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精选1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精选13篇〕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精选13篇〕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的】
1.在详细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考虑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敏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p 和处置数据的方法,开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开展同学的思维才能,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才能,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男女生套圈成果图。
学具:每四位同学一副男女生套圈成果学具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很多同学都知道套圈游戏,一起来看。
〔媒体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展套圈竞赛,每人套15个圈。
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想请大家来当裁判,愿意吗?可要比比哪个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两队人数一样,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同。
屏幕出示第一小组男、女生套圈成果统计图。
提问:要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认为可以比什么呢?
同学答复后老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二〕两队人数不同,每队中每人套中的个数一样。
屏幕出示第二小组男、女生套圈情况统计图。
请同学一起答复是哪个队套得准一些。
提问:有同学认为可以比比他们套中的总个数,你们觉得公平吗?
结合媒体演示小结。
〔三〕两队人数不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一样。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组的套圈成果图〔例题〕,引导比拟,得出与第二小组套圈成果图的异同。
小小组四位同学利用学具板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巡视。
全班交流比的结果。
指出:其实,象这样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别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去比的。
结合电脑演示老师讲解提醒平均数的含义。
2.提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吗?女生呢?
指名列式并说说想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谈话引导同学观察、比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4.小结。
三、稳固深化,拓展应用
1.辨一辨、说一说。
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三条丝带的长度分别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
〕
3.想一想,选一选。
四、全课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篇2
教学目的
1、在详细情境中,通过理论操作和考虑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p 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开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别人交流的意识和才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
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
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
谁?假如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一样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搜集情况,用哪个数比拟适宜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搜集了12个矿泉水瓶。
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搜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化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今,每个人搜集的数量各不一样,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搜集情
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假如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
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搜集情况:13是小红搜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搜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搜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搜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搜集的数量。
它代表天使队搜集矿泉水瓶的一般程度。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搜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搜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一样,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适宜,假如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
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
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渐渐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
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
〔二〕在详细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搜集矿泉水瓶统计表。
阳光队一共搜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搜集了36个,天使队搜集了52个,阳光队搜集了60个,第三小队搜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拟平均数。
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
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拟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程度,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程度。
〔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程度〕〔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搜集的一般程度,所以用平均数作比拟更公平。
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
〔三〕考虑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假如阳光小队的王林搜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程度,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照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
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络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处。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
假如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处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稳固进步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忆反思,完毕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篇3
一、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欢庆节日的时候,我们总喜欢挂上气球,渲染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今天,我们来进展一次吹气球比赛,怎么样?
生:好!
师:一、二组作一队,三、四组作一队,你们商量起个名字吧。
一、二组:我们叫希望队。
三、四组:我们叫英雄队。
师:怎么比呢?
生:两队同学都来吹,在规定的时间里,哪队吹的气球多,哪队就获胜。
师:可老师没带那么多气球来,怎么办?
生:每队选几个代表吧。
师:各选几人?
生:选两人。
师:好,各队再派两个人拿好他们吹的气球,时间为一分钟。
比赛结果:希望队:4个6个。
英雄队:5个3个,希望队〔欢呼起来〕:我们赢了。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胜负的?
生:比总数,希望队共有10个,而英雄队一共只有8个。
师:还有别的比拟方法吗?
生:从希望队的6个里拿出1个,将4个补齐5个,就正好与英雄队的5个相等,而希望队剩下的5个比英雄队剩下的3个多,所以希望队赢了。
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补少的方法。
如今我正式宣布:希望队获得冠军。
〔希望队非常得意,齐说一声“ye”,英雄队有些不甘心。
〕
师:看英雄队的小华跃跃欲试的样子,就让他也来参加吹气球吧。
比赛再次开场。
师:算出结果。
生:希望队共有10个,英雄队共有12个。
师〔热情洋溢地〕宣布:英雄队获得冠军。
〔英雄队欢呼起来。
〕希望队〔=地说〕:不行,不行,他们队多一个人,我们队也要加一个人。
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那么怎样比拟才公平呢?
生:我们队也多加人。
师:不增加人,有什么好方法吗?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生:把希望队两个人吹的气球总数除以2,把英雄队3个人吹的气球总数除以3,再进展比拟。
师:为什么?
生:这实际上是求出各队平均每人吹的气球数。
师:能列出算式吗?
