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与蔺相如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将相和教案第一课时(实用6篇)

将相和教案第一课时(实用6篇)

将相和教案第一课时(实用6篇)将相和教案第一课时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幻灯片)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

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3.再默读这一大段。

同时思考:(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4)轻声读第八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②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请大家找找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

这儿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磕、碰?③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④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的很被动呢?⑤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

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

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

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6)复述完璧归赵(提示: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梗概进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说课稿(第一课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说课稿(第一课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说课稿(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的故事。

通过廉颇与蔺相如的争执,以及后来他们的和好,展现了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宽容大度的品质。

课文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较高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人物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明白宽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人物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历史背景,丰富学生认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廉颇与蔺相如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人物品质。

4.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品质教育。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朗读、讨论、作业等方面进行。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多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多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2 第二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第一课时) 第三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第四课时) 第四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教案第五篇:《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完璧归赵教案更多相关范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创教案一、导入t: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吗?有谁知道它的本意和喻意呢?s:“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t:很好,请坐。

事实上,完璧归赵不仅是一个成语,还是一个典故,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板书题目)(过渡:——在深入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文体以及背景。

)二、背景介绍t:本文的作者发愤著书,终于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s:(齐答)司马迁t:没错,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

(板书作者)司马迁呕心沥血,创作了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记》,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段2分钟的音频,这段音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大家听的时候,注意积累朗读技巧,同时体会蔺相如的思想感情。

并思考本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体现了相如的哪些品质。

)三、听音频。

(板书:人物形象——例子——叙述技巧/表现手法)四、分析课文与课堂问答t:好了,刚才大家都听了《完璧归赵》的音频,相信“相如智斗秦皇”的场面也历历在目。

那么,现在又谁愿意吃第一只“螃蟹”,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讲讲自己听了完璧归赵的故事后,有什么感受?觉得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举例说明。

s1:我觉得相如很勇敢,比如文中写道??t:嗯,很好,那你认为这里作者运用了哪些叙述技巧和表现手法呢?s1:??s2很聪明,睿智,观察力强,比如??????附:《板书》人物形象———事例———叙述技巧/表现手法1 机智、冷静、善于观察夺心理2 爱国、善于辞令、不畏强暴威吓、说理神态3有勇有谋归璧、脱身心理《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一课时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一课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赵国大事纪年表
赵惠文王年序
大事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 赵惠文王十七年(前282) 赵惠文王十八年(前281)
廉颇伐齐,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晋。 蔺相如完璧归赵 秦伐赵,拔石城。
赵惠文王十九年(前280) 秦复攻赵,杀二万人。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 渑池之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本文写了哪几个故事? 明确: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 1—2段:廉蔺简介 3—13段:完璧归赵。 14—16段:渑池之会。 17—21段:廉蔺交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完璧归赵经过
秦王无意 偿城
相如妙计 取璧
相如陈词
无礼:只在章台接见蔺相如,礼节傲慢。 失信:秦王把璧传给美人和侍从观赏,没有提偿城
之事。
假称璧有瑕,把璧骗回。 怒斥秦王无礼,持璧倚柱而立,以同归于尽作要
挟,令秦王不敢强夺。 勇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才予璧,拖延时
间。 派随从换上平民服装,由小路把璧带回赵国。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文背景: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
。公元前283年,秦军伐魏,燕赵救之,迫使秦军撤 退。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但当时秦国正以主力 攻楚,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所以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大举攻赵。但秦国却从未停止过对赵国的威胁。廉颇 和蔺相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他们是在 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 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 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 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 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 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 搜集 史料, 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了 丰富的材料。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 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 文献。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替 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遭受宫刑。后发奋完成 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



1、负: ①秦贪,负其强 ②宁许以负秦曲 ③肉袒负荆 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决负约不偿城
凭借,倚仗 使动用法,使……担负 背负 辜负 违背


