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蔡氏古民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蔡氏古民居
篇一:蔡氏故居
闽南一带的民居称作厝,其中有一种是模仿皇宫式的建筑风格建造的。

它位于南安市官桥镇著名的清代建筑群——蔡氏古厝它是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红砖墙、白条石、燕尾脊,一字排开的红砖建筑有23座,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雕饰精美,内涵丰富,被誉为“闽南建
筑的大观园”。

明朝时,闽南海贸发达,多到菲律宾和台湾。

当时,
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政
府,并于漳泉私商贸易。

而西班牙在殖民地留下过很多红砖建筑,有的至今犹存(如台北的红毛城),给闽南商人留下深刻印象。

闽商在菲发财后荣归故里,逾越礼制。

在家乡大量学习西班牙的红砖建筑,中西合璧,建造了大量红砖建筑,富丼堂皇。

雕梁画栋皇宫起,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大厝”的每一座房子都像一座皇宫和小庙。

与其他地方的青砖灰瓦白墙不同,闽南民居都使用红砖红瓦,屋脊都呈弧线,不少为两段斜入高天的长燕尾形,风格艳丼而张扬,别致典雅,蔚为壮观,有着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

闽南民居主要形式是四合院,延承中国传统的对称建筑构造,气势宏伟庄严。

基本形式为“几间张几落大厝”空间结构丰富,实用性高
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
山墙之间有2米宽的防火通道
蔡氏古民居的建筑装饰,是能工巧匠们按照实用的要求创造出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加工过程中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在其审美形式中,隐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宗教意识,蕴含着人们祈求生活美满幸福、吉祥如意的夙愿。

篇二:泉州古民居和宗祠
泉州古民居和宗祠
古民居
泉州的古民居
泉州传统民居以它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雕绘装饰而闻名。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相继来泉考察,研究泉州古民居,对它们蕴含的丰富文化特质,以及较高的学术价值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简单原始的竹木结构的高台巢居,是先民们的居住形式。

西周时代(始元前770年以前)泉州属七闽地,先秦以来,汉族人民逐步南移,到此定居垦荒,在漫长的岁月中泉州得到不断的开发,特别是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动荡,大批晋人纷纷南迁避乱,部份入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风俗文化,也带来了中原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营造技术,对泉州的土著民居建筑形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盛况空前,与近百个国家与地区有贸易往来,泉州成为了“梯航万国”的东方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它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

当时蕃商各有几千人居泉,中外人员往来频繁,这使得当时的建筑师,能够受到外来建筑思想的影响和渗透,结合本地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风俗习惯合理设计建筑物,由此形成了泉州民居建筑类型的多样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泉州吸收了昌盛的中原文化,兼容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宗教。

在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历史使泉州留下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文化古迹,也留下了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泉州民居。

泉州传统民居有宫殿式大厝、手巾寮式民居、石筑民居、木楼民居、土楼民居、洋楼民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份老屋已经倒塌、荒废,载入史册,而另一部份却经历了百年风霜至今保存完好。

通过这些古老的泉州民居,我们可以看到泉州民居建筑的成就和规格。

尤其是贵族、官僚、富豪、士大夫阶层和文化绅士,其宅第规格可观,形式讲究造型、格局、技艺,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泉州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它们是泉州悠久历史的见证,因此泉州传统民居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泉州传统民居造型朴素,色彩和谐明亮,空间层次明确,石材与片砖插花
砌筑的墙体,山花与入口的红砖贴面,形成自己强烈的个性。

特别是本地所特有的橘红色贴面砖和层面瓦,使建筑呈现了统一的暖色调。

“色感异常强烈,形成最具特色的红砖文化区。

”(《泉州民居》,海风出版社,1996年1月)同时她尺度宜人,亲切得体。

色彩丰富而含蓄,情调动人而雅致,她们分布在泉州1015平方公里境内。

施琅故居
位于泉州市蔡巷东侧,泉州农校校园内。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晋江人。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率师统一台湾,官至水师提督,封靖海侯。

卒后康熙帝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谕祭。

一时“两岛八闽皆颂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

施琅故居范围很大,分上下侯府、祠堂、小宗、花园等建筑,占地约17.4亩,现保留清代建筑的上下侯府部分;大厝一座,三大落、三间张、条砖、石、木结构,面积约858平方米,前面大埕面积370平方米。

