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解析体系及其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数字化银行实验室
标识解析体系及其在商业银行的
应用分析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而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通过赋予物理对象或虚拟资源唯一的“身份证”,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共享与互通。

在政产学研用各方的联合推动下,我国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构建了一批应用模式和场景。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标识解析体系有助于推动客观信用体系的构建,能够为以信贷、风控为代表的银行业务提质增效提供新工具。

本文简要梳理标识解析体系发展现状,以MA 标识体系为例分析其应用模式,浅谈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针对商业银行标识解析体系研究应用提出建议。

一、标识解析体系概述
1.标识解析体系的概念及构成
标识解析体系类似于互联网域名解析系统,是实现资源互联互通的关键基础设施,目前多用于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等场景中。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入推进,采用公有标识对各类资源进行标准化编码成为实现数据要素共享、推进智能制造的基础。

标识解析体系主要由标识编码和标识解析两部分构成:标识编码指为人、机、物等实体对象和算法、工艺等虚拟对象赋予全球唯一的身份标识,类似于互联网中的名称服务;标识解析指通过标识编码查询标识对象在网络中的服务站点,类似于互联网中的域名解析服务。

2.标识解析体系的价值
当前,我国部分大中型企业已开始使用标识技术,并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中的集中数据库来管理企业自有标识和相应信息,但大部分企业使用的是企业自行设计的私有标识,通常只能在企业及其掌控的生态内使用。

标识解析系统利用公共标识代替私有标识,将有效打通企业内及企业间的数据孤岛。

对原材料、零部件、产品甚至订单采用国家统一规范的公共标识就如同使用“居民身份证”一般,在企业内及企业间均可识读,从而有效破除信息传递的壁垒,支撑工业互联网各类主体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互联。

标识解析体系可构建基础服务,实现产业链协同化发展。

用标准化公共标识解析体系代替企业原有非标准化私有标识管理系统具有三方面价值:一是经济性,通过统一接口和数据规范,企业内及企业间可通过标准化方式与标识解析体系对接,实现广泛且便捷的信息交互,发挥标识解析体系基础设施规模效应,避免重复建设、无法互通问题,降低部署成本;二是安全性,在保障企业自行掌控数据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标识解析系统发布数据位置,按照实际业务需求,在产业链合作伙伴之间交互和分享数据;三是兼容性,无需大规模取消原有标识,可以利用标识解析节点系统服务,实现异构标识映射和转换,降低转型改造的成本和复杂性。

3.标识解析体系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已存在多种标识解析体系,根据其演进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基于域名系统(DNS)的改良路径。

该路径通过对现有DNS进行扩充,提供标识解析服务,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产品电子代码(EPC)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T联合制订的对象标识符(OID)技术,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物联网统一标识(Entity code for IoT,Ecode)技术与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NIoT)等。

另一类是与DNS无关的革新路径,即针对工业互联网场景提出一套全新的标识解析体系,如DONA基金会维护的句柄(Handle)标识解析技术、东京大学提出的泛在识别(UID)技术,以及一系列其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4.MA标识体系
(1)MA标识体系的特殊意义
MA标识体系是一种标识解析系统,是中国首个具有全球顶级节点管理权和代码资源分配权的国际标准对象标识体系。

MA是字母“M”和“A”组成的标识代码前缀,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洲标准委员会(CEN)、国际自动识别与移动技术协会(AIM)三大国际组织共同认可,是国际标准ISO/IEC 15459《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唯一标识》的组成部分。

2018年8月,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获得国际标准ISO/IEC 15459注册管理机构授权,成为全球代码发行机构,发行机构代码为“MA”,以“MA”作为根节点标识符,称为MA标识体系。

(2)MA标识体系的主要优势
MA标识体系是实现各种不同对象标识统一管理的一种体系,用于对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任何类型的对象(如实体世界的人、机、物,
数字世界的数据、软件、知识)进行全球唯一身份标识。

