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缂丝的源流与传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时, 苏州西郊太湖边农民以缂丝为副业。民国 以后, 苏州缂丝集中在郊区陆墓、蠡口、东渚一带, 也是 农民的副业, 但此时缂丝可以远销意大利、法国、美国。 抗战期间, 缂丝几乎都销往日本, 有和服腰带、袍服、册 页, 因为价格低, 产品质量下降。抗战结束, 缂丝失去了 销路。所以到新中国成立初, 苏州乃至全国已无缂丝生 产, 苏州的缂丝艺人都靠种田谋生。 3.2 现代苏州缂丝的两代传人
戗、掼、结、勾技法, 包括长短
戗、批梭法镶色、不规则的木
梳戗、套色掼; 结、掼、勾勒或 图 4 南宋缂丝《莲塘乳鸭图》
辟丝勾等( 图 4) 。
( 现藏上海博物馆)
从南宋开始, 中国缂丝生产大体沿着实用品、欣赏
品两个方向发展, 而欣赏品生产日趋繁荣, 并沿革至
今。其中只有元代初期和中期例外。
2.3 元明清缂丝的兴衰
1 中国缂丝的渊源
中国缂丝有证可考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缂丝 在 文 献 中 有 “剋 丝 ”( 《松 漠 纪 闻 》) 、“克 丝 ”( 《博 物 要 览》) 、“刻丝”( 《鸡肋篇》) 、“刻色作”( 《格古要论》) 等名 称, “缂丝”( 《名义考》) 是明代以来的称呼。关于它的起 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1 缂丝来源于缂毛
敦大英博物馆)
2 中国缂丝的突变
从唐代出现的缂丝带, 到宋代织成匹的面料, 再到
南宋极其精致的书画, 直至现代的特种手工艺术品, 缂
丝的技艺不断发展演进, 划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时俱进的轨迹。
2.1 宋代是中国缂丝技术和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宋代缂丝的织造原理虽然与唐代相同, 但花样更
趋复杂、门幅明显加宽。宋代缂丝以河北定州所制最
- 50 -
制, 团龙图案则用孔雀毛捻成线缂制, 极为华贵。这时期 缂丝业的中心集中到了北京宫廷和苏州民间。
清代是工艺美术集大成的时代, 缂丝技法也有提 高, 除实用品外还生产了许多长宽近两丈的大型作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不少清代缂丝, 其中《李白夜宴桃 李图》经纬密度可与宋代朱克柔的媲美; 颐和园仁寿堂 陈列的《寿星图》、《仙山聚会》也都是宽过一丈、长近二 丈的中堂。然而, 清代缂丝往往人物呆板、色彩粗俗, 有 时用画补笔, 艺术水平远不及宋代。
3 苏州缂丝的传承
苏州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缂丝生产地, 就是因为有 老艺人的传教、新艺人的继承, 才使缂丝技艺流传至 今, 并已成功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1 民国时苏州缂丝由盛至衰
苏州缂丝远自南宋已经播下种子, 明清以来更是 从业者众多, 在师徒间、家族中自是传承有序。据明代 王鏊正德《姑苏志》记载, 苏州的民间缂丝以齐门外陆 墓最有影响。明朝成化年间的文人王绮[7]也说: “吴中缂 丝累漆之属, 尤为冠绝。”
佳, 而以宣和时制作最盛。从
北宋到南宋, 制作技术更加
精 巧 , 并 且 当 作 “物 产 ”而 进
行生产[4]。现藏辽宁博物馆的
北 宋 缂 丝 《紫 鸾 鹊 谱 》, 织 有
成对的鸟雀九种, 成对的花
卉也有四五种, 一个图案单
位达二尺余见方, 原为成匹
的面料( 图 3) 。从这件著名 作品来看, 北宋的缂丝已长 图 3 北宋缂丝《紫鸾鹊谱》 于制作花迴较大的匹料, 所 ( 现藏辽宁博物馆)
- 49 -
幡首缂丝边饰, 是佛教用
品, 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
馆, 其主体是绢地彩画, 两
边用缂丝带装饰, 极为华
丽, 这些缂丝都呈带状, 最
宽的只有 5.5cm( 图 2) 。这
些缂丝无论是西北少数民
族匠师所作, 还是居住在
西北的汉人工匠所作, 都 图 2 唐代幡首缂丝饰边( 现藏伦