2.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凭借 ②君何以知燕王 介词,凭借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介词,把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介词,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 ⑥宁许以负秦曲 连词,表目的,来 ⑦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介词,因为 ⑧秦亦不以城予赵 介词,把
客观上:秦国还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
主观上:蔺相如—智勇双全 智:审视度势之智 随机应变之智 勇:敢挑重担之勇 不怕牺牲之勇
知人论事之智 争取主动之智 不畏强暴之勇
当堂整理
1、进一步整理自己的学案。 2、清出底子,做到堂堂清。

学科班长做好评价统计工作。


特殊句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蔺相如者,赵人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求人可使报秦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 城”?
秦国不合礼数: 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 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 “左右皆呼万岁”,以城换璧,秦并未 占便宜,谈不上胜利,用不着欢呼。 秦王表现出对赵使者的轻慢无礼,不尊 重外臣,因此相如断定秦王“无意偿城”
课前准备: 课本、导学案、积累本 释放你的激情:大声朗诵课文,力争成诵 课堂目标:激情高效
惜 时 高 效
全 力 以 赴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司马迁
学习目标
1.准确掌握“均”“负”“以”的意义及用 法,能准确辨析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2.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熟练运用“对、调、 补”的方法翻译重点语句。 3.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精神。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目标1.明白得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在明白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情况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那个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明白得三个故事的缘故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刻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二)自学本课生字词,明白得“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三)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自学和明白得本课生字新词。

(二)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发爱好。

教师能够先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之后问:看到课题,你们想明白什么呢?设计那个问题,实际是在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等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诸如:我想明白“将”和“相”是谁;我想明白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明白他们什么缘故和好等;教师能够适时激趣。

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明白的答案。

(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刻,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刻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1.指导读准字音。

本课的生字尽管不多,只有7个,但有好几个差不多上学生专门容易读错字音。

允:y(n组成词“承诺”,不要误读成r(n。

颇:p#组词“廉颇”,不要误读成b#。

侮:w(组词“侮辱”,不要误读成w&。

2.指导认清字形。

本课有许多生字的字形都容易错,可采纳“以熟带生”的方法把握字形。

如“璧”与“壁”相近,“壁”是熟字,墙壁,与“土”有关,因此是“土”字底。

而“璧”是一种宝玉,是无价宝,因此下面是“玉”。

如“允”与“充”相近,“侮”与“悔”相近,“颇”与“波”相近,教师一定要指导同学进行区分,从而记住字形。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同时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由于故事年代久远,因果关系错综复杂,课前可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情况,为学文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能力。

所以教学本课时我将(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

(2)引导学生亲近文本,通过抓文中重点词句,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并以此提高语言感受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抓文中重点词句,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了解时代背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几个故事。

4、学习“完璧归赵”,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抓文中重点词句,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时代背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文章中故事的前因后果及相互联系。

教学过程一、质疑问题,引入主题导入,检测预习情况,提问:1、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是有几个小故事组成的?2、你给这三个故事分别取了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3、课题中提到的:“将”是谁?“相”是谁?既然有“和”就说明他们曾经“不和”,那为什么“不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第16自然段,找出“不和”的原因。

师: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而没有其他的能耐呢?蔺相如帮赵王解决了许多难题,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语段一: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将相和》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二、辨字组词。
璧(和氏璧 )颇( 廉颇 )栈( 客栈 )渑( 渑池之会 )
壁(墙壁 )顾( 顾全大局)浅( 浅水 )绳(绳子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攻无( 不 )(克 ) 战无( 不 )(胜 ) 无价( 之 )(宝 )
理(直 )气( 壮 ) ( 完 )(璧 )归赵 齐( 心 )协( 力 )
四、解释词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新部编本(第一课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新部编本(第一课时)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第一课时)三亚市第一中学语文组周圣余【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提高朗诵、分析、概括能力,学习《史记》塑造人物和组织材料的技巧。

3、感受廉颇、蔺相如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习《史记》塑造人物和组织材料的技巧。

【教学难点】提高朗诵、分析、概括能力,学习《史记》塑造人物和组织材料的技巧。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作者的生平故事(PPT投影)他从小学习十分刻苦,博览群书。