MA标识体系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全球唯一身份标识。

MA标识体系为每一个对象分配一个MA码,是该对象的全球数字身份证,具有全球唯一性。

二是编码科学。

MA码采用分层结构编码,具有编码灵活、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同时,编码具有国际通用性,并与应用系统、载体相分离,能够实现跨地域、跨平台、跨系统、跨载体之间的互联互通。

三是兼容性强。

MA标识体系具有很好的易用性,能够兼容全球主要码制和编码体系。

用户可以直接采用其他编码体系,在编码方面只做微小改动即可兼容原有编码方式,有效解决标识应用孤岛和系统继承性开发问题,实现功能无缝衔接。

(3)MA标识体系的发展现状
MA标识体系向全球社群提供统一的、公共的、权威的标识服务,建成了MA标识解析根节点和若干一级节点。

当前,根节点位于中国,一级节点包括中国、韩国、印度、加拿大等国家节点,在中国一级节点下建设23个省级节点和6个行业节点。

国内相关机构已经在各省市积极推动MA 标识体系的服务应用,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金融、智慧城市、数据等领域开展了示范应用。

目前已有超过50万家机构、企业申请了MA码并应用,包括海尔集团及其全球供应商、国药集团、澳柯玛、河北中烟等大型企业。

MA标识体系注册品类20多万类,累计发放和管理的标识数量超过210亿个。

(4)MA标识体系与现有标识解析体系的关系
MA标识体系与Handle标识解析体系类似,是一套完整且独立运行的全球化标识解析体系,具备全球性的标识注册管理和解析服务能力。

MA标识体系已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实现标识互通和信息共享。

2021年8月,工信部为信通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发放了首张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许可证。

2022年6月,工信部为MA标识体系签发了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管理机构许可证(许可证号:D2-2022003),MA国际标识代码正式纳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

二、MA标识体系的应用模式
MA标识体系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不同标识间关联关系,利用标识解析方法从一种标识按需找到其他标识,支撑不同应用需求。

查找的过程即为标识解析的过程:首先,获取标识;其次,通过标识解析查找该标识对应的其他标识;最后,针对获得的标识发起不同的应用业务流程。

因此,从获取标识的途径来看,可将标识解析的应用模式分为有实物载体应用和无实物载体应用。

1.有实物载体的标识解析应用
有实物载体的标识解析,一般是将标识编码通过某种载体与实物关联。

实物载体可包括一维条码、二维码、射频识别(RFID)等,标识的获取需要通过摄像头、RFID读卡器等工具配合完成。

有实物载体的标识编码不易更改。

针对该实物的信息获取或者对该实物的交互操作,需要利用标识解析技术将实物的标识与后端的信息服务位置相关联,或者与该实物可路由访问地址相关联,从而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有实物载体的标识解析应用,根据建立标识之间映射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一对一标识映射(1:1)、一对多标识映射(1:N)、多对一标识映射(N:1)以及嵌套标识等四种基本应用模式,这四种模式下的典型应用依次为商品信息查询、产品溯源、供应链管理、大小包装产品。

2.无实物载体的标识解析应用
无实物载体的标识解析应用,一般是为虚拟资源(数据、软件、知识等)分配标识,并建立标识与虚拟资源访问路径的映射,通过标识解析实现对虚拟资源交互的路由寻址。

无实物载体中的标识对象,可根据应用需求灵活分配多种标识编码,通过标识解析,建立同一对象不同标识间的关联关系。

标识的获取过程可以根据标识编码的设计规则动态生成,无需扫码获取的动作。

无实物载体的标识解析使得标识使用更加方便,对应用的支撑也会更灵活。

该模式常见的应用就是数据确权管理和数据开放共享。

通过给数据分配标识,利用标识和区块链技术确认数据的所有权,确保数据的权属和数据的不可篡改,并通过标识和数据访问位置的映射关联,实现数据的开放共享。

三、标识解析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标识解析体系催生的新机遇
标识解析体系是物联网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模式,是工业互联网的底层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基石。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标识解析体系有助于推动客观信用体系的构建,能够为以信贷、风控为代表的银行业务提质增效提供新工具,为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产品创新提供新路径,为商业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为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新引擎。