是中华民族的创造。
图 6 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缂丝《西江月》
3.3 苏州缂丝的发展之路 苏州缂丝从复苏到兴旺是许多人一起努力才结
出的硕果, 与沈金水同辈的艺人以及王金山的师弟们 也 曾 作 出 自 己 的 贡 献 。特 别 是 苏 州 刺 绣 研 究 所 曾 成 功 地复制定陵出土明代万历皇帝缂丝龙袍, 充分体现了 苏州缂丝艺人的整体实力。在 20 世纪 80 年代, 苏州 缂丝曾发展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 有上万人、万台机。 然而, 90 年代之后, 由于市场的变化, 缂丝生产急剧萎 缩, 仅存几家小厂。当中国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热潮的时候, 苏州缂丝得到苏州市政府和文化局的积 极支持和切实有效的帮助, 目前各项保护措施正在逐 一落实。
图 5 元代缂丝《帝王后妃像》( 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明朝经过两百余年的经营, 中晚期的经济已然达到
封建社会的高峰, 手工业十分发达, 丝织和缂丝都有长足 的进步。当时的缂丝用途已经非常广泛, 不但用于帝王贵 族的服装, 也用于书画装裱, 当然也少不了缂制名家的书 画。嘉靖四十一年( 1562 年) , 严嵩被弹劾, 从他家中查抄 的缂丝画轴就达数十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明代缂丝 多件, 其中的《瑶池献寿图》是名匠朱良栋的作品, 还有根 据仇英作品缂制的《水阁鸣禽图》, 纤细淡雅, 堪称精品。 而北京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 大多用金线缂
作产品以实用品为主。同时, 地处北方的辽人也善缂
丝, 辽主常在宋帝生辰时以缂丝御衣作贺礼[5]。而迁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汉地的回鹘人更擅长缂织五色袍[6]。
2.2 宋代缂丝的新创造
进入南宋, 缂丝的生产中心随着宋廷的南渡而转
向江南, 一部分缂丝开始向纯欣赏的仿名人书画方向
发展, 这固然与当时院体画和花鸟画的勃兴不无关系,
同时地处北方的辽人也善缂丝辽主常在宋帝生辰时以缂丝御衣作贺礼22宋代缂丝的新创造进入南宋缂丝的生产中心随着宋廷的南渡而转向江南一部分缂丝开始向纯欣赏的仿名人书画方向发展这固然与当时院体画和花鸟画的勃兴不无关系但用通经断纬织出用笔细腻色彩多变的中国书画融经纬与画面为一体确是中国匠师的新创造
历史与文化
中国缂丝的源流与传承
收稿日期: 2007- 08- 31; 修回日期: 2007- 12- 11 作 者 简 介 : 郑 丽 虹 ( 1969— ) , 女 , 讲 师 , 主 要 从 事 艺 术 设 计史论的研究。
它们基本发现在中国的西北, 应当主要出自当地少数 民族织工的梭下, 其花纹配色往往很‘洋’, 西方缂毛的 影响依稀可辨……”“宋代经济发达, 文化繁荣, 绘画性 装饰盛行, 缂丝技艺的传入恰逢其会, 它一在汉地生 根, 就很快显示出向欣赏品发展的趋向。” 1.2 中国的缂丝与织成密切相关
到了蒙古时期和元初, 蒙古贵族更喜欢实用的缂
丝而不是欣赏品, 所以当时的缂丝曾回到实用品为主
的轨道上来。到元代中期, 缂制欣赏品的技艺已见衰
退。但到元代后期, 在汉文化的熏陶下, 元代上层社会
的喜好有所变化, 宫中的缂丝也有很大进步, 如缂丝扇
面已经再现了南宋风貌。但元代继承了宋代缂制佛像
的传统, 并形成了缂制帝王后妃祖先像的新风( 图 5) 。
1954 年, 苏州市文联在郊区蠡口找到年过七旬的 缂丝艺人沈金水( 1883—1967 年) 。沈金水曾在光绪年 间为慈禧太后缂制过袍服。1945 年后, 由于市场萎缩, 他只能以种田为生, 缂丝也濒临灭绝。1954 年, 沈金水 加入“苏州市文联民间艺术组刺绣生产小组”从事缂丝 研究工作, 他虽然年高耳聋, 仍不遗余力地缂制了不少 作品, 其中两幅《金地牡丹屏》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 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 并成为他的代表作。新中国成立 后沈金水收过一些徒弟, 为苏州缂丝培养了后继人才, 其中就有缂丝传承人王金山[8]。
