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衣箱中蟒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剧衣箱中蟒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辽宁丝绸》 2019年第1期
〔摘要〕昆剧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昆曲表演艺术的服装,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针对昆剧大衣箱中的“蟒袍”进行研究,探究戏剧服装所蕴含的内在文化,注重
对其传统款式结构的学习并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其独特的传承方法,将传统的剧装文化运用到
现代服饰中,为戏剧服装业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寻求一条可持续之路。
〔关键词〕昆剧衣箱;“蟒袍”;文化;传承
“戏衣”又名“剧装”,俗称“行头”,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出时,演员们扮演的角色所
穿着的服饰。
戏曲服装历经明清时代的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今日的衣箱规制。
本文将深入研
究戏剧服装的内在文化,学习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着重探讨蟒袍的款式结构以及未来
的发展状况,了解它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以及传承的历史文化内涵。
1 苏州昆剧服装产生的时代背景
1.1 昆剧戏衣的渊源
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中最为古老的一种,也被称作“昆山腔”、“昆曲”等,它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突出的艺术文化与
历史价值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
[1]
研究中国戏曲遗产、戏曲传统,就绕不开昆剧以及昆剧服饰,昆剧服饰是昆剧艺术的一
个重要的构成因素,早在康熙年间,昆剧服饰装扮就成为了昆剧艺术较完美的角色塑造方式,
随着昆剧及其服饰的发展,昆曲的表演与服饰装扮艺术的重要性逐渐持平,昆剧服饰也成为了
昆剧艺术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昆剧传统剧目中人物的服饰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
讨戏剧服装所包含的昆剧艺术的内在文化,对推动昆剧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1.2 明清文化对苏州昆剧服饰的影响
昆剧戏衣大多以明代服饰为原型,保留了许多明代服饰的风貌。
例如:昆剧衣箱中盔箱
里的硬盔“乌纱帽”,在明代生活中实则为文武官员公服,在昆曲传奇剧中为文官服饰;还有
男蟒两侧的侧摆也是依据明代服饰中两侧突出的面料为原型进行设计的。
以戏衣的品种来划分,几乎整个官衣产品包括男蟒、改良蟒、女蟒等都是从明代官服演变而来的。
[2](如图1所示)
从制作戏衣所需的面料来看,明代是我国蚕桑丝织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丝绸制造技艺发
展迅速,缂丝、刺绣、织金、妆花等工艺水平空前提高,为高水平的服装制作提供了物质和技
术准备。
1.3 昆剧服装分箱定制的形成
戏剧服装过去在戏剧界称之为“行头”,现在则叫“剧装”。
昆剧服装历经明清时期的
演变发展,形成了今日的衣箱规制,亦称“衣箱制”。
昆曲衣箱制的形成对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昆剧“衣箱制”完
备于清朝,它把戏衣分成五类: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箱、旗把箱。
另有梳头桌,放置
化妆物品,统称“五箱一桌”。
戏箱中的大衣箱,放置“文服”类的长袍。
二衣箱放置“武服”以及一应短衣。
三衣箱放置彩裤、水衣子以及戏鞋。
盔箱置一切盔帽。
因为戏箱以放置戏衣为主,所以被称为“衣箱”。
严格来说,戏衣款式品种的分类,各戏班子和行头店家都存在差异。
[2]
2 昆剧衣箱中“蟒袍”的传统款式结构
蟒袍源于明、清时代,因为与皇帝的龙袍款式大致相同,所以又被称为“象龙之服”,
只是衣身上所绣的龙少了一爪,为四爪。
[3]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
至清代,“蟒衣”则列为“吉服”,凡文武百官皆衬在补褂内穿用。
[4]现如今昆剧衣箱中的蟒
袍基本上保留了蟒衣的外部形态和穿用范围。
在昆剧衣箱中蟒袍处于大衣箱中,其最重要的特点有三点:门襟为肩开、盘领和侧摆
(男蟒存在,女蟒则没有)。
可以说如果少了这三点中的任意一点,那么这件戏剧服装就不能
称为蟒袍。
由于蟒袍种类繁多,但形制上大抵相同,所以仅分别选取男蟒与女蟒中最有代表性
的一款进行研究。
2.1 男蟒:十团龙老生蟒
十团龙老生蟒是老生扮演的文臣武将(武将文扮)穿的,其实物如图2所示。
基本款式:盘领,大襟右衽(一件敞开的衣服,左右两边大片的布料叫襟,把左襟绕到右边腋下称为“右衽”),袍长至足,阔袖,左右袖根有硬立摆,袖口缀水袖,两侧装有侧摆,配有蟒领(又称“三肩”,如图3所示)、玉带(如图4所示)。
[5]
周身纹样:周身以金线或银线及彩色绒线刺绣的艺术纹样。
前胸、后背、双肩绣正龙
(坐龙)团,膝处两袖后绣侧龙团(偏龙),共有十只龙团,左右纹样对称,布局规整严谨。
除龙纹以外,适当部位用八宝(宝珠、方胜、玉磬、犀角、古钱、珊瑚、银锭、如意等)、暗八