20岁时开始到全国各地游历。

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

他走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痛哭流涕。

他来到曲阜瞻仰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学行古礼,以此表达对孔子的怀念。

他是一个真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

他的父亲是太史令,有志于整理中华数千年历史,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

但他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时间、精力、才学都不够,所以希望他儿子帮他实现这个宏愿。

在父亲临终之际,他对父亲发誓说:“我虽不聪敏,请容许我把您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绝不敢有缺漏。

”不久,他接替了父亲太史令的官职,开始编写这部著作。

不久,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

汉武帝询问他对此事的意见。

他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

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

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

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陛下。

”武帝听了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叛徒强辩,是不是存心反对朝廷?”便把他关进监狱。

《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

《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

《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通用8篇)《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6《将相和》第一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6《将相和》第一课时(课件)
6 将相和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 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 成功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 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廉颇:赵国大将军,与白起,王翦,李 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蔺相如:赵国上卿,著名的 外交家、政治家。
小组合作探究
练习生组合讨论,边速读边圈画出描写蔺相如 的关键语句,在旁写下你体会到了蔺相如有什么样 的品质? (1)一位同学先演绎关键句段。 (2)组内另外一位同学借助投影赏析。
⑦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 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qiǎng) 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这柱子上!”
A1:一位同学任选一个词语造句,两位同学根据所听句子划掉相关词语。
zhào
chén yì
召集 大臣 商议 解决 称赞
nuò diǎn
zuì
商量 允诺 典礼 得罪

qiè

dǐ yù

胆怯 示弱 拒绝 职位 抵 御

huà

páo qiǎnɡ

划归 侮辱 战袍 强 逼

和璧
无价之宝 同心协力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 廉颇还高。
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 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高级挑战:5秒时间,读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
看到多少内容?
和和氏氏璧璧已已经经送送回回赵赵国国了了。。您您如如果果有有诚诚意意的的 话话,,先先把把十十五五座座城城交交给给我我国国,,我我国国马马上上派派人人把把 璧璧送送来来,,决决不不失失信信。。不不然然,,您您杀杀了了我我也也没没有有用用,, 天天下下的的人人都都知知道道秦秦国国是是从从来来不不讲讲信信用用的的!!

第三周 《将相和》第一课时

第三周 《将相和》第一课时

预设 流程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出示课件 3)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
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 失信 抵御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负荆请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 5)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
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5)
2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 6)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 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 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 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 点。 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 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 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将相和》第一课时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简介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历史故事,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历史故事,今天的课文就是根据它改编的,写了三个小故事。

是哪三个小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默读任务:1、掌握生字词;2、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1、师出示生字:招学生读后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

2、师:学生理解课后第4题的词。

3、师: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学生回答:(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四、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师: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生理解: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

师指名读2、3节,生解释“和氏璧”;老师要求学生思考回答:赵王接到信为什么非常着急?生:不知道怎么做好师:齐读4、5节师:蔺相如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6节生回答师:蔺相如是怎样造成秦国理屈,完璧归赵的?师出示挂图,学生自渎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点;学生口述过程师:这表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生: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师:结果怎样?齐读第10节生: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师: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为最高一级的大夫。

五、师:“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是什么生:起因是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而完璧归赵。