其次, 缂制书画对技艺提出了甚高的要求, 从而推
进了缂丝技术的向前发展。当时已形成结、掼、勾、戗等
基本技法, 还创造出渗和戗、长短戗、构缂、平缂、子母
经等技法。朱克柔的《莲塘乳鸭图》技法高超, 使今人为
之兴叹。据苏州缂丝工艺美
术大师王金山在 《中国传统
工 艺 全 集·丝 绸 织 染 》 中 分
析, 图中仅雄鸭就用了多种
关于什么是古代的“织成”有不同的解释。丝绸史 专家赵丰[2]认为: “织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织物, 它直接 按照使用的形状进行织制, 织成之后直接可用, 不需裁 剪。这种织物被称为织成, 有‘织而成之’之意……与织 物所用的组织结构无关。”《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3] 认为: “凡是使用通经断纬方法织制的织物 , 不论是丝 的还是毛的, 也不论是匹料还是绦带, 甚至小块织品 或大块毛毯等物, 均可谓之为织成。”同时又认为, 织 成 与 缂 丝 是 有 区 别 的 , 织 成 是 一 根 通 纬 、一 根 断 纬 相 互交替, 包括丝质和毛质两种; 缂丝则是全部用断纬。 由于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曾发明过通经断纬的技术, 中 国的通经断纬技术也是自己创造的, 源自汉代即已成 熟的“织成”。丝质织成曾用作帝王的衮服 , 但因织物 厚重, 在南北朝后期便改为全部是断纬而轻便的刻丝 织物。 1.3 缂丝是中华民族的创造
律, 不仅可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而且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
关键词: 中国缂丝; 源流; 传承
中图分类号: J509; K87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 7003( 2008) 02- 0049- 03
缂丝, 是以生丝为经线, 各种彩色熟丝线为纬线, 通过通经断纬方法制造的精美丝织物, 与其他织物相 比, 有着显著不同的工艺特点和艺术风格。缂丝在经历 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后, 如今又在苏州得到传承。考察其 深厚历史文脉, 总结其流变传承的规律, 为当今非物质 文化遗 产保护提供重要的镜鉴, 有着显在的意义。
虽然对中国缂丝的起源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但最 早出土的缂丝是唐代的实物, 在新疆吐鲁番、青海都 兰、甘肃敦煌藏经洞都有发现。1970 年吐鲁番阿斯塔 那村附近的平民墓出土了一件俑, 其腰间系着一条宽 2.2cm 通经断纬的缂丝带, 伴同出土的还有垂拱元年 ( 685 年, 武则天掌权时的年号) 文书。青海都兰墓地出 土的十字花形缂丝, 宽 5.5cm, 经丝为本色, 纬丝以绿、 黄、白为主, 图案循环经向约 4cm, 纬向约 2.8cm。为了 表现雕镂效果, 它的断纬处不仅根据换彩需要而缂断, 而且在同一色区内也有缂断。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
王金山 17 岁时进苏州刺绣工艺美术生产社, 拜沈 金水为师。1963 年, 年仅 24 岁的王金山去故宫, 在那 里整整工作了 3 年多, 成功复制了南宋沈子藩的缂丝。 此后又应邀到沈阳故宫复制南宋朱克柔的作品。王金 山不仅缂丝技艺精湛, 更重要的贡献是在继承传统技
艺基础上的创新。1977 年他参与并指导毛主席纪念堂 大型金地缂丝毛主席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的制作, 创造性地表现了草书的浓淡虚实和枯笔( 图 6) 。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王金山用十多种传统技法和多种新技法 创造了双面异色异样的缂丝, 可以说是揭开了缂丝新 的一页。2005 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金山被江苏省 政府确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缂丝”的唯一传承 人。现在, 他建立起“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一面小批量 生产缂丝欣赏品和和服腰带, 一面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但用通经断纬织出用笔细腻、色彩多变的中国书画, 融