老范志大厝
位于泉州市南俊巷东侧,前为九一路,后为桂檀巷。

厝主吴亦辉,晋江人。

本系教书先生,后改业经营中成药神曲,取义范仲淹“先忧后乐”而起店名曰“范志”。

从开张始即生意兴隆,尤以左宗棠征服回疆一役中,范志神曲最显功效,于是购服者大增,益获巨利,竟成巨富,遂营建五厝联翩三座,三间张,各皆五进,双行护厝。

占地面积12.52亩,规格宏大。

是研究清代闽南石宅群的重要实物资料。

杨阿苗宅
清末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南亭店乡,福厦公路西北侧。

宅主原名杨佳奖,清末侨居海外,经商致富。

杨宅建于光绪年间(1884-1906),历时十二年完工。

五间张,三进深,双护厝。

门前建有宽大石埕,围以三面矮墙,规格庞大。

布局严谨,工艺精巧,人物石雕形象栩栩如生,木雕、砖雕、瓷雕、漆雕都有极高艺术欣赏价值,为闽南传统民居之典型杰作,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列入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陈紫峰故居
位于晋江陈埭镇涵口村,建于明初,清末华侨陈淑锦重修,改为五开间六
座东西相向建筑群体,占地2150平方米。

陈居六座均为五开间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每座为门楼、厅堂、厢房所组成,其木雕、石雕、泥塑工艺均甚精细。

门上有清末状元吴鲁手书“紫峰陈先生故宅”匾额一方,是研究陈紫峰及清代建筑结构的重要实物依据。

郑运锦“中宪第”
位于南安石井镇石井村公路旁,清雍正年间运锦靠与台通商贸易致富所建。

郑运锦用巨款买得“中宪大夫”而获准建造大型府第。

公元1728年建成实际上有一百一十二间的”中宪第”,因非皇亲国戚,佯称九十九间。

郑宅主体建筑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砖石结构,宏伟壮丽,至今保存完整。

黄素石土楼
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位于惠安山腰乡前黄涂楼村中,为本村黄素、黄堂父子历时30多年建成。

占地4147.5平方米,楼坐东朝西,长宽各20.8米,高8.3米,成石结构方形平顶四合院式楼阁。

共108间正辅房。

总体结构主次有别,统率有序,宽广壮观,形成一个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伟建筑群。

联芳楼
位于安溪县龙涓镇玳堤村,建于清末,为旅居印度尼西亚华侨李致涯昆仲所建。

建筑结构为圆形土楼。

东西北三面壁拱券门为出入处,门楣上嵌辉绿岩石匾,分别铭曰“联芳楼”、“环山”、“分水”等。

土楼中庭筑有棱形的四合院式平屋,分别设七个阶梯上通楼房。

整座计有房百余间,建筑独具一格。

独特的泉州古民居
典型的泉州传统民居建筑有很高的成就和规格,尤其是明清建造的正规的宫殿式民居。

此类民居,在建筑造型上既堂皇古雅,又肃穆大方,在文化内涵上,既体现了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气氛,又让人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宫式大厝的红砖建筑,墙面的红砖拼贴和镶嵌等建筑风格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相似。

这种典型的泉州传统局面,俨然就是一座饱含历史信息的民居博物馆。

宫式大厝的布局。

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

其间数取奇数,一般作三开间或五开间,进深有一进(一落)、二进、
三进,乃至四、五进,由天井及两厢、“上落”三部份组成。

大门左右各有一间下房,合称“下落”。

之后为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间厢房。

过天井为主屋正厝,中间是厅堂及后轩,其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间,是住室和起居间,合称“上落”。

厅堂是奉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而向天井,宽敞明亮。

而卧室房门悬挂布帘或竹帘,房顶天窗甚小,房内幽暗。

“上落”的房间也有讲究,兄弟分家时,以东大房为尊,余类推。

有的大厝前加门庭(俗称“大埕”),东西两侧及后轩外面,或加护厝,有单护厝、双护厝,环护厝之分,作卧室或杂物储藏间。

并于门庭四周起围墙,成为一个封闭型规整独立的建筑群。

大门要逢大事才启开,平时由两侧边门进出,大门入门处正中又有木板壁,或置屏风。

室内地面铺砌耐温耐磨的红方砖,窗棂门扉则雕镂以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

厅口、天井、厢房、墙础、台阶、门庭等铺砌平整条石,四周墙面贴砌红砖,并构成各种几何形或吉庆喜彩的图案。

大厝屋顶多为悬山式曲线燕尾脊,屋面铺设红瓦间筒,檐口装配瓦当和滴水。

而下房、厢房、护厢等次要房屋,则多为硬山式屋顶或马头式山墙。

豪华绅士之宅,还于宅外增辟花园。

园内挖池垒山,构筑亭榭,为居宅锦上添花,或于宅内天井中缀以盆景假山,以成幽雅自然之趣。

宫式大厝是泉州传统民居的典型。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格巨大,建筑宏伟,往往为群体建筑,例如鲤城清初水师提督施琅故居,占地约17.4亩,故居内有上下侯府、祠堂、小宗、花园等建筑。

