高校师范生在教学技能方面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培养。
二、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在当前情况下,地方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理论知识薄弱:部分地方高校师范生只重视教学实践,而忽视了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这使得他们在实际教学中难以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 教学实践机会不足:由于地方高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师范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实践机会相对较少,使得他们的实际教学经验较为匮乏。
3. 教学评价能力欠缺:地方高校师范生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培养力度不够,导致他们在教学结束后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地方高校师范生在教学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亟待改进。
通过上述对策的实施,地方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将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探索
·教改理论·教学技能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重要的专业素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相两个方面特点。
其稳定性主要是指有的教学技能不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组织教学、语言表达、“三字一话”等技能。
可变性是指有的教学技能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具有随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别是要随着教育理论的变化而变化。
正是这些可变的教学技能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一、教学技能的形成1. 教学技能的概念。
目前,对教学技能概念的认识还未统一,归结起来主要有活动方式说、结构说、行为说和知识说等四种观点。
各种观点从不同的侧面来认识教学技能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就回答教师教学技能究竟是什么,还没有达成共识。
有研究者综合各种观点,提出“教学技能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复杂的教学动作系统。
它既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一定方式经多次联系,使教学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的高级教学技能。
”这是目前对教学技能较全面的认识。
2. 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技能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课程理念中提出“注重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的目标和理念对教师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一在目标设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水平的目标;二要求教师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包括善于收集生活中蕴含科学知识的资源,学会储备、分类管理并有计划有目的的融入课堂教学中;三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技能,包括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引发学生交流和探究的欲望等;四使用多媒体教学技能,包括能够利用多媒体营造课堂学习环境,辅助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寻找学习资源等;五评价学生的技能,新课程强调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不但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试析新课改下生物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培养
为 未来教师的师范生的培养是基 础教育 课程改 革的重要铺垫。本文主 要讨论新课改下生物师范生的 教学 技能 及培养建 议。
关 键 词 :新 课 改
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结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 的必备基 本品 质之一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不 断深入 ,对教师 的教学技 能也提 出了新 的要求 ,生物师范生作为未来 的准生物教师 ,在这样 的背景之 下迫切 的需要掌握和提高其教学技 能。 1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教 学 技 能 1 . 1教学技 能的涵义与特征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 知识 的基础上通过练 习形成的稳 固 复杂 的教学行为系统 。它包含两个层 面 ,一是在教学理论 基础上按照 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 能;另 外就是在教 学理论基础上多次练习形成的达到 自动化水平 的高级教 学技能 ,也 叫 做教学技巧 。教学技能在实现教学创新、取得 良好教学效 果上有积极 作用 。教学技能是可 以通过练习来掌握 ,在训练 和工作 实践中得到巩 固 和发 展 。 1 . 2新课 程 理念 赋 予 教 学 技 能 新 的 内容 新课改要求教师开展互动性课堂 ,师生共同发 展 ,注重培养学生 的独立 自主性 ,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种 要求给课堂教 学改革 带来变化 的同时也赋予了教师教学技能新 的内容。教师教学技 能在新课程 的发展不排斥教师原有的教学技能行 为,而是要在原有教 学技 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新 的内容。在本研究 调查 的 4 o名学 校领导 中8 2 . 5 %认为教学基本功和专业基 础知识是对于准教师来说应该具备 的 ;7 5 %认为交流 、处事这些新课改下的教师技 能也是对于教师发展 比较重要的方 面。综合调 查及 新课 改教学 理念 ,教学技 能新 的 内容 有 :交流技 能、情感体验 技能 、创新改 革技能 、课 程评价技 能等 等。 这也就对师范生教育提 出了新 的要求。 2 .新课 改下教学技能的培养 2 . 1新课改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 的必要性 在教学改革浪潮之下 ,对学生 的培养要求教师能够在知 、情、行 各方面去关 心学生 ,集科 研与教 学艺术 于一 身 ,并且具有 创新意 识、 发现意识 、尊重学 生主体地位 的意识 。这就对教师技能提 出了新 的要 求 ,需 要 把 原 有 的 技 能转 换 成 适 应 新 课 改 的教 学 行 为 。 作为未来准教师的师 范生在 当今激烈 的就业竞争 当中要想 能挣 得 席之地 ,就必须在学校期 间努力加强教学技能 ,了解新课改 的要 求 并结合此要求不断提高 自身的素质 ,才有机会争取到就业单位 领导的 青睐 ,获得实现 自己人生价值 的机会 。 2 . 2新 课 改 下 生 物 师 范 生 教 学 技 能 的 培养 结合新课改的大环境 和生物学科 的特点 ,生物师范生在就 业要求 上就有 了新的内容。学校层 面应该如何培养他们 的教学技能呢? 2 . 2 . 1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 ,凸显教师职业 的专业化特征 教师要想 自如地调度课 堂、适应新课改 的需要 ,在具备 扎实的基 本功和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 素养 的同时还要有传授知识 的方法 ;能完 成传授知识的教学任务同时 ,还要善于培养学生 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新课改后的生物教材当中 ,我们会发现对学生 的情感 体验 、动 手能力 的内容增多了 ,例如很多 内容都是 以生物科 学史 的形式 叙述 ,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科研的艰辛 和喜悦 ,也学到 了一些 基本科研 方法 。所 以在对生物师范生的培养 的时候 ,专业知识 的夯 实是很必要 的,理论基础知识要求 严谨 的 同时 ,要更 加注 重实验 动手 能力 的培 养 。学校可 以将更多的专业知识 以探究 的形式传授给 师范生 ,让其在 得到专业知识 的同时 ,也领悟到更多知识 获得 的过程 和方法 ;要创造 更多 的条件让学生进入到实验室中动手操作 , 例如鼓励 学生抓住创新 计划 、创新大赛 、创新杯等契机 ,者是 对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一个 系 统 的锻 炼 过 程 。 那是不是专业知识掌握牢固后就可以作为一个合 格 的准教 师,心 理学 上的一项名为 “ 专业知识是否越多对 学生成长越有利” 的研究结