经纬与画面为一体, 确是中国匠师的新创造。
首先, 这种风格的出现, 要求从事缂丝的艺人具备
良好的艺术文化素养。从当时出现的缂丝名家背景来
讲, 大都是这方面比较突出。如当时最出名的缂丝艺人
朱克柔( 南宋云间, 今上海松江人) 是一位女画家, 她的
传世作品《莲塘乳鸭图》至今还保存在上海博物馆。
郑丽虹
(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摘要: 目前对中国缂丝的起源虽有不同的认识, 但它有证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 并在宋代发生深刻变化, 产生了缂
制书画的高档艺术品, 形成中国缂丝艺术的高峰。明清江南缂丝继承南宋缂丝技艺, 民国后期则日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缂
丝在苏州得到振兴 , 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立足对中国缂丝渊源、突 变和传承的文脉进行梳理, 总结规
早在汉魏时期, 西域已有“通经断纬”的缂毛织物, 如新疆和田山普拉出土的马人纹缂毛, 近年在新疆克 里雅河遗址出土的兽头纹 缂 毛 绨 、营 盘 墓 地 出 土 的 立 鸟纹缂毛等。有的缂毛织物 的纹样具有十分明显的西 亚风格, 如新疆和田山普拉 出土的彩色缂毛裤的人马 图案就是如此( 图 1) 。这种 缘自地中海沿岸地区的神 话, 经西亚传入西域, 可以 图 1 新疆和田山普拉出土 证 明 中 国 缂 毛 与 西 亚 缂 毛 缂毛的《人马图》 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通经断纬技术从此传入中国。这种 技术在唐代被用在丝织物上, 才形成了日后千古流传 的缂丝。尚刚[1]提到: “已知最早的缂丝为唐时的作品,
戗、掼、结、勾技法, 包括长短
戗、批梭法镶色、不规则的木
梳戗、套色掼; 结、掼、勾勒或 图 4 南宋缂丝《莲塘乳鸭图》
辟丝勾等( 图 4) 。
( 现藏上海博物馆)
从南宋开始, 中国缂丝生产大体沿着实用品、欣赏
品两个方向发展, 而欣赏品生产日趋繁荣, 并沿革至
今。其中只有元代初期和中期例外。
2.3 元明清缂丝的兴衰
1 中国缂丝的渊源
中国缂丝有证可考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缂丝 在 文 献 中 有 “剋 丝 ”( 《松 漠 纪 闻 》) 、“克 丝 ”( 《博 物 要 览》) 、“刻丝”( 《鸡肋篇》) 、“刻色作”( 《格古要论》) 等名 称, “缂丝”( 《名义考》) 是明代以来的称呼。关于它的起 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1 缂丝来源于缂毛
敦大英博物馆)
2 中国缂丝的突变
从唐代出现的缂丝带, 到宋代织成匹的面料, 再到
南宋极其精致的书画, 直至现代的特种手工艺术品, 缂
丝的技艺不断发展演进, 划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时俱进的轨迹。
2.1 宋代是中国缂丝技术和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宋代缂丝的织造原理虽然与唐代相同, 但花样更
趋复杂、门幅明显加宽。宋代缂丝以河北定州所制最
- 50 -
制, 团龙图案则用孔雀毛捻成线缂制, 极为华贵。这时期 缂丝业的中心集中到了北京宫廷和苏州民间。
清代是工艺美术集大成的时代, 缂丝技法也有提 高, 除实用品外还生产了许多长宽近两丈的大型作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不少清代缂丝, 其中《李白夜宴桃 李图》经纬密度可与宋代朱克柔的媲美; 颐和园仁寿堂 陈列的《寿星图》、《仙山聚会》也都是宽过一丈、长近二 丈的中堂。然而, 清代缂丝往往人物呆板、色彩粗俗, 有 时用画补笔, 艺术水平远不及宋代。