生:10÷2=5〔个〕12÷3=4〔个〕。
师:哪队赢了?能说出理由吗?
生:希望队。
因为希望队平均每人有5个气球,而英雄队平均每人只有4个气球,所以说希望队赢。
师:英雄队虽然输了,但也不要气馁,你们课后还可以再比。
师:希望队中“5个”气球是谁吹的?
生:谁的也不是,“5个”表示平均每人吹的气球数。
师:这队中最多的是几个?最少的又是几个?5个与它们相比怎么样?
生:最多的是6个,最少的是4个,5个大于4个,小于6个。
师:可见,“5个”表示的既不是希望队的程度,也不是最低程度,而是表示处在这个和最低之间的一个平均程度,咱们就把表示平均程度的这个数叫做平均数。
学生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总数÷份数=平均数。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求出小组的平均年龄。
〔1〕各组同学将自己的年龄填入老师发的表格,求出小组的平均年龄。
〔2〕请各小组汇报,比拟出年龄组和最低年龄组,估算出全班平均年龄。
2、情境判断。
〔1〕江宁一组的平均年龄是10岁,所以江宁一定是10岁。
〔2〕小青的年龄是全班最小的,所以他的年龄一定小于他们组的平均年龄。
〔3〕张俊一组的平均年龄是9岁,小禹一组的平均年龄是8岁,所以张俊的年龄一定大于小禹。
四、联络实际,拓展深化。
1、尝试练习。
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家里拥有的家用电器的件数,请各组同学记在分发的统计表上,并算出每组家庭平均拥有的家用电器数。
师:这是第三组同学家拥有的家用电器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算一下,他们组平均每户家庭拥有几件家用电器。
师:从第三组中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家用电器件数,你想到了什么?
生: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人民生活程度进步了。
生:人们拥有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耗电量也越来越大,我们要节约用电。
师:你们的想法真好,家用电器为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节约用电要从我做起。
2、灵敏求平均数。
师:同学们,我想请我们班的歌手——方瑞为大家高歌一曲,你们现场打分,总分值是10分,每一组亮一个分。
师:如今有8个分,你们认为哪个分最适宜呢?
生:要计算平均分。
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反映真实程度,有时计算平均分要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
生:去掉一个分10分和一个最低分7分,列式计算是:〔10+10+8+9+8+9〕÷4。
师:方弯池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咱们班的小飞身高135厘米,不会游泳,假如他去那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
生:我认为小飞能去游泳,因为小飞身高135厘米,而湖水深度只有110厘米。
生:我认为小飞不能去游泳,因为湖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最深处可能大于135厘米,所以小飞去游泳有危险。
五、总结评价、自布作业。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生:我学会了什么是平均数,如何求平均数。
生:令我遗憾的是:生活中还有许多求平均数的问题,这节课没有做,课后我要去做一样。
生:我要求出我前几个单元的数学平
生:我要求出我们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篇4
教学目的
(一)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灵敏计算的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
学具:判断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
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例如 1: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
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2.出例如2:(投影片)
(三)稳固反应
1.做一做:
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
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
)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老师: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课本P15:1,2,3,4,5。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篇5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方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
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刚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搜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搜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考虑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搜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假如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搜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搜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搜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理论应用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搜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搜集15个,小伟搜集16个,小朋搜集12个,小新搜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搜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三〔1〕三〔2〕三〔3〕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篇6
教学目的: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络,开展学生的理论才能。
3、稳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倒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3、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拟,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拟。
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2、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____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然后比拟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刚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理论应用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2、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2、师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篇7
教学目的: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老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老师家的书橱)如今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助,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考虑,想象移的过程。
(2)老师操作并问:如今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一样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
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
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刚挪动过程中,有什么一样的规律?
根据学生答复板书:不相等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一样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刚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拟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
三、拓展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平均数篇8
一、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根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详细情况灵敏选用方法进展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才能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
灵敏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不一样多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应
〔1〕引出移多补少、〔2〕〔7+4+1〕÷3
师:观察挪动后的小圆片,考虑:挪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总数不变
一样多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提醒课题
师:刚刚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板书课题〕
4、刚刚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如今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
〔生自己完成〕
反应〔7+4+1+8〕÷4=5
比拟归纳得出:总数÷份数= 平均数
〔三〕应用数学
老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国家旅游局关于2023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
3、三年级1班平均身高为13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