标识解析体系提供的统一规范的工业数据,如原材料、零部件、物料清单、产品、订单等,对于商业银行具有重要价值。

标识解析体系往往依托工业互联网,通过连接产业链上下游、汇集海量生产经营相关数据,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利用更多维度、更广来源的数据精准刻画企业经营行为、评估企业资产状况成为可能。

标识解析体系催生的产融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工业数据助力商业银行贷前、贷后精准决策。

通过标识解析体系获取中小企业的真实生产数据,建立与工业数据相关联的信用指标库,推荐企业的可授信金额和贷款利息,监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可助力金融机构进行精准贷前评估、贷后风控。

二是核心企业产业数据价值助力产业链企业融资。

依托标识解析体系产业链上跨企业数据,深入挖掘核心企业产业大数据价值,可以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实现核心企业信用向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传导。

2.标识解析体系带来的风险挑战
辩证地看,受限于标识解析体系当前阶段技术能力不够完备、数据维度不够丰富、安全防护有待健全、应用模式较为单一、生态系统仍待培育等因素,商业银行应用标识解析体系可能面临高价值业务场景有待挖掘、综合解决方案有待打造、商业模式有待探索等挑战,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标识解析体系通过为实物或数据“编码—解码”的过程,构建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映
射关系,进而帮助商业银行构建数字信用体系。

通过分析编、解码的过程,笔者认为当前阶段商业银行应用标识解析体系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
一是原始数据真实性需要核验。

标识解析体系主要通过“扫码”动作上送“物”的信息,“码”与“物”是否对应,难以通过单一标识体系保障,存在上送数据造假的风险。

二是数据维度有待扩充。

条形码、二维码、RFID所承载的数据在数量、维度、时效性等方面均有欠缺,难以只依靠标识解析体系对企业进行画像,实时监控能力不强。

三是存储数据防篡改能力需加强。

区块链与标识解析体系的融合是当前趋势,但融合能力尚未完全建成。

未来,随着标识解析体系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服务能力有望不断完备,生态不断健全,平台企业可能会以申请牌照、与金融机构合作等方式构建金融服务能力,从而导致金融供给侧竞争加剧,引发金融脱媒风险。

3.标识解析体系的局限性
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数据、生态等方面均存在局限性。

标识解析体系属于新生事物,处于发展阶段,在商业模式、服务能力、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等方面成熟度不高。

一方面,商业银行难以只依靠一种标识解析体系解决信贷领域核心痛点问题,需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接入多个系统。

另一方面,如何与标识解析体系运营机构、接入企业形成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还需不断探索。

四、商业银行研究应用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议
一是持续跟进标识解析体系发展情况。

以MA标识体系为代表的标识解析体系作为新生事物,其体系支撑能力、行业应用模式、价值转化路径仍在不断发展演进。

建议商业银行持续关注MA、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等标识解析体系发展情况,重点关注金融业应用案例,探索标识解析体系金融业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

二是研究标识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应用。

建议商业银行聚焦信贷领域,以供应链金融创新为突破口,研究标识技术与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结合业务需求,探索技术综合解决方案。

三是研究依托标识解析体系的金融生态。

商业银行可持续跟进MA标识体系生态建设情况,如接入企业数量、规模、行业分布等,重点关注金融机构与MA标识体系的合作情况;研究标识解析平台企业、接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共生模式。

四是积极参与标识解析体系业界交流合作。

建议商业银行加强同标识解析相关产学研用各界的交流,积极参与案例分享、论坛研讨、标准制定相关工作,推动金融业与标识解析体系的合作共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