3 苏州缂丝的传承
苏州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缂丝生产地, 就是因为有 老艺人的传教、新艺人的继承, 才使缂丝技艺流传至 今, 并已成功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1 民国时苏州缂丝由盛至衰
苏州缂丝远自南宋已经播下种子, 明清以来更是 从业者众多, 在师徒间、家族中自是传承有序。据明代 王鏊正德《姑苏志》记载, 苏州的民间缂丝以齐门外陆 墓最有影响。明朝成化年间的文人王绮[7]也说: “吴中缂 丝累漆之属, 尤为冠绝。”
佳, 而以宣和时制作最盛。从
北宋到南宋, 制作技术更加
精 巧 , 并 且 当 作 “物 产 ”而 进
行生产[4]。现藏辽宁博物馆的
北 宋 缂 丝 《紫 鸾 鹊 谱 》, 织 有
成对的鸟雀九种, 成对的花
卉也有四五种, 一个图案单
位达二尺余见方, 原为成匹
的面料( 图 3) 。从这件著名 作品来看, 北宋的缂丝已长 图 3 北宋缂丝《紫鸾鹊谱》 于制作花迴较大的匹料, 所 ( 现藏辽宁博物馆)
- 49 -
幡首缂丝边饰, 是佛教用
品, 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
馆, 其主体是绢地彩画, 两
边用缂丝带装饰, 极为华
丽, 这些缂丝都呈带状, 最
宽的只有 5.5cm( 图 2) 。这
些缂丝无论是西北少数民
族匠师所作, 还是居住在
西北的汉人工匠所作, 都 图 2 唐代幡首缂丝饰边( 现藏伦
是中华民族的创造。
图 6 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缂丝《西江月》
3.3 苏州缂丝的发展之路 苏州缂丝从复苏到兴旺是许多人一起努力才结
出的硕果, 与沈金水同辈的艺人以及王金山的师弟们 也 曾 作 出 自 己 的 贡 献 。特 别 是 苏 州 刺 绣 研 究 所 曾 成 功 地复制定陵出土明代万历皇帝缂丝龙袍, 充分体现了 苏州缂丝艺人的整体实力。在 20 世纪 80 年代, 苏州 缂丝曾发展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 有上万人、万台机。 然而, 90 年代之后, 由于市场的变化, 缂丝生产急剧萎 缩, 仅存几家小厂。当中国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热潮的时候, 苏州缂丝得到苏州市政府和文化局的积 极支持和切实有效的帮助, 目前各项保护措施正在逐 一落实。
图 5 元代缂丝《帝王后妃像》( 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明朝经过两百余年的经营, 中晚期的经济已然达到
封建社会的高峰, 手工业十分发达, 丝织和缂丝都有长足 的进步。当时的缂丝用途已经非常广泛, 不但用于帝王贵 族的服装, 也用于书画装裱, 当然也少不了缂制名家的书 画。嘉靖四十一年( 1562 年) , 严嵩被弹劾, 从他家中查抄 的缂丝画轴就达数十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明代缂丝 多件, 其中的《瑶池献寿图》是名匠朱良栋的作品, 还有根 据仇英作品缂制的《水阁鸣禽图》, 纤细淡雅, 堪称精品。 而北京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 大多用金线缂
作产品以实用品为主。同时, 地处北方的辽人也善缂
丝, 辽主常在宋帝生辰时以缂丝御衣作贺礼[5]。而迁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汉地的回鹘人更擅长缂织五色袍[6]。
2.2 宋代缂丝的新创造
进入南宋, 缂丝的生产中心随着宋廷的南渡而转
向江南, 一部分缂丝开始向纯欣赏的仿名人书画方向
发展, 这固然与当时院体画和花鸟画的勃兴不无关系,
同时地处北方的辽人也善缂丝辽主常在宋帝生辰时以缂丝御衣作贺礼22宋代缂丝的新创造进入南宋缂丝的生产中心随着宋廷的南渡而转向江南一部分缂丝开始向纯欣赏的仿名人书画方向发展这固然与当时院体画和花鸟画的勃兴不无关系但用通经断纬织出用笔细腻色彩多变的中国书画融经纬与画面为一体确是中国匠师的新创造