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
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引言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一直是教育界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内涵和要求1.1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内涵师范生教学能力是指师范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实施和全面的教学评价,能够应对多样化的学生需求和教学挑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内涵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学生关怀能力等方面。
1.2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范生应具有教学创新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应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能够整合各学科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和跨学科思维;应具有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能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2.1 专业课程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应首先从专业课程入手,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帮助师范生建立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形成系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
2.2 教育实习与实践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习,师范生能够接触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了解学校教学实际,锻炼教学技能,培养教学责任感和使命感。
还可以通过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如义教、家访等,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2.3 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学校应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师教研活动、教学讲座、校本课程建设等,为师范生提供专业的教育教学指导和支持,让师范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2.4 导师指导和团队合作导师指导是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指导,师范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自己的教学思维。
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1. 引言1.1 当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当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高校的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导致他们在教学中面临困难。
一些地方高校的教师培养模式较为传统,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
由于一些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受限,师范生们往往缺乏与实际教学环境接轨的机会,无法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需要改进,以适应新课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要求的提升。
师范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跨学科资源支持,才能提升其教学技能水平。
1.2 新课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要求的提升新课标的实施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教育变革的推进,新课标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要求师范生在教学技能方面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灵活应变、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新课标对师范生的要求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这也意味着地方高校师范生在教学技能的培养上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跨学科能力的提升,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地方高校师范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
2. 正文2.1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1. 教学资源不足:地方高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相对欠缺,师范生往往无法获得充足的教学实践机会,导致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经验和技能。
2. 教学理念滞后:一些地方高校在教学理念上滞后于时代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上,无法满足新课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要求。
3. 缺乏跨学科资源支持: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需要跨学科的支持和资源,但是地方高校往往缺乏这方面的支持,导致师范生在专业技能培养上存在不足。
