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精2011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
全国201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答案
全国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4课程代码:1009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45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 唯物主义B. 可知论C. 辩证法D. 认识论3.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D.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4. 哲学上的一元论是指承认( )。
A.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B. 世界是物质的C. 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D. 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5.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
A. 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 向好的方面转化D. 向高级方面转化6.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
A. 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 对立面的相互排斥D. 力的对抗7. 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当采取的方针是( )。
A. 全盘否定B. 全盘接收C. 批判为主,继承为辅D. 批判地接收8. 在真理观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A. 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B. 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C. 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否认真理客观性D. 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9. 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
A. 唯心主义经验论B. 认识论的唯理论C. 认识论的唯物论D. 认识论的辩证法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矛盾的观点B. 实践的观点C. 普遍联系的观点D.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11.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指( )。
2011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 B.圣西门、欧文C.黑格尔、费尔巴哈 D.斯密、李嘉图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9.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唯理论的错误D.经验论的错误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1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C.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产品的质量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A.政治立场 B.经济地位C.思想观点 D.文化水平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A.m:v B.v:mC.m:(c+V) D.(c+v):m2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市场供求关系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1.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22.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A.生产资料采购时间 B.原材料储备时间C.停工时间D.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2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25.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具有不同等级D.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26.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C.垄断的银行资本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27.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C.浮动价格 D.固定价格28.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9.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含答案)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2)本质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含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作用: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
简述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
答: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
(4)竞争的范围不同。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C)A.培根、洛克B.圣西门、欧文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D)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C)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D)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B)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D)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9.感觉、知觉、表象是(A)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C)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唯理论的错误D.经验论的错误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B)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1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C.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产品的质量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D)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A)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C)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B)A.政治立场B.经济地位C.思想观点D.文化水平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D)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A)A.m:v B.v:mC.m:(c+V)D.(c+v):m2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B)A.市场供求关系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1.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A)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22.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A)A.生产资料采购时间B.原材料储备时间C.停工时间D.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2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C)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B)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25.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B)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具有不同等级D.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26.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D)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C.垄断的银行资本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27.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B)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浮动价格D.固定价格28.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C)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9.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C)A.工人阶级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D)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
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靠科学性来保证(2)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2.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正确认识了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实现预期目的。
如果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须受到规律的惩罚。
(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3.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答:(1)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实现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第一,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是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第二,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体,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作用。
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答(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也是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5.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1)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从而增加或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量。
(2)最低准备金率改策。
提高最低准备金率会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降低最低准备金率则会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绪论 1.马克思主义最崇绪论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答:实现共产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什么?答: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什么?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答: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1.时间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维性。
2.意识的产生、本质是什么?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意义?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含历年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人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利,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简述时间按的基本特点和其基本形式。
答: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客观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是深刻的,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木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答:(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5、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4. 中国古代的“元气说”和古希腊的“原子说”是属于(D)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9.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的总和。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来源:考试大-自考站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 意识的本质是(A)(C)A.人脑的机能B.事物自身C.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D.人脑的条件反射4. 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5.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6.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7.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货币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8.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货币资本B.流通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9.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C.生产方式D.地理环境来源:考试大-自考站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1、简述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答: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2、简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答:(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这是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
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
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
主要指教育。
3、简述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征答:(1)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2)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即超额利润;(3)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即农业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4、简述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答: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指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5、为什么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答:(1)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0-7单元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1简答题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或静止等,都是处在量变过程中的状态,它们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属于质变。
二者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量变开辟了新的道路;二者互相渗透。
2.简述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内容。
国家的政治职能是统治阶级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国家的社会职能是社会公共管理,即:国家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公共事物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和理论意义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被派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这一特点所决定的。
具体地说:1.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它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惟一标准。
2.这个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这个问题也是人们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4.简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及其表现。
全国2011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评分课程代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品质C.理论核心正确答案:A(1分)注解: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1分)注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C.物是感觉的集合正确答案:D(1分)注解: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那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片精神(“理念气“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邻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概念C.相对主义的观点正确谜底:A(1分)注解:XXX: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史的观点看问题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正确答案:C(1分)注解:粮食同稻谷、小炭、大豆、高粱之间的关系如同水果和苹果、梨、桃等的关系,是一种普遍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基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正确谜底:D(1分)注解: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充裕体目前“度”中,因此,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规模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总结
简答一、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其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世界三大工人企业爆发,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四、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答:(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020年编辑)新全精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
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⑵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⑶无产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 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⑵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⑶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⑷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⑵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 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⑵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
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2)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1、4、7、10)
2011年1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 )0-5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1-34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1-36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C )1-51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D )1-57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 )1-55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一种( C )1-86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A )2-93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B )2-95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D )2-107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1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C )3-177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C )3-138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13.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级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必然有所不同,产生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即为极差地租2
差地租I与级差地租Ⅱ,虽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在二者的关系上,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
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
2.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
3.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自考资料,自考白皮书,自考历年试题和答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实践是1、认识的基本来源,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1. 什么是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克思基本原理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对于认识和改造社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实在的基本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并通过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前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以及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指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不平等。
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包括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有计划的经济管理。
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并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
5. 马克思基本原理对现实社会具有什么指导意义?马克思基本原理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引着人们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矛盾。
马克思基本原理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鼓励人们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来推动社会进步。
马克思基本原理还倡导了社会公正、平等和人类解放的理念,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提供了思想支持。
2011年07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 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与时俱进 B .综合创新 C.理论联系实际 D.发展马克思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A. 持续性 B .绝对性 C. 一维性 D.伸张性5.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D. 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绝密★考试结束前A. 坚持实践的观点 C.坚持辩证的否定 6.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A .事物的内部矛盾 C.事物的主要矛盾 7•“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 B.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事物的外部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8.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A. —致的B.不一致的C. 同时的D.不同时的9•“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 列宁D.毛泽东10. 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说的是认识的()A.辩证运动B.绝对运动C.相对运动D.辩证否定11.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的是()A.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B.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C.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2.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社会关系B.经济关系C.交往关系D.竞争关系13.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4. 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A.和平发展B.暴力革命C.渐进改革D.文化宣传15.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具有自我意识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制造使用工具16. 在商品赊购赊销中,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1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商品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劳动力成为商品18.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19.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C.普选制D. 多党制20. 合称为流通资本的两种资本是()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C.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D.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21.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V+m)=lic B」(V +△ v+m/x)=ll(C+ △ c)C」(C+V+m)=l(C+ △ c)+II(C +△ c)D」l(C+V+m)=l(V+ △ v+m/x)△ v+m/x) +II(V+22. 平均利润形成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A.生产成本上下波动B.平均利润上下波动C.价值上下波动D.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3.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 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B. 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D. 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24.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A.国家垄断资本B.金融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D.借贷资本25. 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A.卡特尔B.辛迪加C.混合联合企业D.康采恩26.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生产要素市场化B.资源配置国际化C.国际分工普遍化D.市场经济一体化27.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A.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B.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C.工农联盟D.无产阶级专政机关28.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A.公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B.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29.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资分配30.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B. 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
资本主
时间里,
国变成为世界上位居前列的经济政治军事强国,
得到充分体现。
展壮大。
(2)
下建立起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3)
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
古等与我国的情况有同有异,
后民族独立风起云涌的时代,
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2)
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3)
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4)
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5)
义的实践中有这样那样的弊病,但它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6)
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
级专政。
政权。
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
进入无阶级社会。
(2)
家领导。
(3)
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力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
民主的国家政权。
(4)
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
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
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
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
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4)
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
费品实行按劳分配;④商品经济消亡;
⑥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2)
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概括: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2)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