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文章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研究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构

建策略。首先分析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彰显化学课程的特点与价值,又能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与综合素质。其次,依据化学教学规律与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简要阐述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一是科学树立教学目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二是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三是巧妙运用模型与动画模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四是注重化学思维的引导,提升学生化学认知水平;五是加大化学实验教学力度,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很多新型教育理念被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为其中之一,近些年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相继落实,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也明确了其地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导学生学习,是希望学生通过深入探究学习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推动自身学习与成长的利己利人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是如此,需要切实加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化学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将学生塑造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然而,目前高中化学课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也阻碍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故此,本文就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展开讨论。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综合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而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以及正确价值观等。在不同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体现是不一样的。化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而且包含了很多实验,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核心素养的体现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若是围绕这些要素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可以提升学生

综合素质以及化学教学实效性。究其根源,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主体性等。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唯分数论、唯成绩论,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甚至直接通过“灌输式”教学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则不一样,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化学方程式、化学概念等知识,还要秉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原则带领学生探究其背后的原理,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地记住化学知识,而且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均得到提升。此外,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这样一来,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畏惧、抵触心理,改变他们对化学这门学科枯燥、乏味的认知,还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无形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比如运用化学知识保护环境的态度与能力

等[1]。综上所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化学教学,不论是对课程教学还是对学生成长与发展均是有意义的,既可以彰显化学课程的特点与价值,又能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与综合素质。

二、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科学树立教学目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最终的归宿,也是出发点,具有调控和支配整堂化学课的作用。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持续前进、不断发展的过程[2]。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每个主题、模块、学

段与课时目标的契合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而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以《硫及其化合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1.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原子结构等;2.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含硫物质及其相关化合物之間的转换关系,能够由物质性质联想到物质用途;3.引导学生探讨工业制取硫酸的环节,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防治酸雨的具体措施,以此增强学生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与社会责任。

再以《原电池》一课为例,这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是重要的知识点,涉及能量转换的相关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原电池理解并掌握电解池与金属的防护与腐蚀措施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1.引导学生通过火力发电能量转换过程清楚地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与

能量变化等;2.带领学生研究伏打电池,了解铜锌原电池能量转化的本质,以此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3.指导学生课后尝试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自制电池,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思维;4.使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在变化过程中化学物质所发挥的价值,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化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大到科技、建筑、运输、生产等,小到食物、衣服、药品、工具等。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与化学的距离很近,甚至每天都会接触到。然而,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都是由教材上获得的,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转移到自己的头脑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生活与化学完全隔开,甚至认为“生活是生活,理论是理论”。这种缺乏情感体验、生活体验支撑的化学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而且他们的掌握情况也会不理想,想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思维逻辑更是天方夜谭[3]。因此,基于学科核

心素养理念组织化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围绕化学教学主题挖掘相关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合理创设与历史、科技、生活等有关的真实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意义,从而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并建构自己的化学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4]。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醇的催化氧化生成醛”这个知识点前,可以结合“生活中经常看到交警查酒驾,交警是利用乙醇哪个性质或者说

是什么化学原理去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驶呢?”或“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人

喝完酒后脸上红彤彤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类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又如:在给学生讲解“酯化反应”知识之前,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我们有没有发现,当炒菜的时候同时放入料酒和醋,炒出来的菜会特别香,这

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贴合学生现实生活,既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又能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心理,使学生保持向上的学习动力。在这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