南安石井郑运锦建于清雍正年间的“中宪第”共计房间一百一十二间。

占地11亩多,宅内有花园、演武厅、梳妆楼、假山、鱼池等。

南安官桥蔡浅建于清末民初的漳州寮,占地约百亩,建有13幢住宅,按照古制下厅比正厅踏步落4寸,而天井要比正厅踏步落8寸。

房间以东大房为尊,体现中国传统中的“长幼有序”的原则。

另外,宫式大厝的大门两侧
另有两扇偏门,又称“角门”,一般规格为2.3尺×7.2尺,远远小于大门,主人家的佣人只能由此出入,体现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三、建筑风格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宫式大厝建筑群内的民居皆雕梁画栋,浮雕饰墙,镌花鸟于窗棂栏干,书字画于门墙厅壁,内容有人物故事、山水花鸟、凤凰麒麟、水浪奇石等。

这些艺术佳作大多技法圆熟,线条细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不仅集中体现了闽南地区成熟高超的雕、饰、画艺术,而且汲取了南洋文化、东西文化和
西方建筑风格的精华,实为中西合璧之精品。

另外,建筑群内名人雅士的墨迹于门墙、厅壁上随处可见,内容丰富多样。

体现宫式大厝主人较高的文化品味和崇尚风雅的心理。

蔡浅古大厝群,是泉州典型传统民居的缩影剧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综合研究”项目协调员迪安博士及有关官员考察蔡浅故居后,建议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使这一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蔡浅故居又名漳州寮,座落在泉州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

因与福建另一城市漳州市同名而引起种种猜测。

实际上漳州是闽南话“将就”的谐音,反映了泉州人一种不显富的含蓄心理。

事实上蔡居规格宏大,其盛名与气派在闽南地区首屈一指,因此闽南地区及东南亚一带流传着:“有蔡浅的富,没有蔡浅的厝”一语。

蔡宅的建造者蔡资深,又名浅,泉州南安人,是清朝光绪年间著名的旅菲华侨。

蔡浅一贯热心公益事业,捐资办学教,修桥造路,特别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晋江、安溪、南安发生水灾,他捐金万两赈济灾民,被朝庭诰封为“资政大夫”,其妻为“二品夫人”。

巨大的商业财富,是蔡宅得以成批建造的经济基础,高贵的社会地位,是其建筑规格与等级超越一般的制度依托。

古厝群于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兴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完工,前后经历52年,现存建筑有13座汉式古大厝,占地面积约100多亩,大小房间400多间。

这些大厝坐北朝南排列五行,每行有4座,或有2座。

每座大多为二进或三进五开间,各有护厝,座座既有独立门户,又有花岗岩铺筑成的石路石埕相连而成建筑群。

是典型的宫殿式民居。

它既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在建筑布局及体形上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大家族、贵族亲戚及众多奴仆群居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分明的礼教制度。

该建筑群红墙碧瓦,曲甍如浪,雕梁画栋,门墙门廊到处饰有砖刻、石雕和泥灰雕,内容有人物故事,凤凰麒麟、莲荷鹭鸶、水浪奇石,技法圆熟,线条细腻。

这些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高超的雕塑艺术,而且汲取了佛教、伊斯兰教、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风格的精华。

中西合璧,特色鲜明。

其厅堂、
篇三:坂埔十三座洪氏清朝古民居建筑群简介
坂埔十三座洪氏清朝古民居建筑群简介
南安官桥漳里村有一片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建筑主为蔡启昌、蔡资深父子。

南安英都坂埔村也有一片十三座洪氏古民居建筑群,建筑主为洪光乘,洪开泰父子,坂埔洪氏古民居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比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早100多年,说起来也有一番不寻常的来历。