六、师:自学下两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和氏璧既然已经回到自己手中,蔺相如再说话可就——理直气壮了。谁能 读出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来?(抽生同时提醒学生:现在,我们就是秦王,听听蔺 相如的话。)
秦王们,你心里想什么?(预设交流:可别真的摔碎了和氏璧,哎哟,这可不 行…….)也恰恰是这个“撞”字,你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交流:勇敢、 无畏。)是啊,这真是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大无畏精神呀!板书。
在学生汇报蔺相如支持赵王去渑池赴约时,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就是赵王, 正在犹豫不决时。同学们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赵王说。
2)、蔺相如的胸怀宽广主要体现在不与廉颇计较,躲避廉颇。重点引导学生 体会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语,指导学生表演,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文章的结尾写到:他俩“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时,教师适时讲解他俩是怎 样辅佐赵王,使赵国强大起来的,以此向学生渗透团结的重要性。
4、大大方方 我们来合作读读第九段,我读旁白,大家读蔺相如的话。 同学们,放下书,回顾完璧归赵的故事,我们可以用这样一组关联词来总结: 在这场和氏璧的争夺战中,之所以有“完璧归赵”的结果,是因为 ------------------------.(生添:蔺相如不畏强敌,勇敢机智,……) 5、不辱使命 当然,作为强大一方的秦国对赵国的威胁并没有因此结束,几年后的渑池之 会中,蔺相如更是面对秦王对赵王的的侮辱,说出了怎样的话?(生读蔺相如的话) 来一起告诉廉颇,蔺相如是靠的耍耍嘴皮子立功的吗?靠的是什么?(预设交流: 面对强敌,蔺相如靠的是拳拳爱国之心,过人的谋略和勇气取胜) 6、顾全大局就是这样一位在敌人面前勇敢无畏的上卿,面对廉颇的这些片 面评价时却说出了怎样的话?(抽生读),你听出了什么?(预设交流:蔺相如回避廉 颇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 四、将相之和,品名著之魅力 同学们,我们尚且听出了蔺相如的识大体、顾大局,更何况是大将军廉颇呢! 来看 60 页的插图,廉颇与蔺相如共同的爱国情怀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

6《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6《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描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顾全大局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热爱祖国的精神。

从结构上看,全文的三个小故事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紧密相联的,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学情分析】名著的故事情节性强,学生易于阅读,但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层上,因此在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强、划”等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6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师导入:今天学习的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板书“将相和”,这个课题该怎么读呢?成语“出将入相”,出征可以做将帅,入朝可以做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

之后又过了一百多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了这个故事,课文就是根据它改编而成的。

2、指导读音:将相jiànɡxiànɡ,齐读课题。

二、游戏激趣,指导方法1、出示词语,你记住了几个词语(记时5秒)诚意和氏璧信用秦国推辞2、阅读下文,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记时10秒)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

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

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3、交流:比较之前的方法,这次你是用什么方法阅读的?阅读提速方法之一圈画关键语句,连词成句地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10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10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10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篇一〖目的1)学习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

2)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协作精神。

3)学习词类活用:使动、意动,掌握虚词用法。

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重点、难点1)写作技巧、波澜、刻画、悬念、虚实,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在古文中分析体会,为写人物小传铺垫。

2)巩固已有的词类活用知识,在翻译文句中体会上下文意,准确辨识其语法特征,并翻译准确活用的词。

3)结合课后练习的短文:王渔洋、李晚芳的文章,学习质疑的方法,找疑点,如何质。

4)掌握虚词用法:耳、乃,者、所、而。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关于司马迁和《史记》(见课后韩兆琦文)(二)关于本文背景的介绍。

一、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战国后期,秦最强大。

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又一说,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关中之秦为合纵;秦居关中,六国居山东,六国服秦曰合纵。

本文是说合纵之势中的。

二、据课文内容,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距秦灭六国前220年差63年。

此时,秦经百余年变法强国,已相当强大。

于前312年败楚军百万之众于重丘。

又于前299年拘囚楚怀王。

于战国期间,秦已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战国期间有纵横家——士,进行“合纵连衡”,秦以“连衡”攻山东六国,六国以合纵对付西方的秦国。