4. 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待提升,无法有效地指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困境及其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困境及其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技能的内涵也更为丰富,传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顺应这种变革,必须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理论和技能的提高与教学行为的重塑,而这种转变与重塑本质上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内涵策略[作者简介]季晓华(1979- ),女,内蒙古赤峰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四川内江 641112)[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0年课题“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教育智慧的缺失及其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ter2010-011)[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70-02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场重大的教育变革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身、改变自己、在新课程中重塑自己,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新审视。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为了顺应这种变革,师范生必须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与教学行为的重塑,而这种转变与重塑本质上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一、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内涵的新发展顺应时代的变革,教师教学技能的内涵也应有所衍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的生命化。
所谓知识与技能的“生命化”是指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最大化的整合与利用,如同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视为赋予生命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
理论教学、技能培养是师范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最有效途径。
传统师范技能培养中,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各行其是,一度出现“唯知”“唯技”的困境。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其实质体现了知识与技能内在联系的割裂。
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地方高校是我国教育科研和教师培养的主要基地,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对于提高地方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环境的变化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革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就要求师范生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二、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现状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仍然存在,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不及时,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资源不足,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机会较少,导致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经验。
部分地方高校还存在教学设备和条件落后的问题,无法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四、建议为了更好地培养地方高校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我们建议地方高校要加强与社会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的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增加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机会。
地方高校还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优质的教学指导和辅导,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新课标的理论学习,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创新精神,提高其教学水平。
地方高校还应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规范培养,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各方的齐心合力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我们相信,随着各方面措施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逐渐向着信息化、全面素质发展等方向发展,同时也不断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评价作为一种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我国,教师评价的实施也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评价标准不够清晰、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等。
这些问题制约着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推广,也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因此,本课题旨在深入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评价问题。
通过对教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机制和评价结果的建构和完善,进一步促进教师的素质提高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研究内容1. 教师评价理论研究通过对教育领域内评价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探究教师评价的本质和基本要素,为教师评价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 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理念,构建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教师素质评价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3. 教师评价机制的建立制定教师评价机制,从教学质量、职业素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完善评价指标、流程和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4. 教师评价结果分析对教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挖掘评价结果中的优点和问题,为教师自我完善和工作改进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践探究等方法进行。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建构教师评价体系和机制。
通过实践探究对建构结果进行检验和优化。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将建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机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预期结果如下:1. 建立完善的教师素质评价体系。