清朝康熙年间,南安英都东三房有个农民叫洪承雅,住在坂埔,拓荒垦地,十余年过去了,靠着勤劳致富,成为当时一个殷实人物。

洪承雅生有二子,长子洪毓秀,次子洪光乘,子承父业,勤耕苦耘,加上洪光承头脑灵活,上山植树种果,产业更添一筹,成为英都一带的“地富”。

“二富”者,闽南话为靠农耕致富。

在明清期间,英都一带官介如云,高官如明清两朝军政重臣洪承畴,至于州县一级官吏比比皆是。

洪承雅发家之后,临终前对儿子说:“目光不要只盯在田地上,要培养儿孙读书识字,长大做有出息的人。


兄弟俩谨记在心,大哥洪毓秀成家之后,久未生子,偏偏又染疾身亡。

小弟洪光乘娶了陈家女,先后生下三个儿子,都送到学馆攻书。

洪光乘每每想到父亲临终的嘱托,想到大哥与自己开辟家业,不幸英年早逝,心中痛苦不己。

不能让大哥无后,他想把自己一个儿子过继给大哥,继承香火。

不料娘子说:“我们只有三个儿子,并不算多。

我年老体弱,不能在生育了。

你要给大伯过继香火我不反对,你就再纳小妾吧,生下儿子,全归大伯,我绝不反对。


娘子虽然生性固执,但心地颇好,亲自托人做媒,洪光乘只好答应。

择日又娶了杨家女为小妾,称为小娘子,生下一子,过继给大哥做儿子。

大哥总算有香火了,他心头一块石头也落地了,对内又称四子,后来他衍后裔称四房,继承顶房洪毓秀的香火,因此住宅又称“顶点金”
且说洪光乘四个儿子,惟有第三子洪开泰天资聪明,文章写得好深受塾师赞赏,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科乡试,高中第六十一名举人,授个广东嘉应州正堂,携家眷前往赴任。

洪光乘见其它儿子不能往仕途发展,便量材而用,或协助他经营田产果园,或出处贸易经商。

家中收入日益增多。

洪开泰在嘉应州任职颇有政绩,父以子贵,圣上嘉奖,敕封其父洪光乘儒林郞、嘉应州司马,并追赠己故祖父洪承雅儒林郞。

从此,乡人都称洪光乘为“封君公”
随着家中人口增多,洪光乘越感到住居狭窄,非建新房不可,便修书给三
子洪开泰征求意见。

开泰认为,要建就要建得体面,用闽南常见的皇宫体汉式五开间建筑,兄弟侄儿各建一座,砖石、木结构,一定要讲究质量,百年大计,不可含糊,并寄来一笔银两。

接到三子的来信,洪光乘心中更有底了。

其实洪光乘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早就做番盘算,准备建十三座房屋。

当然仅工匠、小工伙食费用就要花许多。

为此往年收成的稻子雇船远往英墟、三州、泉州市场出售。

自从决定建房屋,他己三年没有卖粮食了。

如此一来,家中己经贮蓄上千担粮食了。

洪光乘这么多粮食,还另有企图,他跟塾交情甚深。

这塾师上观天象,下知地理,知道三年过后必然闹灾荒。

他本人也研读天文之书,盘算一番无差。

果然,三年之后千里赤地,一片旱灾。

市场上粮价暴涨,纷纷找上门,自愿到洪家建房,只图三餐,不要工钱。

因此,泉南一带大闹变荒之际,洪光乘却觉得时机己到,大兴土木,开始建筑大厝。

常言道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要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洪光乘找了塾师,择了地,选吉日动土。

今日,我们所见的十三座汉式五开间古民居,最先建的三座坐北朝南大厝与山坡上坐东看西的“顶点金”大厝连成一条线,而另外七座大厝,或坐西朝东,坐北朝南的大厝连成曲尺,或星星点点分布在小山坡后头,有点呈弓形之状,组成一个洪氏古民居建筑群。

洪氏古民居建筑群墙裙不一,初为乱石砌成。

后来三子洪开泰来鸿,要讲究些,之后改为白花岗岩墙裙,墙壁上叠筑红砖,飞檐走脊,甚为壮观。

大厝均二进双护厝,内铺石天井,外铺大石埕,均为上品。

洪光乘的主张是“结实耐用,质量为上”。

持续建了多年,己有六七座大厝落成了。

因洪光乘患病,嘉州正堂洪开泰告假还乡,他乘船了运来粮食,还从广东移植一株铁树,据说栽了铁树不怕火灾。

回家月余,他不仅给父亲治好病,又留下一大笔钱。

他指令要给父亲建一座最华丽的住居,乡人称“封君居”,洪光乘去世之后改为祠堂,称为“封君祠”。

今日我们所见的“封君祠”,近年为其后裔华侨洪恭兰重修,厅堂供奉洪光乘神位,成为坂埔祠堂。

此外还建了“下点金”与“顶点金”两座大厝,分别给大娘子陈氏母和小娘子杨氏母居住。

至今,“下点金”和号称“洋厝”的两座大厝因遭火灾湮没了,不知是否因铁树被砍伐了地失火?洪氏古民居十三座大厝剩下十一座了。

但号称
“顶点金”的
大厝凝集十三座大厝精华,保存最完整的了。

从建筑的风格看,这座大厝坐东朝西,两旁连户厝,左侧另建书房,右侧建棋盘厝,面对青山,门前有石埕、水井,竖有旗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