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较好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2.梳理人物主要事迹,抓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高尚品质。
3.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之一袁隆平的颁奖词。
袁隆平为什么能够获此殊荣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袁隆平的人物通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袁隆平这个人物的。
二、走近文本
(一)课文写了袁隆平哪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体现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哪些方面的品质?并请结合文本四个小标题所引领的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内容。
第一问:四个小标题1、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4、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第二问:袁隆平的品质1、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
2、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学术品格;
3、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不计个人风险得失的道德操守;
4、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理想志向。
第三问:
袁隆平是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袁隆平是一位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研究者;袁隆平是一位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不计个人风险的捍卫者;袁隆平是一位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寻梦者。
(二)人物通讯需要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才能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
本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呢?(不必求全)
概括典型事例一般方法(要素归纳法: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事(不必面面俱到,抓住核心要素即可)
典型事例1:袁隆平1960年7月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时意外找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准备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下定决心要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战胜饥饿。
明确:表现袁隆平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
典型事例2:袁隆平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他不盲从权威,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明确:显示了袁隆平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不迷信权威。
典型事例3:1964年7月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明确:展示了袁隆平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典型事例4: 1992年针对杂交稻是“三不稻”的贬斥文章,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典型事例5:1993年以过人的胆识力排众议,主张对玉米稻大面积推广要持慎重态度。
明确:表现了袁隆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典型事例6:在一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中,袁隆平说到自己的梦。
(两个心愿)明确:表现了袁隆平是一位有理想,有不息奋斗精神的科学家。
(三)贯穿这篇通讯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1. 时间线索。
2. 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四)课文有多处细节描写,请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细节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标注课文页码、自然段)
人物刻画细致入微,精彩的细节描写充分地表现了袁隆平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对科学热爱与专注。
【鉴赏文本】
(五)人物通讯要注意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新闻性要突显重点,文学性要有丰富的细节。
本篇人物通讯,精彩之处有哪几点?
1. 围绕主旨选取典型事件;
2. 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3.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
4. 准确的数据增强文章真实性。
【方法归纳】
(六)请结合以上学习过程,试归纳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1. 抓关键句,理清线索;
2. 提炼要素,概括事件;
3. 品读细节,理解人物;
4. 明确主旨,赏鉴特色。
【迁移拓展】
(七)多向运用训练,然后分小组交流,各组代表发言。
利用课文的相关材料,可以论证一些论题,如:实践出真知,不迷信权威,创新精神,坚韧,合作,胆识,博爱与勇敢,捍卫真理,人类情怀,理想,追求不止,奉献,价值观……
请认真参读以下论证示例段,结合课文可适用论题,任选一角度,仿照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议论语段。
示例1.愈挫愈勇,追求不止
曾让中国刮起过一场浩大的“绿色旋风”的袁隆平,几十年默默地在农业科研领域中做出了伟大贡献,无疑是在向我们诠释着一份坚韧不拔,追求不止的感动。
(起,引起话题)袁隆平能从一名农校普通老师跻身于科研界,其中最重要是缘于他那份追求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谋幸福的理想,缘于他那份追求不已的坚韧。
他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乃至失望和无数次的希望重生的艰巨历程,他始终不言放弃.他愈挫愈坚,是他那份坚韧让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充满希望,也让他最终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这位科学家,
他对科研工作的不止追求,带来的是稻产量的飞跃提升,是全人类的共同福益。
(议,强调观点)正是因为这种愈挫愈勇、追求不止的精神使他成为真正的“心灵富豪”。
(结,重申观点)
示例2.“三不”权威(不迷信、不盲从、不屈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之初,曾有人嘲笑他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起,引出话题)因为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遗传学原理》中的论断:“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
”但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
(承,明确观点)试想,假如当初袁隆平盲从于经典,屈从于权威,哪能有杂交水稻问世?哪能改变几亿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正是这种敢于挑战权威,不盲从于权威的胆识与勇气,才使得袁隆平真正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农业科学家。
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也改变了世界其他部分国家与地区的粮食问题。
(议,通过假设论证进一步强调观点)古往今来,这种不迷信权威,不屈从权威的人,恒河沙数。
布鲁诺在那个神权至上的时代奔走疾呼“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甘愿被烈火吞噬身躯,也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以色列科学家谢赫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30年前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与嘲讽。
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自然界的固态物质仅限于晶体与非晶体,甚至著名诺贝尔“双料”获得者林纳·鲍林也站出来斥责他“胡言乱语”,嘲笑他是“伪科学家”。
但正因为谢赫曼不迷信权威,不屈从权威,经过30年的坚持与不懈努力,终于“沉案昭雪”,获得了科学界最大的拥抱和认可。
他的发现也彻底颠覆了人类的物质观。
(议,援引论据,进一步论证观点)因此,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权威,不唯权威是从,敢于越雷池而行,才能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甚至可以改变世界,造福人类。
(结,重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