仙、八吉祥(指花、罐、鱼、肠、轮、螺、伞、盖八种饰有风带的吉祥物,又叫佛家“八宝”)、云头等纹样点缀。
领圈绣云头、回纹纹样,蟒领绣二龙戏珠纹,玉带绣二龙戏珠或草龙。
十团龙老生蟒服装用料一般为大缎和软缎,大缎用作面料,软缎用作里料。
其服装颜色
的底色一般有红、绿、黄、白、秋香、古铜、月白几种。
2.2 女蟒:老旦蟒
女蟒的款式与男蟒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在局部和男蟒存在区分。
它的衣长尺寸要比男蟒短,长仅至膝部,两侧无摆,穿用时上身配以云肩(如图5所示),挂玉带,下身系裙(男蟒下身配以彩裤)。
老旦蟒是由老旦扮演的神话剧中的王母、传统戏中的太后、年老郡主、一品诰命夫人所穿。
其实物如图6所示。
在使用上,老旦蟒与其他女蟒有一些区别,穿时不配云肩,挂玉带或
腰部系丝绦,挂朝珠,内穿衬褶、系裙子(如图7所示)。
老旦蟒的人物造型比较庄重、沉稳。
基本款式:盘领,大襟右衽(一件敞开的衣服,左右两边大片的布料叫襟,把左襟绕到右边腋下称为“右衽”),袍长至膝,阔袖,左右袖根有硬立摆,袖口缀水袖,挂玉带或系丝绦。
周身纹样:纹样一般用团龙、散团龙或龙凤团,而不单用凤。
在适当部位用八宝(宝珠、方胜、玉磬、犀角、古钱、珊瑚、银锭、如意等)、牡丹花、云头纹点缀。
老旦蟒服装用料一般为大缎、软缎和绉缎。
其服装颜色的底色有鹅黄、秋香、古铜、黑
绿几种。
但老旦蟒的色彩一般只用鹅黄和秋香色,鹅黄色用于太后,秋香色用于老郡主、老诰命夫人。
3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蟒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发展
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其基本特征
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
戏剧服装的设计与信息技术结合,是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以
获得更好的传承与经济效益。
在新经济时代的高科技产品不仅是智能手机、机器人等智能产品,还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上,在信息技术革命下的戏衣设计与市场有着更加便捷、密切
的协调交流。
在新经济时代,例如“天猫”购物网站中的相关产品与市场、消费者的关系就有了本质
上的改变,对传统戏剧服装也是如此,在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使昆剧服装
传统文化更广泛地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包括全球各地各个民族的人们都能了解到我国传
统的剧装文化。
例如将戏曲服装的传统文化与制作工艺以APP宣传形式进行推广,或者与现代
服饰相结合,为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定制专属服饰。
以蟒袍为例,人们可以下载这个剧装定制APP,通过选项选取男蟒中的侧与正龙团纹样添加到一件现代男士T恤上,设计出包含蟒袍文化元素的新的现代服装;同时也可以在APP上定制一件传统的蟒袍,有需要的话根据要求与买家
协商修改,这就省去了专门前往剧装厂定制戏衣的许多麻烦。
并且这个APP也可以为传统戏剧
服饰爱好者营造一个中华传统服饰交流平台(如图8、9所示)。
4 结语
昆剧服装所承载的文化是经过六百多年的历史沉淀所积攒下来的,昆剧衣箱制堪称一份
非常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长久以来,大衣箱中的蟒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
精神,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也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象征,既继承了中国服装追求意境美
的传统,又赋予了其更加鲜明的美学特征。
蟒袍所蕴含的文化是一代代手工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例如男蟒与女蟒形制与纹样上的区分、不同身份角色所穿着的不同蟒服所搭配的不同纹样、色彩等,都十分的讲究严谨。
在信息
科技发展快速的今天,我们不能在历史洪流中遗失剧装工艺这门艺术,而应该学习掌握好剧装
工艺,并结合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使传统的昆剧服饰文化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2019届毕业设计(论文)重点资助课题《苏州戏剧服饰“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福建省开放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昆曲服饰”制作技艺
的保护路径研究》(项目编号MJFZ17109).
通讯作者:任丽红(1970-),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服饰设计与文化研究,Email:rlh_cc@
参考文献
[1] 周兵,蒋文博.昆曲六百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 陈申,李荣森.中国传统戏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3] 何爽.京剧服饰中蟒服的艺术与审美[J].四川戏剧,2008(03)
[4] 谭元杰.中国京剧服装图谱[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
[5] 刘月美.中国昆剧衣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