历史与文化
中国缂丝的源流与传承
收稿日期: 2007- 08- 31; 修回日期: 2007- 12- 11 作 者 简 介 : 郑 丽 虹 ( 1969— ) , 女 , 讲 师 , 主 要 从 事 艺 术 设 计史论的研究。
它们基本发现在中国的西北, 应当主要出自当地少数 民族织工的梭下, 其花纹配色往往很‘洋’, 西方缂毛的 影响依稀可辨……”“宋代经济发达, 文化繁荣, 绘画性 装饰盛行, 缂丝技艺的传入恰逢其会, 它一在汉地生 根, 就很快显示出向欣赏品发展的趋向。” 1.2 中国的缂丝与织成密切相关
到了蒙古时期和元初, 蒙古贵族更喜欢实用的缂
丝而不是欣赏品, 所以当时的缂丝曾回到实用品为主
的轨道上来。到元代中期, 缂制欣赏品的技艺已见衰
退。但到元代后期, 在汉文化的熏陶下, 元代上层社会
的喜好有所变化, 宫中的缂丝也有很大进步, 如缂丝扇
面已经再现了南宋风貌。但元代继承了宋代缂制佛像
的传统, 并形成了缂制帝王后妃祖先像的新风( 图 5) 。
1954 年, 苏州市文联在郊区蠡口找到年过七旬的 缂丝艺人沈金水( 1883—1967 年) 。沈金水曾在光绪年 间为慈禧太后缂制过袍服。1945 年后, 由于市场萎缩, 他只能以种田为生, 缂丝也濒临灭绝。1954 年, 沈金水 加入“苏州市文联民间艺术组刺绣生产小组”从事缂丝 研究工作, 他虽然年高耳聋, 仍不遗余力地缂制了不少 作品, 其中两幅《金地牡丹屏》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 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 并成为他的代表作。新中国成立 后沈金水收过一些徒弟, 为苏州缂丝培养了后继人才, 其中就有缂丝传承人王金山[8]。
其次, 缂制书画对技艺提出了甚高的要求, 从而推
进了缂丝技术的向前发展。当时已形成结、掼、勾、戗等
基本技法, 还创造出渗和戗、长短戗、构缂、平缂、子母
经等技法。朱克柔的《莲塘乳鸭图》技法高超, 使今人为
之兴叹。据苏州缂丝工艺美
术大师王金山在 《中国传统
工 艺 全 集·丝 绸 织 染 》 中 分
析, 图中仅雄鸭就用了多种
关于什么是古代的“织成”有不同的解释。丝绸史 专家赵丰[2]认为: “织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织物, 它直接 按照使用的形状进行织制, 织成之后直接可用, 不需裁 剪。这种织物被称为织成, 有‘织而成之’之意……与织 物所用的组织结构无关。”《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3] 认为: “凡是使用通经断纬方法织制的织物 , 不论是丝 的还是毛的, 也不论是匹料还是绦带, 甚至小块织品 或大块毛毯等物, 均可谓之为织成。”同时又认为, 织 成 与 缂 丝 是 有 区 别 的 , 织 成 是 一 根 通 纬 、一 根 断 纬 相 互交替, 包括丝质和毛质两种; 缂丝则是全部用断纬。 由于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曾发明过通经断纬的技术, 中 国的通经断纬技术也是自己创造的, 源自汉代即已成 熟的“织成”。丝质织成曾用作帝王的衮服 , 但因织物 厚重, 在南北朝后期便改为全部是断纬而轻便的刻丝 织物。 1.3 缂丝是中华民族的创造
律, 不仅可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而且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
关键词: 中国缂丝; 源流; 传承
中图分类号: J509; K87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 7003( 2008) 02- 0049- 03
缂丝, 是以生丝为经线, 各种彩色熟丝线为纬线, 通过通经断纬方法制造的精美丝织物, 与其他织物相 比, 有着显著不同的工艺特点和艺术风格。缂丝在经历 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后, 如今又在苏州得到传承。考察其 深厚历史文脉, 总结其流变传承的规律, 为当今非物质 文化遗 产保护提供重要的镜鉴, 有着显在的意义。