2. 制定科学、公正、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
3. 提升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促进教师的素质提高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新课程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应用指导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学
方法
技能
专业
概述
教育
设计
教学
教师
技能 技能
师生
指导
教学
课程
指导 课
过程
技巧
内容摘要
在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为使课程改革能够落到实处,强调教师在改革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实现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具有双重专业性,即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结合。它要求教师既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又要 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承担课程改革的重任。为此,我们要认真评估已有的教学技能, 探索新形势下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师教学技能。
精彩摘录
这是《新课程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应用指导》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新课程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应用指导》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第一章课堂基 1
本教学技能
第二章调控教 2
学过程技能
3 第三章教学设
计技能
4 第四章师生沟
通技能
5 第五章学习指
导技能
第七章听评课技能
第六章说课技能
第八章教学观察与 评价技能
第一节教学语言技能 第二节教态变化技能 第三节板书技能 第四节讲解技能 第五节演示技能
第一节导入技能 第二节提问技能 第三节反馈强化技能 第四节结束技能 第五节教学组织技能
第一节教学设计技能概述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教学设计的要素 第四节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第一节师生沟通技能概述 第二节师生沟通的常见问题 第三节师生沟通的策略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考评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与考评体系研究报告一、前言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学的科学和艺术是建立在教师本身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的基础之上的。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广博、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他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同样,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掌握熟练的教学基本技能,就谈不上有好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有教学艺术,也就不可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更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而也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基本技能是教师把专业基础知识和现代教育及教学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从师任教的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作为职前教师,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水平不仅决定着他们教师入职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影响着他们以后在教育事业上的持续健康发展。
具有知识的人不一定就胜任教学,这只是掌握了材料。
(一)问题的提出1.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其中对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通过“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教师职前教学技能的培训与考评体系研究和实践,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
2.新课程改革需要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和评价等发生了深刻变化。
课改提出了诸多理念,比如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实施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如何导入、如何讲解、如何提问,教师经常面临的是如何启发、如何指导合作、如何引导探究,这使得即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会常常发现自己面临新的教学情境和挑战。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摘要: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代写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要求高师教育为其培养教学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范生。
实践证明,师生全程参与的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能使教师和学生同时成为“校本培训”的对象,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校本培训《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方针的重点,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我国教育活动的一大优势,但实践教育却相对显得十分薄弱,动手能力差是我国学生的一个明显弱点。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教育实践的时间长,且实践形式多种多样。
在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学习。
英国的教育实践也有两种形式:非正式教育实习和正式教育实习。
教育实践的时间根据秋、春、夏三个学期来安排,一般不得少于20周。
相比之下,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就显得十分薄弱。
一是实践时间短,一般6~8周;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只有实习,缺少见习和模拟训练,导致师范生不能很快适应教学工作、新教师成长进程缓慢等。
我们从提高学生适应日益变革的时代要求出发,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提出了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
一、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式的内涵全程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毕业前的一次性实习,它是一个教学过程,是“全程性”的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在不间断地进行的教学过程。