当时,“合纵”之策已破,秦方得势于“连衡”(合纵连横以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

战国时的士,是各种人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廉蔺,都是当时的士。

秦孝公于前356和前350年(迁都咸阳)两次任用商鞅变法“内修法度务耕织,外连衡而斗诸侯。

”秦国变法以后,使得国家制度改进,士、民都有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又向外扩张领土,国力日益强大,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秦人怨赵,由于当时尚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标志
•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 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资治通 鉴》
渑池
战国七雄,秦国最强。对付楚国,无暇顾赵
1.缪贤 mi ào 姓氏 2.肉袒负荆 tǎn guà n 建筑物的一种 3.列观 jù傲慢 4.礼节甚倨 nì 斜看 5.睨柱 mù同“穆” 即秦穆 6.缪公 huò 古代煮食物的大锅 公 7.汤镬 mǐ退却 8.左右皆靡
文章思路
思考: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全文按 怎样的思路展开叙述的? [明确] 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 ①第1段: 廉蔺简介 ②第2--5段: 完璧归赵 ③第6--7段: 渑池之会 ④第8段: 将相和(负荆请罪) 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
指示,指给...看
约束,信约、规定
⑸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美人,妃子、姬妾 (6)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小结:①打破思维定势。
②结合上下文语境。
你知道吗?
交友习语
1 誓同生死的朋友叫____________ 刎颈之交 。 竹马之交 。 2 自幼相交的朋友叫____________ 3 年岁差别大、辈分悬殊结成的朋友叫______ 忘年之交 4普通百姓结交平等相处的朋友, 叫_________ 布衣之交 5友谊最深的朋友叫____________ 。 世交 君子之交 6看上去平淡,实际上很重道义的朋友叫________ 点头之交 7交情不深,仅见见面,点点头的朋友叫________
司 马 迁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基础知识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 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能力培养目标:疏通文本,提高阅读文言文能 力。 情感培养目标:认识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 处。
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 文学家。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司 通史。亦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马 迁 共130篇。 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 期近三千年的历史。 鲁迅: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12本纪 30世家
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 政绩。
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 出人物的事迹。 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 事迹。 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 事件。Biblioteka 史 记 分 类70列传
10 8 表
书 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 革。
背景简介:
公元前三——四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 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最强大, 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 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 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 财务。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 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 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 强秦抗争的故事。
宾语前置句的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 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以“是”、“之”为标志的 宾语 前置。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 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 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 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 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 形式。 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并且整理。 2、背诵第8段。 A类同学在以上基础上,把学案拓 展延伸的名句背过。
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
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
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构成
的介词结构居多。
申之以孝悌之义。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 热爱祖国; • (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作业:1、找出第6---8段的文言知识点,
展示安排:
展示内容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探究4
展示组 展示方式
1组 C ①
后黑板
3组B①
后黑板
5组 B ①
后黑板
7组 B ①
前黑板
要求: 书写认真,作答规范,表述简洁准确。 目标: 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立体任务: 展示同学展示 非展示同学找出并朗读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精彩的语言片段。
点评安排:
一、简介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
廉 颇 者 , 赵 之 良 将 也
蔺 相 如 者 , 缪 贤 舍 人
文章开头与一般传记写法相同,介绍了廉 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为什么详略各异? 对两个人物出身情况作必要交待。这是史 传文的一般特点。 介绍廉颇较详;介绍蔺相如极为简略。一 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 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对比 鲜明,为下文两人矛盾的产生埋下伏笔,作了铺 垫。
•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戍卒叫,函谷举。
• 【注意】:

• •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 相近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 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 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 宾句式。 在 翻 译 时 , 要 调 整 语 序
点评内容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探究4
展示组
1组
3组
5组
7组
点评组
要求:
2组 A②
9组A②
8组A②
4组A②
落落大方,声音洪亮;辨析对错,总结规律;上下 互动,质疑辩难。最后点评书写质量,为督促同学 练字。
立体任务: 其他同学用心听,动手记,动脑思考勇于质疑,提升自己。
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 ⑵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⑶布衣之交 ⑷请指示王 拜,授予官职 患,忧虑,担心 布衣,平民.
合作探究 内容:
“合作探究”: 完璧归赵(第2—5段)
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再A帮B、B帮C。A要帮助全组拓 展思维。 2、针对自己的疑难地方讨论,切中问题要害,不 要绕弯子。 3、学习小组长要协调组织, 整合智慧,达成共识。
目标:
参与积极,讨论高效,尽最大努力将问题全部解决,A 层同学要注意方法的总结。B、C层同学组织整理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