虽然对中国缂丝的起源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但最 早出土的缂丝是唐代的实物, 在新疆吐鲁番、青海都 兰、甘肃敦煌藏经洞都有发现。1970 年吐鲁番阿斯塔 那村附近的平民墓出土了一件俑, 其腰间系着一条宽 2.2cm 通经断纬的缂丝带, 伴同出土的还有垂拱元年 ( 685 年, 武则天掌权时的年号) 文书。青海都兰墓地出 土的十字花形缂丝, 宽 5.5cm, 经丝为本色, 纬丝以绿、 黄、白为主, 图案循环经向约 4cm, 纬向约 2.8cm。为了 表现雕镂效果, 它的断纬处不仅根据换彩需要而缂断, 而且在同一色区内也有缂断。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
王金山 17 岁时进苏州刺绣工艺美术生产社, 拜沈 金水为师。1963 年, 年仅 24 岁的王金山去故宫, 在那 里整整工作了 3 年多, 成功复制了南宋沈子藩的缂丝。 此后又应邀到沈阳故宫复制南宋朱克柔的作品。王金 山不仅缂丝技艺精湛, 更重要的贡献是在继承传统技
艺基础上的创新。1977 年他参与并指导毛主席纪念堂 大型金地缂丝毛主席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的制作, 创造性地表现了草书的浓淡虚实和枯笔( 图 6) 。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王金山用十多种传统技法和多种新技法 创造了双面异色异样的缂丝, 可以说是揭开了缂丝新 的一页。2005 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金山被江苏省 政府确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缂丝”的唯一传承 人。现在, 他建立起“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一面小批量 生产缂丝欣赏品和和服腰带, 一面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但用通经断纬织出用笔细腻、色彩多变的中国书画, 融
经纬与画面为一体, 确是中国匠师的新创造。
首先, 这种风格的出现, 要求从事缂丝的艺人具备
良好的艺术文化素养。从当时出现的缂丝名家背景来
讲, 大都是这方面比较突出。如当时最出名的缂丝艺人
朱克柔( 南宋云间, 今上海松江人) 是一位女画家, 她的
传世作品《莲塘乳鸭图》至今还保存在上海博物馆。
郑丽虹
(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摘要: 目前对中国缂丝的起源虽有不同的认识, 但它有证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 并在宋代发生深刻变化, 产生了缂
制书画的高档艺术品, 形成中国缂丝艺术的高峰。明清江南缂丝继承南宋缂丝技艺, 民国后期则日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缂
丝在苏州得到振兴 , 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立足对中国缂丝渊源、突 变和传承的文脉进行梳理, 总结规
早在汉魏时期, 西域已有“通经断纬”的缂毛织物, 如新疆和田山普拉出土的马人纹缂毛, 近年在新疆克 里雅河遗址出土的兽头纹 缂 毛 绨 、营 盘 墓 地 出 土 的 立 鸟纹缂毛等。有的缂毛织物 的纹样具有十分明显的西 亚风格, 如新疆和田山普拉 出土的彩色缂毛裤的人马 图案就是如此( 图 1) 。这种 缘自地中海沿岸地区的神 话, 经西亚传入西域, 可以 图 1 新疆和田山普拉出土 证 明 中 国 缂 毛 与 西 亚 缂 毛 缂毛的《人马图》 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通经断纬技术从此传入中国。这种 技术在唐代被用在丝织物上, 才形成了日后千古流传 的缂丝。尚刚[1]提到: “已知最早的缂丝为唐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