包括教师基本功训练、教育见习、教材和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学实践等内容[1]。
该模式设定:新生入校后即配发一套与本专业对口的小学教材,并分成若干教学实践小组,每组聘请一名任课教师为专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实践小组活动。
以教学技能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等为主要内容,通过每周固定一个下午的“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使师范生在校期间,结合各个学期和假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完成模式所规定的一系列训练内容。
新课程理念在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中的体现论文
新课程理念在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中的体现论文新课程理念在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中的体现论文论文摘要:新课标的实施对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2009年11月河南省举行的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展现了参赛选手的学识和风采,让我们感受到了新课标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坚定了我们实施新课标的信心。
但同时我们也从大赛中发现了高校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论文关键词: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英语新课标一、引言为期两天的河南省第七届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于2009年11月在许昌举行,笔者有幸亲历了英语专业组大赛的全过程。
通过对英语专业组大赛的分析,笔者发现新课改理念对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师范生在教学技能上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让人深感欣慰。
但大赛也暴露出高校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让人深感忧虑。
本次教学技能大赛以说课形式进行,来自河南省各师范院校的24名选手参加了英语组的比赛。
总体看来,参赛选手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较强。
具体表现在:语音标准,语调自然,口语表达流利;课件制作精美,现代化教具操作熟练;教学理念较新,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较为合理;英语书法美观,板书设计科学;多才多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较强,等等。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选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以教师为中心,在传授书本知识之外还注重发展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2003),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
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的教学原则相吻合(教育部,2003)。
依据选手们在大赛中的表现,我们感觉到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已渗透到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校师范生已基本上具备在未来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新课标的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相关推荐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摘要:教师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
本文分析了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改进现行教师评价工作的决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师评价改革决策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育评价改革,而教师评价改革又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
一、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评价目的不清,奖罚性评价占主导地位从理论上讲,教师评价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管理者对教师作出聘任、降级、晋级、加薪和奖罚等决策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依据,即奖罚性教师评价;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即发展性教师评价。
但是我国教师评价过分强调奖罚性评价,这种单纯运用利益驱动机制的自上而下的'评价,很难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更不能对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应有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这也是我们整个教师队伍素质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2、评价方法单调,盲目追求量化目前,很多学校在追求所谓全面、科学、客观的口号下,把教师评价搞得细而又细,项项量化,而且十分频繁。
这样的评价看起来似乎很严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既不实用,也不全面。
教师评价盲目地追求量化,还会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3、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处于被动地位目前的教师评价大多还是以领导为主,这种评价实质上是“官本位”、“领导即真理”的观念在教师评价中的体现。
在这种评价中大部分教师感受到更多的是对于自身的压力甚至威胁,而很难积极主动地去改进自己的工作、去关心学生的发展、去与其他教师合作。
同时,他们还会把他们的压力和紧张传导给学生、同事或者其他人。
教师这种失衡的心态必然导致其教育行为的扭曲,影响教育的正常发展。
虽然有些中小学校已经开始把教师、学生吸收到评价的主体当中,但是学生评价的权重极低,教师自评也只不过是走过场,真正评价的主体还是在学校领导层和各学科组的负责人等。
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新课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方向是打造高素质的课程开发人才和教学实践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师资队伍。
地方高校师范生是一个重要的师资源,如何促进其教学技能的培养,以适应新课标的教育要求,是当前师范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了培养符合新课标教育要求的教师,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应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培训。
一、增强师范生的课程多样性和实践性地方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因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教学资源和技术水平相差较大,需要建立多样化和实践型的课程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对新课标的课程体系有更深的认识,使他们对教学技能的优缺点有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通过观摩优秀课程等课堂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策略,增强教学互动能力。
