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据调查我国现阶段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
而消费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居民消费的形成和变动主要是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自主选择的结果。
本文在分析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对策。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消费需求收入水平
一、我国现阶段边际消费倾向的现状
(一)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在递减
一般地,消费与收入是同方向变动的,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相应的增加。
关于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虽然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近年来,国民收入不断升高,人们手中可支配的货币量也不断增加。
收入增加自然引发消费数量不断增加,可连续几年的消费增速脱离收入的增速,边际消费比率处于下降的趋势,没有与收入实现同水平的增长。
有数据显示,中国边际消费倾向从0.595下降到0.356。
消费需求作为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却持续处于低迷的状态,对长远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不同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差异
凯恩斯消费函数,函数形式为:C=A+BY,其中C代表消费,A是自发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Y是可支配收入。
从函数中可以看出收入是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然而社会中各主体的收入存在差异,因此也会存在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
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高。
一是通过对城镇居民总体消费倾向和城镇高收入居民消费倾向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城镇高收入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成为引起城镇总体消费倾向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是对城镇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将当期增加收入的更大比例用于消费支出。
(三)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从世界各国的消费现象考察中发现:中国的消费水平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
虽然各国近年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存在下降的趋势,可是浮动范围不大。
就目前主要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美国为0.796、英国0.881、中国0.35。
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不断下降给经济带来的是噩耗。
如果没得到实事的调节,则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
扩大。
站在国家长远的发展来看,国家提高边际消费是势在必行。
二、对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因素的分析
(一)收入及收入分配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一是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不同,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的差异,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将当期增加收入的更大比例用于消费支出。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并不一定成正比,但是收入分配会对边际消费倾向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是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会考虑长期的收入如何分配。
通过分析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与收入差距扩大负相关,即收入差距越大,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低。
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我国正处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阶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近年我国社会保障的面积不断在扩大,对其财政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保障水平低、体系存在缺陷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保障给人民提供的是安心和基本的保障,然而中国相对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很大的差距。
像英国、德国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国家,一个失业者也可以大胆的消费。
目前在中国达不到这一标准,使得人们消费时顾虑太多,害怕消费且不敢消费。
(三)消费信贷对消费的影响
消费信贷是消费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提前将未来消费用于当前消费的一种消费方式。
近几年,我国消费信贷增长迅速,根据调查我国消费信贷的增长其中住房消费信贷就占据了三分之二。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也任保留大量的发展余地,大部分资源没有落实到实处。
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是对城镇居民的开放,农村居民缺少信贷的支持。
反而是农村居民消费大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的消费信贷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而且小额信贷的条件要求苛刻,手续繁杂,再加上中国小额信贷的融资渠道有限。
(四)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1%,预计到2020年比重将升至16%,达到2.4亿人。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人比率不断上升。
而老年人消费的内容是最少的,他们对消费支出中占较大比重的汽车和房产的消费基本为零,再加上老年人的消费欲望有限,且正处于对人生追求不浓的阶
段,所以他们对消费的贡献极小。
随着比重的上升我国的主要消费群体发生了改变,因此边际消费会被人口结构的变化即老龄化比重的提升而下降。
(五)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一是受本国消费观念的影响。
我国居民大部分消费理念过于保守,对于储蓄过度关注和崇拜,使得人们对于消费缺乏信心,更多的是考虑可支配收入在持续生命期间如何分配。
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要为子孙打算的思想一代又一代。
三是消费环境不协调,比如产品供给与市场消费的契合性不高,国内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且大有劣品驱逐良品之势,这些原因都会打击消费者消费的积极性。
三、打破边际消费倾向下滑局势的对策研究
(一)针对我国现阶段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下降的对策研究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大力增强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对于城镇居民应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低收入群体要保底,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重点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失业、下岗和收入在基本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各类人员都能及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各级财政承受能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除了社会保障的支持外,还应该切实解决与他们相关的社会问题,比如房价过高向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消除一定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的信心。
中等收入群体要扩面,逐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对于处于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员来说,应逐步提高其持久收入水平。
对于高收入群体应加强保护,增强其安全感。
对于农村居民,关键是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出台的各项关于加强和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加大国家财力向贫困的农村倾斜。
要加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力度,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特色,利用当地人力资源,保证基本的就业人数。
加大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挖掘收入增长潜力开发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
要加大对特困地区的财政支持,扩大扶贫范围,提高扶贫支出投入。
适当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一是加快税制改革,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主要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二是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
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劳资双方处于不对等地位,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应适时制定和调整本地最低工资标准,保证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能随经济的发展而有一定的增长。
三是适当增加转移支付的比重,通过转移支付,增加低收入者、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的收入。
适时采取必要政策措施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要认真研究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减缓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同时,要搞好老年人口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减轻后顾之忧,提高即期消费水平。
老年人对消费的渴望有限,商人应该针对人口结构的变化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增强老年人对消费的兴趣和信心。
改善消费者预期,提高即期消费倾向,进一步扩大个人信用。
当前消费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收入增长预期下降,而对消费支出预期提高。
支出预期提高与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改革措施的推进有关。
它将导致人们增加储蓄、降低即期消费欲望,增加了市场商品销售的困难。
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某些不可预测的社会风险的存在,让人们不得不准备大量的安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提高即期消费倾向,主要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可以动员出巨大的即期消费需求消除部分顾虑。
此外扩大个人消费信用,扩宽消费融资渠道。
让信贷转换为个人消费的能力,如分期付款消费电子类、交通工具类产品,为需要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等。
妥善处理就业与保业,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一是要努力开拓就业门路,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持久性收入,稳定居民收入预期。
可以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如发展城市新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旅游业、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式增加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其次,通过稳定就业,提高基本工资标准等措施,提高居民对持久性收入的预期。
(二)针对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策略研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体系,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
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了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步伐,它的意义是无可争辩的,但是与这些改革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却不完善与健全,这是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有限的重要因素。
由于农民的居住环境没有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复杂,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相对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
所以我国应该好好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发农村这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
首先是国家应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比如电力供应,网络提供和道路的修葺等,让农村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其中还包括社会保障的完善,让大部分人受益后能提高消费者预期支出。
因为免除其后顾之忧,农民才能真正敢于适度释放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像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购物活动就能适当地释放农民的消费。
不断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点。
农村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边际消费倾向。
所以农村是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一个良好的场所。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供给与需求具有同一性,著名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曾直言,当今的需求本身就含有供给的成分。
供给一定程度上能创造需求,可见要发现和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
一是文化教育消费。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已成为决定性因素,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要不断促进广大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和消费。
二是与基本生活相关的消费,在农村由于交通,商业等的局限性,不可能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消费,但是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食品消费会出现多元化,衣着方面更加重视质量等。
三是娱乐、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的消费要求也会不断提升。
因此,应该要看到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调整农村市场商品结构,发现和培育农村新的消费需求点。
开放农村信用社业务。
国家放松对农村居民贷款的要求,扩大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信贷带来的好处。
可以使有想法的农民能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消费数量的
增加,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参考文献:
[1]王法金,林雁. 我国边际消费倾向递增状况及其原因[J].黑龙江财会,2001 ,(5).
[2]胡乃武,张海峰,张琅. 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1 ,(6).
[3]颜家水,黄贵新.经济学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管超,张倩.“边际消费倾向”悖论与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J].皖西学院学报,2003.
[5]刘长庚,吕志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05 ,(8).
[6] 魏希鹃.提高农村边际消费倾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