同时,关注教育现实问题,如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学校的环境改善,让学生加深对教育实践的了解,增加对教学效果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技能。
二、注重教学技能的实际操作教育部要求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要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需要师范生具备高水平的教学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学实践课程,如实践教学基础课程、实习实践课程等。
实践教学基础课程可以通过讲座、观摩、研讨等方式组织,增强学生对教学技能的认识和理解。
实习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实地走访、交流访问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校内的讲师和教授也应向学生展示教学的实际应用,别具实际价值,真正达到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的效果。
师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实践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学理论知识,更要求他们有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地方高校应该建立一套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包括模拟教学实践、真实场景实践、实践考核等。
在模拟教学实践中,师范生需要在有专家、教授等响应者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演示活动,向观摩人员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
实践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的跟踪考核,针对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技 能评价 是 以一 定 准 绳作 出价值 判 断 的过
程, 它涉及 到对教育本质 内涵的理解 、 教育 理念 的科学 程度 , 教学方法 的把握 、 教学水 平和教学效果 的衡量等 诸多方面 , 是师范 生在教 学技 能训 练 中对 受训 者 的技
能水平是否达到培 训 目标 的判断 , 它对 师范生 的专业
新课 改 导 向下 师 范 生 的教 学技 能 评 价 研 究
陈 江 英
( 赣南师范学 院 现代教育技 术中心 , 江西 赣州 3 10 ) 4 0 0
摘
要 : 新课 标》 《 的颁布 , 为全体教 师( 包括职前教师和在 职教师 ) 学技 能 的评价 带来 了新 的思路 。在 分析 教
传统教学技 能评价弊端的基础上 , 据新课程倡 导的教 学评价观 , 依 从评 价理念 、 价策略 、 价模式三个方面提 出了 评 评
平 上 的发 展 。 ”
情感 、 态度和策略等。 () 3 树立 发 展 性 评 价 理 念 , 学 设 计评 价 指标 。 科 要突破传 统的以认 知为导 向的评价 目标的设计 , 融入 更多非认 知的能力衡量维度 。以被评价者实际发展 和 自主发展 能力 的形成 为 目标 , 重视被评价 者 自身 的纵
技能 的培养效果起 着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 新课 标 》 的颁布 , 为师范生及 全体 教师 教学技 能 的评价 带来 了
新的思路 , 改变课 程 评 价过 分强 调 甄 别与 选拔 的功 “ 能” “ , 建立促 进学 生全 面发 展 的评价 体 系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立促
关 学科知 识理论 的分 析、 把握 、 统合 还很欠缺 , 致使评 价 活动缺乏有效 的理论指导 。存在对新理论 的学 习 ]
程 与方法 、 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三个层面进行全面评价。 () 2 用适 时动态 方法来评 价师范生 的教学技 能行 为, 从研究教与学 的静态传 统方式 转向直接研究 动态
过程 。运 用形成 性评价 能充分 展示学 生的学 习能 力、
建立 自信。发挥评 价 的教 育功 能 , 促进 学生在 原有水
20 0 9年 1 O月
黑 龙 江教 育 学 院 学报
Ju a o e ogi gC l g f d ctn or l f i nj n ol eo u a o n H l a e E i
Oc . 0 t 2 09 V0 . 8 No. 0 12 1
第2 第1 8卷 0期
收稿 日期 :0 9— 4— 1 20 0 2
二、 新课程 倡导的教学评价观
《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 明确提出 : “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 调甄 别与选拔 的功能 , 发挥
评价促进 学生 发展 , 教师 提 高和 改 进 教 学 实践 的功
能 。 ”
基金项 目: 江西省教育科 学规划重点课题 (5 D 7 ) 0 Z 0 1 及江西省教改课题
技能训练 的效果 。
、
传统教 学技能评价 的弊端
传统的教 学技 能 评 价虽 然 对 教 学技 能 进 行 了分
类, 建立了教学技 能 的训 练 模式 和评 价 系统。但评 价 指标研究教师如何教多 , 研究学 生如何 学少 ; 究传统 研 教学技能多 , 研究 新课 程下 的教 学技 能少 。随着课 程 改革的 日益推进 , 弊端 日益显现 。 1 .现有的教学技能评 价体 系 , 由于评价 目标 和要
基于新课 程的教 学技能评价体 系的构建 , 当前 高师院校教 学技 能的有 效评价具有一定 的参考 价值 。 对
关键 词 : 新课程 ; 学技 能; 教 评价 中图分类号 :6 2 0 C 4.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1— 86 2 0 )0一 o 5—0 10 7 3 (0 9 1 o 6 3
求建立在传统 教学基 础上 、 评价 环境基 于传统 教学 模 式、 评价指标应对传统教 学要求 ; 体系大多局 限于 指标 定性分析 , 指标 权重 ; 缺少 或者 即使有 指标权 重 , 已 但
不适应新 课程下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 的实际要求 。 2 .教学评价理论基础 研究 薄弱 , 对与此 类评价相
为此 , 高等师范 院校要探 索新课 程下科 学 、 合理 的评 价 观, 改革评 价模式 和机 制 , 构建 新型的多元 化 的教学技 能评价体系 , 促进新 型师资的培养 , 确保 新课程 的顺 利
实施 。
一
方 法单一 , 学生参 与积极 性不 高 , 自我反思环 境欠佳 , 缺 乏交 流互动等问题。 4 价 活 动 受 限 于 固定 教 室 , 价 时 间没有 保 .评 评
障, 评价 时间不 充裕 是 目前教学技能训练 的一 大问题 。
由于课 时有限 , 生 的点 评 , 师 特别 是 同学之 间的互评 , 没有充裕 的时 间展 开 , 往往 仓促结 束 。导致评 价者 的 评价欠考 虑 , 被评价者不能深入领会他人 的意见 , 对教 学技能评价形成 不 良影响 , 在一定 程度上影 响 了教学
作者简介 : 陈江英 (93一 , , 16 )女 江西赣州人 , 副教授 , , 硕士 从事现代教育技 术教学研究 。
一
6 — 5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 评价不仅要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 而且要 发现 和发展 学生多方 面 的潜能 , 了解学 生发展 中的需 求 , 帮助 学生认 识 自我 ,
不 敏感 , 对新课程 下的教学技能评价研究 的力度不够 , 对 新领域 开拓的魄力不足等 问题 。 3 存 在评价 目的不 明确 , 价 主体性 缺失 , 价 . 评 评
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 体 系” , 对 当前教 育形 势 , 应 高师 的教学技能评价也应该 以此 为出发 点和主要依 据 相应地作 出调 整 , 建立 适应 于新 课改 的教 学技 能 的评 价体系 , 打破长 期制 约 我 国教 师教 育 发展 的“ 颈” 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